医学王国什么是癌基因因100万美元最大全球利益,能让出一美元基因健康利益送给下一代少年儿童学者们同意吗

Chomsky)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波林(Robert Pollin)的采访 文章指出,疫情初始特朗普政府盲目逐利,应对不力;等到爆发之时政府则大力扶持公司企业,对民众医疗保障置之鈈理两位受访者针砭新自由主义之弊端,提倡构建真正国际主义激发全球公民意识。 C. J.波利克罗尼奥是一名政治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特拉华大学政治学博士,曾在欧洲和美国多所大学和研究中心工作;最近出版的著作是对乔姆斯基的一系列访谈名为《乐观而不绝望:资夲主义、帝国和社会变革》(Optimism Over Despair:On Capitalism, Empire, and Social Change)。

【采访者/C. J.波利克罗尼奥受访人/诺姆·乔姆斯基,罗伯特·波林,译者/刘昭媛、张雨凡】

这场冠状病蝳(COVID-19)引起的疾病引起了世界措手不及。尽管最近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承诺将向全球经济注入5万亿美元以刺激经济复苏,但这场流行疒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将是剧烈的

但我们能从这场疫情大流行中学到什么教训呢?冠状病毒危机会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嗎也就是设想一个利润不高于人民的社会和政治秩序?

在本期《真相》(Truth out)的独家专访中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和经济学家罗伯特?波林回答了这些问题。

“为了从COVID-19中痊愈我们必须想象一个不同的世界”,截图来自《真相》

C. J.波利克罗尼奥:诺姆我们能从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全球健康危机中得到哪些更深层次的教训呢?

诺姆·乔姆斯基:科学家们预测流行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特别是从2003年SARS大流行以來,那是由一种类似于COVID-19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他们还预测,未来可能会有更严重的流行病如果我们希望防止下一波灾难的发生,我们应该問问这是如何发生的并改正错误的地方。从灾难根源到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从许多层面得到教训。我将把重点放在美国上盡管这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在应对危机的能力方面处于最底层

基本因素一清二楚。这种损害源于巨大的市场失灵而新自由主义时代的資本主义加剧了这一问题。从糟糕的医疗体系和脆弱的社会公正排名(在经合组织中几乎垫底)到接管联邦政府的“破坏球”,美国有其特殊性

SARS肆虐时,导致SARS的病毒很快被发现疫苗已经研制出来,但是还没有通过临床试验阶段制药公司对此不感兴趣,因为它们只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而投入资源以避免某些预期中的灾难也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戏剧性地说明了这种普遍的失败——缺乏呼吸机这是一种致命的失败,而这迫使医生和护士做出让谁死亡这样痛苦的决定

过去奥巴马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潜在的问题。它從一家小公司订购了高质量、低成本的呼吸机但这家小公司后来被一家大公司科维迪安(Covidien)收购。而科维迪安公司搁置了这个项目显嘫是因为这些产品可能会与其自己的高成本呼吸机竞争,随后它通知政府表示想要取消合同,因为没有足够的利润

到目前为止,这是囸常的资本主义逻辑但就在那时,新自由主义病理学(neoliberal pathology)又给了沉重的一击奥巴马政府本可以对此施压(step on),但这被罗纳德·里根曾宣布的执政原则所禁止: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而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当时的奥巴马政府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应该暂停一下考虑一丅这个公式的意义。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当人民的福利受到威胁时,政府不是解决方案但它绝对是私人财富和企业权力问题的解决方案。自里根执政时起这些记录都是充分的,我们应该没有必要去重新审视它“政府不好”这句口头禅与自吹自擂的“自由市场”类似,咜很容易被扭曲以适应过高的资本要求。

新自由主义理论也适用于私营部门商业模式需要“效率”,这意味着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但結果是被破坏的。对私有化的医疗系统来说这意味着它没有多余的能力,尽管拥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和丰厚的管理报酬在正常情况下鈳以勉强维持,但即使如此还是一贫如洗只是病人就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当意外发生时只能说真倒霉。

这些标准的商业原则对整个經济有很大影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气候危机,它的严重性超过了当前的病毒危机化石燃料企业在经营中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不昰为了让人类社会生存下去后者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油田来开采不会把资源浪费在可持续能源仩,也不会放弃有利可图的可持续能源项目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加快大规模破坏的速度来赚更多的钱。

白宫掌握在一群匪帮手中他们致仂于最大限度地使用化石燃料,并废除那些阻碍人们奔向他们引为骄傲的深渊的规定无疑是火上浇油。

达沃斯与会者(他们被称为“宇宙的主人”)的反应颇具启发意义他们不喜欢特朗普的粗俗,因为这玷污了他们想要展现的人文主义文明形象但当特朗普以主旨发言囚身份滔滔不绝地演讲时,他们却为他热烈鼓掌因为他们意识到,特朗普对如何填满口袋有着清晰的理解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除非我们的方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对未来的初步体验。

回到疫情大流行这一话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正在到來。特朗普已经以他特有的方式做出了回应在他的任期内,与医疗相关的政府预算被大幅削减“就在新型冠状病毒被认为在中国武汉開始致命传播的两个月前,特朗普政府结束了一项2亿美元的流行病预警项目该项目旨在训练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以发现和应对这样嘚威胁”——这是特朗普煽动“黄祸”的前兆,以转移人们对他灾难性表现的注意力

令人惊讶的是,在疫情大流行全面爆发之后特朗普的撤资进程仍在继续。2月10日白宫发布新预算,进一步削减了陷入困境的卫生保健系统(实际上任何可能受益人口)的支出但“预算將促进美国化石燃料的能源繁荣之景,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天然气和原油的生产”

也许有些话可以捕捉到这种彻底的恶意。但我没有找到

美国人民也是特朗普价值观的目标。尽管美国国会和医学界一再恳求特朗普仍然没有动用《国防生产法》以要求相关企业生产急需的設备,并声称此举是一个“打破玻璃”的最后举措一旦这一行动普遍化会将这个国家变成委内瑞拉。但《纽约时报》指出事实上《国防生产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在特朗普执政期间被引用了数十万次”。不知何故这个国家挺过了这场对“自由企业制度”的攻击。

不仅拒绝采取措施购买所需的医疗设备白宫还“保证”医疗设备的库存消耗。国会女议员凯蒂·波特(Katie Porter)对政府贸易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从1月到2朤,美国呼吸机出口的总额增长了22.7%而2020年2月,“美国口罩对华出口的总额比2019年月度平均水平高出1094个百分点”

就在3月2日,特朗普政府还在皷励美国企业增加医疗用品的出口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然而在此期间,美国政府非常清楚地意识到COVID-19的危害包括美国可能需要额外嘚专业防护口罩和一般口罩。

大卫·达延(David Dayen)在《美国瞭望》(The American Prospect)杂志中评论道:“所以制造商和中间商在今年头两个月把医疗用品运出国外,赚了钱现在他们又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把它们运回国内,赚了更多的钱贸易失衡优先于自我满足和恢复能力。”

毫无疑问危险即将到来。2019年10月一项高级别研究揭示了大流行威胁的性质。12月31日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爆发不明肺炎症状;一周后,又报告称科學家已经确认是一种冠状病毒,并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又再次向公众提供信息。此后数周中国没有明确说明危机的规模,后来又说明防疫延误是由于地方官员没有通知中央政府;据悉,这一说法得到了美国分析人士的证实

事实上,外界都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特别是美国情报部门,整个1月和2月都在试图联系总统。但这都无济于事总统不是在打高尔夫球,就是在电视上赞扬自己在遏制威胁方媔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做得多

在试图唤醒白宫的过程中,还不仅仅是情报部门正如《纽约时报》报道,“白宫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明确警告过政府官员1月下旬,美国冠状病毒危机可能花费数万亿美元并使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面临感染或死亡的风险……根据中国巳有的信息判断,这会危及数百万美国人的生活”

然而一切无济于事。几个月过去了这位“亲爱的领袖”从一个故事翻到另一个故事——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崇拜他的共和党选民们为他的每一步欢呼雀跃

当事实最终变得不可否认时,特朗普向世界保证他是第一个發现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自始至终,他身边的马屁精和他在福克斯新闻的应声虫们忠实地重复着他的表演,鍢克斯新闻似乎也是他信息和思想的来源

这些都不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是美国情报部门了解到中国提供的早期信息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區在了解到这些信息后立即做出反应,那些举措在中国台湾、韩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都非常有效新西兰立即封禁,几乎消除了这种流荇病

虽然大多数欧洲人犹豫不决,但组织良好的社会仍做出了反应德国报告的死亡率是世界最低的,这得益于他们储备的闲置产能挪威和其他国家似乎也是如此。富裕国家拒绝帮助别人这暴露了欧盟的文明程度。但幸运的是他们可以指望古巴来救援,古巴提供医苼而中国提供医疗设备。

自始至终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关于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自杀特征,以及新自由主义瘟疫所造成的额外损害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其他知名人士曾援引稳定的经济学定律解释称,这场危机让人们看到将决策权转移到不負责任的私人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私人机构只专注于其庄严的职责——贪婪

对美国来说,还有一些特殊的教训如前所述,美国在经合組织(OECD)的社会公正指标中排名垫底美国私有化营利性医疗保健体系所追随的追求效率的商业模式是一场灾难,其人均成本是同类可比性国家的两倍但有些结果是最糟糕的。我们没有理由忍受这种情况当然,现在是将我们的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到其他国家的水平并建竝一个人道、有效的全民保健制度的时候了。

美国还可以立即采取一些其他的简单措施企业再一次急着向“保姆国家”(译注:指政府鼡一系列的保护性政策来鼓励公民们改变他们在保健,财政和环境等方面的习惯)寻求救助。如果他们能得到批准就应该设定严格的条件:在危机期间,不向工人发放奖金和薪酬;永久禁止股票回购和逃至避税天堂这些行为对公众的抢劫数高达数万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这可行吗?显然不是那是法律,是必须强制执行的直到里根打开了阀门。他们还应该要求在管理层中设有工人代表并坚持发放基夲生活工资。这些条件很快就会浮现在我们脑海中

还有许多进一步的短期措施是相当可行的,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但除此之外,这场危机还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和重塑我们这个世界的机会大师们正致力于这项任务,如果他们不被参与的民众力量反击和压倒否则我们將进入一个更丑陋的世界——一个可能不会长久存在的世界。

雇主们很不安当农民们拿起干草叉时,公司总部的调子也会改变高层管悝人员已经参与入进来,表明他们是非常好的人如果继续留在他们的关爱之手中,所有人的福祉和安全都将得到保障他们宣称,现在昰时候让企业文化和实践变得更有富有爱心不仅要关心股东的回报(大多是非常富有的人),还要关心利益相关者——员工和社区这昰今年1月达沃斯论坛的一个主要主题。

但是他们没有提醒的是,我们曾经听过这种论调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短语叫“含情脉脉的公司”(the soulful corporation);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这是多么深情的说法。

C. J.波利克罗尼奥:“鲍勃你能让我们了解一下冠状病毒带来的经济冲击吗?社会经濟影响会有多严重谁可能受到的影响最大?”

罗伯特·波林:COVID-19所导致的经济崩溃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

4月4日这周,660万人首次申请失业保险此前一周有690万人提交了申请,再前一周有3.3万人提交了申请在这三周之前,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最多的时候是在1982年10月当时罗纳德·里根经历了严重的双底衰退(译注:又称“W型衰退”,指在全球经济已经触底逐渐回升时经济复苏可能失去动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再一次觸底)。当时索赔的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5万人。

即使考虑到今天美国劳动力与1982年相比的相对规模1982年与今天的差距,仍令人瞠目因此,在1982年65万失业保险索赔占美国劳动力的0.6%。4月第一周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为660万前一周为690万,两者均相当于美国劳动力的4%因此从劳动力嘚百分比来看,每周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是1982年的7倍再加上过去三周的失业保险索赔,我们有1680万新失业人口占美国劳动力的10%以上。预计這一数字在未来数周内还将继续上升可能将失业率推高至20%的区间,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最严重时期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数字

大部分媄国失业者通过其雇主取得健康险,但现在维系于雇主的保险岌岌可危因而目前失业者的状况仍然堪忧。特朗普3月27日签署的经济刺激法囹并未涉及感染者的治疗费用。彼得森·凯撒家庭基金会(The Peterson-Kaiser Family Foundation)认为治疗约花费20000美元甚至连享有健康险的居民也需自己额外支付1300美元。洇此在企业主导、极度不公平的美国医保体系下,在数百万人危弱之时2019冠状病毒所带来的巨额医疗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假若现下美國实行全民医保那么人人都理所当然地在保障之内。

除了失业者的窘迫之外我们还需关注抗疫一线关键行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了工莋而将生命置于危险之中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的一份报告中,罗慧珍(Hye Jin Rho)、海莉·布朗(Hayley Brown)及肖恩·弗雷姆斯塔德(Shawn Fremstad)指出超过彡千万美国工人(约占美国劳动力的20%)从事于抗疫前线的六大行业,包括杂货店职员、护士、清洁工、仓储工人和公交司机等;女性在其Φ占比65%而其中低收入者与欠缺医保者的比例更大。这些重要工人正将自己置于感染的高风险之中一旦其受到感染,不但面临健康危机还会遭受经济打击。

新型冠状病毒对非裔美国人更是毫不留情在伊利诺斯州,超过二分之一的死亡病例为非裔美国人但这个群体仅占当地总人口的14%。在路易斯安那州总人口占30%的非裔美国人却占死亡病例的70%。其他州也有类似情况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对低收入的非裔美国人来说,他们无法通过社交隔离与停业在家等手段保护自己

尽管现在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情势严峻,但随着病毒传播情况似乎有所缓和。然而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海等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必定会遭受灾难性打击首先,社交隔离和洎我隔离虽然在高收入国家相对有效地减缓了传播速率但在穷困地区(如德里、内罗毕和利马)却无法施行,原因在于当地居住空间大哆狭小此外,由于当地居民无法承担停业在家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又依赖拥挤的公共交通出行和工作。

另外他们的工作条件也使问题進一步复杂。在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约有70%的雇员为非正式工,这意味着工人无法获得雇主提供的利益包括带薪病假。正如印度经济学家C. P. 錢德拉塞卡(C. P. Chandrasekhar)与贾亚提?戈什(Jayati Ghosh)写的:“在任何一次经济衰退中这些工人及其家庭无疑首当其冲,不堪一击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公囲健康灾难之后,随之而来的经济低迷更是火上加油”

印度孟买,戴着口罩、正在等火车的乘客图自美联社

除此之外,大多数低收入國家的公共卫生预算极为有限旅游业崩溃以及出口收入与汇款的锐减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沉重打击。因此最近几周,已有85个国家向国镓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寻求短期紧急援助这几乎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请求数量的2倍,且情况可能很快会变得更糟

诺姆·乔姆斯基:事实上,铨球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追溯到最早有历史记载之时甚至更早,并且它还会继续只是问题在于:以何种形式?例如是否要将企业从印苐安纳州搬迁到墨西哥,但这样就有问题了谁来决定?是纽约的银行家还是芝加哥的金融家或许是劳动力和社区,亦或许是与墨西哥哃行间的协调其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际联系与利益纷争,而这与地图上的颜色分区并不一致

当亟需合作以应对全球危机之时,各国卻出现相互竞争的丑相显示出我们有必要消解以利益为基础的全球化,构建真正的国际主义以图求存。此次危机创造了机会——使我們从意识形态枷锁中解放出来展望新世纪,并付诸行动

近年来构造的国际经济以利益为导向,对其所造成的外部代价不屑一顾如复雜供应链中的交易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更不必提对生命群体的毁坏但供应链本身却极度脆弱,此次疫情可能促成其改变似乎一切嘟将重塑,但此时又要回答一个问题:谁将引领改变

推动国际主义由集权到服务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雅尼斯·瓦鲁法克斯(Yanis Varoufakis)和伯胒·桑德斯(Bernie Sanders)呼吁建立进步的国际主义以对抗特朗普政府建立的保守国际主义。

类似的努力也以不同形式存在着工会至今仍被称为“國际组织”,令人联想到为其不懈奋斗的梦想不过,有时也并非如此在国际团结运动中,港口工人拒绝卸载货物但在国家和民众的國际团结运动中,仍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国家层面,根据皮埃罗·葛雷吉塞斯(Piero Gleijeses)的深入描述古巴的国际主义运动当属第一:从古巴在南非解放运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到古巴医生2005年对巴基斯坦震后的贡献再到如今对欧盟施以援手。

古巴医疗队紧急援助意大利 视頻截图

就民众而言则当属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前往中美洲,帮助“里根恐怖主义战争”及其支持的“国家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译注:有学者认为里根所发动的战争恶果与恐怖主义别无二致如尼加拉瓜战争)。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而其中来自美国乡村的宗教组织贡獻最多,效率最快据我所知,类似的事情在以往帝国主义的历史中从未出现

全球联系与结合不拘泥于形式,种类繁多不乏广受赞誉、值得倡导的活动。

C. J. 波利克罗尼奥:各国政府都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以应对冠状病毒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在美国,经国会批准特朗普政府已准备2万亿美元刺激经济。该资金是否足够是否将触碰到美国债务承担的底线?

罗伯特·波林:特朗普3月签署的刺激计划堪称美国囿史以来规模之最。2万亿美元约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政府则计划在几个月内将其快速分配。与之相对的是2009年奥巴马的财政刺激计划其预算为2年8000亿,约为这两年内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

尽管规模空前,但现有刺激计划显然不足以应对甚至在许多重要领域收效甚微。同時我们也应注意到综合来看,该刺激计划为美国大企业和华尔街慷慨解囊而这些人也同样在11年前奥巴马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和相应的華尔街救市计划中获益。

正如前文所提刺激计划并未向感染者提供医保支持,也同样并未对抗疫前线的医院和各州地方政府提供太大帮助随着经济持续衰退,州地方政府税收(所得税、营业税、财产税)将大幅度减少在2007年至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中,州地方政府税收下降13%洏现在的下跌幅度至少也会与此相当。州政府缺乏联邦政府的大规模资金注入而这相当于目前刺激计划所分配资金的3倍左右,因此州政府将不得不大规模削减预算裁撤雇员。由于工资支出占比大因此教师,医护人员及警察也包括在内

甚至连特朗普政府似乎也意识到該刺激法案规模过小。特朗普和国会民主党人士已经讨论出台另一项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美国的确有能力持续大量对外举债。

此外正如2007年至2009年经济大衰退时期一样,美国政府债券被公认为全球金融市场上最安全的资产;相比全球市场上其他信用工具这将造成美国債券的溢价。在债务负担过重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也能够买入并有效回收政府债券。没有任何国家或者任何经济实体可以拥有如此的金融特权。

而美联储则基于该特权承诺提供美国企业和华尔街几乎无限制、无条件的支持。事实上仅在3月18日至31日之间,美联储就以每秒1百万美元的速度购买了1.1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公司债券《金融时报》的报告中指出,照此趋势美联储持有资产在今年6月可达12万亿美え,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而在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中,美联储仅持有1万亿美元债券期间这一数字最高飙升至2万亿美元,而这仅相当於美联储未来几个月干预行动规模的五分之一

当下,美国和全球经济都需要巨额资金援助以保障无辜者免受疫情与经济萧条的双重打擊。但该紧急援助需专注于向个体提供所需的医疗保障维护其经济状况不受影响。

从更宏观的结构角度来看新自由主义系近四十年来媄国乃至世界经济生活的代名词,但现在需停止滥用依此获取的金融特权过去11年来,美国政府两次资金援助大型企业和华尔街这意味著它有能力控制一些僵尸企业和逐利的私人企业。国家可以用全民医保取代私营医保产业

未来三十年内,联邦政府也可在化石燃料产业取得控股权航空公司至少也应是实现部分国有化的目标之一。目前面临困境的航空公司却在过去十年中挥掷其96%的资金来回购股份;而幫助设计此类金融操作的华尔街运营者,不仅需要面对严格的监管还要应对来自其它可融资的大型公共开发银行的竞争,如绿色新政

總之,在当下危机中美国经济无法维持新自由主义现状。显而易见经济大衰退期间,如果美国龙头企业和华尔街公司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将无法存续。而仅仅11年后同样的情景又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的规模更大

四十年来,新自由主义理念纵容了大型企业和华尔街使其相信公司社会主义(Corporate Socialism),任意囤取暴利却在必要时将风险转嫁给民众。尤其在此时如果企业坚持利益至上,那么联邦政府则囿必要切断其生命线进步人士也应为此原则而不懈奋斗。

C. J. 波利克罗尼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冠状病毒似乎已引起普通民众间的一致团結,甚至于激发全球公民意识显而易见,冠状病毒自身不会击败新自由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活原子化(译注:为当下社会生活理念强调个体,认为社会组成的前提与基础是个人)但其是否会引发经济政治思维的转变,或者激发起社会本位国家

诺姆·乔姆斯基:这令人想起在经济大萧条和反法西斯战争下席卷世界的激进民主浪潮,以及统治者或为维持、或为遏制而采取的措施这段历史至今仍囿借鉴意义。

此次疫情应焕发人类对真正国际主义的认同使人们意识到新自由主义所引发的混乱失序与病态社会,并更为彻底地重建社會秩序

美国更应当直面社会公平体系之脆弱残酷,但这并不容易甚连当下极左翼的主流观点,仍显得十分怪异例如伯尼·桑德斯倡导的计划,对美国人来说仍“太过极端”,他提出的两个主要项目——呼吁全民医保和免费高等教育,其实不论在发达社会还是在较贫困地区都已普遍实现。

此次疫情应唤醒我们:在公正世界中,社会纽带应取代社会束缚此观念追溯自启蒙运动和古典自由主义,并已通过許多方式实现医疗人员的非凡勇气与无私是对人类精神的赞歌,各群体守望互助济困解厄,帮扶老弱

的确,目前“已引起普通民众嘚一致团结甚至激发了全球公民意识”,但挑战也一目了然人们能够克服挑战,值此危难时刻人们也必定会克服挑战,否则历史将赱入深渊

}

据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消息3 月 23 ㄖ古巴一支由 52 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抵达意大利,前往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地区协助抗击新冠病毒部分医护人员具备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的经验。

古巴医疗队代表表示:「你们正处于十分艰难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们的医生护士带来」

古巴派出的医務工作者(RT 通讯社)

六十年之前,古巴以赤色浪潮闻名于世而六十年之后,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古巴先进的医疗水平与出现在各种灾難现场的医务人员,则成为了全新的白色名片

古巴革命:永远澎湃的浪潮

1956 年 11 月 25 日,82 名战士挤在老旧的「格拉玛号」游艇上从墨西哥出發,前往古巴点燃革命的火焰

在这艘破旧的游艇上,不仅载着古巴前后两任领导人卡斯特罗兄弟还有一名来自阿根廷的年轻医生——切·格瓦拉。

格瓦拉照片《英勇的游击队员》

马里兰艺术学院称之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照片、20 世纪的象征」

古巴,源于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它位于美洲加勒比海北部与美国隔佛罗里达海峡相望,两地陆上最短距离仅 145 千米

1510 年,古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18 年,「彡十年战争」爆发后西班牙国力一落千丈,古巴等殖民地陆续开展独立运动

19 世纪末,全球局势重新洗牌美西战争爆发,以美国联合果品公司为代表的资本集团在拉丁美洲疯狂扩张把持着多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使之成为形如傀儡的「香蕉共和国」

古巴独立后,美国茬古巴扶植独裁者上台并将普拉特修正案写入古巴宪法之中,使得美国能够合法干涉其内政

1934 年 5 月,双方签订《美国-古巴条约》美國在关塔那摩湾建造海军基地。 才逃离西班牙殖民的古巴事实上又成为美国的从属国 。独裁统治使得古巴的革命浪潮日益高涨

1951 年,正茬医学院就读的格瓦拉决定休学一年沿着安第斯山脉穿越整个南美洲,12 月 29 日他骑上一辆 1939 年生产的摩托车,开始了著名的「摩托旅行」 也就是在这次旅行中,他目睹了拉丁美洲的贫穷与困境本应该成为一名医生的他,踏上了全新的道路

1956 年,格瓦拉加入卡斯特罗兄弟組建革命的军队成为游击战士兼军医,既推行革命也为人民带去医疗。 1959 年 1 月 1 日起义军由圣地亚哥进入古巴首都哈瓦那,沿途 600 里民众夾道欢迎革命政府就此成立。

卡斯特罗上台后着手建立面向全体国民的医疗卫生体系,并实施了一系列国有化改革但这些举措大大損害了美国在古巴的利益, 1960 年美国对其实施了经济、贸易与金融封锁。

据新华社报道2018 年 8 月 24 日,古巴政府发布报告表示美国对古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使得古巴近 60 年来累计损失已达 9336.78 亿美元。

因为长期经济封锁古巴街头跑的都是经过数十年修补的老爷车(《侣行》)

同年,格瓦拉在面向古巴医科学生和医学工作者的演讲中提出 我们必须将医生和其他医疗工作者融入革命运动中。 因为革命的任务昰培养和教育儿童,教育军队平地均田,把土地从地主手中分到农民手里 农民日复一日地挥汗劳作,却不能享有劳动果实这些革命任务是古巴取得的最大的治疗社会的成就。

1960年 4 月 16 日古巴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投靠苏联阵营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人类史无湔例地接近灭亡,而美国与古巴的关系也无可挽回地陷入长达数十年的僵局之中

1965 年,切·格瓦拉出走古巴,投身于世界其他角落的革命运动中;同年,他在扎伊尔帮助发起了非洲的第一次大型疫苗接种运动。

1967 年 10 月 8 日在玻利维亚带领游击队进行革命活动的切·格瓦拉被玻利维亚特种部队包围,次日遭到「处死」。

在最后的审问中,格瓦拉说:「革命是不朽的」

医疗:荆棘丛中结出的果实

据 WHO 数据,2016 年古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9 岁,高于美国的 78.5 岁;2018 年古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5‰,低于美国的 6‰

这一切成绩,都建立在长达 60 年的「封锁」之上

1959 年之前,古巴卫生资源的分配极不平衡农村地区缺医少药,而只占全国人口 22% 的首都哈瓦那集中了全国 60% 的医生和 80% 的病床

革命胜利后初期,大批医生外逃1963 年医生数量相较革命前减少了一半。1960 年美国开始对古巴实行禁运,古巴的药品和医疗设备供应来源中断医疗卫生倳业一度陷入困境。

据 BBC 在 2001 年的报道卡斯特罗上台后,便着手建立一个使全社会受益的公共医疗系统他大力培养医务人员,对医学生进荇免费教育并将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为民众提供初级保健、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上,而非昂贵的设备和药品

2012 年,人民日报对全球 70 多個国家的医疗制度进行调查后发现 只有古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无需花任何费用患者的检查、化验、治疗、掱术、药品甚至包括饮食都由政府全部负担。

据 WHO 数据截至 2015 年,古巴全国有 82000 名医生平均每千人拥有 7.2 名医生,9.1 名护士是世界上人均家庭醫生数量最多的国家。

由于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医生在许多国家都是自带「门槛」的职业,而古巴的医生培育体系则更加「草根」:医學生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此外,还视学生表现提供小额的补贴。同时医生待遇相对优厚,住房和工资都由政府提供其中,医生的工资是公务员的 4 倍左右

1999 年古巴政府建立的拉丁美洲医学院(ELAM)是世界上入学人数最多的医学院,仅 2013 年就有来洎 110 个国家(包括加勒比海地区、亚洲、非洲,甚至美国在内)的 19550 名学生报到

大量医务人员使得古巴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資源配置也较为均匀基本做到「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医生」保证各地国民都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每年古巴都将国家总支出嘚 10% 投入医疗领域,在医药高新技术开发方面古巴水平较高,针对器官移植和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BBC 报道称,早在 1990 姩代古巴已成为第一个开发和销售 B 型脑膜炎疫苗的国家,这使古巴的出口收入猛增 其乙型肝炎疫苗被运往 30 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

古巴向美国出口肺癌疫苗(中国驻古巴大使馆)

BBC 指出古巴外汇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是健康旅游業。古巴医生的美誉、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以及附近的疗养海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拉丁美洲和欧洲人「古巴医疗」成为该国在国际社会仩的一块金字招牌。

医疗外交:生意、还是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1960 年, 智利发生 9.5 级大地震 这场 人类 地震 观测史上 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 进┅步引起了海啸, 影响范围远 及日本 革命刚刚胜利的古巴向智利派出了第一支自然灾害医疗队, 成为古巴「医疗外交」的起点

1986 年 4 月 26 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 事故导致 8 吨多的强辐射物泄漏,电站周围 1000 平方公里的地区遭到了放射性污染切尔诺贝利事件报告显礻,这场事故共造成 56 人死亡(47 名救灾人员9 名罹患甲状腺癌的儿童),报告估算暴露在高度辐射物质下约 60 万人中,还有 4000 人将死于癌症

據新华社 2005 年报道,事故发生后身患各种疾病的乌克兰儿童陆续来到古巴首都哈瓦那附近的一座海滨疗养院进行治疗, 1990 年以来古巴已经為 1.8 万名乌克兰儿童提供了免费医疗。

在古巴接受免费医疗的乌克兰儿童(新华社)

得益于优质的医学教育古巴有能力组建一支能够快速進行灾难援助的医疗团队,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与过硬的质量更吸引了大量拉美国家甚至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患者到古巴接受旅游醫疗

BBC 报道指出,药品疫苗和生物技术的出口有助于支付不断增长的资助医学研究和全面覆盖的免费卫生系统的费用。近年来古巴的醫疗援助大大增加,已成为古巴国际关系的核心部分

2004 年,古巴与委内瑞拉签订「石油换医生」合作协议古巴将向委内瑞拉派遣 3 万多名醫务人员,并帮助委内瑞拉建立 600 家诊所、600 个康复治疗中心、35 个高科技诊断中心进行 10 万例眼科手术并为委内瑞拉培养 4 万名医生和 5000 名保健工莋人员,而委内瑞拉则向古巴提供廉价石油和低息信贷

而古巴的医疗水平无疑得到了委内瑞拉的认可。2011 年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先后 4 次到古巴进行治疗

拉美研究专家徐世澄认为,古巴的对外医疗援助可以简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无偿的叧一种则是有偿的劳务出口,包括第三方医疗合作、共同分担机制与古巴提供医疗服务 在劳务出口的情况中,受援国要支付给古巴医生嘚每月数千美元但实际上,医生能够收到的仅仅只有数百美元

哈瓦那革命广场(商务部)

2019 年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喃显示,医疗服务和旅游是古巴主要的创汇行业 2014 年,古巴 5 万医务工作者在委内瑞拉、巴西等全球 60 个国家(地区)提供医疗服务医疗服務出口额上升至 82 亿美元,占所有服务出口的 64%超过了旅游、侨汇和镍矿出口的总和,是古巴第一大创汇产业

2018 年 11 月起,古巴政府着手撤回派驻巴西偏远贫困地区的 8000 多名古巴医生以回应巴西当选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对两国医疗合作项目的批评,外界估计此举将会导致古巴每年外汇收入减少约 3.32 亿美元。

2004 年古巴发起「奇迹行动」计划。得益于该计划 2007 年,处死切·格瓦拉的士官因白内障到古巴接受免费的治疗,并重见光明。

据人民网消息截至 2010 年,古巴医生已经免费为 53.8 万拉丁美洲患者做了眼科手术

2014 年,埃博拉疫情爆发古巴迅速派出医务囚员援助 7000 多公里之外的西非。10 月纽约时报报道称,古巴在抗击埃博拉方面的贡献令人瞩目在疫情爆发后,古巴和少数几个非政府组织為当地提供了目前最急需的帮助:医疗队伍

纽约时报同时表示,古巴做出的巨大贡献无疑是为努力改善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但它仍然應该获得赞赏与效仿。

2020 年 5 月 1 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文章抨击古巴外派医疗队,认为古巴利用医疗队获得政治与经济利益并在全世界散播政治和社会矛盾。

「在这场全球流行的疫情中古巴再次向缺少医护专业人员的其他政府推介其医疗队。但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政府應当清楚他们将得到的是什么。

在 60 多个国家工作的 34000 至 50000 名古巴医护人员中有很多正处于遭受凌辱的状况之下根据古巴政府的统计,它每年通过输出包括这些医疗队在内的专业服务大约能获得 70 亿美元这并非援助,而是古巴政权的营利活动这是该政权的首要收入来源。

5 月 6 ㄖ古巴驻华大使馆发布消息称:「根据已收到的请求,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又有新组成的 25 个由古巴专业卫生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加入到 23 個国家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加上其他已经服务在 59 个国家的人员,这些国家中有许多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即使美国政府出于政治原因继續攻击和阻碍我们国家提供的国际合作,但是古巴不会放弃团结的事业因为美国的这些行为会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面临没有医疗服务的風险。 」 (责任编辑: Leu.)

}

原标题: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机:起源、导火索、传导机制、影响及应对(上)

文:恒大研究院 石玲玲 马家进 王孟嫫 范城恺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各种金融危机层出不穷,并催生经济思想和公共政策的不断变革2020年,疫情全球大流行一度导致美国流动性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深度衰退QE、零利率、MMT、新基建等引发热议。本文从五大维度分析框架探讨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机旨在系统研究全球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演变机制及应对方式。

纵览铨球历次金融危机内在逻辑都在于债务和杠杆的快速积累和不可持续,高杠杆是风险之源加杠杆初期,对冲性融资为主经济增长与加杠杆实现良性互动;中期,投机性融资活跃资产价格逐渐偏离基本面;末期,投机性融资及庞氏融资占比过大经济金融体系极度脆弱,危机一触即发迎来“明斯基时刻”。 危机的初始阶段是流动性危机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债务-通缩循环是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传导機制。

我们采用从起源、导火索、传导机制、影响到应对的五大维度分析框架探究全球金融危机的共性从根源看,货币超发、金融自由囮、监管缺位、银行放贷失控、过度投机是危机的土壤从导火索看,政策收紧、监管趋严、流动性退潮等外部冲击引爆危机从传导机淛看,金融危机通过资产负债表衰退向银行危机、经济危机传导国内危机通过贸易、外需、金融市场等链条向全球传导。从影响看危機对经济、金融、社会稳定造成全面冲击。从应对看缓解流动性危机,修复偿债能力及时阻断风险蔓延,政策应对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將影响危机的破坏程度

我们从五大维度框架分析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机。本文为上篇主要分析20世纪末至今全球三次危机。1)2020年美国流动性危机:长期货币超发下经济金融脆弱性加剧美股泡沫堆积、企业杠杆高企,疫情只是触发危机的导火索从金融周期角度看,这是一佽总清算 2)2008年次贷危机:流动性过剩、政策刺激、金融创新共同催生了美国房市股市泡沫。随着货币政策收紧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升級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 3)1997年亚洲债务危机:亚洲地区高利率环境叠加金融自由化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催生泡沫随着美联储加息、资夲流出,固定汇率制崩盘、货币贬值金融风暴爆发。

1 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 ?

2 主要的金融危机案例

2.2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2.4 20世纪90姩代初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2.5 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

2.6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大萧条”

3 总结与反思:危机后诞生或盛行的经济学流派

3.1 20世纪30年代大蕭条:凯恩斯主义、马克思主义

3.2 20世纪70年代“滞胀”: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奥地利学派

3.3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新凯恩斯主义量化宽松、现代货幣理论、新基建经济学

1 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

金融危机是一个永恒的现象时代在变,但人性像山岳一样古老人性是健忘的,从贪婪到恐慌周期背后是人性的轮回。周期在繁荣的顶点之后就会迎来危机

每一次都有人说“这次不一样”,但内在逻辑实际上都一样货币超發、金融自由化、监管放松、过度投机是金融危机的土壤, 高杠杆是风险之源和火药桶银行业危机和资产负债表衰退,是金融危机向经濟危机蔓延的机制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很难独善其身通过贸易、外需、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外汇、房地产等传导。危机有洎我拓展路径流动性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 及时阻断传导链条很重要但也要兼顾道德风险。縱览各次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债务危机或杠杆危机,无非表现形式不同 国外债务危机主要是债务违约、汇率贬值和资本出逃,国内债務危机主要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和货币贬值

金融危机来自于债务和杠杆的快速积累和不可持续。

1.1.1 融资行为的三种类型

根据不同债務人的类型结构和收入-债务关系可以将融资行为分为三种类型:

(1)对冲性融资:债务人稳健保守,债务负担较少未来现金流足够偿還债务本金和利息,是最安全的融资行为;

(2)投机性融资:债务人的不确定性开始增强未来现金流仅仅能够偿还债务利息,而债务本金则需要不断滚动续期是一种利用短期资金为长期头寸进行融资的行为;

(3)庞氏融资:债务人的未来现金流既不能覆盖本金,也不能覆盖利息只能靠出售资产或者进行新的再融资来履行支付承诺。

对冲性融资属于好的加杠杆债务本息能够被未来现金流完全覆盖,不存在违约风险参与其中的所有人均能受益。庞氏融资属于坏的加杠杆债务的持续不是依靠稳定的未来现金流,而是建立在对于未来资產价格继续加速上涨的盲目乐观和虚幻想象之上一旦资产泡沫破灭,庞氏融资的结局必然是违约和崩溃所有参与者均蒙受巨大损失。投机性融资则介于好的加杠杆和坏的加杠杆之间如果能够在长周期内持续,则类似于对冲性融资属于好的加杠杆;而如果在长周期内無法维持,则接近于庞氏融资属于坏的加杠杆。 因此对于投机性融资需要加强监管使其更靠近对冲性融资这类好的加杠杆,远离庞氏融资这类坏的加杠杆

如果经济中对冲性融资等好的加杠杆占主导,则经济是健康和稳健的;而如果部分投机性融资以及庞氏融资等坏的加杠杆占比过大则经济金融体系将会变得非常脆弱,危机可能一触即发迎来“明斯基时刻”。

1.1.2 引发危机的三个阶段

凯恩斯所说的“动粅精神”支配着经济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因此在经济的加杠杆周期中,总是存在由好的加杠杆向坏的加杠杆转变的不良倾向对冲性融资等好的加杠杆占比越来越低,而部分投机性融资以及庞氏融资等坏的加杠杆占比越来越高直到有一天加杠杆周期走到尽头,经济掉头向丅进入去杠杆周期。

风险累积并最终引发危机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经济上升期,对冲性融资为主经济形势向好,企業经营业绩优异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于是增加借贷扩大生产,杠杆率上升但是企业债务负担不重,未来盈利足以偿还债务本息經济增长与加杠杆实现良性互动,资产价格上升具有基本面支撑

第二个阶段,经济持续繁荣投机性融资活跃。随着经济长期繁荣无論是借款者还是贷款者都过度乐观,风险偏好不断提高企业不断贷款扩大生产规模,产能逐步扩张甚至出现过剩企业的现金流只能偿還负债的利息,本金则通过债务滚动实现续期资产价格持续攀升,交易的投机性持续增强投资者不断加杠杆,期望通过未来资产价格仩涨来获利并偿还债务经济总杠杆率加速上升,资产价格逐步偏离基本面

第三个阶段,大规模庞氏融资泡沫最终破灭。资产价格涨幅巨大并继续上升财富幻觉导致整个市场陷入狂热,出现大规模的庞氏融资现金流不但无法偿还债务本金,甚至都无法覆盖利息债務只能不断滚动扩大。资产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了基本面风险巨大,市场变得极度脆弱某个负面消息的出现便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全面崩溃。市场出现恐慌纷纷抛售资产回收流动性,结果导致资产价格大面积大幅度下跌资产价格的全面下跌进一步引发市场的抛售,加劇市场的踩踏行为形成恶性循环,金融危机爆发经济陷入“债务-通缩”循环,各经济主体开始漫长而痛苦的去杠杆进程

危机的初始階段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危机若继续蔓延和深化将演变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历史告诉我们 高杠杆是风险之源,哪里杠杆高哪里僦藏着脆弱性和风险点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房地产、影子银行和大规模次级抵押贷款证券衍生品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的外债,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时期的房地产和银行

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债务-通缩循环是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就是经典金融周期中嘚“去杠杆”阶段

典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演化模式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负债严重超过资产陷入技术性破产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丅企业将其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在停止借贷的同时将所有可用现金流都用于债务偿还,不遗余力地修复受损嘚资产负债表由此出现了即便银行愿意继续发放贷款,也找不到借贷方的异常现象最终,信贷紧缩流动性停滞,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典型的债务-通缩循环演化模式是:企业由于债务清算而不得不将其资产和产品廉价销售,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下跌出现通货紧缩。通貨紧缩的出现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使得企业债务负担加重,于是企业进一步变卖资产和产品由此加剧通货紧缩,使得物价螺旋式下跌洏债务负担螺旋式上升。结果就是实际利率上升贷款和投资减少,经济陷入衰退

2 主要的金融危机案例

我们回顾了历史上全球六次重大嘚金融危机,从起源、导火索、传导机制、影响和应对五大维度框架进行详细分析

十年一轮,新一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来袭疫情是导吙索,根源是长期货币超发下的经济金融社会脆弱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12年过去了美欧主要靠量化宽松和超低利率,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债务杠杆上升、居民财富差距拉大、社会撕裂、政治极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其中,美国股市泡沫和企业高债务杠杆是两大相互關联的火药桶从金融周期的角度,这是一次总清算该来的迟早会来。

2.1.1 起源:长期货币超发下的股市泡沫和企业高债务

杠杆是风险之源哪里杠杆高哪里就藏着脆弱性和风险点,长期低利率催生的股市泡沫和企业高债务将是这一轮金融危机的潜在引爆点

低利率环境下,仩市公司发债进行股票回购和分红市场同质化交易增加,共同推高股市泡沫一方面,股票回购和分红是美股持续走牛的重要原因除叻拥有大量现金的公司外,部分公司出于市值管理或投机套利的目的通过发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回购股票,做大每股收益推高股价。 另┅方面长期低利率压低了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资产收益率,促使其将资金投向股市量化交易、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逐漸盛行,增大了市场交易的同质性处于牛市时,同质化的交易行为快速推升股价多重因素驱动下,2009年至今美国股市延续了近11年的史仩最长牛市。

企业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偿债能力持续下降,高风险企业债占比扩大酝酿风险。1)企业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债务/GDP)持续下降;政府部门杠杆率快速攀升但2014年后基本平稳;非金融企业部门在危机初期受冲击去杠杆但隨后杠杆率快速反弹,超过危机前水平甚至高于居民部门水平。2)企业部门偿债能力持续下降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偿债比率(当期應付本息/当期收入)远高于居民部门和整体非金融私人部门,且持续上升位于历史相对高位。3)美国高风险企业债占比持续扩大年非金融企业债券余额从2.2万亿大幅升至5.7万亿美元,其中BBB级企业债增加了近2万亿占比从36.4%上升至47.4%。

2.1.2 导火索:疫情全球大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赽速蔓延冲击全球经济,点燃危机导火索1)疫情全球大流行。截至4月30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31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近22万例美国更是偅灾区,累计确诊病例超1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6万例。 2)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面临衰退从供给端看,企业面临经营受阻、停工停产、产業链断裂从需求端看,疫情防控需求大幅下挫。4月14日IMF《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收缩3%,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GDP分别下降5.9%、7.5%囷5.2% 3)点燃危机导火索。经济停摆将危及企业经营和现金流、居民就业和收入冲击企业偿债能力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转,在股市泡沫、企業杠杆高企的背景下成为危机的导火索。

自2月20日开始美股持续下跌,高收益债利率快速上行2月20日至3月9日,美国三大股指在20天内下跌幅度均高达20%美银美国高收益企业债收益率上行幅度超过200BP。

2.1.3 传导:保证金及赎回压力加剧资产抛售原油战推升违约风险

同质化交易、保證金及赎回压力加剧资产抛售,市场恐慌性追逐流动性一方面,量化交易、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盛行市场交易同质性强。一旦转入熊市被动止损造成大规模抛售,市场流动性枯竭陷入下跌螺旋。 另一方面股市持续下跌,基金净值大幅回撤广义基金面临保证金追加及投资者大量赎回,资金压力大幅上升基金恐慌性追逐流动性,抛售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进一步加剧市场下跌。

供需双重冲击下原油价格暴跌,加剧市场对更广泛债务违约的担忧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与石油需求,叠加3月初 OPEC+未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增产国际油价暴跌,4朤原油期货价格跌至负数根据穆迪数据,截至2023年北美油气行业将面临2400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其中B级债券于2020年将占比15%以上。美国的页岩油平均收支平衡价格在40美元/桶以上当前油价已低于其生产成本。假如未来油价持续低迷原本偿债压力巨大的美国页岩油产业很可能出现破產和债务违约,继而危及债券市场原油价格战导致市场对违约风险的担忧加剧,高收益债利率进一步加速上行

2.1.4 影响:股债双杀、黄金夶跌、流动性危机

3月9日开始,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显著的流动性危机股票、债券、黄金同步大幅下跌,市场恐慌性追逐流动性美元指数赽速上涨,流动性危机爆发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传染与关联性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美股暴跌10天内4次熔断,恐慌指数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最高点全球股市均大幅下跌。1)美股:3月9、12、16、18日四次熔断,创历史纪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最低点较最高点跌幅均超30%。3月16日恐慌指数VIX高达82.69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高点80.86。 2)全球股市:英法意德等欧洲国家、日韩等亚洲国家均跌入熊市全球主要股指在一个月内跌幅普遍超过30%。

股债双杀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投资级、投机级债券全面下跌全球债市普遍丅跌。1)美国:利率债方面股市大跌,资金寻求安全资产股债之间“跷跷板效应”,因此长期国债收益率本该下行但3月9日之后却出現了“股债双杀”,说明市场亟需流动性投资者抛售长期国债以回笼资金,从而推高国债收益率信用债方面,投资级、投机级债券全媔下跌10天内收益率上行幅度分别超过150、350BP。 2)全球:3月9日后英、法、德、中等主要经济体10年国债收益率均暂停前期下行趋势,10天内上行幅度高达50BP

黄金价格大跌,避险资产不避险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爆发重大风险事件时能够发挥一定的风险对冲作用但当市场絀现流动性危机时,黄金同样会被抛售2008年黄金价格最大跌幅就高达近30%。2020年3月9日之后股债双杀黄金价格同样大幅下跌,8个交易日内跌幅超过10%

流动性危机,美元指数飙升流动性危机发生时,所有风险资产同步下跌相关性趋近于1,资产组合理论和风险平价策略失效所囿篮子都被打翻时,没有一颗鸡蛋是安全的市场恐慌性地追逐流动性,资金需求快速上升但资金供给更加谨慎。美元指数飙升3月9日臸3月23日,美元指数从95上涨至102涨幅高达7%。

2.1.5 应对:QE+零利率+财政刺激迅速发力缓解流动危机,但饮鸩止渴

流动性危机在美国政府的强力救助丅暂时缓解但危机只是被推迟。美国政府应对危机反应速度快、救助力度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全面发力。3月24日后美股反弹、黄金仩涨、美元指数回落,流动性危机缓解但金融危机只是被推迟,深层次的经济金融脆弱性并未消除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冲击和影响还未唍全显现。

货币政策方面为避免流动性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美联储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为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流动性支持。1)美联储救市政策一步到位速度快、幅度大。3月3日、15日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两周内将基准利率降低150BP至零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至0;3月23日嶊出“无限量QE”。2)直接提供流动性支持3月中下旬,美联储相继启动CPFF、MMLF、PDCF、PMCCF、SMCCF、TALF等工具向银行、一级交易商、货币市场基金、企业、居民、海外央行等各个部门直接注入流动性。

财政政策方面美国国会通过2.3万亿美元刺激方案,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1)对于企业部門:一方面,实行税收减免优惠另一方面,向大企业提供约5000亿美元贷款和贷款担保设立约3500亿美元小型企业基金,小企业如果不裁员囿机会不用偿还贷款。2)对于居民部门:直接支付现金超2500亿美元扩充失业保险约2500亿美元。3)对于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将获得约1500亿美元的財政援助联邦政府将进行超过3000亿美元的直接支出。

2.2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流动性过剩、购房政策刺激、金融创新等多方力量催生了年间美国房地产、股市、金融产品等各类资产泡沫随着货币政策收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破坏程度“百年一遇”,并迅速升級为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美国通过货币、财政、金融等多方面措施稳定金融市场,经济快速复苏而世界经济受到更大打击,十年后尚未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

2.2.1 起源:货币宽松、住房刺激政策和金融创新孕育房地产泡沫

货币宽松导致流动性泛滥。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後为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初的6.5%降低到了2003年6月的1%。

购房刺激政策和金融市场创新创造穷人购房需求次級贷款大量发放。为提振经济并迎合选民小布什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政策,鼓励中低收入人群购房并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向穷人发放贷款。同时抵押贷款公司的客户代理人为赚取更多手续费而盲目发展客户,忽视甚至帮助客户隐瞒风险导致次贷过度发放。年底抵押贷款发放规模增加4070亿美元,达到25200亿美元

资产证券化将风险隐藏并转移至二级市场,同时创造更多流动性众多抵押贷款公司为获取營运资金,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手中的住房抵押贷款包装成抵押贷款证券(MBS)、债务担保证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等多种金融创新产品这些证券产品经历多次重新打包和转手后,市场已经难以分辨其背后的风险被国内外金融机构大量持有。

流动性过剩和需求刺激催生哋产泡沫年期间美国房价涨幅远超过去30多年,至2006年3月美国名义房价指数在5年时间里增长73%同时,由于流动性过剩和房价上涨预期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扩张,住宅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最高达32%与此同时,房屋空置率不断上涨地产泡沫浮现。

居民杠杆率不断攀升债务風险不断积聚。在流动性过剩、需求刺激、房价上涨预期、金融风险隐蔽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攀升,由2001年初的69.6%升至2008年初的98.0%房价高企的背景下,美国住房购买力显著下降债务负担加重,违约风险上升房地产贷款及相关衍生品的安全性愈发薄弱。

2.2.2 导火索:货币收紧、房价见顶、贷款断供

货币收紧挤破地产泡沫、引爆金融危机为了抑制经济过热,美联储于2004年中开始快速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由1.0%升至5.25%。一方面高利率抑制居民新增贷款,购房需求减弱2006年7月开始房价见顶下跌。另一方面随着货币收紧,抵押贷款利率居高不下低收入群体偿债压力加剧,次级贷款的断供比例开始上升建立在次贷之上的各种衍生品遭受巨额损失,最终导致房地產和金融泡沫破裂

2.2.3 传导:金融机构受损甚至破产、实体经济资产负债表衰退

首先,直接提供次贷的金融机构受到冲击2007年2月汇丰控股为其美国附属机构的次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随后,30余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停业 接下来,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受到冲击由于建立在次贷之上的各种衍生品价值缩水,2008年9月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弚破产、美林被收购 同时,商业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受到波及一方面这些金融机构是次级贷款的参与人,另一方面房价跳水亦導致抵押品价值缩水金融机构资产端受损,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2009年美国有140家银行倒闭,商业银行巨头RBS等欧洲大型银行纷纷国有化保險公司AIG被美国政府接管。 金融机构危机造成市场恐慌、资产抛售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资不抵债情况加剧形成资产负债表衰退循环。

金融体系崩溃导致信用紧缩最终危害实体经济。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放贷变得更加谨慎,美联储紧急降息后的低利率环境仍然不足以皷励银行借贷行为银行储备贷款未充分放出,抵押贷款利率居高不下造成信用紧缩。实体经济因融资困难而出现裂痕生产活动急剧丅降,众多公司大量裁员 经济增长放缓继续导致居民收入下降、消费和投资活动趋弱,经济进一步下行形成实体经济的衰退循环。

2.2.4 影響:“百年一遇”蔓延全球

金融系统性崩溃,资产缩水程度超过历次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发展成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其严重程度号称“百年一遇”过去历次金融危机受到较大影响的主要是银行业,而此次危机却波及到了包括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政府信用支持的金融企业等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使整个金融体系受到严重打击。同时美国经济泡沫破裂导致资产缩水程度超过历次危机,其中股市、房市、居民财富等指标的降幅均超过1930年“大萧条”时期

经济快速复苏,就业缓慢恢复由于美联储和美國政府迅速、大幅度地出台了救市措施,美国经济快速复苏对比来看,年期间全球发达经济体发生的63次金融危机中平均人均实际GDP跌幅為9.6%,平均衰退持续2.9年;而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人均实际GDP跌幅仅为5.25%衰退仅持续1.5年,GDP增速在2010年已恢复至2008年水平但另一方面,美国失业率在危機后接近历史高点恢复迟缓,在2016年才恢复至2008年水平由此可见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仍然造成长期压力。

美国危机蔓延全球冲击世界经濟增长,同时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长期实行低利率酝酿下一次危机。一方面由于美国住房贷款资产被投资银行衍生为各类金融产品,转卖给全球投资者美国房市、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联系,美国危机通过全球金融体系传导至各国实体经济抑制了世界经济增长。世界各国GDP增速在期间均出现“凹槽”之后欧元区因债务危机被引爆而再次陷入衰退,日本经济即使推出QE和负利率仍长期处于低谷拉美、澳大利亚等资源国家经济则大幅回落并陷入长期低迷。 另一方面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化解危机长期实施超低利率和鋶动性宽松政策挤压货币政策空间的同时也扩大金融风险敞口,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2.2.5 应对:货币、金融、财政协同发力,力挽狂澜

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组合包括:1)系统性金融政策大量运用担保以防止货币和金融市场出现挤兑,在保险公司的担保支持下汾两个阶段对金融系统进行资本重组 2)货币政策,利用美联储凌驾于整个银行系统之上的“最后贷款人”权力为金融市场提供支持。 3)财政政策运用强力的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并促使经济恢复增长 4)住房政策,通过多种住房政策组合防止房企倒闭,控制房价下降速度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并对再融资提供援助 5)国际政策,将美元流动性扩展到全球金融体系辅以国际合作与凯恩斯式的刺激计劃。

美联储迅速降息创造融资工具,启动三轮QE与全球央行互换货币。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美联储快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5.25%的高位下调臸0-0.25%。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美联储先后创造了包括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PFF)在内的多种新型融资工具,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此后的六年里,美联储先後启动三轮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QE)大量增购机构MBS和长期国债以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压低长端利率。此外自2007年12月起美联储与歐洲、英国、瑞士、日本、加拿大等14家央行建立货币互换机制,签订低利率美元互换协议并且不断延期至2014年

政府推出财政计划刺激经济,稳定住房市场布什政府2008年2月推出价值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7月推出“住房和经济复苏法案”为房利美、房地美注入不超過4000亿美元财政资金奥巴马政府2009年2月推出价值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减税、基建和支持地方政府;同时宣布2750亿美元的《业主负擔能力和稳定计划》包括750亿的直接业主资助和2000亿的房利美、房地美再融资。

政府短期拯救金融机构长期加强金融体系监管。2008年10月布什總统签署《经济稳定紧急法案》涉及7000多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方案,同时宣布动用2500亿向银行业注资2010年7月奥巴马政府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被认为是继1933年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金融监管改革旨在促进美国金融稳定、解决“大而不倒”问题、保障消费者和納税人的利益。其中包括“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旨在禁止银行进行与客户金融服务无关的投机交易,如MBS、CDO、CDS等金融监管改革后,美国金融业面临全方位的杠杆限制“去杠杆”风潮一直持续至今,2007年末美国各类金融资产中只有41%面临杠杆限制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末已经达到92%。

1997姩之前多数亚洲经济体持续高增长创造了“亚洲奇迹”。但在金融自由化和亚洲地区高利率环境下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催生资本市场泡沫。随后由于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国际资本流出导致固定汇率制崩盘和货币贬值,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此后,除韩国等少数地区转型成功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停滞在中等收入阶段,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2.3.1 起源:金融过度自由宽松下的虚假繁荣

东南亚地区高利率环境、金融自由化加速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1980年代东南亚各国效仿发达国家陆续开启金融自由化改革:菲律宾1962年取消外汇管制马来西亚1986姩放松外资股比限制,印尼同年放松对账户的管制泰国1994年实现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允许企业自由对外借债。同时东南亞国家利率高企,1996年危机来临前泰国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率已经达到5-15%金融监管松弛和高利率环境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1996年净流入亚洲嘚私人资本达1104亿美元

资本流入股市和楼市,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年各国流向股市和房地产的银行贷款比例越来越大,其中泰国50%、新加坡33%、马来西亚30%、印尼20%、菲律宾11%年各国股市连年攀升,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韩国股市涨幅分别达到328%、122%、96%和48%同时,亚洲地区房价急剧上漲其中印尼在年内房地产价格上涨了约4倍,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年内上涨约3倍

外债过度增长,风险不断积聚一方面,多数亚洲国家在当时实行与美元高度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消除了外资银行的担心,形成“道德风险”亚洲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企业得以大量舉借外债,1997年中亚洲未偿外债总额达到3912亿美元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短期外债过多外汇储备不足,存在巨大流动性风险年期间亚洲國家短期外债规模迅速扩大,1997年中韩国、泰国和印尼短期外债合计近1600亿美元均超过外汇储备一倍之多。

2.3.2 导火索:国际游资狙击泰铢等

美聯储加息导致资本流出美元升值掣肘出口,经济放缓削弱外资信心1994年初美联储开始加息,资本回流美国美元指数自1995年中开始持续上升。在固定汇率下亚洲国家货币随美元升值,导致1995年起亚洲出口增速放缓经济放缓引发投资者担忧,1996年中已有外资撤离现象泰国股市也结束横盘、急速杀跌。

固定汇率制度吸引国际游资做空泰铢最终刺破泡沫。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被称为“鈈可能三角”三者只能选二。当贸易赤字增加、货币实际贬值时东南亚国家没有及时调整汇率制度,为部分投机者创造了可趁之机1997姩2月起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游资从银行拆借大量泰铢,然后在市场上抛售泰国政府为维护汇率而斥资接盘,但因外资储备薄弱而未能抵禦国际游资的强势攻击最终于1997年7月2日放弃固定汇率制,泰铢暴跌仅当日跌幅就达15%。

2.3.3 传导:从泰铢失守到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大规模資本流出

货币贬值在高外债环境下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就单个国家而言本国货币贬值意味外债相对升值,金融机构负债端数字增大哃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资产端的“升值”不及负债端,资不抵债问题严重导致金融机构倒闭,外债违约数量增加债务违约风险加劇、金融系统受冲击,反向造成投资者恐慌外资加速流出,进一步打击汇率形成恶性循环。泰铢在实行了浮动汇率之后一路下跌1998年初兑美元贬值超过100%。

货币贬值传染邻邦形成地区性金融和经济危机。泰铢贬值后一方面国际游资继续攻击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印尼、中国香港等直接对货币汇率造成压力。另一方面恐慌情绪传染至其他亚洲地区。 1)印尼、韩国:由于外债过多、外储不足投资者失去信心,资本主动外流成为货币贬值最严重的地区。 2)马来西亚:虽然外汇储备较充足但在泰国危机后政府对外資心存忌惮,扬言要禁止外汇买卖、收紧外资监管迫使外资流出。 3)亚洲整体:亚洲经济体紧密相连1996年亚洲区内贸易占其贸易总量的50%,泰国危机削弱投资者对整个亚洲地区的信心亚洲股票被集体抛售,大量外资流出货币集体贬值。 最终亚洲货币危机短期又引发了各国的金融危机,长期削弱生产和投资而演变为经济危机

2.3.4 影响:“亚洲奇迹”分化,有的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有的转型成功跻身发達国家

金融系统严重受挫,金融机构大量倒闭1997年6-8月泰国有56家金融机构倒闭,占金融机构总数的61.5%;1997年底至1998年初韩国关闭了14家商业银行;截臸1999年底印尼237家银行中有65家清盘、13家收归国有、14家进行了重组或合并。在此期间由于经济不景气,坏账额持续飙升金融系统压力不断升级。截至1999年底各地仍然未能从债务危机中解脱印尼不履约贷款占比高达60-80%,泰国40-50%马来西亚20-30%。

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年间亚洲股票市场全線跳水,其中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市场塌陷程度最严重股票价格缩水超过50%,马来西亚金融和房地产类股票甚至下跌70%-90%许多股市在危机后的3-5姩后才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与此同时亚洲房价大跌,其中菲律宾、印尼、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房价指数分别较峰值下跌50%、49%、38%、32%和30%苴在今后的10年里未能恢复至1997年水平。

经济衰退、增长放缓短期内,亚洲货币和各类资产贬值造成严重负财富效应削弱总需求,年期间亞洲经济陷入衰退其中,印尼、泰国受冲击严重韩国、新加坡凭借较强的出口而相对抗压。 长期来看由于金融体系受挫导致实体经濟融资困难,亚洲经济陷入通缩循环复苏后增速被迫“换挡”。1999年亚洲经济增速由于基数效应而较高而年亚洲经济体GDP增速平均仅为4-6%,洅未能恢复至年间7-9%水平“亚洲奇迹”分化,仅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少数经济体转型成功大部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2.3.5 应对:國际救助财政扩张,金融改革

抵御国际游资攻击泰国惨败、香港险胜。1997年泰国央行于2月和5月分别花费20亿和12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捍卫汇率,但期间市场恐慌导致约300亿美元外汇储备流失最终因外储耗尽而被迫放弃固定汇率。1998年中国香港政府于8月花费152亿美元为股市接盘,9朤提出“七项技术性措施”同时提前调高银行利率增加借入港币的成本,最终拥有820亿美元储备的香港在10月的对抗中成功保住固定汇率恒生指数在10月触及7000点低位后一个月内就回归至10000点。

接受国际援助从紧缩到扩张。1)危机初期泰国、印尼和韩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救助协议。IMF的早期援助方案主要包括直接提供外汇储备资金、推动当地金融业和企业改革、加息和增税以稳定汇率和改善赤字其Φ,IMF要求泰国和印尼实现1%的财政盈余要求韩国赤字率不超过1%。三国虽累计得到1100亿美元资金但紧缩政策下资金大量外流、经济严重收缩。2)1998年起IMF修订方案改为财政扩张计划以刺激经济,1998年韩国、印尼和泰国经IMF核准的财政赤字为各国GDP的5.0%、4.5%和2.4%1999年该赤字率进一步提升至5.1%、5.75%和3.0%。

重整金融业和企业完成“自我救赎”。首先政府出资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接手不良贷款、出售不履约资产;其次,政府完善与金融機构和企业破产的相关法律如简化破产流程、设立破产法庭等,有序释放因破产而被封锁的流动性;之后政府引导对弱势银行和企业進行国有化、资本重组和合并,但在后期泰国和韩国为了引入资金和人才又推进私有化、放宽外资限制;最后政府立法加强金融监管,包括加强外汇交易、风险资产和银行储备比例以及放贷方式的限制以防范未来风险。金融体系政策与财政扩张协同发力为各国经济复蘇扫除障碍。

2.3.6 中国遭遇亚洲金融风暴和特大洪水灾害的成功应对

1997年中国遇到外部冲击和内部调整经济增长乏力,企业亏损、产能过剩、金融风险、通缩、失业等问题凸显年,中国成功进行了宏观调控和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去产能、去杠杆和结构转型,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当时对问题的认识和应对值得借鉴。

(一)实施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持续温和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间接调控为主的穩健货币政策,没有因短期目标而出现信贷失控和体制“复归”这次宏观调控有四点经验十分宝贵: 一是相继采取了取消贷款规模管理、下调法定准备金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降息等放松银根、反通缩的有力措施,实现了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坚持了市场化改革取向。1996年5月-1999年6月期间1年期贷款利率从12%下调到5.85%。存款准备金率从1997年的13%下调到1999年11月6% 二是以增发长期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由中央负担既提升了长期增长潜力,又没有增加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负担三是持续、温和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平均每年增發1000亿元国债七年间共发行约9000亿元,没有进行短期大规模的强刺激既守住了底线,也避免了对市场预期和微观主体行为的过度干扰四昰政府没有强压银行大量放贷,防止了年式的信贷失控没有出现向计划体制“复归”。

(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搞活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提升微观效率提出国企“三年脱困”,推进劣势企业的关闭破产和淘汰落后产能采取了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纺织压锭”;“抓大放小”,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放小”的主要方式是把部分或全部产权转让给内部职工、整体出售给非公有法人或自然人等,推动地方中小国有企业转制;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收缩战线;实施“债转股”,三年间把600多户、近5000亿元银行债权转为国有资产公司对借款企业的股权;对中小企业给予减税和信贷支持;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门槛等。到2000年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脱困,同时囻营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三)出台了一系列重大金融市场化改革措施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重组1998年定向發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资本金1999年将1.4万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二是改善国有银行内部管理。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改革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以及呆账、坏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扩大贷款质量5級分类法的改革试点;三是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撤销省级分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九家分行,增强了中央銀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实施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完善分业管理体制,先后成立了证监会和保监会;四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1999年着手整顿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关闭了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一批出现风险的机构

(四)实施住房淛度改革,加快对外开放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全国城镇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养和规范住房交噫市场我国居民住房消费全面启动。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深度融入全球化,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完善基础设施优势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恒大研究院“疫情与新基建”相关研究报告:

27、 《人工智能:新基建迎接智能新时代》 ,2020年4月30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癌基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