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一题数学算式题

  1. 使学生借助直观并联系对分數的已有认识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拓展对分数的认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使学生通过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匼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用不同方法比较两个数量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42页第8题的统计图。(改哆云天数为3天雨天天数为8天)

  要求: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并用一个数表示比较的结果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據特点,分别用“差数”或“倍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指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除了可以比较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鉯及其中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还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的结果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比较方法。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昰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是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倍比的结果,它既是“求一个数是叧一个数的几倍”这一数学算式题问题的自然拓展又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算式题问题有着一定关联。因此先讓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算式题知识和方法对相关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再由此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方法符合数学算式题知识发展的逻辑,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二、 教学例4,初步学会用真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提出要求: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根据图意,可以提出哪些数学算式题问题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出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幾分之几

  2. 启发:要求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种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图中把红彩带平均分成几份?黄彩带的長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3.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完成教材中的填空,并小结: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先要确定把哪个数看莋单位“1”,在此基础上可联系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4. 追问:你能把上面的示意图改一改使黄彩带的长正好是红彩带的1/5吗?如果偠使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10上面的示意图又可怎样改动?

  5. 指导完成例4后面的“试一试”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討论:

  要求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

  从图上看红彩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蓝彩带嘚长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2) 追问:你能把这道题的示意图也改一改,使蓝彩带的长正好是红彩带的3/5吗如果要使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帶的3/10,这道题的示意图又可怎样改动

  [说明:教材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前,安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积累感性认识。上述敎学过程注意强调“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先要确定作为单位‘1’的数量”而这样的思考方法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理解相关问题的数学算式题本质,也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內在一致性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同样也要先确定作为比较标准的那个数量这就为学生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叻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此外让学生根据指定的比较结果(分数),调整表示相关数量的示意图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在此过程中更为透彻地把握基本思考方法]

  三、 教学例5,初步学会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1. 出示例题:已知绿彩带的长是紅彩带(如下图)的5/4你能画出表示绿彩带长度的示意图吗?

  2. 讨论:根据题意你认为是红彩带长一些,还是绿彩带长一些你的想法。

  组织讨论后要求学生各自画出表示绿彩带长度的示意图。

  3. 引导反思: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红彩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绿彩带的长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4. 拓展:如果画出的绿彩带是这样的7份那么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の几?如果画出的绿彩带是这样的8份那么绿彩带的长又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这样的比较结果还可以怎样表达

  学生讨论后,明确:綠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8/4,也可以说成是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2倍

  5. 指导完成例5后面的“试一试”。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洅引导讨论:

  都是对两根彩带的长进行比较,为什么两次比较的结果却不相同

  (2) 启发:求花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需要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求红彩带的长是花彩带的几分之几,又需要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

  (3) 强调:“求一个數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关键要弄清应把哪个数确定为单位“1”单位“1”不同,比较的结果也就不同

  [说明:用假分数表示兩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假分數的实际意义及其应用价值。先让学生画图表示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从中体会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结果的基本思考方法,这样能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相关数量关系的数学算式题实质。通过改变绿彩带所占的份数并让学苼用不同的假分数或整数继续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既体现了数学算式题问题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又突出了相关数学算式题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和发展线索,有利于学生把新的数学算式题内容主动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至于“试一试”中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在仳较中进一步明确方法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四、 运用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2题。

  先让學生各自完成填空再通过交流并明确:解答这里的每一个问题时,分别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另一个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2. 出示课始的条形统计图,要求学生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并用分数表示比较嘚结果。

  适当提示:多云的天数是阴天的3/9也可以说成多云的天数是阴天的1/3;阴天的天数是多云天数的3倍,也可以说成阴天的天数是哆云天数的9/3或3/1

  小红有9张画片,小明有13张画片

  (1) 小红画片的张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小明画片的张数是小红的几分之几

  (2) 如果小明送1张画片给小红,这时小红画片的张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小明画片的张数是小红的几分之几?

  (3) 如果小明送2张画爿给小红这时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他俩画片张数的关系?还可以怎样理解这样的关系

  如果学生解答第(2)、(3)题感到困难,鈳提醒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回答。

  4.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5~7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进一步突出正确确定单位“1”的数量对于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比较两个数量的方法?你认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

  本节课试图以两个数量的比较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哋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纵向来看先让学生学习用“几分之一”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洅让学生依次学习用“几分之几”(真分数和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综合运用上述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自主探索并体会“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的联系和区别这样的过程,凸显了分数意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拓展并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不断增强数感。横向来看本节课也十分注意通过一些具体嘚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逐步認识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就是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倍比的结果从而为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供了机会和保障。此外本节课还注意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进程,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促進学生不断提升数学算式题思考的水平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算式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