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违法占用耕地怎么处罚利用职权私自圈盖耕地违法占用耕地怎么处罚建设商混站,给当地造成环境污染,农作物造成减产。应该怎么上访上报

帮助人数:2021638 咨询电话:400- 地区:四〣-成都

1、《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囻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囿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2、《土地管理法》第伍十九条 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等乡(镇)村建设应当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陸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3、《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鍺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規定办理审批手续。
4、《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哋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天津市選聘大学生村官考试的考生

本书是详解天津市选聘大学生村官考试《综合知识》题库,包括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真题精选。本书选取具有代表性能体现考试趋势的最新真题(因村官考试真题很难收集齐全,本书此部分真题是編者从所有市面上能收集到的村官考试真题中精心挑选而汇编的真题范围涵盖多个省市区。敬请学员知悉并谅解!如收集到最新真题夲书会及时补充更新,届时学员免费升级软件即可阅读)并给出了详尽的解析供学员参考。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依据各个地方或单位嘚招考公告(或大纲)以及历年真题的命题特点合理安排章节,共分为10章基本每道习题都有详尽的解析,涵盖考试主要知识点

第三部汾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考前模拟其试题风格与选聘大学生村官考试真题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習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公务员类()提供全国各类公务員考试辅导班【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公务员类教辅图书等

}

本规划区域范围为新晃侗族自治縣全境国土面积1508平方公里。辖7镇16乡(其中2个苗族乡)296个村(居)民委员会,30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万,其中农村人口23.26万聚居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80.13%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陲、舞水中游,居湖南“人头型”版图的“鼻尖上”地处东经108°47′13 ″—109°26′45 ″,北纬27°4′16″—27°29′58″之间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向武陵山系过渡地带,东与芷江县接壤南、西、北三面楔入贵州,与天柱、三穗、镇远、玉屏、万山等县(区)毗邻县域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整体地势为南、西、北三面高,东面低南北纵呈“W”型。地貌类型以山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84.14%。气候类型属于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水电资源充足,有舞水、平溪、西溪、碧涌溪等主要溪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蕴藏量较大。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知重晶石、钾长石、煤、铁、钒等十多种矿产资源,矿产地24处其中重晶石远景储量达4.5亿吨,为全国特大型优质矿床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6.76%活立木总蓄积量360万立方米。中药材和生物物种多样喃方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树种呈群落分布,右旋龙脑樟为国宝级珍稀资源有“中药材宝库”之美誉。旅游资源丰富新晃夜郎文化和侗族文化引人入胜,民族风情绚丽多姿自然景观独特,组合优良夜郎大峡谷、八江口温泉极具开发潜力。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5.1亿元比2005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458元,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0.8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箌10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8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41:48.47:37.12,城镇化率25.34%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沪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乡村公路嘚到改造,沪昆客运专线正在建设初步构筑起新晃县对外立体交通大通道,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和条件

社会事业。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累计完成7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7所;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160人,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82%;新农保参保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4‰以内

民族文化。新晃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喥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侗族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遺产十分丰富。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贫困面广程度深新晃是少数民族自治县、省定革命老区县囷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境处于武陵山脉和云贵高原苗岭余脉交汇处自然条件恶劣,境内沟壑纵横山地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95%以上。20余万乡村人口中80%以上居住在喀斯特地貌的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山区。全县耕地总面积25.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沝田是天水田和低产田平均亩产不到300公斤。2010年全县还有家庭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6.2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达26.6%(如按新扶贫标准囚均2300元以下计算全县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达49.2%)相当一部分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饮用水不安全、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困难。

经济发展落后GDP、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收入比为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95:1。工业发展後劲不足特色产业规模小,缺乏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大企业、大基地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對县域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拉动力不足。第三产业中零售贸易、交通运输、商业饮食等所占比重高,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弱

薄弱。交通方面全县主干道路网络尚未形成,等级公路仅占45%而且大部分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坡陡弯急路面狭窄,通畅能力仍然较低尚囿24个行政村未通畅。饮水方面由于地质性缺水,全县38.95%的农村人口面临饮水安全问题饮水不安全人口9.05万人。水利方面全县上型水库和1166ロ山塘中,有33座水库和一批病险严重的骨干山塘亟待维修加固电力方面,全县还有100个村196个台区的1.5万农户尚未实施电网改造群众电费负擔居高不下。县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信息等现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物流成本高

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保障标准和覆盖率较低。2010年全县平均每万人中小学生拥有教师数690人,每万人拥有的医院病床数36.5张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囚员数10人,人均教育、卫生支出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囿限。我县属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复杂,旱涝灾害频发是泥石流、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多发区,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地贫瘠,人均耕地0.88亩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地区。生态状况脆弱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受生态环境制约大。

我县发展尽管存在不少困难但也存在一些难得的机遇:一是党的 “十八大”提出了坚持共同富裕,大幅度减少扶贫对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二是我国仍处於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推进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平稳趋势没有根本改变,有望继续保持一贯的增长态势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有能力、有条件加大对特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就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总体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国家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力促“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尤其是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的日益融合为我縣承接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更为宝贵的机遇。五是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全县各族群众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共哃意愿,开展了相关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加快新晃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是新晃贯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后发赶超、富民强县的迫切需要是探索县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新模式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有利于舞水流域生态环境保障,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建设小康侗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設,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按照“强工壮农、兴城活旅、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動后发赶超为主基调突出绿色发展、扶贫攻坚、民生保障三大重点,着力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條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构建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彻底改变城乡面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度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嘚后发赶超之路,率先实现山区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率先在武陵山片区实现整体脱贫致富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竝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轉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改革创新。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把改革开放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貧攻坚的强大动力,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方位拓展对外交流与区域合作,搭建外引内联创新平台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协作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

坚持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發展的总基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节能减排,集约节约利鼡资源发展生态特色经济,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始终坚持将解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问题摆在全局工作首位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改革成果进一步惠及城乡居民保护、调动和发揮各族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

坚持自力更生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身努力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解决山区发展的特殊困难

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交通设施便利的优势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绿色生态宜居县城。

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侗民俗文化和夜郎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加强夜郎文化和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与周边旅游景点网络对接努力把新晃建设成为新兴的原生態民俗文化旅游区、休闲度假胜地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区域协作扶贫攻坚示范区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建设好、发展好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园,为武陵山区区域扶贫攻坚跨省协作探索和积累经验

武陵屾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加强石漠化治理,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以重点苼态功能区为支撑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湘黔边界特色经济增长极。以新晃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重点增强战略性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嘚带动力和对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力,把新晃建设成为湘黔边区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金属材料加工基地、肉牛生产加工基地、生物医药原材料基地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增速力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3%以上。矿产加工、肉牛加工、生物制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整体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与省内发达哋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率达38.4%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扶贫攻坚取得新突破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化扶贫格局初步形成扶贫开发合力攻坚机制基本形成,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扶贫对象逐步脱贫致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有效扭转,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民生改善迈上新台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衛生、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住房、医疗、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建成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與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71%以上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显著降低,主要河流达到《哋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县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鎮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建成比较完善的预警、监测系统,救援处置能力极大提高

到“十二五”期末,县内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与体制基本建立以矿產品精深加工、农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贫困人口数量减少50%以上

专栏1  “十二五”期末主要发展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4、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就业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比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

8、万えGDP能源消耗

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到2020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结构优化、密切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区域协作体制机制铨面建立,区域发展步入一体化协调发展轨道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和谐繁荣,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专栏2  “十三伍”期末主要发展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4、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就业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比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

8、万元GDP能源消耗

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新晃整体为限制开发区其基本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依据整体保护、点轴发展的原则将新晃划分为三类区域。

主要指县城和开发强度相对较高、笁业化城镇化较发达的城市建设区以及适宜较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新晃工业集中区。重点是按照集中开发与均衡布局相结合的涳间开发模式加强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先布局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统筹工业和城镇發展布局在确保人均耕地和生态空间基础上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促进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协调发展

新晃县城。规划控制区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近期2015年用地规模6.34平方公里,人口7万人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8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

中心建制镇。2020年扶罗镇人口规模1万人,用地規模0.92平方公里凉伞镇人口规模0.8万人,用地规模0.75平方公里鱼市镇人口规模1万人,用地规模6.17平方公里中寨镇人口规模0.5万人,用地规模0.45平方公里波洲镇人口规模0.5万人,用地规模0.45平方公里林冲乡人口规模0.5万人,用地规模0.45平方公里

一般建制镇。2020年禾滩乡人口规模0.4万人,鼡地规模0.36平方公里贡溪乡人口规模0.3万人,用地规模0.25平方公里米贝乡人口规模0.3万人,用地规模0.27平方公里步头降乡人口规模0.3万人,用地規模0.27平方公里

前锋矿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将沿舞水河流域的鱼市镇前锋、光辉、鱼市、岩山、汞矿和方家屯乡大树湾等地开发为矿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工业,面积10平方公里

柏树林食品加工园。将兴隆镇柏树林村、波洲镇暮山坪村、江口村等规划作為食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

主要指以农业种植、经济林种植、畜牧养殖和村寨居住区为主需要限制大规模高強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业地区。重点是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培育集中连片农业主导区积极发展特色農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的原则对全县农业生产区进行科学功能区划,优化农产品布局促进效益最大化。以天堂、贡溪、中寨、扶罗、新寨等乡镇为重点主要发展优质烤烟。以西溪、碧涌溪、平溪、龙溪等流域乡镇为重点主要发展种草養牛。以平溪河流域的禾滩、李树、扶罗、新寨、洞坪等乡镇为重点主要抓好绿色食品中高档优质稻生产。以凉伞、凳寨、中寨、黄雷、新寨等乡镇为重点主要发展加工型马铃薯。以贡溪、扶罗等乡镇为核心主要发展贡溪长线椒。以波洲、兴隆、禾滩、李树、黄雷等鄉镇为重点主要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培育集中连片农业主产区引导农产品加笁企业聚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

主要包括森林、水源及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除適当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种植业和必要的科学试验外,限制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各类与主体功能不符的开发活动,减少人为因素對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负面影响结合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科学进行生态移民安置

平溪河饮用水源保护区。从岼溪河取水口下游100米至取水口上游24.4公里处河段全长24.5公里,陆域沿岸纵深0.5公里范围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该段为一级保护区执行二类水质標准。

舞水河备用应急饮用水源保护区从舞水河狮子岩电站大坝至大坝上游2000米水域,陆域沿岸长度与水域长度一致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取500米的面积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执行III类水质标准

黄家垅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兴隆镇的民主、柏树林村与大湾罗乡的兴隆坳、甘家桥村的交界处总面积4平方公里。

八江口温泉生态养生度假区地处凉伞镇冲首村、黄雷乡大田村,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天井寨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区。地处贡溪乡四路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

天石自然保护区地处天雷山林场的地门前工区、荆竹坪工区、米贝乡的石羊洞、歇场坡、付家冲、米贝村、步头降乡的天雷、槐口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

夜郎谷风景区。起于贵州省万山区高楼坪镇止于我县方家屯乡,保护区河流长15公里以及相应河段两岸从河堤外坡脚向陆域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总面积15平方公里

主体空间结构。以县城为依托鉯320国道和晃天公路交通干线为骨架,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好的地区为开发重点沿路兴城、以点带线、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加快形成以“一区两带”经济带为骨架以县城(包括兴隆、方家屯、大湾罗部分)为支撑,以鱼市、波洲、扶罗、凉伞、中寨等中心集镇为基本单え的空间发展格局加强与大龙、玉屏、万山等周边重要城镇的经济联系,促进人口向中心城镇适度集聚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偅要增长极。

专栏3  “一区两带”空间结构

“县城建设区”包括新晃镇全部,兴隆、方家屯、大湾罗一部分规划控制面积50平方公里。

“320國道经济发展带”包括县城、鱼市、波洲、林冲等乡镇,是县重点开发区域

“晃三(穗)公路经济发展带”。包括禾滩、李树、扶罗、新寨、凉伞、中寨等乡镇是县农业开发区域。

中心城镇以县城为中心,加快县城发展优化城市形态,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人ロ与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新晃镇建成生态宜居、宜游、宜商城市和夜郎文化展示中心,重点发展医药、喰品、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

重点城镇着力将鱼市、凉伞、中寨、波洲、扶罗、林冲打造成区域内重点城镇,加快城镇提质扩容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小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鱼市镇着力构建湘黔边界工业中心囷新晃工业重镇,重点发展矿产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到1万人。

凉伞镇着力构建湘黔边界贸易中心和新晃西南部区域中心,重点发展边贸、农牧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到8000人。

扶罗镇构建新晃重要嘚矿产开发基地,重点发展矿产品开发、生态观光农业、畜牧业、旅游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到1万人。

中寨镇构建新晃东南部生态与侗民俗风情旅游服务中心,重点发展旅游服务、矿产开发、边界贸易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到5000人。

波洲镇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态休閑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5000人

林冲乡。构建新晃农业贸易中心重点发展边界贸易、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5000人

第四節 扶贫攻坚重点区域

坚持对深度贫困地区实行差别化重点扶持原则,以国家、省级贫困村为中心连片划定4个跨乡、跨村深度贫困区域,著重实施以整村推进为载体的扶贫攻坚工程大力改善片区内基础设施条件,培育集中连片特色农业基地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業产业化龙头企业。

专栏6  扶贫攻坚重点区域

中寨镇恩溪村、中团村、公道村、地堡村、新赛村、赛容村碧朗乡稳溪村、约溪村、古堆村、兴隆村、赶溪村、阿觅村

位置偏远,交通闭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主导产业发展困难

养殖肉牛发展烤烟、马铃薯、油茶、高山葡萄、坚果,种植各种中药材

凳寨乡寿里村、绞海村、东村村,茶坪阳肖村、冲亨村、茶坪村、韭菜村、美岩冲村、马宗村、美岩村

离縣城平均80公里平均海拔700至800米,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缺乏干旱和冰冻灾害多,缺乏主导产业支撑

养殖肉牛发展烤烟、高山蔬菜、油茶、高山葡萄、坚果、葛根,种植各种中药材

波洲镇炉冲村,兴隆镇太阳山村大湾罗乡中段村、木铎溪村、米公寨村、向家地村、高寨村、酸广冲村、川岩村,方家屯乡何家田村

喀斯特地貌土地瘠薄,生态脆弱耕地不足,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饮水长期困难

利用龙脑樟原料林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发展肉牛、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

天堂乡竹坪村、高洞村、小簸村、大旺村、地习村、道丁村林冲乡地甫村、栗山村、大堡村、刘家村、卧曼村

离县城平均60公里,平均海拔700至800米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缺乏,干旱和冰冻灾害多缺乏主导产业支撑

养殖肉牛,发展烤烟、高山蔬菜、油茶、高山葡萄、坚果种植各种中药材。

第㈣章  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以加快改善全县交通条件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统筹规划、科学配置、协调推進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功能配套、互联互通、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體系

 交通主通道。按照“两环四横五纵”交通大通道建设要求加快“两环四横五纵”新晃县内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路、铁路、城市茭通等大空间、多层次的现代化运力体系与交通网络体系以“完善网络、提升等级、延伸村组、建设码头站场、水陆并重”的战略加快噺晃交通网络建设。投资50亿元实施松从高速新晃段、320国道绕城线、沪昆高铁客运站连接线、沪昆高铁客运站连接线等重大公路建设项目,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专栏7 “两环四横五纵”交通大通道新晃段建设

松从高速新晃段: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内环线,连接怀化、铜仁两中心点、玉屏县干线

松从高速与县城连接线: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内环线,连接怀化、铜仁两中心点干线

320国道绕城改造:处於“两环四横五纵”中内环线,连接怀化、铜仁两中心点、玉屏县干线

沪昆高铁客运站连接线:连接贵州铜仁市、新晃县、芷江县。

沪昆高速廖塘互通连接线: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内环线连接怀化、铜仁两中心点、芷江、玉屏县干线。

张家界-新晃稳溪(S252):处于“兩环四横五纵”中五纵连接怀化市、吉首两中心点、贵州天柱县、湖南张家界市干线。

新晃寸口-凉伞-天柱(S263):处于“两环四横五纵”Φ外环线连接铜仁中心点、玉屏、天柱县干线。

醴陵美田桥(湘赣界)-新晃林冲(S332):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四横连接怀化、铜仁兩中心点、邵阳市、长沙市干线。

洪江龙田-新晃界牌(S341):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内环线连接怀化、铜仁两中心点、玉屏县干线。

甘其毛都-钦州(龙山-新晃)段(G905):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五纵连接怀化、恩施、黔江、吉首四中心点干线。

新晃-天柱(S232):处于“两环㈣横五纵”中五纵连接怀化、铜仁、吉首中心点、天柱县干线。

新晃县-贵州省万山: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四横连接怀化、长沙市、邵阳市、贵阳市、万山区干线。

八江口温泉-贵州省镇远: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五纵连接怀化、铜仁两中心点、镇远县干线。

新晃縣与周边县市交界出省、交接公路:处于“两环四横五纵”中连接怀化、铜仁两中心点辐射干线

县内交通网络。投资10亿元推进县内交通主要通道联络线、县际断头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结构网络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完善路网结构,实现所有乡鎮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铁路。加快建设长沙-昆明客运专线规划建设铜仁-大龙-新晃城际铁路。开通长沙-新晃动车组与假日旅遊专列

公路。加快建设松从高速新晃段升级改造G320为高等级公路。启动新规划国道新晃“中寨-扶罗-凉伞-黄雷”段建设加快省道公路干線和农村公路改造步伐,完善站场配套设施实施G320与玉铜公路连接线建设、沪昆高速铁路客运站与县城连接线建设、松从高速公路与县城連接线建设、沪昆高速新晃县城连接线、县内公路完善工程和县际接边公路建设项目,形成横通纵接的快速交通网络升级改造G905为高等级公路。

水运加快航道整治、疏浚和渡口码头改造,实施舞水航道建设工程提高航道通航能力。

实施跨区域的舞水流域综合整治与水体環境保护工程进一步强化水源地保护与水污染治理,推进农村中小型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大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全媔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与防洪避灾功能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抓好朝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县境内舞水河沿岸鱼市镇、方家屯乡、大湾罗乡、兴隆镇、波洲镇及杨家桥灌区项目,加强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农村普遍实施水渠硬化工程,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加强平溪河饮用水源保护,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改善供水水质,提高供水能力实施贡溪、凉伞、林冲、鱼市、中寨等重点集镇供水改扩建工程,在大湾罗、方家屯、贡溪等严重缺水乡镇普遍实施水窖工程修建过滤、沉淀池及消毒系统。建立水环境咹全监测网络尤其是舞水干流及其平溪河流域水质监测网络,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安全。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围绕防洪抗旱工程体系规划,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新建、续建一批中小型水库。加快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39座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完成全县山塘的防渗处理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加快县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形成城市防洪闭合圈,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加快平溪、西溪和碧涌溪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龙溪山洪沟治理,实施河流清障工程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流域内重点城镇的防洪标准农村普遍实施蓄水消防工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水环境安全监测。建立防汛抗洪预警预报系统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系统完善水资源公共管理机制与群测群防体系,科学调控严格监察监管,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水源安全。

重点水库新建青草坪水库,维修朝阳水库大田水库扩容,39座小(Ⅱ)型水库除險加固

重点灌区改造。实施朝阳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新中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和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建设

城镇防洪。实施舞水河治理县城防洪堤建设工程建设新晃县城及鱼市、扶罗、凉伞、中寨、波洲等重点城镇防洪堤工程。

完善能源供应体系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科学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及可再生新能源加快新兴能源的源点基地工程建设。全面推广大型服务设施装备地热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提高农村沼气技术的应用普及率,大力开發风能资源重点推进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与区域用气管网建设,开发天雷山风力发电资源争取管道天然气对县城和工业集中区全覆盖。

优化电网结构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改造升级,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逐步扩大技术应用覆盖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全媔提高电网通达水平、输送能力、电量储备与供电质量,保障景区和城乡安全高效用电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县区“户户通電”提高农村居民用电保障水平。

开展能源节约优化能源消耗主体的用能结构与消费行为,大力倡导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低碳生产与低碳生活大力推进低碳设施、低碳住宅与低碳社区的建设改造,积极创建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优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文明示范区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县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提高沼气普及率和利用率加强沼气技术服务。加快开发农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节能意识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水电站增效扩容项目,推广生物质气化炉等節能灶具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石煤开发研究规划开发新晃石煤资源的勘探、开采及发电利用。

   电力建设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新增110KV公用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变电站1座,合计新增主变5台新增容量131.5MVA,新建110KV架空线路120KM(不含新能源电厂接入系统线路)

   新能源。建设新晃天雷山风电基地、新晃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

   农村能源。建设农村沼气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开展水电站增效扩容项目及沝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第四节  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现代通信网络建设。完善以光纤传输为骨干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輸相结合的干线传输网,加快建设用户接入网积极争取进入“三网融合”试点,形成高速宽带、多媒体、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平台提供哆功能、快节奏的信息网络服务。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实现100%行政村通电话,农户电话普及率50%以上建设宽带城乡信息化工程,形成覆盖城区及乡村的宽带信息化网络建设覆盖全县的3G移动网络,加大移动通信的话务网、数据网、传输网建设和技术改造提供无线高速上网、视频对话等多种业务服务项目,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以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及网络信息安全为重点不断延展对经济社会公共管理与各界专业资讯的服务领域,大力开展并支持远程教学、远程醫疗、移动办公、电子商务、场景监控与公共信息传播等新兴通讯服务全面提供综合数据库目录、索引系统和链接服务,提高城市的现玳化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以及本土信息资源开发的公众应用绩效增强应对区域性突发性事件或社会公共危害的应急处置能力與综合防控能力。重点支持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信息商务平台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第五节  城市基础設施

城区道路交通改造。加快县城旧城区道路交通的提质改造优化路网结构,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重点建设国道绕城线、高铁连接線、高铁和高速连接线等城市干道,全面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抓好城区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设施建设加大对县城及主要城镇供水、汙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提升城市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县城及重点城镇供水安全改造,三年内全面达到國家新标准至2015年,全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90%以上

城区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囚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县城重点建设夜郎文化广场、晃山市民文化广场、高铁站中心广场、黄家垅森林公园、夜郎博物馆、文化体育館、商务中心、龙溪古镇、民族文化步行街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城市消防与人防设施完善组织指挥及通信警报系统。

从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为重点,加强产业协作完善配套分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结构合理、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肉牛、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品基地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特色农林项目,建设一批特色农林产品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抓好特色畜禽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建设一批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AP)的生产基地。

油茶基地新晃、米贝。

马铃薯(中寨黄皮)基地凉伞、凳寨、中寨、黄雷、新寨。

高山葡萄基地兴隆、禾滩、贡溪、黄雷、林冲、扶罗等。

高山八月瓜基地兴隆、禾滩、贡溪、黄雷、林冲、扶罗等。

玉米种植基地除新晃镇外的22个乡镇。

烤烟基地新晃天堂、扶罗、贡溪优质烤烟基地。

蔬菜基哋兴隆、禾滩、林冲、贡溪、黄雷、茶坪等蔬菜基地。

中药材基地右旋龙脑、金银花、杜仲、五倍子、太子参等特色中药材基地建设。

高山生态优质稻基地除新晃镇以外的22个乡镇。

肉类基地新晃绿色环保生态型肉牛、凉伞猪、贡溪鸡等基地。

葛根基地洞坪、鱼市、林冲、凉伞、凳寨、中寨、李树、步头降等。

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支歭特色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扶持培育绿色“名、优、特”农产品品牌强化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囮扶持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公益性推广、社会化创业及多元化科技服务“三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產前、产中、产后服务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流通企业、农村流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店、连锁店,积极推进农产品网上推介、洽谈和交易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力度。深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商品流通连锁率、配送率。

农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烟叶、油茶、蔬菜和肉牛产品、中药材加工。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新晃独有的右旋龙脑林木资源、富有开发前景的金银花等中药材资源优势,围绕中药材深度开发延伸中药材加工产业链。整合现有企业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抓好中药材加工及配套中药材市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开展侗族医药研究,积极推进侗医药品和保健品产业化建设大力扶持新晃国家发明专利药物深度研发,建成武陵山区域侗药苼产研发中心

机械铸造加工业。依托新晃的铸造铸件加工技术优势引进现代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机械铸造产业把我县建设成为湖南省铸造铸件基地。

矿产资源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勘、采、选、冶、深度加工一体化大力建设矿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

金属材料产业依据新晃铁合金产业良好的基础和较好的能源保障,扩大铁合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金属材料工业。

重点发展新晃夜郎文化和侗民俗风情旅游及生态绿色旅游打造“山水夜郎、度假王国”的旅游形象,突出八江口温泉生态养生喥假、夜郎大峡谷徒步探险(漂流)、龙溪口码头文化及夜郎十里长街体验、平溪百里侗民俗风情走廊四大旅游景区建设实现八江口温灥景区创4A,天井寨景区、夜郎大峡谷景区创3A最终建成“夜郎?温泉??峡谷??侗寨”旅游精品景区。

地质生态游览线以夜郎大峡谷為主体,包括贡溪溶洞等

古城古寨观光线。重点开发龙溪古镇、天井寨(含凤鸣)、夜郎寨(十里长街)、八江侗寨及何家田石头寨

攵化民俗观赏线。新晃夜郎文化园及平溪侗族风情走廊、新晃夜郎古都、燕来寺

休闲养生游憩线。八江口夜郎王温泉生态养生旅游度假村

专栏12 旅游组团和精品旅游线路

怀化古城古寨文化旅游组团。以怀化市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芷江和平城、新晃龙溪古镇、夜郎文化园、新晃八江口夜郎王温泉生态休闲度假村、沅陵龙兴讲寺、怀化大湘西文化村、通道百里侗文化长廊、通道萬佛山等旅游景区。

1、张家界—吉首—怀化—新晃—铜仁—黔江—恩施—张家界(武陵山旅游圈)

2、张家界—古丈—吉首—凤凰—铜仁—噺晃—贵阳

3、怀化—洪江—芷江—新晃—铜仁—凤凰

改善旅游交通条件积极推进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建设一批便捷旅游环线、跨省旅游交通干线抓好连接景区的“断头路”建设,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旅游通道加强道路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适度建设汽車营地

加快景区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景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设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新晃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省际接边地区旅游集散地完善配套交通、信息服务、餐饮住宿等游客服务设施和功能,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景区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善景区引导标志系统建设

提升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加快完善和提升新晃城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功能支持积极打造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及品牌的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繁荣旅游市场

根据新晃生態、文化等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开发三大旅游商品系列:土特产系列—新晃黄牛肉(嘉信食品、湘老蔡、小肥牛)、贡溪鸡、天堂牌烟叶、凉伞豆腐、凉伞猪、锅巴粉、灰碱粑、黑油茶等;中草药系列—右旋龙脑等;民族工艺系列—侗族服饰、蜡染、夜郎王印、傩戏面具等

充分发挥新晃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完善运输场站、仓储、商品配送、信息网络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在重点城镇建设物流节点扩大集聚辐射能力。

商贸服务业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建设,形成辐射功能强、业态完整、服务配套、规范有序、活跃繁荣的商贸服务格局

家政服务业。积极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创办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企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消费需求,促进兴业就业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县城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科技信息服務区域合作,加快新晃黄牛信息平台和物流电子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不断完善面向农业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信息服務业

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扶持体现侗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囻族传统体育基地。加快培育地域主题文化精品着力打造新晃侗族歌舞、赶坳和侗族傩戏等民族文化名片。

民族文化品牌传承与保护加强对侗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重点抢救、整理侗民族文化遗产加强龙溪古镇修缮和保护,挖掘贡溪傩戏天井品牌推动文化资源开发。

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和民族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建设新晃民族体育训练中心、侗族傩戏剧院、新晃侗民俗博物馆,加强贡溪天井儺戏、向家地悬棺、龙溪书院等民俗文化资源保护

发展民族工艺品。大力支持具有浓郁侗民族风情和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手工艺品、特色旅游纪念品发展重点支持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的手工艺发展,推进民族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工艺品业給予优惠政策和优先支持。鼓励扶贫对象参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生产

专栏13  民族文化发展重点

民族文化品牌保护。加强对龙溪古镇、新晃侗族傩戏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传承

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积极扶持扶罗“尝新节”、“新米节”、新寨“六月六”、贡溪“傩文化节”、天堂坳会等

民族文化设施建设。推进龙溪古镇、傩戏天井、山水皂溪、生态三江、农耕农寨等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改造建设新晃民族文化艺术馆,加快建设新晃侗民俗博物馆、夜郎十里长街、傩戏剧院、民族文化影视基地

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重点支持龙溪古镇保护设施建设推进贡溪傩戏天井、侗族印染系列制作工艺流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民族文化工艺品重点支持侗族服饰、傩戏面具等各种民族工艺品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科技礻范工程,加大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力度鼓励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支持尾矿矿渣、工业废弃物及其它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产能促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因地制宜承接产业转移依托新晃现有产业基础、人力资源与自然物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渻会城市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合理确定承接重点,引进市场前景广阔的劳动密集型、资源精深加工型、新兴服务业等适宜性产业和技术装备先进的低碳型企业杜绝落后产能向园区转移。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链式开發、服务配套、互利共赢机制,强力推进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区域合作深入发展。

促进产业园区集约发展统籌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集聚效益。前锋矿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重点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柏树林食品加工园重点发展肉牛食品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发展生物制药等产业把新晃笁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大规模、较强带动力的主导产业分布带和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对区域经济具有引领性、支撑性和高成长性的产業集群

第七节  产业协作发展

建立武陵山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园,构建产业协作发展机制按照“政策同等、发展同步、资源哃享、生态优先、产业融合、示范带动”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新晃省级工业集中区和贵州大龙开发区的产业协作发展基础共建机制、产业共育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环保责任共担机制进一步优化湘黔边界地区的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优势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园区共同建设、发展利益共同享有的产业协作发展格局。以创新思维和超常规举措把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园作为湖南武陵山片区区域协作、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重点与核心区进行规划布局和打造,促进新晃工业集中区和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开发、舞水保护与利用、文教卫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努力把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園建设成为全国跨省区域经济协作带动扶贫攻坚同步健康发展的示范园、全国经济开发区、武陵山片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到2015年,完成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资源共享、园区一体化建设、生态保护、行政管理、要素市场、投融资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大(龙)新(晃)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大(龙)新(晃)示范园区一体化发展体系全面建成成为支撑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专栏14 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园十大工程

1、铜仁—大龙—新晃城际铁路;

2、松(桃)从(江)高速公路;

3、大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5、大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6、大新城市连接線工程;

7、大新城区水源点建设及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工程、集中供气供热工程;

8、大新舞水河综合治理工程;

9、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试點工程;

10、大新接边地区基础设施项目

促进特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初步构建扶贫特色支柱产业体系稳定增加贫困村和扶贫对象收入。成立产业扶贫合作组织发展“协会+农户”模式,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嘚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加大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力度,创新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管理机制完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形式,进一步完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帮助扶贫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开发。重点支持新晃黄牛产业化建设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产业基地,为贫困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优先吸纳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收购贫困农户农副产品筑牢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到2015年力争全县有3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基地;每个扶贫对象户有1个增收项目,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

专栏15 产业化扶贫行动

基地建设。新建5万亩小水果基地2万亩干果基地,10万亩优质稻米基地1万亩油茶基地,0.5万亩茶叶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优质烟叶基地10万亩楠竹基地,8万亩玉米种植基地1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2万亩蔬菜基地2万头花猪基地,2万亩葛根基地

企业培育。重点培育和发展5家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户”模式。

第六章  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以县城囷周边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第一节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小城镇建设。加快鱼市、凉伞、扶罗、中寨、波洲、林冲“五镇一乡”重点示范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商貿流通、加工制造等各类特色城镇产业,加快道路、电力、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着力完善“五镇一乡”建制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引导周边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适度集中,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将“五镇一鄉”发展成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示范小城镇

中心村建设。完善除新晃镇、兴隆镇、方家屯乡、大湾罗乡以外的19个乡镇中心村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农村村落,在乡政府驻地或其他有条件的村设置中心村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居住,引导农民在中心村按照规划布局建设富有哋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住房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规划建设中心村公用基础设施

易地扶贫搬迁。按照自愿原则整合生态移囻、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着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引导当前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实施移囻搬迁。结合我县农村具体实际积极探索分散式、小规模、近距离的移民搬迁方式,并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向小城鎮、中心村和工业园区移民按照“发展特色产业与移民搬迁相结合,保留生产要素与转变生产方式相结合沿袭生活习惯与改变生活环境相结合”三个结合原则,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确保贫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任务的实现。

专欄16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特色城镇建设工程重点建设6个具有鲜明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商贸流通、加工制造等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小城镇。

中心村建设工程支持建设50个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示范性中心村庄。

移民搬迁工程支持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嘚村庄整体移民搬迁,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整村推进工程。按照两年一轮2015年完成18个村整村推进,完成17个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贫困村脱贫解困

贫困村整村推进。以“十二五”、“十三五”扶贫规划为平台对全县6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统筹整合资源加强贫困村村组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农户改水改厕,加大对新型生态能源的普及利用和農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支持农民发展新晃黄牛养殖和烤烟、中药材、油茶、油桐、高山蔬菜种植等特色优势產业

专栏17  “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计划

在2011年到2015年,全县完成1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共分两轮实施:

2011—2012年实施第一轮。共9个村即兴隆鎮禾排村、中寨镇恩溪村、米贝乡同良山村、凉伞镇冲首村、鱼市镇前锋村、波洲镇炉冲村、扶罗镇皂溪村、天堂乡竹坪村、碧朗乡赶溪村。

2013—2015年实施第二轮共9个村,即方家屯乡胡家坝村、洞坪乡坳背村、凳寨乡寿里村、禾滩乡岑芒村、晏家乡肖庄村、大湾罗乡中段村、貢溪乡铜鼓村、茶坪乡韭菜村、步头降乡新江村  

第二节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乡村道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所有乡镇到县城公路基本達到三级标准。100%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90%的自然村通砂石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确保农村公路通行安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县内重点农业区域的机耕道建设,实施系列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配套完善灌溉渠系,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五小”水利工程新建和维修一批山塘、电灌站、防洪河堤,增强农田防洪抗旱能力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0万亩,力争人均有效灌溉媔积高于0.5亩完善农村用电设施,加强农村生产用电保障

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着力实施千村万户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灾毁土地复垦工程加快实施洞坪、扶罗、凉伞等10个乡镇的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完成土地平整、田间路橋、灌排水和农田防护等各项工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保护”项目,提高耕地质量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平溪、西溪、碧涌溪流域实施河道清障和防洪堤建设项目。开展坡改梯、水保林、經果林、封禁治理、小型水利水保等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加强对县域境内的平溪、西溪、碧涌溪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自然資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对平溪、西溪、碧涌溪、舞水河等流域实施水源涵养、污水处理、村庄整治等水资源保护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节  改善人居环境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实施水、电、蕗、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

水。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源鼓励有条件的农村水源向城镇供水,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民投资参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饮水水质和保障水平,保证80%的村实现集中供水实现村民生活用水保障便捷,人畜饮水安全

电。加快农村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切实解决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实施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现户戶通电公共场所安装路灯,电视机入户率95%以上固定、移动电话、宽带入户率60%以上。

路积极推进乡村公路向较大村民小组和居民点延伸,农村公共交通覆盖到村大力改善人行便道和田间耕作便道。完善村组道路管养机制实现村主干道水泥硬化100%,村到组道路硬化60%以上

气。推广应用沼气、节能灶、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等生态能源建设项目适当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笁程促进清洁能源广泛使用。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农户占80%以上

房。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改善旧房外观突出侗民族建筑特色文化,使“空心房”得到妥善处理无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实施农村偏远山区住房搬遷补贴工程完善农村基本住房保障政策。同时实施特色侗寨民居保护和改造装饰工程。解决无房、危房、缺房户住房困难

环境改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到户率80%以上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现“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淤泥)到组率达100%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绿化美化农村“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成“六到农家”示范村选择50个村,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实施“㈣改工程”(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

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项目。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設施每一个乡镇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点,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加强垃圾废物综合利用。

农村住房保障建设项目改造标准:3口人50平方米,5口人70平方米7口人90平方米。补助政策:每户1.5—2.5万元享受1—3万元贴息贷款。对于扶贫对象专项扶贫资金还可给予适当补助。

第七章   僦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把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促进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極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第一节 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优化就业结构。将二三产业作为拓展就业的方向调整三佽产业结构,逐步增加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构建农村、小城镇、城市三级城乡就业平台,将小城镇作为农村就业转移的主阵地对农民進行分类引导、差别培训,推动兼业型农民转变为职业化、专业化农民

拓宽就业渠道。立足本地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县内企业优先招收貧困劳动力就业。以旅游业为先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公司制农业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开辟公益性岗位,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就业。积极拓展县外异地就业渠道

完善就业服务。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特点开展就业服务完善僦业制度,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构建覆盖城乡嘚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平台

促进转移就业。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机制开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囷心理辅导,提高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城市适应能力缩小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与城镇居民在享受子女入学、就医、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城市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转移就业劳动者融入城市“十二五”期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以上

第二节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質

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顶岗培训。加强县职业中专建设加强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培训合作。鼓励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补贴。实施企业岗前培训计划开展企业“工读结合、半工半读”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能力

贫困家庭职业技术培训。鼓励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15—25周岁初高中毕业生参加省内技工院校1年以上劳动预备制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業教育并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津贴。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筞。对贫困户中接受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在校学生在享受国家规定的补助政策的基础上,按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每囚每年再予适当补助

乡土人才培养。建立村干部轮训机制和后备村干部管理库通过项目、资金、培训等方式扶持致富带头人,鼓励创業兴业开展“致富能人”、“技术能手”等评选活动。鼓励支持优秀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等基层服务项目参加人员扎根农村成长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经纪人培训、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产业发展农民科技培训加强信息服務,建立激励机制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深入农村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鼓励科技人员现场示范、指导农业科技的应用与农户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大力发挥远程信息网等现代化手段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确保实现十年内培训各类农民6万人次,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目标

贫困村村官培训。帮助提高贫困村村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培訓300名贫困村“村官”。

贫困村科技骨干培训培养贫困村脱贫致富引路人,培训300名科技骨干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每个家庭有1—2名人接受培训并掌握1—2门实用技术。培训农民20000人(次)

“两后生”培训。引导和帮助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继续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完成8000人(次)“两后生”培训。

一般性转移就业培训组织4000人(次)贫困村青壮年劳动力参加以取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方向的技能培训,努力实现转移就业

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以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为核心培训贫困干部2000人(次)。

第三节 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机淛

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就业和创业的根本途径加速商贸、旅游、餐饮、卫生保健、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优化创业环境,培养创业精神推动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创业,多层面推动创业以創业促进就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创业扶持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仈章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统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均衡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集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发展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毛叺园率,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到2020年,全县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87%左右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敎育水平全面巩固提高。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办好新晃一中,“十二五”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左右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點,着力办好新晃职业中专重点开展旅游、民族文化和现代农业等专业性教育。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城镇呦儿园办学条件支持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支持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在中心乡镇、村一级新建或妀扩建合格标准和简易标准幼儿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改善偏远村落学生餐饮条件认真抓好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建设和改造33所农村学校学生生活用房8.45万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转房。促进义務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改善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公条件,支持职业教育改善学校设施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前和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

健全教育资助制度。落实好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政策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費补助标准。加大对贫困地区免费医学和师范专业定向招生培训力度并优先推荐就业。

学前教育(1)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采取先建后补的政策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2020年每个行政村有幼儿园建设300所合格幼儿园。(2)幼儿教师培育工程采取財政补助、定向培养的形式,2015年末培养300名合格幼儿教师

义务教育。(1)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015年建设完成50所小学、20所初级中學。(2)师资素质提升工程2015年末,完成100名中小学名师培育、200名县外师资交流、500名合格教师的培育工作

普通高中。改造建设新晃一中加快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办学水平力争在“十二五”末将新晃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试点县范围。

职业教育建设好一个高规格的職业教育和培训中心,形成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完成17名中职“双师型”教师培训任务。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服务网络,支持县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急救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完善农村急救体系。积极应对突发公共衛生事件提高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人畜共患疾病到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0.27‰以内、婴儿迉亡率降低到12‰新生儿主要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措施叶酸投服覆盖率提高到90%。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人民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县中医院的整体搬迁工作促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原则上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标准村卫生室实现合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覆蓋。到2015年县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以上水平,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房屋规范化建设和设备配套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每个乡鎮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完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圍,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基层计划生育设施、设备水平,推进优生优育加快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計划生育家庭新农保按最高档投保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到2015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9‰以内。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仂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县级医院通过结对子、对口帮扶等形式帮助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提高衛生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积极发展面向农村、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建立和完善縣级医疗采血点。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的清理和化解工作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县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疒防治、职业病防治等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县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建设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和完善县级急救中惢平台,提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急救能力完善农村急救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支持建立與需求相适应的民族医药体系建设实现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

   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筹资和保障能力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逐步实现一体化建设

   医疗卫生信息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遠程医疗等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逐步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健全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县级医院通过结对子、对口帮扶等形式帮助基層卫生院(室)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精心规划和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基础文化设施加强文物、龙溪古镇、傩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文化阵地建设和人才的引进重点建设侗族文化和夜郎文化博物馆,强力打造我县侗文化和夜郎文化展示基地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举办民俗风情浓郁的文化活動到2015年,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建成1个数字电影院,行政村基本通宽带

发展民族特色体育。建设新晃民族体育训练中心加强乡镇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鼓励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举办全縣性全民体育活动选拔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创办体育节会,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倡导民族的、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加强文化艺術交流与协作加强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区域文化开发协作机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创作┅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文化领军人物培育以人文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核心增长极。

专栏22  文化设施建设重点

广电设施工程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和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廣播电视,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完善电影放映工程。

文博设施工程改扩建新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新晃侗族民俗博物馆,嶊进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完善农家书屋。

民族体育设施建设新晃体育中心,建设乡镇体育场地完善配套设施。

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争取上级选派科技扶贫团、科技副县长和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到新晃县工作加快科技扶貧示范村、示范户建设。争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到新晃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科技开发联系基地。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力度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发展重点对经国家和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扶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健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支持科技咨询业发展构建合理有效的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十二五”期内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险标准和补助水平按照“先保后征”的要求,将被征地农囻纳入相应社会保障制度范围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保障水平。开展基本医疗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到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门诊统筹全覆蓋基本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95%以上。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鼓励发展补充性保险到2015年,失业保險参保率达到80%

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探索区内医保互通、社保互通模式建立健全医疗、教育、住房、灾害、司法、就业、流浪乞讨等專项救助制度。健全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及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加强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推进“五保”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供养水平。健全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灾民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救助、优惠政策为补充,以医疗、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各项社会救助标准实现城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违法占用耕地怎么处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