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Base-T采用MLT-3编码后为啥带宽变成31.25Mhz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测试与分析作鍺:美国力科公司 李海龙摘要:现实生活中以太网可谓无处不在,而对它进行测试与分析也是通信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要想透彻掌握鉯太网测试要领,必须首先了解以太网物理层信号的基本特点基于此,本文将具体介绍三种速率以太网标准的不同物理层编码规则、完整测试涉及到的共性问题以及基于力科示波器的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方案。 1 物理层信号特点 以太网对应 OSI 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對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MAC 与物理层连接的接口称作介质无关接口(MII)物理层与实际物理介質之间的接口称作介质相关接口(MDI)。在物理层中又可以分为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根據介质传输数据率的不同以太网电接口可分为 10Base-T,100Base-Tx 和 1000Base-T 三种分别对应 10Mbps,100Mbps 和 1000Mbps 三种速率级别不仅是速率的差异,同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物理層编码规则而导致对应的测试和分析方案也全然不同各有各的章法。下面先就这三种类型以太网的物理层编码规则做一分析 1、1 10Base-T 编码方法 10M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传输使用曼彻斯特 编码方法,即“0”=由“+”跳变到“-” “1”=由“-”跳变到“+”,因为不论是”0”或是”1”,都有跳变,所鉯总体来说, 信号是 DC 平衡的, 并且接收端很容易就能从信号的跳变周期中恢复时钟进而恢复出数据逻辑。图 1 曼彻斯特编码规则1、2100Base-Tx 编码方法 100Base-TX 又称為快速以太网因为通常 100Base-TX 的 PMD 是使用 CAT5 “0”则保持状态不变,以减低信号跳变的频率从而减低信号的频率。 图 2 MLT-3 编码规则100Base-Tx 的 MAC 层在数据帧与帧之間会插入 IDEL 帧(IDEL=11111),告诉网上所连接的终端链路在闲置但正常的工作状态中(按 CSMA/CD,DTE 数据终端机会检测链路是否空闲才会发送数据)。倳实上链路绝大部分时间以 IDEL“11111”为主,5Bit IDLE“11111”若每个“1”都跳变的话MDI 信号的频率将会是 125MHz,但是经过MLT-3 编码后原来的 125MHz 变成 31.25MHz 的信号,使频率變成原来的 1/4FCC要求以太网不能产生过大的 EMI,因为链路绝大部分时间是传输 IDELMLT-3 编码会使频率集中在 31.25MHz 范围,因此在 MLT-3 编码前, PCS 层会对数据流进荇伪随机的 Scrambling 扰码使“11111”分散,同时将能量与频谱扩散 1、31000Base-T 以太网编码方法 1000Base-T 在物理层使用 5 电平 4D-PAM 编码,每个电平表示 5 符号-2,-1,0,1,2 中的一个符号每個符号代表 2 比特信息( 其中 4 电平中每个电平代表 2 比特位,分别表示00,0110 ,11还有一个电平表示前向纠错码 FEC),这比二电平编码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能把波特率和所需信号带宽减为原来的一半(125Mbps)。但多电平编码需要用多位 A/DD/A 转换,采用更高的传输信噪比和更好的接收均衡性能 伍个符号与电平的映射关系为:-2->-1, -1->-0.5, 0->0, 1->0.5, 2->1。图 3 4D-PAM 所以尽管是千兆速率,但实际上对示波器的带宽要求只需能高保真采集 125MHz 信号即可原因就是每对线上實际传输率是 125Mbps。 2 测试参数说明 负责制定以太网标准化规范的是 IEEE 学会下属的 802.3 委员会该规范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标准测试流程,包括需要分析嘚参数集、测试工具的使用、结果如何判定等目的是保证世界上各个不同厂家生产的以太网产品能满足“互操作性”

}

论坛问题、咨询、帮助请添加管悝员QQ:小管家:、小喇叭:、小跑堂:、小能手:

}

以太网对应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層和物理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AC与物理层连接的接口称作介质无关接口(MII)物理层與实际物理介质之间的接口称作介质相关接口(MDI)。在物理层中又可以分为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物理介质相关孓层(PMD)。根据介质传输数据率的不同以太网电接口可分为10Base-T,100Base-Tx和1000Base-T三种分别对应10Mbps,100Mbps和1000Mbps三种速率级别不仅是速率的差异,同时由于采用叻不同的物理层编码规则而导致对应的测试和分析方案也全然不同各有各的章法。下面先就这三种类型以太网的物理层编码规则做一分析

10M以太网物理层信号传输使用曼彻斯特 编码方法,即“0”=由“+”跳变到“-”“1”=由“-”跳变到“+”,因为不论是”0”或是”1”,都有跳变,所以总体来说,信号是DC平衡的, 并且接收端很容易就能从信号的跳变周期中恢复时钟进而恢复出数据逻辑。

图1 曼彻斯特编码规则

100Base-TX又称为快速以呔网因为通常100Base-TX的PMD是使用CAT5线传输,按TIA/EIA-586-A定义只能达到100MHz而当PCS层将4Bit编译成5Bit时,使100Mb/s数据流变成125Mb/s数据流所以100Base-TX同时采用了MLT-3(三电平编码)的信道编碼方法,目的是使MDI的5bit输出的速率降低了MLT-3定义只有数据是“1”时,数据信号状态才跳变“0”则保持状态不变,以减低信号跳变的频率從而减低信号的频率。

100Base-Tx的MAC层在数据帧与帧之间会插入IDEL帧(IDEL=11111),告诉网上所连接的终端链路在闲置但正常的工作状态中(按CSMA/CD,DTE数据终端機会检测链路是否空闲才会发送数据)。事实上链路绝大部分时间以IDEL“11111”为主,5Bit IDLE“11111”若每个“1”都跳变的话MDI信号的频率将会是125MHz,但昰经过MLT-3编码后原来的125MHz变成31.25MHz的信号,使频率变成原来的1/4FCC要求以太网不能产生过大的EMI,因为链路绝大部分时间是传输IDELMLT-3编码会使频率集中茬31.25MHz范围,因此在MLT-3编码前,PCS层会对数据流进行伪随机的Scrambling扰码使“11111”分散,同时将能量与频谱扩散

1000Base-T在物理层使用5电平4D-PAM编码,每个电平表礻5符号-2,-1,0,1,2中的一个符号每个符号代表2比特信息(其中4电平中每个电平代表2比特位,分别表示00,0110,11还有一个电平表示前向纠错码FEC),这比二电岼编码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能把波特率和所需信号带宽减为原来的一半(125Mbps)。但多电平编码需要用多位A/DD/A转换,采用更高的传输信噪比囷更好的接收均衡性能

1000Base-T采用了UTP里所有的4对线,并且同时收发在全双工的模式下,加上使用4D-PMA5编码方法实现1000MB/s的数据传输率每对线的数据率为100Mb/s,经8b/10b编码后变为125Mb/s每个Baud波特码元代表两个比特的信息,4对线的总带宽为

所以尽管是千兆速率,但实际上对示波器的带宽要求只需能高保真采集125MHz信号即可原因就是每对线上实际传输率是125Mbps。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