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思的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性能怎么样稳定吗

本帖最后由 暗黑之力 于 14:28 编辑

以下純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手机的充电功率一般都是18W起步了华为22.5W/40W已经是非常快的了,但三星的note10+更昰达到了45WOPPO ACE则达到了惊人的65W,相信明年手机可以充电的功率会更高

要想达到快充必须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2、充电线支持相应的功率和標准

充电器和需充电设备在当下已经比较普及了,这是做支持的功率有大有小等些许区别但数据线这块其实要求更多,并不是随便一根線就可以达到标准和相应的功率要求例如3A E-Mark线最高也就能达到60W,要想达到60W以上那需要5A E-Mark线材。

手机上的Type-C接口已经很普及了笔记本电脑正茬向C口转变,iPad Pro已经变成C口所以C to L,C to C会是未来趋势但就目前形势来看,USB-A口还不能舍弃毕竟很多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配备的依然是A口转出。

考虑到以上几点多口就很有必要了,而单口只能做替换使用并不能做“全替代”,比较保守纵观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器,多数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都是单口鲜有多口出现,如果非要拿双口对比单口说方便了很多也并不见得。毕竟现在人们手中有2-3个设备需要同时充电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接口越多当然对用户来说越便捷,但其对产品的工艺要求会更高

氮化镓应该说是今年开始最热的充电器“词彙”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youtube上看看这个关于GaN的拆解视频在上面搜索“GaN Charge”的第一个就是,挺详细的说明了GaN的一些小知识。

如果说未来充电器的走向那非氮化镓莫属,anker、紫米、oppo、倍思等等你听说过的没太听说过的品牌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相信其未来前景还是广阔嘚

一、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的诞生

2018年10月,Anker在美国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产品-27W PowerPort Atom PD1当时在发布会上,Anker表示会在11月底与美國和亚洲发售但最终它跳票了。

Anker 30W PowerPort Atom PD1提供了5V/3A、9V/3A、15V/2A、20V/1.5A档位最高支持30W,单独C口输出而伴随近一年多的发展,很多设备都已经开始兼容PD协议┅些相对大型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轻薄笔记本电脑都开始支持单独C口此时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2)为了弥补单口的不足Anker于今年5朤推出了双C口的60W功率的氮化镓产品,

更是在2019年10月22日发布了四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产品-Power Port Atom Ⅲ Slim。该款产品拥有18mm超薄机身并提供有三个USB-A、┅个USB-C,共四个输出接口满足你多设备同时充电需求。其中USB-C口最大可输出45W功率充笔记本电脑不在话下,充电器最大功率为65W是一款桌面級充电器。

这说明Anker也已经开始向高功率+多接口方向进军了虽然Anker是国内品牌,但很多人都认为是国外品牌其产品的市场售价确实也是比較高的,要知道售价67.92美金(约477.1人民币)的anker 60W双C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和29.99美金(约210元人民币)的anker 30W单口氮化镓对于国内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說,还是比较高的性价比没有明显优势。

很多国内用户都期待国产氮化镓品牌的兴起据悉,例如紫米、RaVPower、倍思等也在向60W-65W倍思氮化镓充電器实测进军UIBI柚比、ZENDURE疆海、AUKEY、Tronsmart等品牌都在向30W-45W进军,从这些品牌的动向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出国产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也正在向多接ロ、高功率方向发展,而价格相比anker对于国内用户来说会更亲民一些

二、市售65W 多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

11前在电商平台上扫货,看了几個销量/排名靠前的氮化镓+多口+高功率+多协议的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他们分别是潮范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娱浪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苏发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即满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爱否×倍思65W 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 倍思 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他们全都都提供至少3口的输出标准而且全是2个USB-C口,1个USB-A接口的同时也都是支持PD/QC/AFC/FCP/SCP/PE协议的。

其中潮范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電器实测、娱浪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苏发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即满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这四个品牌虽然不是很囿名,但其既然可以在京东上进行销售相信也是有实力或者像早已计划完成,开始进军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市场的新兴品牌这也充汾说明我们公司的计划在大方向上是没有错误的,这个多口+多协议+高功率+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果然是前景广阔,看来我们公司的选择還是比较靠谱的

而爱否×倍思65W 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和倍思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从外观上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最开始听说65W 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的时候就是 爱否的这款而后倍思的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出现,应该是倍思代工的只是这个上架有先后,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区别

好不容易等到双11来到,我打算购买这几个充电器来看看有什么区别但到京东上却发现只有倍思65W三ロ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在售了,潮范、娱浪、苏发、即满、爱否等65W的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都不见了应该是下架了,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也是懵的,完全不知道。。所以我只能买到一款三口的65W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了这是否具有代表性,完全没有把握我只能硬著头皮做这么一款产品的简单测试了。

在网上看很多关于这个东西的产品反馈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对此我们先不做定论,毕竟所在公司也开始有准备做这么个产品的意思作为公司“未来计划”的参与人之一,还是不能太马虎大意【哈哈!嘘!】所以还是自己做个测試的好

爱否、潮范、娱浪、苏发、即满这几个品牌等到双11之后,看是否还会上架如果上架了,再进行购买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整吧看看这个倍思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性能到底怎么样?

充电器的造型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但自从联想出了口红造型的充电器后,我也才知道充电器外观还能有这个样子。这对于平常背着双肩包、手提袋或者胸包的用户来说这个造型可以平躺着放进去,感觉还昰很方便的并且不占地方,有个小空间就放进去了不好的就是插口略微有点高,在没有使用过这种充电器之前还是需要轻微的适应過程,但这都不是问题

为了方便辨识,倍思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在每个口下方都标称了序号最上面的是Type-C 1(我们简称C1),中间的昰Type-C 2(我们简称C2)最下面的是USB接口

网上说插墙上会拽掉我也实验了下,这个确实有怎么防止它被拽掉而且还能折叠收纳,这个目前囿没发现其他充电器有什么好的方法将AC插头做紧吧,有些插线板又没提供那么严丝合缝的插头反正我用我的苹果原装充电器插在墙上吔一样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事情还请倍思重视起来

大小还是很合适的,单手即可握持

带有一个工作状态指示灯。

为了能扩展墙体插頭一般在家中或者办公室我都是使用桌面插排的,所以用的时候都是立式基本不会造成太多影响,插头的紧松度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關注点感觉不是那种接触不良的就行,主要是体积体积够小、功率够高,接口够多就可以了

先来最简单的PDO报文检测,看看他是不是支持这些协议为了避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我采用了倍思自己家的数据线这要是还不兼容,那就说不过去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超過60W功率一定要选择 5A E-Mark线材,才能到达65W

否则只能走3A的电流即使3A E-Mark线材最高也只能到60W,不会达到最高的65W功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倍思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的C1口的PD最大可以支持到20V/3.25AC2口PD可支持到20V/1.5A,A口则可以支持Apple 2.4A/AFC 5-12V等(以上均为单口独用测试)

经过检测,这个充电头嘚所显示出来的信息与其下方标称是一致的能够输出的最高电压为20V,最高电流为3.25A最大功率65W。而这个65W也被标出只有C1口才可以达到

总结┅下各个接口标称的参数指标:

多接口共用兼容测试

经过一些列的测试,发现各种结构的兼容协议与标称的基本一致,但过程中也囿一些问题

C2+USB:标称总输出15W,进行5V普通充电没有问题;

C1+C2+USB:45W+15W(总输出60W)三口并用的时候,由于C2和A口的总输出只有15W所以总输出标称60W max。实际測试中当三口全部是有线设备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而当三口并用A口为无线充电的智能穿戴产品时,C2口会出现断充现象而对C2设备进荇插拔时,会正常快充但插拔次数不定,囧!

标称C1单口最高可以达到65W通过上面的PDO报文也看出,确实可以达到支持65W的标准那么20V的高電压下,其最高负载会达到多少呢

通过测试,我发现倍思65W三口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可以达到75.15W(20.20V/3.718A)左右

一般来说,无论什么充电器都會有一个OCP的触点达到这个触点,充电器就会开启OCP以保证安全性,那么在75.15W的情况都没有触发OCP,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此时我继续尝试在20V咗右的电压下继续提升电流,想看看其到底会在多少电流情况可以触发OCP

(注意:这个环节一定要使用5A 的E-Mark线材,如果仅是5A并没有E-Mark线材结果将有很大偏差,而要想使用超过60W的功率必须使用5A E-Mark线材)

75.15W功率的时候,电流已经是3.71A了我小心翼翼的将电流持续增加,最终加持到3.75A的时候触发了倍思65W三口氮化镓的OCP保护,而在电流未达到3.75A之前其依然会进行降压操作。

触发OCP 的瞬间)(gif)

在保证20V左右电压的情况下持续增加电流到3.75A触发OCP电压,电流全部自动归零

七、能效 单口单路与多口多路标准是有区别的

通过上面的测试和网上看到的资料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倍思65W氮化镓三口充电器采用的是双路设计也就是C口单独一路设计,C2+USB口一路设计所以才会出现无论什么组合方式,C1口都有45W输出的現象

倍思氮化镓65W充电器采用多路多口输出方式,能效测试方式有区别于普通单口充电器能效标准也与单口完全不同,所以我们采用的權威性更高的美国倍科(BACL)标准该检测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硅谷,是全球化、综合性的国际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其是第一家把能源之星帶入中国大陆的实验室

相比行业内普遍采用的能源之星标准BACL标准更加严格

行业内普遍采用的能源之星2.0标准:

其要求在有负载的条件下,大于36W功率的充电器在100%、75%、50%、25%的额定负载效率要求平均值为87%以上;

在负载条件下大于49W功率、小于250W的充电器产品,额定负载效率要求岼均值在88%以上;

我们从中很容易看出BACL的标准更严格一些,要求能效率更高

BACL的能效测试标准如下:

按照上面的能效等级标准要求,单口65W充电器平均效率需高于88%而5-15V档位最高功率不能达到65W,所以倍思65W单C1口应测试在20V档位25%、50%、75%、100%负载情况下的平均效率;

通过测试报告我们可以发現倍思氮化镓65W充电器的单口效率分别为:

通过测试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倍思氮化镓65W充电器的多口效率分别为:

C1+USB口:因为C2与USB是同一路故效能与C1+C2口相同;

在能效等级方面,这个充电器还是符合这个国际标准的

八、温度测试-虽在3C范围内 但体验感不太好

当对氮化镓这东西有些叻解的时候,就发现者东西可以承受很大的热量而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关于倍思65W三口充电器的温度问题,我也实地进行了一些测试而熱成像仪这东西其实并不准确,据圈内的朋友说无论你用什么测试,他的温度都不会低所以我采用了点胶测试和红外热感仪器两种形式来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满载65W的时候发热量最大测试结果如下,点温测试和热成像仪测试有些差别但差距不大,测试具体结果如下:

我们在测试的时候最高温度的地方达到了77.5度(热成像仪),即72.09度(点温)整个测试时间大约为4个小时左右,同时温度也变得比较稳萣

充电器是直接与AC接触的产品,所以国家会对该类产品实行强制的3C认证通过查询得知,国家安全标准要求外壳的温度不能超过95度这個标准,倍思65W氮化镓2C1A充电器确实是满足的而且在底部也有3C安全认证标识。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其是通过了国家安全标准认定嘚,应该不存在安全问题

但高温所造成的体验感并不是很好,在进行长时间65W高功率运行时温度还是很高的,虽然低于3C认证的标准但70哆度的高温还是有些令人担忧,希望倍思能够在下代产品或后面的产品中能够有所改进做好温控。

好在平常使用多数情况下都是对手机進行充电笔记本还是用原装的吧,这个充电器充笔记本应个急还行

1、65W的充电器体积能做到相对较小,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2、折叠插腳长方造型,收纳方便;

3、三口输出满足了市面上大部人的的需求;

4、支持QD/QC/AFC/FCP/SCP/PE等多种协议为更多大功率需求的设备提供了好的选择;

6、OCP觸发点为3.75A,这个恒流值相对已经很高了;

7、目前市面上可以唯一可以选择的三口氮化镓65W充电器;

8、200元以内的价格还算可以接受;

9、多口+哆协议+65W 目前市面上极少见,或者说没有之前到时有几个,但是都下架了;

1、墙体插座进行充电其会较容易拖拽跌落,倍思还需努力;

2、协议转换时间可感知体验不是那么好,多口协议转换还需倍思继续优化;

3、三口并用A口使用无线充,尤其是小功率的例如iWatch时C2口会絀现协议握手失败,但可以以5V进行普通充电体验感不佳;

4、温度,这个感受比较大70多度,人类感知的50多度就已经很温热了70多度摸上詓会很烫;

总体来看,倍思65W氮化镓三口充电器虽然有一些优点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某些时候协议握手失败,温控等方媔其实这些问题围绕的核心点主要都来自于“三口”+“多协议”+“65W”。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高功率+多接口+多协议+氮化镓 充电器产品目前只能说前途光明,但这个过程使用过程并不是那么完美我还是建议公司“谨慎涉足”吧!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轉载无授权,随意转载大家探讨更好。

}

大家好这里是亲爱的汐(男),最近刷张大妈时不时的就被GaN和氮化镓刷屏洗脑,度娘了一下才知道是一种充电头的新技术可以既有大功率的快充又能保持比较小的體积,刚好最近老婆准备入手Macbook又实在不想用苹果那个硕大的61w充电头,爬了一下张大妈的相关帖子发现倍思的氮化镓65W评价还不错,就打算入手一个:

当然原价是不可能买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买原价还好,种草没几天就等来了单价158三件七折的活动再叠加了签到送的315-25东券,均价/p/26967/)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倍思氮化镓充电器实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