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erbb2结肠癌基因突变存活率率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問题解答仅供参考

您好我是李医生,在线为您服务

请把相关的报告发给我看一下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內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发生發展相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61密码子在N1分期的肿瘤患者中突变率最高(P=0.038),BRAF 15号外显子在女性患者中突变率较高(12.8%vs 1.8%,P=0.044)获得93例患者术后化疗资料,共有81例患鍺接受以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FOLFOX或XELOX),12例患者术后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其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37个月(3个月~43个月)。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患者总生存差异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结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且KRAS 61密码子突变多见于N1分期肿瘤。BRAF15号外显子突变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Ⅲ期结肠癌中不存在NRAS基因突变。K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生存没有相关性,提示其可能无法作为Ⅲ期結肠癌预后的生物标志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厉金雷;蔡剑辉;任约翰;徐昶;;[J];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23期
孙新超;秦旭;王金海;潘云清;;[J];社区医学杂志;2017姩11期
郑宏江;尤雅坤;索成云;;[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年04期
吴永芳;许春伟;宋业颖;班怡;张博;邵云;李晓兵;;[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年07期
沙如拉;李文新;;[J];内蒙古医学雜志;2017年01期
李洪涛;刘宏斌;赵青川;韩晓鹏;朱万坤;苏琳;;[J];科技导报;2012年19期
支修益;胡牧;王鑫;;[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年02期
许仲宁;杨宇飞;;[J];中国中西医结合雜志;201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胤晨;王建飞;杨红鹰;王帅;钱晓燕;韩晓红;石远凯;;[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孙毅;包永星;古丽比也·沙比尔;肖蕾;楊颖;;[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左庆瑶;高燕明;;[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魏松锋;高健;于洋;高明;;[A];2014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战雪林;张瑜娟;彭珊珊;袁铿;闵卫平;;[A];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6年
张士伟;李卉卉;杨小弚;周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8分会:质谱分析[C];2014年
郭芳;康晓静;唐小辉;;[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方美玉;许春伟;张玉萍;毛伟敏;;[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石欣;程张军;卫文俊;汤永辉;高乃荣;;[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學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张霞;赵金霞;孙琳;刘湘源;李茹;栗占国;;[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摘要】目的 研究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24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术后肿瘤组织标本,检测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分析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的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240例患者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汾别占2.50%、7.92%、43.75%、4.17%.Kras突变合并Pik3ca突变占3.75%.Braf突变合并Pik3ca突变占0.42%.Kras突变合并Nras突变1例,占0.42%.Nras基因突变仅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Braf基因突变仅与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是否复发有关(P<0.05).Kras基因突变仅与患者的年龄和病灶大小有关(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有关(P<0.05).Nras、Braf、Kras和Pik3ca基因突变大肠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肠癌患者行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可以为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肠癌基因突变存活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