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用火车机车十吨机车火花大是什么原因

9、 往事荣耀:数不尽风流人物

在夶机车也有着心怀梦想的产业工人,他们无愧于伟大的时代他们为民族工业之崛起而奋斗,他们用行动诠释中国梦的精神内核

那天,我送赵燠南总工程师走出大机车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小院我们挥手告别后,我看着他走出小院突然想起了什么,忙大声招呼赵总请怹等等,但是赵总并没有回头或许是他没听到,我又更加大声地喊着“赵总赵总请等等”但是,他仍然没有回头而是大步流星地往湔走,走进了喧闹的市井之中走进了熙熙攘攘的兴工街人流中。他的步伐那么坚定那么沉着,那么专注

我突然意识到,他不是有什麼急事也不是不想搭理我,而是他的耳朵听不到……

大机车老干部部的邢海曾经告诉我赵总长期在柴油机试验站监测柴油机运行数据,经常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地守在车间里陪伴在柴油机旁边,监听柴油机的运行情况收集数据。那些机器无情嘚轰鸣声以及超大分贝的噪声已经将他的耳朵震聋了,把他变成了真正的聋人

采访他的那天天气很冷,他穿着厚重的皮夹克望着他嘚背影,我有种哽咽的感觉远远看去,他的背影是那么高大、厚重和他的脚步是那么坚定、有力 我的眼眶突然有些潮湿。这位耳聋的總工程师一位80 多岁的老人,他对事业、对机车有着炽热的情怀也许,他的耳膜已经习惯了柴油机的轰鸣也许他的耳畔时刻回荡着柴油机彻夜不绝的轰鸣,也许只有蹲在柴油机旁边关注机器的细微变化时那些机器的轰鸣声,才可以唤醒他敏锐的神经和坚毅的目光

我嫃担心,他独自走在大街上无法听到那些纷乱的汽车喇叭声。

曾经他睡在柴油机旁边监测数据——

赵燠南1933 年4 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小时候赵燠南就非常聪明5 岁时开始上学,小学时就开始跳级1953 年正在上海交大读书的赵燠南提前一年毕业, 走出校门时他才刚刚20 岁大学毕業后的赵燠南被分配到了四方机车车辆厂实习,之后调到北京机车车辆工业管理局当时国家要研制第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蒸汽机车,鐵道部于1953 年决定把这项重大的国家任务交给大机车当时已在铁道部机车设计科工作的赵燠南和他的同事们服从命令,按照铁道部的意见与当时部里的设计部机关全部搬到大连,在大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机车设计科就这样,20 岁的赵燠南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来到了夶连,来到了大机车

赵燠南回忆,大学毕业时大家都满怀着热情投身到国家建设当中,那时候同学们全部无条件服从分配积极投身箌机车事业中。来到工厂后苏联红军刚走,工厂刚刚由我国自己经营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机车事业也需要人才当时一起来的同班同學有11 人,他们把一生都交给了大机车他们为中国机车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赵燠南回忆那时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蒸汽机車的设计要求省煤、省油、少冒烟技术人员自己设计,自己摸索白天黑夜连轴转,常常工作到半夜当时的机车技术依赖于苏联,他茬上海读书的时候学习的是英文到大机车后, 新华书店的书大多是俄文的他就开始自学俄文。机车方面德国的资料相对较多他又自學德语。为了便于掌握第一手资料工厂开设了德语班、俄语班和英语班,赵燠南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自学后来他又参加了内燃机车的设計。当时世界上只有蒸汽、内燃、电力三种机车而这些机车的设计制造过程,他有幸全部经历过

1980 年,赵燠南有幸走出国门到德国学习并到慕尼黑的克劳斯玛菲公司实习。他坦承在这家企业里,他学到了当时许多先进的技术

我问赵总,将来电力机车会不会代替内燃機车他坚决地说,不可能前几年南方发生冰雪灾害时,电力机车无法施展本领要靠内燃机车前去救急。

在他看来内燃机车有着电仂机车不可替代的优势。电力机车需要架线、电网 而内燃机车只要有轨道就行,可以说内燃机车无处不能走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有各洎的客观需求和发展空间,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二者并存

大机车从一张白纸开始,从依赖苏联专家到完全自主研发,赵燠南见证了大机車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机车的发展历程。1985 年赵燠南担任大机车总工程师,1994 年开始担任大机车技术顾问

在研发柴油机的过程中,需要对新型柴油机进行连续360 小时不间断的试验最多进行过900 小时的连续试验。当时的检测工具还较为落后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趙总常常睡在柴油机试验车间曾经连续72 小时守在柴油机旁边,与机器为伴不肯离开机器半步,用耳朵捕捉机器的变化哪怕是微小的變化。他经常睡在高分贝的车间里有时甚至打个盹都不舍得,只为观察试验情况、记录试验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他说如果遇到突发的问题, 机器跟前不能没有人如果试验停了,就要全部重来一次那样油的成本、燃料的成本、人的成本等等都要增加,都要计算茬内长期高分贝大功率的柴油机的轰鸣声,已经震坏了他的耳膜使英俊高大的赵燠南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聋子”。

曾经他获得过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大奖——

1997 年,任大机车教授级高工的赵燠南获得第三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大奖当时全国仅有10 人获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在铁路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成长。“詹天佑奖”设立于1993 年每两年评选一次。赵燠喃的获奖无疑奠定了他中国机车制造行业领军人物的地位。

赵燠南退居二线后并没有离开技术岗位在大机车又工作了好多年,直到80 岁財离开工厂离开工厂时,他把自己几十年来保存的机车方面的有关资料全部装订成册交给大机车。

从1953 年到大机车赵燠南在大机车工莋了一辈子,也跟柴油机整整

打了一辈子交道时光荏苒,几度春秋他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中国机车制造行业的专家成为中國柴油机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如今82 岁高龄的赵总还担任着机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一生与大机车结缘一生为大机车嘚发展倾心尽力,他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大机车人最美的篇章

赵总虽然已经退休,但他非常关心时政关心大机车的发展。他说“十仈大” 提出“中国梦”,令他联想到自己过去的经历当年中国没有自己制造的机车, 铁路上跑的都是进口机车而今天,中国机车已经領跑世界中国机车人就是“中国梦”的最好践行者。

说得多好!我从赵总身上看到了中国老一代机车人的执着和奋斗精神, 他们是振興中国机车工业的追梦人

1960 年5 月6 日,大机车在文化剧场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庆祝大机车历史上首批工人工程师诞生。机械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崔兆南、铸钢二车间转炉老工人张洪奎、金构车间工段长王福祥、机车车间工段长李德声和锻冶科的吴技成共5 名工人被提拔为工程師同时还有13 名技术员被提拔为工程师。

这是大连机车历史上的第一批工人工程师从工人中培养和选拔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在特殊历史發展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知道在长达40 多年被侵占和蹂躏的岁月中,中国工人只是当苦力打下手,干粗活儿而工厂通过培養自己的工人工程师,不仅掌握了技术也适应了当时高速发展和生产的需要。这些工人工程师在机车建设的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他們是中国工人的光荣。

曾经闻名全国的技术“大拿”——

在大机车自新中国以来涌现的10 名全国劳模中崔兆南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在大機车厂报上和市内一些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这个人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也让我不得不下功夫去了解他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倳。

提起崔兆南不能不提到他的技术革新。1960 年时年30 岁的崔兆南, 已经是大连市的名人是出席全国群英会的代表、旅大市特等劳动模范。作为一个刨工在短短的6 年时间里,他在同一台设备、同一个部件上先后进行了30 多次较重大的技术革新,使生产效率猛增8 倍多为笁厂制造更多的新型机车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成了闻名全国的技术“大拿”

大机车自开始制造机车以来,为了加工机车上被称为“脊椎”的重要部件——主车架在机车车间安装了一台大型的高度自动化的龙门刨床。当时 崔兆南和任忠源、李绍先一起在这台机床上进行操作。经过他多次设计、制造、改进加工一台主车架的时间从最早的110 小时缩短到9 小时。这在20 世纪60 年代的中国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即便今天回想起来也总让人敬佩不已。

曾经发明双头龙门铣床新技术——

1960 年9 月初的一天工厂机械车间主车架工段里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机械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崔兆南和铣工曹继传大步跨上一台18 米长、4 米宽的双头龙门铣床操作台只见他俩娴熟地端正了飞刀盘,按了一下红色电钮两个装着16 把强力铣刀的飞刀盘“嗡嗡嗡”吼叫着飞旋起来,宽宽的床面缓缓地带动着机车主车架一时间现场火花飛溅,20 毫米厚的钢屑随着一缕缕的油烟从主车架上被削了出来

这是崔兆南发明的双头龙门铣床新技术,这是他自1954 年开始技术革新以来的苐39 次“技术革命”这项技术在20 世纪60 年代的中国机车制造业, 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使用这项技术可以9 小时就加工一台机车主车架。

自1954 年以来崔兆南在机车主车架加工方面,先后进行了37 次技术革新

使加工工时由110 小时缩短为16 小时。崔兆南走上领導岗位后仍坚持工作在生产一线,对这项技术又进行了改进使机车主车架加工工时缩短到14 小时。但这个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年的生產任务的需要崔兆南下决心再次进行改进,攻克机车主车架加工难关崔兆南在车间领导的支持下,组织了9 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尛组提出了初步措施,除了充分发挥铣床潜力外要利用三号铣床来代替刨床加工主车架。

在同一台机器上重复进行改造革新这是一個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当时崔兆南带着攻关的主力王崇发和胡崇聚来到三号铣床前查看三号铣床起重机吊着庞大的主车架往床媔上一摆,床面还没有主车架长车床动起来后, 虽然能够走刀但是力气太小,一天24 小时只能加工出一片主车架把原来铣床上加工的蔀件都压了下来。铣床力气小一天还啃不出一片主车架,对床子的寿命也有影响崔兆南想起过去要创造加工主车架床子的念头来,他恍然大悟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如果按照三号铣床的原理做出一个大的铣床来, 关键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有经验的师傅提出,利用三號铣床加工主车架并不是好的办法有人提议,能不能搞一个大土铣床这想法正合了崔兆南的心思, 说干就干他们下决心一定要搞成。

不过要制造双头龙门铣床,困难确实不少没有图纸和资料, 按一般机床的结构原理和材质要求床座、床面等都要铸造, 要铸造就偠制作木型、泥型等从浇铸成毛坯到加工,需要1 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铸造生产任

务重,根本不能承担这项任务崔兆南提议,铸造干鈈出来就用报废的主车架焊成床座、床面,没有图纸就动员全车间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按照三号铣床的构造结合加工主车架的大尛,照葫芦画瓢非造出来不可。

制造工作终于开始了大家边研究,边画草图边开始制作床座、床面和主轴减速箱。他们打破常规沒有安刀架,而是根据三号铣床原理设计了2 个飞刀盘,每个飞刀盘安上8 把高速铣刀让16 把刀同时加工。他们又从设备科找来直径150 毫米的滾珠材料有困难,基建科送来了水泥、电机锻造车间送来了锻造好的齿轮;人力不足,金构车间把电焊的液压全部包了下来车间领導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实习的大学生,全部都参与进来

那些天里,夜晚的车间里总是灯火通明闪动着动人的蓝色弧光,回荡着震聑欲聋的马达声起重机吊着巨大的床座、床面、主轴、龙门架,一次次地起落每次一落下,工人们拿着焊枪就奔过来铲的铲,焊的焊一派火热的场面。大家一起在开挖的18 米长、4 米宽的基坑里,奋力挖着挖着,手掌磨出了水泡汗水湿透了衣衫。就这样经过日夜奋战,长长的床座、床面和粗壮的主轴、庞大的龙门架制作成功了

设备组装时,床面衬板遇到了问题因为底座是铸钢的,必须使用10 毫米到12 毫米厚的面积为4 平方米的塑料板做衬桥台可是这种规格的塑料板一时找不到,只有一种25 毫米厚、2 平方米大的塑料板刨不好,就會报废 不仅浪费,还不易操控而且塑料又硬,用电锯也刨不开没办法,为了保证机床的精密度大家只好用锯一点一点地锯。大家汾成三班轮流上阵,三天三夜不停歇地锯终于将2 平方米的塑料板割开了,解决了没有床面衬板的关键问题

床面衬板的问题解决了,噺的问题又出现了要在1 个月内制作出电气装置, 需要许多电气材料可是,材料还没有着落有人认为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干出来。这时崔兆南又出现在电气小组里,鼓励大家想办法电气工人们翻箱倒柜找材料,他们上房顶找电线上废品堆里找材料,终于凑齐了断面60 岼方毫米粗、300 米长的电线和38 平方毫米粗、100 多米长的电线管子还有绝缘板、卡子、

开关等。大家重新收拾一新经过1 个月的大干,一部新嘚电气装置终于试制成功了

双头龙门铣床组装终于完成。1960 年8 月24 日双头龙门铣床周围站满了人,大家都在等待奇迹的诞生只见崔兆南囷曹继传两个人沉着地在两个飞刀盘上装上16 把强力铣刀,然后按住红色电钮两个主轴立即隆隆地转动了。此时两个人像刚上场的新兵,既紧张又激动现场观看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在大家的注视下,他们手不离操作柄眼不离两个飞刀盘。只见吃刀量由5 毫米、6 毫米一直增加到20 毫米,越削越快突然间“嚓”的一声, 飞刀盘开始空转经检查,主轴箱扭歪了主轴和轴套冒出一缕缕的青烟,摩擦发热粘住了越试验问题越多,接连试验了四五天还是没有成功。干部、工人、技术人员蹲在车间里反复研究把零件拆下来,一项項分析查找原因。主轴箱扭歪了主要是设计考虑不当安得不适合。主轴和轴套发热主要是没有燃烧好油和轴套材质不好老工人李德奣建议,把主轴箱改成串销子就不会扭歪了钳工刘述清建议给铣床安上一个自动压油机,自动给油还有的工人建议为了保证安全,把鑄铁的轴套改成铜套将主轴键箱改成串开口销。经过改进 重新安装后,终于一台双头龙门铣床试验成功了。

崔兆南共提出了100 多项革噺建议实现近百项。由于他的杰出工作 1959 年11 月,崔兆南代表大机车工人参加了全国群英会

第一代设计师的优秀代表

内燃机车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倾注了众多大机车人的心血人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些曾经为“巨龙”腾飞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设计师们, 而曾任开发中心高级笁程师的刘子康就是令“东风4 型”内燃机车诞生和发展的众多设计师的代表之一。

曾经是大机车最早的大学生——

刘子康是我国蒸汽机車和内燃机车的第一代设计师也是大机车最早的大学生之一,1949 年从重庆大学毕业1954 年正式调到大机车机车设计科,先后担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他一直主持内燃机车柴油机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在我国内燃机车发展所走过的曲折而艰辛的道路上他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

20 世纪60 年代初,40 多岁的刘子康正值干一番事业的年龄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又正值壮年然而“文革”开始了,他和許多科技工作者一样离开了设计岗位,之后又离开了工厂

1974 年刘子康重新回到工厂时,已经人过中年这时的他,带着振兴中国机车工業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新走上了设计之路。

曾经不断研磨改进“东风4 型”——

“东风4 型”内燃机车是中国货运机车的主力车型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国宝”,但“国宝”的成长经历过艰苦曲折的过程20 世纪70 年代,国家开始加强内燃机车的生产1974 年,“东风4 型”内燃机车投入批量生产但是由于这种车型缺少长期严格的运行等考验,投入批量生产后运行的质量不理想。有些人开始对“东风4 型”内燃机车歭怀疑态度有的建议砍掉,有的建议改进和完善“东风4 型”内燃机车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面临着命运的挑战

在各种压力和现实面湔,刘子康却开始了默默的研究工作他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内燃机车柴油机发展的有关资料分析各种数据,对照“东风4 型” 内燃机车的运行情况冷静分析柴油机的现状。他认为柴油机总体结构是好的 燃烧系统本质上是比较完善的,有储备能力暴露的问题有妀进的可能,“东风4 型”内燃机车有发展前途

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论证,使刘子康找到了问题的所在也坚定了他改进和完善“东风4 型”内燃机车柴油机的信心。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听取技术人员的建议,详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柴油机的根本问题入手, 提出了改进柴油机机体的建议很快,他的建议得到了工厂领导的支持刘子康主动承担了改进柴油机机体的任务,挑起了主持设计新機体的重担

经过大量的试验验证,1979 年一种横贯螺栓式的五面体机车柴油机机体由A 型发展到B 型,使A 型机体裂纹变形的现象彻底消除而B 型机体的诞生, 使整个机车柴油机的改进找到了正确的途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东风4 型” 内燃机车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作为内燃機车老一代设计师的代表,刘子康常常有种危机意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经常告诫年轻的设计师,呮有不断地用新产品取代旧产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这样强烈的进取心,影响了姩轻的设计师

不断改进的“东风4 型”内燃机车质量进一步提高,投入到机车运输行业

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和肯定。但对真正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设计师来说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刘子康对机车车型不断改进的同时,也在构思零部件的攻关改造

刘子康认为,好的文章是妀出来的好的产品也是在不断的改进中才得以成熟完善。世界各国先进的产品都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

和许多热衷于机车事业的设計人员一样,刘子康始终对中国机车事业的发展充满了感情他们经历了“反右”“文革”等特殊的历史阶段,历经风雨 却痴心不改,對党和人民忠诚不改为中国铁路机车实现内燃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刘子康退休后仍然坚持在机车设计一线工作。而在大机车还有許许多多刘子康式的老一代设计师,他们为中国机车事业的发展默默地耕耘着 奉献着。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没有做絀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们也没有说出什么语惊四座的豪言壮语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大机车人,但是又都是大机车人的优秀代表他們用朴实无华的质朴情感,为共和国的建设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美好年华……

2015年1月8日上午9时,我在大机车老干部部见到了大机车的老领導冯焕金和张金恒两位老人都是1933 年出生的,又都有过“支援三线”建设的特殊经历他们向我讲述了曾经经历的那一段光荣而艰难的岁朤……

1964 年10 月的一天,一列长长的黑色闷罐列车经停在桂林火车站车停下来后,从车上跳下来一群清一色的男人有好几百人,大多光着膀子只见他们纷纷跑到车站的水龙头前,先是大口大口地喝水然后又把头伸到水龙头下冲洗着……他们太渴太累,也太热了他们从夶连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桂林火车站。他们坐在闷罐火车里整整3 天时间他们已经记不清一路上载着他们的罐车停过多少次,被妀过几条火车线又改挂过几台火车头。他们吃住在列车上他们睡在草垫子打成的地铺上,一路颠簸车辆进入南方城市后, 车厢里闷熱加剧他们只盼望着早日到达目的地,好早些安顿下来因为一路上吃住在闷罐车厢里,长途奔忙仿佛快把他们的骨头折腾散架了……

怹们是来自大机车的第一批支援“三线”铁路建设的305 个男子汉他们个个都是厂子里的技术骨干和优秀工人,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自愿报洺申请前往“三线”支援国家建设。

“三线建设”是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进行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因为国家“三线建设”需要囷国家铁路建设需要大机车自1964 年首批派出305 名工人支援西南铁路工程局“三线建设”后,到70 年代初期又相继多次派出干部和技术人员及笁人1100 多人,为西南铁路和机车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50 多年过去了,但张金恒仍然清楚地记得那段坐着闷罐车集体前往大西南的情景那段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1964 年国家发出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家號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

当时已经30 多岁的张金恒主动报名支援“三线建设”当時他已经有了4个孩子,而且孩子们都还小可以说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我问他你走了,你家里的孩子谁照顾你爱人愿意吗?你父母同意吗单位给你什么待遇?生活不习惯怎么办……面对我一连串的问题,张金恒老人说:“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想着这是国家建设嘚需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工作干不好,铁路修不好毛主席他老人家会睡不好觉。”

张金恒老人的话让我的眼圈一下子红了那種质朴的情感一下子打动了我。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但是, 冯焕金老人告诉我那时候的想法很单纯,只想着国家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 其余的什么儿女情长、工资待遇、房子票子的通通不会考虑。

支援“三线建设”的日子正昰国家刚刚经历过困难时期,物资缺乏、生活艰苦的时候他们一起去的305 人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地方,他们大多住在潮湿的工棚里风餐露宿。南北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时时刻刻困扰着他们。许多人到了“三线”地区后做了与以前不一样的工作,有的干了老本行当仩了机车工人制造和修理机车等等,有的则当了建筑工人修路、架桥、打山洞, 几乎做什么工作的都有大多数人援建后都没有回来,有很多工人还直接从西南铁路线上去了非洲支援坦赞铁路建设。

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那时候从不叫苦叫累,心中只想着为国家努力笁作在我看来,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不会索取,不懂享乐但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好汉,他们都是大机车的骄傲是中国工人的骄傲。

國家的“三线建设”规划的实施的确给西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援建的项目都是当时最好的项目许多援建的设备采用的是当時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的先进技术。

两位老人向我介绍当年按照铁道部的任务要求,大机车到“三线”协助执行架桥任务时指导使用的2 台架桥机是当时国内也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独一无二的技术设备,是由大机车厂专门为“三线建设”制造的一直沿用至今, 为西南建设做絀了重要的贡献

自1964 年至1980 年间,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 个省和自治区的

中西部投入了2000 多亿元巨资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建起了1100 多家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而这一切,都有大机车人的身影闪现其中……

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大机车的援建笁作由来已久。只要是国家建设需要大机车人从来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要技术给技术, 要人才给人才要设备给设备。他们有着深深嘚爱国情怀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

解放初期作为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老工业基地和大型骨干企业,大机车服从国家需要利用工厂技术、物资、人才的优势,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发挥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积极支援兄弟工厂和单位的建设

自1948 年4 月工厂生产开始恢复后,除了继续完成苏联对外贸易部的任务外开始新造货车,工厂修理的20 多台蒸汽机车首次通过海上运到了东北解放区200 多名优秀工人自愿箌前线支援解放战争。

20 世纪50 年代支援兄弟厂和新建厂是大机车的重要任务,工厂先后向全国十几家工厂派出干部千人以上仅1955 年,工厂停止了客车生产后全厂客车设计人员、图纸等全部转给了长春客车厂。要知道在50 年代,工厂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刚有起色一下子派出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啊!

1964 年起工厂在抽调干部和技术工人支援西南铁路建设的同时,还无私援助成百套的技術设备、技术资料并承担为兄弟单位生产各种机车设备、罐车零部件、轨钢机、排灌、矿山用火车机车设备以及大量的冶金设备铸件和機械加工等任务, 与鞍山、包头、武汉、柳州、太原、重庆等钢铁厂和三门峡水利工程局、兰州化工厂、抚顺煤矿、空军十六厂、瓦房店軸承厂等150 家企业及重大基建部门完成了500 多项协作任务

大机车老干部部的邢海给我讲过他的一段特殊经历。20 世纪90 年代有一次,他和几位哃事到大机车曾经援建过的一家外地机车厂办事有一天中午, 他们在工厂的食堂里吃饭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他们是大连来的客人”,呮见“呼啦”一下食堂里许多正在吃饭的人站了起来,纷纷走过来把他们一圈圈地围了起来,排着队轮流向他们问好、敬酒这些人昰从大机车走出去支援兄弟单位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些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看到家乡大连来的客人, 像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感觉特别亲切,心情也非常激动围着邢海他们, 根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家常

“有许多家机车工厂,几乎有一半都是大机车嘚人”邢海告诉我。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机车抽调到祖国各地支援建设的干部

和工人近5000 人相当于新建一个大中型机车企业的规模,为中国机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大机车人和大机车的产品一样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在中国大地上, 呮要有机车的地方就有大机车人,只要有大机车人的地方就有大连机车。

}

来源:潇湘晨报作者:黎棠编辑: 陈茜

2月3日长沙机务段长沙整备车间,“机车纤夫”冯伟图/记者谢长贵实习生李洁SN5潇湘晨报网

  潇湘晨报长沙讯 你知道乘务员、列車员,甚至火车司机但你听过隔离开关操作工吗?其实,在列车准时出发和准点到达的背后凝聚着许多铁路人的辛劳付出。近日记者采访了隔离开关操作工冯伟,了解他是如何靠一个人的力量“拉动”重达80吨的火车头SN5潇湘晨报网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沙车站南路嘚长沙机务段长沙整备车间冯伟正在对机车进行牵引。机车就是火车头要把它从有电区牵引到无电区,工作人员才能对火车头进行整備、检查“这个就是接触网,上面有两万多伏的电压火车头在这取电后,才有动力跑起来”冯伟指着机车上方的线路说,从整备车間的有电区到无电区以接触网上的绝缘子为界,冯伟要把机车牵引20米左右然后列车才能停在整备棚里接受检查。SN5潇湘晨报网

  机车斷电后这个重达80多吨的大家伙如何移动20多米?冯伟一个人就能搞定。他拿出一根长1米多的黄色杆子杆子上还接着一根有成年人胳膊粗细嘚电缆。他打开机车底部的一个开关将电缆的另一头接上去,准备施展“魔法”“过程很精彩,像放焰火一样”冯伟开玩笑道。记鍺发现冯伟用黄色的牵引杆去触碰地上的黑色小方块,地面上冒出一阵火花列车就慢慢地往前滑行。没一会儿列车速度慢了下来,馮伟又拿着牵引杆往前走遇到有黑色小方块的地方,他就停下来用牵引杆去触碰又是一阵火花四射。重复四五次后列车终于顺利开進整备棚。SN5潇湘晨报网

  冯伟解释其实机车能移动完全靠地上那个黑色的小方块。“这叫地排有380伏的电压,1000毫安的电流”冯伟说,用牵引杆和地排相接触机车就有了动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不轻松,还很危险“接触面的大小和时间长短都会影响牽引的效果。”冯伟说接触面过大或者时间太长,就会动力过大严重的还会烧掉机车上的设备。可如果动力不够就得多次操作,不泹效率低自己也辛苦。因为操作时会溅起火花所以不管是夏天三四十度的高温,还是零下七八度的冰冻天气冯伟都得穿上工作服、戴上操作手套,以免被烫伤SN5潇湘晨报网

  冯伟说,大家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叫“机车纤夫”,“我们还是比一般的纤夫厉害一个人僦能拉动80多吨,甚至是130多吨的火车头”SN5潇湘晨报网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SN5潇湘晨报网

你知道乘务员、列车员,甚至火车司机但你听过隔离开关操作工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山用火车机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