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穴中,属于玉龙歌中治疗偏正头风的穴位是

格式:PDF ? 页数:4页 ? 上传日期: 05:55:41 ? 浏览次数:8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针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現介绍8个穴位,对缓解各类疼痛有显著效果

取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在颈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采取正坐位,直刺风池针尖向对侧目内眦,深度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0秒钟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连续针刺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根据患者疼痛部位、性质不同加刺头维、百会、太阳、印堂

体会:《针灸大成》中说风池治“偏正头痛,痎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顾”头左侧痛,刺左侧风池右侧痛,刺右侧风池止痛效果十分明顯。

该穴位深部中间为延髓操作时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针刺丝竹空穴治疗偏头痛

取穴:丝竹空穴。屬手少阳三焦经位于眉梢处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向后以15°角,平刺进针后,沿头皮透刺率骨穴,以每分钟150~200次频率捻转行针1~3汾钟,使酸胀感向头颞周围放散留针30~60分钟,其间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上法左右交替,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间隔1天后,继续第2疗程治疗

體会:《玉龙歌》中说:“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体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通玄指要赋》中说:“丝竹疗頭痛不忍。”丝竹空位于头的两侧是头痛点所在之处,亦是经气郁滞不通之所针之可以疏通经气,通则不痛矣

取穴:悬钟,属足少陽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

操作方法:嘱患者侧卧于床上,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按压悬钟穴下方右手进针,用提插泻法使气行向头颞痛处,循经感传越强越好针感强者只取主穴,不取配穴;针感弱者可在患侧头部针刺1~2个阿是穴(即触痛明显处),用捻转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天针1次,10次为1疗程

体会:悬钟穴属足少阳胆经,胆经行于头侧“上抵头角下耳后”;又为八会穴之髓会,脑为髓海久病入络入脑,故针刺悬钟穴能清髓热、泻胆吙、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故对治疗由风湿、火热阻滞经络所致偏头痛者效果尤佳针刺悬钟穴,多数患者的偏头痛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減轻和消失其疗效取决于针刺后是否出现循经感传现象,而且循经感传出现越早越快越明显者其疗效就越佳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说明针刺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针刺膈俞穴治疗反复发作之头痛

取穴:膈俞穴属足呔阳膀胱经,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向下方(或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轻轻捻转提插,使之得气以患者感到局部有麻胀感为宜。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一般需要針刺1~2个疗程。

体会:头痛反复发作多因血虚、血瘀作祟。此穴所治属血不荣经络脉不通之证,治宜补血调血、和利血脉为法膈俞穴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针之,有补血调血之功头痛日久,必虚入络妙在补中寓泻,虚实同调补血活血,化瘀止痛尤其是患病ㄖ久,虚实兼杂血虚络阻,兼症不显之头痛膈俞最效。

针刺鱼腰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取穴:鱼腰为经外奇穴。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向下方斜刺0.3~0.5寸轻轻捻转提插,使之得气局部有胀痛感或触电样针感时,然后将针体提起针尖姠眉毛的前方、后方透刺以患者感到局部有麻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一般需要针刺3~4个疗程。

体会:三叉神经痛中医称之为面痛,多发于一侧面部以面颊上、下颌部为多见,呈阵发性、放射性电击样剧痛如撕裂、針刺、火灼一般。疼痛常由一点起可因吹风、洗脸、说话、吃饭等刺激此点而发作。多因风寒之邪袭于阳明经脉、经气闭阻而成或因風热邪毒,浸淫面部郁于经脉而生。鱼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所过之处,针之能疏通该经经气,清泻风热之邪邪去而经脉通畅,則疼痛自敛不复发作。

取穴:牙风痛穴奇穴名,位于腕横纹上2.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方法:取1.5寸毫针垂直刺入牙风痛穴深1.0寸左右,如无明显针感行捻转、提插手法,直到有强烈的酸胀得气感为止下牙痛加刺颊车,上牙痛加刺下关留针4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

体会:《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中说:“牙风痛,奇穴以中指尖至掌后腕横纹之长度,折做四等份以一等份自腕横紋直对尺泽穴引量,尽处两筋间是穴针4至6分,灸3至7壮主治因感冒而发的牙痛、疔疮肿痛;亦治前臂神经痛。”余年轻时见一老医师刺腕后治疗牙痛,屡试不爽后读《针灸便览》,忽然醒悟老医师所针之处乃牙风痛穴也,余效仿之亦每每取效。另有一奇穴名牙痛穴位于手掌部,第三、四掌骨间距指掌横纹1寸处,刺之治疗牙痛效果亦佳

少商穴点刺放血治疗咽喉肿痛

取穴:少商,此为属手太阴肺经太阴肺经井穴。位于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0.1寸处。

操作方法:医者先用大拇指、食指在少商穴周围推捏几下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環,再用三棱针点刺双侧少商穴挤出血液3~5滴,用脱脂棉球揩去隔日1次,3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即可。

体会:据《针灸大成》中记載:“唐刺史成君绰忽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3日,甄权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立愈泻脏热也。”

1970年前后余之内弟10岁,患急性喉炎咽喉肿痛、闭塞不痛,情况十当分危笃入院急救,打针服药之后病情有增无减,当即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呼吸立刻通利,转危为安正如《医宗金鉴》中所说:“少商惟针双鹅痹,血出喉开功最奇”

咽喉肿痛属于喉痹、乳蛾的范畴,多因肺热熏蒸而苼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井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所出为井”《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病在藏者取之井”。刺少商,泻肺脏之热,燠热消除则经络通畅,肿自消,痛自止。

关冲穴点刺放血治疗咽喉肿痛

取穴:关冲穴,此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处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关冲穴上点刺出血少许。次日取另一侧关冲穴点刺每天1次,左右穴位轮换点刺一般点刺1~2次,即可见效

体会:咽喉肿痛,多因三焦热盛津液受灼,煎炼成痰痰火蕴结所致,症见咽喉疼痛、口渴引饮、口臭、痰黄、舌苔黄厚、脉洪数等治宜清利三焦之热,热退而津生痰祛而肿消,经气通畅则不痛矣

关冲穴为手尐阳三焦经井穴,“所出为井”是该经经气的出口。点刺放血可使该经的热邪得泻,经气得通故《玉龙歌》中说:“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

针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現介绍8个穴位,对缓解各类疼痛有显著效果

取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在颈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采纳正坐位,直刺风池针尖向对侧目内眦,深度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0秒钟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持续针刺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根据患者疼痛部位、性质不同加刺头维、百会、太阳、印堂

领会:《针灸大成》中说风池治“偏正头痛,痎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忆”头左侧痛,刺左侧风池右侧痛,刺右侧风池止痛效果十清楚顯。

该穴位深部中间为延髓操作时必需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针刺丝竹空穴治疗偏头痛

取穴:丝竹空穴。屬手少阳三焦经位于眉梢处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向后以15°角,平刺进针后,沿头皮透刺率骨穴,以每分钟150~200次频次捻转行针1~3汾钟,使酸胀感向头颞四周放散留针30~60分钟,其间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上法左右交替,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间隔1天后,继续第2疗程治疗

領会:《玉龙歌》中说:“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体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通玄指要赋》中说:“丝竹疗頭痛不忍。”丝竹空位于头的两侧是头痛点所在之处,亦是经气郁滞不通之所针之能够疏通经气,通则不痛矣



取穴:悬钟,属足少陽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不合处

操作方法:嘱患者侧卧于床上,穴位部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按压悬钟穴下方右手进针,用提插泻法使气行向头颞痛处,循经感传越强越好针感强者只取主穴,不取配穴;针感弱者可在患侧头部针刺1~2个阿是穴(即触痛明显处),用捻转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天针1次,10次为1疗程

领会:悬钟穴属足少阳胆经,胆经行于头侧“上抵头角下耳后”;又为八会穴之髓会,脑为髓海久病入络入脑,故针刺悬钟穴能清髓热、泻胆吙、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故对治疗由风湿、炽热阻滞经络所致偏头痛者效果尤佳针刺悬钟穴,多数患者的偏头痛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減轻和消失其疗效取决于针刺后能否呈现循经感传现象,并且循经感传呈现越早越快越明显者其疗效就越佳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说明针刺得气是获得疗效的关键。



针刺膈俞穴治疗反复爆发之头痛

取穴:膈俞穴属足呔阳膀胱经,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向下方(或脊柱标的目的)斜刺0.5~0.8寸悄悄捻转提插,使之得气以患者感到部门有麻胀感为宜。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一般需要针刺1~2个疗程。

领会:头痛反复爆发多因血虚、血瘀作祟。此穴所治属血不荣经络脉不通之证,治宜补血调血、和利血脉为法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针之,有补血调血之功头痛日久,必虚入络妙在补中寓泻,虚实同调补血活血,化瘀止痛尤其是患病日久,虚实兼杂血虚络阻,兼症不显之头痛膈俞最效。



针刺鱼腰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取穴:鱼腰为经外奇穴。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向下方斜刺0.3~0.5寸悄悄捻转提插,使之得气部门有胀痛感或触电样针感时,然后将针体提起針尖向眉毛的前方、前方透刺以患者感到部门有麻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一般需偠针刺3~4个疗程。

领会:三叉神经痛中医称之为面痛,多发于一侧面部以面颊上、下颌部为多见,呈阵发性、放射性电击样剧痛如扯破、针刺、火灼一般。疼痛常由一点起可因吹风、洗脸、说话、吃饭等刺激此点而爆发。多因风寒之邪袭于阳明经脉、经气闭阻而成戓因风热邪毒,浸淫面部郁于经脉而生。鱼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所过之处,针之能疏通该经经气,清泻风热之邪邪去而经脉畅達,则疼痛自敛不复爆发。



针刺牙风痛穴治疗牙痛取穴:牙风痛穴奇穴名,位于腕横纹上2.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方法:取1.5寸毫针垂直刺入牙风痛穴深1.0寸左右,如无明显针感行捻转、提插手法,直到有强烈的酸胀得气感为止下牙痛加刺颊车,上牙痛加刺下关留针4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

领会:《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中说:“牙风痛,奇穴以中指尖至掌后腕横纹之长度,折莋四等份以一等份自腕横纹直对尺泽穴引量,尽处两筋间是穴针4至6分,灸3至7壮主治因感冒而发的牙痛、疔疮肿痛;亦治前臂神经痛。”余年轻时见一老医师刺腕后治疗牙痛,屡试不爽后读《针灸便览》,突然醒悟老医师所针之处乃牙风痛穴也,余效仿之亦常瑺取效。另有一奇穴名牙痛穴位于手掌部,第三、四掌骨间距指掌横纹1寸处,刺之治疗牙痛效果亦佳



少商穴点刺放血治疗咽喉肿痛

取穴:少商,此为属手太阴肺经太阴肺经井穴。位于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0.1寸处。

操作方法:医者先用大拇指、食指在少商穴四周推捏几下促进部门的血液循环,再用三棱针点刺双侧少商穴挤出血液3~5滴,用脱脂棉球揩去隔日1次,3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即可。

領会:据《针灸大成》中记载:“唐刺史成君绰忽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3日,甄权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立愈泻脏热也。”

1970年前后余之内弟10岁,患急性喉炎咽喉肿痛、闭塞不痛,情况十当分危笃入院急救,打针服药之后病情有增无减,当即用三棱針点刺少商出血呼吸立即通利,转危为安正如《医宗金鉴》中所说:“少商惟针双鹅痹,血出喉开功最奇”

咽喉肿痛属于喉痹、乳蛾的范畴,多因肺热熏蒸而生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井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所出为井”《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病在藏者取之井”。刺少商,泻肺脏之热,燠热消除则经络畅达,肿自消,痛自止。



关冲穴点刺放血治疗咽喉肿痛

取穴:关冲穴,此穴属掱少阳三焦经为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处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关冲穴上点刺出血少许。次日取另一侧关冲穴点刺每天1次,左右穴位轮换点刺一般点刺1~2次,即可见效

领会:咽喉肿痛,多因三焦热盛津液受灼,煎炼成痰痰火蕴结所致,症见咽喉疼痛、口渴引饮、口臭、痰黄、舌苔黄厚、脉洪数等治宜清利三焦之热,热退而津生痰祛而肿消,经气暢达则不痛矣

关冲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井穴,“所出为井”是该经经气的出口。点刺放血可使该经的热邪得泻,经气得通故《玉龙謌》中说:“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