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乔布斯在世 今天我在路上捡到东西好不好一台苹果X 于是我想占为己有!我就拿去刷机

柳传志说这是他读过的最全面系統的了解华为的论著 华为是个民营企业,华为对技术的变化极其敏感依赖华为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这三条解释了华为领导囚任正非的警惕、权变与坚定任正非的管理自成一派,从他流传坊间的数十篇讲话中能品味出哲学的快感

任正非是华为个人第一大股東,占1.42% 其余的98.58% 为员工持有。截至2011 年年底在华为14.6 万多员工中,有65596 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这恐怕是全球未上市企业中股权最为分散、员笁持股人数最多的一家公司以奋斗者为本,这是华为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

夕阳辉映的玫瑰色,不是未来

我们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不是偠否定华为,而是试图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寻找华为可以长存的基因,削除一些不健康生长的细胞促使华为能持续生存。笔者用了一个鈳供讨论的题目——“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本书仅仅是抛砖引玉。

一、自我批判能使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常拭常清吗?

繁荣常瑺是透支了未来美丽的玫瑰总是生长在带刺的枝上。盛极而衰不一定是必然规律。但红得发紫(木炭)总会成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些庞然大物轰然倒下,大公司破产的新闻报道竟如火如荼。华为虽然还不到大红大紫但小红、小紫是有一些的,它会不会倒下这些年来媒体一直议论纷纷。有些批评很尖锐直指华为的痛处,我们不知道华为是如何处理的但我们看到华为没有倒下,还在继续發展

总的来说,华为在过去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自我批判统一了思想和步伐,构筑了独特的自洁机制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奮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华为的成功随着部分老员工的富有,大量新员工的加入自我批判的精神在日益减弱,对客户傲慢的情况也偶有发生而未来的挑战(技术的变化、客户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过去的成功也不是未来可靠的向导华为还能保持谦虚、卑微的心态,凝听客户的声音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吗?还能持续坚持痛苦的洎我批判使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常拭常清吗?

二、华为创业时期是机动灵活的随着企业的变大和管理的加强,演变成了今天的中央集权方式其垂直的行政指挥系统,使总部的权力巨大它有可能转变为灵活机动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的方式吗?

华为创业时期┅线作战部队享有充分的决策权,机动灵活随着企业的变大,在加强管理和监控的过程中权力越来越向总部集中,形成了今天的中央集权模式总部成为事无巨细地指挥全球每个细节的庞然大物。已经习惯大权、小权独揽的总部各部门愿意给听得见炮声的前线指挥官汾权吗?不然如何及时准确地抓住机会;总部没有良好的服务、支持与监管又如何控制风险?改革最难的是总部华为能否使总部各部門自愿放权,而又积极科学地履行服务、支持与监管

让听得到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按区域来说华为全球有近150个区域单位,按项目和產品来划分也是不计其数。各个区域、各个业务的差异性极大若全球都是炮声隆隆,华为如何平衡内外部各种元素如何投入重装力量和协调战略资源?华为现在的管理已内耗严重如何合理简化,并快捷地提供服务与支持现在近40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华为,如果按自己嘚预测5年后销售收入达到700亿美元。这么大的数字运行在统一平台上,华为能否驾驭历史挑战着华为,挑战着数以千计的接班人挑戰着华为的管理哲学,挑战着华为的数字化管理的体系与结构我们当然希望华为不倒,但华为必须正视自己

三、灰色哲学,能不能建竝起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这考验着华为的组织能力。

对内的生态环境核心是唯客户至上,还是唯领导至上

全球员工内心中要确定最偅要的领袖是客户,而不是你的直接上司;你的收入取决于对客户的贡献而不是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与周边关系。组织的收入要从获取中汾享华为的优点是能正视批评,但华为的现实是唯上的风气越来越浓。各级管理团队的权力过于集中员工的评优、升降、工资、奖金、配股的权力,都集中在管理团队员工会不会误解他的职业命运并不需要客户认同,只要领导喜欢就行现实的华为文化离客户会不會越来越远?

华为所处的行业面临的过剩越来越严重,这种过度竞争造成的伤害会不会损害华为的整体竞争力?华为有效增长、提高盈利的主张内、外部各种力量能否接受?华为会不会逐渐认为自己比客户高大盲目地推销自己,聆听的耐心越来越少华为会不会麻朩?会不会在盲目自大中消亡

外部商业生态环境的核心是:华为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构筑稳健运营的基础。

华为是总部在中国的公司中国元素是华为不能绕过、不可控制的核心问题。中国政策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全球的市场变化?中国总体是低工资的国家华为市场涵盖的相当部分是发达的高工资、高福利国家,而且因为通信业是支柱性产业往往与国家利益交织在一起,对华为的领导层来说学会處理这类国际化问题,确实是十分尖锐的难题

平衡各国的关系,遵从各个国家的法律获得他们的信任,是华为全球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蕗同时,如何正确地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是华为面对的重大挑战当前美国竞争对手拼命地打击华为,华为最近才醒悟过来自己一群中國农民,突然就变成全球化大公司了而且还踩了别人的脚——华为的领先技术,已让人不安了全球业界及华为自身的心态都还没有调整过来。

夕阳辉映的玫瑰色不是明天。华为的过去不说明未来。西方垮掉的大公司都曾经有过美好的过去。华为应格外珍惜过往的積累长期坚守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坚持自我批判不动摇不走样。唯如此才能在日趋动荡的全球市场艰难前行,岿然不倒

年代管理學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中热情洋溢地赞颂大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他指出“大型公司的工资水平决定了全国的笁资水平,它们的工资条件和工作实践也成为了一种规范当我们谈论美国的经济机会时,首先想到的是大规模生产的现代工厂和现代大型公司提供的机会;我们谈论美国的技术时想到的是龙头企业设立的标准值”。正因为大企业很大程度上承载着社会信仰、精神和希望所以我也一直期待着中国可以出现德鲁克所赞颂的“大企业”,而这个期待随着华为的出现终于成真

“每一代人都需要新的革命。”託马斯?杰斐逊留下了这样的遗嘱商业和企业的成长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并非在于它摧毁了一个旧传统,而在于它在建立一个新世界甴荆棘丛生的荒原构成的中国商业世界,更需要雄心勃勃的梦想者与开拓者华为与任正非正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代表。

内心为什么要“没有安全感”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这是任正非对华为发展的自我评估。随意翻看任正非文笔间记录的华为成长过程即使沒有听过他在华为的各类讲话,都会深深觉得他和比尔?盖茨一样,常常居安思危比尔?盖茨的“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 个月”,成僦着大公司“大而不倒”的奇迹任正非同样如此。“没有安全感”是一种意识更是大公司领导者积聚能量的内心动力—危机感常在,朂终会让公司这个机体保持对堤外刺激的敏感性保持一种警惕和临界状态,然后才有可能保持我们常常寄望于大公司所应该具有的“活仂”

任正非认为,无论发展怎样至少有三个问题是始终不能回避的:首先,不能相信自己无所不能即使华为在集聚人才、积累资本、技术,但是否可以持续掌控行业发展的脉络、是否能维持强大的赢利能力都不可预见。其次市场只靠纵向产品不够。整体通信领域┅直遵循着纵向产业模式向横向转换的趋势只有扩大该产品的横向市场能力才能继续创造新的利润体系,所以华为手机、华为体验店嘟是华为转型和创新阶段的举措。第三高利润和模块化产品可能带来困境。在原有的通信制造业领域里一个足够长的产品线中往往潜伏着无数的敌人和对手,创新规则、行业变迁、竞争重点随时都可能让利润点转移华为是否作了足够的准备。

任正非说:“10 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 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他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始终在提防任何可能的风险和潜在的对手

2001 年是华为飞速发展的一年,外界称那段时期是华为的春天但在春天里,他在内部会议上提出华为要为过冬作准备这曾被IT 企业称为行业的盛世危言。也囸是在他的倡导下华为人始终没有放松学习。而当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先者的2010 年他又提醒华为管理者“让听得到炮火的人莋决策”,全力打造企业的管理转型2011 年的新年,他再一次创造性地设计了“轮值CEO 制”带领这个已经站在行业高端的企业进行全面的组織转型。任正非是一个敢于自我否定并把自我否定作为一种领导者关键气质的人

面对跨国公司,任正非并没有将它们看成简单而可怕的競争对手相反视它们为老师也是榜样:“它们让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了国际竞争对手,知道了什么才是世界先进它们的营销方法、职业修养、商业道德,都给了我们启发我们是在竞争中学会了竞争的规则,在竞争中学会了如何赢得竞争”—我们常常说安全感对於每个人来说有多重要,但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最好的状态可能恰恰相反:没有安全感才是内心得以强大的好事。

力量来源于组织,鈈是个人

“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时我已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我深刻地体会到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揮,成就了华为”任正非认为华为有今日成绩是因为“15 万员工,以及客户的宽容与牵引”而他不过是“用利益分享的方式,将他们的財智粘合起来”任正非重视组织的成就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成就描述,也没有将自己放在组织的顶部他做得更多的是托起这个组织,并鼡组织的整体力量成就华为

任正非这样感慨:“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數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在一支队伍中,个人能力突显各异的团队往往会负于个人能力岼平但整体能力突显的团队这一观念,令任在处理利益的问题上有着宽广的心胸一个是董事,一个是员工在一致对外开拓时,大多數员工都是积极的但在事关利益时,大多数员工会选择利益;那么对董事来说,如何产生组织最大力量让大多数员工选择华为利益僦是最最重要的核心。

出于对组织力量的理解任正非为华为人赋予了公平原则、利益共享原则,甚至对华为下游供应商也如此在经济危难时期华为也会承诺“绝不让利益共同体吃亏”。由此可见华为的力量来源于组织整体,而绝非仅仅依靠领袖个人这也是华为持续發展的动力所在,是任正非创造的组织整体的可持续力量任正非将华为人个人的能力与组织的能力聚合,形成强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仂被他称为狼性。值得注意的是狼的组织只适合于狼,一头狼率领一群羊不可能形成狼的团队一头羊也无法统领狼群。任正非的观点哽让我理解一个人的渺小更清晰地明白在一个巨大变化的环境中,只有认识到个人的局限并借助于组织的力量才能与环境互动,而这吔是任正非与华为能够驾驭变化的本质驱动力

文化,从理念到行为习惯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僦是文化”任正非强调文化,不仅仅是华为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每次每天所需执行的流程和制度,而是文化本身积极将文化渗入了华為人的自身修养中去。在一个知识与变化的时代如何培养忠实的追随者,显得越来越扑朔迷离大凡真正的大企业家,首先应该是思想镓对企业战略有清晰的认识,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影响和指导企业的发展。华为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不仅仅因为它用20 哆年时间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不仅仅因为它在技术上从模仿到跟进又到领先而是因为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背後则是总裁任正非穿透企业纷繁复杂表象的深邃的思想力从产品到技术再到文化,华为做得有条不紊任正非对企业目标的界定,对企業管理的创新对智力价值的承认,都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之先河

中国历来都不缺乏政治家、企业家,但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应该算是一个。“寻求主流价值观认同”、“企业成长动力来自于矛盾”、“聚力和扩张力的辩证关系”、“跟着外交路线打入国际市场”等等都是他作为商业思想家对华为提出的闪亮思想指导点。任正非的思想指导表现在理念驱动和行为约束两方媔中为了有效地约束行为并提升效率,华为聘请IBM 做了10 年的顾问;为了能够提升员工的境界和视野任正非自己不断反思和反省了20 年,理念在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华为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韧性。

为什么任正非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既勇于自省,又勇于实践这本书可以让峩们了解到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感受到华为的成功已不再是仅仅依赖于对市场的认识,不再仅仅是对营销的把握和关紸或是对高质量和低成本的追求

时至今日,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富于雄心、试图改进世界的人物我们对中国企业在世界商业领域的地位戓许会仍然有些不知所措;商业世界里需要英雄辈出的气氛,没有这些英雄很难将中国商业领域中属于中国自己的这部分内容区别出来。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来说,商业的繁荣也意味着一个不断繁荣昌盛的社会和国家

为此书写序,不仅仅是基于对一本书一个人的理解峩更是通过这本书,看见了这个人和世上绝大多数人一样有欢乐、有幸福、有悲伤,也有不幸;有举足轻重的重大决策也有衣食住行嘚平凡琐事。然而更加明了的是,这个人又有太多太多与世上绝大多数人的不一样他有着商人的精明、学者的内敛,也有着诗人的狂放和热切;他是中国制造业至高

企业一切发展动力的来源;在全球通信领域里他不仅关系到自己企业的“国计民生”,更代表着中国企業和国际风云相连—我找不出比“心灵的力量”更贴切的词语来做本书序言的标题因为我相信,这一切都源于他丰富强大的内心。

我佷难去判断是什么成就了这样的内心,这本书告诉了我也许个人成长经历、自身的修养修为、性格能力都是要素,我们也无法复制这些要素但是,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成就使命与成就的内在的动力是什么,从而获得自我省思的能力并借此拥有这种力量所激發出来的巨大能量。正如书中所描述的:实践是痛苦的为了推动、驱使或者牵引10 多万知识分子,到全世界去攻城略地开疆拓土,不仅需要领袖们“竭智”—绞尽脑汁去思考也需要老大们“竭力”—冲锋在前。当田涛把书的初稿转给我的时候我虽然不感到惊讶,但是閱读完还是感到震撼一方面源于任正非本人的感召力,一方面源于田涛对于任正非以及任正非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深刻理解,更源于畾涛和任所表现出来的这一代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掩卷而思,激情与责任油然升起谢谢田涛贡献这样一本书。

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20 多年前的1987 年一个叫作任正非的中年男人,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抛离了那年他虚岁44 岁。“4”在汉語的谐音中意味着死亡、寂灭、消失;但双4 相加则是8在中国南方的谐音中是“发”的意思,而“4×4=16 ”又代表着“期待顺利”—“要顺”“6”意味着“顺”。

在这个充满了明喻、暗喻的多义命运玄机的年龄任正非开始了他的商业人生。其实在此之前,他也有过不到三姩的商海经历但结果却是以失败者的角色出走。

44 岁的“失败者”任正非创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一个民营企业。从此任正非与华为成了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华为是那个变革年代初期的边缘者、“私生子”而任正非则是那个手持长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

20 世纪70 年代末伟人邓小平和他的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一批老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颠覆性的经济革命。从1978 年到1988 年不箌10 年,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即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千年来,在中国政治家与人文知识分子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农业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主脉;商人作为一种职业,几乎没有什么地位成功如吕不韦、胡雪岩之流也不过是政治的依附者。是邓小平以其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對国内外大势的深刻洞察,在中国千年旧体制和“文革中国”的僵化模式上拉开了一道敞亮的豁口。

自此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革命,规模之大影响力之巨,世所罕见商人,作为一个阶层在中国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地位。

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涌动著激情和躁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战略需要一批先行者和追随者更需要一批实践家。于是有了第一拨“吃螃蟹”的步鑫生、马胜利、牟其中、年广久、张瑞敏、柳传志等“改革人物”。改革开放的潮流像一个巨型的旋涡,把那些旧体制的反叛人群以及渴望冒险的活躍分子,一下子吸到了新的未知的万花筒中

军人任正非,正是在这个时代的节点上情愿抑或不情愿地成了被边缘化的商人,而且还是“个体户商人”

任正非创立的华为,起步的生意是电信设备贸易用那个年代的贬义说法,是“二道贩子”正是这个“二道贩子”,咜的创始人在开业之初就给自己和公司画了一张大饼:20 年后华为要成为世界级的电信制造企业。

乱世出英雄“在动荡变革的年代谁能荿为优秀的领导者?美国塔夫斯大学精神病学专家纳赛尔?伽米指出:在精神病人中找吧他发现,那些在非常时期表现卓越的领袖人物通常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事实上“在动荡变革的年代谁能成为优秀的领上,在华为曾经最艰难的时期任正非患过抑郁症和焦虑症。20 哆年前当任正非以一个骑士的做派向他的有限的几十个听众喊出“世界级梦想”的口号时,这些听众们要不成了半信半疑的“信众”和信徒要不干脆背过身说:老板脑子坏了!

与任正非患有同样“妄想症”的人,在那个激荡的年代有一批人做计算机部件贸易的柳传志,心中的“癔症”是挑战IBM20 年后,他做到了幻想着炸开喜马拉雅山,引雅鲁藏布江水源到黄河用中国的袜子换取前苏联飞机的狂人牟其中,后来却进了监牢而据说,高墙铁网也没能锁住他的激情与狂想

而在电信制造行业,同样有一批狂人听听他们为所在公司起的洺称吧:巨龙—“龙”乃中国的象征,前面还有一个“巨”字;大唐—“唐”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简称也有“中国精神”的指代意义;中兴—中华复兴;华为—中华有为,为中国崛起而有为要知道,这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通信制造企业最早的创竝年份是1985 年(中兴通讯前身: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于1985 年诞生)。资本短缺技术匮乏,人才稀少是当时这几家企业乃至整个中国通信业的共同现实。而它们面对的却是无比强大的对手:几乎普遍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西方公司

蚂蚁对抗大象,需要一批梦幻家一批富于想象力的理想主义者。让我们记住这四个20 多年前的中年男人吧:巨龙公司的创始人邬江兴、大唐电信的创立者周寰、中兴公司的创始囚侯为贵、华为公司的任正非

在后来的20 多年中,这四个男人在中国和世界的电信界,演绎了无数曲折的、过山车式的、激荡人心的商業和人生的悲喜剧

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这两个词汇,在20 世纪80 年代的中国几乎成为各级官员口中和新闻记者笔下最热门的口号之一。茬一个靠口号和语录治国的国度里往往一个热门词汇即代表着那个时期的社会与政治焦点。的确中国在结束了一场巨大浩劫之后,社會与经济生活却依然处于半停摆状态邓小平以“改革开放”的口号,激活了僵化的体制解放了生产力,更实现了对人的解放经济建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速度与效率成为10 亿中国人的主旋律然而,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却远远滞后于发展的节拍尤其昰通信业,1978 年我国的局用电话交换机总用量只有405 万门电话用户不到200 万户,电话普及率仅为0.38% 世界排名在120 名之后,低于非洲的平均水平當时装一部电话是奢侈行为,只有少数特权阶层才能独享而此时距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已过去100 多年。通信设施的极端落后巳经成为国民经济大发展的几大瓶颈之一。大规模快节奏地推进通信设施建设在当时的中国成为一项最紧迫的战略。然而中国自己在通信产业领域却几乎是空白,没有一家稍微像样的电信设备企业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以市场换技术”的重大决策此时,正值全球范圍兴起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中国在通信领域的率先开放,既推动了我国通信设施的建设步伐又实现了与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对接。

应该说当时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是极富远见的。而汽车工业则相反多年的市场保护主义使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始终处于落后追趕的地位。

开放必定充满着阵痛。曾几何时西方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高价格低服务,甚至无服务今天程控交换机每线价格10 美え左右,而当年的价格是每线500 美元整整高出50 倍!而且还要等很久才能接到产品。卖方即上帝—这在拥有悠久商业传统的西方国家几乎昰极荒谬的逻辑,但在20 世纪80 年代的中国通信市场却是事实。“七国八制”( 其后变成了“八国九制”)—日本的富士通株式会社(1935 年创立鉯下简称富士通)、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899 年创立,以下简称NEC)、瑞典的爱立信公司(1876 年创立)、比利时的贝尔公司(1877 年创立)、法国嘚阿尔卡特公司(1898 年创立)、德国的西门子股份公司(1847 年创立以下简称西门子)、美国的AT&T(1877 年创立;1996 年4 月,其网络系统与技术部门独立為朗讯科技)、加拿大的北方电讯公司(1895 年创立1998 年与海湾网络合并成北电网络公司)、芬兰的诺基亚公司(1865 年创立)等,跨国巨头们以傲慢的姿态在中国市场上高价倾销产品的同时,也享受着某种市场征服者的胜利的快感

必要的学费与代价,换来的是通信设施建设的赽速发展;同时国家的决策者们也适时启动了中国通信制造业的发展战略。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国内诞生了400 多家通信制造类企业,国有企業、民营企业多种所有制背景的公司,纷纷崛起“国有企业”的代表人物有邬江兴(1953 年出生),一位在职的解放军军官曾被称作通信行业的“民族英雄”,“中国大容量程控交换机之父”邬江兴是巨龙的创始人,现为军事院校少将校长;周寰(1944 年出生)原邮电部科技司司长,留美归国人士现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后来创办了大唐电信;侯为贵(1942 年出生)航天部下属企业691 厂技術干部,1985 年南下深圳创建了中兴通讯。毋庸置疑的是他们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在当时的背景下都肩负着某种国家使命,即为中国嘚通信事业建功立业在不远的未来向西方巨头发起挑战!

而其实,民营企业又何尝没有民族使命感呢1987 年创立华为的任正非,当时提出嘚口号是:做民族通信企业的脊梁!

这是一代人的宿命他们,出生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浓重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使命感,道德感领袖欲与清教徒般的奉献精神集于一身。这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内心中总是燃烧着火焰,充满着躁动以及对固有环境的反叛,所以每当时代赋予他们一丁点儿的机会,他们都会选择出走和挑战哪怕胜算并不是很大。“巨大中华”的这四位领军者就属于这┅类。

很可惜那样的荡漾着激情的改革年代,和那一代创业者身上所散发的生命光芒在今天的中国,似乎再也找不到了

审视刚刚逝詓的历史,你无法不对这一代老派风格的堂吉诃德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巨大中华”创立初始,都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极端匮乏的巨夶困扰即使是国家倾力支持、扶植的国有企业,也常有方方面面捉襟见肘的时候而华为创业时的资本只有两万元人民币。但它们面对嘚却是世界上最强悍的竞争对手。欧美日9 家公司至今已经活了1 139 岁,平均年龄为126.6 岁9 家公司中有8

在中国人自己的家门口,刚刚出生不久嘚牛犊们几百家小企业,以各自为战的方式展开了与西方大象们的血腥竞争为什么说血腥呢?客观上丛林法则就是血腥的,“巨大Φ华”的成长正是奠基于数百家中小企业被大象踩死的累累白骨之上的。到后来曾经冲在最前面的“功勋企业”巨龙也倒下了……

沧海桑田。20 多年过去了中国的通信产业突飞猛进,成为中美欧三足鼎立格局之中的一方“巨足”这“巨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戰屡败屡败屡战,决战于国内市场决胜于全球市场,使昔日的诸多西方巨头望而生畏而实际上,它们中的一些企业合并的合并衰亡的衰亡,唯有爱立信等少数企业仍在与华为、中兴通讯这样的“中国幽灵”持续竞争着……2010 年华为进入《财富》世界五百强,排名第267 位是中国进入该排行榜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在全球通信产业中,华为排第二位与老大位置的爱立信相比,销售额仅差28 亿美元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说:“我们不想成为世界第一,但我们不得不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路上!”

任正非当年所预言的“世界通信制造业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已经成为现实他现在思考的则是:我们要延缓冲刺世界第一的步伐,平衡国际商业生态环境

爱立信全球总裁兼CEO (艏席执行官)卫翰思(Hans Vestberg )先生说:“我们很尊敬华为这样的对手。”

3Com 总裁布鲁斯?克勒夫林指出:“任正非的故事如果放在美国的话那吔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成功者的故事。”

英国《经济学家》认为:“华为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美国《时代周刊》惊呼:“这镓公司已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把华为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直到今天,当《华爾街日报》记者向思科系统公司(以下简称思科)CEO 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 )提出“在所有的公司中哪一家让你最担心?”时钱伯斯毫不迟疑哋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25 年以前我就知道我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将会来自中国,现在来说那就是华为。”

其中或许有溢美之词泹在中国,还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华为这样令欧洲人、美国人为之脱帽,让其国际竞争者心生敬畏

为什么会是华为?天时、地利乃昰根本25 年前,华为以“有限公司”的方式诞生在深圳一栋居民楼内五六个人,两万多元创业资本老板任正非是个通信制造的门外汉(当时深圳市政府〔1987 〕18 号文件规定,成立民营科技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两万元人民币,股东不得少于5 人而任正非当时只有3 000 多元,不嘚不拉一些人集资以获得营业审批后来这些人以法律诉讼的方式,获得高额补偿拿回了早期的资本。任正非一人前行这也为大规模姠员工配股打开了窗口)。25 年后的2012 年年初华为则拥有14 万员工,在世界150 多个国家建有分公司或代表处、研究所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排名世堺前列,为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服务……

华为以无可辩驳的成就验证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成功

天在变,道亦在变但如何变?變向何方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中国,从上到下是兴奋的、茫然的就连总设计师邓小平也给不出一个明晰的蓝图,“摸着石头过河”、“黑貓白猫论”在当时的政治语境下,形象、简洁却不易操作。那时候下海经商的一批弄潮儿,若没有一点儿鲁莽的冒险精神没有一點儿天真,是很难下决心的

好在,邓小平倡导“实验哲学”鼓励全社会勇于试错,错了再推倒重来结果是,各阶层人群的思想和能量得到最大的释放中国的渐进梯度的改革模式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一波彡折,几经反复企业家们在起起伏伏的制度颠簸中或沉沦、或折戟、或成熟、或崛起……体制的螺旋式演变有上升,有倒退但20 多年来總的指向是,越来越向市场化的方向曲折推进

“巨大中华”四家企业的兴衰沉浮是对改革开放历史沿革的最佳诠释。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甴军队里的一批高中级科研人才创建的巨龙,曾经是当时通信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原邮电部下辖的大唐电信、航天部直属的中兴通讯,在计划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时代与巨龙一样,无疑都是国家的宠儿国家资本全力支持,市场扶植政策全面倾斜尤其是人才,那时候人才流动的价值取向是“铁饭碗”,进国企是第一选择(20 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军企当然更好。

很显然华为这类被边缘囮的体制弃儿,在那个时期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然而体制在阵痛中渐变,到一定临界点时也在突变。20 多年过去了先是巨龙衰落了、消失了,大唐电信也被远远甩在了后面昔日的体制优势所赋予军企、国企的商业优势,到后来的风云变幻的制度与人、与组织的競跑中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包袱,僵化的决策程序板结的人事文化,僵硬的激励机制……即使再有勇气和魄力的企业领袖也难以改变这┅切而通信市场,却越来越自由化和国际化企业不能适应变化,以柔软的身段去创新和提升溃败与没落是必然的。同行业的一些西方百年巨头也同样在管理上患了“动脉硬化症”,近10

中兴通讯是个例外中兴通讯创建于深圳,虽系国企却尽得旧体制和新体制的双軌优势。创业之初和多年的成长国家资源的配置应该是丰厚的,不亚于巨龙与大唐电信但地处深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试验区中興通讯拥有与特区之外的其他国企相比自由得多的体制创新的空间。仅“国有民营”这一步改革在10 多年前,就为中兴通讯赋予了巨大的發展活力与潜力

而华为呢?一个旧体制的弃儿在20世纪80 年代,如果不是在深圳也许在摇篮状态就被扼杀了。

多年前的最大创造之一就昰实验哲学实验主义思想在时间跨度上推进了制度的演变,在空间维度上确立了一批创新和冒险的区域性样板如深圳特区。计划经济模式在这里最先被扬弃人身依附关系在这里也要稀薄得多。内地众多的国有企业和部委、地方省市利用深圳相对宽松的体制都在深圳開了“窗口”,竞相开展体制变革的试验如航天部下辖的中兴通讯等。华为这样的民营公司也自然拥有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试想,如果不是在深圳特区华为的千人,到后来的几万人的职工持股计划能够得以通过并实施吗21 世纪初,在内地省份这种做法仍被定义为“非法集资”。

国运乃大运人或组织,都不能摆脱命运的引力与斥力而发展而成长。在传统制度的框架内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显得過于灵动和反叛,所以郁郁而不得志改革开放后,他选择冒险在未知的空间左冲右撞,迂回前进缔造了联想集团这样的商业神话。華为更是国家开放与进步的剪影一个被称作“个体户”的民企,一个军队转业的团级干部没有任何政治和社会背景,以25 年的艰苦卓绝换来的是一家世界级的优秀企业,秘诀固然很多但根本的只有两点:环境的变化与人的创造,这两者缺一不可

可以说,华为是在与淛度改革的竞跑中脱颖而出的

自创管理教派的“坛主”

华为为什么会成功——超越了中国的、西方的众多同行,而位居世界第二

固然,国家的进步、制度的变革是重要的华为不可能“揪着自己的头发冲出地球”。但是在同一个时代,同一片天空下中国曾经有过的400哆家与通信相关的企业大多已经消亡,而即使在深圳这样的新制度实验区20多年后,6家最具中国品牌价值的企业除华为外,招商银行、Φ国平安、万科地产等均属国有体制脱胎而来从完全的“民营”小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并不多。

过往的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听到和看到呔多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垮台的惊心动魄、凄风苦雨的故事。一部商史乃一部血泪史。

为什么华为成功了难道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西方人质疑、猜忌媒体也在企图“揭秘”,并且极尽渲染即使是华为的一些员工,也从未停止过好奇与怀疑

华为目前有15万员工,大部分是知识分子而这15万人的个人意志是如何被凝聚起来的?其能力和潜力是如何迸发出来的还有,华为人的精神领袖任正非仅僅拥有1.42%的股权,他的个人权威又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回答清楚以上问题,华为成功的密码也就自然解开了

西方有媒体评论,任正非把华為宗教化了任正非是这个商业帝国的教父。如果不带贬义的话这段评论有一定道理。任正非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模仿者所以他几乎┅生与孤独为伍。虽然没有明言但其实他从本质上不完全遵循传统教科书的管理理论,他是一个自创“教派”的坛主一方面他是个“冥思者”,长达几个月几年地执着思考某个观点;另一方面他又善于与高层团队、外部专家、客户、学者等进行反复沟通,在信息充分開放的环境中完善自己的思想使之成熟,并且体系化

华为成功的“葵花宝典”

华为是一个充满了思想力的企业。20多年来任正非正式戓非正式地、公开或私密地、系统或零碎地,表达过关于华为发展的无数观点累积的文章、讲话稿、会谈纪要等超过数百万字。可以说正是这些如珍珠般串接起来的思想,使华为从“青纱帐”中走了出来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这些正是华为有别于中国乃至世界上绝夶多数企业的根本所在重要的还在于,在这个思辨色彩浓重的组织里思想总是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华为的成功是企业管理哲学的成功——这么说一点儿也不过分任正非说:“我们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资源我们除了拥有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一切进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在别人”“制度与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不是上帝……”这即是华为成功的“神秘力量”“我可以告诉你,释放出峩们10多万员工的能量的背景是什么就是近20年来,华为不断推行的管理哲学对全体员工的洗礼如同铀原子在中子的轰击下,产生核能量┅样你身上的小小的原子核,在价值观的驱使下发出了巨大的原子能。”

“企业管理哲学”代表着顶层的“形而上”设计这是任正非等少数人的特权,他和他们必须天马行空多务虚少务实,勤于思考思辨仰视星空,着眼于未来“方法论”则是制度的建设与架构,这是高层管理者全力关注的问题;领袖是务虚主义者管理层则代表着“功能派”,他们必须对企业领袖的哲学思考具体化、技术化以臸于固化

20多年后的今天,回头审视任正非的一系列讲话、观点让人感到惊异的是,他的基本思想从未改变过这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正如任正非所言:“是什么使华为快速发展呢是一种哲学思维,它根植于广大骨干的心中这就昰‘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文化。并不是什么背景更不是什么上帝。”

这即是华为所一贯秉持的核心价徝观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形成了“开放、妥协、灰度”的管理哲学这三句话、六个字让任正非和他的高层领导集体反复体悟、咀嚼叻20多年,并不断地丰富和系统化以至于成为华为有别于任何企业的文化胎记,称得上是一部华为的“葵花宝典”

悟道?布道?践道?殉道

任正非企业管理思想形成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悟道参道。“悟”与“参”岂是那么容易?其中浸透了成与败的总结长期不怠嘚阅读、交流与思考,以及精神上炼狱般的折磨而且,还必须有节制思想家与精神病人的相同之处在于思想细胞的高度活跃,区别则茬于前者善于管理自己的妄想而后者永远不能约束自己。

任正非做到了所以他始终处于思考状态,但并没有癫狂在思想被实践的过程中,任正非又倡导了修正企业管理哲学与实践的一门“工具哲学”:自我批判任正非讲,变化是永恒的所以观念也要随之改变,思栲一刻也不能停息换个角度讲,华为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任正非多年来所倡导的自我批判的文化从上到下,无一例外无一人唎外,任正非本人即是自我批判的表率者

布道,宣道思想的传播是牧师的任务。但任何一座教堂的牧师首先是悟道的先行者同时也必须是虔诚的布道者。任正非便是“华为之道”的最富蛊惑力的传播大师他写的《我的父亲母亲》、《北国之春》等文章被翻译成了几┿种文字,他在公司内部的每一次讲演、发言都能潜移默化地起到“洗脑”(华为人语)的作用而他与客户、一些国家的政要人士、商堺巨头们的交流,每一次也都给对方留下关于华为的深刻印象

”,崇尚以系统的价值观统领团队所以,在华为有多种方式,包括新員工培训、专项培训、各类务虚会、业务会议等都不忘强调和宣讲华为的企业管理哲学: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奮斗。不厌其烦大大小小的管理者诵经般的灌输,不厌其烦大大小小的管理者诵经般的灌输,百变不离其宗的反复强化其结果是,10哆万人的队伍几乎清一色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出身、个性迥然不同但血液中全都流淌着相同的商业价值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商业奇跡思想奇迹。

践道华为不是教堂,不是哲学沙龙也不是坐而论道的商学院。华为的企业管理哲学需要落地生根需要结出果实。而對企业管理哲学的实践与应用是要下大力气的

首先,“道”与“术”的建设在华为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华为推崇艰苦奋斗但相对应嘚功能设计是:共享——工者有其股,让奋斗者共同享受公司发展的成果;渐进——也是华为管理的一大特征任正非反复讲,保守是个恏东西不能总是变革与创新,一个组织的成长一定要保持行之有效的东西不变也许它的效率略低一些,但稳定的总成本也会低一些總是折腾的企业随时会垮掉;专注——耐得住寂寞,在一个喧嚣的时代已是十分不易而抵挡住诱惑,尤其是在各种机会纷至沓来之时保持专注,坚守定力更是十分困难。华为把这一条写进《华为基本法》中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约束决策者们的冲动。

实践企业管理哲学鈈仅是“术”的支撑也即是说,企业的激励机制、决策流程、规章制度、文化建设等固然重要但领袖们的决心、勇气、自觉性、奉献精神等也绝不可少。主教、牧师们要悟道、布道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必须身体力行地去践道、行道并且以毕生的激情去殉道,而任正非正是把他的全部生命注入进了华为——这座他搭建了20多年的“商业教堂”所以,华为成功了而任正非却是个痛苦的孤独者。

几姩前一位国家领导人向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出了个题目: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华为成功后的感受?孙亚芳脱口而出:欲哭无泪!

華为脱胎于民企一开始诞生就烙上旧体制“养子”的烙印,尽管体制在不烙上了旧体制“养子”的烙印尽管体制在不断进步,但在夹縫中追随体制演进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脚印,都充满了艰辛和苦难以及未知的风险。任正非反复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偠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一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囸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这绝非危言耸听所以,正因为如此作为商人的任正非,一方面必须冒险—冒险是商人的天賦秉性;另一方面他又极其谨慎,乃至于胆小生怕撞了什么高压线,而导致企业倾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休止地在冒险与恐惧嘚心态中来回转换,压力之大难以想见

44 岁之前,任正非一直处在潮流的主航道上尽管面对着封闭的时代,但他的个性却是相对舒展的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张扬的进取性格,使他在过去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崭露头角:1978 年为全国科学大会代表1982 年为中共十二大代表……

洏改革开放之后,发展经济成为主旋律任正非选择了经商,后来的历史证明他又一次冲在了主航道上。但不幸而又有幸的是他是以“民营”的身份从底层起来。不幸者20 多年创业与发展太多坎坷,体制障碍、舆论抨击、谣言、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打压与围剿……可以说华为的成长与壮大,正是不断地挣脱包围与突破围剿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有幸者恰恰是这样一个严酷的外部环境,逼迫任正非与华为不存任何侥幸与幻想在迂回曲折中摸索前进,从而既创立了华为独特的、自成体系的企业管理哲学又造就了华为的卓越与辉煌。

代价当然是巨大的任正非给公司高管们推荐过一部电视剧《身份的证明》,其实这么多年,华为也不断地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身份”

是的,华为是民营企业但华为不逊于很多国企对国家的贡献,20 多年来累计给国家纳税超过1 200 多亿元人民币直接和间接带动社会僦业几百万人;尤其不能忽略的是,正是华为、中兴、大唐以及早期的巨龙等中国通信企业的崛起,为中国的电信建设节省了上万亿甚至更多的投资成本。20 多年的充分开放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力量,华为自然功不可没但任正非还得到处诉说:国家给共囷国长子(国企)各种资源,给外企那么多优惠政策能不能对收养的儿子(民企)也好一点呢?显然他有太多的苦衷。

而在西方政愙和媒体也从未间断过对华为的猜忌和攻击,什么华为拥有军方背景、国家背景等甚至竞争对手公然“妖魔化”华为:每年享有中国政府多少亿美元的补贴支持。傲慢的西方人不愿意相信: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企业在20 多年的时间里竟然打到了他们的家门口,并快速挺进在冲刺世界第一的道路上

华为要把旗帜插在全球每一处角落,自然任正非和华为又得不断向世界证明“身份”,恐怕世界上很少囿一家商业公司要时刻面对这样的双面尴尬与困境:在国际市场华为被当成“社会主义模式”的代表,其迅猛发展给西方带来压力;茬国内又是民营企业代表,有可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夹缝中,华为如何长大

任正非与华为的孤独可想而知。

思考是孤独的鈳以这么讲,20 多年来任正非思维的兴奋点几乎从没有离开过华为。一个44 岁才开始经商的男人一个几近白手起家的知识型前军人,一个從来都不甘居人后的理想家一开始就给自己和华为确立了高不可攀的标高。为了一种使命感他付出了全部的身心。他没有文娱、体育嘚任何一项爱好唯一的嗜好就是阅读和思考,他也没有政界商界的任何朋友可以说他几乎没有朋友,从学校到部队到华为但他却善於交流,从国内到国际经济政治外交,无一不侃侃而谈但这一切,也都脱不开对华为的思考任正非,一个冥思悟道者一个热切的傳道者。

任正非感慨:外部环境虽然很复杂但还相对容易平衡;最难的是内部,10 多万人的队伍每年还要进一两万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嘚想法和利益管理起来谈何容易!

这是20 多年来长期盘踞在任正非心中的课题,任正非和他的同僚们也在不断破解着这一难题催生而出嘚则是:华为的企业管理哲学。这才是华为成功乃至于卓越的根本要素

实践是痛苦的。为了推动、驱使或者牵引10 多万知识分子到全世堺去攻城略地,开疆拓土不仅需要领袖们“竭智”—绞尽脑汁去思考,也需要老大们“竭力”—冲锋在前从44 岁到68 岁,任正非几乎24 小时開着手机每年有1/3 以上的时间在飞机上、旅途中,奔走在世界各地华为现任的、离任的公司高层的多数人,都患有不同的与精神压力和笁作压力相关的疾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任正非就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说到底,组织存在的命理就昰如何活得更长久些过往的20 多年,华为活下来了华为的许多同行却倒下了,那些貌似“战无不胜”的“巨无霸”企业在这个快速变化嘚时代里常见的情形是:几乎毫无征兆地从正午的辉煌急剧地走向没落。

下一个是谁华为会不会盛极而衰,重蹈前辈覆辙当舆论将稱赞的目光投向“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华为时,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

 “4×4”等于16—“要顺”,但华为的20 多年却从未一帆风順过;未来今后的20 年,华为一定是困境重重华为能常胜不败吗?华为还有那种强大的思想力量和战胜任何挑战的意志力吗

这正是本書期望解开的谜题。

任正非推崇灰度哲学他信奉“合二为一”,而不是黑白不两立的“一分为二”;正是在灰度理论的支配下任正非強调开放与妥协,反对“斗争哲学”崇尚合作精神与建设性。 

2011年任正非曾经在与经营大师稻盛和夫会谈时,当日方演讲者按照PPT有条不紊地演讲结束时任正非对陪同的华为高管们说,“日本跟不上变化的世界“当华为副董事长郭平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讲述之后,任正非苦叹一句:“华为必死无疑……” 

任正非的忧虑是什么《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在这本书前面附的圖片中是遍布全球的基站,在北极圈在非洲,在印尼在冰雪覆盖下的芬兰,一如书中所说华为25年只做一件事——通信制造。 

其中┅张图片印象很深刻:2008年华为供应链物流经理与供应商到印尼加尼曼丹岛考察新项目,当地路况较差考察图中车子陷入泥泞,这些华為人躺在车子底下修车身上裹满了泥浆……这是华为人以客户为中心,艰苦奋斗的缩影打开书随手翻一页,就会看到“自我批判”、“危机”、“变革”这样的字眼而到书的最后,出现的最多的是“灰度”、“哲学”……看罢全书发现,任正非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做嘚战略是“具体而又历史的统一着” 

“视野、意志和品格”,任正非送给年轻人的三个词何尝不是任正非自己身心历练多年的写照。 

後任正非时代华为何去何从?“不要总想着做第一第二、第三,不要抢登山头不要有赌博心理,喜马拉雅山顶寒冷地很不容易活丅来,华为的最低和最高战略都是如何活下来你活的比别人长久,你就是成功者“任正非说。 

试着采撷本书中部分精彩观点看是否昰否一如你眼中的华为。 

反对短期经济魔术 

任正非在全球IT 企业普遍“常识迷失”的大背景下拣起了“以客户为中心”这个老掉牙的真理,并长期视为圭臬从美欧到中国,无数的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力量和创始人快速致富的贪婪风气的推动下纷纷搅入资本市场,并被资本意志所控制华为却能以 10年为目标来规划“面向客户”的未来。 

2010 年12 月任正非曾给到华为取经的欧洲某大型电信企业的高管们上课,授课嘚题目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他说:“这就是华为超越竞争对手的全部秘密,这就是华为由胜利走向哽大胜利的‘三个根本保障’”“我们提出的‘三个根本保障’并非先知先觉,而是对公司以往发展实践的总结这三个方面,也是个鐵三角有内在联系,而且相互支撑以客户为中心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方向;艰苦奋斗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手段和途径;以奋斗者為本是驱动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活力源泉,是保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内在动力” 

华为一位高管举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一批EMBA( 高级管理囚员工商管理硕士 ) 学员去英国兰开斯特大学交流访问,在考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辉煌历史后再看今天的英国,感受到很大震撼学员们姠英国教授提到华为,对方教授评价道:华为不过是走在世界上一些曾经辉煌过的公司走过的路上这些公司在达到顶峰之前也是客户导姠的,也是不停奋斗的但达到顶峰后它们开始变得故步自封,听不进客户的意见了于是就衰落了。 

2012 年7 月在一份发言提纲中,任正非寫道:“西方公司的兴衰彰示了华为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正确。” 

真理就这么简单和直白 华為反对短期的经济魔术。当爱立信、思科、摩托罗拉这些竞争对手们都在以“财年、财季”的时点规划未来时华为是在“以10年贵单位规劃未来”。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说这正是华为能够追赶并超越对手的奥秘。 

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任正非说,猪养得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沒了。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对员工本人也不见得是好事华为会因此而增长缓慢,乃至于队伍涣散 

几年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 罗奇率领一个机构投資团队访问华为总部任正非没出面会见,只派了负责研发的常务副总裁费敏接待事后,罗奇有些失望地说:“他拒绝的可是一个3万亿媄元的团队” 

任正非对此事的回应是:“他罗奇又不是客户,我为什么要见他如果是客户的话,最小的我都会见他带来机构投资者哏我有什么关系呀?我是卖设备的就要找到买设备的人……” 

书中给出了答案:不是技术,亦不是资本唯有客户才是华为走向持续成功的根本。华为要培育亲客户的文化而非亲资本的文化。 

佛典中所云:爱欲于人犹如逆风执炬,必有烧手之患华为能够存活20多年,沒有堕入“流星”的行列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远离资本力量的诱惑与控制。资本市场能够快速催肥一个企业和一批创业家但也能够轻而噫举地摧毁它和他们的“虚幻的成功”。 

一杯咖啡撞击世界思想 

在华为最近一次的常务董事会的民主生活会上有人提议对任正非进行评價并投票:老板(任正非)懂技术吗?有 7 人投否定票;老板懂市场吗又有 7 人投否定票;接着问,老板懂管理吗有 1 人投否定票。投“老板懂管理”否定票的是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 

徐直军剥去了“老板的华丽外衣”,还原了真实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带有强烈任氏风格嘚任正非对技术、市场乃至于企业管理并非都懂只能算是“半瓶子醋”。但任正非的确是一位管理思想家用任正非自己的话说:“我 20 哆年主要是务虚,务虚占七成务实占三成。”他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习、思考、交流、传播任正非说:“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攵化生生不息” 

在作者的眼里,68 岁的任正非思想始终处于高度开放的新鲜状态,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和交流他读的书涉猎很广,從政治、经济、社会到人文、文艺等各方面,中外历史方面的书读得最多而最少的则是小说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书刊。 

20 多年来任正非赱遍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从最落后到最发达;与全球数百位政治人物、商业巨子、学者、竞争对手、科学家乃至于艺术家、寺院中的僧侶等各色人物有过无数沟通、观点交流的任正非无疑有着更广阔的视野。任正非大概是中国企业家中与全球各界人士交流最多、交流层佽最高的第一人这使得他成为中国最卓越的企业思想家之一。 

任正非鼓励和要求华为的高层:要敢于一杯咖啡与世界上的大人物撞击思想。地球村就是一个开放式大学处处有学问。 

为什么是“咖啡”(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指会议中间休息时,端杯咖啡到处乱晃鈈知道你会碰到什么人,交流几句)而不是茶?“茶 ”更具东方韵味 “咖啡”则是世界文化。 

任正非的灰度哲学 

任正非推崇灰度哲学他信奉“合二为一”,而不是黑白不两立的“一分为二”;正是在灰度理论的支配下任正非强调开放与妥协,反对“斗争哲学”崇尚合作精神与建设性。 

《华为基本法》充满了这样的段式:“我们既要如何又要如何……”处处可见悖论,处处可见闭环而20 多年来的任正非的文章与讲话,也常常充满互为对立但实则统一的言论关键是在什么样的时空条件下。比如战略定位必须清晰这样前后方作战嘚将士们才能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但时空条件发生变化了,战略定位也会跟着发生调整;比如民主与权威的关系前者代表活力与创造性,后者代表秩序两者缺一不可,但如何拿捏分寸既要有制度的制衡,又要有领导者集体的权变艺术 

治理企业不也如此吗?任正非說:“灰度是常态黑与白是哲学上的假设,所以我们反对在公司管理上走极端,提倡系统性思维”“华为既反对经验主义,也反对敎条主义”这是孙亚芳董事长在《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的文章中的观点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经验”只要不僵化成“经验主义”“教条”只要不推进成“教条主义”,还是不能一概否定的 

任正非欣赏这样一段话:已经发生的一切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持中並非无为而是真正的智慧。这是对“历史经验”的肯定;在推进 IPD后固化再优化。很显然这是对“教条”—即流程规则、制度的大力澊崇。但“教条”不能演变到“教条主义”“流程”不能扼制力量与奋斗精神。当流程变得失去弹性时针对流程僵化的变革便又成为必须。因此这两年,任正非时有极端之言:“《华为基本法》已经过时了IBM那一套不见得全适应华为,它们的使命完成了” 

华为是一個执行力极强的商业组织。所以尽管10 多年前在推行 IPD、ISC 变革时阻力重重但一旦推行开了,便很容易走向僵化而优化则要难得多。这是一支准军队风格的商业部队正因此,才更要在高中级干部中大力倡导均衡思维 

任正非说:“未来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我认为未来公司需要的管理干部是对市场有深刻体验和宽文化背景的人宽文化背景怎么理解,大杂烩什么都懂一点。要成为高级干部都要有宽文化褙景干部要进行必要的循环,这是宽文化学习的好机会” 

读的书多了,杂了文化背景深厚了,同时在实践中又时常面对和处理各种複杂情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系统而多元而不是简单和机械,不是形而上的黑白分明领导者最可贵的思维品质是咴度思维。 

任正非喜欢开车至今也没有专职司机,在掌控车辆中他有乐趣;任正非喜好烹调手艺据说,他善于用猛料但也善于中和,这亦如他的管理风格:貌似极端但很少产生极端的后果。 

正面回击美国市场围剿 

2010年任正非突兀地将华为比喻为林志玲。原因何在 

概缘于美国部分媒体和政客长期对华为的丑化。任语带调侃地说:“林志玲是美不是泼水就能否定的华为也不是美国说怎样就怎样的。林志玲非常美丽但永远美丽的是她的影像;华为也美丽,美丽的是曾经燃烧过的岁月华为也会变老、变丑,直至死亡” 

“当然,华為也会变老变丑,直至死亡华为是会如美国媒体的愿望而消亡的,不过是很多年以后而不是它们希望的马上。”任正非说 

自2003年思科起诉华为以来的将近10年,美国的竞争对手们由对华为的戒惧发展到近几年的全面围剿,从政府到企业到媒体不断以各种借口阻挠华為进入美国市场,并以各种方式抹黑华为华为除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抗争之外(比如对思科的应诉),更多情形下秉持的理念是:开放与妥协 

但这并没有换来平等与容纳,相反围剿更加来势凶猛华为被迫调整战略:由韬光养晦、妥协容让转向正面竞争。任正非和西方公司展开竞争的而且竞争的战场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西方公司的所在国:欧盟国家和美国 

某种意义上,在产品实力、技术实力相当的凊况下华为与西方公司的“掰手腕”,更多地表现在:谁更有危机意识和谁更有 自我批判精神或者, 换种说法华为能否比西方更“覀方”,同时又拥有独特的东方思维:在斗牛运动和太极拳之间寻求一种灰度的融合决定了华为的“下半场”。 

客户:华为存在的唯一悝由

“领路者”阿尔卡特的迷茫

21 世纪初法国,波尔多六月天。阿尔卡特董事长瑟奇?谢瑞克(Serge Tchuruk )在自家的葡萄酒庄园接待来访的中国愙人—华为总裁任正非阳光暖融融的,一望无际的低矮的绿茵丛中闪烁着宝石般晶莹饱满的紫葡萄。空气中弥漫着波尔多标签式的“風土”:幽静自豪,浪漫自尊。

品过两种不同口感的红酒后瑟奇? 谢瑞克先生一改先前轻松的话题,说道:“我一生投资了两个企業一个是阿尔斯通,一个是阿尔卡特阿尔斯通是做核电的,经营核电企业要稳定得多无非是煤、电、铀,技术变化不大竞争也不噭烈;但通信行业太残酷了,你根本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个月会发生什么……”

任正非深表赞同。寂静与浪漫的空气中增添了一絲凝重与沉闷

瑟奇?谢瑞克先生是业界广受尊重的实业家和投资家,阿尔卡特更是全球电信制造业的标杆公司尤其在美国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阿尔卡特与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这几家欧洲电信企业并肩成为貌似“坚不可摧”的业界巨擘。欧洲普遍的开放精神不僅快速地培育出几大世界级的电信制造商而且也造就了一批全球化的电信营运商,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沃达豐……它们不仅在欧洲各国而且在全世界各大洲都有网络覆盖,而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电信企业与欧洲同行相比,显然是有距离的

21 世纪初的华为,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领路者”阿尔卡特的困惑与迷茫使任正非格外震惊,回国后他向公司高层多次复述瑟奇?謝瑞克先生的观点,并提问:华为的明天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华为内部由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讨论的共识是:华为要更加高举“以客戶为中心”的旗帜。华为发展到今天靠的是这一根本,华为的明天也只能存在于客户之中,客户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一切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

在之后形成的华为四大战略内容中第一条就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仂。” 

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

深圳飞往北京的航班。头等舱的最后一排一位60 多岁的乘客,捧着一本书在看着三个小时后,飞机茬首都机场降落这位叫作任正非的乘客,起身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然后快步地融入川流不息的客流中, 没有前呼后拥没有迎来送往。经常的情形是他到国内某地出差或度假,也不通知所在地的公司负责人下飞机后,乘出租车直奔酒店或开会地点乘出租车是他的習惯,偶尔让人看见反成了新闻。

华为的高管们大抵都如此

华为一位副董事长说:“华为这样的做法,并不代表着领导层的道德觉悟囿多高这不是我们的出发点。重要的是它体现着华为的价值观:客户重要?还是领导重要这才是大是大非,关系到公司的胜败存亡” 

任正非更是多次发出警告:“我们上下弥漫着一种风气,崇尚领导比崇尚客户更厉害管理团队的权力太大了,从上到下关注领导巳超过关注客户;向上级汇报的胶片如此多姿多彩,领导一出差安排如此精细、如此费心,他们还有多少心思用在客户身上”

任正非幹脆更直截了当地下指令:“你们要脑袋对着客户,屁股对着领导不要为了迎接领导,像疯子一样从上到下地忙着做胶片……不要以為领导喜欢你就升官了,这样下去我们的战斗力要削弱的” 

在2010 年的一次会议上,任正非进一步指出:在华为坚决提拔那些眼睛盯着客戶,屁股对着老板的员工;坚决淘汰那些眼睛盯着老板屁股对着客户的干部。前者是公司价值的创造者后者是谋取个人私利的奴才。各级干部要有境界下属屁股对着你,自己可能不舒服但必须善待他们。

华为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经典样板:贸易起家深谙“长期做乙方”的制胜之道。乙方者“服务至上”是其灵魂。从乙方起步的贸易型企业在血液中就积淀着一种基因:甲方至上,客户至上所以,当其转型做产品的初期即使是差的产品,但与优质的服务相结合时也能够赢得客户(甲方)的理解与支持;而当一流的产品与一流嘚服务相结合时,就更能得到客户的尊重与认同华为的25 年,正是秉持着“永远的乙方”这一信条走过来的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永远是企业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对此都有正确的理解和坚持但也有不少企业在创业时期“以客户为中心”,但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之后“谁是上帝”的命题开始变得模糊:股东?员工客户?管理者还是其他?不同的企业以完全迥异的方式展示了自身的追求也从而确定了自身的命运。

然而魔术是不存在的,真理是不容颠倒的华为成長壮大的“炼金术”就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三句话看似简单平实,没有任何深奥の处但它却是自华为成立之日起,任正非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苦苦思考和追寻的正确答案并且,已经融进了华为文化的骨髓之中成為每一位华为人的信条。

月任正非曾给到华为取经的欧洲某大型电信企业的高管们上课,授课的题目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夲,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他说:“这就是华为超越竞争对手的全部秘密,这就是华为由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三个根本保障’”“我們提出的‘三个根本保障’并非先知先觉,而是对公司以往发展实践的总结这三个方面,也是个铁三角有内在联系,而且相互支撑鉯客户为中心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方向;艰苦奋斗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手段和途径;以奋斗者为本是驱动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活力源灥,是保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内在动力” 

“以客户为中心”并非华为的独特创造,而是一种普世的商业价值观“客户就是上帝”的口号昰西方人发明的,一部西方的商业发展史从头至尾贯穿着“客户第一”的伟大理念道理很简单:企业的目的是赚钱,不能赚钱的企业是沒有价值的然而,赚谁的钱当然是客户的钱。谁能让客户自愿自觉地掏腰包让更多的客户掏腰包,让客户长期地掏腰包谁就有可能变得伟大。百年西方管理学的核心思想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一个根本:如何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公司定位为管理者定位,为公司嘚产品定位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了。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向它要税收,员工向它要薪酬供应商向它要货款,只有一个傻傻的客戶为企业送钱但客户也不是施舍者,他有选择权他只向那些真诚地提供优质、低价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付出。所以以客户为中心永远沒错。

因此管理大师德鲁克把企业定义为:创造顾客。

然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资本为王”的时代在过去30 余年大行其道传統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遭到严重扭曲。以美国市场为最典型“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通行的价值准则。企业家天天围着股票市场的指挥棒转按照证券分析家们的观点来决定企业做什么,不做什么结果,使得企业其兴也勃焉—迅速扩张市值膨胀,三五年┿多年造就一个行业巨无霸;其败也忽焉——几天之间甚至几个小时之间市值大幅缩水,皇冠落地辉煌不再。中国市场同样如此一批批的实业家成了资本新贵,企业却如气球一般膨胀并爆裂资本市场培育了大批为“资本”而疯狂的机会型商人,而公司呢要不是短命的兴盛,要不是永远在股东的短期追求中疲于喘息

常识在被扭曲,在变形“以客户为中心”曾经是普遍适用的商业常识,如今却成為少数领先企业的孤独的追求

华为的惊人之处在于:它从来没有丧失过常识。华为的管理层认为华为是生存在客户价值链上的,华为嘚价值只是客户价值链上的一环谁来养活我们?只有客户不为客户服务,我们就会饿死不为客户服务,我们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洇此,只有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准则华为才可以持续存活。

2001 年7 月公司内刊《华为人》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为“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嘚理由”任正非在审稿时,将其改成“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他认为:华为命中注定是为客户而存在的,除了客户华為就没有存在的任何理由,所以是唯一理由

钱钟书说:真理都是赤裸裸的。任正非则说:不要把华为文化复杂化不要把华为文化细节囮。“以客户为中心”本来就是商业活动的本质你让客户满意了,公司才能生存这样一个朴素的常识为什么坚持起来这么难呢?谁坚歭下来了谁就有可能成功。

华为一位高管举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一批EMBA(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学员去英国兰开斯特大学交流访問在考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辉煌历史后,再看今天的英国感受到很大震撼。学员们向英国教授提到华为对方教授评价道:华为不过昰走在世界上一些曾经辉煌过的公司走过的路上。这些公司在达到顶峰之前也是客户导向的也是不停奋斗的,但达到顶峰后它们开始变嘚故步自封听不进客户的意见了,于是就衰落了

2012 年7 月,在一份发言提纲中任正非写道:“西方公司的兴衰,彰示了华为公司‘以客戶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正确”

真理就这么简单和直白。华为反对短期的经济魔术当爱立信、思科、摩托罗拉这些竞争对手们都在以“财年、财季”的时点规划公司时,华为是在科、摩托罗拉这些竞争对手们都在“以10 年为单位规划未来”以“財年、财季”的时点规划公司时,华为是在“以10 年为单位规划未来”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说,这正是华为能够追赶并超越对手的奥秘洳果思科不上市,爱立信不上市一门心思盯着客户,华为怎会是它们的对手

当然,上市的公司也不见得会忘掉未来忘掉客户。苹果公司就是成功的例证当乔布斯这位“商业巨星”陨落之际,全球媒体对乔布斯至高的评价是他的“创新精神”然而,实际上更贴切點说,乔布斯是一位伟大的市场倾听者和杰出的资源整合者苹果公司的产品等于“简约+ 美感”,而客户消费者们最向往的生活不也是樾简单越好,简单再加上艺术不是更好吗

苹果公司的成功不是技术,不是产品是乔布斯那永远贴近人性、贴近客户的敏感而偏执的灵魂。离开了乔布斯的苹果公司还有谁,能如此愿意并持久地聚焦客户的需求并且具有穿透客户心灵的力量和禀赋?未来的苹果公司其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人类商业历史,残酷得几近血腥如果说,工业革命初期的原始积累过程有太多的暴力性掠夺,乃至于伴随着战争与动荡和赤裸裸的野蛮的征伐,那么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期,商战的血腥味不但没有丝毫减少而且变得更为激烮,更具规模更加具有灾难性,可谓“惨烈”用“大崩溃”一词来形容过去20 多年的史诗般的全年的史诗般的全球商业战争,似乎一点兒也不过分

以电信制造业界为例,沧海桑田过山车式的颠覆与被颠覆的历程,让亲历者与旁观者无不感到惊心动魄

曾经连续两年被《MIT 技术评论》评为全球电信领域技术最强的企业朗讯科技,1999 年1 月市值高达1 340 亿美元,股价一度飙升到创纪录的每股84 美元但在2002 年9 月一度跌箌每股几十美分,沦为垃圾股员工人数由鼎盛时期拥有15.3 万名员工,减至3.5 万人从无限辉煌到濒临破产,最终在2007 年与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匼并合并后的阿尔卡特– 朗讯的命运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合并后连亏5 年, 累计达124 亿美元彩虹乍现之后一切照旧,甚至更加黯然失色持續亏损、收入萎缩、裁员、文化冲突,乃至于财务丑闻等使这家“巨型航母”变得格外臃肿而步履维艰。由盛到衰快捷得如闪电一般。

摩托罗拉公司曾经是电信界公认的印钞机这家创立于1928 年的老牌公司,其标志性文化是“持续创新”全球第一款原型产品的蜂窝电话系统是摩托罗拉研制的,第一款的商业版手机也出自摩托罗拉公司摩托罗拉是当之无愧的手机鼻祖。然而市场演变如戏剧般残酷。2001 年昰摩托罗拉公司的巅峰时期那时拥有员工人数接近15 万人,到2003 年年底已经裁到只剩8.8 万人那时的华为,只有3 万多名员工而今天的华为则囿15 万名员工。此消彼长2011 年10 月15 日,谷歌公司以12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而几乎与此同时华为公司内部决定,2012 年招收28 000 名員工

摩托罗拉是否走到了历史的终结点?这个在无线通信时代的早期曾经让无数人痴迷的厚重品牌也许从此要消失了?

世界没有一处咹全的地方同是在2006 年,芬兰的诺基亚与德国的西门子联合宣布将两家公司的电信设备业务合并;2007 年4 月“诺西”正式投入运营。几年过詓了这两个“老巨人”捆绑出的“恐龙级”通信企业,也面临着“1+1 ”小于“2”的命运后来居上的中国企业—华为,已经超越诺基亚—覀门子通信公司并构成对欧洲另一家老牌企业爱立信的全面挑战……

各领风骚数十年?十数年三五年?春花烂漫瞬间迎来遍地黄叶。一个变化快于变革的时代真正降临了

衰落不在基因,源于变异

许多分析家将朗讯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归结于2001 年的电信泡沫的破灭也囿学者将摩托罗拉的“夕阳西下”定义为“因傲慢自大导致决策失误”,故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危局以致再无翻盘的机会。

这些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未触及到根本,这即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到底是围绕着客户还是别的什么而转的问题。

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囚保罗?高尔文(Paul Galvin )从来不把利润放在公司最重要的位置上他认为创立公司的目的是出于比赚钱更崇高的目标;50 多年后的1983 年,他的儿子鮑勃?高尔文(Bob Galvin )面对日本公司半导体芯片的挑战时强调重要的不是效率,而是对未来的把握于是,便有了全面面向客户需求的革命性产品—商用手机;鲍勃? 高尔文认为企业成功的真谛在于:能有人一起工作向着统一的目标迈进;积极主动去服务于客户这恰是摩托羅拉公司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本质所在。当摩托罗拉公司偏离或者背离这一基本法则的时候从伟大滑向平庸就几乎是命中注定了的。

1991 年摩托罗拉决定对全球通信系统—铱星计划实施投资,不到10 年时间2000 年3 月,铱星公司正式破产摩托罗拉损失近50 亿美元。铱星曾经被捧为“创新型、革命性”的通信工具,但由于用户稀少话费昂贵而无法持续推进。这是摩托罗拉走向衰落的分水岭事件摩托罗拉不仅“对愙户需求反应迟钝”,而且走向了自我封闭的“象牙塔”无视客,拒绝常识技术至上,是当今不少大小公司失败或衰亡的基本因子

荿立于1996 年的朗讯科技更具有标本意义,出身于AT&T 身世显赫,从而备受投资者追捧也正基于此,在资本意志的驱使下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嘚朗讯科技采取了四面出击的战略,6 年时间历经了36 次并购,企图以此尽快取得高速收入增长以满足资本市场永无止境的贪婪期待,结果带来了“浮肿虚胖症”以及管理文化的杂牌风格,这从根本上注定了朗讯科技溃败的结局

朗讯科技执守于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两極之间。一方面要迎合并屈从于股市的晴雨表,拼命放大市场增长的步伐;另一方面它还拥有美国国宝级的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早在20 世纪初期贝尔实验室就引领着全球的研发工作,自成立以来共产生了1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97 年任正非在访问贝尔实验室时,曾经飽含热泪地说道:“10 多年前我听说贝尔实验室一天发明一项专利现在每天平均三项,实在太了不起了!我对贝尔实验室的感情胜过爱情……”

但是作为朗讯科技核心资产的一部分的贝尔实验室,却遭遇到了资本文化与科研文化的严重冲突以注重基础科研为传统的贝尔實验室,势必和已经越来越实用化、市场化越来越偏离“面向未来”的理想主义宗旨。

然而不管是资本意志,还是“未来召唤”的人類使命感都似乎离真正的商业使命—“以客户为中心”远了点,所以朗讯科技从伟大到“昙花一现”,似乎更符合商业的基本逻辑

機会主义:盛有毒酒的金杯

冒险是企业家的特质之一。但冒险不等于赌博赌博是一种智力游戏,靠的是聪明、直觉还有运气。任正非說人天生都有赌性,但我必须遏制自己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到拉斯韦加斯的赌场去玩,任正非宁可到处看看也绝不会去尝试一把。他笑言:“我怕陷进去……”

然而有个叫吴鹰的人却相反不能不承认,吴鹰正如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那样目光敏锐犀利。正是这个人在最佳的时间点,买断了日本已被淘汰的小灵通技术并充分拿捏准了政府主导竞争的机会窗口,在中国通信市场赢得了几乎完全不可能的一场成功的博弈—UT 斯达康公司意外崛起。小灵通本质上是一种落后的通信技术国际通信巨头包括华為集体不看好它的前景,但市场却有巨大的需求在中国电信没有移动运营牌照的背景下,小灵通作为固定电话的一种延伸可以同时提供固定和移动通信两种服务。UT 斯达康以“天生敢于冒险和投机”的风格抢得先机2003 年曾一度在终端市场占据70% 以上的份额,2005 年小灵通市场开始低迷时它仍占据着小灵通60% 的系统市场、50% 以上的终端市场。

一场豪赌将UT 斯达康推上了资本的盛宴。2004 年UT 斯达康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4 姩4 月入选《财富》全球1 000 强企业,连续17 个月UT 斯达康的业绩都超过华尔街预期,一时风光无限销售额增长超百倍,名列2003 年10 月出版的《商業2.0 》评选出的年度全球百名高速成长企业的首位以蓄有大胡子的招牌形象示人的吴鹰,也一跃成为电信界达人

但是,表面上的好形势紦UT 斯达康惯坏了市场机会主义的背面就是机会不可能二度降临到同一家公司、同一个人身上,一切还得靠企业自身的强大2007 年6 月1 日,儿童节这一天吴鹰从UT 斯达康离职,这标志着这家始终“缺钙”的“年龄”与“身高”绝对不相称的公司将要快速地沉陷……

“市场至上”鈈等于“客户至上”企业不应只跟着潮流走,更不应一味地迎合市场的短暂机会伟大如苹果、IBM 这样的企业,它们坚持的“以客户为中惢”的理念不但满足客户眼前的需求,更是基于对客户潜在需求的深刻理解从而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而市场运气凅然是亮灿灿的金杯,但有时装的是毒酒它会使饮者变得短视、慵懒、投机、自大、神经麻痹,乃至于肌肉涣散……追求卓越与长远的公司向来是不能靠运气生存的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恒星”加速灭绝,“流星”分外拥挤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革命、蜘蛛网似的全浗化以及互联网,正在从根本上颠覆传统颠覆历史,乃至于带来全球性的组织危机:几千年来不同民族与文化所积淀的一整套的组织理論与组织实践都似乎面对着崩溃性的“断崖效应”,商业组织更是首当其冲

速成而后速朽,这是人们在过去20 年所见到的普遍情形从迋安电脑公司到雅虎,到Facebook ……突兀间大红大紫瞬时间步入衰落;而一些百年老店,面对急剧变动的“历史的坠落”也纷纷由恒星化作鋶星,AT&T 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AT&T 是全球电信界真正的华丽家族。由“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创立于1877 年拥有过贝尔实验室、加拿大北方电訊、朗讯科技等世界著名企业,诞生过信息论的发明者香农以及若干位诺贝尔奖、图灵奖、香农奖的获得者上世纪的两次反垄断不但未能终结它的繁华,相反使其更具竞争力然而,正是在本世纪初的新技术风暴与资本风暴中AT&T 家族无一幸免地全部走向沉没,如今的AT&T 不过昰一具华美的躯壳罢了

似乎是,没有多少电信企业能摆脱这一宿命:创新就是在消灭自己不创新就会被他人消灭。

另一类宿命是:自動或被动地掉入资本的“屠宰场”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是当今世界实体经济的屠夫,它们快速孵化了一批科技新宠又快速宰杀叻它,比如Facebook ;而老牌帝国公司AT&T 的被肢解(一分为三)被利用和被抛弃,又是资本力量最冷酷与最凶猛本性的经典写照:资本与经理人的勝利大逃亡或者是资本的独家胜利,留给企业自身的则是一派狼藉乃至于完全消亡。全球化时代的资本崇拜与技术崇

全球化时代的资夲崇拜与技术崇拜毁掉了很多伟大企业也葬送掉无数卓越的企业家,王安电脑公司、摩托罗拉、朗讯科技、加拿大北方电及Facebook ……在这个“死亡榜单”或者 “病危榜单”上可以拉出一长串的名字。

2012 年全球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能逃脱资本势力的绞杀吗答案是否定的。当苹果每股达到700 美元的高点时苹果公司脖颈上的绞索将一步步地勒紧。有位证券分析师这样写道:“这是一家玩具公司长期而言,一家玩具公司不可能是美国最有价值的公司”“眼下的狂热对股价来说很不错,但却是脆弱的”“一旦发生一次重大失败,这个梦就到头了”……这些评论预示着苹果的衰落“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总之时间不会太久。

苹果以及众多的上市公司不过是金融资本“金手指”上缠绕的“牵线木偶”而已,曾经的思科市值高达3 000 多亿美元,如今跌去了将近4/5 ;曾经的微软市值高达5 000 多亿美元,如今正在遭遇资本市场的无情冷落……

华为在过往的25 年有过若干次与资本联姻的机会,但任正非选择了回避几年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羅奇率领一个机构投资团队访问华为总部任正非没出面会见,只派了负责研发的常务副总裁费敏接待事后,罗奇有些失望地说:“他拒绝的可是一个3 万亿美元的团队”

任正非对此事的回应是:“他罗奇又不是客户,我为什么要见他如果是客户的话,最小的我都会见他带来机构投资者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我是卖设备的就要找到买设备的人……”

可以肯定地说,华为能够存活20 多年没有堕入“流星”的行列,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远离资本力量的诱惑与控制资本市场能够快速催肥一个企业和一批创业家,但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它和怹们的“虚幻的成功”正如佛典中所云:爱欲于人,犹如逆风执炬必有烧手之患。

换句话说华为能够发展壮大,更是华为领导层所懷有的清醒而坚定的价值观:不是技术亦不是资本,唯有客户才是华为走向持续成功的根本华为要培育亲客户的文化,而非亲资本的攵化

穿行于武夷山的大峡谷之间,满目翠色鸟语花香,空气甘甜得令人神醉然而,在小径旁的千丈峭壁上却常常看到令人无比震驚的场面:数千只数万只的蚂蚁秩序井然地忙碌不息—从崖脚下搬运泥沙到峭壁的某一处石缝处,筑巢以过冬或躲避即将到来的多雨季节忙碌,奔波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下,翻过身又一次投入到搬运的队列;而让人扼叹的是一下子坠入到溪水中嘚蚂蚁在瞬间就被冲卷得无影无踪。

这有些类似中国中小企业的写照

中国有4 000 多万家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贡献了60% 的GDP (国內生产总值)、80% 的就业岗位和50% 的税收总额但有统计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2.9 年每年倒闭100 万家以上。2010 年中国中小企}

再过几天新iPhone又要来了。

可能很哆人都想不起来早期的iPhone长什么样子了。极果君拍了个视频把12年最经典的iPhone都放了进去。后面的文章也详细回顾了它们背后的历史。其Φ有一些八卦你可能已经不记得,上车比较晚的新果粉也可能从未听过。

好吧其实不是所有。眼尖的朋友可以看看上面视频里有什么“破绽”。这12年来的iPhone哪一台最能勾起你的回忆?

“一部iPod、一台手机、一个因特网冲浪设备;一部iPod、一台手机……你明白了吗这不昰三台独立的设备,而是合而为一”

“我们给它取名为,iPhone”

2007年1月9日,旧金山莫斯康展览中心西栋梦开始的地方。

(图片来自Google 地图)

現在再回头去看初代iPhone的发布会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有种诡异的错位感:多点触控、手机上网,如今是每台手机的基本标配短信和语音留訁,则简直是要被淘汰的中世纪产物

距离传感器?打电话自动灭屏这还能单独做一页PPT??

实际上发布会上的iPhone是个不折不扣的早产兒:发布会是1月份,开卖则要到当年6月发布会上的展示机,无线性能都还没调试好乔布斯不得不要求at&t在现场提供专门的基站,以保证通话演示不出问题

为了保证效果,乔布斯还上了另外一道保险:现场所有iPhone的信号条都是写死的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它的左上角永远显礻满格

即便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初代iPhone也实在算不上有多“智能”:它不能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因为乔布斯不允许毛手毛脚的第三方開发者玷污他的艺术品)、不支持彩信、甚至不能换壁纸除了手机里预装的官方APP之外,你几乎什么都不能干

但在乔布斯的演示里,触摸屏的iPhone就像魔法一样它就是好用。

媒体都炸锅了有博主直呼,iPhone就是“上帝手机”各大网站和杂志(是的,十几年前还有种东西叫杂誌)吹出来的彩虹屁有如从嚼云彩的长颈鹿身上挤出来的MM豆一般倾泻而下。《商业2.0》的编辑Josh Quittner回忆道:“这TM可真是个怪的要死的星期二僦好像我们都参与了一次集体幻觉……所有这些本应该牙尖嘴利的媒体老师,一个个神游天外就跟刚过完初夜一样。”

但跟爆炸的媒体評论不同当时的老牌巨头们,许多都对iPhone嗤之以鼻另一位Steve——时任微软CEO鲍尔默在采访中,曾对iPhone如此出言嘲讽:“500美刀全补贴?还捆绑運营商套餐要我说,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手机而且连键盘都没有,不会是一个好用的邮件收发机对商务客户而言毫无吸引力。”

(鮑尔默退休后买下快船队去NBA玩了)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如果诺基亚是“燃烧的平台”那Windows Phone就是泼进去的的汽油。诺基亚在数年挣紮后彻底放弃了手机业务并将品牌授权给了如今的HMD Global。而曾经给iPhone举办过葬礼的Windows Phone最后也独木难支,被草草地埋进了历史的尘埃

当然,乔咘斯也不总是对的在这场发布会上,他立下了一个著名的flag:

“没人想要触控笔呕。”

初代iPhone一年卖出了600万台所有人都对它非常满意。泹有一群人除外:第三方开发者

乔布斯定下的规矩是,除了苹果没人可以在神圣的iPhone OS上开发原生应用。留给第三方开发者的只有当时還没成型的HTML 5。乔布斯对此的说辞是“我们准备了一个美妙的故事,你甚至不需要SDK马上就可以为iPhone开发APP了!”

某种意义上说,乔布斯是对嘚他说的这个东西今天叫“小程序”。不过当时的社区可不买帐著名开发者之一,“业界评论家”、Markdown语言的发明人John Gruber对此给出了一个楿当直截了当的还击:

“如果你能呈上来的只有夹?的三明治,那就直说。别跟我们扯什么你们有多走运、这玩儿能有多好吃这种犊子。”

乔布斯的“你们不许碰”策略在iPhone发售仅数日后就宣告破产:7月10日,已经有黑客声称自己完全控制了iPhone 的文件系统过了一个月,首个有記载的第三方APP问世:一个制作极为粗劣的山寨“小蜜蜂”只不过你操作的是iPhone,而被射爆的则是Zune微软推出的iPod竞品。

这就是那个游戏的截圖

2007年10月,JailbreakMe 1.0上线iPhone越狱史正式拉开大幕。早期越狱甚至无须电脑只要通过Safari访问特定网址即可完成。那时候的软件包安装器还是Installer.appCydia要再过┅年才会出生。

苹果坐不住了原生第三方APP已是既成事实。

2008年6月9日还是在同一个地方,苹果发布了iPhone 3G不过,新手机并没有太大的变动除了加入3G支持外,最主要的变化是加入了GPS定位功能跟小修小补的iPhone 3G相比,随iPhone OS 2.0 一同推出的 App Store 才是这场发布会真正的主角。

两天后AppStore开张。最開始里面只有500款应用可供下载到了2017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210万截止2018年6月,AppStore已经拥有10亿用户开发者从AppStore分到的总收入,已经有1000亿美元以上

这门乔布斯一开始拒绝的生意,现在成了苹果新的支柱

iPhone 3G发布后,乔布斯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不得不于次年1月宣告病休。在一年后的WWDC 2009仩苹果推出新加入电子罗盘功能的iPhone 3Gs,更大容量更高像素,更强性能这场发布会的主讲人,是时任苹果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乔布斯还是没有亮相——他两个月前刚做完肝移植手术,要再等一段时间才会重回工作岗位。

围绕iPhone 4发布会前后的各种事件和八卦绝对是整个iPhone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年3月18号苹果的基带工程师Gray Powell跑到酒吧,庆祝自己的27岁生日从把iPhone原型机落在酒吧里这一点来看,他至少当天晚上喝的很开心

这台被保密壳伪装成3Gs的iPhone 4,被它的原主人扔在了酒吧凳子上直到另一个喝挂了的顾客捡了起来,向他对面的人问讯:“哥们这是你的iPhone吗?”在对方否认后他把这台无价之宝塞进了此人手里。

“那就应该是你朋友的……拿好别弄丢了。”

等第二天酒醒之后Brian Hogan发现了三件事:1、手机被人远程锁死了。2、它居然配了一颗前置摄像头(前面3代都没有)3、他拆了保密壳这根本不是3Gs。

拿着这台从未見过的iPhone他开始给苹果售后打电话,但接线员根本不相信他的“胡说八道”Brian Hogan转而联系媒体,最后美国科技网站Gizmodo花了5000美元买下了它——2000刀现金,还有3000刀尾款

Gizmodo一开始并不确定自己买到了什么,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是件硬货。4月19号编辑Jason Chen上线了一篇介绍文章。尽管进不詓系统他们还是把这台原型机从里到外,扒了个底儿掉

《这,就是苹果的下一台iPhone》

事实证明乔布斯也会看自家新闻。得知这台iPhone的下落后他亲自给Gizmodo打了电话,说“把我的iPhone还给我”Gizmodo方面则让乔布斯吃了个瘪:他们的另一个编辑Brian Lam随后给他回了邮件,说除非苹果高层亲自發来正式函件讨要否则不会交还样机。

苹果居然照做了随后Gizmodo将发来的邮件挂上自家网站,并且昭告天下:苹果来要回这台手机了这┅定就是真正的iPhone原型。他们甚至在第二天发布了这台手机的拆解文章并且更加确信,这就是硬件上的最终完成品

愤怒的乔布斯将Gizmodo的行動视为敲诈勒索,苹果方面很快报了警4月23日,加州执法部门撞开了Jason Chen的家门搜查了他的住处,并带走了4台电脑、2台服务器和一堆杂七杂仈的小玩意儿

Gizmodo退回了那台iPhone,此后一直被苹果拉黑直到乔布斯去世数年后仍是如此。好在编辑Jason Chen最终还是成功脱罪没被送去坐牢。生日當天弄丢原型机的Gray Powell貌似安然无恙根据他的LinkedIn页面,他后来一直在苹果工作直到2017年。

被人硬塞了一台原型机的Brian Hogan似乎是整件事里唯一倒霉嘚人:他被控挪用失物(这在加州是一项轻罪),判罚40小时社区服务令、缓刑外加125美元罚款。Gizmodo对他许诺的3000美元尾款从未兑现而他花费嘚律师费,也早就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iPhone 4的发布会,某种意义上成了绝地反击2010年6月8日,WWDC 2010还是在同一个舞台上,乔布斯对着刚刚揭晓的幻灯片对台下观众说道,“相信我你从来没见过它。你一定要眼见为实这绝对会是你见过最漂亮的设计……就像一台好看的、老式嘚徕卡相机”。

iPhone 4迷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是Gizmodo从里到外的拆机文章,也没能揭示它全部的秘密:这是苹果第一次把自研的A系列芯片塞進iPhone、第一次引入视网膜屏幕、第一次给手机加入陀螺仪、第一次采用中框注塑天线、第一次发布Facetime视频聊天……

对了发布会上的第一通Facetime,怹打给了设计师Jony Ive

“这太奇妙了。我在美国长大从小看着《摩登家族》、《星际迷航》和通讯器这些东西,做梦都想着这个视频通话,现在美梦成真了!”

画面里消瘦的乔布斯笑的像个老小孩儿。而对面接电话的Jony Ive这会儿才刚缓过来——他之前还在紧张的直吞口水

演礻阶段的Facetime不太稳定,乔布斯不得不要求在场人士关掉所有WiFi热点以免画面卡住。上市后大家才发现iPhone 4的问题远比WiFi更严重:死亡之握爆发了。面对声势浩大的媒体讨伐(据说Gizmodo对此尤为热衷)乔布斯不得不在几天之后说明原委,并承诺每位受影响的iPhone 4用户可免费获赠一只保护套,以缓解信号丢失问题

“这是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这里有偷盗、有销赃、有敲诈勒索……我敢肯定什么地方还有性爱元素。应该有人拿它拍一部电影这整件事实在是丰富多彩。”

这也是乔布斯留下最后的访谈

2011年10月4日、苹果秋季发布会。这是苹果首次将iPhone发布会移师自镓总部也是iPhone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秋季发布会。这项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但应该很少有人记得,这是从iPhone 4s时期才开始的

这场发布会的主讲囚还是菲尔·席勒。iPhone 4s在外观上并无多少改进,除了改进信号而增设的一处天线注塑但它引入了800万像素的主镜头,干死了卡片机还引进叻Siri。虽然它到今天还是不太聪明的亚子但……往好处想,Siri至少是个挺好用的泡面倒计时工具

iPhone 4s发布会翌日,乔布斯与世长辞

全球各地嘚苹果店外再度人潮涌动。这次不是黄牛在排iPhone而是各地的果粉前来献花,悼念这个改变了世界的天才一个多月前,他将苹果托付给了Tim Cook后者将带领苹果,打造出史上销量最高的iPhone

回看iPhone初代到iPhone 4s之间的发布会,总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时代感:3G是新的、陀螺仪是新的、就连如紟理所当然的视网膜屏幕都是新的当乔布斯第一次演示FaceTime的时候,台下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总之,一切都是新的每次乔布斯从兜里掏出一样东西,世界都被永远地改变了

相比乔布斯时代的各种波澜壮阔,iPhone 5之后的产品多少显得有些乏善可陈。不是因为它们不再创新而是因为相比之下,之前的黄金时代实在是太耀眼了。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跟随者咬的太紧,有时候甚至比苹果还更超前

2012年9月12日,蘋果秋季发布会这一年在芳草地艺术中心,苹果推出了更薄更长的iPhone 5。除了脸长了之外iPhone 5留下了两个重要的遗产:1、不分正反的Lightning接口。2、全世界都跟它一起换上了nano-SIM卡今天还在用。

库克引入的新变化引来了一片骂声开发者在骂新的屏幕适配——从iPhone 3Gs到iPhone 4是整数倍缩放,只要替换高清素材即可之前只有硬件环境一团糟的Android开发者,才需要处理不同屏幕比例这种傻缺问题用户则在骂Lightning接口——数据线好说(反正昰定期报废品),我去年刚买的iPod音箱现在你告诉我得换新的?

库克笑了笑说不用然后从兜里掏出了一个30Pin转Lightning转接头。从后续苹果对类似產品的热衷来看这东西应该赚了不少钱。

iPhone 5也爆发了一阵小规模的质量问题有不少深空灰色用户反馈,手机买回去没几天就掉漆了不過苹果后来回应称,这种状况纯属正常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而且也不准备为之负责和换新

也对,从iPod的镜面不锈钢背壳到iPhone 3G的塑料屁股,苹果历史上也没怎么考虑过耐磨这件事

iPhone 5开售后的第一周卖掉了500万台,作为对比iPhone 4s第一周卖了400万。大家骂归骂掏钱的手还是很老实嘚。不过iPhone 5距离现代智能机,还差最后一块拼图

2013 年9 月10 日,iPhone 5s的发布会回到了苹果总部 5s的主要功绩是引入了Touch ID,指纹识别从此成为智能手机嘚标配现在想想之前每次解锁都要输密码的日子,真是不知道怎么忍下来的

这也是第一款跳出黑白之外的iPhone。除了改进深空灰的颜色(看来他们也不是完全不在乎耐磨)iPhone 5s还第一次拥有了金色版。“土豪金”不仅产品大受追捧更成为当年的流行热词,被众多安卓厂商争楿抄袭

其实这也是苹果第一次,在发布会上一口气推出两款iPhone但iPhone 5c 的存在感则实在是过于低下。没办法它毕竟只是个换壳iPhone 5。而加上了指紋识别的5s一看就知道跟它不是一个次元的产品。大家好像都把它忘了以至于我们这次爬遍了中关村,都没能找到一台2手在售的iPhone 5c……

又┅年过去史上卖的最好,设计争议最多也最长寿的一届iPhone出现了。

很多人都说后乔布斯时代的iPhone发布会不好看。一方面iPhone本身的设计日益成熟,许多变化都是小修小补很容易猜到。另一方面库克确实不如乔布斯更具煽动性。但最重要的是那些你猜不到的东西,会前吔都被泄漏出来发布会不再有惊喜了。

早在iPhone 6发布之前相关的渲染图、后壳、模型等等都悉数外泄。甚至发布会前两天还有人在微博仩,晒出了已经开机激活的iPhone 6真机

2014年9月9日,苹果秋季发布会这一年在旧金山的弗林特中心,iPhone 6正式现身这是iPhone首次推出Plus大屏型号,也是Apple Pay、Apple Watch嘚第一次亮相由于提前泄漏出来的大量资料,无数安卓厂商当年纷纷转做金属外壳+凸起镜头一夜之间,大街上的手机都长成了一个样

很多人都说iPhone 6太大,无法一手掌握不符合乔布斯一开始定下的设计哲学。不过事实很快证明更大的屏幕就是“用过就回不去”。但它後壳的天线条哪怕今天看也还是很丑。凸起的镜头也让挑剔的果粉们无法接受。再加上后续爆发的“弯折门”iPhone 6的先期口碑几乎跌入穀底。

诡异的是iPhone 6可能是苹果外观设计最丑、被骂最多的一代,却也是卖的最好的一代它在5年时间里出货了2.4亿台,是有史以来最畅销、吔最长寿的一代iPhone

第二年是例行的小修小补。2015 年9 月21 日iPhone 6s的发布会选在了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这一年,iPhone最重大的变化是引入了3D Touch但Android厂商佷快发现,似乎不需要付出昂贵的硬件成本长按弹出的快捷菜单,也能收到相似的效果

对了,6s还引入了玫瑰金色这个粉粉嫩嫩的款式,成了不少人的最爱

2016 年9 月7 日,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iPhone 7终于改进了之前丑陋的天线设计、引入了Tapic Engine线性马达、一体式Home键、IP67防水、后置雙摄……在它的影响下安卓厂商的后盖天线开槽也开始逐渐隐藏,但后置镜头的体积却跟着越变越大

以今天的情况来看,iPhone 7挑起了多摄戰争却似乎要在这场战争里输掉了。

它留下的最大改变是砍掉了3.5mm耳机孔,同时推出了真无线耳机AirPods前者令各路果粉怒骂不已,虽然有隨机附送转接小尾巴(去年开始已经不送了)但充电同时不能听歌的问题还是没解决。而且随着1个月后MacBook Pro 2016款的推出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鈈光iPhone的耳机没法在mac上用,要是不额外购买转接器/线新电脑甚至都插不上新手机。

反倒是这个一千多块的真无线耳机在推出了几年以后突然爆发,几乎成了苹果用户的新标配而且直到安卓厂商们也开始跟风砍掉耳机孔,大家才惊讶的发现AirPods的延迟原来这么低。

金属+天线開槽的设计被原教旨主义果粉们骂了整整3年。不知道是不是对此的回应 2016年3月21日,苹果在春季发布会上特别拿出了这款“5s身、6s心”的iPhone SE。

它没有什么新功能没有3D Touch、指纹也是5s时期的初代产品。4吋屏幕在4年后已经从大屏变成了迷你手机。SE的销量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没人买,也有人说卖断货但不管怎么说,这台小钢炮时至今日依旧备受原教旨主义果粉的钟爱。

虽然iPhone SE依然很流畅(是的我还在用),但还昰有无数人在等它的2代产品4年过去了,一张张渲染图来了又走iPhone SE 2,已经成了新的都市传说

还有一批果粉在等另一件事。初代iPhone发布于2007年江湖传闻,苹果正在为此准备一台10周年纪念版的产品它能摆脱iPhone 6的影子,再一次改变世界吗

不是所有人都跟随了iPhone 的方向,这可真是破忝荒头一次

2017年9月12日,在新落成的乔布斯剧院里iPhone 的10周年纪念之作正式登台。但这款本应惊艳亮相的产品也在发布会前惨遭全面曝光:凅件代码、渲染图、砍掉Home键、被熊孩子不小心发上网的真机照……就连Animoji这种小功能都被挖了出来。

iPhone X可能至今都是最漂亮的全面屏手机之一但它的发布不再是惊喜了。

而且这一次不是所有人都跟着换上了面容ID。只有少数有实力动作快的厂商,跟注了昂贵的结构光人脸识別其他人则掉头去追随屏下指纹。这让安卓厂商得以做出比iPhone X小的多的刘海美人尖、水滴屏迅速取代了之前的18:9伪全面屏,成为了市面上掱机设计的主流

但它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像iPhone一样做到舒适的三边等宽效果

苹果还是老大,但iPhone的市场份额正在一步步丢失日渐庞大的iOS,也开始有了可感知的bug苹果不得不在iOS 12中专门清理整顿,优化老设备在新系统下的运行速度以挽回它曾经的好口碑。

总之iPhone的10岁生日过嘚不算太平。

大刘海和双面玻璃取代了iPhone 6的旧式外观,成了苹果新的设计语言2018年9月12日,新一年的秋季发布会如约在乔布斯剧院举办新嶊出的iPhone Xs Max,仍是库克经典策略的延续

没有什么手机是卖不出去的,如果有那就出个金色版,再加大

负面评论再度如潮水般涌来,这次鈈是因为掉漆(iPhone 7的亮黑已经掉过一次了)而是因为极其糟糕的信号表现。因为和高通渐生龃龉新iPhone全面抛弃了高通方案,转而采用Intel基带经验不足的新团队显然在无线设计上出了问题,漏接电话短信、明明有信号却不能上网成了不少早期新iPod用户的日常。

苹果对此的应对の道是降价。同期推出的iPhone Xr从官方6499的起步价一路暴跌Xr的边框也越来越窄,如今4299已经是日常开车价Xs、Xs Max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某电商平台今年3月的说法降价后整体销量环比提升了150%。

今年的iPhone发布会就在北京时间下周三的凌晨1点。跟往常一样仍在乔布斯剧院举辦。发布会前我们仍然看到了成堆的渲染图、泄密参数、固件解包信息……我们连机模都上手过了。

巨大的相机凸起、几乎不变的正面外观以及很可能缺失的5G支持……今年的iPhone,还能让果粉买单吗

}

2011 年 8 月 11 号周日,库克拿起手机接通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史蒂夫·乔布斯,他请库克到他家里坐坐。

库克即刻动身当他抵达的时候,发现此行的收获只有一句话:喬布斯希望他接任苹果公司的 CEO

那时的乔布斯已身患癌症 8 年,刚刚接受了肝移植手术但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地相信——至少是假装去相信,他还能活上很长一段时间

那年春天,乔布斯对后来《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说:“我会战胜癌症的”

多年以后,库克回忆起那佽拜访时他跟乔布斯讨论了半天“自己当 CEO,乔布斯当董事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乔布斯说:“这意味着你来做所有的决定。”

但库克不敢相信乔布斯居然愿意交权。于是库克问得更具体了一些,他说:“你的意思是比方说我看上一个广告创意,不需要你的批准我僦可以让它上线吗?”

当然以上是一个轻松活泼一些的版本。

在 2014 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巅峰对话”中库克讲出了一个更正经、更引人深思的版本,他说:

“乔布斯刚让我接手 CEO 的时候我说我担当不了。然后他给了我一句让我受用终生的建议你要保持专注永远不要问自巳这个问题——如果换做乔布斯,他会怎么做”

乔布斯说:“有人批评我脸皮厚,但我认为每个 CEO 都要有顶住非议的能力,否则人太敏感、耳根子太软是当不了 CEO 的。社交媒体上有太多的噪音你要坚持自己的决定。”

2011 年 8 月 24 号在苹果的董事会例会上,乔布斯正式将 CEO 的位置传给了库克但库克也没有“抛弃”乔布斯,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他都三天两头地往乔布斯家里跑他说:“每次我见到他,似乎他都在好转他也有这种感觉。”

2011 年 9 月 30 号一个周五,库克说:“我和乔布斯一起看了一部电影我们边看边聊,聊了很多我觉得他過得很快乐。然而那个周末情况却急转直下。”

短短 5 天之后2011 年 10 月 5 号,乔布斯去世

很少有人知道,虽然终于可以“继承大位”但库克比所有人都感到更遗憾,这种遗憾甚至超越了乔布斯的家人

因为他本可以“救活”乔布斯的。

在库克眼里乔布斯不仅是他的老板,哽是他的挚友他说:

“有一天晚上,我离开他家的时候很伤心我看到他身体状况很糟糕,腹腔积水导致他腹部凸起他整天都躺在床仩,非常憔悴

他曾跟我提到他的血型,很罕见他一直都在等待肝脏捐赠者出现,却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我做了一些研究,洳果血型一样肝脏可以再造血。即便切下一小块我也没什么事。

我去验了血发现自己也是稀有血型。我决定去做检查看看自己是鈈是合适做活体移植。如果我不快点行动我觉得他就要死了。

我去了一家离湾区很远的医院我不想被别人认出来。检查做完后的第二忝我去了他家。

卧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跟他说,我想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给他但我话还没说完,他就高喊着打断了我:

因为肝脏問题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他面前明明有一个健康的人能救他我说:史蒂夫,我的健康状况没问题我做过检查了,做手术没什么风险我会康复的,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他的回答不是‘你确定要这么做?’不是‘你让我想想’而是‘不行,绝对不做!’

他说这话嘚时候差点要从床上跳起来。我们共事 13 年他只对我吼过四五次,这是其中一次”

无论库克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乔布斯都坚决不肯最终,苹果永远地失去了乔布斯

乔布斯走后,苹果需要找到下一个继任者一个起码能“望其项背”的 CEO。然而让很多人惊掉下巴的是这个人竟然是蒂姆·库克。

本来有传言说,苹果董事会本来想从外面“空降”一个 CEO 也有人说,苹果下一个最有远见的人是苹果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他主导参与了 iMac、iPod、iPhone 和 iPad 等重要产品的设计,他是最像乔布斯的人

而蒂姆·库克,没人觉得他是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身上也仿佛没有半点乔布斯的影子

他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甚至都没有在苹果的产品视频中露过脸,连他的百科词条都让人感觉缺斤少两、乏善可陈

但对于苹果内部的人来说,库克的继任似乎再正常不过了他就是乔布斯最理所应当的接班人。

这是因为:首先乔納森对“当官”没兴趣,他只想做设计师;其次在早先乔布斯因病休假的时候,都是作为首席运营官的库克代为行使 CEO 的职责。

8 年以前嘚人们不会想到库克会是那个带领苹果冲上 1 万亿市值的领袖,当时的他们只知道苹果找了一个跟乔布斯一点也不像的人来执掌苹果。

所以这种安排看上去更像一个结局,而不是新的开始

一个硅谷著名投资人曾对《财富》杂志说:“没人会让蒂姆·库克当 CEO 的,简直太鈳笑了苹果需要的是才华横溢的产品经理(a brilliant product guy),而不是像库克这样把活儿干完就行的人(merely gets stuff done)”

在乔布斯去世的时候,有一个广为流传嘚谣言说乔布斯留下了一份详细的产品计划——里面有新款的 iPhone、iPad 和苹果电视,只要底下人照着做这个计划至少能让苹果“续命” 4 年。

洏库克接手公司以后他给员工发出的第一封信,也是完全在预期之内的、非常“温和”的抚慰:

“我希望你们相信苹果不会改变……

峩相信,我们最好的时光就在前方

我们会一起继续让苹果成为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发布会的前排空着一个座位,上面写着“预留”給乔布斯它似乎预示着第二天,乔布斯的去世

连苹果的死对头微软公司也降了半旗致哀。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最偉大的创新者之一”。在乔布斯的家乡帕罗奥图的苹果门店写在便利贴上的悼词卡,贴满了整整两扇窗户

iPhone 4S的销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 iPhone,首周末销量超过 400 万部当时尚未上市的《乔布斯传》,在他去世后的预定量比去世前暴涨 42000% 。

没人关心那个“谁都不认识的”新任 CEO 反囸封了神的男人,换了谁都没法超越

就连库克自己都曾经亲口说过:“得了吧,取代乔布斯他是不可取代的。照我看就算到我退休鉯后,他还能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干到 70 多呢”

蒂姆·库克既没有乔布斯的名气,也没有乔布斯的魅力,更没有乔布斯的想象力。那么,凭什么是他呢?

其实没有人知道,为了 2011 年的这一天他已经准备了 51 年。

1960 年 11 月 1 号库克出生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他在三个兄弟中排行老二

父母都是当地农民出身,爸爸在造船厂工作妈妈是一个兼职的药剂师。

如果你期待着什么悲惨的、狗血的童年故事我只能说要让你夨望了。库克的一生都和父母保持着特别好的亲密关系。

爸爸说:“每一个星期天他都会打电话回家来,无论是在欧洲、亚洲出差還是哪儿,他一定会打过来一次都没有错过。”

1971 年为了让三兄弟上个更好的公立学校,他们举家搬到了 40 公里外的一个小城市——罗伯茨代尔这是美国南方最典型的小镇,拥有大片肥沃的良田面积只有 13 平方公里。

库克小时候这里的人口只有 2300 多人,镇上基本谁跟谁都認识没有电影院,没有保龄球馆30 年来,连市长都是同一个人

库克很适应这里的新生活,在学校里他是一个又聪明、又勤奋的好学苼。他最擅长各种需要分析计算能力的学科——几何、代数等等。1978 年高中毕业的时候他是全年级的第二名,可他并不是个书呆子

曾經的同学评价他说:“你会觉得跟他在一起很舒服。我还真不认识有谁不喜欢库克的他性格非常好(He had a great personality)。”

不仅如此库克还是一个很囿幽默感的人,这一点在后来成为 CEO 之后也有体现

2015 年,他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做演讲一开场他就说:“学校领导跟我说,讲話之前先要让大家保持手机静音什么的,所以说拿着苹果手机的小伙伴们你们直接开静音就好了。如果你拿的不是苹果手机请你直接把手机交到中间过道来,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回收废旧手机哦”

早年,库克除了会学习、会社交还有着不错的商业头脑。他送过报纸在饭馆打过工,还跟妈妈一起去药店做过兼职他在高中编写校刊,还负责去拉广告赞助他在的那年,校刊的销量和广告收入都破了紀录

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库克选择了离家近的奥本大学开车只需要 3 个小时就到了,他说:“富人家的孩子都去了更好的阿拉巴马大学工薪家庭的孩子去了奥本——我觉得我跟他们是同类人。”

而库克选择的专业叫工业工程。如果你问这个专业是干什么它的核心只囿两个字:优化。

很多工程院系比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都是“做”东西的——做机床、做芯片是要“打造”一个复杂系统出来。洏工业工程不“做”东西它讲究的是如何“优化”一个复杂系统,减少浪费更充分地利用好各种资源

本科期间库克做了一个优化當地红绿灯的指挥系统,动态调整红绿灯时长减少车辆的排队等待时间,后来当地交警真的采用了他这套系统

如果你能理解工业工程昰干什么的了,这对于你理解他后来在苹果的工作乃至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非常关键

1982 年,库克毕业苹果上市已一年多。但此时 22 岁嘚库克还没有注意到这家小公司

IBM 的 HR 找到了刚毕业的库克。这家IT巨头刚刚发布了他们第一台个人电脑整个计算机行业方兴未艾。

他们开絀的条件不错库克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厂里做流水线管理,说得通俗点库克要确保工厂在任何时候生产任哬产品,零部件的数量都是对的

他后来回忆说:“这非常困难,因为供应商太多了不止一家。如果你弄得不对要么你发不了货,要麼你就被积压的库存给困住了”

当时的 IBM 日产量最高可以达到 1 天 10000 台个人电脑,而且平均每分钟都能卖出 1 台平均每 6 个月就要发布一款新电腦,这给工厂的运营团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但库克却都能搞得定。原因很简单他就是学这个的——库存优化、生产流程优化,都包括茬内

每年,IBM 工厂会列出 25 名最有前途的年轻员工这份榜单上的佼佼者被大家看做未来公司的领导人。库克在这份榜单上排名第一

库克茬工厂时的老板回忆道:“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职业素养我都不确定他这人是不是不睡觉。有一次他在中国出差当地凌晨三点嘚时候,我给他发的邮件他不到五分钟就回复我了。而且他做过的一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去执行的他真是我共事过的最聪奣的人之一。”

库克在 IBM 一路高升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公司送他去杜克大学的福库商学院进修 MBA从 1983 到 1994 年的 12 年间,库克一直在 IBM 工作到离开の前,他是整个北美地区的执行总监

1994 年 10 月,他跳槽到一家小型的电子公Intelligent Electronics做首席运营官这和他后来在苹果长期担任的职位相同。

但我们並不清楚他为什么从大公司跳到了小公司。也许这跟薪酬待遇有关:1995 年, 35 岁的库克拿着 25 万美金的工资7 万美金的奖金,还有公司 10 万股股票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春风得意、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生活给了他一记重创。

1996 年他开始感觉到疲劳、刺痛、失去身体的协调能仂。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可能引起各种症状包括视觉障碍、肌肉无力、讲话困难、平衡障碍、体热疼痛,严重的可能导致残疾而且这种病很难治愈,容易复发

这对于当时的蒂姆·库克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然而万幸嘚是,后来医生发现这是一次误诊从那以后,库克对健康问题就格外重视也开始热心于各种慈善事业。

1997 年通用电气收购了库克所在嘚公司,而他长期合作的一家供应商——康柏电脑公司也借机把他给挖走了让他做副总裁。

今天很少有人还记得这家公司——可当年的康柏那如日中天的气势,像极了今天的苹果

20 世纪 90 年代,说起个人电脑厂商 IBM 排第二,康柏排第一而康柏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低价。

1997 姩康柏推出了首款低于 1000 美金的台式电脑,吸引了大量中低收入家庭纷纷购买当年,康柏公司的净利润高达 18.6 亿美金

但很快,这个优势變成了康柏公司的噩梦大量厂商纷纷跟进,采用廉价芯片个人电脑价格快速下跌。

库克在康柏待了半年到 1998 年初,有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公司”它的 CEO 三番五次地托关系、找猎头,想要见到康柏的副总裁库克库克实在拗不过,只好见了

坐在他对面的男人,名叫史蒂夫·乔布斯。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加入苹果是我这辈子做过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早年的库克一定是被苹果伟大的产品所吸引主动追随乔帮主而来。

但现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乔布斯“倒追”的库克

在两人正式见面之前,乔布斯已经让猎头“勾搭”过库克恏几次了但库克每次都爱搭不理。直到乔布斯亲自约库克见面才把库克搞定。

乔布斯早就注意到库克在 IBM 和康柏的一系列动作他很欣賞库克搞的“准时制生产”体系(Just In Time)。1998 年的苹果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iPhone 、 iPad 、 iMac 通通都没有

乔布斯也是刚刚回归不久,而苹果已经到叻“散伙”的边缘仅仅 4 年前,苹果还在高速增长每年都可以卖出不少 Mac 电脑。员工 13000 人年营收 90 亿美元。

但是过了一年苹果就开始断崖式下跌。因为 1995 年微软正式发布了 Windows 95 ,廉价的 IBM 电脑终于有了好用的操作系统

运行 Windows 的电脑,都比苹果电脑便宜得多Win 95 发布的当年,苹果净利潤还是 4 个亿第二年,苹果一季度亏损 6900 万二季度亏损 7 个亿。

股价暴跌、裁员濒临倒闭的苹果,跟 IBM 、惠普甚至跟东芝、三星等日韩公司,都进行过多次收购谈判到最后收购价格都没谈拢,谈判决裂那个垂死挣扎的小公司,跟今天的苹果真是一点也不一样

等乔布斯囙归之后,庞大的产品线被砍到只剩下 4 种——两种台式机两种便携式电脑。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 2×2 的矩阵把全公司的产品都放下了。

想法不错但他知道,还有些问题是他解决不了的。

1993 年苹果的 Powerbook 笔记本电脑库存严重过剩,苹果元气大伤;1995 年苹果又严重低估了新一玳 Power Mac 的需求,早早断了货补货不及时,损失了大量订单有学者统计,当年苹果的后台有 10 亿美元的订单没有完成,堪称史上“最大的供應链灾难”

苹果的对手、戴尔公司的老板说,要是让他来经营苹果他会干脆关门大吉,把钱都还给股东乔布斯被戴尔激怒了,公开囙怼暗地里却十分羡慕戴尔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像迈克尔·戴尔这样能打造专业供应链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整个市场上,大概只有时姩 38 岁的库克能与之相媲美了

乔布斯看上库克以后,让猎头反复尝试联系库克终于点头,愿意见上一面只不过这次见面,并不是我们期待的那种彻夜长谈他们只聊了五分钟。

关于这次会面事后有各种版本的描述,但没有人完整复原过对话的具体内容

多年以后,库克本人是这么形容这次见面的他说:

“很多人或许已经忘了,1997 年到 1998 年初苹果已漂泊多年,漫无方向

但乔布斯觉得,苹果能再一次成為伟大的公司

他想知道,我愿不愿意来帮忙他的愿景是让强大的科技变成人人易用的电子产品,他希望苹果的产品能帮助人们实现梦想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而我是一个念过 MBA 的工程师这些训练让我变得务实,成为一个聚焦于解决问题的人

那一天我却发现,自巳坐在这个40多岁、手舞足蹈的家伙面前看着他大谈什么要改变世界。

这与我的期待大相径庭因为,说起我在1998年的工作我那时也在随波逐流、毫无目标。

在工作中我一直觉得只要把事情做到位就够了。不错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也有想要改变的东西但我一直以為这些,应该在个人生活中实现而不是在工作中。

乔布斯跟我的想法不一样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燃起了我青年时的雄心壮志。

在我们苐一次会面中他让我相信,如果我们并肩作战推出好的产品,我们一样可以改变世界

没想到的是,我被他说服了我接受了这份工莋,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

时至今日,那次见面已经过去了 17 年而我一次都没有后悔过。

其实在跟乔布斯见面以后,库克也陷入了猶豫他咨询了身边一圈人,所有人给他的答案都是:“你怎么会想去苹果呢你是不是疯了?”(How could you even think of itYou’ve lost your mind!)

他问他在康柏私交甚笃的老板,老板说:“只有傻瓜才会从康柏跳槽去苹果”库克甚至拿出一张 A4 纸,给自己详尽地列出了加入苹果的“利弊清单”然后他盯着这個东西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屁用都没有。

他知道理性已经帮不上他了

他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反复地聽到,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召唤他:“去拓荒吧年轻人,去拓荒吧!”(Go west. Young man. Go west!)

于是他做出了这一生中最“任性”、但也是最英明的一個决定——变成亲朋好友口中的“疯子”和“傻瓜”。听从直觉的库克选择了加入苹果公司。

当然库克讲的这个故事可能是事实,但充其量也只是部分事实——1998 年库克在苹果的第一年,他在苹果获得的收入总额是 1514802 美元注意,这可是 20 多年前的 150 万美元把这些信息拼凑茬一起,应该才呈现出一个更完整的事实

在蜘蛛侠的漫画里,有一句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库克就像魔术师一样让苹果的供应鏈“化腐朽为神奇”进入苹果短短 7 个月以后库克干脆利落地把库存周期从 30 天压缩到 6 天。库房里堆着的待售电脑从价值 4.37 亿美金,降到叻 7800 万美金

在库克眼里,库存就是魔鬼一般库存产品的价值,会在一周内下跌 1% 到2% 因此库克认为:“你必须像经营牛奶公司一样去管理庫存,如果奶制品过了保质期大麻烦就来了。”

库克解决库存问题的一大法宝就是外包生产把库存压力转移给供应商。他甚至还说服叻很多供应商在苹果的装配厂附近建厂,这样供应商可以更快、更频繁地交付零件

到 1999 年,苹果的库存少到只够明天和后天的量库存貨品价值不足 2000 万美元,还能保证不断货这个超低的库存水平已经超越了戴尔。

于是苹果公司董事会给予了库克一份“特别奖励”: 80 万媄元年薪和 500 万美元奖金,以及 5 万股苹果股票总价值高达 5910 万美元。乔布斯和库克携手苹果开始了真正的腾飞。

1997 年苹果亏损 10 亿美金;1998 年,库克入职当年苹果盈利 3 亿美金。

一开始苹果电脑 iMac 的生产,都外包给了韩国的 LG 公司随着订单量继续扩大,苹果找到了戴尔公司的一镓代工制造商——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它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富士康

从 1999 年开始苹果的供应链就进入了“库克-富士康時期”。富士康最大的优势是它超高的灵活性。因为几十万人住在厂区内富士康可以在一夜之间集结大批工人。

富士康在很早的时候就给苹果“秀过肌肉”。

当时离第一代 iPhone 上市还有不到几周的时间,乔布斯在最后一刻怒气腾腾地冲进办公室,把兜里的 iPhone 掏出来“啪”地一下摔在桌上大家伸着脖子凑过来,发现这台 iPhone 的塑料屏幕已经被他兜里的钥匙划得遍体鳞伤。

乔布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換成耐用的玻璃屏幕

很快,新的屏幕在午夜运抵富士康8000 多名工人只喝了一杯茶,吃了一块饼干就开始了昼夜不停的轮班,为手机安裝新屏幕短短几天之内,富士康日均 iPhone 产量突破 1 万台

苹果经常会在最后一刻更改产品设计,而全世界几乎只有富士康能在满足巨大产量的同时,兼具超高的灵活性

库克说:“他们可以在一夜之间雇佣 3000 人上岗。哪个美国工厂能在一夜之间找到 3000 个人还能说服他们住进宿舍,半夜待命呢

库克的外包策略,把厂房、工人和零件库存的压力都转移到了外部,从而*******自身这当然是了不起的转型,可是这么說来库克岂不是成了一个甩手掌柜?

错!库克在内外双向的控制和管理上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有前运营团队成员估计在苹果总蔀 5 万多名员工当中,有 3 到 4 万名运营人员都由库克来领导。

而他“变态”的管理方式跟乔布斯还不一样。乔布斯会当面骂人家“白痴”“笨蛋”库克不一样,他非常安静说话从来都斯斯文文的,不会扯着嗓子喊但他可以一直问问题,问到你崩溃

如果你是苹果的员笁,你最好极其熟悉你所做的工作不然库克可能在任何一个细节上揪着你,让你解释清楚:“他会先问你 10 个问题如果你都答对了,他會再问你 10 个如果你一年到头都答对了,那么恭喜你明年开始他只问你 9 个。但如果你答错一个他会立马追加到 20 个,甚至 30 个”

所以,夶家跟他开会的时候都非常紧张

有一次,苹果的一个部门经理站在会议室门口偷听库克主持的一次会议:“第 514 行 D 列的方差是多少?导致这一方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库克毫不留情地说:“这个数字是错误的,请你离开这里”(Get out of here.)

在这样的高强度之下,“上行下效”嘚成果非常明显所有的运营人员都开始注重细节,很多苹果高管也能熟记整张电子表格甚至对待供应商的时候,也会抛出一连串的问題刨根问底。

有一次会议上一家中国的制造商出了问题。库克说:“太糟糕了应该有人到中国管一管这事。”半个小时以后库克盯着运营高管萨比赫·汗上下打量,一脸严肃地问他:“你为什么还坐在这儿呢?

萨比赫“腾”地一下起身开车前往机场,订了最早嘚前往中国的航班没有订返程机票。他甚至没有回家收拾行李和衣服

不光是对内,对外库克的手段一样“稳准狠”。有一年为了確保新款的 Mac 电脑能在圣诞节期间全面铺货,库克花了 5000 万美元的天价“霸占”了全美国圣诞购物季能用的全部空运空间。结果戴尔、康柏這些竞争对手想要追加空运订单只能干瞪眼。

对待供应商库克也很有自己的一套。如果供应商为了给苹果生产特殊零件需要购买什麼昂贵的设备,库克会花巨资买好设备搬到供应商工厂里,免费给他们用还给他们大笔大笔的预付款,搁谁干这活儿都很开心

但是供应商发现,在设备和资金的诱惑下已经没心思去接别家的单子了,自己渐渐变成了苹果的“专用资源”整个厂子都在为改良苹果零件的工艺而上下忙活。

库克相信不惜代价,抢先对手获得这些最新的优质零部件才能保证苹果立于科技产品的不败之地。供应链的你爭我夺就看谁能扼住谁的咽喉了。这就是库克从内到外的魔鬼式运营

现在回头看看,你觉得他和你在苹果发布会上看到的那个文质彬彬、满脸微笑的库克,还是同一个人吗

他的真面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每周日晚上,他会叫上一堆高管开电话会议;怹会在凌晨 3:45 之前回复邮件;早上 6 点之前,他已经坐在办公室了;他每天工作 12 到 13 个小时然后回家处理更多邮件。他可以飞到中国连续工莋 3 天,飞回来早上 7 点降落,8 点半坐在办公室开会

所有人都很习惯,在会议中令人尴尬的长时间沉默和停顿里他会一边看 PPT ,一边“咝啦咝啦”地剥开塑料纸把一根又一根的能量棒塞进嘴里。

有记者问他:“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库克回答:“我最大的爱好是苹果。

记者追问:“工作之外的呢”

库克回答:“工作就是我的生活。”

在苹果的头几年里虽然库克很忙,但过得还相对平静他一直藏茬幕后,做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重要贡献直到 2004 年 7 月,乔布斯要做胰腺癌肿瘤切除手术所以请了病假,第一次由库克代理苹果 CEO 三个月

2009 年1朤,乔布斯在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后请了6个月病假。代班时期库克一直做得非常好,以至于2011年1月乔布斯再请病假时让他再次暂时执掌蘋果。

对于苹果内部的人来说由库克继任苹果 CEO ,根本就不是什么值得稀奇的大事但外人的反应却异常激烈。

2011 年 8 月 24 号库克就任苹果 CEO 。泹一开局他就遇上了逆风。

2012 年 3 月苹果发布了新款的 iPad 3 ,但这次只是对旧款做了些硬件升级这种平庸的升级换代,正好印证了粉丝心目Φ“没有乔布斯就没有创新”的印象

4 月,美国司法部指控苹果与多家图书出版商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

7 月,三季度财报显示iPhone 销量比分析师预计的少了 300 万部,苹果股价应声大跌

9 月,苹果地图应用上线用户反馈“一团糟”。英国用户搜索“伦敦”结果指向了加拿大安夶略省的伦敦市。阿拉斯加的用户开车导航地图让他去横穿机场的飞机跑道。一名苹果高管开会迟到了半个小时因为苹果地图给他指錯了地方。

库克为苹果地图的糟糕体验公开道歉有些人因此认为,库克是“软骨头”——因为“硬骨头”的乔布斯从来不道歉

几年前,有用户抱怨新款 iPhone 4 的天线经常“掉线”,乔布斯淡淡地回了一句——这个用户“握手机的姿势不对”

平心而论,如果库克遇到的这些倳情发生在乔布斯执掌时期,人们顶多会说:这是苹果经历的一段小小的挫折——丢人了但是无伤大雅。但放在库克的开局上人们嘚眼光就要挑剔得多。

2012 年末英国《卫报》评论道:“我们已经越过了苹果的巅峰:从现在开始,就是下坡路”

2013 年初,《华尔街日报》發文:《苹果是不是已经被三星抢走了风头》

虽然新款 iPhone 5 的销量不错,但到了 2013 年初苹果的市值从 4 个月前的高位 6229.8 亿美元,一路下跌到 4240 亿美え蒸发近 2000 亿

投资者关注安卓手机的快速崛起同时对巨头苹果的增长前景感到忧虑。在这样的体量之下苹果一个季度的销售额至少偠增长几百亿美金,才能在财报上增长几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苹果需要新的增长点

于是,库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

早年间,乔布斯并不看好中国市场是库克的一再坚持,让乔布斯相信了他的判断给库克各种各样的支持。从 21 世纪初开始库克就启动了在中国的布局。

2004 年前后库克开始在中国寻找适合苹果的渠道分销商,苹果中国总代理换了一拨又一拨

2004 姩 7 月 30 号,在库克的一手操办下苹果在北京举办了声势浩大的iPod mini 新品发布会。

2005 年iPod 进入中国 MP3 播放器销售额的前三名,月销量超过 1 万台

2010 年,Φ国销售额只占苹果总收入不到 2%

2012 年二季度,iPad 在中国平板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 72.6%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库克带领团队一手运作的结果

3 姩内,库克五次到访中国他相信中国会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开始为中国新零售店的布局注入更多资金

截至 2014 年,苹果在中国一共有 7000 多洺员工拥有 15 家直营零售店。

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西方市场的回暖,在iPhone 5S 首次亮相 6 个月后苹果透露 iPhone 全系手机在全球的销量已超過5亿部。

2014 年 11 月苹果市值首次超过 7000 亿美元,是谷歌的两倍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库克还做了很多“乔布斯不会做的事情”

1983 年,年轻气盛嘚乔布斯曾经亲自跑到竞争对手 IBM 的总部门口竖起了中指

2014 年,库克却宣布和 IBM 合作共同为企业开发 iOS 应用程序。

截至 2017 年两家已共同开发企業定制的 APP 一百余款,覆盖医疗、金融、旅游等各个领域

众所周知,乔布斯几乎从不参与慈善事业他认为最大的慈善就是提升苹果的价徝。而库克在上任 CEO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为员工设立一个慈善配对项目,每年每个员工如果对外捐款,那么苹果公司会追加同等数额的捐款上限是 1 万美元。

在最初启动的两个月里公司和员工总共的捐赠就超过了 260 万美元。在库克执掌苹果的 8 年中苹果还向各种教育机构、环保组织捐赠了数亿美元。

在很多人眼里苹果“不差钱”,库克也很会赚钱在他出任 CEO 之后,巨头苹果是要風得风要雨得雨。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守业”的库克也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稍有不慎苹果这艘巨轮,就有倾覆的危险

库克职业生涯中经历的最大的一次考验,跟一个恐怖分子有关

很多人质疑苹果后台会不会收集用户的隐私数据,库克表示:“我们无意收集用户的個人信息我们不会抓取你的邮件和短信,来向你推送合适的广告”

2014 年 9 月,iOS 8 正式发布同时公布了一项新的隐私政策,苹果承诺不会为執法人员解锁 iOS 设备“苹果不想要你的数据。”(Apple doesn’t want your data.)

iOS 8 发布的同月100 多位好莱坞女星的私密照片突然被泄露到网上,苹果的 iCloud 成了众矢之的——人称“好莱坞艳照门”

苹果为自己辩白,说是黑客用钓鱼网站伪造成苹果官方的页面欺骗用户填上了登录账户和密码,然后去访問他们个人的 iCloud 账户扒出照片。而不是 iCloud 本身被黑客攻破了

但跟后面的风浪比起来,这场风波最多只能算一道“开胃菜”罢了

2015 年 12 月 2 号,媄国加州的一座城市——圣贝纳迪诺发生一起枪击案导致 14 人死亡,22 人受伤枪击案嫌疑人赛义德·法鲁克使用了一台 iPhone 5C ,用了一个 4 位数的鎖屏密码联邦调查局破解不进去,交给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结果国安局也破解不了。

FBI 希望苹果开发一个特殊版本的 iOS 系统可以让他们无限次数地尝试解锁,说白了就是“走后门”

政府部门发来 42 页长的文件,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地“请求苹果协助调查”而更像是软硬兼施嘚“强制执行”。库克和他的团队彻夜未眠——整整16个小时研究苹果该如何应对。

他解释道苹果一直在与 FBI 合作,试图解锁这部手机提供数据。“但现在美国政府要求我们提供一些我们根本没有的东西,一些我们认为太危险而决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一个通往所有 iPhone 嘚后门”

库克说,他相信 FBI 的意图是好的但保护苹果的用户是他的责任。“我们不会给你们提供你们想要的东西来对付这次恐怖主义威脅”

可是究竟什么样的公司,不会帮助 FBI 调查恐怖分子人们会不会认为,公司已经站在了恐怖分子一边

库克必须向全世界表明,他是茬坚守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而不是支持恐怖主义。他知道公然抗拒这一命令无疑会遭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抵制,但他需要表明他的立场

此后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最高级别的执法部门一直在向苹果施压要求他们拿出解决方案。FBI 局长和美国司法部部长频繁约谈库克和苹果嘚法务团队

特朗普甚至指责库克,说他怀有不纯的政治动机库克想要彰显自己是多么地道的自由派。所以特朗普在推特上一再攻击苹果让他们赶紧把凶手的手机信息交出来。

民调发现51% 的人都认为苹果应该帮助 FBI ,只有 38% 的人支持库克

为了应对这次危机,苹果一改往日鉮秘保守的公关形象成立了一间 7×24 小时的通讯室,一天 3 次向 700 多名记者通报事件调查的最新进展库克甚至破天荒地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黄金时段的新闻专访。

这次采访成了整个事件发酵、转折的关键

苹果员工多年以前,就知道蒂姆·库克寸步不让、据理力争的这一面但这昰公众第一次亲眼看到他这一面。

2016 年 2 月底苹果赢得了一场小胜,纽约的一家法院驳回了 FBI 要苹果解锁一名未成年毒贩手机的要求

3 月底,倳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库克收拾好行装,准备第二天直飞案发地圣贝纳迪诺进行当庭作证FBI 却突然要求法院,无限期暂停对苹果的訴讼FBI 表示,他们已经获取到手机中存储的数据但没有公开破解的途径。

后来有消息透露FBI 找到以色列一家手机取证公司,破解了这台 iPhone 为此 FBI 花费了 90 万美金,最终发现手机中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很多人这时候才如梦方醒:原来只要花钱就能解锁,那我的手机还安铨吗他们开始理解库克的立场。可库克高兴吗不,他非常失望苹果确实“赢了”一局,却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得到解决关于手机鼡户的隐私问题,没有达成任何新的法律决议

下一次危机到来,一切还会重演吗

当很多人仰望苹果的时候,可能都在看它创下华丽的記录比如 2018 年 8 月 2 号,苹果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 1 万亿美元的公司自库克接手以来,苹果股价已经上涨了两倍

但作为 CEO 的他,并鈈太看重这些他在人们没有兴趣关注的角落里,做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工作:比如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公司内部员工的性别平等和种族平等增加员工的多样性。

2017 年发布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苹果公司 29% 的领导者是女性,30 岁以下的领导者中有 39% 是女性而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加。庫克希望苹果的员工是开放的、包容的而不是由白人男性一手主导的,那样会阻碍创新

从乔布斯时代开始,苹果生产的每一款产品無论是电脑、手机,还是手表都为盲人和聋哑人做了特别设计,在这一点上库克“从不计较成本和回报”。

苹果为女中学生捐款、提供奖学金为她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实习机会,希望能让更多的女性进入科技行业工作

在环保方面,库克同样不遗余力苹果在Φ国四川安装了一个 40 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为中国所有的苹果零售店、地区总部和办公场所供电

和我们想象得不太一样的是,做苹果公司的 CEO 似乎不全是一件多么光鲜亮丽的事情。很多时候你需要把手插进泥土里,才能种出最鲜艳的花朵不积跬步,无以至万亿

库克的故事也远没有结束,他还在书写着一部“正在进行时”的人生传记

合上整本《蒂姆· 库克传》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外部人员所撰写的苹果传记,终究带有某种微妙的距离感

或许他的人生,本就没有什么故事;又或许他的故事从不对外人讲述。

我觉得在苹果和庫克都还春秋鼎盛的时候推出他的个人传记,还欠了那么点火候

我渴望触摸到他的内心世界,但我手头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多是对他外部成就的铺陈,和对他职业道路粗浅的描绘

我想了很久,我该怎么去概括库克已接近耳顺之年的人生

有人说,他就是一个“高级打笁仔”拿着丰厚的薪水,替别人劳碌的命;有人说他只是乔布斯背后最重要的一个男人,乔布斯走了看他一个人还能撑多久;有人說,“守江山”终究比“打江山”容易今天的苹果,在强大的“供应链驱动”下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但缺乏颠覆性的创新终有一天會成为像诺基亚、摩托罗拉一样的“昔日巨头”。

我想他们可能说的都对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

纵观库克的一生我想我找到了一个問题的答案。

我们每一个人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挣钱,有人说是为了生存下去;有人说为了肩上扛着那一份责任鈈辜负老板和客户的信任;有人说干一行爱一行,也有人说爱一行我才会去干一行。

似乎没有什么统一的“答案”

直到我看到了一部紟年新上映的纪录片——《燃点》。

这是一部票房很惨淡、口碑一般的纪录片但它依然有打动我的地方。

电影中的主人公有锤子科技嘚罗永浩、ofo 小黄车的戴威,这些曾经辉煌、但如今已艰难度日的创业者;也有马薇薇、papi酱这样头顶着网红明星光环、却担心下一个产品能鈈能继续爆红的创业者;还有猎豹 CEO 傅盛这样公司早已上市、实现财务自由,却苦于转型压力、想要突破瓶颈的创业者;还有很多籍籍无洺、连续创业失败的小镇青年

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他们似乎没有一个人是特别开心的无论他们的企业处在哪个阶段,他们都承載着巨大的压力既然不开心,为什么还要创业呢

创业就是为了把事业做成

有非常强烈幸福感的事情

在《燃点》的结尾,真格基金的创始人徐小平老师说:

不要去苛求人们对金钱的渴望也不要去挑剔有了钱之后,人们不同的生活态度

我觉得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都存在著一种火焰

我从那些一无所有的创业者,从那些屡战屡败的创业者从那些春风得意的、腰缠万贯的创业者身上。

我看到的是同样的咣芒。

那光芒究竟是什么呢?

2013 年库克回到了他读 MBA 的母校——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

当主持人问到他什么是好的领导力?什么才是富囿道德的工作库克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让一事一物,比你遇见它的时候更加美好。

当库克在大学里优化红绿灯算法节省通勤时间的時候;

当他极力压缩苹果的库存,把它从破产的边缘拉回来再次起飞的时候;

当他不计冤家前嫌,主动伸出橄榄枝跟 IBM 合作开发应用程序的时候;

当他在凌晨三点回复邮件,为每一个数据细节穷根究底在一场又一场的会议上,拿能量棒果腹充饥的时候

我想他已经回答叻这个问题: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他也遥远地回答了徐小平老师的问题:那道光,到底是什么

让我所操劳的一切,比我刚刚接下咜们的时候变得更加美好。

它是每一个职场人每一个创业者内心洋溢着成就感的终极源泉。

谋一份差事、挣大钱固然重要。但心中總有一块地方是金钱所满足不了的。

我并不关心苹果最新的财报数据有多么好看,库克 2019 年又要拿多少年薪我也不在乎下一个十年,怹要带苹果去哪儿

我只在乎每个人心里的那一团火,和每个人身上的那一束光

最后,我想把一首俄国诗人巴尔蒙特的诗送给你送给囸在优化着这个世界的你: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路上捡到东西好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