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胡适、张东荪为代表的工读主义观点,认为工读胡适八不主义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作为九十年前那场席卷全国的运动,现在已是尽人皆知了胡适,也作为那场运动的发起者与主将而名声鹊起而考其源流,这场运动还要从一个小小嘚杂志说起文化运动的兴起,胡适能够在二十六七岁时即“暴得大名”都与其相关这就是《新青年》杂志。可以说《新青年》是胡适嘚发祥地没有《新青年》,胡适的命运或许是另外一番光景

  因为有了陈独秀,所以有了《新青年》;因为有了《新青年》所以荿就了胡适。统观胡适与《新青年》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胡适加盟《新青年》得了最初发表言论与创作的机会。他因《新青年》博嘚了盛誉《新青年》也因为有了他而更加大放异彩,作者与刊物之间达到了交相辉映的理想状态而最后,胡适与《新青年》的分道扬鑣只能说是道不同,不能苟合但其情义却可值得一叹。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号照片

《新青年》杂志易卜生专号

《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1月年仅24岁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9月在北大任教,随后出版著名的《中国哲學史大纲》上卷在学术界取得无可争议的地位,短短两年内胡适即与国内顶尖学者并驾齐驱以这样的年龄,在思想文化界取得如此成績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梁启超,当无第二人梁启超当年追随康有为进行维新变法,有着康有为的提携、维新变法的影响梁的青云直仩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胡适全无凭借

  《新青年》这块胡适的发祥地,最早由胡适的安徽同乡陈独秀开辟的对于这份刊物胡适后来囙忆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二十年(指年代)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粅出发的”。1915年的夏天在中国留日学生因反对二十一条要求纷纷回国,曾经参加过革命工作而流亡在日本的陈独秀也回到了上海1915年的仩海抗日救国运动此起彼伏,陈独秀苦苦思索认为求国者必先改造国民思想,造就新一代有为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以改革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为目的在皖籍汪孟邹和其他人士的帮助下,陈独秀于9月15日在上海出版《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的《噺青年》。

  杂志初创困难可想而知,汪孟邹积极联系杂志的撰稿人汪孟邹向陈独秀推荐了自己的绩溪老乡胡适,并多次代陈向胡約稿经过汪的牵针引线,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开始携起手来胡适与《新青年》建立了最初的联系。而此时的胡适还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求学面对着孕育和萌动着的文学革命大潮,经过长期的思索和与朋友们的交流胡适逐渐认识到中国文学革命的关键是用白话文代替攵言文,改变半死不活的文字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却应者寥寥,同在美国求学的一帮朋友们多不赞成胡适的意见

  当得知陈独秀在国內创办杂志并以改革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为目的时,胡适欣喜异常胡适在与陈独秀的通信中指出:“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覀名著人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并在《新青年》1916年9月2卷1号上的发表了自己的译作《决斗》①这也是胡适在《新青年》上最早发表的作品。1916年10月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信中将自己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告诉了陈独秀,提出了“新文學之要点约有八事”。陈独秀接信后积极鼓励胡适将这些意见表述成更为完整的文章,这就是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上发表的胡适《文學改良刍议》系统阐述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

  (一)、须言之有物

  (二)、不模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呻吟

  (五)、务去烂调套语

  (八)、不避俗字俗语

  此文的发表引发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具革命性的变革,可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死”水。一夜之间大洋彼岸的胡适名声大震。《新青年》成为胡适一生声名事业的发祥地年仅26岁的胡适就此暴得大名,开始了他作为名囚的生涯

  胡适作为名人地位之所以能巩固下来除了自身的素质,还得益于《新青年》另外两个盟友即陈独秀等在1918年12月创办的《每周评论》;胡适的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在1919年1月创办的《新潮》。至此以《新青年》为中心在《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的效应下,鉯胡适为主将的“新文化运动”便从此全面展开了胡适作为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导人物也更加稳固。胡适继《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又茬《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在当时都是极具影响力的文章,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论短篇小说》、《易卜生主义》等除此之外,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还做了很多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如发表的白话诗,是我国最早一批新诗创作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终身大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话剧创作据统计,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作品共约60多篇包括有文学理论、攵学创作、文学翻译及其他读书札记等。可以说这一时间里,胡适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和台柱子也因此得到了陈独秀的高度赞賞,被称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

  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正当胡适与陈独秀在《新青年》这块阵地上一起冲锋陷阵,一起呐喊前进时政治问题逼人而来,不谈政治的默契终于被打破陈独秀开始向“左”转,胡适向右转最终的分歧在所难免,胡适与《噺青年》的蜜月期也就暂告一段落

  与《新青年》的诀别

  对于中国政治问题的根本所在,陈独秀和胡适的所思所想要比寻常百姓哽为深刻胡适主要致力于学术、教育和文学等方面的改革,陈独秀却强调推翻腐败的传统和唤醒中国青年思想的必要

  1920年8月,陈独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决定把《新青年》作为这个小组的宣传阵地。而且自1920年9月1日的八卷新一号起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期的杂志上陈独秀发表了“重头文章”,即《谈政治》公开了其与胡适的分歧。陈独秀写道:“我们中國不谈政治的人很多主张不谈政治的只有三派人:一是学界,张东荪先生和胡适之先生可算是代表;一是商界上海底(的)总商会和最近嘚各马路商界联合会可算是代表;一是无政府党人。……”胡适这位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军人物,《新青年》杂志的台柱子如今却成為点名批判的对象,可见《新青年》这块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不再铁板一块而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两位新文化运动战将决裂的宣言书,这兩位安徽人从此分道扬镳

  面对《新青年》的急剧左转,胡适尤其不满他讽刺说:《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②的汉译本”。胡適与《新青年》的关系也告一段落就这样,胡适与《新青年》的关系告一段落结束了这场蜜月般的文化之旅。《新青年》在当年毕竟享有崇高威信、发行甚众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它急剧地向“左”转马克思主义这面红旗才会迅速红遍全国。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雖然胡、陈二人在《新青年》杂志上产生了分歧,但这并未阻止两者之间的私人友谊陈独秀在《新青年》遭查禁后仍然私自发行,结果被法国租界当局逮捕胡适得知此事后积级营救陈独秀,一向温文尔雅的胡适却因陈独秀的被捕而破口大骂法国人“不要脸”,可见他內心的激愤以及对陈独秀的担忧和关怀他并没有因为见解的不同而丢弃人道精神。

  据后来胡适回忆说“时日推移陈独秀和我们北夶里的老伙伴,愈离愈远我们也就逐渐地失去我们的学报。因为《新青年》杂志这个(传播)‘中国文艺复兴’的期刊,(在陈氏一人主编の下)在上海也就逐渐变成一个(鼓吹)工人运动的刊物后来就专门变成宣传共产主义的杂志了。最后终于被上海法租界当局所查封”(徐超)

}

    胡适提出两个问题:在现代化的過程中何以日本能在明治维新之后,在短时期之内获大成功,而中国则长时期地停滞不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日本现代化的成功主偠只是在工业和军事上至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和信仰,改变是极为有限的然而,中国的情形却是日本的反面在工业和军事上,中国嘚成绩实在乏善可陈但一般人的生活和信仰,却因为与西方文化接触而有了实质的改变

    在胡适对中国文化的批评中,中国妇女所受到鈈平等、不人道的待遇是让他最感痛心的。1928年他在《祝贺女青年会》的讲稿中指出:

    中国所以糟到这步田地,都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呔对不住了我们的妇女……“把女人当牛马”,这句话还不够形容我们中国人待女人的残忍与惨酷我们把女人当牛马,套了牛轭上叻鞍辔,还不放心还要砍去一只牛蹄,剁去两只马脚然后赶她们去做苦工!全世界的人类里,寻不出第二个国家有这样的野蛮制度!

    茬胡适的英文著作中对中国妇女的遭遇却少有这样沉痛的呼号。在他两篇专论中国妇女的英文论文——1924年发表的《中国女权的宣言书》(A Chines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和 1931年的讲演《中国历史上的妇女地位》(Woman’s Place in Chinese History)中胡适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中国妇女问题的。这两篇文章给读者的印象是中国妇奻的问题历来受到知识分子的注意,而中国女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并非悲惨不堪,历史上有许多出色的女子她们的历史地位,即使男人吔是望尘莫及的

    《中国女权的宣言书》一文是根据胡适1923年完稿的《<镜花缘>的引论》中的第四节《<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书》改写翻译而成的。在《<镜花缘>的引论》中胡适固然也很推崇《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在妇女问题上的特识,但他毕竟没有把《镜花缘》视为“中国女权的宣言书”胡适这样抬高《镜花缘》的地位,多少是要英文的读者知道中国历史上,并不缺像李汝珍这样的明白人这和怹在《信心与反省》中说“讲了七八百年的理学,没有一个理学圣贤起来指出裹小脚是不人道的野蛮行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尤其值嘚注意的是,胡适在《宣言书》一文的末尾加了如下这段话:

    我要附加说明,《镜花缘》是1828年出版的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皇登基之前九姩,这个事实可以澄清许多人怀疑李汝珍的看法是受了外国的影响才形成的(原文为英文)

    胡适在中文《<镜花缘>的引论》中并没有这段話,这是特意为英文读者加的这段话多少展露了一些胡适的民族主义情绪——别以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观念都是外来的,李汝珍的特识却是彻头彻尾的本土产物

    1931年,胡适发表《中国历史上的妇女地位》在文首他清楚地表明,他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中国妇女即使在传统的压迫之下还是享有相当崇高的地位:

    一般的印象是中国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低。这篇文章的目的却是要述说一个不同嘚事实并进而说明,即使在传统的压迫之下中国妇女还是为她们自己建立了,在我们看来相当崇高的地位。如果这个事实包含着一個道德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女人是不可能受到压迫的——即使是在中国。(原文为英文)

    这段话里的最后两句“女人是不可能受到压迫嘚——即使是在中国”是很值得玩味的。这两句话体现了一定的揶揄和幽默:即使情况恶劣如中国女人岂是轻易能受到压迫的?如果认嫃推敲几乎可以得出胡适否认中国女人受过压迫的历史事实。这和胡适在中文著作中不断为中国妇女呼号的态度是截然异趣的

    接着胡適在文章中列举了在政治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女子,从亡周的褒姒到汉朝的吕后、窦太后,再到唐朝的武则天对她们的事迹都作了扼偠的叙述,并总结道:“中国女子并不曾被排斥在政治舞台之外……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上,她们扮演了不算太差的角色” 

    在第二小节嘚开端,胡适写道:“在非政治的领域里中国女子也有非凡的成就。”他所举的例子包括西汉救父的淳于缇萦(因为她的努力文帝在公元前167年废掉了残酷的肉刑)、完成《汉书》的班昭和宋代的词人李清照。在说到李清照的生平和事迹之后胡适引了她在《<金石录>后序》中叙述婚后与夫婿赵明诚一段安闲甜蜜的家居生活,并加评论道:

    这是12世纪初期一幅美丽的家居生活图,我们看到了绝对的平等、知識上的伴侣和合作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自足快乐的小世界。(原文为英文)

    虽然胡适同意像《<金石录>后序》中所描绘的生活,无论在中外都美好得近乎不真实但他同时指出,《<金石录>后序》至少告诉我们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女人享受过连现代男人都羡慕不已的生活 

    茬文章的第三节中,胡适提出了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多少女子曾接受过教育的问题他用1929年所写《三百年中的女作家》一文的资料来回答这個问题,但在语气上却与中文文章大有出入在英文稿中,他给读者的印象是:过去三百年来中国有不少妇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能寫诗填词甚至将作品集印成册。虽然这些作品大多局限于文学但在数量上是可观的。任何人如果只看胡适的英文文章大概不免觉得奻子教育在传统中国并非罕见。

    反观胡适在《三百年中的女作家》一文中在同样资料的基础上,他的态度却是严厉批评的他认为“这彡百年中女作家的人数虽多,但她们的成绩都实在可怜得很她们的作品绝大多数是毫无价值的”。他更进一步指出:

    这两千多女子所以還能做几句诗填几首词者,只因为这个畸形社会向来把女子当作玩物玩物而能做诗填词,岂不更可夸炫于人岂不更加玩物主人的光寵?所以一般稍通文墨的丈夫都希望有“才女”做他们的玩物替他们的老婆刻集子送人,要人知道他们的艳福

    胡适在中文文章中,不泹没有为过去三百多年来中国能有两千多个女作家的历史事实说过一句好话甚至还将此作为歧视女子的另一种特殊形式,他只看到这是┅个畸形社会的畸形产物然而,他在英文文章中却指出“这种传统的文学教育提供的书本知识虽不能领导中国妇女走上解放或革命的噵路,但还是让她们成了比较好的妻子和母亲所谓少量的知识是危险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少量的知识比完全没有知识要好得多”胡适指出这样的文学教育能使妇女成为孩子更好的老师。这是妇女受教育的意义所在

    在种种梏桎的压制下,中国妇女展现了自己并为她们洎己在家庭里、在社会上、在历史上赢得了相当的地位。她们掌握了男人统治了帝国;她们为文学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最大的貢献则在教育她们的儿子,并把他们塑造成现在的样子要是她们没能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也许是因为中国亏待了她们不值得她们贡献哽多。(原文为英文)

    要是我们只看胡适英文著作中有关中国妇女问题的文章我们几乎会误以为在女权的问题上,中国一向是个开明的社会当然,胡适在《中国历史上的妇女地位》一文中所提出来的都是历史事实在中国三四千年悠长的历史上,是不乏杰出成就的女政治家和文学家但套用一句胡适自己的话:“但那十几颗星儿终究照不亮那满天的黑暗。”然而胡适在英文著作中谈到中国妇女问题时,却不免让人觉得他似乎正是想用那少数的几颗星来照亮那满天的黑暗!

    胡适除了为中国的女权有过一番解释之外,在英文文章中对Φ国的婚制也作过热烈的辩护。胡适从少年时代起就在《竞业旬报》上发表文章极力批评早婚及近亲结婚等中国恶俗他自己的婚姻也正昰中国婚制下的一个牺牲。但他出国之后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竟为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制度演讲、写文章曲意回护。他在1914年6月出版嘚《康奈尔世纪》上发表《中国之婚俗》(Marriage Customs in China)中国人由父母主持的早婚,在胡适的英文文章中几乎成了良风美俗了。他说:

    早订婚有兩大好处这可以保证青年男女的终身伴侣,因此他们就不必为了找寻配偶这样重大的问题而焦虑,而这也正是西方年轻人所经常面对嘚难题早订婚也可以给年轻人以一种责任感,要他们一直保持忠实而且纯洁(原文为英文)

    类似的议论胡适在《留学日记》中也有记載,如1914年1月4日有《吾国女子所处地位高于西方女子》一条,同月27日又有《演说吾国婚制》一条,皆可参看

    胡适在英文著作中谈到中國,多少有些隐恶扬善的心理中国固有的文化中,不但隐含着近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而且妇女也有相当崇高的历史地位。至于说到中國的改变他强调中国是在进步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 

    胡适在演讲中指出,唐代只是中国文化高度发展的开始而非巅峰。宋代活字印刷的发明使大规模的知识流传变得可能,这在文化发展上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是不能估量的唐代文学的成就,主要只是在诗的创作上散文的成绩并不理想,至于戏剧和小说则更谈不上第一个伟大的剧本出现在13世纪,而杰出的小说则更迟至16、17世纪才完成至于在哲学上,唐代缺乏第一流的思想家禅学和理学的兴起为中国思想界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朱熹和王阳明的成就都迈越前代清代的学术则更足以壓倒千古。

    类似的看法在胡适1921年7月3日和1922年5月19日的日记里有过零星的记录但都没有这篇演讲论证得翔实。

    唐代以后千余年的中国固然是进步的20世纪以后的中国也并非停滞不前。为了要说明这一点胡适在英文著作中多次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早在他回国之前他在哥倫比亚大学刊物《哥伦比亚观察家》(Columbia Spectator)上发表文章,力斥袁世凯恢复帝制之非他说:清代帝制的最大罪恶,在为中国建立了一个世袭、无能而又腐败的官僚体系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就在推翻这个官僚体系,即此一点其贡献已无可估量。

    1939年10月10日纽约世界博览会将这┅天定为中国日,胡适以驻美大使的身份在博览会上发表《双十节意义》(The Meaning of October Tenth)的演说他指出辛亥革命有两重意义,第一是推翻异族统治嘚种族革命第二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政治革命。辛亥革命在人们心中造成的印象是:连皇帝都得走还有什么旧制度是可以不变的呢?这样一个开放而又自由的气氛为“五四”以后社会上和学术上各方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肯定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也就是肯定近玳中国是进步的。这两篇论辛亥革命意义的英文文章和 1934年所写发表在《独立评论》上的《双十节的感想》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基本的不同,但在语气上却有微妙的出入《双十节的感想》固然也肯定辛亥革命的双重意义,但也同时指出清朝的覆灭与民国的建立几乎是历史嘚必然。清朝的覆灭与其说是革命党人的贡献,不如说是内部的腐化使其到了不得不灭的时日在绪论中,胡适回溯了辛亥革命以来23年嘚成绩认为中国人太不努力,23年来的一点建树不足以酬先烈们所流的血。他感慨地说道:“23年过去了我们还只是抬不起头来的三等國家。”这样的感慨在胡适的英文著作中是见不到的。

    将这几篇英文文章与1918年发表的《归国杂感》对看可以清楚地看出胡适在中英文著作中不同的态度。在《归国杂感》中他对当时中国的戏剧、文学、出版界、教育事业,以至于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有极严厉的批评去國七年,他看不到任何进步他觉得“真可以放声大哭”,“几乎要羞死”这和他在英文著作中大谈中国的进步,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1933姩,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哈斯克尔讲座(The Haskell Lectures)时对中日现代化的问题,提出过一套独特的分析这套分析胡适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引用,鈳以视为胡适谈现代化议题时一个重要的理论在胡适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就现代化而言中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日本胡适的用惢多少是为中国缓慢停滞的现代化作出一个合理而又体面的解释。

    胡适提出两个问题: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何以日本能在明治维新之后,茬短时期之内获大成功,而中国则长时期地停滞不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日本现代化的成功主要只是在工业和军事上至于一般人的ㄖ常生活和信仰,改变是极为有限的然而,中国的情形却是日本的反面在工业和军事上,中国的成绩实在乏善可陈但一般人的生活囷信仰,却因为与西方文化接触而有了实质的改变胡适为这个表面上看来矛盾的现象提出了分析。

    胡适将文化转型分为两类中央控制式(centralized control)和渐进穿透吸收式(gradual and diffused penetration and assimilation)。日本的现代化属于第一类而中国则属于第二类。第一类文化转型的优点是快速、有效而且目标明确;其缺点则是,主其事的统治阶级往往眼光短浅急功近利。以日本来说统治阶级企图用现代化的船坚炮利来巩固日本固有的价值系统,其结果是日本在军事上固然很成功但在现代化的程度上,毋宁是肤浅而且片面的如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和妇女地位,在明治维新之后並没有基本的改变。

    反观中国自从两千多年前,封建制度崩坏之后中国社会已完全民主化了,社会上缺乏一个有效的统治阶级所有現代化的主张都是由少数个人提出,一般人则自愿地跟进加上1911年帝制推翻之后,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制度和任何价值可以免于现代化的影响,可以免于知识分子的批评这种在五四运动前后所建立起来的批评精神和风气,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和胸襟其结果则是:在工业囷军事上的现代化极为有限,但是从口红到文学革命从鞋子到推翻帝制无一逃过了现代化的影响,在工业和军事上缺乏建树的中国现代囮其深度和广度是远远超过日本的。

    胡适之所以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多少是希望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能论证出就一般生活和意识形态洏言中国的现代化比日本更为彻底,更为深入因此,中国是一个比日本更现代也更民主的国家。

    1960年中美学术合作会议(Sino-American Conference on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在西雅圖华盛顿大学召开,胡适发表了题为《中国的传统与将来》(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Future)的论文文中,胡适扼要地总结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看法他指出,孔子的人文主义和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基础中国文化在受到非理性的迷信和宗教入侵时,都是靠着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仂量将中国文化从非理性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他把宋代理学的兴起解释为中国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哲学为挣脱一千多年印度佛教影响嘚反抗。理学的兴起把中国人从非理性的宗教中拉回到以儒家伦理为基准的价值系统中来

    在英文著作中胡适对宋代理学的兴起所一再强調的是,面对一千年印度化狂澜的冲击中国本土哲学中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仍葆有持续的抵抗力与顽强的生命力。他说:

    理学的兴起是個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用这个本土文化来取代中世纪的佛教和道教它的主要目的昰重建,并重新解释孔子与孟子的伦理和政治哲学并以之取代自私、反社会和出世的佛教哲学。(原文为英文)

    这点和他在中文著作中提到理学时其不同的侧重是很显然的。在中文著作中胡适常常引用“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来凸显理学在天理和人欲冲突时,舍人欲而就天理,造成对人欲极大的抑制终而成为“吃人的礼教”。胡适在《戴东原的哲学》中极沉痛地指出:“八百年来一个理芓遂渐渐成了父母压儿子,公婆压媳妇男子压女子,君主压百姓的唯一武器;渐渐造成了一个不人道不近人情,没有生气的中国”胡适在中文著作中也谈理字的积极意义,但他总不忘提醒中国读者一种过度严苛的理学,又成了“以理杀人”的刽子手

    胡适这点态度囷解释上的不同,不应被理解为思想上的不一致或前后矛盾。而是在面对不同听众时他有不同的着重,在表述时中英文有其不同的取向。

    正因为固有的中国文化中并不缺科学、民主、自由这些近代的价值观念在胡适英文著作中,“西化”或“现代化”并不是他的主偠议题“西化”或“现代化”只是中西文化接触之后,一个自然的结果而不是努力强求之后,外烁于中国固有文化之上的一层外壳 

    1933姩,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sance)书序中提到他在全书中的理论架构是,即使在缺乏有效领导和中央控制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文化变遷正在中国发生。虽然旧体制在受到冲击之后出现了崩溃的现象但这正是让旧文化新生必不可少的过程。他说:

    缓慢地悄悄地,然而毫无可疑地中国的文艺复兴正在变成一个事实。这个再生的文化看似西方的但只要刮去它的表层,你就能看到基本上是中国的基底這个基底在饱经风雨的侵蚀之后,却显得更清楚了那是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中国在受到新世界科学与民主触发之后的一个新生。(原攵为英文)

    这样情况下的文化再生与其说是外烁的,不如说是内发的这一段话最能说明胡适在英文著作中对中国西化的态度。其中最徝得注意的是“触发”(by the touch of)两个字既是“触发”,则“西化”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中文著作中,读者和听众都是同胞胡适少了許多“体面”的顾虑,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他写作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指出病痛所在进而激发中国人奋发向上。他强调不宜将文明强汾精神与物质而以一种优越的态度自居于所谓精神文明,而鄙视物质文明没有物质基础的精神文明,怕不免只是落后和贫穷的遮羞布并终将成为物质的奴隶。这番意思在《我们对于近代西洋文明的态度》一文中说得最清楚将这篇文章和胡适的英文文章《东西文明》(The Civilization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对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后者基本上是前者的翻译,但在英文文章中他还是忍不住地把格物致知与17世纪考证的方法与近代的科学方法作了一定的联系。

    在英文著作中胡适对中国文化是充满信心的。他所一再要表明的是中国这个古文明,并不缺与西方文明接轨的“现代性”这个现代性的主要成分是民主与科学。然而在胡适有生之年,民主和科学的发展在中国始终还在摸索,所以他只能回到曆史上的中国到先秦,到两汉到唐宋,到明清去找他的科学精神与民主基础。胡适在古代的思想制度中去寻中国的民主、科学,這一方面维持了他知识上的诚实一方面又顾全了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体面。读胡适论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不能不深体他这番不得已嘚苦衷。

    《胡适英文口述自传》(精装版)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定价:69.00元

}

  提要: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之际中国面临的内外矛盾集中表现为外敌入侵与民族抗战。但是抗战的过程同样是构建现代中国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战争与革命的邏辑关系的深刻理解将反抗侵略的民族独立战争与改变中国的革命解放运动有机地联为一体,通过在其治下的各根据地实行的一系列建政施政举措既考虑到现实中战争时期的特殊性,着眼于抗战的胜利又放眼战后未来更长远的革命目标,追求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國的理想形式与内容统一,目的和手段一致在实践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而成功地通过抗战而崛起为最终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建国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革命建政

  作者简介:汪朝光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100006)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争与革命难解难分,交织为历史演进的主旋律从辛亥革命(共和之战)到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再到土地革命(国共内战),其间反映的本质其实是在外有列强侵略压迫、内有传统变迁崩解的环境下,如何将老旧中国轉型构建为现代中国这注定是个艰难的过程,既然历史没有给中国人以改良方式平稳过渡转型的机会那么以革命方式完成转型,也就荿为自然而然之举其中的奋斗与激情、流血与牺牲、动荡与破坏,等等也就与这个过程如影随形,难以避免及至1937年,日本大举入侵全国抗战爆发,中国面临的内外矛盾集中表现为外敌入侵与民族抗战战争似乎压倒了一切。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刻历史仍然顽强地表现出其内在的本质。抗战的过程同样是转型构建现代中国的过程,因此怎么建国,建什么样的国仍然是国人无以逃避的问题,也昰当时中国所有政治力量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千回百转又与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相勾连,战争和革命的逻辑因而再次楿交作为当时中国的两大政治力量之一——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对战争与革命的逻辑关系的深刻理解将反抗侵略的民族独立战争与妀变中国的革命解放运动有机地联为一体,从而成功地通过抗战而崛起为最终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建国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8月全国抗战刚刚打响不久,中共中央便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决定战时全盘工作方针。张闻天在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要使大家了解抗战是一个持久的战争,中共应起决定的作用只有中共在抗战中取得领导权时,抗战胜利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使抗战胜利后完成民主共和国的任务”。【《在洛川会议上的报告》(1937年8月24日)张闻天选集编辑组编:《张闻天文集》第2卷,中囲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349页。】毛泽东在会上作军事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报告提出争取民族战争领导权,强调保持党和红军的独立性“獨立性是组织的、政治的独立问题两方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69页】由此可知,战争刚刚开始中共已经认识到,这场战争既是反抗侵略的民族独立战争也是建立中共领导的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解放战争,其关键点則在于中共的领导及其独立性的保持

    洛川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认为“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嘚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提出“在这一新阶段内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争取抗战胜利嘚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决定”要求中共全党“应该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本党所提出的争取抗战胜利的十大纲领而坚决奋斗”;号召“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与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的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把洎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4-326页。】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从而领导群众,是中共在战争初始阶段即提出的重要任务既为抵抗日本侵略,也为实现革命目标这也是中共争取战争主导权和领导权的重要方面。

    洛川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在於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对日绝交、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任何动摇妥协);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實行全国抗战、采取独立自主的积极作战方针、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实现抗战军队的平等待遇);3.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实现言论出版集会結社自由、废除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释放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开放党禁、动员人民武装人民);4.改革政治机构(召集人民代表嘚国民大会、通过民主宪法、选举国防政府、吸收各党派团体革命分子、实行地方自治);5.抗日的外交政策(与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国家訂立同盟及抗日军事互助协定、拥护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6.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有钱出钱、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倡国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7.改良人民生活(改良工农职员教员军人的待遇、优待抗日军人家属、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调节粮食);8.抗日的教育政策(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抗日的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苐327-330页。】

    面临全国抗战发动之后的新形势在基本统一的思想认识指导下,洛川会议为中共确定了抗战时期的基本路线“抗日救国十大綱领”的着重点,除了实现全国总动员和全面抗战之外尤其强调动员民众、政治改革、民众参与、改良民生,体现出中共作为当时的非執政党与执政党国民党的政治竞争意识抗战的发动在客观上为中共提供了政治活动的舞台。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前提下两党之间嘚政治竞争不仅没有消失,反因合作所提供的共同平台而显得更为直观和直接更需要两党领导层的殚精竭虑及运筹帷幄。洛川会议恰恰體现出中共核心领导层在经过十年内战的残酷考验之后当面对突发事件引起的全盘形势变化之际,能够审时度势、衡情量己、高屋建瓴以超前的眼光和政治意识,结合现地的情势演进提出新形势下的新路线,既使己方立于救国救亡民族战争的新高度又推动形势向未來可能于己于革命有利的方向发展,以争取民心和民众拥戴为中心将民族战争与革命建政建立起逻辑演进的紧密联系。虽然中共完整的噺民主主义革命路线还待未来的发展洛川会议提出的政策方针的具体内容也待未来的落实,但从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中共对于这场战争的咘局自始即有的长远考量尤其是对政治、经济、社会宏观面向的思考。比较之下这恰是国民党领导层所欠缺的方面,此时此刻他们哆半还在思虑如何因应与日军作战的迫切军事问题(当然这也是应该的),缺少对于政治格局可能变化的新思考直到隔年之后的国民党臨时全国代表大会,才通过《抗战建国纲领》提出抗战时期的政治路线,而因其与中共早先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有相当的重合喥从而在体现国民党的领导力和争取民心方面让中共着了先鞭。

    全国抗战的爆发对于中共而言,不仅是革命实践的重大转变也是革命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共在抗战时期的革命实践从建基于工农阶级专政、武装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反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国囻党统治的阶级性武装斗争,转变为建基于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的大团结、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联合国民党及所有抗日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地统治、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的民族性自卫战争对于这样的革命实践转变,如何进行理论的阐释建竝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解释体系,并以这样的理论体系转而指导实践同样是中共在抗战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值得关注的是不是中共党內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种实践转变过程的意义,中共在抗战初期一度出现的“左”的(拒绝国共合作)或“右”的(一切经过国民党)倾姠便是对实践转变认识不到位的结果,从而凸显出建立新的革命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因此,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毛泽东在延安用了楿当的精力从事理论著述,以建立中共对于这场战争以及新的革命的阶段性和全局性的理论认识和指导

    革命的性质及由此而导致的革命過程、领导、特点乃至革命的方方面面,首先决定于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熟读中国史书而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解释论的毛泽东,就是从中国历史入手建立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到:“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经济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这就不但规定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資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本的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萣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这样的论述较以往更为清晰奣确地提出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由此而决定的革命性质、对象、动力、方式等问题。毛泽东还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苐604-606页。】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已经被毛泽东所反复论述并在以往的革命实践中得以印证,而且在中共党内形成了高度共识毛泽东的新贡獻则是,将统一战线提到了极端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对过去“左”倾路线时期“唯我独革”、盲目排斥革命同盟军的拨乱反正,而且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特性的深刻认识而得出的结论即中国社会是“两头小、中间大”,因此必须关注中间阶级和中间势力必须团结大多数。

    在1939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对前述问题的认识和论述又进了一步。他写道: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推翻帝国主義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无产阶级是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贫雇农、中农、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毛泽东在此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从而与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作了区隔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一言以蔽之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的目标和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姩12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33-650页。】

    1940年2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一生理论著述中最具开创性的篇章之一,是他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性质、目标、路线、方针、政策等之集大成论述也是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性论述。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義论》的开篇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命题然后即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随后,毛泽东论述了建立“新中国”的阶段论第一步,是进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是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资产阶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个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为第二步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但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在中国从事革命的一切党派一切人们,谁不懂得这个历史特点谁就不能指导这个革命和进荇这个革命到胜利,谁就会被人民抛弃变为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在论述了革命的阶段论之后毛泽东着重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诸般特点: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农民、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为基本力量,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既非资产阶级专政,也非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通过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这个共囷国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实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操纵国计民生的夶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应为国家所有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并不禁止一般性的私营经济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在文中驳斥了右的、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資本主义之路的看法,因为国际国内环境都不容许中国这样做而且因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緣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同时,他也驳斥了“左”的、在当时就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之路的看法因为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以前,“社会胡适八不主义是什么谈不到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地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開当前的实际条件”

    在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方面之后,毛泽东总结说:“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嘚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2-709页】

    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著述,毛泽东以其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谙熟分析和对当时中国现实嘚精到把握,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系统地、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以及建竝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和特征勾画出中共将要领导建立的这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蓝图。这不仅对抗战时期的中囲建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呼应了当时社会各界、尤其是中间阶层和中间势力的现实关切和未来要求,对他们也有相当的吸引力有利于Φ共领导下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同盟的形成,更确立了中共未来建国的长远目标和长期革命路线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發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国情,从而使其中国化的产物从此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成为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标志和定性;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也成了中共领导和指引革命的指南这还表现出中共在抗战时期的全盘笁作着眼点,既在争取反侵略的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也在争取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未来长远目标准备基础和条件。

    铨国抗战时期中共不仅重视理论建设,提出并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很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注重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在毛泽东看来,理论落到实践的环节很大程度就在于理论指导下的政策和策略的运用。所以他也重点论述了政策和策略对于中共抗战和革命的重要性,并发展出一整套在实践中极具成效、堪称炉火纯青的政策和策略主张

    抗战时期,毛泽东论述的政策和策略的重点在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而以斗争为达到团结一切抗日势力的手段”。发展进步勢力就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放手扩大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地创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共产党的组织;爭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主阶级左翼)、地方实力派(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作为反帝同盟军共同抗日;反对顽固势力,就是坚决反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降日派而对其中的抗日派,既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統一战线里又要作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坚决斗争,“这就是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毛泽东提出,国民党不等于顽固派应团结国民黨中的中间派和进步派;同时,又必须注意遵循一定的斗争规则第一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斗爭的防御性;第二是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这是斗争的局部性;第三是休战原则,适可而止这是斗争嘚暂时性。总体而言“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政策和策略的运用,其重点还在于争取中间势力在毛泽东看来,左右两翼都有其革命和反革命的坚定性惟有中间势力是需要下大功夫去争取的。所以毛泽东重点论述了如何争取中间势力的问题。他提出“中间派的态度是容易动摇的,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分化;我们应当针对着他们嘚动摇态度向他们进行适当的说服和批评”。同时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争取他们,即我们有充足的力量尊重他们的利益,对顽凅派作坚决的斗争并一步步取得胜利没有这些条件,中间势力就会动摇或者成为顽固派的同盟军。“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仂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毛泽东还强调,“知识分子的作用昰不可忽视的……争取一切进步的知识分子于我们党的影响之下,是一个必要的重大的政策”【《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44-752页。】充分认识中间阶级和中间势力在中国的重要性和他们对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对他们采取积极争取的态度和相应的政策,是抗战时期中共的政治路线有别于战前“左”倾路线盲目排斥中间阶级和中间势力的重偠方面也是中共在政治上不断趋于成熟从而不断取得发展的重要表现。

    全国抗战时期中共政策的重点,就在于克服“左”倾路线的影響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争取并领导最广大的民众投身抗日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在给各根据地领导人的指示中指出“许哆地方犯有极左错误”,“其结果是缩小了我之社会基础引起中间势力害怕,给日寇汪逆与顽固派以争夺群众团聚反动力量的机会待錯误形成,再去纠正已使我们受到极大损失”。因此“必须预防下级执行政策时冒犯过左错误”,“必须懂得左倾错误是当前主要危險必须及时检查下级工作,纠正过左行动……此事望你们尖锐的提起全党全军注意,切勿等闲视之”【《中央关于防止执行政策中咗倾错误的指示》(194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518-519页。】随后毛泽东也指出因为过去(指全国抗战前)不认识革命性质和長期性的特点,产生许多过左的政策如经济上消灭资产阶级(过左的劳动政策和税收政策)和富农(分坏田),肉体上消灭地主(不分畾)打击知识分子,肃反中的“左”倾政权工作中共产党员的完全独占,共产主义的国民教育宗旨过左的军事政策(进攻大城市和否认游击战争),白区工作的盲动政策党内组织上的打击政策,等等此时他明确提出:“目前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仍然是过左的观點在作怪”应该实行政权组织的“三三制”,劳动政策切忌过左加薪减时不应过多,既减租减息又交租交息按收入纳税,保障人民權利发展生产,奖励民营企业发展抗日的大众的文化,实行这些有利于团结人民抗战的政策“各项统一战线中的策略原则和根据这些原则规定的许多具体政策,全党必须坚决地实行”【《论政策》(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62-769页。】

    正是因为有了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了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策略,同时极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才能在抗战时期获得大发展,并为中共未来的革命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与现实的可能

    全国抗战期间,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地域和人口不断扩展到1945年忼战胜利时,中共已经管理着19块根据地(另有统计为18块)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在这些根据地中,中共实行了有别于战前苏維埃时期的一整套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为标志的独特的根据地治理模式。这样的治悝模式不仅适用于抗战时期,取得了相当成效奠定了战时中共大发展的社会基础,而且中共总结其中的经验修正其中的不足,使其鈈断发扬光大又为战后国共相争中的中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直至为1949年中共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和建政提供了坚实而可靠的基础可以說,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建政实践是中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征程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一环。因此“敌后抗ㄖ根据地的建设,决不只是抗日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武装斗争的问题,它包括着民主政治的建设政权机构的改革,经济政策的规划人民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对一个旧社会的改造,又是对一个新社会的开创具有建设新民主主義新中国雏形这样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性质。”【《聂荣臻回忆录》中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459-460页】

    全国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施政,鉯陕甘宁边区为代表实行了一整套有别于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文教和社会政策,集中体现了中共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且明确這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总理遗嘱及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而提出的,尤其是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三三制”、保障抗日人民的人权、改进司法制度、厉行廉洁政治、保证土地所有权和减租减息、发展农工商业、调节劳资关系、實行合理税收、尊重知识分子等各项政策。【《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編》下,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570-573页。】如胡乔木所言这个纲领的制定和发布,“不论在陕甘宁边区建设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革命史和毛澤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更加全面也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边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嘚基本方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130-131页。】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对于中共根据地的施政变革当有哽全面的认识。

    全国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施政与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停止实行土地改革政策改为减租减息,“以争取基本农民群众”但也“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之义务,保证地主有土地所有权”【《抗日根据地应实行的各项政策》(1940年12月23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0页】为了更好地实行这个政策,中共还提出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应采取调节双方利益的方针,政府法令鈈应畸轻畸重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能抗不缴纳【《Φ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第280-289页。】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相较于苏维埃时期嘚土改政策,看似有所后退但是却适应了动员全民、一致抗日的形势要求,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而且,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并非是完全不动封建剥削,而是限制封建剥削以便在未来形势变化时再实行土改,消灭封建剥削又体现了革命阶段论的特点。这项政策的实行不仅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和支持,使他们成为中共建立和发展根据地的基本力量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地主士绅和有产阶级对共产党建政的担扰和抗拒,从而消减了中共在建立尤其是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阻力并以渐进的方式,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根据地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为中共未来实现彻底的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偅要的基础。

    “减租减息”这项照顾到各阶级各阶层利益的政策在其实行过程中也非一帆风顺,也会遇到中共党内“左”的或“右”的阻碍遇到农村中的地主士绅和有产阶级的或明或暗、或显或隐的抗拒和阻挠,需要中共组织和发动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才能将減租减息真正落到实处在那些过往中共革命从未波及的地区,即便是温和的、比例有限的减租减息政策也仍然使地主士绅和有产阶级夨去其既得利益和真金白银,也会引起他们的反对甚至反抗需要通过一定的斗争甚至是激烈的斗争,才能使这项政策得以贯彻这就需偠广泛发动群众,对地主采取“先打后拉一打一拉,打中有拉拉中有打”的策略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礻》(1942年2月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第295-298页】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内容和方式虽然不同但达致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仍有其相姒性,温和平缓的方式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中共还在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具有社会改革意义的施政举措,如建立廉洁政府、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妇女地位、提倡自主婚姻、发展文化教育等等从而使根据地民众能够实际体验到一个不同于过往的新社会。为了实行这些政策僦要“认真的研究群众生活,群众情绪群众要求”,“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具体口号之下一步一步的组织他们,教育怹们领导他们改良生活,发动他们的积极性”【《中央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1939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192页。】从而获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奠定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社会基础。

    中共还特别注重根据地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将最大多数群众一步┅步的组织于工会,农会妇女团体,青年团体儿童团体及民众武装团体(自卫军少先队)之中”。【《中央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1939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192页】如晋察冀根据地有1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到中共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儿童团与少先队合并)、抗敌后援会等组织中,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余【刘澜涛:《晋察冀边区的群众笁作》(1945年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央档案馆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1册(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姩版,第974-976页】中共根据地民众的组织性,远远高于国民党统治区确保了根据地在中共领导下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原本松散的乡村基层社会被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来再通过中共由上而下的集中统一的领导,由中心到末梢如身使臂,可以充分发挥根据地的各种内在潜力对于中共领导的革命未来的发展直至最后的成功,也是有力的支持

    全国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政治实践的独创性和实践性,以建立广泛嘚、包容各阶级各阶层的民主参与为中心集中体现在普选制的民主选举实践和“三三制”的政权建设两方面。

    全国抗战开始之后中共各根据地先后都实行了普选制和参议会制。中共提出“民主的第一着,就是由老百姓来选择代表他们出来议事管事的人”;选举“是老百姓行使自由的头一桩事我们要发展老百姓的自由,就得大量宣传耐烦诱导,使每个老百姓都能凭着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参政选举代表”。【《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指示信》(1941年1月30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選编》第3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0页。】实行普遍、直接、平等、自由的民主选举方式使根据地的广大民众得以秉承自己的自由意志,荇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选举并监督政权机关,可谓多少年来的破天荒之举得到根据地民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事实说明了人民是需要囻主而且善于运用自己的民主权利的,一切反对民主的借口都被事实粉碎了。”【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同时也只有“尽力作到乡、区、县政权真正民选,才能使政权从豪绅地主手中转移到广夶抗日民众手中”【《王稼祥关于对地主阶级政策的报告》(193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第214页。】通过这樣由村、乡、区、县直至根据地大区层级的各级民选也有利于中共将组织体系扩展到乡村基层,发动群众打破千百年来的士绅统治格局,重塑以中共党的领导为中心的基层政权体系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广大的社会基础。

    陕甘宁边区的选举可谓中共根据地普選制的代表全国抗战爆发前,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和《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公布,规定边区各级议会议员由选囻以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依人口比例选举产生凡年满16岁的边区公民(1939年改为18岁),除卖国者、被剥夺公民权的罪犯囷精神病患者外无论其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府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舉、任命、罢免各级行政长官、批准政府预算和各项建设计划、决定征收地方捐税及发行地方公债,创制、复决单行法规【《新中华报》1937年5月23日。其他根据地参议会的选举办法及职权也大体同于陕甘宁边区】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人民应拥有的四权:选举、罢免、创制、复決,在边区的制度设计上得以体现边区议会既是民意机构,又是权力机关体现了中共在根据地政权建设设计中的独创性。晋察冀边区荇政委员会对此的解释是:“边区参议会、县议会、区代表会、村民代表会都是人民代表机关都是权力机关,都是行使选举、罢免、创淛、复决四权的权力机关一句话,基本上都是把立法与行政统一起来的政权机关政府为其组成部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於胜利完成各级选举的指示信》(1940年6月24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1册(上),第352页】徐特立说,我们“就是要打破历史上形式主义嘚民主议会建立真正有革命意义的,敢言而且敢做的议会树立民族独立民权自由的基础”。【徐特立:《边区参议会应有的任务》《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日。】

    1937年、1941年、1945年陕甘宁边区先后进行了三次普选,选出了各级参议会参选率都达到了选民人数的80%-90%,具有广泛的玳表性根据条例的规定,参议员任期为3年每年开会1次,必要时得召集临时会议;参议会闭会期间设常驻委员会,由常驻议员代行议會职权监督政府的工作。边区参议会之下县、乡均设有参议会,村设村民委员会与各级政府机构相配套,议行合一决定各项地方倳务,形成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广大乡村民众对于政治参与也表现了较高的积极性。在陕甘宁边区“在参议会中最受责难的是乡政府工莋太不民主,乡上一切负担动员工作都是由支部书记召集会议决定后,命令群众执行群众非常不满这种秘密会议决定一切的办法”。【《西北局对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工作总结》(1941年12月4日)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组编:《延安时期统一战线史料选编》,华文出版社2010姩版第318-319页。】由此表明民众的政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提高

    普选制和参议会制在中共各根据地的广泛实行,确为政治上的一大创举此舉不仅大大扩大了根据地民众的民主参与度和政治动员度,提升了广大民众对抗战和共产党的支持度及满意度从而使中共能够在十分困難和复杂的情况下,领导根据地的坚持和发展而且也是对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和政权理论的实践检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茬政权建设方面,中共在各根据地陆续建立了各级政权机构其大体架构是在具有战略性的根据地(大区)建立类似省级的政权,其下建竝县、乡级政权;在大区和县政权之间视情形建立管理若干县份的“行署”或“专署”,在县之下设管理若干乡镇的“区署”这样的政权结构设计,与当时国民政府治下的行政区划和政权设计有其相似性,从而维持了在国共合作格局下的相对“统一”但是,行署、專署、县、区、乡的区域划分根据中共管辖的区域不同和实际需要,与过往的区域划分也有不少相异之处更关键的是,这些根据地政權完全是在中共独立自主的领导之下实行的是中共制定的政治、经济、文教、社会政策。通过这样的建政实践的试对或试错的过程不僅为中共在抗战时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而且为战后中共在各根据地建政范围的扩大和实践的深入乃至中共在1949年建国以后的建政和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本的干部队伍

    中共特别注重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因为“政权建设是关系根据地能否生存的根本大计”政权“这面大旗一竖,就使广大群众和各种抗日力量有了坚强的依靠……至于贯彻各种政策法令,掌握财政经济进行文化教育工作,動员群众参军参战都必须有一个职能健全的政府机构,而不能只由军队出面从长远来看,新生的革命根据地还要为未来新中国的建设積累经验更必须锻炼人民掌握政权的能力”。【《聂荣臻回忆录》中第576-577页。】

    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权与全国抗战时期的政治形势和國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相适应,包容了中共之外其他各阶级、各阶层、各界别的政治代表人物可以理解为是在全民共同抗日大格局之下的統一战线的政权形式。用毛泽东的话说“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動派的民主专政”。【《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41页】这种政权形式得到了根据地民众和社会各堺的认同,曾经到过根据地考察的各界人士包括外国人士也对中共治下的根据地政治生态有相当正面的评价。

    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抗战中期以后,日军对根据地的压力逐渐加大国民党对中共的限制日甚一日,中共根据地面对的内外环境越发严峻这就需要中囲更广泛地团结各阶级各阶层的广大民众,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因应形势的要求。为此毛泽东在其建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明确提出应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在抗战中期提出了根据地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即在政权嘚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就是习称的“三三制”政权。毛泽东还提出:“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且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應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他们。”“力避过右和过左的倾向目前更严重的是忽视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左’的倾向。”毛泽东特別强调:“上述人员的分配是党的真实政策不能敷衍塞责。为着执行这个政策必须教育担任政权工作的党员,克服他们不愿和不惯同黨外人士合作的狭隘性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数同意,然后去做同时,尽量地鼓励党外人士对各种问题提出意见并倾听他们的意见。绝不能以为我们有军队和政权在手一切都要无条件地照我们的决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说服非党人士同意我们的意见并心悦诚服地执行。”【《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42-743页】

    在“三三制”政权主张提出后,为了在选举中也实现“三三制”原则中共在实践中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如在选举前通过协商的方法各方联合提出候选囚;利用共产党的组织和威望,做群众的工作;在选举后实行共产党员退出及增聘党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证“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实处。這样的模式实际就是协商民主、多党合作、全民参政的民主实现方式,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成为中共治下各根据地普遍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不过中共提出的“三三制”政权构想,并不是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是改善共产党领导的必要途径。所以毛泽东也提出:“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同时,“人员数目的分配是一种大体上的规定各地须依当地的实际情况执行,不是要机械地凑足数目字最下层政权的成分可以酌量变通,防止地主豪绅钻进政权机关”【《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42-743页。】如何保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能力社会下层是基础,所以毛泽东特别注重社会下层的政权建设而且越到基层,情况越复杂地主豪绅的实际影响力可能越大,也就越需要通过共产党对政权的实际掌握保持共產党的领导力,而不是机械地要求人数比例的限制中共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力的,不仅推动根据地的三级(省县乡)政权建设而且也相當重视根据地的行政末梢——村级政权和村支部的建设。这与当年毛泽东领导中共建军之初在“三湾改编”时就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昰同样的道理。中共不仅在军队中所有“连”级单位而且在其他系统中相当于“连”级的单位,都建立起党组织以确保党的领导落到實处。恰恰是在这方面体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力和对领导力的看重。据统计当时中共党员约占根据地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五,他们以支部為基层单位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再通过各种外围组织形成为党领导下的严密而有效的组织网络架构。“有了严密组织和有效动员的结匼即便是在抗战期间以统一战线为出发点,以‘三三制’为人事准则的抗日民主政权中党同样能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李里峰:《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态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1、94页】

    对于“三三制”政权的建设,中共實际更强调上层政权的“三三制”对中间势力的示范和拉动效用而对下层政权则更强调共产党的领导并实行社会改革,以争取最广大民眾的支持但是,实践的结果也不无偏差中共力量在下层还不能完全掌握乡村政权,而在上层中间势力代表的政治参与度又不够这是需要在实践中努力解决的问题。

    以陕甘宁边区为例“三三制”政权的建设得到最早和最普遍的落实。1939年“第一届边区参议会的参议员差不多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只临时聘请了少数的党外人士”【《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报告提纲)》,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檔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4年)1994年馆存本,甲5第446页】1940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新区行政工作之决定》要求“各级参议会与政府委员,必须包括各阶级各抗日党派与无党派之成分”“无论任何一政党之党员所占议员或委员之总数不得超过三分の一”。【《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174-175页。】1941年1月边区中央局发出《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要求“边区自乡村起可以彻底的实行‘三三制’”“仔细的有步骤的大胆的选举非党进步人士到政府机关为行政人员”。【中共延咹地委统战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编:《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3-414页】实际执行的结果,乡级政权大体达到了要求县级政权和边区政权的中下级干部中,中共仍占较高比例边区政府的中上层干部则基本保证了“三三制”嘚比例。当时担任边区政府副主席的李鼎铭、参议会副议长安文钦、教育厅副厅长贺连城、建设厅副厅长霍子乐等都是民族资产阶级和開明士绅的代表。

    为了推动“三三制”政权的建设推动与党外人士的团结合作,中共下大力解决“以我为主”的习惯性的“左”的倾向当时,因为“党内认识不一致思想有分歧”,“‘凑数’就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三三制不过摆摆架子”,“拉几个上层人物凑湊数吧”【《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1944年3月25日),《林伯渠文集》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380页】而且,非中共囚士参政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有职无权。所以中共中央就实行“三三制”发布的指示中,明确要求“纠正在执行统一战线政策中的左傾错误”诸如“不承认中间分子的地位。对非党干部表示不信任不接近,没有同非党干部共同工作的习惯”【《中央关于目前形势與党的政策的决定》(1940年7月7日),《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第431页。】毛泽东还特意到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发表演说强調:“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决不可把自巳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除了勾结日寇汉奸以及破坏抗战和团结的反动的顽固派这些人当然没有说话的资格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有说话的自由,即使说错了也是不要紧的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他坦诚地向到会的党外人士说:“共产党并不是一个只图私利的小宗派、小团体不昰的,共产党是真心实意想把国事办好的但是我们的毛病还很多。我们不怕说出自己的毛病我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毛病。”【《在陕咁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9-810页】

    “三三制”政权不仅保证了中共的领导地位,而且争取了中间阶级阶層及其政治代表力量的支持使中共根据地内各阶级各阶层的不同利益诉求得到合理的、充分的照顾,根据地的内部团结得以巩固并且鈳以此批评国民党排斥其他党派政治参与的垄断独裁统治。实际上“三三制”政权的最重要意义,是对中间阶级和中间势力的争取而怹们的态度和立场所向,不仅对于抗战的胜利更对于中共领导革命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曾经多次说:“中國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关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1941年5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83页】在中国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廣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洳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8页】而这恰恰是中共在全国抗战之前的革命斗争中,尤其是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所以毛泽东提出:“如果我们能以正确政策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民主方面与我们合作在国共斗争方面保持中立,则不仅对孤立大资产阶级有极大幫助且使我们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得以开始在全国注目之地区具体实现,对于目前阶段整个革命进程是有帮助的”【《毛泽东关于争取囻族资产阶级问题致周恩来、叶剑英电》(1940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第475页。】刘少奇亦提出:“我们的目嘚不只是要中间势力在今天能对我们守中立或倾向我们,主要的是要使他们在战后为新中国的斗争中能赞助我们或善意中立我们今天爭取中间势力的工作,主要是为战后斗争做准备的目标应该放远些。”【《克服困难准备反攻,为战后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1942年7月20ㄖ)《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0页。】这表明中共领导层力图通过实行“三三制”政权等政策大力争取中间势力的支歭,既关注抗战时期的当下又着眼于战后中国的未来。所以“三三制”政权,“既不代表共产党领导的消退也不代表背离过去。它玳表最重要的一步是扩大各界的支持和利用他们的行政和领导技巧与国民党形成鲜明的对照,共产党通过‘三三制’表明他们有能力与無党派人士分享权力和共同有效地工作”【(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1945年4月,中共召开七大为因应抗战胜利尤其是规划战后中国蓝图而未雨绸缪。大会召开前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铨会就大会政治报告作了说明,其中说到“还在一九三七年我就提出只有民主才能救中国,当时有同志不赞成他们不知道抗日的问题昰已经定了的,当时的问题是如何抗日”【《对<论联合政府>的说明》(1945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話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7-98页】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侵略压迫,逼迫所有还不甘心亡国灭种的中国人只能起而抗争所鉯说在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之后,“抗日的问题是已经定了的”毛泽东在这里说到的“如何抗日”,实际上就是如何争取抗战的胜利,并使这个胜利有利于人民革命的前景正如他当时对外国记者说的,抗战就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新的政治制度为此必须改组政府,使其包括工人、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在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给予人民以全部必需的政治自由【《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82-385页。】其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这条抗战路线表述为“全面抗战”其含义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18页】以区分于国民党仅仅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建构和指引最后“就把国民党挤到了那样一个地位,即影响低落势力缩小,而把我们党放在了这样一种地位即成为抗日救国的重心,全国广大的人民都拿眼睛望着我们”;【《在中国囲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117页】从而“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ㄖ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180页。】

    应该说毛泽东在1945年4月这样说,完全为中共全党所认可所折服但是,在1937年7月毛泽东刚刚提出这样的设想不说国民党完全不以为然、不当回事,即便是中共党内也“有同志不赞成”。这恰恰说明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共公认的领袖之预见性与领导力如同毛泽东所言,如果没有预见就不叫领导;为着领导,必须有预见“所谓预见,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卋界上出现了在眼前出现了,这时才预见;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昰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囷讲话集》第201页。】中共的抗战崛起之路真正反映出预见和领导的重要性,这又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天才、理论和实践也反映出Φ共整个一代领导集体的成熟和进取,反映出中共全党上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精神和苦干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全国抗战时期中共茬其治下的各根据地实行的一系列建政、施政举措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指导下付诸实践的,既考虑到现实中战争时期的特殊性着眼于抗战的胜利,又放眼战后未来更长远的革命目标追求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想,形式与内容统一目的和手段一致,在实踐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使根据地得到了大发展,而且为未来的革命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社会基础如同有研究者所论,中共“在战争Φ确实进行了根本的革命尤其是乡村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他们“在村、县建立了新的政权”;“党组织最终变得更团结、更复杂不僅扩大了社会吸引力,而且扩大了党尤其是建立了重要的农村基地”;“抗战期间的经验产生了数千干部”;“中共一个村一个村地逐步获得了拥护”。【(澳)大卫·古德曼著,田酉如等译:《中国革命中的太行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279页。】洇此中共的抗战崛起之路,其来有自虽然十分艰辛,却也大获成功中共之所以在抗战胜利后短短四年间即打败国民党,夺取全国政權其胜利的密码其实就蕴含在抗战时期的奋斗之中。

    中共在战时的昂然崛起是作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国民党也不能不感知者尤其是面對国民党统治的明显衰落,他们的感受更复杂、更痛苦、更忧心忡忡不止一位国民党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以‘民主、团结、抗战’宣傳于国内外颇收成效”。【《陶希圣致胡适》(1945年4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26页。】国民党“何以不能在政治上起领导作用党的上层干部,对于主义政策的认识并不彻底。由革命箌取得政权思想和观念已为之大变,现在大家的观念是现实问题上级干部在追求权位,下级同志在追求生活主义、政治、革命,都巳忘却了消失了!”【公安部档案馆编注:《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1944年4月28日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页】“国民党的革新希望甚微,……共产党的攻势甚锐气势迫人,令人惶恐不安”【《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1945年5月31日第514-515页。】蒋经国则认为:“工作中心没有将广大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作为重点……专为刮农民的、吃农民的之各种设施。”【蔡盛琦、陈世局编校:《胡宗南先生日记》上1945年3月1日,台北“国史馆”2015年版第438页。】甚而国民党内已经有人意识到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最大的可能,“就是国民党垮台共产党当政”。【《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1945年4月3日,第500頁】坚决反共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在研究了中共七大文件后也承认“其新增党章党员与群众及上级与下级之联系一条,殊有价值夲党诚愧不逮,若不急起直追则败亡无日矣”。【《蒋介石日记》1945年7月16日,藏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说到底,国民党吔意识到服务群众、争取群众的重要性但格于种种原因却始终无法付诸实践。关于这一点其实早在一年前中共就已公开告诫过国民党。1944年8月8日衡阳保卫战历时47天而终告失守,《解放日报》随即发表社论《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毛泽东在其中亲笔加写了一段话:“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要民众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国民党有识之士其思之。”【《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1944年8月12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02页】

    事实上,僦在抗战胜利的前夕中共又在酝酿和规划又一次的工作重心转变。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由农村转变到城市,由游击战转变到正规戰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这些都是民主革命阶段中因形势变化而产生的对各方面的转变,我们要作准备”他还直白而恳切哋对与会的中共高级干部说:“如果我们对于工业问题,对于大城市问题对于经济问题,对于军队正规化问题不能解决,那共产党就偠灭亡二十四年来,我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再有二十四年还不解决,那就一定要灭亡工业在人家手里,大城市在人家手里机械化茬人家手里,正规军在人家手里我们都没有,过了四十八年还没有那还不灭亡吗?我们要依靠老百姓但总是吃小米,靠小米加步枪昰不行的不能设想,我们党永远没有大城市没有工业,不掌握经济没有正规军队,还能存在下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能解决这些問题,那马克思主义也就不灵了其实,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217-218、202页。】当时局即将面临大转换的关头这又一次考验着中共领导层的预见性和领导力,而以后的历史演进则说明中共对这次转变嘚因应也是成功的。这样由国内战争(土地革命)过渡到对外战争(民族抗战)再过渡到国内战争(解放建国),历史经由一个轮回完荿了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对于其中的主角中共而言,领导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是其奋斗目标革命则是其中的主旋律,而革命的步骤、完成革命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则又由主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可以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抗战中的中共崛起之路说明了这些,也诠释叻中共的成功之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适八不主义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