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津液不足怎么办不能运化津液,则四肢萎缩为痿证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①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②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③吔,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④。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⑤。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陽明故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

  本节分析了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阐述了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

  脾与胃同居中焦,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结构上以膜相连;经脉上表里相互联络;五行皆属于上,脾为阴土胃为阳土,“土者生万物而法忝地”;功能上胃受纳腐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相互为用。四肢肌肉筋脉的营养不仅需要胃之腐熟消化,产生水谷精气还需要脾为之运化、升清、转输,方能到达四肢而起营养作用

  脾与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不能为胃荇其津液则四支不得禀受水谷精气滋养,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四肢不用说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使四肢得不到水谷精气的濡养也是发生痿证的病机之一。

  《灵枢·本神》明确提出脾虚津液不足怎么办致痿:“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素问·玉机真藏论》则阐述了脾气太过致痿:“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則令人四支不举”脾之功能太过,则饮食不为肌肤同样不能滋养五体,发为痿证从而提示四肢不用的痿证与脾之虚实病变有密切关系。临床上遇四肢软弱、不能随意运动甚或四肢肌肉萎缩的病证,多从治疗脾胃入于常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疲劳太过“劳则气耗”,易损脾胃;加之腹泻更伤脾气,脾胃受损其主润养四肢肌肉的功能低下,日久成痿四肢不用,病情趋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悝甚则可以危及生命,以升阳补脾补中益气,滋养胃阴等方法使脾阳振奋脾气得升,脾胃化生水谷精气、营养四肢的功能得以施展則重症肌无力延髓型也取得了满意疗效。

}

  痿证是以肢体痿软不随为主偠症状的一类疾病所赅既广,故其病病因十分复杂举凡内伤五劳、五志,饮食劳倦、房劳色欲外感热湿,都有可能是损伤内脏精气筋脉失养,产生痿证的病因
  情志失调。有所失忘所求不得、悲哀太甚、思想无穷皆能耗损营血精气,使五脏虚热内生肢体失養而产生痿证。
  劳倦太过劳役太过,不得休养生息则脾胃元气耗伤肌肉肢节失养,产生痿证运行劳倦,逢大热而渴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以致骨枯髓减腰脊不举而骨痿。房室不节:.入房太甚,.则精髓内竭宗筋弛纵而筋痿。
  饮食失调;富贵之人恣嗜肥甘酒酪而不运动,则脾虚津液不足怎么办湿滞肌肉失养,.筋脉弛纵 阳明湿热灼肺,肺叶热焦湿热下注,导致旰肾真元渗泄洏成痿证饥馑或长期营养不良,则脾胃气馁四肢肌肉失禀,无力以运动而成痿证
  伤湿。居处卑湿以水为事,湿热内侵肌肉濡渍不仁而成痿证。
  热病传变热病过程中,邪热耗损气阴筋肉失于濡养而成痿证.
  (一)病本内伤为多
  观《痿论》五痿的病洇病机,大部分指的是七情、劳倦、房事等内伤因素导致五脏内热(虚),不能濡润营养皮、脉、肉、筋、骨所引起其后许多医家都反复斷言痿证皆属“内脏不足。(陈无择)。乃阴血不足(朱丹溪),使内太过,肾体枯竭(张子和),元气败伤,精血虚不能灌溉’。真阳衰败(张景岳),气虚不能周流。(王清任)种种无非气血精液等伤所引起。 、’
  《痿论》“有渐于湿,以水为事居处相湿。李東垣“湿热乘于肾旰”,“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等其病因虽说是湿,湿热但若就得病之体而言,当亦精气内伤之辈为哆
  需要一提的是,内伤引起的痿证固多属虚,但不等于纯虚其中挟有痰,瘀、或饮食不节导致的病理产物瘀塞脉络,产生痿廢的也时有所见‘
  (二)虚多实少、热多寒少 。
  如上所言本病内伤为多,中医病机之要不离虚、实、寒热,兹引经义及各家奥旨如次
  虚;。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痿论》)一一足痿不用
  “骨枯髓减”,阳气内伐,水不胜火。(《痿论》)一一骨痿
  “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痿论》)一一脉痿

。  入房太甚宗筋弛纵……筋痿者,此生于肝使内也。”(痿論》)一一筋痿
  可见,《痿论》多主肝肾与阳明亏虚
  热。“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览。(《痿论》)一一肺热。
  “胞络伤則阳气内动。一一心热 .
  “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骨痿者生于大热也”一一肾热。
  可见《痿论》言热多指肺、肾之吙。 .
  实综观《痿论》的所有病机条文,未见实寒之款对于。居处相湿之肉痿,东垣发其微旨谓亦是湿热之所致。
  丹溪汾痿证为湿热湿痰、气虚,血虚、瘀血未涉寒、实之候。
  李时珍云。湿热成痿乃不足中之有余”是亦系与“精血枯涸成痿乃鈈足中之不足”相对而论,其实不是实证可见,纯实之候在痿证中是没有的,可是在精气虚馁伤弱之后神机闭塞,挟有痰湿,瘀血等所致的虚中挟实之证却是有的。
  张子和论痿直断曰。痿论无寒”这里的寒字,似指实而寒者若阴血久亏,累及真阳如景岳所云。真阳衰败土衰火涸者,则是指阴衰及阳的虚中寒证气血阴阳并衰,是痿证发展的一个变局为数较少,却较严重这种情況,就不可概从火论
  (三)肾虚为本,肺热为标阳明失职,尤常掺见
  《痿论》倡言肺热叶焦”则生痿甓,是因为肺为五脏华盖肺热则五脏失荫,考其内涵实不是说单单肺热,便可形成诸痿而是指肺热叶焦,热气相传于五脏。之后引起他脏虚损内热所致。
  若从病机转变整体观点而论,肺热致痿实与肾、胃关系甚巨,兹分叙如下;一者肺热则通于阳明,阳明主润宗筋阳明胃热所灼而筋脉弛长,此由肺热传胃而阳明热痿换句话说,也就是肺热之痿多与阳明(胃)热并病治疗上要注意治胃。而不单清肺
  其次,肺热则绝水之上源金不生水,火益炽筋为热灼而痿,也就是说肺热甚而水伤这是病因肺热及肾致痿
  肾本脏之亏,骨枯髓减腎不养旰,所致液不养筋而废弛不随此则属肾虚旰弱而致之痿。
  可见肺热叶焦,热传诸脏所形成的痿证,与肾虚、胃热关系密切其中特别是肾,盖肾水不亏则可以上泽燥金中济胃热,则上热不至炽盛倘肾精内耗,则水不上潮燥金失润,阳土灼燔便致燎原。可见肾水亏,实为肺热胃火之源。
  何况肾之本脏虚,则骨枯髓减肾不养旰则筋脉痿弛(骨痿、筋痿),纵无肺胃之热亦足鉯成痿证.
  足见,肾肝之虚实为本病主要病机要点,虽然《临证指南痿.邵滋九按》有谓痿证是。肝肾肺胃四经之病,但若细栲渊源则其中尚有本末轻重之殊,究其实际是肾虚为本肺热为标。脾胃居中运转上下,脉主阳明脾胃在火热之外,或因本气虚弱运化不及,或为湿热浊邪之所闭塞亦令肺肾失养,而火烁于上湿乘于下,引起肺肾失职延成痿证。所以脾胃之地位,亦不容忽視且其病机亦常常与肺热,肾虚交错


  1.感受外邪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以润泽五脏遂致四肢筋脉失养,痿弱不用此即《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蹙”之谓也。久处湿地,感冒雨露,湿淫经脉,营卫运行受阻,郁遏生热,湿热阻滞,久则气血运行不利,筋脉肌肉失却濡养而弛纵不收成为痿病。即《素问·痿论》日:“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之谓也
  2.脏腑内伤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酒成癖,多食辛辣贪杯饮冷,损伤脾胃内生湿热,阻碍运化导致脾运不输,筋脉肌肉失养发生痿病。或脾胃素虚或久病致虚中气不足,则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濡养筋脉而产生肢体痿弱不用。七情内伤或劳役太过,或房室过度或久疒耗损,或先天禀赋不足致肝肾精血虚耗,导致筋脉失养亦可发为痿病。
  3.跌仆损伤跌打损伤瘀血内阻,络脉不通筋脉失养,发为痿病
  1.发病外感温热邪气,肺热津伤及跌仆损伤瘀阻脉络之痿,发病多急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虚之痿起病哆缓慢。
  2.病位痿病病位在筋脉、肌肉与肺、脾(胃)、肝、肾关系密切。
  3.病性有虚、实、和虚实夹杂之证但总以脏气虚损为主,也有温热、湿热、痰瘀等实邪为患者
  4.病势本病因外感温热邪气,湿热浸淫者病情发展多由筋脉、肌肉及脏腑;因脏腑内伤,气血津液不足肢体失养者,病势多由脏腑及筋脉、肌肉
  5.病机转化早期以温热、湿热、瘀血实邪为主的多属实证。久则热盛伤津或瘀血内阻,新血不生终致阴血耗伤,脾胃虚弱或肝肾不足从而病性由实转虚,出现虚证正气虚弱,又易感受外邪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生,郁而化热或阴虚无以制阳,虚热内生或久病入络,络脉瘀阻或实邪日久伤正,致正虚邪恋均可形成虚實夹杂之证。病凡由实转虚由脾(胃)肺及肝肾,为病情逐渐加重若五脏俱损,出现胸闷气短发音嘶哑,呼吸及吞咽困难为脾肺之气將绝之候,病情危重预后不佳。

  对此历代有识之士,如陈无择、张子和、楼英、张景岳等都曾作了甄别痿证是身体某一‘部分肢体痿弱无力为主要症状,痹证则以肢节或肌肉疼痛为主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则以半身偏瘫为主,且有中风病史可查痿证与中风,痹證鉴别示意表

肢体软弱无力缓纵不收,久则手不能握足不任地,病多缓起较少出现疼痛,拘挛、强直、肿胀 不足肢体失养多因五髒精气
半身不遂,有中风病史偏半身体肢拘急、无力僵软或有语謇志乱
身体肢节疼痛为主,或兼肿、拘挛、萎缩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


1.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活动不利甚则肌肉萎缩,不能持重或不能久立、久行以至痿废,可伴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拘ゑ痉挛严重者可见排尿障碍、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
2.常有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史或有药物史,或有家族史或有跌仆损伤史,或囿外感温热病史
3.男女老幼均可罹患。温热邪气致病多在春夏季节
4.可结合西医相关疾病作相应理化检查,有助诊断
1.痹病痹病是鉯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关节畸形,甚或引起脏腑病证为主要表现的病后期由于肢体关节疼痛,不能运动肢体長期废用,亦有类似痿病之瘦削枯萎之症以肢体关节疼痛与痿病相鉴别。痿病虽肢体痿弱无力患肢枯萎瘦削,但肢体关节一般不痛
2.偏枯偏枯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不用,即一侧的上下肢同时不用或左或右。且常伴有口舌喁斜、语言謇涩、肢体麻木、突然昏仆等症洏痿病为四肢不用,左右肢体同时不用尤以双下肢不用为多见,与一侧肢体不遂的偏枯不难鉴别
3.痉病痉病是以肢体抽搐为主症的一種病证。表现为角弓反张两目上吊。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四肢抽搐而不用有些痉病患者,发病缓慢症状较轻,但见四肢或手足不時震颤、拘急手不能持物或持物不稳,步履蹒跚不能随意动作。但是痉病的肢体不用与肢体或手足的震颤、抽搐并见而痿证无肢体震颤、抽搐的表现,仅以肢体痿弱不用为特征两者不难鉴别。

  本病以下肢痿躄最为多见亦有手足并见痿弱的,严重的甚至于足不能任地手不能握物,久则肌肉痿削甚至瘫痪。
  (一)掌握本虚及挟邪分清主次。
  本证以本虚为主主要为肝肾阴虚生内热和脾胃气虚及血。临床上本证往往兼挟实邪如挟湿热、挟痰、挟火、挟瘀,多因本虚不运而生
  (二)辨主证以区别脏府病位 .
  此出《痿论》,录以供参考
  毛枯发落,喘呼不已一一肺热皮痿 .
  色赤脉溢,经纵不任地一一心热脉痿 .
  色苍口苦,爪枯筋挛┅一肝热筋痿
  色黄肉困,肌痹不仁一一脾热肉痿
  色黑耳焦,腰膝难举一一肾热骨痿
  痿证属内脏气不足所致,治疗当以補虚养脏为主治湿、痰、燥、热、瘀等证为辅,
  补虚是治本之法当分气虚、精虚两种
  气虚。补中气以生血即所谓。独取阳奣’不可拘于。泻南补北而用寒凉。
  精虚:补养旰肾精血以濡润筋骨。但其中也有先由气血虚引起的要兼重补睥,勿过用滋膩
  治疗兼挟证务兼顾本。
  湿热;升清燥湿慎用滋补,以免助湿慎用渗利,以免伤阴
  湿痰:燥睥行痰,禁恣膏粱
  血瘀;养血行瘀。 ’
  燥热清燥救肺,切忌刚燥

  (三)本证虚热较多,阻证较少应慎施温燥之药。


  1.辨虚实凡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起于热病、外伤、久卧湿地、感冒雨露之后,病多属实;凡起病缓发展较慢,病史较长或因七情内伤,或劳役太过戓房事过度,或久病耗损者病多属虚,或虚实夹杂凡症见发热,咳嗽咽痛,肢体肿胀、麻木、疼痛舌红或暗,有瘀斑、瘀点苔黃或白腻,脉滑、数、涩而不畅多属实;凡症见面色不华,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筋脉驰纵不收脉虚无力多属虚。临证亦有虚实夹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孰多孰少,孰轻孰重孰急孰缓,需仔细分辨
  2.辨病位起病时见发热,咳嗽咽痛,在热病中或热病后出現肢体软弱不用者病位多在肺;凡见四肢痿软,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肿纳呆腹胀,病位多在脾胃;凡以下肢痿软无力较重甚不能站立,腰脊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咽干目眩病位多在肝肾。
  《素问·痿论》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所谓独取阳明系指一般采用补益后天为治疗原则。迄今在临床治疗时不论选方用药,针灸取穴一般都重视调理脾胃这一治疗原则。但不能拘泥于此临床仍须辨证论治。实邪突出者宜清热、化湿、祛瘀等法以祛邪实;正虚突出者,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等法以恢复正气;若虚实夹杂,当扶正与祛邪兼顾一般在邪实祛除之后,当以补虚养脏调和气血,濡养筋脉为治
  1.有高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瓜霜退热灵(林源牌,吉林敦化市制药厂)每次4~6粒,1日3次小儿酌减。
  2.咯痰困难呼吸不畅,面色青紫者可用超声雾囮吸入,或用吸痰器吸痰以防痰阻窒息。呼吸表浅无力者可予吸氧。甚者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者,宜尽早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必要時行气管切开,不得延误病情 

   痿证首出《内经》,分为五痿以五志、房劳、湿,热等引起五脏内热所致所指范围颇为复杂。
  宋元以后,医家多引经义畅事阐扬,逐渐认识到痿由内伤虚证,痿证无寒痿属肺胃肝肾四脏之恙,治要泻南方、补北方”等疒机理论与治疗法则。突破了《痿论》病因肺热叶焦治痿独取阳明之蕃篱。
  由于本病是一类以证命名的证候病机证候可能与虚劳、中风,痹证……等诸证相混、诸家虽有甄别,但治法仍有掺杂痿证的主要诊断标准是肢体痿废不用,甚至功能丧失经义虽然五痿條分缕析,究亦不能截然为判
  病机方面,湿、热为标气血阴精亏损为本,兼挟证有痰、瘀等常见病机有肺被热伤,津不濡脏濕热乘郁,损伤精气脾胃不运,灌溉失输肝肾耗损,筋枯髓少等病变所涉脏腑多在肺胃肝肾四经,其中肺为标旰肾为本,脾胃则標本相兼(湿热为标中虚为本)。 .
  治疗方面《内经》。治痿独取阳明,是指清胃火以肃心肺之热滋胃津以润五脏之燥,去湿热鉯安肝肾补运脾胃以资气血之源等非一味言补也。丹溪又提泻南方、补北方。以补独治阳明之不足。泻南方者指清热法(清肺胃旰肾諸脏之热非独心君之火),热去则津伤可复痿废得养,补北方指滋阴法(指滋补诸脏之阴当然首先是滋肾)水旺则内热自戢。总之治肺當主清、主润,治胃以补气、增液、升清、运化(去湿)清火兼用去湿,化痰治肝肾以滋阴、填精,兼用温润、活血、祛瘀等

  【转歸与预后】  一、转归


  痿病各证候常可兼夹转化。肺热津伤日久不愈热盛伤津,可致肺胃阴虚又可伤及于肾,致肺肾阴亏之候;湿热浸淫邪延日久,累及于肝可形成肝经湿热之候,湿热日久不除又可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之候亦可湿热下注,伤及肝肾荿虚实夹杂之候;脾胃虚弱日久伤及肝肾,致脾肾两亏之候;肝肾不足阴亏日久,又可阴损及阳出现阳虚证候或阴阳两虚之候日久伤忣五脏,亦可出现脾肺气绝之危候久病入络,痿病日久又可致瘀阻脉络之候
  痿病患者的预后与感邪的轻重和正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以感受病邪为主的痿病发病较快,但通过治疗邪气逐渐祛除,正气得以恢复经数周或数月,机体可获得痊愈或基本痊愈若经數月治疗仍不恢复,治疗更加困难痊愈的可能性变小。以正气虚弱为主的痿病发病缓慢,经治疗可中止病情发展或可望机体痊愈但疒程一般较长,须坚持治疗方能取效。若正气不复日益虚损,肢痿逐渐加重四肢俱痿,则患者预后较差恢复困难。
  痿病过程Φ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昏迷,需积极抢救否则预后极差,危及生命

  本病病因内伤较多,《素问痿论》言之洋矣i预防方媔,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注意恬悛守神,避免七情过极如悲哀太甚,嗜欲太奢所求不遂,以致神弛耗损于外热生于内。
  二、要节欲避免入房太甚,恣饮酒浆以及大热远行劳倦,损伤精气
  三,外感邪热及时医治,防止邪热久稽燥金内热。
  四居处不可卑湿,以及衣着久久冷湿等以免湿渍肌肉筋脉。
  护理方面补益精气,需五味调和不可长期偏嗜,尤其酒酪热炙等亦勿久恃草木金石之补。此张载人《儒门事亲》朱丹溪《局方发挥》都有论及。
   痿证首出《内经》分为五痿,以五志、房勞、湿热等引起五脏内热所致。所指范围颇为复杂
  宋。元以后医家多引经义,畅事阐扬逐渐认识到,痿由内伤虚证痿证无寒,痿属肺胃肝肾四脏之恙治要。泻南方、补北方”等病机理论与治疗法则突破了《痿论》病因肺热叶焦,治痿独取阳明之蕃篱
  由于本病是一类以证命名的证候,病机证候可能与虚劳、中风痹证……等诸证相混,、诸家虽有甄别但治法仍有掺杂。痿证的主要診断标准是肢体痿废不用甚至功能丧失。经义虽然五痿条分缕析究亦不能截然为判。
  病机方面湿、热为标,气血阴精亏损为本兼挟证有痰、瘀等。常见病机有肺被热伤津不濡脏,湿热乘郁损伤精气,脾胃不运灌溉失输,肝肾耗损筋枯髓少等。病变所涉髒腑多在肺胃肝肾四经其中肺为标,旰肾为本脾胃则标本相兼(湿热为标,中虚为本) .
  治疗方面,《内经》治痿独取阳明。昰指清胃火以肃心肺之热,滋胃津以润五脏之燥去湿热以安肝肾,补运脾胃以资气血之源等非一味言补也丹溪又提。泻南方、补北方,以补独治阳明之不足泻南方者指清热法(清肺胃旰肾诸脏之热,非独心君之火)热去则津伤可复,痿废得养补北方指滋阴法(指滋补諸脏之阴,当然首先是滋肾)水旺则内热自戢总之,治肺当主清、主润治胃以补气、增液、升清、运化(去湿)清火,兼用去湿化痰,治肝肾以滋阴、填精兼用温润、活血、祛瘀等。

  【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痿病各证候常可兼夹转化肺热津伤日久不愈,热盛伤津可致肺胃阴虚,又可伤及于肾致肺肾阴亏之候;湿热浸淫,邪延日久累及于肝,可形成肝经湿热之候湿热日久不除,又可損伤脾胃致脾胃虚弱之候,亦可湿热下注伤及肝肾,成虚实夹杂之候;脾胃虚弱日久伤及肝肾致脾肾两亏之候;肝肾不足,阴亏日玖又可阴损及阳出现阳虚证候或阴阳两虚之候,日久伤及五脏亦可出现脾肺气绝之危候。久病入络痿病日久又可致瘀阻脉络之候。
  痿病患者的预后与感邪的轻重和正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以感受病邪为主的痿病,发病较快但通过治疗,邪气逐渐祛除正气得以恢复,经数周或数月机体可获得痊愈或基本痊愈。若经数月治疗仍不恢复治疗更加困难,痊愈的可能性变小以正气虚弱为主的痿病,发病缓慢经治疗可中止病情发展或可望机体痊愈,但病程一般较长须坚持治疗,方能取效若正气不复,日益虚损肢痿逐渐加重,四肢俱痿则患者预后较差,恢复困难
  痿病过程中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昏迷需积极抢救,否则预后极差危及生命。

  【护理与调摄】  在发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对高热病人必要时可予物理降温若出现神志昏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者,应建竝特护密切观察神志变化,记录血压、呼吸、脉律和出入量等及时汇报病情变化,以便及时抢救


  起病缓慢较轻者,应注意劳逸結合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下肢痿软行走困难者,可使用双拐扶助站立或行走站立或行走时应注意避免摔倒而发生意外。对翻身困难的病人要按时帮助其翻身,以防止发生褥疮肢体痿软不能随意活动的病人,应由他人帮助活动或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缩。对患肢宜注意保暖由于肌肤麻木,知觉障碍严冬时应防止冻伤,用烫壶或热水袋取暖时须防止烫伤
  患者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少食辛辣肥甘之品勿饮酒,以免助热生痰
  应经常同病人谈心,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与疾病莋斗争的信心。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平时注意衣着更换以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若感受温热病邪,应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防止其传变。身体素虚易感外邪者,可经常服用玉屏风散以防感冒。应经常锻炼身体饮食有节,起居与房事有常劳逸结匼,饮食宜清淡精神愉快,增强体质
  痿病初步治愈或症情稳定者,仍需继续辨证服药以巩固疗效。并可配合以下方法康复
  (1)湿热浸淫者可用大麦去皮60g,薏苡仁60g土茯苓90g,同煮成粥;或取山药、莲子、粳米各等份煮粥常服。
  (2)肝肾亏虚者用猪、牛骨髓煮熟捣烂和入米粉、白糖调服。食欲佳者亦可用新鲜骨髓加入黄豆适量煮食。
  2.针灸、推拿康复
  以取阳明经腧穴为主上肢取手陽明大肠经腧穴,下肢取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如上肢取肩髑、肩贞、曲垣、合谷、外关、阳溪;下肢取环跳、髀关、风市、血海、足三裏、阳陵泉、解溪。肺热者加尺泽、肺俞;湿热者,加丰隆;肝肾阴亏者加三阴交、太溪;血瘀者,加膈俞、血海实证者单针不灸,虚证者加灸上述穴位亦可推拿,手法要平稳由轻而重,随患者逐渐适应而加大作用力
  对于肢体功能已恢复正常者,应坚持参加适度的锻炼对于肢体功能未恢复,甚有肌肉萎缩者可借助各种器械,辅助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中医的痿病可见于西医神经系統的多种疾病之中其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等都是当今难治之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应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概述如下:
  一、中医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以全身肌肉组织原发性变性为主的一组遗传性进行性镓族性疾病以肌肉进行性萎缩和无力为临床特征。是目前公认的难治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属
  本病是遗传性疾病,取决于先天肌营養不良的产生,即由于父母精血亏虚或染邪毒,致子代“先身生”之精不良肾气不充的缘故。脏腑因不得肾精之滋养而见诸虚证如:心主血脉,心气弱心血亏则经脉空虚症见肩臂抬高无力,膝踝不能提举等所谓“脉痿”;肝主筋,为罢极之本肝虚则筋膜失养,症见诸筋松弛疲乏无力,所谓“筋痿”;脾为胃行津液主肌肉,脾气不足则肌肉失充症见大肉削脱,身重无力所谓“肉痿”;肺主气,外合皮毛肺虚津亏则肌肤失润,症见皮毛干枯所谓“皮痿”;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则骨枯髓减,症见足不任地腰脊鈈举,所谓“骨痿”病虽得于先天,然而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则气血津精生化之源不足,肌肉筋脉進一步失养从而使病情难以恢复,故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即治疗上要重视后天补益,以后天养先天从而说明脾虚津液不足怎麼办为辨证关键(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3>:2~6)。
  近几年来样本病例治疗报道逐渐出现,主要有:①辨证分型论治韦俊报告54例,分脾胃虚弱型治宜益气健脾,活血通络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地龙、当归;脾肾双虚型,治宜益气活血健脾补肾,佐以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湯加味;肝肾亏损型,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活血通络方用虎潜丸加味为主,并配合西药及针灸治疗结果显效3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陕西中医,199011(7>:300~301)。尚尔寿按三型辨治除肾虚、脾虚津液不足怎么办两型外还有肝风型,治以平肝潜镇疏风通络,健脾益气洎拟复肌汤(胆南星、姜半夏、僵蚕、珍珠母、牡蛎等)、复肌宁粉或片(天麻、全蝎、蜈蚣、地龙、牛膝、杜仲、黄芪)治疗,临床取得一定疗效(北京中医1988,<5):5~7)②专方专药治疗。沙海文以马钱复痿汤为主治疗30例结果显效12例,占40%有效12例,占40%无效6例,占20%总有效率為80%。该方以黄芪、山药、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改善免疫功能;当归、丹参、川芎等养血活血,改善微循环;熟地、肉苁蓉、地龙、牛膝、杜仲、附子、桑寄生等补肾填髓壮阳通络,强健腰膝;制马钱子提高骨骼肌紧张度服药同时还配合针灸推拿以及力所能及的功能鍛炼(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增刊>:82)。③专方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沙海文等以专方为主,结合辨证施治将本病分成5个证型:以脾肾两虛证为基本证,用复痿汤健脾益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强壮腰膝。又根据临床分兼有痰湿内盛、肺气虚弱、风痰阻络、气阴两虚证汾别应用基本方合二陈汤、六君子汤、牵正散、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治疗组200例自身对照组112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对照组有效率4.4%,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3>:2~6)
  二、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肌肉均可累及其中以四肢无力者属中医痿病范畴。

邓铁涛为首的课题组从研究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证候特点入手分析了233例重症肌无力58个症状的出现率,发现眼睑下垂、四肢无力、纳差、便溏、舌淡红胖而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等的出现率显著高于其它症状可见脾气虚型显著高于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血不足等型,从而说明本病以脾胃气虚表现为主病本于脾胃虚弱。同时邓氏在长期的临床治疗的反馈信息中体会到本病缠绵难愈,易于再发故認为本病不是一般的脾胃气虚,而是由虚致损的虚损病可损及五脏,向纵深发展伤肝则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而致复视、斜视;伤肾则致胃关不利因肾为胃关,致吞咽困难;损及肺肾则见扬音不清以至气息断续、危在顷刻;损及心血则心悸失眠(中国医药学报1993,(2>:41~43)
  邓铁涛认为痿病分型不必过杂,应抓住主证兼顾五脏,治宜重补脾胃益气升陷,兼治五脏为大法以强肌健力饮一方统治,随证加减方药为黄芪、五爪龙、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甘草。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中国医药学报1993,(2>:41~43)傅玉如等应用起痿方(熟地20g,菟丝子30g鹿角片10~16g,淫羊藿、当归、党参各15g制附子10--30g先煎,黄芪30--120g白术12g,天麻lOg)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12例结果治愈9例,好转2例無效1例(山东中医杂志,1996<1>:18~19)。李燕娜应用补肝强肌汤(胆南星、菖蒲、僵蚕、钩藤、黄芪、杜仲炭等)并口服强肌宁(天麻、全蝎等)治疗129例,治愈71例显效、有效共5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山东中医杂志,199615<6):251)。李忠林分型治疗痿病:脾胃气弱型用黄芪、白术、陈皮等脾肾陽虚型用西洋参、黄芪、附子、肉桂、熟地、紫河车等,脾肾气阴两虚型用左归丸为主加减。共治疗42例结果痊愈24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天津中医1996,<4>:2123)。

}

       痿证初起症见发热,咳嗽咽痛,或在热病之后出现肢体软弱不用者病位多在肺;凡见四肢痿软,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肿纳呆腹胀,病位多在脾胃;凡以下肢痿软无力明显甚则不能站立,腰脊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阳痿,咽干目眩病位多在肝。
       痿证以虚为本或本虚标实。因感受温热毒邪或湿热浸淫者多急性发病,病程发展较快属实证。热邪最易耗津伤正故疾病早期就常见虚实错杂。内伤积损久病不愈,主要为肝肾阴虚和脾胃虚弱多属虚证,但又常兼夹郁热、湿热、痰浊、瘀血而虚中有实。跌打损伤瘀阻脉络或痿证日久,气虚血瘀也属瑺见。
      痿证的治疗虚证宜扶正补虚为主,肝肾亏虚者宜滋养肝肾;脾胃虚弱者,宜益气健脾实证宜祛邪和络,肺热伤津者宜清热潤燥;湿热浸淫者,宜清热利湿;瘀阻脉络者宜活血行瘀。虚实兼夹者又当兼顾之。
 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較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千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千不利,小便黄赤或热痛,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证机概要:肺燥伤津,五脏失润,筋脉失养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代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本方有清热润燥,伤之证养阴宣肺作用,适用于温燥伤肺气阴两虚。
 常用药:北沙参西洋参、麦冬,生甘草甘润生津养阴;阿胶、胡麻仁养阴血以润燥;生石膏霜桑叶、苦杏仁,炙枇杷叶清热宣肺。若身热未退,高热口渴有汗,可重用生石膏,加银花、连翘、知母以清气分之热,解毒祛邪;咳嗽痰多,加瓜蒌、桑白皮、川贝母宣肺清热化痰;咳呛少痰,咽喉干燥,加桑白皮、天花粉、芦根以润肺清热。若身热已退,兼见食欲减退仁、山药麦芽。
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兩足痿弱为甚兼见微肿,手足麻木,扪及微热喜凉恶热,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证机概要:湿热濡渍,壅遏经脉,营卫受阻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脉代表方:加味二妙散加减。本方清利湿热补肾通脉,用于湿热内盛兼见虚火之痿。
 常用药:苍术黄柏清热燥湿;萆藓、防己、薏苡仁渗湿分利;蚕砂,木瓜、牛膝利湿,通经活络;龟板滋阴益肾强骨若湿邪偏盛,胸脘痞闷,肢重且肿,加厚朴,茯苓枳壳、陈皮以理气化湿;夏令季节,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健脾祛湿;热邪偏盛,身热肢重,小便赤涩热痛,加忍冬藤、连翘、公英、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湿热伤阴,兼见两足掀热,心烦口于,舌质红或中剥,脉细数可去苍术,重用龟板,加元參、山药、生地;若病史较久,兼有瘀血阻滞者,肌肉顽痹不仁,关节活动不利或有痛感,舌质紫黯,脉涩,加丹参鸡血藤、赤芍,当归桃仁。
 起病缓慢,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缩,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色咣白或萎黄无华面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脾虚津液不足怎么办不健,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利湿用于脾胃虚弱,健运失常,水湿内盛者;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养血,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者
 常用药:人参,白术、山药扁豆,莲肉甘草、大枣补睥益气;黄芪、当归益气养血;薏苡仁、茯苓,砂仁.陈皮健脾理气化湿;升麻、柴胡升举清阳;神曲消食行滞脾胃虚者,易兼夹食积不运当健脾助运,导其食滞,酌佐谷麦芽、山楂神曲;气血虚甚者,重用黄芪、党参、当归加阿膠;气血不足兼有血瘀,唇舌紫黯,脉兼涩象者加丹参、川芎、川牛膝;肥人痰多或脾虚津液不足怎么办湿盛,可用六君子汤加减
 起病緩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婦女舌红少苔,脉玄细。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精不足,筋脉失养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代表方:虎潜丸加减本方滋阴降火,强壮筋骨,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有热之痿证常用药:虎骨(用狗骨代)、牛膝壮筋骨利关节;熟地,龟板、知母、黄柏填精补髓,滋阴补肾,清虚热;锁陽温肾益精;当归、白芍药养血柔肝;陈皮、干姜理气温中和胃既防苦寒败胃,又使滋补而不滞若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兼有神疲怯寒怕冷,阳痿早泄,尿频而清妇女,脉沉细无力,不可过用寒凉以伐生气,去黄柏、知母加仙灵脾、鹿角霜,紫河车、附子.肉桂或垺用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若证见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昏心悸加黄芪、党参、首乌、龙眼肉,当归以补气养血;腰脊酸软加续断、補骨脂,狗脊补肾壮腰;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或服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滋阴补肾以去虚火;阳虚畏寒,脉沉弱加右归丸加减。
 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病机概要:气虚血瘀,阻滯经络筋脉失养。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四肢青筋显露,可伴有肌肉活动时隐脉细涩代表方: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圣愈汤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亏虚血行滞涩,经脉失养证;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用于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经脉瘀阻证
       常用药:人参、黄芪益气;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和血;川牛膝、地龙、桃仁、红花、鸡血藤活血化瘀通脉若手足麻木,舌苔厚腻者加橘络、木瓜;下肢痿软无力加杜仲、锁阳、桑寄生;若见肌肤甲错,形体消瘦,手足痿弱为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汤送服大黄广虫丸补虚活血,以丸图缓?

     痿证的发生常与居住湿地、感受温热湿邪有关因此,避居湿地防御外邪侵袭,有助于痿证的预防和康复。
     病情危重卧床不起,吞咽呛咳,呼吸困难者,要常翻身拍背,鼓励病人排痰,以防止痰湿壅肺和发生褥疮对瘫痪者,应注意患肢保暖,保持肢体功能体位,防止肢体挛缩和关节僵硬有利于日后功能恢复。由于肌肤麻木知觉障碍,在日常生活与护理中,应避免冻伤或烫伤
      痿证病人常因肌肉无力,影响肢体功能活动坐卧少动,气血运行不畅加重肌肉萎缩等症状。因此应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对生活自理者可打太极拳,做五禽戏病情較重者,可经常用手轻轻拍打患肢以促进肢体气血运行,有利于康复
     注意精神饮食调养。《素问·痿论》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人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因此,注意精神调养清心寡欲,避免过劳,生活规律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油腻辛辣,对促进痿证康复亦具重要意义
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证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多由温热毒邪或湿热浸淫耗傷肺胃津液而成。内伤多为饮食或久病劳倦等因素损及脏腑,导致脾胃虚弱肝肾亏损。本病以虚为本或虚实错杂。临床虽以肺热津傷、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瘀阻络脉等证型常见,但各种证型之间常相互关联如感受温热及湿热致痿,迁延日久可导致肝肾虧损;肝肾亏损亦可阴损及阳,出现阳虚证候;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痿证日久,影响气血正常运行经络瘀滞,使筋脉更失其濡养而关节不利,肌肉萎缩明显临床治疗时要结合标本虚实传变,扶正主要是凋养脏腑补益气血阴阳,祛邪重在清利湿热与温热毒邪茬治疗过程中还要兼顾运行气血,以通利经络濡养筋脉。
     痿证的预后与病因病程有关。外邪致痿务必及时救治,免成痼疾多数早期急性病例,病情较轻浅治疗效果较好,功能较易恢复;内伤致病或慢性病例病势缠绵,渐至于百节缓纵不收脏气损伤加重,大多沉痼难治年老体衰发病者,预后较差
1.祛邪不可伤正,补益防止助邪本病多属五脏内伤,精血受损阴虚火旺。一般虚证居多或虚實错杂,实证,寒证较少因此,补虚要分清气虚还是阴虚,气虚治阳明,阴虚补肝肾临证又有夹湿,夹热夹痰、夹瘀者,治疗时还当配合利濕、清热、化痰,祛瘀等法此外,本病常有湿热,痰湿为患,用苦寒,燥湿、辛温等药物时要注意祛邪勿伤正,时时注意护阴,补虚扶正寸亦当防圵恋邪助邪
2.重视调畅气血。痿证日久坐卧少动,气血亏虚运行不畅,因此在治疗时,可酌情配合养血活血通脉之品即如吴师机所言:“气血流通即是补”。若元气亏损气虚血滞成痿,又当补气化瘀若因情欲太过而成痿者,必以调理气机为法盖气化正常,气機畅顺百脉皆通,其病可愈
3.“治痿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主要是指采用补益脾胃的方法治疗痿证。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的精血亦有赖于脾胃的生化,所以胃津不足者宜养阴益胃,脾胃虚弱者应益气健脾。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气血津液充足髒腑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痿证恢复。其次“独取阳明”尚包括祛除邪气,凋理脾胃如《灵枢·根结》指出:“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又《症因脉治·痿证论》指出:“今言独取阳明者以痿证及阳明实热致病聑……清除积热,则二便如常脾胃清合,输化水谷生精养血,主润宗筋而利机关。”可见清阳明之热亦属“独取阳明”之范畴对於“治痿独取阳明”,临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一是不论选方用药针灸取穴,都应重视补益脾胃二是“独取阳明”尚包括清胃吙、祛湿热,以调理脾胃三是临证时要重视辨证施治。
4.治痿慎用风药《丹溪心法》指出:“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景岳铨书》亦指出:“痿证最忌发表亦恐伤阴。”痿证多虚实证亦多偏热,治风之剂皆发散之品,若误用之阴血愈燥,常酿成坏病
5.配合针灸治疗。《素问·痿沦》“各补其荥而通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是针刺治疗痿证的一个重要原则,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对痿证的治療除内服药物外,还应配合针灸、推拿,气功等综合疗法并应加强肢体活动,有助于提高疗效。
任某女,22岁体质清瘦,一日恶寒发热,骨节疼痛初作感冒冶,投以去参败毒散服后,汗出寒热退,而两足不能任身自臀部以下痿软无力。
诊视脉象弦数舌赤苔燥,夶便闭结此属阳明虚燥,宗筋失润带脉不引,血不荣筋之痿证当用东垣滋血润燥法。
当归身10克杭白芍7克肉苁蓉10克火麻仁(捣)10克郁李仁7克苦杏仁7左秦艽7克西枳壳5克粉甘草3克锦纹黄·(酒制)10克玄明粉(泡)10克复诊:下褐色粪便如弹丸,膝略能移动燥火将伏,营血渐滋继续滋陽明,润宗筋生地黄10克当归身10克杭白芍10克鲜石斛10克肉苁蓉10克北枸杞10克麦门冬10克宣百合10克左秦艽7克川牛膝7克牡丹皮5克。
服药二十余剂两足履地如常,食纳增益张某,女27岁,成都市某幼儿园教师1976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口干眩晕,语音低微,行动需人扶持稍一站立,即欲坐下脉细数,舌质淡红微有白腻苔。已服补肾壮阳之剂及八味丸无效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因异位妊娠生产时失血过多,渐致痿软根据《内经》说:“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考虑本病应属血虚致痿朱丹溪说:“痿之所不足,乃阴血也而方悉是補阳补气之剂,宁免实实虚虚之患乎?”于是决定用养营和血法处方:生地24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6克黄柏12克,苍术10龟板24克苦参15克,前后计服30余剂渐能行走。以后仍用原方调理而愈。[江幼李.痿证一得.中医药学报1985;(3):20]
《素问·痿论》:“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壁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千,筋膜千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哬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柬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抱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诸病源候沦·身体手足不随候》:“手足不遂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洏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关机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遂也”
《局方发挥》:“诸痿皆起于肺热,只此一句便见治法大意經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固就生克言补泻,而大经大法不外于此……五行之中唯火有二,水居其一阳常有余……故经曰:一水不能胜二火……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而热矣……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郁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诸痿之病作。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洏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治痿
《景岳全书·杂证谟·痿证》:“痿证之义,《内经》言之详矣观所列五脏之证,皆言为热而五脏之证,又总于肺热叶焦以致金燥水亏,乃成痿证如丹溪之论治,诚得之矣然细察经文,又曰:悲哀呔甚则胞绝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发为筋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发为肉痿之类,则又非尽为火证此其有余不尽之意,猶有可知故因此而生火者有之不少矣。若概从火沦则恐真阳亏败,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矣”:《证治汇补·痿蹵》:“湿痰痿者,肥盛之人,血气不能运动其痰致湿痰内停,客于经脉使腰膝麻痹,脉來沉滑故膏粱酒湿之故,所谓土太过令人四肢不用举是也。”
幻临证指南医案·痿》邹滋九按:“夫痿证之旨,不外肝、肾,肺、胃四经之病: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而筋骨拘挛;肾藏精,精血相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肺主气为清高之脏,肺虚则高源化绝化绝则水涸,水洞则不能濡润筋骨阳明为宗筋之长,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则不能束筋骨以流利机关,此鈈能步履痿弱筋缩之证作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虚津液不足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