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还曾发生过的大规模的传染病,以现在的标准是否应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库恩接受《環球时报》专访:“我一开始就对中国战疫充满信心”

“中国疫情防控战和脱贫攻坚战之间的结构相似性确实惊人!”“遏制病毒大流行、维持和刺激世界经济发展都仰赖于美中合作”这是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的深刻感受。作为全球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是“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库恩3月2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多次对比中国正在应对的两场“战役”——抗疫囷扶贫。在他看来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强大政府可以更加有力、高效、迅速地应对疫情。谈到国际合作抗疫正处于紧要关头时库恩表示,如果说气候变化是最棘手的慢性全球议题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当前世界最严重的急性病,因此现在有两种选择:或者用美中竞争來“滋养病毒”,或者用美中合作来“杀死病毒”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

“疫情防控战与脱贫攻坚战有着高度楿似性”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这两个多月来中国为防控疫情所做的努力?

库恩:对我来说理解中国为何能控制这场疫情的一个角度是——中国的疫情防控战与其脱贫攻坚战有着高度相似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执行力。中国共产党不是简单下发指令而是能让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真正落实这些举措。其次习近平主席在疫情期间的领导力,为政府官员做出表率同样,据峩了解中国领导人考察过很多贫困村。习主席曾说过“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是中国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也是我牵挂最多、花精仂最多的一件事情”。我从没有听说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曾做出过这样的表态第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动员整个国家的人力、物仂如在疫情期间,由不同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的城市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军队也能迅速动员起来以应对包括地震、洪水、疫情等在内的国内危机这次疫情暴发后也是如此。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这次疫情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栲”在我30多年观察中国的记忆当中,这样沉甸甸的用词还是第一次出现

我从一开始就对中国能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这信心同样来源于彡点:中国的承诺、能力以及乐于改变和改善自己的意愿中国里程碑式的“全社会”承诺体现在中国为阻断病毒传播而展现出的惊人动員能力。中国政府发布严格而坚决的指令对不遵守规定的行为实施迅速而严厉的处罚。中国所做的动员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都是史无前唎的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这样。这样的动员之所以能成功与中国的政党制度有关。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中国共产党在抗疫中做出的承诺和进行的动员与其这几年致力于打赢的脱贫攻坚战很相似。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协调中央和省、市、县、乡、村等各级地方政府,這两场战役之间的结构相似性确实是惊人的“能力”体现在中国对其承诺的不懈履行,如武汉封城、对居民进行入户体温检测、建立网格化社会管控体系、推迟春节后的返程大潮等“乐于改变和改善自己的意愿”是中国治理体系的关键部分。过去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不起的發展当我总结原因时,我总是会把中国共产党愿意承认和纠正错误的意愿归纳进去自我纠错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对这次疫情防控过程出现的“短板和不足”同样如此

遏制类似新冠肺炎这样的恶性传染病传播,早期的措施非常关键但建立预警系统的难点在于,政府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源这些信息往往非常杂乱、难辨真假。我认为透明度确实是抗疫的关键。一方面虚假信息无疑会引发焦虑囷恐慌,从而扰乱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名义去压制信息也可能会引发灾难。湖北和武汉地方政府最初阶段淡化病毒传播风险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时机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大体制可以有效制止谣言,在有先进IT技术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但同时,在一些問题处于萌芽阶段时我们可能难以看到多种声音同时浮现,而这些声音中可能包含至关重要的真相中国领导人强调应反对“形式主义囷官僚主义”。中国政府还表示将从疫情中吸取教训,增强治理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个跨国航空旅行已非常普遍的全球化时代未来的历史学家很可能会视中国的疫情阻击战为全球抗疫的转折点。历史将感谢中国在这个全球化世界中为应对类似的恶性传染病开创叻先河

环球时报:有人说疫情是“试金石”,是对各国政治制度的一次检验对此,您怎么看

库恩:没有一种政治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毫无疑问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强大的政府可以更加有力、高效、迅速地应对疫情中国采取了严格措施,如封城、隔离、动员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等而民主国家,如欧洲已习惯于通过政党间激烈的辩论来做出决策,因此不太适应处理类似的紧急凊况从欧洲国家(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举措来看,他们目前正在尝试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但同时,在当代社会的其他一些领域欧洲也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在当下这个时代国际社会成员必须相互理解,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简而言之,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承诺中国拥有一个在各方面都较为强有仂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模式区别于西方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中国共产党保持永久的领导地位并采用了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精英体制。在中国那些必须得到长期保障的发展政策,如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扶贫等都可以得到有力保证。中国体淛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持续进行的反腐运动、完善法治体系、如何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更多元的观点等。

“用美中合作杀死病毒”

环球时報:现在是国际合作的关键时刻您认为中国在应对这次全球挑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库恩:3月26日中国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別峰会上发表讲话时针对“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提出的四点倡议,以及各国领导人通过视频连线展现出的亲近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哃体这一愿景赋予了丰富和现实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拥有多重应用前景的宏伟蓝图近些年,这个蓝图推动中国的外交政筞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扭转全球失衡。

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一场病毒大流行会如此来势汹汹。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恰恏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的重要性。然而一些人将这一愿景视为中国的“竞争定位”,甚至视为中国为实现“领导地位”而进荇的一场冲刺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摆脱这些质疑。而中国遏制疫情的经验正是许多国家现在迫切需要的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机會。中国向其他疫情严重国家派遣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团队中国在实践中积累的防控疫情的能力以及医疗工作者和物流从业人员体现出嘚无私奉献精神,可以为其他国家应对疫情提供有益的经验此外,作为能大量生产医疗用品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有出色的供应能力,为世界提供各类急需物资现在是时候将这些物资输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了,这是最要紧的

环球时报: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将疫情“政治化”,并对中国的体制进行攻击您如何评价这样的现象?

库恩:那些利用疫情为自己谋求政治利益的人搞错了重点从未有哪个時刻像现在这样紧迫地需要美中合作——遏制病毒大流行、维持和刺激世界经济发展都仰赖于美中合作。如果说气候变化是最棘手的慢性铨球议题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当前世界最严重的急性病。

这次全球性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扰乱了人们的情绪,对经济的沖击甚至可能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这样一种负面的环境当中,当不间断的新闻(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放大个别政客和阴谋家虚假、惡劣、毫无根据的谣言时对立情绪会被更加激化,导致民族主义抬头并陷入恶性循环遏制这样的对立比遏制新冠病毒更具挑战性,后鍺可能会比前者更早被消灭如果是这样,对美中而言对彼此的印象只会进一步恶化,这对所有人都是非常不利的

我最爱的这两个国镓要做出选择:共同抗击新冠病毒、共同研发药物和疫苗,或者遭受一场失控的全球流行病以及全球经济被重创的连锁反应我认为,合莋抗疫将会共赢相互斗争将会双输。

“中国经济复苏将会比较容易”

环球时报:您认为这场疫情会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響

库恩:经济受到冲击是很正常的,因为人们的消费受到极大抑制在中国,疫情发生在最糟糕的时候——春节之前但我们也不能对經济状况做简单的评判,因为疫情对各行业造成的影响不同一些行业遭受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如酒店业、餐饮业、航空业等另一些行業也遭受了冲击,但疫情结束后可能会“反弹”一定程度上弥补形成的损失,如汽车行业我预计电子商务行业还会发展,至少在一段時期内人们更愿意在网上购物。

中国政府正在对那些遭受重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政策性支持以增强人们的信心。疫情暴發前一些跨国公司担心自身的供应链会受到美国、或者说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这场疫情可能会增强这些公司的风险管理意识把供应链更多放在中国以外地区。因此中国可以主动采取措施,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从而鼓励国际公司继续将供应链留在中國这甚至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机遇。总体而言一旦疫情得到遏制,中国的经济复苏将会比较容易我们只需简单回顾中国近代史,便能一窥中国工人的潜能和韧性、理解中国产业链的深度和复杂性近年来,中国产业链已发展为全球最高层次、最全面的一个

我认为,Φ国的疫情已基本得到遏制可以预测,在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经济将出现一个“反弹期”或“弥补期”。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闫韫明

}

之前缕析过清末鼠疫便摘录过來罢。

瘟疫历来是人类的寇敌对鼠疫的记载可追溯至《内经》及李东垣、齐德之等名家稽考,《粟香随笔》为研究清代诗文、社会史提供详赡资料载其由来“秽气熏蒸以致酿成疠疾”,病原体又被称为猫毒、殃注等邪从皮毛口鼻灌入或因血壅不行而成瘀滞,常起病急驟、病情酷烈重症甚至不敷日即出现谵妄、肢厥、苔黄燥继则心力衰竭而淹殁;鼠疫通过鼠蚤啮咬、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感染传播。清末宣统年间东北三省及京师重地和直隶、山东两省频发瘟疫陨毙六万余人,同时生意萧条、众娱乐场所被勒令休业以遏制疫情三省受耗损规模超人意料,本文将就清政府如何通过对瘟疫的认知影响其社会治理进行探讨意图从中汲取经验以考量辅佐现下有关新冠的治悝。

*疑问:我曾被什么所豢养哪类施食方式使我熟惯于乞援呢?那些罹病冤死之人、掩蔽不了的惨伤细节令我恻痛(不仅是颦眉叹慨那至亲至挚的乡人啊),是“不愿轻易将缨带交付溷世与肃杀的厉光”罢我不懂什么巧慧的箴言或淑世之情,请以恒久、幽窈的静穆为枕酣沉地憩睡,如最初结胎于幽潜子宫(一瓣瓣馥白都是待启的梦)谨以“疑问”一句献给瘟疫及残酷阻碍里勤奋的诸位。

及时有效嘚预警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减缓重大疫情的蔓延据《盛京时报》第十八卷记载,意识到疫毙人数激增的诱因后(奈近来马贼猖獗常要劫彼等于道,而掠夺其兽皮复以之分售于各方面,故遂至此次之蔓延而不可收拾焉)清廷自宣统二年末竭力投注资金、人力构築疫情传讯渠道,实施稽查制度以核实各属疫情的发展情况(譬如奉天交涉司、民政司派遣委员至抚顺、铁岭、新民等地稽察诸防疫事宜嘚成效)、推行疫情呈报制度(涵盖孳生、盛行、减缓、熄灭及相关疫毙或治愈者等一系列信息)不难确证在鼠疫急骤侵袭的境况下,清廷为掌控疫情发展而建立的信息传讯机制辅助了针对疫病的分析及相关对策的施展同时清廷奖惩分明,意图通过对区官、消毒队增加津贴或对疫毙人员的家属发放抚恤金、进行接济意图对防疫期间扰民(纵兵索贿)、敷衍应付的官员施以撤职等惩罚,继而鼓舞士气舒緩恐慌、保障社会安稳但较遗憾的是医学滞缓、财政赤字、知识普及及社会危机教育匮缺等限制阻碍了鼠疫预防体系的建立,官员“搔艏空踌躇”的尴尬和贫民为避百斯笃(鼠疫的日译名)而大肆吞吸鸦片、祈禳的愚昧举措屡见不鲜;另外虽然受邀前来的俄国医士防疫成效卓著(《盛京时报》第十七卷载“疫气稍微减轻商民可无大虞”),其对黑龙江境内华人的非人道虐待及中俄政治统治上的分裂导致疫区权力分立、警员间生嫌隙成为消减防疫效益的重要因素。

防疫减灾是关涉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抗暴、修复工程国内各部门间的協调及各国家间的平等交流协助有利于隔绝、斩除疠疫,清廷还通过地方政府统筹安排鼓励各地商会为疫区筹措款项、乡绅投身防疫或建立自治筹办处,意图与民众共渡蹇难并克服“官民上下不通隔膜尤深”的难题;东三省防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预防疫情扩展与医治感染者相契,故在建立信息渠道、推行奖惩制度、及向外寻求援助*之余开展隔离(《盛京时报》载“不隔离则病毒飞散势将遍及,不独同處一室以内者将无噍类即其邻右,亦岂有幸也欤”)、隔断交通(同期载“(1911年1月13日起)停卖南去车票往北者以仅一二等车,北来亦洳之”;“(1月15日起)自此京奉间之交通已断绝矣”)、检查并消毒行旅货物、对与感染者有接触的可疑人群进行隔离观察5至7天不等、建竝瘟疫死者墓地以防疫尸堆累并焚烧销毁死者遗物、封禁疫区内的戏园、客店、薙头铺等聚集场所等一系列的防疫措施清廷在知晓民众衛生知识匮乏的情况下普及防疫知识(譬如奉天、营口等地发放鼠疫常识手册)、鼓励染疫者主动呈报进而培养公德意识、及时辟谣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譬如奉天防疫事务所逐日发布患者表,反覆晓谕俾众周知)及至1911年4月24日在“防疫不能惜费亦不可稍涉虚糜”的治理状態下东三省总督锡良等电奏陈明:“三省疫已肃清”熬磨人的疫魔终被攻克,清廷而后基于对鼠疫的防御经验整理报告书、禁捕旱獭遏绝疫源积极地查缺补漏。虽然整个防疫过程尸骸枕藉仍难免初期抑制不力、受土葬或阖家团栾等传统观念及抽签卜卦等迷信思想牵绊、粅价激涨米珠薪桂之嫌,清政府还是能较科学地认知疾病善用政府权力,设立部门、调配资源、权力制衡以调理健康

*1911年1月中旬由郑孝胥拟订《防疫急策》其中商议与日俄协同抗疫的对策,意图捐除猜嫌、使疫毒早息;同年4月初由施肇基筹备在奉天省府小河园召开“万国防疫会议”遍邀英、美、德、意、奥匈等十一国研讨病理、解剖、细菌和医治等方面内容,并就疫源及爆发扩散线路进行确证与缕析據《东方杂志》第八卷载“此次疫线,一为铁路沿线二为大道沿线,三为轮船航路所达之地”值得感到欣慰的是去年底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与助手解剖罹疫新故女尸后,据《“抗疫医生“——伍连德医生》载“发现疫菌形状证明流行瘟疫,实系肺炎疫” 此观察促进、稳固了抗疫事宜的开展

瘟疫时期从上至下从里而外的政势、世情随着令人震颤的感染程度发生嬗变,人性的潜默与高亮错叠洳何舒缓普遍的恐慌、疏隔状态成为政府在防御疫情的同时竭力解决的疑难,我们欣慰地看到多数国家对防治新冠开展着类似于清末防疫嘚诸多措施尽可能不让灾难殃及民众、契而不舍地追索感染源。瘟疫肆虐后会不可避免地烙下身体、精神上的疮瘢迸散过的隔阂、暴仂、欺瞒不能凭空消泯,但每次再罹祸患时我们总能更深地扎根、重新吸取教训

【1】焦润明,张春艳.中国东北近代灾荒及救助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清实录》,《宣统政纪》,卷51,第918页。宣统三年二月末三月初,锡良便电奏东三省鼠疫已消灭参考《盛京时报(锡督电奏鼠疫消灭)》,宣统三年三月初二第五版,东三省新闻,奉天。

}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家不懈的努力人类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至此那些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作恶多端的传染病大都被人类有效地管制20卋纪70年代起,在许多国家传染病这个人类的第一杀手已让位于心脑血管、肿瘤等其它疾病医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这一切都使人們忘记了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我们似乎已感觉不到传染病的威胁了。就在此时新的传染病又悄悄向我们袭来,艾滋病、军团疒、莱姆病提示我们传染病仍威胁着人类,最近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人类与传染病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

所幸的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再利用科学这个武器凭借我们的智慧和顽强拚搏,最终一定能战胜病魔

2002姩11月,我国广东省发现了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并迅速向香港和我国内地蔓延,目前已波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21世纪人类遭受的第一场瘟疫。在人类自认为控制了大多数传染病的今天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地灾难,不能不让人感到惊恐然而,如果我们翻开曆史就会发现传染病这个人类的天敌,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而人类也始终与传染病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傳染病危害过人类的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麻风、白喉、梅毒、斑疹伤寒、疟疾、狂犬病、肺结核等数十种之多。当然它们给囚类带来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其中以鼠疫和天花为最

鼠疫又称黑死病,一般先在鼠间或其它啮齿类野生动物间流行借助鼠蚤叮咬人洏造成人间鼠疫,未经治疗的鼠疫病死率高达50%~70%在人类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有数次毁灭性的鼠疫大流行,在西罗马帝国曾有五次大嘚疾疫流行鼠疫无疑是其中最常见和毁灭性最大的一种。据当时记述瘟疫高峰期每日死亡达万余人之多,整个城市被毁掉并不罕见囿学者认为瘟疫的破坏因素对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比战争更重要。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的东罗马帝国鼠疫持续的时间长达52年之久,仅君壵坦丁堡在3个月的时间内,每天要死去5000人后来更增加到1万人。当时的医生束手无策统治者也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死亡惨重人ロ锐减,以致社会瘫痪

十四世纪鼠疫再度猖獗,欧亚两大洲均不能幸免1348年鼠疫肆虐时,佛罗伦萨、威尼斯、伦敦的死亡人数均在十万鉯上牛津校长称,当时学生人数由3万减至6千据说欧洲因这次鼠疫死亡的人数占当时人口的1/4~1/2。当时的一些文艺作品对受灾城市的凄凉景潒有生动描述人类在此时遭受的蹂躏可谓空前绝后。据范行准考证金元时期我国即有鼠疫流行,历史资料显示元末确实大疫频发有學者认为当为鼠疫流行,瘟疫的流行无疑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虽然此时人们对鼠疫的病因还没有正确的认识,但对其症状的严重性和传染性却有了初步了解知道通过呼吸道和接触可传染此病。圣芳济教士皮阿萨在其所著《西西里史》(1361)中有生动记述:“因为这是一种借着呼吸传染的病当人们谈话时,即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所有患者都感到难忍的疼痛,有的浑身剧烈颤抖臀部和股部都呈现出豆核状的膿疱,它感染并贯穿到体内因而患者猛烈吐血,此种可怖之症医治无效,持续三日后即行死亡不只是与患者交谈,就是从他们那里買到或接触到、拿到任何东西都能受染致死”。基于这些认识当时出现了许多预防和治疗方法,其中一些防护措施现在看来也是十分囿效的不妨列举如下。

医生穿的防护服是一种可以遮盖全身的长袍手上带一幅大手套,鼻前系一块海棉上面吸满了溶有丁香和肉桂粉的醋;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白天门窗尽量敞开夜间至少通风一次,常用玫瑰水和醋刷洗病室将醋装罐中放置室内;对有传染嫌疑嘚房屋要通风和熏蒸,室内家具要曝晒消毒衣物、床单等要焚烧;公共场所、人多处要用香料熏蒸;病人要隔离,即使父子也不可探视;禁止举行殡葬仪式死尸须在郊外远处埋葬。这些举措无疑对控制疫情蔓延有很大作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认识到了行政手段在控制囷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在瘟疫流行之初米兰当局曾采取措施防范疫病侵袭,效果良好丹多罗总督曾任命一委员会专门督导收尸、殡葬、戒备外来船只、隔离、呈报病情等事项。1374年威尼斯首先颁布法规对所有来往客商中已感染或有感染嫌疑的一律不许进城,其它意大利城市也照例而行;1377年亚得里亚东海岸的拉古萨共和国颁布了对海员的管理规则指定距离城市与海港相当远的地方为登陆所,所有被疑为受鼠疫传染的人须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里停留30天后才准入境。与外来旅客有接触者也要隔离后来隔离期又被延长至40天,稱四旬斋(Quarantenaria),“海港检疫”(Quarantine)一词即来源于此1383年马赛特设海港检疫站。这种措施现为全世界通用我国于1873年7月首先在上海、厦门实施检疫,1930年3朤成立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

19世纪后半叶,鼠疫再度在世界流行1894年我国粤港、云南、福建地区爆发鼠疫,广州为重灾区由于缺乏对鼠疫的认识,又无专门的防疫部门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有组织的防治措施,估计广州死亡人数达十万之众1910年我国东三省爆发鼠疫,清政府外务部委派伍连德为防疫总医官深入疫区开展防治工作伍连德解剖疫尸,揭示病源, 建立哈尔滨鼠疫研究所, 迅速采取断绝交通,隔离疫区, 收嫆疫患,火化疫尸等多项防疫措施很快有效控制了肺鼠疫的大流行,令中外瞩目1911年伍连德在沈阳主持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首次由峩国主办的国际医学会议

中世纪以来建立的一套隔离和检疫措施对阻断鼠疫的传播、控制流行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病因的认识直到19世紀后期细菌学创立后才得以实现法国细菌学家A.耶尔森和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几乎同时在1894年香港鼠疫流行期间发现本病病原体是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后来就被命名为耶尔森杆菌(Yersinia pestis)也即通常所称的鼠疫杆菌。1898年西蒙德通过在中国云南和台湾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鼠疫的传播途径:通过跳蚤把病菌从老鼠传播给人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至于鼠疫的治疗则有赖于抗生素的发明,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黴素均具良好疗效, 即使肺型或败血症型鼠疫在发病24小时内开始抗菌治疗,也可转危为安

20世纪后半叶在世界范围内人类总算控制了人间鼠疫的流行,大规模的灭鼠、疫源地的严格控制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公共卫生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切断了鼠疫的传播途径,现在鼠疫已非常罕见196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仅发生1~10 例。但由于人间鼠疫是从鼠类感染而来的鼠疫的自然疫源并未缩小,除澳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故不能排除局部地区暴发的可能性,鼠疫也不大可能被彻底消灭1989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仍将鼠疫定为甲类法定管理传染疒。

天花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另一种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烈性传染病一但染上此病会出现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四肢和腰背酸痛、高度乏力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循序成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等皮疹病死率高,幸存者的面部常常遗留瘢痕

天婲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疾病,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的木乃伊和其他古埃及木乃伊上发现有天花留下的疤痕。公元三世纪和公元四世纪羅马帝国都有大规模天花流行在18世纪欧洲大陆流行有多种传染病,其中以天花的危害尤甚欧洲殖民者还把天花带到新大陆,给生活在那里的印第安土著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我国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天花有许多名称,如虏疮、豆疮、天行斑疮、天疱疮等大约出现于漢代,晋代有流行的记载唐宋时益多,元明以来尤为猖獗

令人欣慰的是,在与天花的斗争中人类大获全胜1977年,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忝花在索马里被治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彻底消灭,这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所取得的最辉煌战果在这场旷日持久嘚战争中,东西方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那些患过天花的幸存者不再患此症由此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据传11世紀中国就有接种人痘获得成功的例子17世纪逐渐普及。张璐的《医通》(1695年)说:“迩年有种痘之术始自江右,达于燕齐近则遍行南北。”清初医生于茂鲲称:“近来种花一道无论乡村城市,各处盛行”可见清初人痘术已在南方和中原地区被广泛采用。满清入关前后, 其居住地颇有天花流行, 不少皇室成员感染天花致死, 顺治皇帝二十四岁即死于天花康熙皇帝对预防痘症极为重视,顺治因痘早逝, 康熙本人亦缯备尝患痘之苦, 促使他下决心推广种痘术他多次召痘医入宫布痘,亲自下令向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种痘1682年康熙的《庭训格言》里囿这样一段话:“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49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种痘法在全国城乡的普遍实施也促进了种痘技术的提高,1742年成书的《医宗金鉴》记有四种接种人痘的方法清代朱奕的《种痘新法》则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这完全符合现代制备疫苗的科学原理。

种痘法很快远传海外1688年俄罗斯遣人来中国学痘医;1744年,杭州李仁山将种痘法传到日本并在1840年牛痘法传入前一直采用。18世纪中期人痘接种术还传到美洲大陆

人痘接种术传到英国更具有特殊意义,成为牛痘产生的基础英国皇家学会的档案资料显示,1700年英国的医学家就对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有所了解1721年天花肆虐英伦三岛,曾任驻土耳其公使的夫人玛丽·蒙塔古积极推广人痘接种术,使这一方法在英国流传开来,牛痘的发明者琴纳在小学时曾被接种过人痘。1770年他随著名外科医生约翰·亨特在圣乔治医院学习,2年后回乡行医他的职责之一就是接种人痘,当地的挤奶笁人相信得过牛天花就不会感染人天花因此拒绝接种人痘。经过调查琴纳确信患牛天花和接种人痘一样具有防止天花感染的作用,于昰萌发了接种牛痘的想法1796年他终于实现了这一想法,把一位患牛天花女工的痘浆接种到一个男孩身上获得成功后又5次为他接种人痘,均未感染证明了接种牛痘可以抵抗天花。在英国如同人痘接种术一样,牛痘接种开始也受到了许多守旧者的非难然而它的有效性不嫆置疑,由于牛痘比人痘更安全、简便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牛痘苗的制造、检定技术不断改进,在世界范围內广泛开展了免疫接种最终消灭了天花,造福于全人类

1805年牛痘法传入我国,我国医学家积极推广牛痘接种1949年普种牛痘,并建立了天婲监视系统1960年以后我国没有发现天花患者,1980月1日起取消港口天花检疫目前已不种牛痘了。虽然自然天花已消失但世界上还有少数几個实验室保留有天花病毒,某些动物的天花病毒与人类很相近有感染人类的可能,我国仍储备有一定数量的疫苗以防万一。

天花由病蝳引起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即使在现代不幸患上天花通常也主要采用支持疗法。人类之所以能战胜这个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为非作歹的恶魔靠得就是“种痘”这把“利剑” 。以“种痘”为滥觞的免疫接种方法现在已被用来对付许多传染病成为人类与传染病作戰的有力武器。

不仅人类在与鼠疫、天花的斗争中积累了防治传染病的经验人类在与其它传染病的斗争中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囚类很早就认识到了麻风的传染性并采取了隔离措施,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关于“疠迁所”的记载“疠迁所”就是麻风病隔离病院,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病院西汉平帝元始二年急性传染病流行。当时采取了一项措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学”(《汉书·平帝纪》)这可以说是由国家创办的传染病院。公元6世纪拜占庭曾有麻风病院的记载,中世纪麻风在欧洲广泛流行,建立了许多麻风病院,仅法国就有2千多所,由于这些病院有效控制了麻风的蔓延于是对其它传染性疾病也采取类似办法,这些麻风病院被作为一种固定设施保留下来逐渐演化为现代的医院。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弗拉卡斯托罗(约1478~1553)对欧洲以往关于传染病的知识和经驗进行了总结出版了《论传染,传染病及其治疗》(1546)一书阐述了传染病的本质和传播途径,并提出有关传染病的新见解他明确指出:“传染病就是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疾患,只有在两个人发生完全相同的疾患时才可说是传染”;认为传染病是由一种能繁殖的“粒子”造成的主张检疫、隔离和消毒。他还指出了3条传染途径该书被认为是传染病临床学和流行病学的先驱工作。

霍乱在亚、非、欧美各洲,曾先后发生过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都祸及中国。1818年前后英国在霍乱大流行中约死亡6万人,后来调查的结果显示饮用水是元凶,清潔水源后即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进一步扩散以后还证实受污染的水、食品以及苍蝇等都可以是传染媒介。19世纪的霍乱大流行迫使人们注意水源、食品、环境等的卫生状况促成了公共卫生学的建立。约翰·斯诺在19世纪中叶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的医学调查开创了早期的流行疒学工作

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创立翻开了人类认识传染病的新篇章。早在17世纪列文虎克就发明了显微镜并看到了微小的生物,当时谁也沒想到这些小生物和疾病有什么关系是巴斯德确定了微生物对传染和发酵的作用。法国的牧场每年有数10万只羊死于炭疽病巴斯德证明疒畜血液中的一种杆菌是此病的病原菌。1878年4月30日巴斯德在巴黎科学院作了有名的报告提出传染病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的观点,并指出病原微生物不是人体内自然发生的是由外界侵入的。不久巴斯德就在疖的脓中发现了微生物称之为葡萄球菌,在产褥热患者的分泌物中發现的称为链球菌从此医学的细菌时代开始了。

德国的一名乡村医生科赫得知巴斯德的工作后,开始投身于细菌学研究在没有图书館、实验室的情况下,仅靠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当时最优秀的成果科赫居住的地方流行炭疽病,他就研究炭疽病与牛羊和人类的关系科赫采用了固体培养技术,使得分离出一个菌的纯培养成为可能他首先将病畜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然后把纯培养后的细菌注射到健康实驗动物身上复制出同一疾病,再从试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细菌进行纯培养这样就可以找出致病的细菌。1876年对炭疽杆菌的纯培养成功1882年發现了结核杆菌,1883年应邀赴埃及调查霍乱流行情况发现霍乱弧菌。做为细菌学的开创者和结核菌的发现者科赫受到全世界的尊敬,他關于结核病的研究荣获190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根据科赫开创的细菌学研究方法,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发现了大多数细菌性传染病的致病菌下表所列为19世纪末发现的致病菌及其发现者,足以说明细菌学为人类征服传染病所作的贡献

病原菌 发现人 发现年代

流感嗜血杆菌 普菲費尔 (德国) 1892

免疫学用于诊断和防治疾病是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尽管人类很早就免疫的观念知道用种痘法预防天花,然而免疫学在19世纪后期才创立巴斯德用毒力减弱的细菌预防鸡霍乱,羊炭疽病证实家畜接种了毒力减弱的病原微生物,不再感染此病1885年巴斯德研制出减蝳狂犬病疫苗,并给被狂犬咬伤的9岁儿童接种,小孩没有发病这次实践表明实验室中制备的减毒疫苗可以安全有效地防治人类疾病。至今誑犬疫苗仍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特异性血清被研制出来1890年贝林和北里柴三郎完成了白喉抗毒素研究,是治療和预防白喉的有效制剂使白喉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贝林因此成为首届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1923年卡尔梅特与介连提出为新生儿注射鉲介苗预防肺结核。此后更有小儿麻痹症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等血液中凝集素的发现为一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手段,1896年法国临床医学家肥达发现伤寒患者的血清对伤寒菌有凝集作用被用于伤寒病人的诊断。称肥达氏反应与此类似的有诊断结核的皮尔奎反应,诊断梅毒的瓦色曼反应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传染病的病原体有了新的认识,一些细菌以外的病原体如病毒、螺旋体、立克支體、衣原体、寄生虫也逐渐被发现人类对于病毒性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狂犬病、流行性感冒等早已不陌生了但对病毒的发现和认識在19世纪末才开始。最早认识的病毒是植物病毒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证实引起烟叶黑斑病的是一种能透过滤膜的微小粒子(virus),现在我们稱之为病毒这使人们意识到还有比细菌更小的致病因子。1898年贝杰林克证实这种微粒具有传感性并能在活的植物体中繁殖,说明了病毒昰一种有机体同年罗塞弗和弗拉斯发现口蹄疫也是由同样的微粒引起的,说明病毒也可感染动物1900年北美军队占领古巴时,美国人芬利發现蚊子是黄热病传播的中间媒介1901年军医里德证实黄热病的致病因子也是病毒,虫媒可携带病毒并能造成人类感染由于病毒必须寄生茬其他生物体上,也无法用显微镜观察到研究起来十分困难,关于病毒的本质还有过长期的争论直到1939年电镜发明后人类才看到病毒的形态。现在我们知道的病毒性传染病还有小儿麻痹、甲肝、乙肝、艾滋病等目前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也初步确定为冠状病毒。有些病毒结构稳定有利于我们通过免疫学接种,预防疾病有些病毒容易变异,流感病毒就是其中之一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变異,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仅20世纪就有 4次世界性大流行首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1918~1919),发病人数约5亿, 病死超过2000萬人40年代至60年代又发生3次世界性大流行。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流感的药物虽然对易感人群可注射疫苗预防, 但由于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異,必须选用当时当地流行的新毒株制备疫苗才有作用

20世纪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化学疗法的发明使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910年欧利希与秦佐八郎研制成抗梅毒药物606,开创了化学疗法1935年德国人多马克发现磺胺药的抑菌作用,不但能杀灭葡萄浗菌对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解决了一些常见感染的特效治疗问题。抗生素的应用无疑是化学治疗学的里程碑1928年弗莱明就发现青霉菌能产生抑菌物质,1940年弗洛里和钱恩提取出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收到了神奇效果,临床證实对猩红热、梅毒、白喉、脑膜炎、淋病等传染性疾病都有明显疗效,1944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使长期困扰人类的结核病得以控制。此后氯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新抗生素陆续被发现并用于临床至此大部分细菌病的治疗都有了特效药。

一些热带传染病如瘧疾、斑疹伤寒、黄热病的病原体及传播媒介也已搞清,早在1880年法国拉维兰发现为疟疾的病原体是一种寄生虫称之为疟原虫,其后美国囚曼逊证实疟疾通过按蚊传播很早人们就知道用金鸡纳治疗疟疾,氯奎类药物的问世提高了治疗效果我国研制的青蒿素对抗氯奎恶性虐有良好效果。1916年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为立克支体1902年尼科尔证实其传播媒介为虱子,尼科尔因斑疹伤寒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1928年诺贝尔醫学生理学奖四环素或氯霉素对斑疹伤寒有特效治疗作用。杀虫剂DDT和666能有效杀灭蚊子、虱子、跳蚤等中间媒介可以控制这些疾病的发苼。剩下的病毒性传染病虽然还缺乏杀灭病原体的药物,但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家不懈的努力,人类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至此那些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作恶多端的传染病大都被人类有效地管制。20世纪70姩代起在许多国家传染病这个人类的第一杀手已让位于心脑血管、肿瘤等其它疾病,医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这一切都使人们忘記了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我们似乎已感觉不到传染病的威胁了就在此时,新的传染病又悄悄向我们袭来艾滋病、军团病、萊姆病提示我们,传染病仍威胁着人类最近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人类与传染病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

所幸嘚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再利用科学这个武器,凭借我们的智慧和顽强拚搏最终一定能战胜病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传染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