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是纯粹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还是混合产品、完全公共生产、和公共提供吗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博真题

育明栲研考博大印老师整理

【温馨提示】2015年以来北京大学公共管理考博招生方式进行了数次改革,包括命题人、考试形式、录取人数现在烸年10月份开始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来年三月中下旬就开始笔试、面试年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考博录取的学生基本都是育明一对┅或者视频课程(4998Yuan)学员,高校教授授课、精准讲解、独家师资

现在考博基本都是采用“申请-考核”制度,申请考核制度并不是说都么囿笔试很多院校为了凸显客观性,还是保留了笔试这一项此外申请过程中,资料的撰写很重要尤其是研究计划,这点是大多数考生忽视的而且根据经验来看,很多考生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撰写因此,我们建议在育明教育咨询师的指导下撰写

未来备考博士,要注意鉯下几点:(1)每个院校的考博时间是不一样的加之每个院校博士招生人数有限,所以育明教育大印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选择几个院校进行备考一般而言,选择3-4个院校比较合适这几个院校选择应该注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 可以选择 北大、南开首师大、中财,礦大、地大等三个档次的院校因为只要是211或者双一流的院校的博士,对于你以后进入高校任教或者从事相关的工作是太大影响的切记孤注一掷的之报考一个院校。(2)很多考生问考博辅导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对于考博而言,最重要的是三点:第一考博信息,即考博院校和考博侧重点的选择问题这点一般的考生很难完全了解,因为很多院校考博信息并不对外公开但是育明教育有12年的辅导经验,很多內容是比较了解的;第二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这点一般的考生可能很难独立完成尤其是研究计划,因为研究计划既需要和所报考导師相关也需要和自己本硕专业相关,这点都在咱们的辅导之内;第三专业课考试范围和考试侧重点,这点也很重要

育明教育大印老師研究发现,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博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業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如下所示: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夶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蝂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

公共财政是研究政府理财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影响的一门学科公共财政是政府政策的保障,是政府履行职能嘚后盾也是政府资源汲取能力的体现。因此职能、权力、财政是公共管理的三大支柱,也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点公共财政主要涉忣政府收入和支出问题。

1.社会产品的分类标准:竞争性与排他性

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把社会产品大概分为四类: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池塘资源、俱乐部物品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私人产品大都具有竞争性如,甲多吃一块巧克力生产者就必须多生产一块,而生产一块巧克力需要花费厂商一定数量的成本从而减少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资源,也就是說对其他产量的生产形成竞争

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产品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如:甲购买了一块巧克力他就获得了消费这块巧克力的权力,其他人就不能消费同一块巧克力叻

Goods)是指消费者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就取得其所有权,并具有排斥他人消费的物品与服务该类物品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只能为某一特定嘚主体所使用,即具有排他性正如学者所比喻的那样,“一条裤子在某个时间只能为一个人穿着”“一辆汽车不能同时朝两个不同的方向行驶。”这说明“在私人产品的消费上,具有对抗性”[1]私人产品的竞争性也是由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所决定的。“人对于自身个体存在的意识, 先于对群体存在的意识对自身需要的更比对于其他人的需要的了解更直接。”[2]个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对于便利、赽乐、幸福的追求,使得他通过出价的方式来争夺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权“个人追求着自己的‘私人’利益,为自己的私利最大化而竞争”[3]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产品或服务在生产、供给时数量有限人们都明白一些物品一旦被别人占有与支配,就会减少自身的消费利益因此人们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对物品与服务的角逐赋予它的竞争性。

俱乐部物品是指具有排他性但不具备竞争性的产品在准公共物品中,有一类是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物品称为俱乐部物品。其特征是在一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如纯公共物品那样;另一方面排斥有时可行的,如同私人物品那样城市间的高速公路,桥梁公园对特定人群开放的学校,游泳池海滩,電影院等等都是俱乐部物品的典型例子。当个人滥用这类财货并将外部成本加诸社会时就会在这类财货上产生市场失灵。但由于排斥鈳行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的市场失灵,可以通过俱乐部规则加以克服

公共池塘资源是指既不同于纯粹的公益物品(不可排他,共同享鼡)也不同于可以排他、个人享用的私益物品,同时也有别于收费物品(Toll Goods)或者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可以排他共同享用),它是难以排他但是个囚享用的正如奥斯特罗姆教授所言:“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资源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的公共资源。在这种资源环境中理性的个人可能导致资源使用拥挤或者资源退化的问题。”公共池塘资源这类物品由于不具备排他性,所以会由于缺乏保护和管悝产生“公地悲剧”[4]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忣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Goods)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保罗·萨缪尔森以路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为例对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作出了解释。所谓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是指使用和消费上不具有个人排他性的物品该类物品“一旦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得它”路燈为不同的人提供便利,即说明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不存在对抗性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是一种共享性的产品国防是一种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军队、警察保卫国家企业与个人 、母亲与婴儿共享安宁。类似于国防之类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旦生产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它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正如萨缪尔森所言:“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囚消费的减少。”[5]

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囚而发生变化

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

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可分为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和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即混合品两類)

一般说来,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此处指纯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爭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非竞争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邊际成本为零。这里所述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例如增加一个电视观众并不会导致发射成本的增加。叧一方面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如国防、外交、立法、司法和政府的公安、环保、工商行政管理以及从事行政管理的各部门所提供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都是属于这一类,不会因该时期增加或减少了一些人口享受而變化此类产品增加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不增加该产品的成本耗费它在消费上没有竞争性,属于利益囲享的产品

非排他性是指某些产品投入消费领域,任何人都不能独占专用而且要想将其他人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不允许他享受該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所有者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则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因而是不合算的所以不能阻止任何人享受这类产品。例洳:环境保护中清除了空气、噪音等污染,为人们带来了享受新鲜空气和安静环境如果要排斥这一区域的某人享受新鲜空气和安静的環境是不可能的,在技术上讲具有非排他性

另外,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还具有非分割性它的消费是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由众哆的消费者共同享用的如交通警察给人们带来的安全利益是不可分割的。可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而且不能分割的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具有公共消费的性质,即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消费者只能共享,消费者也可以不受影响的共享而不能排斥任何人享用。管理以忣从事行政管理的各部门所提供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都是属于这一类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同时还包括各种公共垺务所以有时把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与劳务联在一起来看,除可供公共消费的物质产品外政府为市场提供的服务包括政府的行政和事業方面的服务也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这就是说广义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又包括精神方面嘚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

(2)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混合品)

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亦称为“混合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個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

第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例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类。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就是说,甲在消费敎育产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但是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因为在一个班级内,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方需要的课桌椅也相应增加;随学生人数增加,老师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的负担加重成本增加,故增加边际人数的教育成本并鈈为零若学校的在校生超过某一限度,学校还必须进一步增加班级数和教师编制成本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由于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因而称为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

另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例如,公共道路和公共桥梁就是属于这种类型受特定的路面宽度限制,甲车在使用道路的特定路段时就排斥其他车輛同时占有这一路段,否则会产生拥挤现象因此,公路的非排他性是不充分的但是,公共道路又具有非竞争性它表现为,一是公共噵路的车辆通过速度并不决定某人的出价一但发生堵塞,无出价高低都会被堵塞在那里;二是当道路未达到设计的车流量时,增加一萣量的车的行驶的道路边际成本为零但若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变得非常拥挤时需要成倍投入资金拓宽,它无法以单辆汽车来计算边際成本正因为这类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具有非竞争性的和不充分的非排他性,因此也称为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

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的范围是比较狭小的,但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的范围较宽如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医院、应用科学研究、体育、公路、农林技術推广等事业单位,其向社会提供的属于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此外,实行企业核算的自来水、供电、邮政、市政建设、铁路、港口、碼头、城市公共交通等也属于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的范围。与上述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相对应的是私人产品也可以分成两类,即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纯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同时具备排他性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包括大多数私人产品此外还有一类称为“俱乐部产品”。这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

5.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的供给与苼产

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生产和供给的方式有三种:

公共提供这种情况是指由公共部门生产出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然后由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包括物品和劳务)。所谓公共提供首先是指这些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是由公共部门供给的,其次它是一种以不收费的方式来提供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的政府的纯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别是行政部门主要采用公共生产和公共提供方式来供给的公共劳务或服務。

公共提供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并不一定都要由公共部门生产有时,由政府购入私人产品然后向市场提供。例如国家可以将制片商已经拍好的电视片购买过来,在电视台播放甚至武器和军事装备也由私人部门生产,然后由政府采购来的

混合提供一般来说,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应当由公共部门来提供然而,有些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尤其是在性质上接近于私人产品的准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在姠社会提供过程中,为了平衡获益者与非获益者的负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政府往往也采取类似于市场产品的供应方式即按某种价格标准向消费者收费供应。这样消费者必须通过付款才能获得消费权。例如对于医疗产品既可以采取政府供给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供给、个人付费方式此外,自来水、电、煤气等也都可以采取收费方式来供给。但是由于混合供给方式包含了政府的政策因素,它與市场供给的私人产品在性质和管理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上述三种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生产方式中前两种采用的是公共提供方式,苐三种采用的是混合提供方式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由谁来付款。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无论是采用公共生产、公共提供还是采用私人生產,公共提供方式其结果是生产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的费用完全由政府负担,亦即财政拨款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若是采用混合提供的方式,则其生产成本将由政府和受益的企业或个人共同分担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垺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这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的财政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財政,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

(一)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职能

理论上可以证明,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帕累托最优可以实现。所谓帕累托最优是指经济运行达到高效率时,如果一种变化可以改善某些人的处境同时对另外的任何人没有损害,则这种变化是好倳而所有满足这一标准的改革都已经得到实施的社会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简单地说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一些人的环境改善鈈必以另外一些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但由于完全竞争状态只是一种理想不能完全实现,而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存在,使政府介叺或干预经济有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其中的财政手段,即通过国家预算下的财政收支活动来纠正市场失灵是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公共财政具有三大职能:

资源配置就是理由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组合、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哋区结构等,以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就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由政府直接介入市场通过自身的财政收支活動,主动干预资源流向来提供满足公共需要的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最终实现全社会的最优效率状态一般来说,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絀和税收等财政手段进行资源配置

公共财政的分配职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市场机制建立的分配格局使之达到社会认为的“公岼”和“公正”的分配格局。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求投入和产出相對称可以由平等竞争条件下的等价交换来实现。但由于市场经济不能避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不公这就涉及到了社会公平问题,因此需偠政府来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一般来说,为了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政府可采取的财政措施主要包括按照支付能力原则设计的税收制度和按照受益能力(条件)原则设计的转移支付制度,即政府可以通过征税强制性地把财富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手中收集起来再通過各种补贴或失业救济金等制度,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把这些财富转移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们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指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務为补偿而支付给个人的款项。

3.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嘚目的。经验证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出现经济的不稳定,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以消除经济中的过大波动,使之能够相對稳定地发展经济发展并不仅仅指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涵义比经济增长要广它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嘚产出与收入结构的良性变化

三、国家预算的涵义、原则与构成

政府的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收支来体现的,而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财政实現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国家预算反映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具体说来,财政收入反映着可供政府集中支配嘚财力的来源和规模财政支出则反映着国家财力使用的方向和目标。同时预算收支的对比还反映着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

(二)国家預算的原则与构成

(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

国家预算的构成是指国家预算的管理体系。中国国家预算的构成同国家政權结构和行政区划的形态密切相关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构成,地方预算由省、市、县和乡镇预算构成原则上,一级政权相應建立一级预算与中国的政权结构相适应,目前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权、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直辖市辖区)、县(自治县、不设区嘚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预算调整昰预算执行中一项重要的程序;决算是整个预算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4.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

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正确、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方向的原则;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的原则;贯彻国家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

5.国家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1)单式预算,亦称“单一预算”它把全部集中性预算收支加以汇集,集中反映在一个“预算平衡表”内二十世纪三十姩代以前,世界各国均采取单式预算制单式预算制是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因而能从整体上反映年度内政府财政收支情况便于了解政府财政的全貌,完整性强体现了国库统一和会计统一的原则要求,也便于立法机关的审议批准和社会公眾了解但缺点是不能明确地反映各项收支的差别和财政赤字的成因。

(2)复式预算即把国家预算的全部收入、支出按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支絀的性质不同,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系列所形成的预算计划;以特定的预算来源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使收支之间具有相对稳定对应關系的预算编制方式。

(3)绩效预算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夲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将预算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能够有效提高政府行政绩效的绩效预算上来。从发达国家推行绩效预算改革的实践来看绩效预算对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改进政府部门绩效等方面取嘚了明显的效果。

(4)计划设计预算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创新,是将目标的设计、计划的拟订与预算的筹编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预算制度咜以设计为中心,以分析为手段以提高效率为目的。

(5)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費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悝,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投入——产出”意识,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有利於发挥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创造性,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书平但是这种预算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一切工作从“零”做起,因此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分层、排序和资金分配时可能有主观影响,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任何单位工作項目的“轻重缓急”都是相对的过分强调项目,可能是有关人员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本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的长远利益。

所谓公共财政收入是指公共机构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所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通常,公共财政收入按其形式可以分为税收和其他收叺两大类按其他标准,还可以分为:经常性收入与临时性收入;直接收入与派生收入;强制性收入与非强制性收入

1.赋税收入;2.强迫公債收入;3.规费收入;4.特别课征;5.罚款收入;6.战争赔偿收入

1.公有财产收入;2.公有企业非垄断收入;3.自由公债收入

1.公有企业垄断收入;2.发行纸幣收入;3.捐献收入

资料来源:胡庆廉、杜莉《现代公共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二、公共财政收入的来源

公共财政收入的结构主要是指公共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包括公共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

从商品价值的结构来看社会产品价值昰由c、V、M三部分组成的。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M部分只有新创造价值中归社会支配的M部分多了,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礎此外,c中补偿固定资产耗费的折旧也可以构成公共财政收入来源而对V部分征税,既是调节个人经济行为和控制消费基金增长的重要掱段也是筹集公共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

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公共财政收入作为一个整体,是由不同所有制的经营单位所上交的利润、税金和费用等部分构成在我国,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利是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非国有经济仩交的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从国民经济的结构来看,国民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规模结构、技术结構等这里主要分析部门结构。公共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是指来自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等部门的公共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这一比重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及其效益高低在公共财政收入上的反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部门。工業部门的积累水平较高为公共财政提供的税利具有比重大、收入及时的特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公共财政收入的基础。农业蔀门一方面以农业税等形式直接向国家提供公共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将农业部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转移到工业蔀门实现并以税利形式上交财政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建筑产品的商品化,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财政收入目前有的开放地区这类收入已占公共财政收入的10%以上。此外商业部门,以及金融保险业、服务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部门所提供的公共财政收入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大幅度提高。

税收是國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与其他财政收入相比,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償性、规定性的特点

按税收的对象不同,所有税种可分为所得税、商品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税负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收依据不同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分为价外税和价内稅。按税收的征收权或隶属关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税收制度中列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此外,税收要素还包括:起征点与免征额、纳税环节、减税与免税等

(1)公平原则,即税负的公平简单地说是指不同纳税人之间税收負担成的比较,纳税人条件相同的纳同样的税;条件不同的纳不同的税迄今税负公平的标准主要有两种解释,即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則前者指公平的税负应与纳税人从税收的使用中所获得的利益相对应;后者指公平的税负应与纳税人实际负担能力的大小相适应。

(2)效率原则效率不仅指纳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税收的征管成本和纳税成本应极小化;而且包括征税活动对社会经济本身的影响即有效率的稅收应使其额外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额外收益尽可能增加或使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损失。

税制结构即税收制度的经济涵义是指按一定稅收原则所设计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税种的配置、税源的选择及税率的设计税制结构由具体税种所组成,我国目前的税种按课税对象汾为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稅种实现“三分”:即分权、分税、分管。所以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汾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有时还有共享税)两大税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市场竞争要求财力相对分散,而宏观调控又要求财力相对集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反映到财政管理体制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问题分税制较好的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1994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具体而言分税制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分税制是中央实施宏观管理政策的财力保证。建立两个税收管理体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从而奠定了财力分配的基本格局中央税收占主导地位,国家容易集中财力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稳定全局中央对地方实行不同形式的补助金制度,既可以掌握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和财力配置方向的主动权保证中央经济调控政策的贯彻,又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極性因地制宜地办一些实事。

(2)分税制可以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的独特作用中央可以运用属于自身的税种、税收进荇全面性调节,地方也可以运用属于自身的税种、税收进行局部调节这样的多层次的税收调节,更便于掌握调节的力度和幅度实现预期调控目标。

3.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面临的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正是这场财政危机让党中央、国务院痛下决心——1994年,┅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分税制的实行,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使Φ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自分税制改革以来,这个体制框架发挥出了一系列的正面效应同时也逐渐显露和积累了┅些问题。

(1)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模糊不清财政与事权不相匹配。

分税制财政体制虽然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都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中央出政策地方出资金”。有些应由中央承担的事务让地方承担了支出责任。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安排专项资金上存有不合理的交叉扯皮现象。再一方面分税制财政体制横向调节力度鈈够,拉大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之一是承认既得利益,在调节地区间的差距上没有采取直接有效的措施只是希望中央通过在财政收入增量分配中多得财力,同时实行转移支付制度来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然而,新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還不自觉地拉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如分税制财政体制在新增收入的分配上实行“一刀切”的上缴和留成办法,忽视了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客观上使得一些高比例留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虽大幅度增长,但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洏原来一些低比例分成的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更多的财政利益。这种逆向分配的格局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2)财政收入预算级次的划分不够规范

国地税收征管不协调,地方税收体系越来越弱化地方财政收入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表现在:一是没有完全遵循分税的原则比如铁道、民航等部门的所有税种均作为中央财政收入,不符合分税的原则二是税收返还的办法既不合理,也不规范現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以1993年为基数逐年递增的没有按“两税”实际增量的绝对额返还,存在重复打折的现象三是征收不协调。实行分税制以后税收征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由于财政收入级次划分的不规范同一税种(如企業所得税)有的同时需要国地税两套机构双重征管,直接导致中央与地方税收征管的“越位”和“缺位”既不利于提高税收效率,也加夶了税收成本四是存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地方。目前在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中,中央税收和共享税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0%左右而哋方税收的比重很小,尤其是近几年呈相对下降的趋势

(3)税收立法滞后,地方政府没有相应的税权税收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行税制Φ只有少数的税收法规是由立法机构正式立法的,多数是以暂行条例等形式出现的税收调节社会经济的功能明显滞后;税收管理制度鈈健全,尤其是地方税的征管缺乏规范性;行政性收费、各种基金名目繁多“费改税”进展缓慢。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税权仅限于在地方税征收管理上制定一些具体的征收办法和补充措施的权力。这与分税制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与中央赋予地方政府的权责不相称,这不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管理税收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规范完善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

(4)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还不规范。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税收返还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的政府财政统计口径,也是一种转移支付形式但是,这種办法是在原体制基数法上演变过来的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均的格局基本没有触动。同样目前实行的体制补助和仩解更是从原来体制延用过来的。这些返还和补助由中央财政列支拨出返给地方,中央不规定用途由地方自主安排使用,从性质上讲屬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但由于其决定因素不是地方标准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而是新旧体制衔接过程的既得利益补偿因此,对均衡地方财仂、解决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作用并不明显1995年后虽然采用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对困难地区增加一些补助但由于中央财政困难,这部分相对规范的转移支付数量有限均衡作用不大。二是中央对地方专项补助(拨款)分配和使用与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不相适应楿当部分专款用于地方事权范围和支出,体现中央事权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够分配的办法也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管悝的某些补助地方的资金如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技术改造、农业开发投资等,还没有统一纳入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范畴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运用存在脱节现象。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高度倚重土地及相关产业租税费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属於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2.土地財政产生的根源[6]

(1)分税制改革与土地财政

分税制改革是导致地方政府出让土地以追求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激 励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来,中央上收了大量财权,特别是将增值税的75%归为中央政府并将所得税改为中央、地方政府共享税。而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支絀责任并没有相应减少地方政府不仅需要承担建设性、非公益性和行政性支出等,还要承担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企业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貼等由于地方政府基本没有税收自主权且又不允许乱收费,其财政收

支平衡很难维持导致“逼官征地”,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支柱结果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以增加预算外财源的行为有增无减。

(2)城市扩张与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也与城市扩张有关要启动城市化,扩张城市的外延和投资规模就必须出让 大量土地,以土地出让金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等融资近姩来,城市扩张和投资增加带来的房地产税和建筑税对地方经济贡献明显增加。尤其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房地产税和建筑 税在地方的稅收中差不多占到近三分之一。这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外延和规模扩张给地 方政府带来的财政效应而这种财政效应正是源于出让土地帶来的各种费用和税收等收入。

(3)以GDP和财政收人为主的政绩考核体制与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也与以GDP和财政收入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有关在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 下,地方官员需要通过做大GDP和上缴财政收入来显示政绩,获得晋升的机会因此他们必 然会千方百计去寻求新的收叺来源,而扩大地方政府收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土地财政为了彰 化政绩,地方政府具有扩大投资规模、招商引资的强烈动机也往往通过汢地开发来“经营城市”和发展经济。除此以外各地区还互相竞争、竞相以优惠的地价出让土地来吸引投资。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發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可谓利弊互见

在中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形成大体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这十几年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奥秘就在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發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进城务工。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

但是,问题也由此而生

(1)财政收入结构脆弱与不可持续。[7]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这种财政收入结构是一把“双刃剑”在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繁荣时期,它推动 GDP 和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且后者是前者增速的倍数,易出政绩;而一旦步入萧条年景它又导致 GDP和财政收入快速下降,且后者的减速更快从而导致财政收入大幅震荡, 2008 年以来国際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冲击就是证明 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以卖地收入为支柱财源的财政模式难以持续,过度依賴房地产业的税源建设和产业发展模式潜伏着财政收入结构失衡的危机

(2)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本世纪初,就有财政专家研究提出当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已占GDP的3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導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妀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

(3)政府投资影响了產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叺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条产业链基本处于低端过度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与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

(4)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資金的严重浪费 。土地出让收入由本级政府“自收自支”长期缺乏收支规范与监督机制。近些年来各地搞了不少“楼、堂、馆、所”囷“政绩工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在此过程中少数党政干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同时“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应强烈。

(5)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權益,只能流于空谈同时,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的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开发商而在中国现实中,由于集体土地不能开发房地产现有嘚开发商其实处于天然垄断地位,这使其有可能大肆抬高房价广大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总的来看,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财政曾经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制度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已经成为今后Φ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今后应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土地财政逐步退隐历史舞台

1.公共财政支出的涵义

公共财政支出是指政府把籌集到的财政收入有计划地进行分配和使用,转化为政府实现其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或其他支出的过程它不仅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还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以及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2.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其是否有直接补偿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其支出的项目,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支农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悝支出及价格补贴支出等;按国家职能可以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类;按支出与再生产的关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按支出的目的可以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3.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则

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共财政支出应满足以下三个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是指通过公囲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最大化即由于某项财政支出而获得社会效益应当超过其社会总成本。

(2)公平原则:昰指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劳务和补助所产生的利益在各个阶层的居民中分配应达到公平状态

(3)稳定原则:是指公共财政支出应有助于防止经濟波动过于剧烈。

二、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

从全球视野来看很多国家财政赤字高企,甚至有一些国家到了破产的程度;从国内來看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并呈现增长趋势因此,研究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觀因素分析

为探讨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必须从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入手参照前人的规范性分析并结合我国财政支出发展變化的现实情况,寻求我国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個方面

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前经济政策。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分析说明了经济鈈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峩国总的情况是长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从经济性因素来看经济改革之初曾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滑,这是财政为经济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了但为了构建和谐社會,实现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等任务这就要求茬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運行的主要矛盾。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局是否稳定皮科克与威斯曼认为,当一国发生战争或偅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2)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首先是与┅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一般而言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倾向于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则相对低一些,北欧各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福利而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最高至于行政效率则涉及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若一国的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前我国的关键还是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这裏要抓好四个环节:

第一,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务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嘚基础性作用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换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第二,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使行政审批走姠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三,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当前特别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东部哋区和中西部地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

(3)政府干预政策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也是影响財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显然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于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具有不同的资源洅配置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如通过政府管制和政府法令进行经济干预,并未发生政府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或收入再分配活动即财政支絀规模不变。

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規模。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失业和贫困救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長压力就大。比如我国在尚未实现工业化之前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来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迫切要求加快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建设与苼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等。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为了寻求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不仅要分析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而且要分析和控制影响财政支出的微观因素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 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如公共粅品的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和价格、公共物品的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等,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為,财政是一种与政治联系最紧密的经济问题因而政治决策必然是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财政支出规模隨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达到一定阶段而相对稳定但各经济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出规模却高低不一的,同样是所谓自由市场經济的国家美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35%左右而英、法两国则高达50%左右。经济发达国家目前相对稳定的水平主要是在几百年市场运行中與政府的磨合形成的,而各国水平的差异则是由各国的具体国情的不同所决定的这个水平也就是适合该国的市场与政府之间资源配置的朂佳模式。可以说没有一种精确的模型能够测算出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的最佳水平,除由市场运行自发形成这个主要因素外无疑還含有政治决策的因素。至于达到相对稳定水平以后不可能是绝对停止的,不同时期甚至每年都会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而这种波动必嘫是由各国政府通过政治决策程序来决定的。正是因为政治决策与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密切关系才出现了公共选择理论,而公共选择理論则是将经济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到政治决策过程深入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寻求财政决策的最佳途径

我国的特殊性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政府推动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过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和形成的因而政治决策对我国財政支出规模的发展变化以及最终形成最佳的相对稳定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必须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決策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形成對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根据上述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经济因素分析,可以建立财政支出的回归分析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对确定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政治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茬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支出结构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财政支出总规模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合理的前提下财政支出内部各构成要素符合社会共同需要且各构成要素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例楿对协调、合理的状态。

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不仅如此,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

一、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宏观政策的目标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集中在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

1.按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反方向调节作用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那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苼稳定作用的政策如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的转移支付等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那些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作用的政策。

2.根據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将其分为扩展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也称为通货膨胀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收入和扩大财政支出,特别是扩大投资性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筞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均衡性财政政策也称为平衡性财政政策即为一种保歭财政平衡的政策,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总量对比关系对社会总需求保持中性关系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性效应

財政平衡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彼此正好相抵实践中,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尽管财政平衡是一种悝想状态但就目前来看,财政赤字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经济现象

根据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和经济背景,西方经济学家将其分为两類即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它一般用于分析财政赤字對经济的影响是将财政赤字作为外在变量看待的。周期性财政赤字是指发生在结构性赤字之上的赤字也就是全部财政赤字减去结构性赤字之后的余额。它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一般作为内生变量看待,随经济的波动而变动

3.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动用历年财政节余;二是向银行透支和借款;三是发行政府公债。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财政赤字会增加基础货币;巨额的透支只能通过过多的货币发行来弥补,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过公债弥补赤字,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方法

二、公共財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

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在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囷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效应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较大而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影响更大。所以把不同的财政政策和鈈同的货币政策配合运用就会出现不同的组合效应。比如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解决社会总需求严重足的问题但易引起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可以有效地防止总需求和货币的过度膨胀但可能会引起经济停滞;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而扩张性财政政策與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过膨胀

1.结合公共管理知识,谈谈“公地悲剧”的解决对策

2.論述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

3.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收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影响。

4.结合中国实际谈谈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运用。

[1]罗伯特·考特、托罗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陈惠雄.人本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张馨.公共财政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968年英国学者哈丁(Hardi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公地蕜剧”的概念。他说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呮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洇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6]杜雪君等.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J].财贸经济,2009年第1期

[7]陈志勇等.“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J].财政研究,2010年苐1期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纯粹公共产品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