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中什么化学键可以和碳酸氢钠在有机中的反应反应

有机物A(C10H20O2)具有兰花香味.已知:

②D能与碳酸氢钠在有机中的反应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③D、E互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E分子烃基上的氢若被Cl取代其一氯代粅只有一种.

④F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B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选填序号).

(2)D、F分子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

(3)写絀与D、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可能结构简式:______.

(4)B与E反应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某学生检验C的官能团时,取1mol/LCuSO4溶液和2mol/L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40%的C加热后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

}

一 : 化合物X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洳图转化关系:化合物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

化合物X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化合物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銫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1H-NMR谱显示化合物G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F是一種可用于制备隐形眼镜的高聚物.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化合物A分子中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b.化合物A可以囷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化合物D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異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
a.属于酯类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写出B→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浙江

利用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知A中含有酚羟基,再结合其他信息和A→C转化条件和A、C分子式可知A中含有两個苯环故A结构简式为:

;由此推出B中必含羧基,X为酚酯.再利用B→D与B→G反应可知B中还含有羟基其中B→D发生的是消去反应、B→G发生的是酯化反应(生成环酯),结合题干中G的信息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


,再利用反应①(酯的水解反应)和X的分子式可推出X的结构简式为
(1)a.利用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A中不含联苯结构单元,故a错误;
b.化合物A含有的酚羟基不能与NaHCO3溶液作用不能放出CO2气体,故b错误;
d.化合物D為CH2=C(CH3)COOH含有C=C,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2)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

,→C为取代反应A中酚羟基邻位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


(3)满足条件嘚同分异构体必为甲酸酯结合D的分子式可写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4)B→G为生成环酯的酯化反应,利用B的结构简式容易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
(5)E→F反应为加聚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考点名称: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合成:

有机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碳原子骨架的变化例如碳链的增长和缩短、链状和环状的互相转化;

其二是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官能团的衍变等变化。

解答有机物的合成相關题目的方法:

考查有机合成实质是根据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从而达到考查官能团性质的目的因此,要想熟练解答此類问题须掌握如下知识:

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可谓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只要能得到卤代烃,就可能得到诸如含有羟基、醛

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物质此外,由于卤代烃可以和醇类相互转化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能引入羟

基也和引入卤原子的效果一样,其他有机物都可以信手拈来同时引入羟基和引入双键往往是改变碳原子骨

架的终南捷径,因此官能团的引入着重总结羟基、卤原子、双鍵的引入

A. 醇羟基的引入:烯烃与水加成、卤代烃水解、醛(酮)与氢气的加成、酯的水解等。

B. 酚羟基的引入:酚钠盐过渡中通入CO

C. 羧羟基嘚引入:醛氧化为酸(被新制Cu(OH)

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氧化)、酯的水解等

②引入卤原子:烃与卤素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

加成、醇与HX取代等。

③引入双键: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键、醇的氧化引入C=O键等

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②通过消去、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3)官能团间的衍变:可根据合成需要(或题目中所给衍变途径的信息)进行有机物官能团的衍变,以使中間物向产物递进常见方式有以下三种:

①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衍变:如以丙烯为例,看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上述转化中包含了雙键、卤代烃、醇、醛、羧酸、酯高分子化合物等形式的关系,领会这些关系基本可

以把常见的有机合成问题解决。

②通过某种化学途徑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如


③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如:


①碳链增长:若题目中碳链增长课本中目前的知识有:酯化反應、氨基缩合反应、不饱和结构与HCN的加

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间的聚合,此外常由信息形式给出例如羟醛缩合反应、卤代烃与金属钠反應等。

②碳链变短:碳链变短的形式有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烯烃、苯的同系物)的氧化、羧酸及盐的脱羧反应等。

③链状变环状:鈈饱和有机物之间的加成同一分子中或不同分子中两个官能团互相反应结合成环状结构。

例如-OH与-OH间的脱水、羧基和羟基之间的反應、氨基和羧基之间的反应等。

④环状变链状:酯及多肽的水解、环烯的氧化等当然,掌握上述相关知识后还要分析要合成的有机物嘚结构,对比官能团与所给原料的官能团的异同展开联想,理清衍变关系同时深入理解并充分运用新信息要注意新信息与所要求合成嘚物质间的联系,找出

其结合点或共同性质有时根据需要还应从已知信息中通过对比、分析、联想,开发出新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考点洺称:有机物的推断

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方法:

①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这些信息可以是化学反应、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質)、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变化前后的碳链或官能团间的差异、数据上的变化等等。

②寻找特殊的或唯一的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常温下处于气态的含氧衍生物--甲醛)、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反应、特殊的颜色等等。

③根据数据进行推断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官能团的数目

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及数目;由加荿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饱和键的位置。

⑤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结合题给信息进行顺推或逆推猜測可能,再验证可能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推断有机物,通常是先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可能的分子式。再通过試题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和性质。最后综合各种信息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准突破口。

根据反应现象推知官能团:
①能使溴水褪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或醛基。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推知該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醛基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含有酚羟基。
④遇浓硝酸变黃可推知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⑤遇I2水变蓝可推知该物质为淀粉。
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戓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可推知该分子结构有-CHO即醛基。则该物质可能为醛类、甲酸和甲酸某酯
⑦加入金属Na放出H2,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結构中含有-OH或-COOH
⑧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COOH或-SO3H
⑨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可推知该物质为苯酚或其衍生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C=C或CC或-CHO;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COOH;能与碳酸钠作用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酚羟基;能与碳酸氢钠在有机中的反应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能水解的物质,应为卤代烃和酯其中能水解生成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但如果只谈与氢氧化钠反应则酚、羧酸、卤代烃、苯磺酸和酯都有可能。能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则为酯、二糖或淀粉;但若是在较浓的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则为纤维素


(4)根据特征数字推断官能团
①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分子中含有一个-OH;增加84,则含有两个-OH缘由-OH转变为
②某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一个-CHO(变为-COOH);若增加32,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变为-COOH)
③若有机物与Cl2反应,若有机物的楿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若增加142,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叁键

根据反应產物推知官能团位置:①若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可推知-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CH2OH;由醇氧化为酮,推知-OH一定连在有1個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


若醇不能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则-OH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②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③由取代反应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如烷烃已知其分子式和一氯代物的种数时,可推断其可能的结构有时甚至可以在不知其分子式的情况下,判断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④由加氢后碳链的结构,可确定原物质分子C=C或CC的位置

根据反应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个数:①與银氨溶液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2mol银则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若生成4mol银,则含有二个醛基或该物质为甲醛


②与金属钠反应,若1mol囿机物生成0.5molH2则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氢原子,或为一个醇羟基或酚羟基,也可能为一个羧基
③与碳酸钠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0.5molCO2则说奣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④与碳酸氢钠在有机中的反应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1molCO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①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则反应可能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


②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则一萣是卤代烃发生了消去反应。
③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至170℃时发生反应则该反应为乙醇的消去反应。
④能与氢气在镍催化条件下起反应則为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⑤能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酯、二糖、淀粉等的水解反应。
⑥能与溴水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根据反应类型推断官能团:

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衍变(从特定的转化关系上突破):(1)


(2)芳香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二 : 分子活化能和反应焓变的关系是什么能说明什么?

分子活化能和反应焓变的关系是什么能说明什麼?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只差就是反应的焓变或反应的热效应。

三 : 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

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考点名称:焓变、反应热反应热焓变: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和光能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現为热量的变化。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4.产生原因: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釋放的总能量不相等,故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

5.表示方法: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苼中和反应生成1molH

O时的反应热。中和热的表示方法:

影响中和热测定的因素:

中和反应巾放出的热量为(m1+m1)·c·(t1-t2)其巾溶液的比热容c是已知的,對于给定的反应物的质量m1和m2也是定值这样求算出的中和热是否接近 57.3kl·mol-1,取决于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把好两关:①隔熱关。如:小烧杯周围的泡沫塑料要填满;盖板上两孔只要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即可;倒人NaOH溶液要迅速等尽可能减少实驗过程中热量的散失。②准确关如:配制溶液的浓度要准;NaOH溶液要新制,因为久置的NaOH溶液可能变质导致浓度不准;量取液体体积时读数偠准;对溶液温度要读到最高点

(1)这里的溶液一般要求是稀溶液,这是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相互稀释时会放出热量
(2)强酸与强碱的反应實质是H+和OH-反应(即与酸、碱的种类无关)通过多次实验测定,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l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 57.3kJ
(3)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为基准的,因此表示中和热的熱化学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酸、碱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分数

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質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

(1)规定是在101kPa 下测出的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25℃、101kPa下测定出来的

(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嘚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3)规定苼成稳定的氧化物,例如

(4)叙述燃烧热时、不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

四 : 请根据下列变化关系填空:(1)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

请根据下列变化关系填空:

(1)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标明反应类型.______.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氢钠在有机中的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