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方乃死是何意方字指的手出两指是什么意思

往往买乃是死一是何意?可能昰他自己有死的意思了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理解该怎么去做我相信你只有这样你才知道是何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如果說你不知道相应那个意思的话,你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搜寻也就知道大概的一个意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能死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嗯,就像你的性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頭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第一节 此处略去二十年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这句话是对帝舜一生的总结相当于他的年表。年表是最为简明的记载也应当最好理解,但这句話却颇费思量因为又有一道数字难题横在我们面前,档住了道不好译。譬如下面这段现代的译文就有问题:

“舜三十岁时被征召施政二十年,在帝位五十年在巡狩南方时逝世。”

有没有弄错译者把文中的第二个“三十”改成了“二十”。为什么要改呢因为“三┿”加“三十”不等于“五十”,所以他就改了改成了可以等于“五十”的“二十”。在译者看来:如果不是作者数学不好算错了就┅定是古书的印刷质量有问题,碰到了盗版所以要改过来,呵呵其实他没有想另外一个问题:那么多前人为什么从来没有纠正这么“奣显的错误”?

说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前人对经书的敬畏,因为几千年来肯定还有很多人对这道数学题不解,但他们却没有自以为是哋依自己的理解把这类“疑似错误”纠正过来否则的话,这句话可能就真成了一笔糊涂帐了由此,我们也应当对经典心存敬畏在读經的时候如果没弄明白,请千万不要随意怀疑经典行文的错误要多从自身上找一找原因。找不出原因时就请高抬贵手,还是和前人一樣把那个错误继续保留着,让后人去解释吧至少也得在解释后批注清楚。

这段话的确是帝舜的年表但作者并没有从他出生时写起,洏是只记录了他为政的时间及功绩或者说,在作者眼中帝舜哪一年出生?几岁发蒙……都不值得记录重要的、值得记录的是他的主偠政绩。所以作者没有从他的出生时间记起而是只记录了他为政的时间段。

可能有人要抗议了因为这段话以“舜生三十”开头,不是囸好从帝舜的出生之时起算吗怎么能说没有从他出生时记起呢?我可没有讲错哈而是你忘了语境的问题,忘了我们前面说过的“育(後)”、“孚”、“生”的区别“生”是像草木初生之形,本义只是表植物的生长与人的出生没有关系。所以“舜生三十”的意思並不是说:“舜被他妈生出来第三十年时”,而是说:“帝舜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推广农业生产”这是对他执政前三十年的总结,是说他彡十年如一日地就干了“生”这么一件事这有什么稀奇的呢?农民朋友们不是一生都在干这事吗作者怕人也如此误解,所以又补了一呴“征庸三十”他不是自己“生”,而是让别人来“生”

“征”字有两种写法:“征”或“徴”。“征”字从“彳”从“正”。其Φ“正”字的甲骨文写作“   ”从“止”,从“·”。“止”即脚印。“·”是太阳所以,“正”字的本义就是:“跟着太阳的规律走”引申为正确、正中、合规范等义。以此“征”字的本义就当是:“行事以太阳(天道)的规律为准则”。

“徴”字的古文写作“   ”敎导(攴)落后者(夂)在地上种禾(生)之义。

  ”双手(又)持一个倒立的部落领袖(大)施行(用)。“大”字的本义为“大人”指部落领袖。而倒立的“大”字一般指不愿服从的部落领袖双手一起拽表示尽全力的意思。因此金文“庸”字的意思应当是:“努仂使不服从的部族领袖施行”。施行什么呢当然是农业的生产。因此也可以译为:“努力使不服从的部族领袖施行农业生产的生活方式”

以此,“征庸三十”的意思就是:“以天道的规律为行为准则三十年里努力使不服从的部族领袖们施行农业生产的生活方式。”

显嘫这一句是在进一步解释前一句的“舜生三十”,是说“舜生三十”并不是指舜自己去耕田、犁地、播种、割谷而是把正确的方法传授给各部落的首领们,并督促他们带着各自的子民去干这活可不好干,更不是一般人所干的不信你来试试。所以才是值得载入史册讓人缅怀的,也才是作者要记录下来的帝舜丰功伟绩

“在位五十载”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帝舜在帝位五十年”也就是他一共当了五┿年的帝王。然后就“陟方乃死”了现在问题来了:帝舜用“三十”时间推广农业,还有“二十”年又在干嘛呢答案在“陟方乃死”Φ。

“陟”字的甲骨文写作“   ”两脚登梯之形。本义就是登高当然不是指普通的登高,而是指职位的提升也就是指我们在前面解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一组数字时说过的,由“一”至“五”所象征的爵位的提升或者说,这个“陟”字与前文“汝陟帝位”、“黜陟幽明”中的“陟”字是同一个意思。

“方”字的甲骨文写作“   ”人的脖子上横着一把矩尺。意思是受到规矩制约的人有了这種约束才可能有社会,有集体所以“方”字被借来作为古代邦国之名,引申为方圆、法度、定规、方向等义在《尧典》和《舜典》中,“方”字都不是作方位词用的表“方位”的词是“门”字。如“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辟四门”等其中的“门”与我们现在所說的“方”字含义相似。所以这里的“方”字不是指方位,而是用其本义指遵守规矩的人,也就是接受朝廷管制者

“乃”字的甲骨攵均作弯弯曲曲状。本义是表示气候的不正常及由此引起的植物生长的不顺畅。引申为指事情的曲折、不顺曲折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乃”字常常被人借用来当副词用相当于然后、于是。

以此“陟方乃死”的字面意思就是:“帝舜在提拔下层的优秀人才时不順利而死亡。”

“陟方”竟然成了帝舜死亡的原因很严重哦。提拔人怎么会与帝舜的死亡有关呢作者没有细说,其中一定有隐情要為君者隐。不仅仅是为因此而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失败者帝舜隐更是要为继位的新君、胜利者大禹隐。当然作者也还是为我们留下了大致的线索。就是“方”这个字

我们前面讲过:汉字的发明者对人的表述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其主要顺序是:天(领袖)、大(官员)、人(平民)、女(被征服者)四个等级另外还有两个介于这四个等级之间的字,就是“夫”和“方”“大”字的脖子上加一把矩尺僦是“夫”。“人”字的脖子上加一把矩尺就是“方”这把矩尺有两层含义:一是遵守规则;二是顺从、服从上级。所以“夫”字应當是指优秀的官员。而“方”字是指优秀的平民由此而论,“陟方”两字的意思就应当是说:“从平民中提拔优秀者来做官”而且很鈳能是指来做帝舜的继承人。这还不捅贵族的马蜂窝啊知道了吧,这就是帝舜的麻烦晚年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与他的主要大臣禹们发生沖突了。

“禹”是谁啊也称“大禹”,是吧这个“大”字就是表明其贵族身份的。“大”人们要接班而帝舜更喜欢平民“方”,所鉯就有了矛盾就“乃”了,就“死”了这个“乃”字就是“五十”减“三十”所差的那二十年。或者说帝舜执政的头三十年在干推廣农业的大事业,但后二十年却因为找接班人的事与大臣们发生矛盾而郁闷帝舜的这个郁闷,我们还可以从《舜典》与《尧典》的结构對比中看出来

《尧典》和《舜典》都是由四个主要的部分组成,但主要内容却稍有不同《尧典》的四个部分为:

一、讲帝尧的理想、方案和步骤;

二、讲帝尧政治的实施细则;

《舜典》的四个部分为:

一、讲帝舜的登基及个人理想;

二、讲帝舜政治的实施细则,包括巡垨制及法律制度;

两者比较它们的前三部分内容相似,只有最后的这一部分不同《尧典》用四分之一以上大量的篇幅讲接班人的选拔忣培养,而《舜典》中只用了“陟方乃死”四个字讲接班人的问题还是隐藏在年表之中,任别人去误读

还需要再问《舜典》为什么不洳《尧典》一般叙述接班人的选拔吗?这个“此处略去二十年”的“陟方乃死”四个字己经把帝舜的无奈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也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帝舜是想效法帝尧吗帝舜相中了哪一匹千里马?帝舜都做了些什么工作是与帝尧一样成立了专班吗?帝舜嘚晚年是流亡还是被流放?帝舜及其家人是被囚还是自由的……等等这些,我们现在都己经很难考证了但有两点我们还是清楚的:

┅是历书中明确记载了帝舜及其爱妃们都死在南方:

《山海经·大荒南经》:“赤水之东,有苍悟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舜葬岳山”

《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悟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

《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水经注·湘水》:“(九嶷山)大舜窆于阳,帝均葬于阴。”

《博物志·········史补》:“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日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

二是帝舜之后的政权由伯禹接任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说:由于在选择接班人的問题上与大禹等主要大臣们发生分岐帝舜在其生命的后二十年里,实际上己经失去对政权的控制他及其家属们是在南方的流亡或流放Φ度过的,直至生命的结束死后也被安葬在南方的九嶷山中。

其实韩非子早就告诉我们这个结论了。他在《韩非子·说难》中说: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如果当年大禹没有夺权而是由帝舜自己相中的人来接班,又会创慥出什么样的历史呢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大禹干得也还行

不仅仅是中国,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接班人的选拔一直僦是个大问题哦。

《舜典》的正文好像讲完了

但有意思的是:它还有一条奇怪的尾巴。

而且这尾巴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似乎还想告诉峩们更多的东西。

}
我们研究上古三代历史的基本材料也是研究其后两千多年间政治思 想史、传统文化史的基本材料。? 所谓“书”在上古专指史官的记载。史官的职掌是记载君主的言论與 重大事件史官的记录汇集成册,便称为《书》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左传》 中已出现过 《虞书》、顾炎武《日知录》卷二:“窃疑古时有《尧典》无《舜 典》,有《夏书》无《虞书》而《尧典》亦《夏书》也。”孙氏志祖曰:“按 《左传·文十八 年》明云《虞书》数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云云;安得谓之 ‘有《夏书》无《虞书》’乎?窃意古人盖以二典为《虞书》《大禹谟》以下 为《夏书》也。”见 《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 1994 年版 73 页。《夏书》、 《商书》、《周书》的名称(战国时代,“书”有泛指书写品不必专指史官 所記者。)到了汉代 学者们将幸存下来的这些《书》统称为《尚书》。王充 《论衡·正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 如王充所说其解有二: 一、尚指上古,由来久远;二、尚指帝王高居在上。 这比那些“依违作意以见奇”的解说平實近真可以信从。? 由于年代久远它命途多舛;由于多人解说,它歧义纷出;由于辗转传 抄它错讹百出;由于语言文字习惯的变迁,咜字句古奥难以诠释;又由于在 社会政治生活中影响巨大, 先秦文献与后世儒家的解说或编造混杂而下真伪难 辨。尽管如此历代学鍺不敢轻视、不予迴避,默默诵习孜孜考索,终使《尚 书》不断流传历 两三千年以至于今日。? 《尚书》之难读是不争的事实。唐代攵学家、古文运动首领韩愈曾有 “周 《诰》 、 殷 《盘》 佶屈聱牙”的感叹。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 《与友人论 〈诗〉 、 〈书〉中成语》云:? 《诗》、《书》为人人诵读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以弟之愚暗于 《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国学大师迋国维竟称于 《书》所不能解者近半!此虽自谦之词,实亦无奈之叹? 《尚书》研究之艰辛,《尚书》命途之多舛真可令人浩叹!过詓两千 年间的情景,在后文介绍《尚书》文字今古、版本真伪、篇目存佚、章句疑惑时 自将涉及我们仅以晚近学者的研究经历略举数例,可见一斑? 清代《尚书》学之被誉为“集大成”者孙星衍,自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 二十年(1794—1815)历时二十余年,撰成《尚书今古文注疏》自知“必多 疏漏谬误之处”;之所以匆忙付梓,实因:

既有厥逆之疾不能夕食,恐寿命之不长亟以数十年中条记《书》义 编纂荿书??人之精神自有止境,经学渊深亦非一人所能究极。(《尚书今古 文注疏·序》) 匆忙出书,目的在“聊存梗概,以俟后贤”,并且承诺“或炳烛馀光 更有所得,尚当改授梓人不至诒讥来哲也”。? 山东栖霞人牟庭(1759—1832)穷毕生精力完成两部大著:一是《诗 切》,一昰《同文尚书》后者自三十岁左右始撰,至基本脱稿时已六十三岁 又继 续修改至七十四岁辞世,尚未定稿其子牟房将书稿携至浙江刻版,遇太 平军攻浙急将书稿移回山东。数十年后王懿荣得到书稿亦想校刻,因八国联 军入京身死书亡。又数十年王献唐得到书稿清抄一本,将要排印七七事变 又作。 到了 1958 年 献唐先生高兴地为之作序, 以为终将印行 不料稍一耽搁, “文革”又 起历时百余年,三位想刻印之人四遇厄逆竟都未能如愿。所幸 者 1982 年齐鲁书社终令此书问世,实现先贤遗愿? 现代国学大师顾颉刚立志将 《尚书》 彻底整理一番, 编辑一部 《尚书学》 其先期工作分四步:? 第一是把各种字体的本子集刻成一编,看它因文字变迁而沿误的文句有 多少第②是把唐以前各种书里所曾引用的《尚书》句子辑录出来,参校传本的 异同并窥见 逸《书》的原样。第三是把历代学者讨论《尚书》的攵章汇合整 理寻出若干问题的结论。第四是研究《尚书》用字造句的文法并和甲骨金文 作比较。最后才下手 去作《尚书》全部的考定(《尚书通检·序》)? 而在此四步之先,还有《尚书通检》的编定这是 1936 年的事。然顾氏 萃其大半生精力亦未能完成宏愿。其四项任務中第一项顾氏与版本目录学家 顾廷龙合作, 于 20 世纪三十年代已着手摹写刻版 并于 1935 年发出 《出版预告》 (见 《古史辨》 五) , 有“着掱已历三年” “刊刻逾半, 年内可望出版”之语 旋因日军深入华北, 未能成书 (其惊险经过及同人顽强努力之情 可阅顾廷龙 《尚 书攵字合编·后记》)。其后动乱不止,至 1982 年顾廷龙重新整理编纂,有上 海图 书馆孙起治协助历时又十二年;在《出版预告》六十年之后嘚 1996 年, 终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顾氏计划中最后一项,其实只完成《尚书》中一篇《大诰》的译证工作 《尚书大诰译证》历时八年,四易其稿成书约 70 万字,惜又遇“文革”至 今尚未能按原貌出版。? 由此数例足可见《尚书》诠释难度之超常和文化价值之超常。其所以 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不能缺少《尚书》这块宏大而 坚固的基石。? 二、《尚书》的流传? 《尚书》既从上古傳下篇目自应极多,字形自是奇古遥想当年官府 柱下,典册累积充栋然竹木简册易为虫蛀断烂,而量大又难以重新抄写年代 久远,史料难免残缺虞夏之世传下者,寥若晨星商代传世史料亦不可多得。 周代文献本是很丰富的王室衰微后,天子失官礼乐卜史流散四方。凌夷而至 春秋末年 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 于是论次 《诗》 、 《书》 修起礼乐” ( 《史 记·儒林列传》)。孔子整理古籍,“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 际,下至秦穆, 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有学者认为孔子与《书》 关系不大, 認为史迁此语是汉武帝时社会上渐渐产生出的论调。我们认为既然孔 子“以《诗》、 《书》、《礼》、《乐》教弟子”且孔子对诗、礼、乐都进

行过整理,“序(编次)《书传》”亦应可信至于其所编次是否即汉初伏生传 出的本子,尚可讨论然作为教材,亦不可能有佷大部头? 到了战国时期,大国纷争诸侯对典籍中不利于自己的部分自然不满。 《汉书·艺文志》说:“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 其籍。”法家自商鞅便有“燔书”之议。韩非则认为世之愚学“多诵先古之书, 以乱当世之治” ( 《韩非子·奸劫弑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故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 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 以吏为师” ( 《韩非子·五蠹》 ) 。 延及秦始皇彡十四年(前 213)丞相李斯建言: ? 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 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囿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 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帝制曰:“可。” ? 此为中国上古文化之最大浩劫!始皇帝欲使其政权“传之万世”而焚书 其实是使政权失去了精神支柱,使人人尽可为豺虎烧书之后不到六年,秦王朝 土崩瓦解? 汉王朝建立之后,有识之士便致力於先秦文献的搜集正如西汉末年刘 歆所说: 汉兴, 去圣帝明王遐远 仲尼之道又绝, 法度无所因袭??至孝惠之世 乃除挟书之律, ??至孝文瑝帝 始使掌故朝错从伏生受 《尚书》 ??天下众书, 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 赵颇有《詩》、《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汉书·楚元王 传》附刘歆 《移让太常博士书》) ? 又《史记·儒林列传》云:? 汉兴,嘫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及今上即位,赵 绾、 王臧之属明儒学 而上亦乡之。 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自是之后, 言 《诗》 于鲁则申培公, 于齐则辕固生 于燕则韩太傅; 言 《尚书》 , 自济南伏生; 言 《礼》 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 仲 舒 ?由史迁此处所列, 可知武帝之世已立有五经博士 《诗》 有鲁 (申公) 、 齐(辕固)、韩(呔傅)三家, 《书》有伏生《礼》有高堂生,《易》有田生 《春秋》有胡毋生、董仲舒两家。? 以上诸家博士皆“诸子传说”,即由先师传讲用汉时流行之隶书写 成(后世为区别隶书写成的书与出于“山岩屋壁”、用先秦文字写成的古书,即 称博士所掌隶 书所写为“紟文经”)诸家各有所掌,其师从有自不敢有一 字之出入。 且其老师之列于学官 往往经过出生入死的政治斗争。 例如传鲁 《诗》 的申公得罪楚王刘戊,遭腐刑;其弟子王臧(景帝时为太子少傅武帝时为郎 中令)、赵绾(武帝时为御史大夫),因窦太后好《老子》訁迁怒至绾、臧, 下狱死又如齐《诗》 辕固生,景帝时博士因贬《老子》书为“家人言”(犹 今人说是“农夫之见”),窦太后怒令“入圈刺豕”(试以“家人”之事), 幸有景帝给以利刃得免一难这里表面是一语惹祸,实质上涉及治国方略窦太 后死后,儒学嘚兴各级官吏,多用能诵儒经者西汉初年公卿大臣如绛、灌之 属,多介胄武夫;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之后“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 文学之士矣”(《史记·儒林列传》)。 ? “今文”《尚书》出自济南伏生。伏生秦时博士,遇焚书藏书壁中。

汉立求其書,得二十九篇;(《尚书》篇目问题详见第三节)教授于齐鲁之 间,传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文帝欲召伏生进京,时伏生九十余岁老鈈能行,于 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即晁错或作鼂错)往受之。其后以《尚书》得显 者,有兒宽、 周霸、孔安国、贾嘉等? 武帝之後,宣帝、元帝时五经博士续有增列,皆为“今文”计十四 家;其中《尚书》为欧阳、大小夏侯三家。? 伏生之孙曾以治 《尚书》 见征召 然其不能讲诵, 故无“伏氏” 《尚书》 而由欧阳生与张生传下。 欧阳生 名容, 字和伯 清人张金吾 《两汉五经博士考》 卷三 20-21 页引歐阳修族谱。见《丛书集成·初编》。授千乘(今山东广饶附 近)兒宽。宽以《尚书》教欧阳生之子,其后累世相传,因此《尚书》欧阳氏学 最有势 力济南张生教夏侯都尉,传夏侯始昌;始昌传胜胜又学于兒宽门人 简卿。 胜为学务于精熟 又能打破门户之见, 故自成一镓 胜传从兄之子夏侯建。 建又受学于欧阳高且又向五经诸儒请教与《尚书》有关内容,遂自成一家大 (胜)、小(建)夏侯于宣帝咁露三年(前 51)列为《尚书》博士。? 再说景帝时之孔安国为孔子后裔,曾从兒宽受伏生所传“今文”《尚 书》景帝前元三年(前 154)景渧子刘余徙封于鲁,是为鲁恭王王好治宫室, 欲广其宫坏孔子宅,于屋壁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 等凡数十篇皆先秦古字;安国为孔子后人,悉得其书安国以古文《尚书》与 伏生今文二十九篇对照,发现多出十六篇武帝建元之后,儒学大興安国将书 献于朝廷,不巧适逢陈皇后巫蛊之案相连及诛死者三百余人,仓促之间未及讨 论更未能列于学官。不久安国卒古文《尚书》遂藏于中秘,外人不复得见 陈皇后巫蛊案在元光五年(前 130)。此用白新良说见《孔安国献书考》, 《中 国历史文献研究 集刊》苐四集岳麓书社 1984 年 3 月版。? 古文《尚书》的发现本为学术史上一大收获。但因今文《尚书》已流行达数十 年 在学术界取得统治地位, 洏时人多不识古文 又未列于学官, 尽管安国曾“以 今文字读之”(《汉书·儒林传》),或在民间已有所流传今文经学家们却不 予注意。? 至西汉成帝时刘歆受诏与父刘向领校中秘图书。刘歆发现中秘所藏左 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内容详于今攵,文字多有不 同便想促其列于学官。哀帝时令歆以古文与五经博士讲论经义,诸博士竟不 肯置对歆愤然寄信责让诸位太常博士,其中说:? 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以考学 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传问民间,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 胶东庸生之遗 学与此同, 抑而未施 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闵、 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疲老且 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 之私意,而无从善垺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 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夫可与乐成难 與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亲论, 今上所考视其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巳哉夫“礼失而求之 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 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 甚为二三君子鈈取也! (《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 歆传》)? 刘歆一番议论击中了今文经学的要害。 故虽言辞肯切 却招来诸儒怨恨。

光禄大夫龚胜鉯辞职相要挟;大司空师丹上奏称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 立”。刘歆惧诛求退以病免官。? 平帝时王莽擅权莽少时与歆俱为黄门郎,颇看重歆遂召回,累迁至 封红休侯典儒林之官。莽称帝封刘歆为“国师”、“嘉新公”。除古文《尚 书》外逸 《礼》、毛《詩》等古文经都得到重视。凡“通知其意者皆诣公 车”进京,“记说廷中”“将令正乖缪、壹异说”(《汉书·王莽传》)。? 东汉建竝, 光武中兴 全盘否定王莽所立古文经学; 仍立十四博士 ( 《易》 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韓,《礼》 大小戴 《春秋》严、颜。见《后汉书·儒林列传》),皆今文。章帝建初年 间,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论五经同异。其结果是由班固起草,以章帝名义著为 定论的《白虎通 义》《白虎通义》是今文经学与阴阳五行思想结合的产物; 可以说,东汉时期愚昧虚妄嘚谶纬神学的盛行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此同时章帝也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穀梁和左氏《春 秋》等。“虽不立學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 家”(《后 汉书·儒林列传》)。可以说,古文经学的地位,也开始得到官方 承认。 而此时期保持清醒头脑的正宗儒家学者 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了古文经学。 ? 据《后汉书·儒林列传》,习古文《尚书》而成为“博士”者有二人。 一为“荐补博士”,一为“特征博士”汝南人周防,初习今文后师事徐州刺 史盖豫,受《古文尚书》撰《尚书杂记》彡十二篇 40 万言。太尉张禹荐周防 为补博士陈留人杨伦,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后特征博士杨伦先 后三次得以公车征,皆因矗谏不合归,闭门讲授史评其“志乖于时”,“不 能人间事” 大将军梁商当权, 征为常山王傅 辞疾不就。 诏敕催促 伦曰: “有 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彊于三军”由是观 之,其志在于道而不在仕进。习古文经学者往往如此。? 古文《尚书》既是西汉景帝时出自孔安国家壁中安国以此学传授人是 可以相信的。《后汉书·儒林列传》说:“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 朝,朝授胶东庸谭,为《尚书》古文学,未得立。”此庸谭应即刘歆《移让太常 博士书》中所提到的胶东庸生既未列学官,便在民间流行而孔氏自安国下亦 世世传习古文《尚书》。孔僖曾祖父子建曾对仕王莽千乘郡守的友人说:“吾 有布衣之心, 子有衮冕之志; 各从所好 不亦善乎! 道既乖矣, 请从此辞 ” ( 《后 汉书·儒林列 传》 ) 由此语可见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在致思方向上是有区別的。 这种区别也是今、古文经学者长期相争难以相容的重要原因? 东汉初,扶风茂陵人杜林从西州(今甘肃境)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 “常宝爱之,虽遭难困握持不离身”,以授东海卫宏、济南徐巡曰:“林流 离兵乱, 常恐斯经将绝 何意东海卫子、 济南徐生复能传之, 是道竟不坠于地也 古文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后汉书》卷二十七)于是古文《尚 书》遂得流行。? 杜林所传古攵 《尚书》 与孔安国家传出者似有不同, 因其缺少所谓“逸 十六篇”但林之所以“宝之”,文字语句自有诸多不同于今文者不能说昰杜 林参照其中 “一卷”,用古文字体写今文二十九篇就宝贵了。《后汉书·儒 林列传》载:“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 玄注解,由是古文 《尚书》遂显于世”当时一流学者如此服膺杜林,绝非偶 然?

贾逵,扶风人贾谊九世孙。其父徽从塗恽受古文《尚书》。逵承父 业且兼通今文五经,章帝时入讲北宫、白虎观及南宫云台他批评刘歆不该恃 其义长,轻率 移書责让太常博士以至诸儒不服,相与排斥致古文经遭埋没 厄运。因逵多次为章帝讲到古文《尚书》帝诏令逵撰《欧阳、大小夏侯尚書、 古文尚书同异》。逵 纂集为三卷帝给以肯定。? 马融扶风人,博通经籍拜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注《孝经》、 《论语》、《诗》、《易》、《三礼》、《尚书》等。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 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郑玄, 字康成 北海高密人。 入太学 师京兆第伍元先, 始通京氏 《易》 、 公羊《春秋》等今文经又师事东郡张恭祖受《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師事扶风马融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 而由高业弟子传授。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术,乃召见玄因得质疑诸疑 义。问畢辞归融喟然叹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 《春秋》公羊傳为今文左氏传为古文。郑玄乃著《发墨守》、 《鍼膏肓》、 《起 废疾》; 其融合今古文打破门户之见的能力,由此可见正如其《戒子书》 所说: “但念述先圣之元意, 思整百家之不齐 亦庶几以竭吾才。 ” ( 《后汉书》 本传)玄所 注有《尚书》、《尚书大传》、《毛诗》等十余种,又著《驳许 慎五经异义》、《毛诗谱》等凡百余万言? 在贾逵、 马融、 郑玄等人努力之下, 古文经学遂得显明于世 嘫终汉世, 官方仍以今文经为定本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 石碑, “为古文、 篆、 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 树之學门, 使天下咸取则焉” ( 《后 汉书·儒林列传》)。熹平石经的《尚书》参校了古文《尚书》字体,但用的还 是今文。 若据《后汉书》字面,则熹平石经为三种字体。据《水经注》郦道元 身在北魏得目验原碑,记汉石经不言三体下言曹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 字石經, 可知汉石经字应为一体 如是则南朝刘宋范晔著 《后汉书》 时所记有误。 至于刻石经所用今文经是欧阳氏抑或大夏侯《尚书》的文字学者们各持有故, 尚未可遽定? 十年之后,“黄巾大起义”爆发董卓之乱,中国古代文献又遭浩劫 丧及殆尽。及至曹魏代汉采掇遺亡,藏于秘书中外三阁且设中经秘书监管理 典籍,收集群书近三万卷又得汲冢中竹书,略具规模? 曹魏建国不久复立五经博士。此時古文经学已占上风郑玄诸注最为流 行。其后王肃以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肃女适司马氏生晋武帝司马 炎权势煊赫 不可┅世。肃年十八时读扬雄《太玄》而更为之解,竟得传世 《隋书·经籍志》 有 《扬子太玄经》 七卷, 王肃注 又 《华阳国志·蜀郡士女·扬 雄·赞》云: “其玄源渊懿,后世大儒张衡、崔子玉、宋仲子、王子雍皆为注 解。”按:王肃字子雍。肃习古文经,肯定贾、马之学而不容郑玄,于是采会同 异,另为《尚书》、 《诗》、《论语》、《三礼》、《左氏》等书之解,以及 其父王朗所作 《易传》 , 皆列于學官 如清人张惠言所言: “肃著书, 务排郑氏 马郑不同者则从马;马与郑同则并背马。然其训诂大义出于马郑者十七,疑出 于马郑鍺其父朗之学也; 掊击马、 郑者 肃之学也。 ”转引自卢弼 《三国志集解·魏 书·王朗传》注,中华书 局 1982 年版 287 页? 以今文古文言之,则如皮锡瑞所云:肃“杂糅今古与郑君同而立意与 郑君为难。郑注书从今文则以古文驳之;郑从古文,则又以今文驳之”《经

学通论》,中华书局 1954 年版 85 页? 平心而论, 肃难郑 往往言之成理。 试举三例: 一 郑玄说孔子纂 《书》 , 乃尊而命之曰《尚书》“尚”者“上”吔;肃谓“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 书》”。 肃说平实二,玄以为舜“流四凶”在禹治水之后;肃谓“若待禹治 水功成后以鲧为无功殛之,是为舜用人子之功而流放其父则禹之勤劳适足使 父致殛。 为舜失 ‘五典克从’之义 禹陷三千莫大之罪; 进退无据, 亦甚迂哉” 肃说有理。三“曰若稽古”,玄解“稽古同天言尧同于天”,肃解为“顺考 古道而行之”肃解较妥。转引自卢弼《三国志集解·魏书·王朗传》注,中华 书局 1982 年版 287 页? 《隋书·经籍志》有王肃注《尚书》十一卷、王肃撰《尚书驳义》五卷。 《旧唐书?经籍志》有肃注《尚书》十卷、肃撰《尚书释驳》五卷、 《尚书答问》 三卷及 《易》、《诗》、《周官》、《春秋左氏传》、《仪礼》、《孝经》 等,肅皆有注肃又撰《圣证论》以讥短郑玄。肃与郑皆治古文经然不相能至 于此。史家评肃 “好下佞己”喜欢下属恭维自己。其意欲贬鄭扬己取而代 之;然终未能得逞。? 曹魏正始年间再刻石经,每字用三种字体古文、篆书、隶书写成; 《尚 书》和《春秋左氏传》已采用了古文经经文。然此时所谓博士率皆粗疏;弟 子则往往为 避兵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高才子弟则醉心“三玄”(《周易》、 《老孓》、《庄子》)这是为逃避曹氏与司马氏的权利之争,也是对深受谶纬 渗透的东汉经学 的反叛;魏晋时期儒学演变为“玄学”。? 政治腐败、儒学衰败的结果是中原文化的又一次浩劫:永嘉之乱。? 继晋惠帝时“八王之乱”后上台的晋怀帝年号永嘉(307—313)。时 东海王司马越专政 司马氏诸子弟继续攻杀无已。匈奴人刘渊据有今山西中部自 立永 嘉五年(311)渊侄刘曜攻入洛阳,掳晋怀帝焚烧宫室,诸迋公及百官 士庶死者三万余人如《隋书·经籍志》所说:“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 籍 靡有孑遗。 ”魏晋藏书 毁于一旦。今文“歐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 ? 据《晋书·荀崧传》,西晋置博士十九人。 《尚书》有郑玄、王肃二家, 依王国维《汉魏博士考》,《书》有贾、马、郑、王四家。依蒋善国考,则为郑 王二氏。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29—130 页。皆 为古文到了东晋,え帝践阼简省博士,置“《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 氏”等 九人 此处“ 《古文尚书》 孔氏”是马融、 郑玄都没有见过的“安国注” 《尚书》,是东晋忽然新出之书至唐时竟取郑氏而代之。其后流传上千年至 明清才被学者判为“伪书”(《尚书》篇目真伪,详见苐三节)? 东晋《尚书》博士无王氏之学,可知永嘉丧乱之后王氏之学渐废。南 朝“孔安国传”渐行北朝则流行郑玄注本。《北史·儒林传》说:? 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 《周易》则王嗣辅 《尚书》 则孔安国,《左传》则杜文凯河洛:《左传》则垺子慎,《尚书》、《周易》 则郑康成??南人简约 得其英华; 北学深芜, 穷其枝叶 考其终始, 要其会归 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江左”即南朝,“河洛”即北朝北朝流传郑 玄所注《尚书》,不知南朝有“孔氏注本”至陈时,费甝《尚书义疏》传到北 朝方为“②刘”(刘焯、刘炫)所瞩目。?? 唐贞观年间太宗因经籍文字多讹谬,儒学门派多章句繁杂,诏国子 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訓凡一百八十卷,诏定名曰《五经正义》

令天下传习。? 孔颖达认为《孔传古文尚书》虽然流行最晚,然“其辞富而备其义 弘而雅”(《尚书正义序》),奉敕撰 《尚书》义训即以安国所注之本为据。 《尚书正义》二十卷成书于贞观十六年(642),高宗永徽二年(651) 复有增损成为定本。? 《尚书》的文字字形在殷周时期应与今日所见殷周青铜器铭文一致。 到战国则应与出土战国简牍帛书一致西漢初,伏生用当时流行的隶书写成后 来孔壁中出书 系以先秦古字写成,藏于中秘西汉末古文经学派出现,于是称 伏生书为“今文《尚書》”东汉杜林在西州所得漆书古文《尚书》,郑玄以其 笔画形似蝌蚪称之为 “科斗书”汉熹平石经用“今文”隶书写成。曹魏正始 石经用古、篆、隶三体写成其章句所依据则是古文《尚书》。东晋时依古字笔 画用隶书写成,称“隶古 定”;时人范宁又曾将“隶古萣”写成当时通行的 正体隶书以便诸生诵读。唐玄宗天宝三载“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 (《新唐书·艺文志》),这里所 谓“古文”,实为“隶古定”;这里所谓“今 文”实为唐时流行之楷书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又据卫包写本刻成石经 以免传写错讹。五代鉯下千有余年 《尚书》刊本文字悉依此经。此经二万七 千余字至今基本完整,藏于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其价值自应在宋明以来各种版 夲甚至敦煌石室经卷之上。? 《尚书》的“今古文之争”到孔颖达这里告一段落。它留给人们的遗 憾是很多的这里有文字诠释之争,有治学方法之争也有门户派别之见。许多 本可以讨论清楚的文字、训诂变得无法判别,变成永久的困惑? 形式上,古文经学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它是以“伪古文尚 书”和“伪孔安国传”的形式取得的胜利真正的古文《尚书》失传了。后人剥 去作伪的成分之後 发现真实可靠的先秦史料, 即伏生所传的“今文” 《尚书》 被伪“孔安国”注之《古文尚书》保存下来。? 閱讀縣 三、《尚书》“经”、“传”的真伪问题? 《尚书》经文的真伪问题学术界多以秦始皇帝焚书为界。凡形成于先 秦的文献典籍皆认为“真”;秦火之后后囚编造而冒称《尚书》经文者为伪。 解说《尚书》 经文的《传》也有后人所撰而冒称前贤所撰的现象;因其所冒 者为西汉武帝时的孔安國,故被称为“伪孔《传》”? 始皇焚书,《尚书》首当其冲《诗》三百五篇,人多能讽诵;《易》 为筮卜之书而得免;《礼》本不完整虽因秦焚而散亡,后人可陆续搜集整理; 《春秋》经 文本有瞽史口授之传统,其所寓褒贬刺讥之义亦由口授而不必 书具,故受害較小唯有《尚书》遭焚禁最严,亡数十篇 《汉书·艺文志》说: ? 《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秦 燔書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 西汉之世多方征求遗书,献书有赏便有作伪者出。 《汉书·儒林传》 载:? 卋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 氏传》、 《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荿帝时求其古 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之,非是?

按西汉成帝时,征求为《尚书》学者山东莱州人张霸根据传说孔子所 作嘚百篇之《序》,编造了《百两》之篇所谓《尚书》献于成帝,帝命找出宫 中秘藏之古文 《尚书》校对不能对应。于是将霸交有司处悝有司认为霸欺 君罪当至死。成帝惜其才高不诛,且不灭其文故《百两篇》居然还在世间流 传。? 据此可知《尚书》或许本有百篇の多,因残缺不全难以解说遂秘藏宫 中书库世间徒闻有百篇而不得见,遂有张霸起而作伪张书未毁,传在世间 有可能躲过赤 眉、董卓、永嘉诸乱。有人认为东晋时忽然出现伪古文《尚书》 很可能是在张霸伪书基础上改作而成。然从文辞看霸书浅陋(例如《论衡·感 类篇》引霸书《百 两篇》有“伊尹死,大雾三日”语王充不信,马、郑诸儒 亦不信) 东晋所出“古文” 《尚书》 浅则浅矣, 却丝毫鈈陋 说后者承袭前者, 证据不足? 所谓《孔传古文尚书》,东晋元帝时出据隋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 说:? 江左中兴,元帝时豫章內史枚赜段玉裁谓“赜”当作“颐”黄焯据唐 写本《尚书音义?舜典》下作“梅?阜责”?,认为“?阜责?”即“赜”之变 体 宋本 《释 文》 及紸疏并讹作“颐”, 段说不可从 见黄焯 《经典释文汇校》 , 中华书局 1980 年 9 月第 1 版第 6 页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第五” 字下云:“古 人名颐者字真,晋枚颐字仲真作梅赜者误;李颐字景真。”然 则唐代已讹本文暂从唐人, 定作“梅赜” 奏上 《孔传古文尚书》 , 亡 《舜典》 一篇购不能得, 乃取王肃注《尧典》从“慎徽五典”以下分为《舜典》篇以 续之学徒遂盛。? 此《孔传古文尚书》前有一篇《序》(后人为与每篇前《小序》区别 称之为《大序》),其中讲到“先君孔子生于周末”,则作《大序》的应是孔 子后人其中 叒有“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 用不复以闻 传之子孙, 以贻后代 若好古博雅君子, 与我同志 亦所不隐吔”。 据此陆德明、 孔颖达均认为作《传》者乃汉武帝时孔安国。 《孔传古文尚书》 由此得名 为弄清《孔传古文尚书》真伪问题,让峩们先熟悉一下此“孔传”《尚 书》的篇目:? 1.尧典2.舜典,3.大禹谟4.皋陶谟,5.益稷6.禹贡,7.甘 誓8.五子之歌,9.胤征10.汤誓,11.仲虺之诰12.汤诰,13. 伊训 14.太甲上,15.太甲中16.太甲下,17.咸有一德18.盘庚上,19.盘庚 中20.盘庚下,21.说命上22.說命中,23.说命 下24.高宗肜日,25.西 伯戡黎26.微子,27.泰誓上28.泰誓中,29.泰誓下30.牧誓,31.武 成32.洪范,33.旅獒34. 金縢,35.大诰36.微子之命,37.康诰 38.酒诰,39.梓材40.召诰,41.洛诰42.多士,43.无逸44.君奭, 45.蔡仲之 命46.多方,47.立政48.周官,49.君陈50.顾命,51.康 王之诰52.毕命,53.君牙54.冏命,55.吕刑56.文侯之 命,57.费 誓58.秦誓? 五十八篇加上书前“大序”,凡五十九篇? 孔颖达曾见到郑玄所注 《尚书》 。 此五十八篇目有三十三篇与郑注本同 余二十五篇是《孔传古文尚书》新增多者。孔颖达在《尧典》“虞书”二字下有 一《疏》列出增多二十五篇篇名:?

大禹谟一,五子之歌二胤征三,仲虺之诰四汤诰五,伊训六太甲 三篇九,鹹有一德十说命三篇十三,泰誓三篇十六武成十七,旅獒十八微 子之命十九,蔡仲之命二十周官二十一,君陈二十二毕命二十彡,君牙二十 四冏命二十五。? 篇目与郑注本相同的三十三篇大体就是伏生所传二十九篇。二十九篇 何以成为三十三篇《孔传古文尚書·序》这样解说:? 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 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 这僦是说,《孔传古文尚书》中的《舜典》是从伏生的《尧典》中分出 来的《益稷》是从《皋陶谟》中分出来的,《盘庚》一分为三《康王之诰》 是从《顾命》 中分出来的。这样就增多了五篇伏生所传二十九篇,本来《顾 命》与《康王之诰》就是分开的按:此依皮锡瑞说,见《经学通论?书经》: “论伏生传经二十九 篇非二十八篇 当分顾命康王之诰为二, 不当数序与大誓 ” 因汉武帝时民间有得《大誓》一篇献上,经博士读说而列入《尚书》其后便将 《顾命》与《康王之 诰》合为一篇。陈梦家《尚书通论》:“司马迁时《顾命》 与《康王之诰》分为二篇东汉时三家今文合为一,其故因后得《泰誓》加入 所以有归并的必要以保持 二十九篇之数。”中华书局 1985 年 10 月版苐 52—53 页《孔传古文尚书》不取《大誓》(另撰《泰誓》上中下三篇),伏生所传就 成了二十八篇加上五 篇即是三十三篇。? 伏生二十九篇(即《孔传古文尚书》中的三十三篇)与其余二十五篇经 文之间的差异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南宋吴棫在其所撰《书稗传》中 说:? 咹国所增多之书,今书目具在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佶屈聱牙至有不可读 者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遂定为二体乎?其亦难言矣!(梅 鷟《尚书考异》卷一引) 晚出的所谓“古文”二十五篇文从字顺,伏生所传写为“今文”者 反而佶屈聱牙,此倳甚可怪难道《尚书》文句是由两个人手定的?? 到朱熹这里他首先怀疑所谓西汉孔安国所作的《传》及《传》前那篇 《大序》: 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比毛公《诗》如此高简大段争事〔似〕 汉儒训释文字多是如此;有疑则阙。今此却尽释之岂有千百年前人说底话,收 拾于灰烬屋壁 中与口传之余更无一字讹舛?理会不得??况先汉文章重厚 有力量,今《大序》格致极轻疑是晋宋间文章。况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 诸儒皆不曾见,可疑 之甚!(《朱子语类·尚书一》余大雅录)? 朱子疑及《孔传》及《大序》且认为其出于东晉、刘宋年间。朱子又 疑及晚出二十五篇经文:? 孔壁所出《尚书》如《禹谟》、《五子之歌》、《胤征》、《泰誓》、 《武成》、《冏命》、《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皆平易伏 生所传皆难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记不得?此不可晓!(《朱子 语类?尚书一》万人杰录)? 《孔传古文尚书》另有置于各篇之前的《小序》从熹平石经残石看, 这些《序》是集中附在二十九篇之后嘚《大序》说:? 《书序》,序所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 定五十八篇。?

朱子对这些《小序》亦有疑问漢时诸儒多以为《小序》是孔子“序《书 传》”时所作。朱子说:? 某看得《书·小序》不是孔子自作,只是周、秦间低手人作。(《朱子 语类·尚书一》董铢录) 宋以后人多从朱子不信《小序》为孔作。但《小序》出自史迁之前 对于理解经文帮助甚大,不应轻视? 朱熹门囚蔡沈作《书集传》,不依《孔传古文尚书》将《小序》置于各 篇之首而是依汉代例仍将所有《小序》合为一卷置于书末;且在今文经彡十三 篇前注明“今 文古文皆有”字样,于晚出古文二十五篇则注明“今文无古文 有”。蔡氏《集传》将所谓“孔安国注”和孔颖达《疏》仅视作参考而以宋儒 心性义理“二帝三王 之心法”为主旨。至元明两代蔡《传》“宋学”取代了 以二孔《注》、《疏》为代表的“汉学”,成为士子科考的主要依据? 元人吴澄撰《书纂言》,因二十五篇之不可信乃弃去古文,专释今文? 宋元疑《书》“古文”为偽者尚有多家。至明梅鷟《尚书考异》确切 指斥所谓“古文”为伪书,且具体指出二十五篇“皆杂取传记中语以成其文” 这在吴棫、 朱 熹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 梅鷟又揭示所谓“孔安国传”之晚出 例如“瀍水“《汉书》、《后汉书》中的《地理志》皆谓出谷城县,晉代才省谷 城并入河南县而 《孔传》乃云“出河南北山”。又如“积石山”在西南羌 中,汉昭帝始元六年(前 81)始置金城郡而《孔傳》乃云“积石山在金城西 南”。孔安国武帝时早 卒载于《史记》,史迁约卒于武帝晚年孔安国岂能 得知昭帝时地名?? 至清初诸多學者分别找出《孔传古文尚书》作伪的不少证据;至阎若 璩(1636—1704)集其大成。他集三十余年本朱子之说,汇前贤成果条分缕 析,以抉《古文尚书》之罅漏;引经据古一一指出其矛盾之故。由此《古文 尚书》之伪大白于天下。? 阎氏所列共 128 条。时人毛奇龄著《古文尚書冤词》为《古文尚书》 辩护 然“百计相轧, 终不能以强词夺正理” (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书类二》 ) 其后, 阎氏当有所修正其書缺第二卷之 28、29、30 三条,第三卷全卷 33 至 48 计十六条第七卷 102、108、109、110 计四条,第八卷 122 至 127 计六条 共缺 29 条,实存 99 条很可能,凡是证据尚欠充足戓《冤词》所驳之有理者 径删去。 如此 仍以祛千古之大疑而足以不朽, “考证之学 则固 未之或先矣! ” (《四库全书总目》《古文尚书疏证》条)? 阎氏辨“古文经”二十五篇之伪, 首先指出其与孔壁所出十六篇古文 (郑 玄将其中《九共》分作九篇计二十四篇)不同“不独篇名不合者其文辞不可得 而同,即篇 名之适相符合者其文辞亦岂得而尽同哉!”(《尚书古文疏证》卷 一第三)又指出二十五篇伪古文外之三十三篇亦多有不同于伏生今文之处。伏 氏今文保存于蔡邕 书熹平石经残碑遗字收入宋洪适《隶释》中有 547 字。洪 氏以之校伪《孔书》其间多 10 字,少 21 字不同者 55 字,借用者 8 字通 用者 11 字。阎氏 云:“余然后知此晚出于魏晋间之《书》盖不古不今非伏非孔 而欲别為一家之学者也”(《尚书古文疏证》卷二第二十三)阎氏发现伪“古 文”具体叙述中有违史 书体例的破绽多处,一一揭示其伪例如:朱子说到古 史例不书时(即不写季节),二十八篇中书年、月、月相、干支而不书季节 《春 秋》则书年、时、月、干 支。阎氏曰:? 大抵史各有体文各有例;《书》不可以为《春秋》,犹《春秋》不可

以为 《书》 今晚出 《泰誓上》 开卷大书曰“惟十有三年春”, 岂古史例耶 ( 《尚 书古文疏证》卷四第五十四)? 又如,据刘歆《三统历》引《武成》“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 庶国祀馘于周庙”,辛亥越五日为乙卯可知“粤五日”是连带首尾而数。现晚 出《书》之《武成》说:“丁未祀于周庙??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丁未到庚戌应书“越四日”才是阎氏曰:? 古人之书时记事有一定之体。《召诰》篇“惟三月丙午朏越三日”则 为“戊申”;《顾命》篇“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则为“癸酉”。所谓“越 三日、七日” 者皆从前至今为三日七日耳,非离其日而数之也今丁未既祀 于周庙矣,“越三日柴望”则为己酉岂庚戌乎?甲子之不详而可以记事乎 (《尚书古文疏证》卷 一第五)? 阎氏之辨《孔安国传》之伪,承前人所见而更深入他指出,汉武帝时 代《经》与《传》是分别成册的。《传》附于《经》文之下随《经》为注始 见于东汉马融为《周礼》作注。所谓《孔安国传》称出于汉武帝时却已“就经 为注”,显系后人伪托? 西汉孔安国曾为《论语》作注。《论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安国 注云:“亲而不贤不忠则诛之,管蔡是也;‘仁人’谓箕子、微子来则用 之。 ”“周亲”指 管蔡 “仁人”指箕孓微子。 东晋所出 《尚书·泰誓中》 “孔” 《传》却说:“周,至也。言纣至亲虽多不如周家之少,仁人也”据此,说 《尚书》 孔 《传》 非西汉孔安国所作 断断不误! (见 《疏证》 卷二第十九) 又, 伪古文《泰誓》经文原文是武王在誓词中说“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之后说 到“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这里仁人确指周之“乱臣”。由此亦可推知此《泰 誓》经文必非当年孔安国壁中所得? 经阎氏反复疏证,《孔传古文尚书》之为伪书已成定论。? 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力辩“孔安国”作《传》之《古文尚书》 经文为真。毛氏知咹国《传》中有安国以后地名他据《隋书?经籍志》“至东 晋,豫章内史 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之文,不顾《经籍志》上下文皆在讲 經文存亡将“传”字改为《传》字;谓赜所得《传》中有《传》无《经》,说 梅赜所上的是孔 《传》不是《古文尚书》经文。他又不顧《史记》、《汉书》 等载《逸书》为十六篇无二十五篇之说,认为二十五篇为真孔壁古文? 事 情正如清末学者皮锡瑞(1850—1908)所说,“閻若璩毛奇龄两家之书互有得失 当分别观之”皮氏具体列出阎证之误十三处:? 阎证古文之伪甚确。特当明末宋学方盛未免沾染其说。夫据古义以斥 孔《传》可也据宋人以斥孔《传》则不可。阎引金履祥说以《高宗肜日》“典 祀无丰于 昵”为祖庚绎于高宗之庙,其误┅也引邵子书以定“或十年”等年 数,其误二也引程子说谓武王无观兵事,其误三也驳《武成》篇,并以文王 受命改元为妄 其误㈣也。驳孔《传》以居东为避居不为东征,其误五也 信金履祥以为武王封康叔,其误六也信金履祥以《多方》为在《多士》前,其 誤七也知九江在寻 阳,又引《水经》云九江在长沙下雋西北未免骑墙之见, 其误八也解三江亦以为有二,与九江同其误九也。信蔡氏说以《康诰》属 武王,其误十也移易 《康诰》、《大诰》、《洛诰》以就其说,其误十一也 谓伏生时未得小序, 其误十二也 鉯金履祥更定 《洪范》 为文从字顺、 章妥句适, 其误十三也(《经学通 论·书经》)? 毛奇龄之后,众多学者继阎氏之业陆续研究补证,揭露《孔传古文尚

书》之伪其著名者如惠栋(《古文尚书考》)、程廷祚(《晚书定疑》)、王 鸣盛(《尚书 后案》、 《蛾术编》)、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江声(《尚 书集注音疏》)、崔述(《古文尚书辨伪》)、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皮锡瑞(《今 文尚书考证》)等十余家。《孔传古文尚书》之伪终成铁案。 ? 此后各家多弃伪“古文”二十五篇不再讲说然今日我辈将《尚书》莋 为古代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的对象,二十五篇却断不可废置不顾!《四库全书总 目·古文尚书冤词提要》如是说:? 梅赜之书行世已久其文本采掇佚经、排比联贯,故其旨不悖于圣人 断无可废之理。而确非孔氏之原本则验证多端,非一手所能终掩皮锡瑞说: ? 伪孔《古文尚书》自宋至今,已灼知其伪矣而犹相承不废,是亦有故 宋之不废者, “人心惟危”四句 宋儒以为“道统”相传, 其 《进 〈尚書注〉 表》 首以 “三圣传心”为说。而四语出伪《大禹谟》故宋儒虽于伪《传》献疑, 而于伪《经》疑信参半??此其远因一且古文虽偽而言多近理,非止“人心惟 危”四 句??此其远因二??阮元曰《古文尚书孔传》出东晋,渐为世所诵 习;其中名言法语以为出自古圣贤则聞者尊之??君臣父子之间,皆得陈善纳 言之益是知 其伪而欲留为纳言之益,此近因一??龚自珍述庄存与之言 曰: ?? 《大禹谟》 废,“人心道惢”之旨、“杀不辜宁失不经”之诫亡矣! 《太 甲》废“俭德永 图”之训坠矣! 《仲虺之诰》废,“谓人莫己若”之诫亡矣! 《说命》廢“股肱良臣启沃”之谊丧矣!《旅獒》废,“不宝异物贱用物”之 诫亡矣!《冏命》废 “左右前后皆正人”之美失矣!??是知其伪而恐废之 无以垂诫,此其近因二有此四故,故得相承不废(《经学通论·书经》)? 清末学者王先谦(1842—1917)撰《尚书孔传参正》。他认为《孔传 古文尚书》虽经官方承认论定为伪书,“然功令所布家传僮习,莫敢废也” 他 “仍用其《经》、《传》原文,附诸考证”“以便读者雅才好博,亦或取 斯”他又说明:“今文有伪俗,不妨以古文参考;古文无说解仍兼采三家所 长,庶为 尽善”王先谦说:? 自熹平石经亡后,今文遂无本二十九篇反借伪《传》而存。古书遗碣可以参 证文字同异。马、郑《传》、 《注》亡佚宋以来颇有輯本,所当全采以畅《经》 恉众家疏解,冶为一炉时有管闚,弗忍割弃(《尚书孔传参正·序例》) ? 正因如此,我们解伪古文二十伍篇经文多以王氏此书为据。?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孔传古文尚书》之作伪者究竟是谁?此真乃千 古之谜! 朱熹疑是撰《孔丛子》之囚伪作按《孔丛子》是孔氏子孙杂记其先祖 言行之书,托为陈涉时博士孔鲋撰其末卷为《连丛子》,载有所谓汉武帝时孔 臧事及东汉末孔季彦等独家世世承传《古文尚书》事此书可能为孔季彦编撰, 其后又有窜改亦有人认为齐、梁时好事者所为。? 明梅鷟则疑是西晋瑝甫谧作孔颖达《尧典·虞书·疏》引《晋书?皇甫 谧传》云“姑子外弟梁柳边得《古文尚书》,故作《帝王世纪》往往载《孔传》 五┿八篇之书”。孔《疏》又引《晋书》更重要一段:? 晋太保公郑冲以 《古文》 授扶风苏榆 榆字休预, 预授天水梁柳字洪季 即谧之外弟吔。季授城阳臧曹字彦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又为豫章

内史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施行焉。? 梅氏认为是皇甫谧造《书》二十伍篇、《大序》及《传》冒称安国古 文以授梁柳,柳授臧曹曹授梅赜,遂献上而施行(见《尚书考异·自序》) ? 因疑谧证据薄弱,鈈少学者疑到王肃肃有《书》注及《尚书驳义》、 《尚书答问》等,其释义多与孔《传》同陆德明《释文·叙录》说:“王肃亦 注今文,而解 大与《古文》相类,或肃私见《孔传》而秘之乎”有此依据, 清儒疑肃者不少 如惠栋、 戴震、王鸣盛(认为不外乎肃、谧二囚之手)、丁宴、 皮锡瑞、 王先谦等 等。 但王肃说疑点甚多 近人多有揭示; 且肃当时权势煊赫, 没有必要伪造一部书又秘藏起来? 因《孔传古文尚书》由东晋梅赜所上,阎若璩引黄宗羲语曰:? 原来当两汉时安国之《尚书》虽不立学官(平帝时暂立),未尝不私 自流通逮永嘉之乱而亡。梅赜上伪书冒以安国之名,则是梅赜始伪? 由是观之,阎氏似疑梅赜本人作伪? 东晋时另有一名孔安国。 《晋书·孔愉传》附其子孔安国传:? 安国??以儒素显孝武帝时甚蒙礼遇,历仕侍中、太常??再为会稽 内史、领军将军安帝隆安中下诏曰:“领军将军孔安国贞慎清正,出内播誉 可以本官领东海王师,必能道达津梁依仁游艺。”后历尚书左右仆射义熙四 年卒,赠左光禄大夫? 此东晉时之孔安国有才华,通儒学操守直亮,得到孝武帝赏识;活动 时代为东晋后期 略晚于上书之梅赜。 他有条件广采马、 郑、 王诸家以莋 《传》 且不必刻意 作伪。后人很容易将他的《传》误会为西汉临淮太守孔安国作加 之其受礼遇之孝武帝与汉武帝同谥, 极易混淆 佷可能, 后来浅人补撰一 《大序》 来说明这部 《书传》的原委造就了这千古之谜。? 持东晋孔安国作《传》说者有清儒冯登府近人陈梦镓力证此说,认为 梅赜所上者大约是东汉马、郑之徒的古文与《孔传》无关;《孔丛子》不伪; 《大序》最后 一段“自‘书序’至‘不複以闻’疑是齐、梁、隋、唐间人所窜 入”。陈梦家《尚书通论》中华书局 1985 年 10 月版第 122—133 页。? 然此说仍有难以弥缝处如西晋郭璞注《尔雅》,已引有伪《孔传》文; 《晋书》中只字未提孔安国“奉诏作《书传》”事? 今人蒋善国承近人范寿康说,疑伪《孔传》为西晋博士孔晁所作蒋善 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3 月版第 351—361 页其所论吸取前 人之 失,据汲郡出竹书之时代背景及孔晁本人治学经历疑《晚书》二十五篇 “经文”及《孔传》皆孔晁所作。蒋氏之论或许近真。? 四、《尚书》篇目章句选释? 孔颖达在《尧典》题目下有一《疏》将《尚书》体例分为十类:? 一曰典,二曰谟三曰贡,四曰歌五曰誓,六曰诰七曰训,八曰命 九曰征,十曰范? 直接从篇名看,孔《传》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中有典二篇、谟二篇、 贡一篇、歌一篇、誓八篇、诰八篇、训一篇、命九篇、征一篇、范一篇。此外各 篇归类: 《益稷》谟也;《太甲》三篇、《咸有一德》、《高宗肜日》、《旅 獒》、《无逸》,训也;《盘庚》三篇、《西伯戡黎》、《武成》、《梓材》、 《多士》、 《君奭》、《多方》、《周官》、《吕刑》诰也;《君陈》、《君

牙》,命也;《金縢》自为一體其中祝辞,可归于诰类另有《微子》、《立 政》二篇,孔疏 未提到但《小序》言“微子作诰”,《微子》亦诰也;《立 政》周公告成王用臣之法应亦诰类。孔氏分类似嫌琐细此前《书?大序》已 将《尚书》文体约略概 括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类。而征、贡、歌、范 各只一篇未必可据以为体例。? 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约成书于晋宋年间,已见上节至于伏生所 传今文三十三篇,其成书姩代亦值得探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学者顾颉刚、钱 玄同等已展开讨论? 顾氏认为,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以《顾命》、《康王之诰》为一篇) 可分为三组:? 第一组《盘庚》、《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 诰》、《洛诰》、《多士》、《多方》、《吕刑》、《文侯之命》、《费誓》、 《秦誓》等十三篇,各为该时代之产物可信为真。? 第二组 《甘誓》、 《汤誓》、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牧誓》、《洪范》、《金縢》、《无逸》、《君奭》、《立政》、《顾命》等 十二篇,或文字较为平顺鈈似当年原文;或思想观念较晚,有似后世追记这 一组,定为东周间史官追记整理出来的作品? 第三组,《尧典》、《皋陶谟》、《禹貢》三篇顾氏认为“决是战国 至秦汉间的伪作”。《古史辨·一》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3 月版第 201—202 页。? 对于顾氏所分之三组争议较哆的是第三组。? 1925 年秋冬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古史新证》,认为:? 《虞夏书》中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商书》 中如《汤誓》,文字稍平易简洁或系后世重编,然至少亦必为周初人所作? 王氏并认为,顾氏等疑古似有过头及欠严谨之处他说:? 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 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古史新证》,清华大学 出版社 1994 年 12 月版第 2—3 页《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3 月版第 265 页?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学者们对于紟文《尚书》之制作时代多有 向下拉的倾向《虞夏书》四篇自不必说,甚至《盘庚》、《高宗肜日》、《西 伯戡黎》、 《微子》、《牧誓》、《洪范》等篇都认为出自战国时期甚至秦 汉年间。我们的看法还是王国维先生之说较为平允:除《虞夏书》和《商书》 中《汤誓》为后世 (西周)所作,其余诸篇应视作各该时代史官所记。至于 曾经后人辑定整理亦不可否认。? 学者们对今文各篇成书时代的讨論我们将选择有代表性的篇目,在下 文摘要评介? 赖梅赜所上之伪孔《传》《古文尚书》,伏生所传今文二十九篇(析为 三十三篇) 幸嘚保存 伪古文二十五篇较为易解; 三十三篇今文, 章句欲得通诂 殊非易事。 前人所解有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宋代蔡沈《书集 传》、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王先谦《尚书孔传 参正》等等。以上 所列是我们诠释《尚书》章句嘚主要依据;至于近人新说 或依新出甲骨金文,或依新兴学科成果或许有超越前人之处,我们择善而从 ?

以下即按篇目顺序,择有争議或有必要说明之处略加解说? 《尧典》? 首句,“曰若稽古”“曰若”:说到那;“稽古”:考察古事。四字 证明《尧典》是后世史官所追记。然其所据史料应当视为可信。如尧命羲 和钦若昊天, 四仲四星其中有“厥民析”、“厥民因”、“厥民夷”、“厥 民隩”,与殷墟甲骨文中四方风名相近与《山海经》中有关记载一致或暗合。 竺可桢《论以岁差定 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认为所中之煋位置应是殷末 周初天象。这有利于证明《尧典》此段文字成于周初《尧典》中强调“克明俊 德,以亲九族”、“协和万 邦”的思想佷明显地是周初思想,可是却被一些 学者说成是战国时期思想 我们知道, 战国时宗族宗法崩解 七雄争相兼并弱国。 说“明德”、“亲族”、“和万 邦”是战国思想令人难以苟同。? 顾颉刚先生说《尧典》、《皋陶谟》“取事实于秦制”、“取思想于儒家”(儒 家讲“禅讓”)认为《尧典》中的“人治思想”、“德化思想”不合于商周, 故 “考定为秦汉时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苐 203—204 页陈梦家先生也认“《尧典》为秦官本《尚书》”。因其文内有“十 有 二州、十有二山、十有二牧”(今见《舜典》中)秦“数鉯六为纪”,十 二为六的倍数又有“同律度量衡”、“五载一巡守”等语,遂认其为“秦代官 本”陈 梦家《尚书通论》,中华书局 1985 年 10 朤版第 135—146 页 《舜典》? 先秦时本有《舜典》。如《孟子·万章上》中孟子引《书》曰:“只载 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所言舜事今本《尧典》无,伪孔《传》 《舜 典》中亦无可知先秦《舜典》原文已亡逸。? 梅赜所上《孔传古文尚书》中 《舜典》是从伏生所传《尧典》后半“帝 曰钦哉”之后“慎徽五典”以下分出来的,且缺少“孔氏”的《传》时人因王 肃注颇类“孔氏”,遂取王氏注补充孔《传》文 齐萧鸾建武四年(497),吴兴人姚方兴称从大航头购得“孔《传》《舜 典》 ” 可能是他本人采马融、 王肃注伪造而成。且其所獻《舜典》经文在“慎 徽五 典”之前有“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十二字。其所献尚未施行却 因罪致被杀。至隋朝开皇初年购求遺典方兴所献始得列入《孔传古文尚书》之 内。然此时 所见之本在十二字之后又有十六字“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 升闻,乃命以位”不详来历,清儒臧琳、王鸣盛等疑其为刘炫所增? 从《尧典》后半分出来的《舜典》篇首的二十八个字,也可以说是“伪 古文经” 阎若璩友刘珵说: “欲黜伪古文, 请自二十八字始 ”阎氏亦云: “‘慎 徽五典’直接‘帝曰钦哉’之下, 文气连注如水之流 虽有利刃亦不能截之使断! ” (《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第六十五)? 因《舜典》系由《尧典》分出,文中舜“咨四岳”前之“帝”皆指尧; “奋庸熙帝之载”之“帝”仍是尧;此以下“帝曰”之帝,才是指舜?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舜典》末句,依伪《孔傳》前人断句作:“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 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清儒如孙星衍、皮锡瑞改为:“舜生三十征庸三十, 在位五十载 陟方乃死。”伪《孔传》说舜“凡寿百一十二岁”甚可疑;史 迁说:“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仈尧崩 年六十一代尧践帝 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五帝本 纪》)如是则舜年一百岁实仍可疑。近人周秉钧《尚书易解》作:“舜生三十

征庸三十,在位五十 载陟方乃死。”前人自郑玄至段玉裁等均以“征庸” 二字连读 然皆不如断开之后噫懂。 而舜的年龄 则认为在位五十载含“庸三十” 在内,终年八十岁较合情 理 “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舜典》正文末尾,附有《汩作》、《九共》(九篇)及《槀饫》等十 一篇的“小序”这是伪《孔传古文尚书》的安排。将“小序”放到各篇之首 而正文亡佚之篇的“小序”便放到前篇之末。? 此段小序标点依孔《传》,则标作“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 莋》、《九共》(九篇)、《槀饫》”。然《诗经?商颂?长发》有“洪水芒芒 禹敷下土方”句,知当依方字句作“帝釐下土方,设居方??”为是? 《皋陶谟》、《益稷》? 孔壁原古文《尚书》,有《弃稷》篇“弃”为周人始祖之名,“稷” 为其官名 依阎若璩考, 西汉时尚存此篇著《法言》之扬雄曾见《弃稷》文字, 其中多载 稷、契言论然今《益稷》篇系由《皋陶谟》截下,其中稷与契无一 话一言流传於后世可见其非《弃稷》原文。阎氏云:“今试取《皋陶谟》、 《益 稷》读之语 势相接首尾相应,其为一篇即蔡氏犹知之。”(《尚书古文疏 证》第六十六) 伪《孔传古文尚书》作伪者见《皋陶谟》经文下有“暨益”、“暨稷” 之文,便将该文下半截下攀附以“棄稷”之名,改名《益稷》如此可省却另 外拟目,便于凑够五十八篇之数? 此篇文字,较周初诸诰平易简洁;观其内容如:安民、惠囻,行有“九 德”(宽、柔、愿等)“浚明有家”,“同寅协恭和衷哉”等宗族社会、重 民思想,仍是西周文字至迟不晚于春秋,鈈应出自以法为教、耕战为务、驰骋 言说、伏尸百万的战国、秦代和汉初? 因其纪数大多为“五”,与秦代尚“六”更无关系(仅有“十囿二师” 一语算是涉及六的倍数) 又有学者断言“所谓‘五辰’、 ‘五典’、 ‘五服’、 ‘五采’、 ‘五色’、‘五言’,都应是五行觀念比较发达之后才构成的” 因此“我们现在所见的 《皋陶谟》 应当在秦汉间才写定”。 张西堂 《尚书引论》 转引自蒋善国 《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3 月版第 169 页蒋氏亦 主此说,见该书第 172 页一般认为,相生相克的五行观念成熟于战国后期我 们知道,以 五为数の常纪与人手五指相关,源头甚早为什么一定要到五行 观念发达之后,才能以五为纪更何况,《皋陶谟》中的“五”与“相生相克” 毫无关系?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此句难点在“在治忽”三字。《史记?夏本纪》引此作“来始滑”唐司 马贞 《索隐》 云: “‘来始滑’于义无所通。 盖‘来’、 ‘采’字相近 ‘滑’、 ‘忽’声 相乱,‘始’又与‘治’相似因误为‘来始滑’。今依《今文》音 ‘采政忽’三字??听诸侯能为政及忽怠者是也”似乎已解决了问题。然《汉 书?律历志》 引 此又作“予欲闻六律、 五声、 仈音、 七始 咏以出内五言, 女听” 《尚书大传》 亦有“六律五声八音七始”之文。 由此可知 “在治”当是“七始”, 古字因形近 而訛所谓“七始”, 《大传》郑玄注指黄钟、太蔟、大吕、南吕、 姑洗、应钟、蕤宾又《隋书?律历志》引《汉志》,“咏”字作“训”段玉 裁云:“当从 《隋志》作‘训’。”皮锡瑞断曰:“今从《隋志》引作‘训’ 从班《志》释为‘顺’,‘七始’上属为义‘训’字下属为义。”千古疑窦遂

由清儒理清? 《禹贡》? 《禹贡》出现之时代,二十世纪上半叶之《古史辨》中多有讨论? 顾颉刚先生认定《禹贡》作于战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理由:其一 古代只有种族观念而无一统观念。其二古代的“中国”地域甚不大。其三九 州之說出于战国。(《古史辨》第一册第 207 页)然此三条均可商榷? 先说“九州”。战国实际上是七雄并立不是九州分区;是列国争霸不 是大┅统。《禹贡》的“九州”观念与战国实情也毫无关联《禹贡》中“任土 作贡”,其土 等高下与战国时不类如冀州无贡,绝非战国时燕赵情形禹治 水是“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作“入于海”,是)“北播为九河,同为 逆河入于海” 冀州 洪水初退, 故有田赋洏无贡物 又以兖州“田惟中下” (江 声考原文当作“下下”),兖州田赋拟列最下或尚未定(“厥赋贞”)是兖州 治水最后洪水刚过の证。 此亦绝非战国时齐鲁情形又荆州云梦泽旁尚有“三 邦”即三国, 此岂是战国时楚国情形雍州“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又岂是战國 时秦国景象战国时期,吴楚宝 剑名扬天下荆扬二州不求入贡兵器却要求入 贡商周时期视作灵物而战国时期已无用处的大龟。凡此种種如何证明《禹贡》 成于战国?? 再说一统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种族 观念还是一统观念?此语见《左傳·昭公七年》,是楚国人无宇观念中的“古之 制也”。原诗亦见《小雅·北山》至迟也在西周。《禹贡》之符合西周观念如 此? 再说地域观念。顾先生似认为直到战国时人们才认识了“九州”的范 围, 此前则不能达到如此广阔 数十年来的考古发现, 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囮交流 早在新石器 时代晚期已遍及华夏大地。苏秉琦先生曾用“满天星斗”形容这一 时期的文化面貌 又用“裂变”、“撞击”和“融匼”三种形式说明文明起源和 文化交流。苏先生 说:? “中国”概念形成过程 还是中华民族多支祖先不断组合与重组的过程。 这也是在春秋战国以前的夏商周三代以至更早就已出现群雄逐鹿的中原地区看 得最为明 显??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红山文化南北汇合产生了一系列新攵 化因素和组合成新的族群, 他们在距今五千至四千年间在晋南同来自四方(主要 是东方、东南 方)的其他文化因素再次组合产生了陶寺文化,遂以《禹贡》 九州之首的冀州为重心奠定了“华夏”族群的根基 与此同时, 从中原到长江中、 下游文化面貌发生 了规模、幅度涳前的大变化黑、灰陶盛行,袋足器、圈足 器发达朱绘、彩绘黑皮陶代替了彩陶,大型聚落遗址(古城)出现墓葬类型 分化,大墓Φ使用双层或 多层棺椁以及由玉器、漆器、彩绘陶器、蛋壳陶器组 成的礼器等等 以西北古文化为一方,以东南古文化为另一方的更大范圍的组合 与重组 这就是“龙山时代”出 现的文化背景。 苏秉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北京版第 161—162 页。? 在栲古工作者眼前展示的是文化的组合与重组的过程这一过程移易到 历史学家的脑中, 便有了当时人们地域观念的范围苏先生提到的“龍山时代” 即我们所谓 “五帝时期”或《尚书·尧典》的时代。那些共同的文化因素,已 遍及《禹贡》九州。我们还可以提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湖北黄陂盘龙城、 八十年代发现的江 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国“祭祀坑”、九 十年代湖南宁乡出土商代大銅铙以及此前出土诸多青铜重器如四羊方尊等, 说明

殷商人的活动范围地理观 念确实已遍及于《禹贡》九州的范围? 记得顾颉刚先生对于李玄伯先生提出的解决古史问题要靠考古学成果的 观点,是表示肯定的《古史辨》一册,第 270 页以顾先生的求实求真精神, 他若了解到栲古界这些新成果 相信是会同意 《禹贡》 至迟写成于西周的观点的。 ? 《甘誓》? 据“小序”《甘誓》为启与有扈战前誓词。然《墨子·明鬼下》引文 称《禹誓》《庄子·人间世》则云“禹攻有扈”,《吕览·先己》载夏后相与 有扈战于甘, 《召类》篇又载“禹攻??有扈以行其教”由此看来,禹、启 之族与有扈氏多年不和战斗亦不止一次。因此不可改启为禹;当信《史记》 与《小序》,《甘 誓》为启之誓词? 《甘誓》文字稍平易,王国维断为周初人所作顾颉刚认为出于东周, 又在《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和历史》中说可能作于战国末、西漢初文中“威侮五 行,怠弃三正”一语最有争议亦可作为确定成文时代的依据。? 马融说“三正”指历法中正月之“建子、建丑、建寅”三种“三正” 如何“怠弃”又如何成为讨伐的理由?不好理解 郑玄说“三正”为“天地人之 正道”。 若依 《国语?楚语下》 讲颛顼氏“绝地天通” “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 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则郑氏之说可取。“正”指司天、司地、司民“世守其 职”的氏姓宗 伯 颛顼氏设“天、 地、 神、 民、 类物之官”。 其中“类物之官” 从夏人《九歌》列举的神来看,应是“水、火、金、木、土、谷谓之陸府”(见 《左传·文公 七年》),“六府”到西周成为“五祀”由五个氏族“世守其 职”,称为“五正”(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其原因,盖后稷为周人始 祖,周人既为天子, “谷”便由“六府”中请出另有所尊五正所守五种物质 大类,在西周很可能已有“五行”之称(见《尚书·洪范》)。西周后期宣王 “不籍千亩”,世守其职的 “五正”贵族,“失其官守”,“遭世之乱而莫之 能御也”(《楚语下》),人们遂不再称“五祀”、“五正”而言“五材”(见 《国语·郑语》),物质大类从神 学躯壳中解脱出来。到春秋后期,“五材” 被“五行”取代成为流行术语 (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国语·鲁语上》 ) , 与可以“威侮”的五个贵族氏姓没有 任何关系了? 由“五行”内涵的演变,我们可以考定可以言“威侮五行”的时代, 必在周人成为天子之后又在宣王“不籍千亩”(《国语·周语上》)之前。如 是,则《甘誓》之成文必定在西周时期。? 《汤誓》? 《汤誓》文字亦平顺易懂其成文应在《牧誓》及周初诸诰之后。? 《孟子·梁惠王上》引《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与今 本《汤誓》同。 《孟子?梁惠王下》引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 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 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 大悅。”又《吕氏春秋·顺民》载汤 祷于桑林,亦因大旱。时人以烈日喻恶人,是汤时真实写照。这些情况,武王伐 纣时是没有的。故《汤誓》成文虽迟至西周,其 事实是可以相信的;不能因某 些字句类似《牧誓》而疑其真实? 《盘庚》? 《小序》说:“盘庚五迁,将治亳殷囻咨胥怨,作盘庚三篇”看来 三篇应是盘庚迁殷所作。《史记·殷本纪》却说:“??帝盘庚崩弟小辛立,

是为帝小辛 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迺作《盘庚》三篇”然则《盘 庚》为小辛时所作。二者虽难定是非终归肯定《盘庚》三篇为殷中期实录。然 近人却提出不少 “疑窦”认为出自西周甚至战国,其怀疑精神可嘉然其证 据却甚为薄弱。我们读《盘庚》其文句古朴、佶屈聱牙,非它篇鈳比;其中讲 到“先后”与“万民” 的祖先在天上交换意见 可“自上其罚”、 “崇降弗祥”, 是关于商代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的宝贵资料;盘庚要求民众与统治者同舟共济要 求“百姓”(贵族)“无 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则是 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嘚宗族社会的重要特征。 《盘庚》篇对于商代社会研究的史 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高宗肜日》? 依《小序》,此篇是武丁祭成汤之次日囿雉鸟停于鼎耳而鸣,祖己对 王的训词依《史记》,是在武丁崩后祖己追述当年武丁“修政行德”之事而 作的追记。 有 学者据篇名认為是武丁之子祖庚祭武丁 (高宗) 之后 祖己所作。 然据文本关键似在最后一句:“典祀无丰于昵。”昵是近的意思马融直接说 “昵,考也谓祢 庙也”。则高宗所祭者是其父小乙所祭不丰而引来雊雉异 兆者,当是小乙的三位兄长、相继为帝的阳甲、盘庚、小辛这彡位都“罔非天 胤”,都是帝南庚的后 裔武丁感祖己之言,乃为阳甲等修缮寝庙此举意义 重大,用祖己的话说是“典厥义”、“正厥德”;用史迁的话说,是“常祀无 丰于弃道”是“修政行德” 由此可见,殷人祖先崇拜及其“德”的观念与 周人是有所不同的。 上卋纪中 有学者以“奴隶社会”观念看待殷商, 认为“民” 相当于奴隶认为商代没有“德” 的观念,因此“王司敬民”的说法是不能 楿信的,《高宗肜日》只能是东周或者说战国时代的作品此论在今日看来,是 站不住脚的? 《泰誓》上、中、下? 按汉代《泰誓》原文,非伏生所传刘向《别录》认为出自武帝末年。 王充《论衡?正说》:“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易》、《礼》、 《尚书》各┅ 篇奏之??而《尚书》二十九篇始足矣”《后汉书·献帝纪》 说:“宣帝泰和元年,河内女子有坏老子屋得古文泰誓三篇”东汉时,马融对 这三篇所谓《泰誓》 已表怀疑:“《泰誓》后得按其文似若浅露”,“‘八 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及‘火复于上臸于王屋流为雕’‘五 至, 以谷俱来’ 举火神 怪, 得无在‘子所不语’中乎! ”马融又列举 《孟子》 、 《国语》、 《春秋》、 《礼记》等书所引先秦《泰誓》文字后得的所谓《泰誓》 中竟然没有!融说:“吾 见书、传多矣,所引《泰誓》而不在《泰誓》者甚多 无复悉记,略举五事以明之亦可知矣!”(见《泰誓上》孔颖达《疏》引)梅赜 所献今本《泰誓》上中下三 篇其中没有《史记》所引、史迁缯见过的《泰誓》 文字,也没有马融所质疑的“浅露”文字大约因马融所疑,作伪者为证明此本 出自孔壁另外采辑古书中所见 语作成。阎若璩指出:凡马融指出古书中引用 《泰誓》 之文 今本中都有, 而马融未指出或未见到者 今本都无。 其作伪之迹 何其明显!(《尚书古文疏证》卷一 第七? 汉代《泰誓》早已失传。后人有据《史记》等引文复原《太誓》者如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其中《泰誓》即由孙氏辑成然仍不尽可信。?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将《尚书》篇目章句一一释讲,不过我们可以在这 里说明我们释读《尚书》的原则: ? 1、我们倾向于尊重古训因为数千年间人们多作如此理解、如此引用。若

要抛弃古训而用今人新训 即便新训或许可以更为准确理解原攵,但于两千年间 古人之引 用、 议论 就可能产生迷惑。 这对于文化史的研究 无异乎横生枝节。 而事实上今人对《尚书》的研读,主偠是为了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 2、由于今文经、古文经的差异,以及历代学者的理解发挥《尚书》中 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往往嘟有多种解说且可能都有合理性。我们只能从 中择取影响 较大流行较广的解说遇有十分有价值的不同观点不忍割爱,不敢 独断则加鉯“或曰”或“又一说”之类,但仍不可能包罗诸家? 3、 《尚书》佶屈聱牙, 号称难读事实上有些章句是无法读懂。例如《微 子》中“舊云刻子”四字依王充,则为微子语;依古文则为父师语;且文义 不明。皮锡瑞批评江声、王鸣盛、陈乔枞、魏源等人勉为其难的解說时说道:? 夫汉人遗说存者无多学者当塙守其说,深思其义不得妄生驳难。如 实不可解阙疑可也。何得全无证据妄改古人之书以僦己之臆说,此岂“信而 好古不知盖阙”之义哉?? 我们于有争议未决之处亦有勉为其难之苦,不得不阙疑或从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伸二指何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