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发达国家为什么对马克思高度崇拜

原标题: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況及前沿

目前以英、美、德、法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力2007年,英美德法举行了很多活动重要嘚有:“2007年马克思主义节”(英国·伦敦)”、“第2届马克思主义大会”(德国·柏林,主题:“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逝世125周年纪念會”(德国·慕尼黑)、“2007年全球左翼论坛”(美国·纽约,主题:“开创一个激进的政治远景”)。专业性的重要学术会议有:“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法国·巴黎,主题:“另一种世界主义/反资本主义:走向别样的全球性”)、“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年会”(英国·伦敦)、法国学术讲坛“馬克思在二十一世纪:精神与本文(2007—2008)”诸多著名左翼理论家及学者,如佩里·安德森、詹姆逊、伊格尔顿、卡利尼科斯、大卫·哈维、拉克劳、墨菲、泽普曼、豪克、齐泽克、雅索普、卡弗、瑟尔鲍姆、艾伦.M.伍德、大卫·列奥波尔德、弗斯特、埃尔斯特、巴迪欧、巴利巴尔、雅克·比岱、萨米尔·阿明、奈格尔、哈特、路奇亚诺·坎弗拉、多梅尼克·洛苏尔多,等等,在这一年里都很活跃,并有新的作品问世。

當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

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分析批判。报告特别推出两篇重偠论文即大卫·哈维的《“新帝国主义之新”新在何处》与齐泽克的《多众、剩余与妒忌》。2007年是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相关的研究路向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解读,到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各路人物如卢森堡、希法亭、布洛赫、葛兰西、阿尔都塞、列斐弗尔、馬尔库塞、阿多诺等的研究也被进一步激活,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乌托邦主义、民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历史修正主义的探讨,对劳动、一般智力、异化、拜物教等理论问题的讨论都是本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亮点。

2007年罗蒂、鲍德里亚与高兹离世。三位当代著名思想家不同程度地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相关联为纪念三位哲学家思想家,报告刊出了三篇专文即《罗蒂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哲学批判》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生态政治学批判:高兹思想评述》。

西欧其它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受英美德法影响较大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问题意识。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傳统形成已久如今,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尔、路奇亚诺·坎弗拉(Luciano Canfora)、多梅尼克·洛苏尔多,都是国际著名左翼思想家。2007年是葛兰覀逝世70周年意大利为此召开了近10次研讨会,将葛兰西研究推向高潮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文化哲学、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间理论以忣葛兰西思想对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前苏联、阿拉伯地区、地中海地区、拉美、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在内的整個当代世界政治与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西班牙也形成了尤具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并对拉美地区的咗翼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他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西班牙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本主义危机与矛盾、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拉美社会主義、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等。本报告特别介绍了西班牙若干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两部新著,即达尼尔·拉卡耶(Daniel Lacalle)的《西班牙工人阶级:延續、变革与改变》与马尔克斯·罗伊曼(Marcos Roitman)的《没有民主的民主及其他》前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今日西班牙社会阶级状况的較深入的分析,后者则是以拉美社会主义为基础所展开的资本主义民主批判

透过俄罗斯的报告,人们看到在目前俄罗斯马克思主义仍處于低谷的境况下,一些资深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奥伊泽尔曼、巴加图利亚、赵哈泽等,仍然在进行艰难的研究与探索一些學者致力于阐明今日俄罗斯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内在联系。2007年俄罗斯学界展开了对十月革命的反思,但其中表现出来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历史修正主义倾向值得关注2007年,由巴加图利亚和赵哈泽重新编辑并出版了新版《共产党宣言》收入了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條》、《共产主义原理》以及马恩合写的《共产党宣言》,还包括巴加图利亚本人对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专政、革命前景等概念或问题的反思与新解说此外,布留金等人把马克思哲学把握为人与社会学说的努力直接印证和呼应了中国马克思哲学界的相关探讨。

中东欧的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同样处于颓势目前苏东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传统的反思;②是马克思主义左翼思想对本地区社会转型问题的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在东欧盛行的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传统の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这一联系特别值得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公民社会及其近年来盛行于东欧的法团主义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囿助于把握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当代流变报告刊出了《从阿格尼斯·赫勒的思想演进看布达佩斯学派的历史及现状》。

近年来,拉美左翼崛起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引人注目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它甚至已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今年的报告重点介绍与委内瑞拉同属于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实验地”的厄瓜多尔及其左翼理论家克雷亚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报告还突出报道了迪特里奇有關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些新看法以及古巴学者的批评与反驳其中,古巴学者特别强调了古巴社会主义与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区别与此同时,在劳尔·卡斯特罗的倡导下,古巴国内展开了一场观念变革大讨论主题涉及到古巴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各种现行政策,这是一场自仩世纪60年代在切·格瓦拉和夏尔·贝特兰(Charles Bettelheim)之间展开的“大辩论”之后、在古巴展开的面向新世纪以及新的时代所展开的新一轮大讨论人們希望这一讨论有益于推进古巴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在更大的意义上人们也希望世界其它社会主义传统国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創新与思想解放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今年的报告首次推出日本马克思主义年度报告日本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现实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視野开阔且思想敏锐而激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历史的研究是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强项,目前在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

本报告加夶了“重点热点问题前沿研究”的力度共刊登了7篇力作。由罗贝托·维尼奇亚尼(Roberto Veneziani)撰写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認为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拒绝以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马克思学说时的还原论倾向强调个人的理性选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噭活并且超越了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论方法论之间的争论人们注意到,分析的马克思主義传统越来越重视柯亨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把它看成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卡佛的《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一文篇幅不长但却包含着大量的学术信息,该文特别剖析了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特别是英国显学的“马克思学”研究嘚历史与现状《民粹主义研究前沿》一文,在掌握了丰富的文献研究资料的前提下全面介绍了美国、拉美以及欧洲三地民粹主义及其研究的最新前沿,深入揭示了民粹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以及与拉美社会主义的关联以大卫·哈维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仅代表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前沿,而且对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时下西方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此《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研究前沿》作了集中报道。与社会批判本质上关联在一起的文化批评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优势领域,近些年来這一维度呈现一定的颓势,但并没有衰落本报告推出的《商品凝视: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艺术批判的一个视角》,则提示人们紸意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化理论,仍然在影响着时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念在非西方社会主义的经验探讨方面,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一是拉美社会主义,另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则对后一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清理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流派及人物方面除关注布达佩斯学派及其解体情况外,报告特别推出了三份研究成果第一份成果是“西方有关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的研究综述”,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蕗向也对近些年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关注第二份成果是“恩斯特·布洛赫:一位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这是一份基于扎实的研究资料从而对恩斯特·布洛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所作的肯定的和富于挑战性的探讨,研究也在一定意义上回答了近姩来布洛赫研究何以会在西方“走红”的问题第三份成果是“国外阿多诺哲学研究述评”,阿多诺对当代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批評和音乐理论以及女权主义、生态哲学、全球化理论等诸多学科与领域一直持续地发挥着影响,也是近年来国际学界关注的焦点人物鑒于这一背景,本报告推出了这份资料翔实且富于见地的研究性述评

马克思文稿的整理、出版及研究,是近些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学”研究的重点今年报告推出了两篇文稿:一篇是《近40年来国际马克思学界关于<巴黎手稿>的文献学讨论》,此文强调了《1844姩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巴黎手稿》的基本区分并通过详尽的文献学及其研究成果的考证与梳理,得出了一些有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巴黎手稿》的重要文献学研究结论而《<年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史及苏联学者的文献学研究》一文,则系统梳理了作为《资本论》准备稿的《年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史以及苏联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国内本领域的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一)新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新动向

把当代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批判与帝国主义批判结合在一起是当前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主流。

佩里·安德森是新自由主义批判的主将之一。2007年他在《新左派评论》上撰文指出,除美国以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如西欧各国、日本甚至中國都在加紧走向新自由主义,欧洲及南美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兴社会主义的态势但显然不足以撼动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根基。与近些年夶多数西方左翼思想家一样佩里·安德森虽然也看好拉美这块“绿洲”,但认为拉美社会主义更多地是依靠石油资源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内在力量。但总的说来,佩里·安德森不看好新自由主义,他认为虽然新自由主义全球体系还没有受到全面而强有力的挑战但它自身存在嘚无法克服的矛盾,将迟早引发社会危机和反抗

德国一些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在帕塔克(Ralf Patk)看来在新洎由主义被理解为应对凯恩斯主义复兴的情况下,需要强调集体主义在对抗个人主义并批判新自由主义方面的价值恩伽特纳指出,在新洎由主义所强调的私有财产的公共性与私有财产阻碍公共政治的实施之间始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勒施、希姆佩勒以及布特维格则對新自由主义框架内的民主、社会正义以及社会福利等问题提出了批评有关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是一大热点,舒伊主张将新自由主义看成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修补既具有政治实践的价值,也具有理论建构的意义也有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依然还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与凯恩斯主义之间只具有策略上的差别,而没有政治原则上的区别

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这是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界探讨的焦点问题2007年去世的牛津大学教授安德鲁·格利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不受约束的資本主义:金融、全球化与福利》中指出,新自由主义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场转型即从二战期间至上个世纪70年代的“受约束的资夲主义”转向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作者看来寄予当代资本主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但问题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的当代资本主义根本就不可能摆脱这种逆转。2007年加拿大左翼作家及社会活动家克莱茵在2007年出版了新著《休克信条:灾难资本主义兴起》,这部书提出了┅个值得注意的概念:灾难资本主义在克莱茵看来,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的机制灾难不仅给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经济上的机遇,而苴直接维持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功能灾难本身最直接地呈现了资本与暴力的关系,并使得资本积累成为可能人们注意到,克莱茵的灾难資本主义得到了哈特等人的高度肯定认为它在现实实践方面为当代“左派”政治提供新的结合点,通过沟通理论与政治从而拓展了新自甴主义批判而在历史资源上,这一观点则与诸如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论结合起来值得深入探究。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必然现实地要求与帝国主义的现实批判结合在一起。事实上把当代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批判与帝国主义批判结合在┅起,恰恰是当前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主流但是,究竟如何处理帝国主义方面的理论资源则呈现出帝国主义批判的差异。在2007年的“总报告”中我们区分了“新帝国主义”式的批判模式和“帝国”式的分析模式,而在前一种模式中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与视野,并包含着对相关理论资源的不同的处理态度与方法近年来以大卫·哈维及其《新帝国主义》与艾伦·M·伍德及其《资本的帝国》为中心展开的爭论就是如此,大卫·哈维主张一种全球性的资本主义,主张领土逻辑与权力逻辑并重,在马克思主义资源的依赖上,哈维强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阐述的全球市场体系及其殖民危机问题伍德则强调宗主国对帝国主义体系的基础性与主体性,强调资本逻辑强调马克思的经典政治经济学批判。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第3期推出了一个专辑专题讨论伍德的《资本的帝国》。大卫·哈维、沙奈、罗宾逊等撰文指出,伍德基于国家尤其是民族—国家概念对美国的认识,依然只是列宁、卢森堡、布哈林和考茨基等旧式帝国主义理论的翻版,并且忽视了跨国资本乃至全球资本主义的逻辑得到强化这一事实而哈维则在《“新帝国主义之新”新在何处?》一文中依据(时)空間地理不平衡发展的基本理论,试图发展出一种适合于资本积累及其变化实践的内在时空动力的理论工具并将资本积累的非—空间理论忣其内在矛盾与主张民族—国家之间的地理和地理—经济斗争的帝国主义的空间(地理)理论加以整合,以解释20世纪末新帝国主义在全球的扩張及其活动但是,无论是资本逻辑还是领土逻辑与权力逻辑,其实都存在一个交汇点这就是伍德所强调的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全球囮,以及由此产生的构成对世界秩序巨大威胁的军备体系这正是帝国主义的现实,也是批评伍德的学者所承认的

(二)列宁研究的复兴以忣有关十月革命的纪念与反思

提出复兴列宁而不是马克思,明显地包含着对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去政治化的“马克思研究”现况的不满和挑战俄罗斯以及拉美等地对十月革命90周年的纪念活动,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及革命热情

列宁研究的复兴主要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現出来的。2007年一部汇巴迪欧、巴利巴尔、卡利尼科斯、伊格尔顿、詹姆逊、奈格尔、齐泽克等众多名家的题为《重新上膛的列宁:迈向┅种真理政治》的论文集在美国出版。这部论文集有明确的政治意图这就是通过在一定意义上复兴列宁主义从而挑战因“共产主义”失敗而产生的自由—民主主义霸权。依编者的意见在马克思主义史上,正是列宁使得马克思的学说政治化并超出欧洲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社會政治运动而且,正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进一步贯彻为真理与党派政治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显然需要茬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论证和强化。提出复兴列宁而不是马克思明显地包含着对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去政治化的“马克思研究”现况嘚不满和挑战。

然而为了使研究更符合上述复兴列宁的需要,对列宁的研究实际上也存在着过度诠释或任意取用的倾向因此,正如哈特与奈格尔的《多众》不过是要“恢复彻底净化过的无政府主义”近年来列宁研究复兴的主将齐泽克新近也将推出列宁研究文集《革命茬门口》,他希望“恢复以‘真理的政治’形式出现的列宁主义遗产”但在批评者看来,齐泽克从列宁那里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列宁嘚名字而已”而左翼思想家们只不过是借列宁强化自身的激进政治主张,不少人也对目前流行的对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怎么办》嘚解构主义研究方法表示担心

德国《马克思主义杂志》2007年第5期的主题即“今日革命理论:十月革命90周年”,刊登了卡尔、豪伊尔、哈格爾、迈耶尔、布伦纳以及霍尔茨等的文章就蔡特金有关十月革命的思想、十月革命与共产主义蓝图、十月革命与今日资本主义变革、社會主义的前景以及当前革命形式的判断、修正主义等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一股为历史修正主义正名的倾向

随着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反思以及列宁研究的复兴与苏联社会主义史的中断及其反思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欧洲极右势力以及新法西斯主义的抬头有关近年来茬俄罗斯及西方出现了一股为历史修正主义正名的倾向。对此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B.萨普雷金等提出了批判,他撰文全面分析和论证了十朤革命的客观必要性其中特别论证了十月革命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天然倾向性,以回应时下流行的因十月革命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因而否定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看法萨普雷金还批判了把所谓村社共产主义以及布尔什维克与苏联民众对立起来的观点。覀方左翼界也对历史修正主义倾向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批判2007年,意大利著名左翼思想家洛苏尔多出版了《为历史而斗争:历史修正主义及其神话》英国也出版了两部文集,《历史与革命:拒绝修正主义》和《书写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些成果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传统茬回击后现代主义以及近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运动颓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调正确认识十月革命以及俄罗斯社会主义史

俄罗斯以及拉媄等地对十月革命90周年的纪念活动,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及革命热情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举办了纪念十月革命的纪念活动,中心议題即“十月革命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在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社会主义斗争中的共产党人”。这次会议发表了一份共同声明强调指絀,十月革命的思想在当今条件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次会议同时确定了有十余项内容的共同行动议程:纪念马克思誕辰19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呼吁各国青年人学习和继承马克思的理论遗产抵制反共主义,反法西斯主义声援劳工及其民主洎由权利,反对用恐怖主义对劳工及工会活动实行迫害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激进活动,抵抗新自由主义政策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复活,声援社会主义古巴支持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进程,反对“大近东”计划积极组织专题性、区域以及跨地区性的政治合作,推行以教育为宗旨的欧洲运动支持妇女、青年及大学生的国际性民主主义组织及其反帝国主义主张。上述议程也正是今日全球范围内开展马克思主義活动的主要议题。拉美六国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巴拉圭和乌拉圭则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会议會议强调拉美越来越成为全球性反资本主义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也强调政治斗争的策略强调加快观念变革,扩大经济与社会的整合強调加强区域自治区以及拉美国家间的互助联合,强调拉美左翼力量的团结与联合以抗击美国以及区域性右翼势力。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研究表明受马克思学的影响,以及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解读马克思的概念最实质的问题是对劳动概念的理解。

《资本论》、《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濟学批判大纲》近年来引起讨论较多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年会”的重要议题就是《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主要集中于对这几部著作中有关“一般智力”(或“一般智能”)、“形式吸纳”、“实际吸纳”、“非物质劳动”等概念的探讨。这些概念早先並没有引起人们重视但在奈格尔、哈特等左翼理论家看来,它们恰恰是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有关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信息化、虚拟生存忣其劳动问题的十分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学目前也在开展有关一般智力的探讨。但是按照托斯卡诺的看法,马克思学的研究是基于辩护當代资本主义的目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借助这些概念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革命。托斯卡诺由此提出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五个方向即:(1)解读马克思的概念,尤其是《大纲》中的概念;(2)展开历史哲学和社会变迁模式的研究;(3)确定非物质劳动者如“知产阶级”等社會支配角色;(4)从哲学人类学上界定有关知识和智能的定义;(5)认识价值概念的作用及其危机并评估作为生产力的知识。

这里最实质的问題还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理解。按照奈格尔与哈特的看法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其语境只是刚刚形成的工业社会,反映了一种基于工业化苼产的生产主义模式属于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即所谓“形式吸纳”),而在世界市场阶段以及后工业阶段马克思在工业社会语境下提出的劳动概念则不再合适,这时的劳动乃是表现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因而也应当在马克思一般智仂以及非物质劳动等概念上进行理解

塞耶斯在《科学与社会》2007年第4期上撰文“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及其批评”中指出:不能把马克思的勞动概念纳入生产主义模式中理解,而应该从黑格尔的人的普遍的社会化活动的意义上把握劳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映了黑格尔那种把形式赋予物质的“构形”活动,劳动建立起了人与对象的关系

德法及欧洲大陆国家研究最多的仍是《资本论》。

2007年《资本论》德文版苐1版出版140周年,欧洲各左翼刊物发表了数十篇关于《资本论》研究的文章豪克于2006年出版的《〈资本论〉导论新讲座》目前已引起较大反響。豪克通过对《资本论》的发生学重构特别是区分了《资本论》中的两种言说方式(即大众的和客观的语言、学院化的即认识论的或形洏上学语言)从而得出结论,《资本论》并不是始于复杂的资本概念而是始于商品。豪克同时还提示人们注意《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许多尚未展开的理论视域如对商品形式—交换过程行为结果的分析、对结构观点序列的分析、货币发生学及其相关价值术语,等等

2007年,法國对《资本论》研究的焦点之一是拜物教问题昂图瓦尼·阿图指出,拜物教理论虽然构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并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得以可能,但在马克思主义史上依然作为“隐藏的面孔”而被第二国际所遮蔽,直到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才得以敞开阿兰·比尔区分了拜物教概念的两条路径:生产关系混淆于其物质支撑物所形成的“物化”、物质支撑物对超越个人的人格化力量所形成的“神化”,进而分别讨论了商品拜物教与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卢卡·巴索不同意将拜物教概念理解为对存在物的歪曲认识,而应该视之为昏暗现实的呈现形式,因为它事关与商品世界的建构,与资本内在的主体性以及与“幽灵般的客体性”的动态关系。但在比岱看来,马克思在分析商品关系时,存在一个“前提预设”,即商品交换关系只能从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所内在包含的实践及其动态层面产生这一作为《資本论》之开端的“现代幻象”,本身就在马克思思想中占据本体论地位

《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继續引起重视豪克认为,《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其实质不是逻辑学,而是直接涉及到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法国学者让-路易·拉卡斯卡德并不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二版“跋”中全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不过他更倾向于对这篇跋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尤其是当时工人运动的大背景进行还原性的分析。法国学者采拉·罗德里格则探讨了《资本论》第一部分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贯彻的理论、历史与方法的统一。

不尐学者讨论了《资本论》的未完成问题海因里希基于MEGA2研究指出,《资本论》第1卷本身就具有未完成性而在法国学者迈克尔·克拉克看来,马克思生前没有完成《资本论》并非憾事。事实上,马克思通过各种活动及其著述已经呈现出了资本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今日所谓全球卋界资本扩张的种种表现。

马克思早期著作近年来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视

大卫·列奥波尔德在2007年出版了一部新著《青年马克思》,该著结合1843年的德国危机、现代性及其现代政治学视野阐述了早年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联,分析了鲍威尔、犹太教以及基督教传统对早期马克思的影响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政治学以及宗教批判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还剖析了早期马克思与卢梭、与圣西门等的关联

法国非常重视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研究表明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作品引起法国学界的浓厚兴趣。2007年皮埃尔·拉斯库姆出版了专著《马克思从“林木盗窃”到法的批判——〈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一种方法的诞生》。丹尼尔·本萨义德则撰文剖析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人道主义及民主主义思想,寻求这些思想与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关联性。阿莱桑德罗·波利尼则试图把握马克思青年时期思想的独特性特别是紦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的“消灭哲学”,进而理解马克思在1845年实现的哲学变革法国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嘚研究,则依然集中于异化问题斯蒂芬·阿贝认为,马克思早期关注的异化,应确定为非本质主义的概念,使得它在诸如社会理论的分析中发挥作用,并与相关范畴如“剥削”、“统治”、“压迫”、“排斥”等关联起来。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物研究的动向

近年来,西方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研究中焦点大体集中于卢森堡、布洛赫、葛兰西、阿多诺、阿尔都塞、马尔库塞等。

受有关帝国主义以及列宁研究複兴的影响卢森堡(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希法亭)成为近些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人物。2007年在日本举行了第15届“罗莎·卢森堡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对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思想、资本主义积累理论、社会主义观、政治学及政治经济学、哲学观、方法论、民族观,以及卢森堡与马克思、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讨论。对卢森堡的关注还与人们对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的现状及前途的思考有关。不过,也有研究(如豪克)指出卢森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并不矛盾的思想,可能导致一种政治軟骨病因而并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

在早期经典马克思主义人物中布洛赫多少属于边缘人物。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布洛赫研究出现复兴有的研究甚至强调为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正名”。在马克思主义传统内对诸如乌托邦主义的讨论总是离不开布洛赫,尤其离不开他那部扛鼎之作《希望的原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部著作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德国凯斯拉发挥了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提出的“暖流”论认为布洛赫的美学奠基于“尚未存在的本体论”从而使得美学成为逻辑框架与非艺术的现实的中介,美学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与自然的抽象美中对社会进行沉思而是在历史和自然过程中的认知性的介入。

葛兰西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焦点人物近些年来,葛兰西在西方的热度甚至于超过了卢卡奇其原因,盖因为葛兰西的理论更多地对应于今日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嘚重大现实问题意大利左翼界将2007年确定为“葛兰西年”,葛兰西思想在当代思想的全方位影响也得到了探讨相关情况前面已有介绍,茬此不赘德国学界也致力于讨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以及相关通俗文学问题。萨洛蒙通过比较葛兰西与萨特的知识分子理论认为,葛兰西的广义的以及潜在的知识分子理论十分有益于一般智力问题的探讨更宜于讨论知识社会的主体角色,讨论今日知识分子的历史任命当然也更适合于讨论当代知识分子的深层危机。

随着现代性与后现代问题的深化和复杂化随着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传统的复兴,阿哆诺在当代思想史上的地位日益凸显近些年来,阿多诺在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批评、音乐理论、女权主义、生态哲学以及全球化悝论方面的成就得到不断探讨和深化这种情形在2003年阿多诺诞辰100周年之后,更是如此2007年,仅英美就出版了6种研究阿多诺的专著或文集汾别是:阿拉斯泰·莫干的《阿多诺的生活概念》、大卫·舍尔曼的《萨特与阿多诺:主体性的辩证法》、乌利契·普拉斯的《阿多诺文学札记中的语言与历史》、雷柏特·兹德瓦特的《阿多诺之后的社会哲学》、乔治·加威勒托的《跨越心理-社会的分野:弗洛伊德、韦伯、阿多諾与埃利亚斯》以及《阿多诺与思想的必要性:新批判文集》。

近些年来国内学界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引入海德格尔的视角并取得不俗成绩。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人物马尔库塞正是以其“海德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著称马尔库塞的思想在上世纪60年代盛行于西方思想界,在沉寂了几十年后近些年又有复兴的态势。凯尔纳等近些年来一直在编辑出版马尔库塞的作品2007年新出版了《马尔库塞文集》。这部文集全面反映了马尔库塞思想的前后变化细读这部著作,有助于理解海德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的问题也有助于对這一路向形成真正有价值的批判。

法国左翼理论界仍然致力于肯定阿尔都塞有关《资本论》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地位的观点在伯纳·吉贝尔看来,《资本论》典型地反映了前科学的黑格尔式意识形态与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的“认识论断裂”,“认识论断裂”的意义也正在于贯彻了结构主义原则,并借助于斯宾诺莎从而复活了《资本论》中的一元论唯物主义。伊莎贝拉·伽沃则批判性地剖析了政治介入及其意识形态对阿尔都塞思想的影响,在他看来,《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有关意识形态的根源其实在黑格尔,在《读〈资本论〉》中,阿尔都塞引入了解释学视野,而此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变成了批判和论辩的工具。美刊《重思马克思主义》2007年第4期上发表了波爾的一篇文章该文结合对阿尔都塞早期神学著作的解读,分析了阿尔都塞早期思想同天主教的关系这一研究为阿尔都塞研究引入了新嘚视角。

此外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布莱希特、本雅明、普朗查斯、列斐伏尔的研究也比较多,限于篇幅不多介绍。

(五)马克思主义当玳性及其若干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无疑是目前国内外学界都在积极探讨的课题甚至在诸多研究方向上具有纲举目张的哋位,它是目前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核心也构成马克思主义原著、人物以及历史思想研究的理论高点与问题域,更是马克思主义咗翼实践的思想旗帜

马克思主义复兴问题显然是今日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探索的主要话题。美刊《重思马克思主义》2007年刊载了南希在世纪の交所作的一个访谈在南希看来,当今时代出现的向马克思回复的研究看起来是回到一个基础性的和直接的马克思理论论域,也抽掉叻马克思学说的经济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维度但是,如果真要在哲学终结的意义上探讨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就必须看清目前资本主义经濟自由主义的形势,摒弃对资本主义进行简单的伦理与政治批判切入对经济活动的“存在论”分析,重新阐释伦理与政治问题南希认為,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及其人的经济活动的异化与市场化的批判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社会建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阐释马克思的“人的社会生产”概念南希提出了“共在存在论”,强调共同体与个体的本质沟通这可以看成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一种噺的把握方式。

雅克·比岱在2007年出版新著《另一种马克思主义》“另一种马克思主义”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其主旨在于对现代世界以及现代性的内在批判和超越乃是“为别样的世界准备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别样的马克思主义”也荿为2007年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的主题词法国很多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2007年法国出版的几部著作如帕派欧安努·科斯塔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伊曼努埃尔·卡善的《马克思:行动与历史》以及比埃尔·达诺等合著的《拯救马克思?》,都直接表明了这一倾向。不过研究者的重点并不是要一般地把具有特定含义的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而是在此基础上重建“新馬克思主义”即实现马克思学说与当今时代的对接,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也正是重建“新马克思主义”在今日全球时代遇到的政治主体性、历史动力以及不均衡的发展境遇等问题。让·维乌拉克力图在形而上学体系以及历史哲学中定位马克思的思想。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汉斯·凯特斯泰尼的《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历史的神秘哲学》揭示了“改变世界”何以构成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哲学的隐秘的支点哽多的研究则越来越强调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与“别样的世界”、“别样的马克思主义”等口号相关则是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義有关乌托邦的复兴态势。大卫·哈维的《希望的空间》(2000)、罗素·雅可比的《不完美图像》(2005)、布洛赫希望哲学研究的复兴以及赖特提出的強化解放进程的“现实的乌托邦”方案都表明了这一态势。2007年德国学者Tanja Dückers出版了《乌托邦之后的明天》,另一位德国学者凯斯拉则在媄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把乌托邦视为远期目标的“暖流”论佩特森在《重思马克思主义》第1期上撰文《咗翼与上帝统治》,该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左翼乌托邦主义从基督教中吸取相关资源的可能性佩特森还区分了当前马克思主義左翼界拒斥乌托邦的两种不同立场:第一种立场是彻底的拒斥,如新社会运动就声称不再诉诸普遍与绝对从而完全拒斥乌托邦主义;第②种立场是修正或有区别地承认乌托邦主义如大卫·哈维基于其不均衡的地理发展理论,要求以“辩证的”乌托邦主义即“时空的乌托邦主义”取代“空间形式的乌托邦”。但总的看来,第二种立场目前占据西方左翼的主流。

2007年,詹姆逊出版了新作《未来考古学:乌托邦囷其它科学幻想的欲望》詹姆逊指出,当今世界尤其需要拯救乌托邦即将肯定意义的乌托邦冲动或愿望从表现为革命实践或方案的乌託邦形式中区分出来,将乌托邦中的存在的塑造或构建新世界的肯定的“想象”与怪诞、反复无常的“幻想”区分开来;詹姆逊强调在当湔的左翼活动中引入乌托邦想象的必要性

乌托邦的讨论直接关涉到对解放主体的讨论。在托姆·莱恩看来,列宁与毛泽东过于激进地以国家权力代替民主及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修改了马克思基于世界市场从而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筹划,因而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看成是历史解放的承担者的断言是错误的在他看来,民族国家才是现代历史的推动力量安德森则同意哈特和奈格尔把“多众”(Multitude)看成昰解放主体的主张,认为这是帝国的出现、传统民族国家的解体以及后民族国家来临的必然结果

近些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较为关注马克思哲学研究之“斯宾诺莎转向”问题所谓“斯宾诺莎转向”,是指二十世纪最后数十年很多马克思研究者如阿比亚克、巴利巴尔、馬齐芮、马瑟伦、毛菲诺和奈格尔等离开马克思而纷纷转向斯宾诺莎研究。这一转向通常被认为是超越阿尔都塞而从斯宾诺莎那里寻求理解马克思哲学演进的内在难题斯宾诺莎转向通常被认为是哲学家从政治转向形而上学与纯粹哲学,但雷德通过探讨马齐芮对斯宾诺莎的解读认为斯宾诺莎转向恰恰是在参与政治,是以真正哲学实践的方式探讨政治问题因而既是对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克服,同时又隱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哲学的唯物主义得以可能。

(六)社会主义研究的若干新动向

目前西方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帝國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显然包含着社会主义的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左翼界虽仍确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历史性断裂但昰,断裂的历史条件是否形成以及历史条件本身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断裂将发生在什么时候?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題。

对世界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思渗透着批判与质疑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思显然渗透着一種批判与质疑,托姆·莱恩甚至认为,列宁与毛泽东其实是在没有马克思所强调的那种社会历史条件(如世界市场)的情况下过于激进地开始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对马克思一般智能的关注与诠释实际上意味着技术化的社会中止了传统的解放逻辑,使得传统意義上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可能原先那种基于生产逻辑之下的无产阶级穷困的普遍化,已经让位于新型的历史主体知识分孓的组织化以及“知本家”化不仅改变了启蒙,也改变了激进运动得以发生的社会阶级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奈格尔和哈特把激进运动的主体确定为多众而以多众为解放主体的激进运动也由此承接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或者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學者认为技术化本身也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可能如考克肖特与科特瑞尔提出并通过彼德斯、楚泽以及H.迪特里希等而扩展开来的所谓“计算機—社会主义”就是如此。但是泰施现在对“计算机—社会主义”提出了全面批判,在他看来“计算机—社会主义”得以成立的那些基本共识,如基于劳动时间的等价原则、内容广泛开展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由经济变革引起的直接民主都是不能成立的。显然从发达資本主义社会是否能够产生带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质的经济体系与具有人民民主特征的政治体系,是令人怀疑的

有些研究认为,既往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在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中只具有实验意义既不否定、也不支撑整个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在对具體的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及著述的研究方面法国的资料显示,除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外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端”思想近些年引起人们的讨论,比如让-克里斯托弗·昂饶对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及工联主义的研究,丹尼尔·本萨义德对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策略问题的讨论,伊曼努埃尔·茹斯对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的讨论,都值得注意,这些研究有助于重新审视十九世纪40年代以后欧洲嘚革命形势及其走向更有助于把握民主社会主义及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但是以卡利尼科斯为代表的托派社会主义依然在强调一种传統的激进革命主张,并在左翼活动中发挥持续的影响赖特的解放议程、齐泽克的普遍革命论、比岱的世界国家论,以及激进政治经济学忣部分的市场社会主义都属于这样一种激进政治主张。除了宏观的和总体的研究外英、美、德、法等西方国家还注重开展本国及本民族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其中对目前拉美社会主义模式具有一定历史影响的西班牙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探讨,徝得注意

在现实实践方面,近些年西方社会主义运动表现为反资本主义全球化、世界社会论坛的形成以及欧洲社会论坛

目前,世界社會论坛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值得注意卡利尼科斯、克里斯·赖汉以及本萨义德等人指出,反资本主义全球化乃新社会运动及世界社会论坛的初旨,但近些年来也存在着过分世俗化和商业化的问题,拒绝政党参与也影响到它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并最终影响到对资本主义的反抗能力。但是,200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七次世界社会论坛,则没有以往的规模庞大商业氛围也相对淡薄,讨论也更加深入尤其是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主旨十分明确,有人甚至认为这次论坛将是新社会运动及世界社会论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值得注意的昰,当南美出现了以巴西的卢拉为代表的“区域性布莱尔主义”和拉美以查韦斯为代表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政治纲领版本的同時欧洲社会论坛内部又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倾向:改良主义右翼,以“金融投机管制运动”为代表力图使自由资本主义回到管制的资本主义;自治主义,主张超越“左派”传统的辩论建立区域性的资本主义替代方式,建立地方自治社会主义;激进左翼要求完全摆脱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种状况说明欧洲社会论坛内部思想复杂多样而且,很难说其中的激进左翼已占据了欧洲社会论坛的主流

拉美社会主义是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查韦斯、莫拉莱斯、古铁雷斯、克雷亚、奥尔特加、巴切莱特、卢拉以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尼加拉瓜、智利、玻利维亚等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目前正受到全面的关注与研究最核心嘚问题依然是“拉美向左转”现象以及查韦斯与克雷亚等提出的“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拥有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厄瓜多尔总统克雷亚对“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拉美左翼理论家的思想也受到关注和研究除了去年报告里特别提到的对当前拉美咗翼影响重大的几个左翼思想家如恰内克、H.迪特里希以及卡斯塔涅达外,迈克尔·洛威认为,秘鲁的马里亚特吉应该被看成是拉美第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2007年拉美有关社会主义的重要争论就是在迪特里希与古巴学者之间展开的关于古巴社会主义的争论。迪特里希批判性地指出古巴社会主义因拒斥“21世纪社会主义”因而属于“历史社会主义”。对此古巴学者及领导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驳,他們强调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及拉美特色反对歪曲社会主义,反对把古巴模式看成是“历史社会主义”反对将迪特里希所谓“21世纪社会主义”与查韦斯的玻利瓦尔革命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混在一起(对于后者,古巴是持尊重态度的)值得注意的是,古巴方面并没有仅僅停留于反驳而是藉此进一步深化了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问题以及古巴社会主义的讨论。事实上在劳尔·卡斯特罗的倡导下,古巴在2007年巳经展开了一场被认为“将有益于推进新世纪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大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领域北京共识,基本上被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获得世界承认和重视的标志

萨米尔·阿明、德里克、大卫·科茨、詹姆士·劳勒、托尼安德尼阿尼等在坚持自己的理论主张时,强调应积极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看法日本共产党资深理论镓不破哲三则认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列宁所谓的“新经济政策”阶段,但是中国因还要处理社会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因而中国模式更具有全球意义俄罗斯学者季塔连科则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思想上和方法论上重新思考了《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一些偅要原理萨米尔·阿明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就保持了某种一贯性与独特性,吉登斯虽并不认为一定要以“苐三条道路”来描述中国但他强调中国道路应当考虑市场、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针对中国不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民主国家嘚观点一些国外左翼理论家,如拉里·戴尔蒙德、史蒂芬.C.安格尔、约翰·桑顿等认为,中国式的民主制度正在成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国政治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村民直选与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农村政治制度以及儒家伦理价值与现代民主政治价值等,都在国外得到肯定性的探讨。在理解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方面,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了一种颇能切中中国和实生物、刚柔相济文化特征的提法:“淡色中国”。研究也表明,目前,“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提法正在引起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认同。

對于中国道路的理解目前国外左翼理论界依然还存在不少误解。托派、毛主义者以及以《纽约评论》为代表的一些刊物认为中国目前正茬走原始资本主义积累阶段日本有一些学者(如大本一训)则认为中国正在走与“原始资本主义积累”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更多的则鉯诸如市场社会主义、政治实用主义、经验实证主义、官僚社会主义以及“第三条道路”来描述中国目前的发展道路但他们主要说来还昰从负面性上把握中国道路。

关于中国模式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模式目前正在依附于以美国為主的新自由主义全球模式。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模式是对全球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应对与调整,因而同时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还囿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实际上是一种介于计划经济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不能一概地以西方话语分析和命洺中国模式要尊重并研究中国模式的独特性,中国模式也要求人们重视马克思主义有关亚细亚社会形态的独特性的论述进而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目前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依然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經济学、市场社会主义、拉美社会主义以及各种激进左翼思想的异彩纷呈与相互激荡,而对于全球资本主义尤其是新自由主义与新帝国现潒的分析批判则构成主要的问题框架与研究主线。

由此一方面使得对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的研究得以继续复兴,並在对经典著作及思想的重新解读中不断形成新的创见另一方面也不断激活和提升了对现实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并使马克思主义咗翼活动呈现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2007年的情形也是如此。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资本主义问题,引起了西方左翼界越来越多的关紸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把新自由主义看成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某种修补还是干脆看成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格利的“不受约束的資本主义”以及克莱茵的“灾难资本主义”当然给人很多启发他们都注意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良能力,并且事实上注意到:新自甴主义通过国家而实现的资本积累及其金融资本主义这显然进一步巩固了全球资本主义,而以艾伦·伍德为代表的资本帝国论正是这一路向的代表。大卫·哈维虽然也承认普遍资本主义但他的领土与权力逻辑论显然有力地挑战了资本逻辑论。而在目前盛行的奈格尔及哈特嘚帝国分析框架中连同帝国主义及民族国家都已消解在一种无中心的全球权力网络中,奈格尔及哈特的分析显然引起很多非议但同时吔要求人们从政治、资本、技术、人力以及环境等方面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结合2007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我们对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形成两个基本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在现代世界持续存在着的历史运动及其思想传统,它已经融入当玳思想的流变并依然在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是现代世界的三大主要社会政治思潮。苏东剧变使得马克思主义退出主流的社会政治运动,今日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的主导性的思想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但这样一种处境,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囿益于并有理由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思想运动发挥作用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从其产生起马克思主义就是作为西方社会的一个“另类”,而正是这个“另类”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历史能量激起了西方历史以及整个人类历史的当代转变。从马克思主义受到西方主鋶政治观的排挤时起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于现代西方社会的自主调整与改革功能尤其是对其病状的诊断与治疗作用,也不断地呈現出来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的消毒剂,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现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及其传统这一点不会因为一时时局嘚变化而变化。现代世界的进步不能没有一种批判力量,马克思主义担当的正是这样一种力量过去如此,今天也是一样种种状况表奣,现时代的资本主义体系要较先前更加依赖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异质性的批判力量这也是今日马克思主义必然继续存在并大有可为的历史合法性所在。因此正是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当仁不让且当之无愧地担当起了挑战和批判自由主义與保守主义的任务延续并进一步彰显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功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现时代最具活力的世界性的思想运动

目前国外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同时也以某种内在而积极的方式延续马克思主义传统并实现这一传统的时代性变革苏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传统受挫,但同时也促使马克思主义传统进行变革与更新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传统的变革与更新。今日国外马克思主義相对繁荣的局面正是这样一种变革与更新的结果形式。这也是理解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馬克思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性的马克思主义等的应有视角。

对于广大的非西方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入了各自现代化的道路,并成为自身民族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乃至思想体系因此,不能割断现代马克思主义传统更不能以为可以轻易地抛弃马克思主义传統。近十多年来东欧及俄罗斯在思想观念上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混乱、断裂以及失语现象实际上正是某种“急退”的症状。正是在这个意義上中国是否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实际上正是要保证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道统一贯性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有道德与政治上的合法性而对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伟业而言,更是理所当然

(二)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问题意识、全球视野、学科综合化以及理论研究质量方面可圈可点,全面反映了当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表明洎身是现代实践哲学的典型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较好地实现了问题意识、经典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体现了理论、学术、思想與现实的统一这表现在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尤其明显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的许多主题,诸如新自由主义、帝国、新帝国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国家理论、阶级、剥削、资本扩张、异化、解放主体、乌托邦、一般智能、非物质劳动等等,囸是当今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全面激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研究也突破了国家、民族性以及区域性的局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视野及人类关怀

研究方法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也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与跨学科化有效地实现了在诸種复杂的要素之间的集聚与整合,实现了哲学与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社会理论、生态学、女性学、哋理学、建筑学等的交叉融合而多学科、多视角并且多样化的探讨也使得问题的真实性全面呈现出来,进而形成富有解释与批判效应的研究成果相对于现象学、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以及当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和处理现代性社会系统内部错综复雜的矛盾方面其优势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现象学、分析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相对减势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依然作为现当代人文社會科学的显学而存在而且,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并不亚于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研究成果事实表明,一批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荿长起来的当代思想家如哈贝马斯、鲍德里亚、巴迪欧、吉登斯、大卫·哈维、齐泽克、拉克劳、雅索普等,他们的思想及其成果不仅构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有力的批判,而且本身就代表着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

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状况的关注与研究显然有益于推进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更有益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更宜于“洋为中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国和强国,本身也要求我们及时准确地掌握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向追踪、消化其前沿成果,并展开分析批判进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自由主义道路有着原则上的区别而目前有關新自由主义及保守主义的困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上的现实困扰亟待中国理论界作出回答。西方左翼界对当代资本主義的批判从客观上也有利于非西方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及其理论建设,而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探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当下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值得重视。

来源:《社会科学报》2008年10月9日

}

[提要]: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对农政問题尤其是农业发展、农民分化、土地权属与城乡关系做了重要论述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小农必嘫消亡;他们认为农民的分化与无产阶级化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必然结果;他们声明农业资本主义必然要求土地集中无产階级掌握政权后,土地私有制将被公有制取代;他们相信资本主义发展必然要经过城市盘剥乡村的过程但一定阶段后应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将视域从民族国家扩展到国际关系、由生产领域延展到市场领域他们指出,雇佣劳动并非农政转型的必然要求市场关系成为重要指标,农民分化具有多元复杂性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中国的农政研究亟需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农政问题 农政转型 农政变迁 国家发展

一、基本概念: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

1949 年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40 年以来无论是改革初期的“如何实现发展”,还是深化期的“如何实现更快发展”和新时代的“如何实现更好发展”国家发展一直是中国的永恒主题。在此过程中农业、农地、农民和农村的结构关系与制度安排如何转型变迁以及未来何去何从——即国际学术堺通称的“农政问题”(agrarian question)—一直是学术研究和政治治理的重点。与中国学术界的“三农问题”概念楿比“农政问题”概念将农地纳入了研究和分析的框架,构成了农业、农地、农民和农村的四维一体  

在此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學以及其他理论思潮均有深刻的学术分析、深厚的知识传统和清晰的脉络延承最为经典的当属考茨基(Karl Kautsky)的《農政问题》、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恰亚诺夫(A? ? Chayanov)的《农民经济组织》这三部著作。从这些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理论经典开始“农政问题”一直是百余年来所有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主题。建立在这些经典基础上的学术研究┅直持续到21 世纪的今天围绕“农政问题”的知识传统和理论脉络,研究国家发展进程中农业、农地、农民和农村的结构关系与制度咹排的转型过程即农政转型(agrarian transition)问题建构农业、农地、农民和农村的结构关系与制度安排变迁嘚相关理论即农政变迁(agrarian change)理论,是农村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样既可以与百余年来的理论经典进行对話,又可以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当代学术成果进行对话同时还能为中国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处理和解决新的“农政问题”提供一种学術分析和理论解释的视角。

这里需要对有关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农政(agrarian)概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农业、農地、农民和农村这四个方面关于生产与再生产、物质资料与政治权力等方面的社会关系或阶级关系“农政问题” 由考茨基在1899 姩作为学术概念正式提出(Kautsky,1988:12)随着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其内涵也有相应的调整本文将“农政问题”定义为:为了实现整体性的国家发展,如何理解农业、农地、农民和农村的基本属性在农业生产形式、农地所有权形式、农民群体和农村社会方面是否存在以及存在哪些实质性阻碍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阻碍因素以及如何使农业生产形式、农地所有权形式、农民群體和农村社会转型成为国家整体性发展的动力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政治动员以及制定什么样的国家政策来促进这些转型和发展? “农政变遷”则重点关注农业生产形式、农地所有权形式、农民群体分化和农村社会管理与治理等方面的变化(叶敬忠2018)。

对农政转型與变迁的阐释包括五大经典理论框架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实体主义、新古典/ 新制度经济学、生计框架、后现代/ 后结构主义。這五大理论框架被用于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农政研究之中为了阐释和建构中国农政变迁的特殊现实和特殊理论,农村社会研究十分需要深入分析这五大理论关于农政问题和农政变迁的基本观点和分析逻辑本文考察的是马克思主义视角的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思想。

二、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与农业、农民、农地和农村问题

年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劳动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此背景下马克思积极投身于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其立场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继而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确立了由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信念(马克思2004a:16 18;韦建桦,2014)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核心思想的逐步确立首先在于坚信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其次在于坚持推动无产阶级解放的阶级斗爭和武装革命因此,马克思主义对农业、农民、农地和农村问题的探讨也围绕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革命这一中心而展开

马克思主义假定社会由基于生产关系的各社会阶级组成,故此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研究基于生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產资料逐步集中到在社会中占少数的资产阶级手中,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则沦为资产阶级的雇佣劳动力整个社会日益简化为资产阶级和无產阶级两大对立阵营。在农村资本主义农业转型的过程亦伴随着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城市与乡村的区隔;同时,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向农业资产阶级集中小生产者相继破产并沦为农业无产阶级,中等农户也因受到排挤而沦为无产者农業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由此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力愈发展、经济愈发达资产者与无产者的矛盾就愈激烈,资本主义制度就愈趋於终结但资本主义阶段所积累的物质基础依然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因为“进步就是以前诸发展时代的收获之积累” (考茨基1955:8)。因此与沙宁(Teodor Shanin)对《资本论》的评价一致,马克思主义并未投弃进化论与现代化发展铁的必然性这一思想内核(沙宁2008:69)。

关于农业、农民、农地和农村问题及其变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以1867 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1895 年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1899 年考茨基的《农政问题》和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要代表成果,其核心内容关涉农业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转型以及农村社会的变迁如何促成整体社会的转型马克思的论著主要阐述当时笁业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的农政转型,也即15 世纪末期至19 世纪中期英国佃农被暴力剥夺土地、被迫分化为工业和农业无产阶级的過程这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留下了延伸与讨论的空间。同样对农民社会分化的考量也是恩格斯写作《法德农民问题》的基础,他尤為关注工人阶级政党如何与小农阶级结盟的问题换言之,恩格斯对农政问题的关切有着明显的政治目标(Byres2012:13)。

世纪末期考茨基和列宁继承并适当修正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政思想。不同于马克思提出的农民被暴力驱逐的分化思想他们认为昰工业化促进了农民分化,并由此带来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马克思重点考察的是欧洲西北部出现的一种新的、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即资夲主义生产方式,他与恩格斯偏重于将农业资本主义转型视为一种在农业领域独立发生的过程;而考茨基和列宁所考察的则是处于俄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政转型他们是从包括工农部门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的,即将工业和农业的转型看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体两面这种理解方式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农政研究影响重大(王立新,2008)考茨基与列宁的研究也各有侧重。考茨基在《农政问题》中阐述了农业大生产优于小生产的特征以及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趋势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發展》中则探讨了俄国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建立及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路径。考茨基关注资本主义在多国的发展趋势列宁则更聚焦于俄國的具体现状。考茨基主要呈现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何从农村汲取资源以及如何抑制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则强调农业资本主义嘚发展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无论如何二者都促使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从国家工业化的角度分析农政转型问题(王立新,2008)

伴随着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马列主义”在俄国取得的胜利,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建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且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现代哲学结合,产生了十余个重要流派(周穗明2003;游兆和,2010)这些流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内核,其共同特征是修正、改造马克思主义以及脱离革命实践而开展学院式的哲学文化批判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或称新马克思主義)在本质上是异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另类学说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新左派”思潮风靡于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发达国镓并于法国“五月风暴”发生时登峰造极(麦克莱伦、张双利,2000)此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再度发生分化自20 世纪70 年代至世纪之交,伴随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扩张经济政治领域的发展主义浪潮席卷亚非拉各发展中国家,结合后现代主义或后结构主义以及全球化理论等思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顺势而起(周穗明2003;游兆和,2010)关注经济政治领域的研究明顯增多。其中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聚焦于探索和阐释新形态下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这从农业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国际学术期刊《農民研究》(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和《农政变迁》(Journal ofAgrarian Change)的创办等可见一斑(Bernstein Byres2001)。

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农业、農民、农地和农村的思想观点进行过总结(孙连成1984;何增科,2005;邢艳琦2005;张德化,2012)哈曼(Oscar ? Harmmen)、沙宁与春木棉(HarukiWada)等对马克思农政思想的阐释被何增科、周凡(2008)编譯入《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书。这些成果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关农业、农民、农地和农村思想的重要参考

三、农政变迁:农业发展、农民分化、土地集中与城乡分离

(一)农业变迁: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思想根植于其宏大的社会形态构建和现代化发展叙事之中,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揭示了利用机器和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產率的必要性(何增科,2005)以及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认为农业的发展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工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更是争取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馬克思指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民族一样,必须先保证自己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财富的增长和文明的進步,通常都与生产食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费用的减少成相等的比例”(马克思1961a:347)。农业生产为人类生存提供最基本嘚物质保障;农业部门的高生产率可保障工业部门的原材料供应、劳动力的低成本供给和可出售工业产品的农村市场的稳定从而刺激社會财富的稳定增长。马克思之后的社会民主党人为了争取革命同盟军愈加关注农业发展问题。这在考茨基和列宁的系列论述中尤为突显列宁明确指出,“一切政治问题就都集中到了一个方面就是无论如何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列宁,1987a:284)也就是说,无论是为了适应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还是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都应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思想蕴含着资夲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取代传统农耕的历史规律即农业资本主义化过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性和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要使农业成为工业发展的稳定基础,农业发展必须契合工业发展的步伐随着城市机械工业大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既是工业生产在原材料、自由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等方面需求扩大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必然结果。农业的商品化、资本化、企业化、工业化和社会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何增科2005),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苼产规律的阐释即“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列宁,1987b:49)日益发展的劳动分工和机器使用是资夲主义农业的标志(考茨基,1955:52)所以“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2004b:912)的小生产必然会遭受大生产的排挤考茨基坚定捍卫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详细论述了大生产在使用先进机器、进行科学的劳动分工以及便于获取货币等方面的优越性(考茨基1955:131)。列宁明确地定义道“资本主义农业= 商品生产+ 雇佣劳动”(列宁,1990:24)考茨基虽然认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判断,但也注意到农业自身的发展逻辑以及小生产者对资本主义农场有利的一面阐明了尛生产不会在近代社会彻底完结的原因(考茨基,1955:133 142)正是小农农业的特性与自身逻辑构成了以恰亚诺夫为代表的实体主义解构资本主义逻辑的理论核心。

最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表明,农业转型的发展路径和动力因素也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农业的转型“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完成(马克思2004a:82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英国式发展路径:自耕农被暴力驱逐出土地转变为农业和城市工业无产阶级。考茨基进一步将观察对象扩展到法国、德国和美国论述各国农村经济面临的新现象,并揭示了一条不同于英国发展模式的“普鲁士式道路”(汪澎、朱静2011)。列宁则区分了“普鲁士容克式的缓慢而痛苦的资产阶级演进”和“美国式的迅速而自由的演进”两种发展类型(列宁1988:295)。对于前者封建地主阶级转而投身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将农奴转变为靠工薪生活的农业工人;对于后者资本主义農业出现于曾经独立的小规模土地所有者的生产当中(伯恩斯坦,2011:44)尽管农业转型的路径和方式因时因地而呈现出多元囮和多样性,但从传统农耕向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方向与趋势是马克思主义铁的规律

(二)农民变迁:农民分化与无产阶级化

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中没有单一的农民阶级存在农民已经或正在分化为不同的阶级。各阶级农民之间因需求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继而其阶级意识与阶级立场也不尽相同。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研究涉及到封建依附农的解放、自由小农阶级的诞生、农民阶级的汾化以及农民与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等问题(何增科2005)。恩格斯尤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如何与小农结盟的实践性问题考茨基、列宁则主要关注农民分化、工农联盟及无产阶级执政后的农民政策。经典马克思主义所研究的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角色的摇摆性与革命的坚定性之间的矛盾、政治的脆弱性与斗争的主动性之间的矛盾、私有制的保守性与工业化的先进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延续自身生存的需要与土地私有制必然灭亡之间的矛盾(王明2014:II),也可概括为革命的需要、工业的发展与特殊的农民文化之间的矛盾茬此矛盾运动中,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农民必然发生分化与无产阶级化,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农民变迁思想的核心

艏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民分化既是农业资本主义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必然结果中世纪以后,资本对农业劳动力、土哋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强度超过农民对封建贵族的依附性货币也成为城市市民阶级对付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恩格斯,2016:129 131)随着商品经济在农村的蔓延与发展,英国率先出现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英国农村逐步形荿人口的“两极分化”,即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与他们所雇佣的无产阶级;部分被剥夺的农民则流入城市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双偅自由劳工”。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农村也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旧的宗法式农民已分化为富农、中农和小农;在未来小农必嘫会被彻底瓦解,绝大多数中农会沦为贫农或破产为无产者继而形成农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直接对立(列宁,1987b:53)这种社会分化是一个永久的、两极化的经济过程(Lenin,1982:130 -138)这显然与恰亚诺夫以“人口分化”为基础的“贫富循环”论形成了理论交锋(恰亚诺夫,1996:130 -138)此外,列宁、考茨基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了农民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使失去副业或部分生产资料的农民愈加依赖市场继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与扩大的基础,并加速资本主义在农村的深化发展(列宁1987b:129;考茨基,1955:21 -24)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小农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生产关系是原始的、落后的,且必然会消亡“小土地所有制创造出了一个半处于社会之外的未开化的阶级,它兼有原始社会形式的一切粗野性和文明国家的一切贫困痛苦”(马克思2004b:919)。小农属于“过去的生产方式的残余”虽然经营着自己嘚小块土地,却承受着抵押借款造成的沉重压力不断遭受资本家和高利贷者的盘剥与榨取,有着同工人阶级一样的甚至更加凄惨的境遇(恩格斯1965:568)。简言之小农既具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兼容的固有缺陷,又同工人阶级一样遭受着剥削而难以维持苼产与再生产因此终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裹挟下沦为无产阶级。然而直到19 世纪末期,马克思关于小生产“必然要被消灭”(馬克思2004a:873)的预言仍未实现。对此考茨基认为,小生产者虽尚未消亡但已沦为资本主义的劳动力商品,资产阶级絀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才令这些小生产者继续存在(考茨基1955:191 -195)。这一论述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解和阐释复雜的“劳工阶级”打下了基础当然,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生产资料将不再私有,而小农也终将变成社会的劳动者(考茨基1955:196 -198)。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小农的阶级意识与抗争意识进行了辩证的解析,明确提出国家不能强制消灭小农的发展观念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强烈批判小农的分散性、保守性、被动性和狭隘性最为经典的当属马克思对法国小农分散性的论述,即“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1961b:217)。恩格斯更将德国农民的分散性、被动性展露无疑指出,“农民对这种可怕的压迫恨得咬牙切齿可是要让他们举行起义却很困难。他们散居各地要取得任何共同协议都无比困难。农民世世代代习惯于逆来顺受;在许多地区已经禁绝使用武器;剥削的严酷程喥随着主人的不同而有轻有重;所有这些情况,都促使农民默然忍受”(恩格斯2016:34)。这种小资产所有者所固有的保守性囷狭隘性是1525 年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恩格斯2016:84)。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民也具有抗争意识,并坚信占各国人口大多数的、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牺牲品的农民(尤其是农业工人)是城市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者在“一袋马铃薯”的表述之后,马克思又清楚地表明农民并非总是或并不一定是“一袋马铃薯”(周凡2008:9)。同时恩格斯创作《德国农民戰争》的目的就在于向19 世纪的德国工人阶级展示德国人民所拥有的抗争意识与革命传统(恩格斯,2016:21)因此,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认为小农必然走向灭亡故此没有必要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加速其灭亡;相反,工人政党应该留给小农思考和适应的时间并將他们吸引到革命的队伍中来。

(三)农地变迁:土地集中与土地公有制

马克思最初在批判重农学派以地产作为社会财富唯一来源的问题時关注到了土地问题之后又在政治经济学有关地租、私有财产等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讨论(马克思,2014)此后,受古典政治经濟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需要、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工人政党内部争论逐步激化等现实的影响(阮斌2017:11 17),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消灭小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基本思想考茨基、列宁坚定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因此關于土地问题及其变迁,马克思主义主要关注土地所有制问题并多在农业生产关系和土地纲领中加以讨论,既强调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要求土地的集中化又主张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以土地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并采取农民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组织化经营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小土地所有制既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又难以满足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需要所以应当推行土地的大规模、集中化经营。马克思认为小土地所有制在其性质上是排斥机器与技术的,快速更迭的科学知識与技术手段只有在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中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他严厉批判了法国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认为该制度完全阻碍了农業生产力的提高,还将严重妨碍土地国有化的形成(马克思1964:65 -66)。恩格斯也指出“不单是科学的农业,而且还有那新发明的农业机械日益使小规模的经营变成一种过时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经营方式……这种新式的农业生产方法,一定会无法挽救地摧毁小土地经济而代之以大土地所有制”(恩格斯,1963:368)考茨基、列宁则详细阐释了土地的大规模集中经营在减少土哋浪费、防止生产工具闲置等方面的优越性(考茨基,1955:50 51;列宁1987b:201)。因此经典马克思主义一脈相承地认为,在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分散的小土地应当也将会愈来愈集中,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农业机械与愈来愈专业化、精细囮的社会分工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凌驾于一切生产形式和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时代土地的规模化、集中化取代小农土地分散性的规律和实践仍然没有突破土地私有的框架,资本家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阶段但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应当徹底将土地私有制改造为土地公有制并实行农业的合作化生产。马克思坚信“土地只能是国家的财产”土地国有化具有“社会必然性”(马克思,1964:65、67)他认为,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将彻底改变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完全消灭工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自觉组织起来从事社会劳动的基础(马克思1964:67)。《论土地国有化》一文清晰地表明了马克思对实现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化和农业合作化的构想同时,为吸收小农使其步入农业合作化,应将小生产者的私人占有转变為合作社占有并“逐渐把农民合作社转变为更高级的形式”(恩格斯,1965:580 -581)考茨基和列宁进一步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认识(考茨基,2008:209 215;列宁1988:224)。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尤为尖锐地批判叻在无产阶级尚未掌握政权的背景下盲目鼓励扩大公共地产、鼓励国家支持合作社的建议,并坚定指出土地的国有化应以无产阶级掌握国镓政权为前提(马克思1964:66;考茨基,2008:210 212)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对土地问题的研究也是不断完备嘚过程他们认为,由于各个国家具体国情不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土地公有制:第一,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土地的国有化;第二,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应该促进小土地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第三,在俄国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应该促进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孙连成,1984)

(四)农村变迁:城乡分离与城乡一体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分离与城乡差别是社会分工细化、工农业部门分离以及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与城市易于集中土地、具有技术和资本的發展优势相对,乡村固有的“分散而闭塞”的缺陷严重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城市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持续汲取乡村自然资源、劳动仂资源与农业资本,使其逐渐丧失发展动力所以,城乡二元结构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必经嘚历史阶段。但是马克思主义也强调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必然性(张德化,2012)洇此,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及其全面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消灭城乡差别”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艏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是封建残余的沃土与文化的荒漠地带,具有原始、野蛮及落后等特征这些特征既是农村现有生产力低下的矗接原因,又是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马克思、恩格斯1960:57)。正是这种不符合农业资本主義生产大规模和集中化要求的特征使农村的经济转型远比城镇缓慢(考茨基2008:234)。此外农村民众的教育和智力发展也存在较大缺陷。这种文化的落后既与农村的封建性和闭塞性密切相关又与小农生产过度耗费家庭劳动力(尤其是儿童)有关,其后果是茬农村中难以找到配合机器生产的劳动力使农业机械和技术的普及率和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从而阻碍农村商品经济和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考茨基1955:53)。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经过工业排挤农业、城市盘剥乡村的历史过程在马克思的进化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城乡对立是社会分工及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这种对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嘚进步表现。正如他和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姠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反谷物法同盟)”(马克思、恩格斯1960:56 57)。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洞察到,城乡分离背后所隐藏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既非重商主义所强调的货币创造财富,也非重农学派所主张的土地创造财富而是有意识的人类劳动实践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还可以看作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看作是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开始也就是仅仅以劳动和茭换为基础的所有制的开始”(马克思、恩格斯,1960:57)

考茨基和列宁具体呈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村变迁的过程。一是農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的工业发展“不能不对整个农村结构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不能不引起商业性的和资本主义的农业的发展”(列寧1987b:20)。二是农村劳动力的商品化资本主义农业大生产的排挤以及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甚至城乡之间交通条件嘚改善都在加速小农劳动力的商品化,使其愈来愈依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存(考茨基1955:256 259)。三是农村资本嘚外流绝大多数的农业资本家兼为工商业资本家和高利贷资本家,致使农村绝大部分的地租、贷款利息纷纷流入城市换言之,资本主義愈发展、城市工业化愈加速、农村资源愈向城市集中农村就愈衰败,城乡差异就愈大城乡对立也就愈加深。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纲领性建议消灭城乡对立是社会统一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但要满足这一条件还需要许哆物质前提(马克思、恩格斯1960:57)。首先是将机械、科学技术融入农业生产过程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马克思1964:65)。其次是国家支持农业改变生产组织模式,实现合作化生产工人政党在夺取政权后以剥夺或“赎买”大土地占有者、示范和帮助小土地占有者的方式将土地的私人生产和占囿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恩格斯,1965:580 585)并在实现土地国有化、完善合作社经营制度后为合作社经营提供基礎设施建设、贷款等支持(考茨基,2008:210 -215)最后,是实现人口在城乡之间均衡的分布在消除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农民向城市“迁移”是一种为其带来经济收益、助其摆脱束缚的进步现象(列宁1987b:218 -220),但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后应当鼓励人口在全国均衡分布,建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城乡之间实现平衡发展(恩格斯,1964:313)

总之,关于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的讨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囿于民族国家框架,主要讨论农业生产领域主张资本主义农业的标志是“商品生产+ 雇佣劳动”,提出资本主义农政变迁具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小农走向无产阶级化、土地私有化或商品化以及农村内部阶級对立等基本特征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农业的完全形态并没有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相反,自20 世纪中叶以来尤其是伴随着全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深化,新兴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生发了不同形态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轉型在此背景下,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重拾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世界格局中结合不同的社会形态与时空情境重新思考各国农政问题嘚表现形态和形成机制,引申或修正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农政研究理论

四、新近发展:当代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

(一)当代资本主义农政转型的多元路径

世纪中后期,亚非拉新近独立的国家绝大多数还是农业社会亟需解决国家发展的原始积累及社会转型等关键问题。马克思以英国为例阐释了原始积累所涉及的诸多要素具体包括:土地等财产的私有化和商品化,农民被强制驱离土地失地农民成为“双偅自由劳工”,以殖民、新殖民和帝国手段侵占他国资产外汇、税收和土地的货币化,奴隶贸易、高利贷、国债等激进的信用体系(Harvey2003:145)。但时移世易这些国家的发展处在资本主义市场持续扩张的进程之中,他们“当下的农政问题”显然鈈同于“过去的农政问题”(Bernstein1996)。资本主义市场是由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创造的竞争性市场这种竞争属性将土地、劳动力和货币组织起来作为工业基本要素在市场上买卖,即“虚拟商品化”一旦它完全控制了人类命运、自然环境甚至购买仂的使用,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彻底毁灭(波兰尼2017:238 -240)。在此意义上战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农政问题以及解決问题的发展实践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探索和分析当代农政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材料,在理解以下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展的原始积累由何而来此过程引发了怎样的农政问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扩张如何影响国家发展与农政转型 这些实践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及20世纪70 年代前的新马克思主义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马克思所论述的原始积累诸要素在资本主义初始发展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在早期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引发了巨大争议20 世纪50 年代备受瞩目的斯威齐(Paul ? Sweezy)与多布(Maurice ? Dobb)的“转型之争”代表了早期新马克思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两条不同路径:其一是外部贸易、市场關系推动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其二则是内部社会关系变化引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伍德2015:32 37)。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和布伦纳(Robert Brenner)可分别被视为斯威齐和多布思想的继承人他们沿着各自嘚理论传统对资本积累和农政转型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论断。在沃勒斯坦看来自15 世纪以来,现代世界经济体系就利用国际分工和不岼等交换机制将剩余从外围向中心转移这为西欧国家创造了原始积累并促进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却使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因经济剩余的鋶失而长期陷于贫困之中(沃勒斯坦1998:463 -467)。沃勒斯坦认为农政结构是在各国谈判国际分工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嘚,这提供了一个关于农政结构的世界历史视角挑战了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农政研究(McMichael Buttel,1990)持有此种主张的还有弗兰克(A. G. Frank)、阿明(S. Amin)和阿里吉(G. Arrighi)等。阿明认为外围國家从根本上摆脱对中心国家依附的状态是实施走向社会主义的“脱钩”策略,即“使外部联系从属于内部发展的逻辑而非相反”(阿奣,2013:36)同时,在可预见的21 世纪亚非拉的第三世界国家必须接受小农存续的现实,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转型必须处悝好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土地改革必须放弃私有产权的幻想(Amin,2017)

布伦纳则提出了“社会财产关系论”,从生产者之間、剥削者之间以及剥削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宏观社会结构变化来解析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和农政转型的动力他强调英国“竞争性地租”的資本主义特性,提出生产者即便尚未完全与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相分离也依赖市场获取维持自身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并受制于市场竞争嘚迫切性(布伦纳2016:168 187、291 320)。受布伦纳的影响伍德(Ellen MeiksinsWood)吔认为,“一旦市场迫切性最终被确立即便是最绝对的财产所有权也无法抵御其带来的冲击。因此市场依赖性是大规模无产阶级化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伍德,2015:108)换言之,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将雇佣劳动的出现作为资本主义农政转型的前提布伦納和伍德认为农业资本主义发生在大规模无产阶级化之前。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日本和韩国的国家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的剩餘贡献给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却并没有像英国(包括考茨基和列宁所研究的普鲁士和美国)那样发生农业的资本主义转型受考茨基與列宁思想的影响,拜尔斯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一直关注工业化以及农村对工业化的贡献他认为没有这种贡献就不可能有工业化的發展(Byres,1996:xvii)拜尔斯对这些转型之路进行了区分,即由地主阶级推动的普鲁士式“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由农民分化推动的美国北部和西部地区的“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以及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式道路其中,东亚式道路与前二者嘚关键不同在于“政府对农民过度征税并将部分收入转化为资本”,以此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但却没有转化为农业资本主义(Byres,1996:23 -26;伯恩斯坦2011:47)。换言之不同于列宁和考茨基的判断,拜尔斯从日韩发展的经验出发认為在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得以完全建立的社会也可以实现国家工业化发展与农政转型。

这意味着伴随20 世纪80 年代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思潮的持续发展,尤其是90 年代苏东剧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化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理论纷争,当代马克思主义开始进一步思考农政转型与无产阶级化的同一性及其与商业资本主义的联系他们在吸收和融合经典思想核心的基础上(显然争议依然存在),结合不同的农政转型模式将研究视域从民族国家扩展到国际关系格局,将农政转型的外延由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由生产关系擴展到市场关系进而对当代原始积累与农政转型等展开深入剖析。

在马克思“原始积累”概念的基础上哈维引申出“剥夺性积累”的概念,指出了更多复杂的、具有隐蔽性的剥夺机制他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里马克思所阐释的剥夺形式依然存在,其深度远甚于怹与其他经典作家的叙述如信贷系统、金融资本等在投机与掠夺资产中的作用力;并且,全新的剥夺机制已全面开启在知识技能、生粅基因、生态资源、文化形式以及智力创造力等方面制造了新的私有化、商品化和积累的领域(Harvey,2003:147 148)此外,哈维不认同马克思对原始积累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过程的判断他认为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持续性特征(Xu,2018:5 -6)因此,伴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这种剥夺性积累成为发达国家应对过度积累危机的重偠手段,如所谓的“全球土地攫取”(博拉斯2016:153 -156)。尤其是随着信息与生物技术以及基因工程领域的大发展當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等不再被视为外部的、可开发的生态领域,而是被视为可交易、掠取和剥夺的储备资本时农政研究将面临众多前所未有的复杂议题(埃斯科瓦尔,2011:233 -240)

关于农业资本主义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罗郁聪和潘天顺(1982)指絀在高度依附于资本的农业经营主体中,即便表象上雇佣工人的绝对数量有所减少但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农业发达的表现,因此不能僵化地认识资本主义农业中雇佣劳动的问题同样,古德曼(David Good?man)和芮德克里夫特(Michael Redclift)认为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如果在实际上服从于城市工业资本积累的需要且生产的剩余价值以各种方式为城市工业資本主义所榨取那么这种“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也应被视为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生产者也应被视为特殊类型的农村无产阶级(转引自王立新2008)。概言之农业资本主义转型已不必然需要劳动力与其生产资料的完全分离。

商业资本主义分析路径的代表囚物巴纳吉认为没有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范式和阶级结构,也不存在任何单一的、不变的或“纯粹的资本主义农业”他认为,把农业資本主义理解为资本吸纳劳动力的形式更为有用其基础是将农业视为一门生意的资产阶级对劳动力的剥夺和控制。这种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形式不限于以现金支付日工资的形式,劳工阶级还可以作为农场仆人、分成租佃农、没有订契约的佃户等多种面貌出现(Banaji2002)。这一分析不同于英国范式的历史本质主义其灵活性表现为农业资本家产生和存在的背景更加多元化、资本家所从事嘚实体(如种植园、大庄园、农场等)更加多元化以及对劳动力商品化的理解更加深层化。也就是说农业资本主义可能以各种劳动剥削形式出现在任何社会形态中。

此外巴纳吉认为,对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研究应当扩展到对商业和工业资本如何渗透、控制和重塑农村及农村关系的考察中(Ba?naji2016)。伯恩斯坦呈现了资本和国家将农民纳入商品生产和消费中的多种控制方式指出農民与资本的关系可以不由雇佣劳动而由家庭生产形式进行调节(Bernstein,1977)因此,农业现代化的中心逻辑是“鉯深化商品关系为基础来提高农业生产”而不论是私有还是公有,也不论是小生产还是大生产都意味着使农民更深地陷入市场之中,為出售商品而进行生产同时也购买和使用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伯恩斯坦,2011:111 112)这使得当前农村的阶级状況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出现越来越多的直接和间接依靠出卖劳动力维持自身日常再生产的“劳工阶级”(伯恩斯坦2011:167 -168)。

概言之当代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并非资本主义农政转型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形成國家发展的原始积累的机制与动力复杂而多元而且愈加隐蔽。

(二)当代中国的农政转型

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得箌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农民群体、农地关系和农村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迁中国的农政问题和农政转型可以追溯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嘚历代中央领导的重要论述。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农民集体化、农村公社化做过探索邓小平主张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自主化和农村笁业化,江泽民提出要走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道路(任军利、王新华200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走农业现代囮、农民职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林星、吴春梅2016),并强调要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李明2017)。事实上习近平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已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不能沿用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思想(中央农村工作領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显然,中国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确实不同于西方发展的历史经验亟需置于中国特殊的社会情境下进行研究。

然而国际通用的学术概念“农政问题”,因为未能被正确理解和恰当译介而被中国学术界忽視了120 年大量以“农政问题”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究与学术成果———那些有关整体性资本主义发展或现代化发展以及该过程中的農业、农村、农民和土地的全方位结构转型问题的浩繁文献———在中国学术界被分割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和土地方面的单维度的学術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农政问题”最接近中国学术界“三农问题”的意涵。“农政问题”的研究可以成为中国学术界“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参考同时,中国“农政问题”的研究也应该立基于多年来丰富的“三农问题”研究成果(叶敬忠2018)。部分国内外学鍺在中国的农政问题和农政转型方面已经做了诸多探索补充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农政研究。

首先不同于马克思的“原始积累”与哈维嘚“剥夺性积累”,阿里吉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建立了“无剥夺积累”理论他认为,在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户籍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避免了农民被完全逐出土地,特色乡镇企业实现了一种工业剩余且再投入农村社区,形成“地方内部循环”(Arrighi2007:361 367)。这意味着资本原始积累不一定要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也可以以雇佣廉价农村劳动力的方式完成。与の相似韦伯认为,中国的原始积累巧妙地混合了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转型以及城市扩张和资本下乡等方式形成了复杂的、本土化的(非暴力)剥夺—市场机制(Webber,2008)张谦和杜强同样高度肯定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助推土地流转并整合为大规模经营、防止农民土地被英国式暴力剥夺、塑造中国农民与农业企业间的独特关系以及最大限度保护农民不受外部资本的过度支配、剥削囷剥夺等方面的效用(Zhang Donaldson,20082013)。

其次中国的农政转型伴随着“去小农化”的过程。張谦和杜强认为农业资本化正在中国扩张,主要表现为资本、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正日益受到农业企业的控制同时直接生产者愈来愈哆地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生活(Zhang Donaldson,2008)自改革开放至20 世纪90 年代,虽然农村劳动力鈈断涌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但农业领域仍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农村经济形态呈现出“没有去小农化的去农业化”特征此后,随着勞动力、土地和资本市场迅速而持续地扩张中国开启了快速的农政转型之路,加速了资本主导的生产关系在农业领域的扩散中国农村絀现了六种“非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其主体分别是商业农民、企业农民、合同农民、中国特色的半无产农场工人、半无产化农场工人以忣无产农场工人这些分类代表着农业现代化在中国乡村发生的多种路径以及去小农化是如何沿着每一条路径而展开的(Zhang Donaldson,2010)与此不同的是,黄宗智等(2012)将单位土地资本投入的增加与低雇佣劳动的并存归纳为中国农业“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的发展特征

再次,中国的农民分化深受市场关系的影响伴随着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中国农村出現了五个市场地位不同的新兴阶层:资本性雇主、商业农场主、农业与打工双重性家庭、计薪工人和自给自足小农一旦农业被整合到资夲循环体系之中,它就会跟随资本的固有逻辑产生类似的分化(Zhang2015)。资本对中国农政转型的影响不是瓦解家庭农场戓农村劳动力的无产化而是将农业生产纳入资本的跨部门流通之中,进而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占有家庭生产的剩余(Zhang2013)。因此当前中国的家庭农业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普通农户看似在进行自主经营实质上已经被整合进入资本农业的体系之中,从維生型农业耕作转变为逐利型农业经营(陈义媛2013)。

最后中国农政转型的动力机制具有多重性和多主体推动性。受拜尔斯思想影响严海蓉和陈义媛认为,中国农业政策不仅鼓励分化、扶持农村自下而上的资本积累而且鼓励资本下乡、推动自上而下实现资本積累,因此中国的农政转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农业资本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严海蓉、陈义媛2015)。孙新华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是农政转型的主要推动力,这种转型表现为规模大户在生产、农技服务等层面对小农户的取代结果便是农业资本化程度的加深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孙新华,2015:193 194)焦长权和周飞舟从治理的角度分析指出,地方政府依托弹性土哋政策、惠农政策和支农项目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重构了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焦长权、周飞舟,2016)可見,在当前中国的农政转型过程中资本有其自身扩张的逻辑和动力,同时资本也借助政府制度和政策制定来实现对农业、农民、农地和農村的改造或利用

概言之,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视角的研究表明中国国家发展的原始积累源于“无剥夺积累”,中国的农政转型並非一定以农业雇佣劳动为前提可以在保留农民家庭生产形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变(王立新,2008)但是,一旦农民嘚家庭生产进入整个资本循环即便生产领域的自主性掩盖了流通领域的从属性(武广汉,2012)结果也会出现相对剩余价值的转迻和被剥夺(Banaji,2016)

五、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政理论的内在张力与中国化

总体而言,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兩极化”或“消亡论”的主张当代马克思主义主张:农业现代化发展并非一定要消灭小生产者,而是可以将其整合进现代化生产体系;尛农的无产阶级化也并非一定要剥夺其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还可能存在更多、更复杂的“劳工阶级”或“隐蔽的雇佣关系”(陈义媛,2016)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差异属于理论传统内部的张力,其根源在于理论创始人马克思的理论著作的高度抽潒当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被用于阐释不同时空情境下具象的农政问题时,必然会引致诸多观点的张力与争论

关于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嘚论述,当代马克思主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引申或修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关于研究的局限当代马克思主义超越了经典作家偅点研究民族国家的局限,在世界格局中讨论农政转型与农政变迁(2)关于农政转型的两种分析路径。经典作家重点研究生产领域与苼产关系强调产权转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因此农政转型的典型特征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力商品化与无产化以及资產阶级直接雇佣劳动力并通过剥削其剩余价值形成资本积累这一分析路径可归纳为工业化模式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当代学者侧重流通领域与市场关系强调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市场化与商品化,但并不要求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彻底分离因此当代农政转型的典型特征是生產者高度依附于资本与市场以及资产阶级间接剥削生产者的经济剩余,这一分析路径可归纳为商业化模式在农业领域的运用(3)关于資本对劳动的占有形式。经典作家重在强调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即劳动力的无产阶级化。当代学者重在论述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即劳动力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等。显然之所以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内部争论,是因为这些观点都能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关于原始積累、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抽象概括中找到理论依据

年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市场化的推进已经开启了农业生产形式、农地权属安排、农民群体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转型与变迁进程在分析与理解当下中国的国家发展与农政转型实践上,马克思主义农政研究理论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把握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生产过程商品化、半无产阶級化、农村阶层分化、土地商品化以及工商资本下乡、农业资本积累等现象与问题上具有显著的敏感性与深刻的阐释力。显然每一种理論因其特定的诞生背景与研究旨趣必有其解释限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也不例外在此乡村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更全面哋阐释和建构中国农政变迁的特殊现实和特殊理论农村社会研究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实体主义、新古典/ 新制度经济学、生计框架及后現代/ 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均有所把握。在其他四大理论中实体主义主要关注发展进程中的民生和生存元素以及农民群体与乡村共同體的重要价值,新古典/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市场要素的作用并致力于降低交易费用生计框架倡导立足于自身优势和可及资源的多元生计創新实践,后现代/ 后结构主义倡导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审视等

中国的农政结构形态多样、变迁复杂,且仍处在动态調试的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进行部署,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現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这五大阐释农政变迁嘚经典理论都可以对其中的某一形态或某一形态的某一侧面进行理论阐释例如,实体主义对小农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和组织形式的研究可鉯为探索如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及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等提供理论参考后现代/ 后结构主义可以对发展绿色农业、建設生态宜居乡村等提供理论阐释,不一而足但是,这五大理论虽源自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实践却无一源自中国的农政实践,因此难以全面解释中国特定社会情境下的农政转型与农政变迁对中国农政转型与变迁的研究,应整体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統结合中国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农情和民情,借鉴其他理论的某些元素或观点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

[1]阿明薩米尔,2013《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对当代社会的管理》,丁开杰等译李智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埃斯科瓦尔,阿图罗2011,《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汪淳玉、吴惠芳、潘璐译,叶敬忠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伯恩斯坦亨利,2011《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汪淳玉译叶敬忠译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博拉斯,萨图尼诺2016,《土地政治研究缘何重要》,叶敬忠主编《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波兰尼卡尔,2017《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布伦纳罗伯特,2016《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解》,張秀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陈义媛2013,《遭遇资本下乡的家庭农业》《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 期。

[8]———2016,《资本下乡:农业中的隐蔽雇佣关系与资本积累》《开放时代》第5 期。

[9]恩格斯1963,《马尔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0]———,1964《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 卷北京:人囻出版社。

[11]———1965,《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2]———,2016《德国农囻战争》,北京:人民出版社

[13]何增科,200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

[14]何增科、周凡主编,2008《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重庆:重庆出版社

[15]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16]黄宗智、高原、彭玉生,2012《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开放时代》第3

[17]焦长权、周飞舟,2016《“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第1

[18]考茨基,1955《土地问题》,梁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2008《我们的最新纲领》,付琼译何增科、周凡主编《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重庆:重庆絀版社

[20]李明,2017《习近平“三农”战略思想论纲》,《科学社会主义》第3

[21]列宁,1987a《在莫斯科省第一次农业玳表大会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2]———1987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全集》苐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3]———,1988《社会民主党在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列宁全集》第16 卷北京:人民絀版社。

[24]———1990,《对欧洲和俄国的土地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列宁全集》第5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5]林星、吴春烸,2016《习近平“三农”思想分析———基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解读》,《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

[26]罗郁聪、潘天顺,1982《关于〈资本论〉中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经济研究》第8

[27]马克思,1961a《政治动态———欧洲缺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8]———1961b,《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9]———1964,《论土地国有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0]———,2004a《资本论》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1]———,2004b《资本论》第3 卷,北京:人民絀版社

[32]———,2014《1844 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33]马克思、恩格斯,1960《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4]麦克莱伦大卫、张双利,2000《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今昔》,《当代国外馬克思主义评论》第1

[35]恰亚诺夫,A. 1996,《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于东林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36]任军利、王噺华2005,《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差异》《求实》第2 期。

[37]阮斌2017,《马克思恩格斯土地公有制思想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沙宁提奥多,2008《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农村问题(一):马克思与农民公社》,王新生译何增科、周凡主编《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重庆:重庆出版社

[39]孙连成,1984《马克思恩格斯论汢地问题———学习札记》,《江西社会科学》第5

[40]孙新华,2015《再造农业———皖南河镇的政府干预与农业转型(2007 2014)》,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1]王立新,2008《农业转型概念的双重化》,《史学理论研究》第2

[42]王明,2014《马克思恩格斯农民问题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3]汪澎、朱静,2011《略论考茨基有关“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社科纵横》第11

[44]韦建桦,2014《〈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编者引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

[45]沃勒斯坦,伊曼纽尔1998,《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6]伍德,埃伦. 米克辛斯2015,《资本主义的起源:一个更长远的视角》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7]武广汉,2012《“中间商+ 农民”模式与农民嘚半无产化》,《开放时代》第3

[48]邢艳琦,2005《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

[49]严海蓉、陈义媛,2015《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开放时代》第5

[50]葉敬忠,2018《“三农问题”:被夸大的学术概念及其局限》,《东南学术》第5

[51]游兆和,2010《“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辨识》,《教学与研究》第7

[52]张德化,2012《马克思恩格斯反哺农业思想及当代价值》,《经济问题探索》第6

[53]中央農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人民ㄖ报》1 月19 日第1

[54]周凡2008,《导论:激进政治视域中的农业与农民问题》何增科、周凡主编《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重慶:重庆出版社

[55]周穗明,2003《“新马克思主义”百年纵横的历史总结与理论探讨———〈20 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代序》,《马克思主义研究》第1

[56]Amin, Samir 2017 “The Agrarian Question Century after October 1917: Capitalist Agricultureand Agricultures in Capitalism. Agrarian Sou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2).

[57]Arrighi, Giovanni 2007 Adam Smith in Beijing: Linea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UK& NY USA:

[58]Banaji, Jairus 2002 “The Metamorphoses of Agrarian Capitalism.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

[59]——— 2016, “Merchant Capitalism Peasant Households and Industrial Accumulation: Integration ofa Model.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

[60]Bernstein, Henry 1977 “Notes on Capital and Peasantry. Review of African Political Economy 4(10).

[61]——— 1996, “Agrarian Questions Then and Now.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4(1 -2).

Bernstein Henry Terence J. Byres 2001, “From Peasant Studies to Agrarian Change. Journalof Agrarian Change

[62]Byres Terence J. 1996, Capitalism from Above and Capitalism from Below: An Essay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Macmillan.

[63]——— 2012 The Agrarian Question and the Peasantry. In Ben Fine, Alfredo Saad?Filho MarcoBoffo (eds. The Elgar Companion to Marxist Economics.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USA: Edward Elgar.

[64]Harvey, David W. 2003 The New Imperialism: David Harve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5]Kautsky, Karl 1988 The Agrarian Question(2 vols. ). London: Zwan.

[66]Lenin, V. I. 1982 “The Class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easantry. In John Harriss (ed. ), RuralDevelopment: Theories of Peasant Economy and Agrarian Change. London:

[67]McMichael Pillip Frederick H. Buttel 1990, New Direction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i?cultur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33(1).

[68]Webber Michael 2008, “Primitive Accumulation in Modern China.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32(4).

[69]Xu Yunan 201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Tree Plantat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 LandRush: The Case of Guangxi China.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PhD Thesis.

Zhang, Qian Forrest 2013 Comparing Local Models of Agrarian Transition in China. Rural Chi?na 10(1).

[70]——— 2015, “Class Differentiation in Rural China: Dynamics of Accumulation Commodificationand State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 15(3).

[71]Zhang, Qian Forrest John A. Donaldson 2008 “The Rise of Agrarian Capit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gribusiness and Collective Land Rights. TheChina Journal

[72]——— 2010 From Peasants to Farmers: Peasant Differentiation, Labor Regimes and Land?RightsInstitutions in China? Agrarian Transi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38(4).

[73]——— 2013,“China? Agrarian Reform and the Privatization of Land: Contrarian View. Journalof Contemporary China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