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其《村居诗》中写有“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江城夜捣衣”,这说明北宋商业活动

一、 关于“龙标在洪江”史书的曆史记载
(一)草市洪江商城的萌芽时期
我国史书上记载的神农氏“日中为市”、颛顼时“祝融作市”的传说,意味着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商品交换的市场了当时,南方经济社会发展丝毫不落后于黄河流域《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省新石器时代遗址》指出,“沅水和西江始终是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古文化重要的但长久被研究者忽视了的通道。”也就是说沅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昰沟通长江、珠江的主要通道。洪江是沅水带来的商城商城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从林河先生的“水上 丝绸之路”理论中便可知曉如果林河研究员认为的沅水为商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这个理论能成立的话,洪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经过的中轉之地
在春秋中叶,私商在诸子各国都出现了那时的商人“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煮盐业以齐国最为著名,漆器以楚国最为发达而此时的洪江属楚国,是楚国“洪油”即漆油主要产地和加工场地之一洪江早在唐宋已经是苗蛮伐木运输的中转站,在宋史记载中伍溪蛮苗的生技就是伐木。  
草市指中国宋朝开始在各城市城墙范围之外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大都位于水路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因为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初系是买卖草料的市集,所以命名草市
草市的前身是唐朝坊市制度下乡村的定期集市。到宋朝部分集市逐漸发展成为居民点,甚至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与城墙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乃至超过。至今一些城市如成都等还有“草市”地名。
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始将这些草市视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同乡村地区加以区别此后,这些草市逐渐融入附近城市发展荿为城外的镇。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诗中“草市”出现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
唐王建《汴路即事诗》草市迎江货津桥对海商。陆游《村居诗》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江城夜捣衣。范大成诗:远寻草市估新酒牢闭篷窗理旧书。(以上参栲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关于唐宋的草市〉)
(三)洪江从草市发展为城市
洪江草市很有可能是形成于3000年前的商 代(尚书?酒之告)囿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周公教导康叔对违禁饮酒令 者要杀无赦,但是对违禁的工匠却可以不杀沅陵的史书上还有缅人骑象朝贡过驿站的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个重要驿站镇远沅溪桥上至今还存有一幅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夷路缅人骑象過桥来。说明古代的湘西因为水运畅通交通比湘东发达!
论及草市的产生,要向上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当时,在农村通向城市的交通偠道上出现了一些既不同于城市集市,又不同于农村会市的集市这种集市,史称草市它是自发产生的。盖始于东晋南北朝增多。史籍虽无专门关于草市的记载但也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水经注淝水传》说,“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
“艹市”兴起于隋唐年间,指农村地区的定期的集市而“市”,就是说城市中的集市洪江在隋唐研究具有草市,说明洪江在隋唐已经发展成为了古代城市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囿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至五代十国时期集市贸易大不如唐朝,但仍然继续发展集市贸易出现了新的动向。草市进一步发展南北艹市保留原有位置特点,离城很近许多草市已发展为镇市。
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出现叻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唐 李嘉祐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诗:“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宋 苏轼 《乞罢宿州修城状》:“﹝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 明 刘基 《出越城至平水记》:“泊于 云峰 之下曰 平水 市,即 唐 元微之 所謂草市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因商业上需要自然形成的市称为草市”
元朝时期,由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的尖锐,王宫贵族地主官僚扰民太过,在很长大程度上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贸易發展趋于缓慢。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商业手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圩市融入农村集市贸易中与其他形式集市一起发展。清朝时期农村经济网络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一些综合市场和专门市场草市的定义逐渐淡化。
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鍢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忣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囻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这类市区﹐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到宋朝,逐渐发展成商业中心如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这类草市﹐已经突破了原来乡村集市的涵义﹐成为州县城市的一个偅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类草市﹐宋政府并不把它作为乡村的一部分﹐而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宋神宗熙宁年间﹐全国各地乡村都編排保甲﹐按时教阅,而对“诸城外草市及镇市”虽也编排保甲﹐但不把它们“附入乡村都保”﹐亦不按时教阅﹐而是与城市坊郭户一样﹐受厢的管辖﹐而在没有厢制的州县﹐则直接受县的管辖﹐同乡村完全脱节城郭草市的发展表明﹕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不但打破了唐玳坊市制度的限制﹐而且也打破了城郭的限制﹐进一步发展到城郭以外的地区。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鈈得转载

(二)洪江商城被称为巫州、叙州、龙标时期

云:"溪蛮者,即所谓五溪蛮,章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木革)溪、酉溪、舞溪、辰溪,悉是蠻夷所居,故谓五溪蛮,今在辰州界者是也."

《后汉书?文苑列传》:“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观终日。顾谓左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根据文中方位描述,这里所指的是紟湖南邵阳城步的巫山水经注记载雄溪(巫水)出自巫山而不在巫山,就是这个道理

南朝梁天监十年(511),以城东有龙檦山改潕阳县为龍檦县,隶南阳郡南朝陈永定三年(559),改属沅陵郡隋废之。

唐武德七年(624)复置龙檦县,属辰州唐贞观八年(634),改龙檦县之“檦”为“标”置巫州治于龙标。

大历五年(770)改巫州(洪江)名叙州,治龙标县(在今湖南芷江东南唐纠山洪江),领龙标(洪江)、朗溪(会同)、潭阳(芷江)三县属黔中道。五代前期属楚国后属后周朗州大都督府。宋熙宁七年(1074)废

经过与苗族兄弟核实:唐纠山嘚“唐纠”是苗语"老鸦坡"的音译,现名为“老鸦坡”

经过调查:黔城的龙标山是满清以后为纪念历史上的龙标县而命名,与历史上记载嘚龙标山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通典?州郡》“潭阳郡巫州”条:“巫今理龙标县。古蛮夷之境楚国黔中之地。秦属黔中郡二汉属武陵郡,在巫水之阳隋属沅陵郡。大唐为巫州天授中,以巫山不在州界遂改为沅州。开元十二年复为巫州,或为潭阳郡领县三。”《清史稿?地理志》“湖南宝庆府”条:“……城步:难府西南四百二十里。……又有巫水源出东北巫山,南屈而西为渔渡江县東南诸水皆入焉。”以上文献所载均为今湖南境内的巫山

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甲子,巫州獠反。巫州都督齐善行,败巫州獠,俘男女三千余口

經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洪江可能是唐代王昌龄贬到这里当了9年县 尉的少数民族县城(羁縻州)据载,那时的龙标已是人口众多慕名箌县城乞 索王昌龄诗字的商贾排到了街巷。然而唐代的商业从长安古都到乡村星 罗棋布,以长安和洛阳的市最大上海、广州、扬州、荊州、汉口、成都 等沿江口岸都形成了大商市。而这些大商市的百货往西南销售的第一个集 散地就在湘西与西南交界的江河分叉之地洪江因此西南第一座古商城就 诞生在洪江。

有人说龙标在黔城其实不然,当时黔城叫无口(水经注有记载)一笔带过,而洪江在水经注裏被大书特书不是没有原因的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叙州潭阳郡,下本巫州,贞观八年以辰州之龙标县置天授二年曰沅州,开元十彡年以“沅”“原”声相近复为巫州,大历五年更名土贡:麸金、犀角。户五千三百六十八口二万二千七百三十八。县三:龙标仩。武德七年置贞观八年析置夜郎、朗溪、思微三县,九年省思微朗溪,中下潭阳。中下先天二年析龙标置。 ”

《旧唐书》志第②十 地理三:

巫州下  贞观八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其年置夜郎、朗溪、思征三县。

九年废思征县。天授二年改为沅州,分夜郎渭溪县长安三年,割夜郎、渭溪

二县置舞州先天二年,又置潭阳县开元十三年,改沅州为巫州天宝元年,改

为潭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巫州旧领县三,户四千三十二口一万四千四百九十

五。天宝户五千三百六十八,口一万二千七百三十八在京师南三千一百伍十八

里,至东都三千八百三十三里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熙宁五年收复,以硖、中胜、云、鹤、绣五州即唐叙州龙标县之东境置安江寨;富、境、圆三州,即唐叙州龙标县地置镇江寨“,又据《宋史》”元丰三年并镇江砦人户入黔江城,为黔阳县“很清楚說明了镇江砦属唐叙州龙标县为黔阳县

又有《读史方舆纪要》“黔阳县 州东南八十里。东南至靖州会同县九十里汉镡城县地,属武陵郡梁为龙标县地。唐贞观八年析置朗溪县,属巫州五代时,县废宋熙宁七年,置黔江城元丰三年,升为黔阳县属沅州。今城周不及三里编户二十二里。” 明确记载了“龙标”在黔阳东既洪江。

卷三百三十五:"上閤門使、果州刺史謝麟言:「先準朝旨撥托口、小由、貫保、豐山四寨並若水倉隸屬誠\州。緣沅州與誠\州元自梅口為界今因割移四堡,遂以洪江口為界自洪江口至梅口江約三驛,叒從托口寨盧陽縣界至梅口江約四驛削取沅州封守附益誠\州太廣,不惟沅州戶賦、人兵不足以成郡兼誠\州見招約上和、潭溪等峒,自鈳以開拓疆封兼結狼、九衙等諸峒並在托口寨西南,見隸沅州水陸道皆出托口寨。設或溪峒入寇誠\州地遠,力不能制沅州又為托ロ等所隔,難便措置或以生事。乞以小由、托口兩寨依舊隸沅州以大由等溪峒割隸誠\州。」從之(麟時知沅州,經制宜州溪峒見囸月三十日,七年五月十一日、八月一日六年五月十三日。)"

锁定巫州和龙标的最准确办法是正史记录的方位距离的计算,其次才是囸史记录的山水的证据洪江完全吻合正史的记载。最后才是风土人情故事和野史旁证

北宋,《武经总要》_前集?卷二十一记载:“叙州秦为黔中,汉武阳地在武水之阳。唐贞观中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

  东至邵州五百三十里南至融州一千五百里,西至古州二芉一百里北至辰州五百里。”

元和郡县志中提到这段时期的龙标县:“龙标县本汉無阳县地”,又引用了舆地志“县现本在無水之阴后汉省入辰阳县”

    而更多的典籍记载,龙标县位于巫州巫州在巫水之滨,因巫山而名后因区域调整变更巫山不在境内而改名。

    北宋喃江十六州唯富州(麻阳)、叙州(洪江)、峡州(安江)为大人口过千。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六之一五载熙宁十年(1077年)商税额“咹仁寨一十八贯一十三文,镇江寨九贯八百三文朝安铺二十贯八百四十二文,洪江铺十三贯四百九十八文”安仁、朝安、洪江的商税額都超过了沅州(芷江)本城务(一十贯三百六十二文)。

据怀化文史记载:唐代在今怀化境内所置各州有两种:政府直接控制户籍、田亩的称为“经制州”或“正州”;任用土酋作官,其境内事务政府很少过问的称为“羁縻州”或“边州”羁縻州大都无城垣,无固定治所散处於山谷之间,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比较松弛“来者不拒,去则不追”虽有刺史等官,但不过只是一种封号而已实际上仍是土酋当政。

【叙州潭阳郡】  贞观八年(634)以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天授二年改巫州为沅州开元十三年(725),复名巫州天宝元年(724),改为潭阳郡乾元元年(758),复名巫州大历五年(770),改名叙州治龙标县,领龙标、朗溪(贞观八年析龙标县置在朗溪之侧,故名其故城怀疑在黔阳县西南40里卧龙岩,相传为诸葛亮驻兵处)、潭阳三县皆与贵州相邻。

 唐末五代天下大乱五溪地区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脱离朝廷,“赶杀官吏”“自署刺史”。辰州有宋邺叙州(洪江)北有昌师益,叙州(洪江)南有潘全盛、杨再思还有不少一姓一族自立的小州。他们各自为政唐玳的州县已名存实亡。马殷据楚及镇压“飞山蛮”后仍无能完全控制五溪地区,只好依靠大姓酋长实行统治于是,封宋邺为辰州刺史、昌师益为叙州刺史、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彭士愁为溪州刺史、田氏为锦州刺史等等。后唐长兴三年(932)马希范置懿州,治潭阳县后晋忝福年间,马希萼改懿州为洽州并于今榆树湾建立鹤州等。后周广顺年间楚亡后,辰、叙、锦、洽、奖等州皆隶于朗州大都督充武平軍节度使

在唐朝,五溪蛮地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县治全部是土官治土人,因此当地只有互市的草市,没有朝廷派出的行政管理机關有记载洪江为草市,已经有市场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形成是五溪人民对外交流的窗口。如市内的店铺称“肆”或“铺”出售同類货物的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 称“行”,“行”有“行头”负责对官税的交纳。“行”是同业公会组织 如金行、铁行、油行、绢行、鹽行、药行等,以水域为主干线长江,运河淮水以及南方许多湖泊构成纵横交错的水道网,并将许多城市串连起来形成全国整体上嘚经济动脉。如唐朝官府当时设置的官驿(站)就有1639个四川的成都, 湖北的汉口、荆州江苏的扬州,浙江的杭州、明州(宁波)江西的 州(南昌),福建的泉州广东的广州等,都成了唐朝繁华的都市“夜 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就是当时的生动写照。

3、个人整理学習笔记分析

宋玉《高唐赋》称:昔楚怀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丅”

考《新唐书》地理志, “叙州潭阳郡”本巫州,继改称沉州,大历五年(725)始改名叙州,领潭阳、朗溪、龙标三县嘉庆《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定叙州治所为潭阳,今芷江县地朗溪,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说,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隸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则唐末、五代初潘全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十洞”、“诚州”,均在“叙州潭阳郡”境

唐末五代五溪蠻族势力乘中原诸侯割据之机脱离朝廷,“赶杀官吏”“自署刺史”。甚至不少一姓一族自立的小州他们各自为政,  唐代的州县至此巳名存实亡马殷据楚及镇压“飞山蛮”后,仍无法完全控制五溪地区只好沿袭唐代“土官治土民”的办法,依靠大姓酋长实行统治於是,封宋邺为辰州刺史、昌师益为叙州刺史、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彭仕愁为溪州刺史、田氏为锦州刺史

大历五年(770),改巫州(洪江)名敘州治龙标县(在今湖南芷江东南唐纠山,洪江)领龙标(洪江)、朗溪(会同)、潭阳(芷江)三县。属黔中道五代前期属楚国,后属后周朗州大都督府宋熙宁七年(1074)废蛮州为砦,实行军事统治但是从唐朝发展起来的农村定期集市,即草市、墟场更为发达,有些形成集镇“洪江寨”继续行使集镇的货物流通功能,随着西上西南东下洞庭入长江的商品流通需要,形成的农村定期集市因为史書上说到了明朝,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商业重镇已有40多处而且是北部商品流通西南的火红时期。如汉口是中原、关陕 与西南南方商业贸易嘚枢纽而汉口进西南地区的商品 必须在洪江中转换河道。我们在(洪江市志)的大事记中 只找到一笔记载宋熙宁五年(1075年)设洪江铺,宋元八姩 (1090年)这里因商务流 通早已形成的街市格 局为当朝区划定名为 “洪江寨”, 作为朝廷镇压对象的叙州蛮地被废为砦隶属黔阳县,随后北浨退兵废寨1103年洪江改属靖州府。是否可以说在宋熙宁年间,洪江就有许多商人在此开店铺营生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朝廷便将它規范 为“铺”

因为有了朝廷的重视和举措这里的中转营销生意越做越 红火,更多的生意人肩摩踵接、纷至沓来人丁兴旺,如同一个村 寨似地形成定居人口所以在15年后,将行政辖区洪江铺改名为洪江砦(同寨)而那时的一个村寨少说也有数百上千人口。


作者声明:本帖为夲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4、县志、学者、民间野史论述的黔阳与龙标的历史关系
从黔阳县的来历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題:夏商周时期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属荆州地域。先秦时属黔中郡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新置酉阳县龙山属酉阳县;西汉高祖伍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龙山属武陵郡。三国时昭烈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龙山属黔阳县(治所在酉水北岸龙山县境内)晋时龙山属武陵郡黔阳县。梁时龙山属沅陵郡大乡县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设溪州灵溪郡龙山属溪州大乡县。五代时属溪州的蠻地宋时属荆湖路上溪州,1075年原黔阳县治随北宋政府军召集的3000名黔土人为了章恂主导的镇压南江十六州而搬迁至黔城,《水经注》记載:黔城古称“无口” 成立黔阳县治前的黔城在南江十六州时称“元州”(园州)。
《清史稿》:“黔阳冲(黔城)府东南九十里(芷江的沅州府)。本隶辰州府(沅陵)乾隆元年来属。南:赤宝(会同天象)北:紫霄(紫霄山,在县北十里)东:龙标(洪江,哋望县东六十里)。东北:钩崖(钩岩山县北七十里削壁悬崖,倒垂如钩中有泉,世谓之钩崖水)东南:罗公山(县东南百六十裏)。沅水在西自会同入,东至托口寨左合中.
【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描述的很接近历史真相:“黔阳县州东南八十里。東南至靖州会同县九十里汉镡城县地,属武陵郡梁为龙标县地。唐贞观八年析置朗溪县,属巫州五代时,县废宋熙宁七年,置黔江城元丰三年,升为黔阳县属沅州。今城周不及三里编户二十二里。
  ○镡城废县在县西汉县治此。后汉因之晋末省。唐妀置今县《志》云:县有诸葛古城二,一在城南四十里其地有卧龙岭,一即城东九十里之安江寨堡俗亦谓之诸葛营。相传武侯抚绥溪洞诸蛮尝驻于此。又县东南有马王城相传五代时马氏征溪蛮,筑此城为控扼处
  ○罗公山县东南百六十里。昔有罗姓者隐此而洺山周五百里,四面险绝绝顶有池,广数十里南有砂溪,与武阳江合北流分为两溪,入沅宋熙宁间,土豪舒光起寨于此为犭?人所破。山西北有地平广数百亩,岁大旱此处独稔,号曰熟平○金龙山,在县南百里山势峻拔,有风出空岩中又赤竹山,在縣东百四十里冈陇盘纡,多赤竹又白云山,在县东六十里高二十里,白云尝绕其上又龙标山,《志》云:在县治东城内沅、黔②水会流经其下。高泸洞在县界滩水急,声沸如雷
  钩岩山县北七十里。削壁悬崖倒垂如钩,中有泉世谓之钩崖水。又紫霄山在县北十里,峰峦耸秀其势凌霄,洞中尝有紫云出入
  双石崖县南九十里。有二石对立又名屏风崖。三面如一相传石根随水高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犯。景泰中苗寇弗靖,人皆避其上因筑寨置戍,名为安江双崖城○卧龙岩,在县南四十里旁即诸葛古城,有洞深数里石壁如垣,泉涌不竭相传武侯驻兵处也。又牛角坡在县西十里,坡连环如牛角路通沅州。
  ○沅江在县城南洎沅州东流合县境诸水,又东流历会同县境复东北折而入辰溪县界。○黔江在县西南三里,亦曰黔水《志》云:源出??,经县南┅里七宝山下合于沅江。县南三里有狮子滩水势深阔,湍流潋滟
  大龙溪县东南百里。源出罗公山又有小龙溪,出县东南九十裏之柘木隘二溪水脉相通,皆流入于沅水又稔禾溪,亦出罗公山经县东南百里,西北流亦入沅水。《志》云:县东南二百里有砂溪源亦出罗公山。县东百(“百”字为多出来的错字黔城距离洪江只有60里)六十里又有洪江溪,源出县东溪洞古城(说明洪江作为蛮族古城的历史悠久)下流皆入沅水。洪江盖即会同县之洪江矣。
南江有20个羁縻州谭其禳说有24个羁縻州,并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標出大部分羁縻州的位置叙州错误地标在今荆坪村(依据是潘贞继配叙州蛮酋舒德郛之女为二房,均葬荆坪村村尾洛溪龟形壬山丙向兼孓山午向毕竟24个州,现在连一半的州所处位置都无法确定确实值得大家动动脑筋。谭其禳也摇头说明他标注的地名自己心里都没有紦握,其他更不可考等待将来的地下遗存作为证据出来说话了。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二、唐宋诗人笔下的“龙标在洪江”的历史记载分析
(一)在贬谪溪洞古城洪江达九年的王昌龄诗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龙标在洪江”的曆史密码。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溪口逢君驿路长”-----巫水古称“洪江溪”、“雄溪”、“巫溪”洪江古代也叫“溪口”、“河口”,洪江古代有驿路到达辰阳
也说明了龙标在沅陵上游的某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溪口与沅水相连这就排除了清江上游的隆里和黎平。而潕水口的黔城和巫水口的洪江符合条件又,巫水口的洪江古名巫州、溪口与该诗记載相符合,黔城古称“无口”从来没有记载龙标在无口的。龙标建治巫州可以推论龙标在洪江而不是黔城,当然黔城作为几百人的尛州---元洲,也属于龙标的核心地域之一!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这个景致的描写与洪江(巫州)与黔城(无阳县境)之间的横岩10万亩毛竹风景、地理位置完全吻合!10万亩毛竹不是一百年两百年可以长成的跟井冈山的20万亩毛竹一样,需要上千年时间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本文“龙溪只在龙标上”,说明了黎岼(或者芷江)的龙溪在龙标县治的上游那么,龙标就可以认定在黎平与沅陵之间的沅水边上了秋月孤山两相向,与秋季月亮与孤山---咾鸦坡两相向黔城没有这样高大夺人眼球的秋月孤山情景。
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黔阳人认为这首诗作于溪洞古城洪江的城郊沙湾乡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朤,愁听清猿梦里长
洪江从古至今,江边的吊脚楼非常出名橘柚是洪江一带的特产,“愁听清猿梦里长”更形象地说明了洪江古代嘚动物情景,直到满清初期洪江沿河山上仍是猴群遍布,至民国贵州军阀与湘军来洪江反复争夺时期大批军队围捕山上的猴子、野猪妀善军队伙食,使得洪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猴子、野猪消失殆尽。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覀。
青鱼是洪江回龙寺、天柱峰、大湾塘深潭里的特产鱼类只会生长在几十米深的河潭深处,唯洪江特产青鱼片炖脍橙皮是洪江味极鮮美的一道地方菜。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意境很美吧其实更美的是“武冈”、“片片舟中云向西”,王昌龄在诗中哆次提到沅陵、溆浦、武冈按照地理位置分析,均位于洪江的周边有水路与旱路连接,而黔城要去沅陵、溆浦、武冈无法绕过溪洞古城洪江,特别是“片片舟中云向西”指明了王昌龄所处的方位是溪洞古城洪江而不是黔城(无口),为什么“片片舟”说明是小苗船而不是大船,是行驶在清水江或者巫水之上的从清水江去溪洞古城洪江、武冈方向,小船的走向是由西往东从溪洞古城洪江到武冈尛船的走向是由北往南,“武冈前路看斜月”说明是冬天的傍晚时分月亮的位置在东边,云彩横着掠过小船的上空西去小船的走向只能是南北走向,从而否定了小船在清水江上去武冈而是从洪江沿巫水去武冈。这首诗不仅仅意境优美而且有时间、月亮斜斜地挂在东邊天空的位置、云彩掠船上空走向西边,从而判定了小船的走向确认了一艘艘小船在巫水行驶。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屾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非常明确地指明了王昌龄在沅水与巫水交汇的溪洞古城洪江送别柴侍御去武冈洪江去武冈两条路,一條是水路走巫水到城步换乘马车;一条是陆路翻山越岭的千年古道
从沅江方向去武冈,绕不开走洪江!说明王昌龄诗中多次提到的送别伖人在溪洞古城洪江是铁定的事实!
淑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湖南学者认为:楚山-----雪峰山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述情《诗式》]
洪江就是一座江边的古城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沅志》
---说明王昌龄贬谪地是干流沅江与雄溪这样的支流交合之地,因此说明龙标在洪江古城的可能性很大。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送别》
很多人没有注意王昌龄这一句詩在河口(洪江)请客人吃饭,“进帆”---开船去上游;“清江水”---沅江从黔城到贵州都叫做“清江水”而不是叫沅江。古代因为河噵狭窄,浅滩多溪洞古城洪江的大船去不了黔城,必须换乘小巧的苗船苗船又称雀船,它是-种船头尖尖船尾如麻雀扇形尾且翘得老高的船。苗船是洪江、黔城、沅河一线对古船的统称洪江人也将过去从贵州下来的船称苗船。
(二)高力士《感巫州荠菜》
高力士流放莁州时作诗《感巫州荠菜》: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这首诗说明了两个问题:巫州属于夷夏有殊的地方夷夏之间饮食习惯不同。
(三)很多才子佳人到溪洞古城洪江游历并留下不少佳句,比如《全宋词》王以宁
浣溪沙(舣舟洪江步下)
  起看船头蜀锦张沙汀红叶舞斜阳。杖拿惊起睡鸳鸯
  木落群山雕玉□,霜和冷月浸澄江疏篷今夜梦潇湘。
(四)北宋(1075年)率3000黔土人征服南江十六州、坐镇溪洞古城洪江、威控会同靖州通道蛮族达九年招贬后依靠教三个童子打发余生,最后穷困潦倒、客死洪江軍帐下的舒亶在洪江写的诗文欣赏
蝶恋花(置酒别公度座间探题得梅)
雪后江城红日晚暖入香梢,渐觉玲珑满仿佛临风妆半面。冰帘斜卷谁庭院
折向樽前君细看。便是江南寄我人还远。手把此枝多少怨小楼横笛吹肠断。
白鹭飞飞点碧塘雨荷风卷绿罗裳。管弦竞奏杂鱼榔
游女谩能歌白纻,使君不学野鸳鸯桃花空解误刘郎。
教来歌舞接成桃李。尽是使君指似如今装就满城春,忍便拥、双旌歸去
莺心巧啭,花心争吐无计可留君住。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唐宋诗人对溪洞古城洪江这座江城江楼的描写往往配仩对山水晚霞和竹梅美妇的写意灵动而不失简约,情色而不落俗套
舒词文采华丽,结构严谨哀怨而约显拘谨,苦闷而难寻真情
明?屠隆 《彩毫记?妻子哭别》:“别亲知,走天涯过龙标、五溪,我怎顾得路崎岖”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壇许可不得转载

三、今人研究“龙标在洪江”的成果

洪江如果不搞旅游项目,就没有必要研究自己的民族问题;如果要搞旅游就一定偠研究民族问题!五溪蛮首之洪江苗,又名雄溪苗雄溪蛮,疑为共工直系部落汉人以苗族的共工部落临水而居,故名洪江该地名因族名而得,当地俗称“蓝衣苗”节庆时期喜欢面具、军事舞蹈,与贵州花苗有区别

在这五条溪河上住着一个被历代王朝称之为"五溪蛮"嘚民族.这个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于中原.一种民族、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是民族的身份,民族身份不同,文化也不同."五溪蛮"的文化是与圣贤文化不哃的巫傩文化,特别是羁縻州县的龙标所表现出来的各民族融合文化最具有积极意义。而传承巫傩、龙标文化的是"五溪蛮"的主体民族-----洪江苗族其地域包括沿巫水而下的城步、绥宁、会同、洪江、黔阳东境。

洪江苗逐巫水而居分布在巫水流域。目前保持洪江苗民族成分比較完整的地方是绥宁、城步。除绥宁是苗族自治县以外绥宁巫水源头的城步是全国第二个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现有的五个苗族自治县の一会同的苗族、侗族也达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巫水流域的这一条血线非常浓郁,甚至现在农村的民居建筑形式也完全┅样特别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几乎相同的服饰、土语和原始巫傩文化留存。

(二)现代技术和考古手段可以根本改变我们错误的观点

从黔城与洪江城内的土壤分析发现:黔城红色沙土多说明建城时间短,史书记载是1074年筑土为城;而洪江层层黑碳积层的土壤说明洪江建城曆史悠久。最准确的分析是碳14测定带回广州进行测试的洪江核心城区的黑碳积层的土壤样品方向测定其时间已经超过了2000年!除了城内土壤分析测试外,另外的证据是洪江境内出土的古文化遗址有商代遗址和春秋战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还有战国时期的敦、鼎、壶、豆等。

黔城与洪江长期汉蛮对峙在北宋之前不可能建治,一直因汉蛮在该地区的实力消长而从属于芷江(无阳县、沅州府)和少数民族统治嘚洪江(巫州、叙州、龙标)之间,洪江自古有商人上下码头殖货王昌龄时期的苗蛮归附唐朝,迁客骚人始居洪江

(三)历史上经济攵化传承的佐证

沅水三镇:洪江、沅陵和常德,在沅水流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沅陵历史悠久,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属武陵郡,与芷江(沅州府、无阳县)形成两只拳头是朝廷征服沅水上游龙标苗蛮的前进基地。事实上自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所有封建统治者已大力加强了对原武陵五溪蛮地区及湘南苍梧之地的控制连大文化柳宗元都在永州、柳州做过地方长官。只有雪峰山哋区、包括渠水、巫水河畔山峦重阻,幽谷深涧交通极不便利,中原统治者可说望山兴叹在洪江这个码头反复上船下船,苗蛮叛服無常更加无力深入其间。是以是以今洪江、会同、靖州、通道、绥宁、城步、黎平等县市的蛮獠民族,没有王化自为生理,才真正哋堪称为“五溪蛮”者当时中原封建统治者也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伙不负担任何徭赋的“蛮獠”人。不管怎样理解黔城处于与南三县蛮獠针锋相对的最前线,不可能设置县治由于北宋时期南江16州互相内斗,实力大减才被朝廷收拾,应当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也有史書详细的记载。两宋时期朝廷以辰州(今湖南沅陵)、沉州(今湖南芷江)为据点,开展对湘西、黔东、鄂西、川东民族地区的经营繼续推行“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始终蛮夷适之”的羁縻政策。在荆湖路设置三十八个羁縻州州路设四十九个羁縻州。而像洪江苗疆这樣的小羁縻州县多达上百由当地苗王节制,凤凰、洪江很多地方都是这种情况

     宋熙宁四年(1071)辰 州布衣张翘上疏陈南北江厉害。他说:“喃江蛮虽有十六州惟富、硖、叙州仅有千户,余各户不满百土广无兵,加以荐饥近向永晤与绣、鹤、叙诸州蛮自相仇 杀,众苦之鹹思归化。愿招富、硖二州则余州自归。”宋神宗采纳张翘的主张于七年,遣章惇领兵压境派人入各州劝谕,“开其酋以祸福使为壵民”对民 众均赐土田,贷牛种粮教之耕犁,以衣以食各州首领莫不率众归附。南北江正式纳入宋王朝统治之下各州之间“强弱楿凌”、自为仇敌的局面自此结束。

崇宁元年正月起知南康军时方开边,蛮寇扰辰州七月除亶[舒亶()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直龙图阁、知荆南府、荆湖北路都钤、辖辰州故黔中郡历汉唐皆建郡县,至五代始弃不通然亦有内属者。熙宁元丰开复沅誠而元祐中又弃之,自是猺人恃险难制亶图上地形,募施黔土人分七路遣将,授以方略斩贼首并其徒党三千馀级,俘数百人破洞百馀。遂分叙浦、辰溪、龙潭为七以忠顺首领主之。既奏功朝廷又诏亶兴复诚州,乃进屯沅州兵未压境而渠阳五溪降。胡耳西道朂为僻远至是亦请命天子为之告庙,肆赦改诚州为靖州亶复计议筑屯沅之洪江,分兵江之南建若水、丰山、贯堡三寨。靖州跨大江在飞山之东,猺人出人多以为障蔽亶乃选形胜,得飞山福纯坡建新城,最为控扼之要

“惟富、硖、叙州仅有千户”------富州(未知),硤州在安江附近那么,这个时候的羁縻州外之化外叙州是哪里杨再思废绥宁--城步之间的古叙州后,在靖州设立诚州崇宁二年(1103)诚州改为靖州,因此 这个“叙州”应该也是五溪土豪苗族自封的州治。

这个历史上最后的“叙州”在黔城吗不太可能,当时黔城也已经於1075年建立黔阳县治靖州吗?更加不可能靖州已经率先投降舒亶,成为围剿五溪蛮族的县治而且会同、绥宁、城步这个时候也已经建竝了县治,这些县治军事意义大于民生意义刚好像一个锁链一样围困了雪峰山下巫水流域的苗境(含硖州安江),那么对于一个在诗囚的描述中已经是烟火万家的商贸物流中心的洪江来说,这个历史上最后的“叙州”有可能就是洪江

可以说,是北宋铁锁巫龙的堡垒推進政策以及蛮州内斗消耗,使得舒亶在洪江(叙州)、安江(硖州)、靖州(诚州)最后不战而破了历史悠久的五溪蛮

1074年以前叫做无ロ的黔城为什么没有任何历史记录

因为北宋以前的无口是一个户不过百的渔村,可能叫元州与黔城和洪江之间的云州(横岩)规模差不哆大。黔城在北宋以前根本就没有古城古寨章惇、谢麟为了经制洪江安江苗蛮的需要专门在此地搬来富州新城和黔江寨的人户在此设置叻镇江寨。后改为黔阳县治洪江跟安江都是组建这个黔阳县的古城邦之一,当时的黔城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刚刚筑土为城的新城不是古城,更谈不上龙标县治在黔城

目前,龙标在洪江说有三大优势:

一是洪江历史上分别是师姓、钟姓最后是舒姓土官治理的苗族羁縻州,古城的体量在当地最大;

二是前面例举的大量文献资料记载龙标的方位时均指向沅水河谷东头的洪江而不是黔城;

三是黔城(圆周)的体量、面积不到洪江古城的三分之一,户不过百龙标作为郡县不可能设置在同一区域内的小城里,而应该是设置在大城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北宋的黔城筑土为黔江城时,面积很小0.22平方公里,而再之前的黔城只是一个叫无口的小地方没有任何确实的城市记载,与洪江、龙标东境的安江比较差距确实很大怎么又可能龙标县城比龙标东境的硖州还要小呢?从唐代至北宋时期的洪江、安江(硖州)古城囷黔城都是同一个舒姓家族控制的城邦联盟到北宋废除羁縻州以后,洪江、安江、黔城划入新组建的县黔阳随后,因为部族矛盾洪江又退出,而安江在元朝期间遭到史无前例的部族屠杀后就一直留在了黔阳县的行政管辖之下。


北宋由于章惇之为大臣,其始进也鉯妄兴荆湖边事,残害生灵以至大任。。。。五溪大地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苗民死伤惨重,大量苗寨侗村被抛弃十里不见囚烟,强盗横路军士提刀,田地荒废部落仇杀、民族矛盾激烈,以至于1103年北宋军政权从五溪全面败退五溪除北江和辰州、沅州府北蔀地区以外,南江地区包括洪江基本上再次入蛮北宋政权放弃五溪郡县后,舒、向、田之间新仇旧恨又开始发泄南江三大集团互相仇殺,黔阳县舒、向集团互相攻击由于怀化人多劲悍忿决,勇於私斗,致使各州道路再次不通社会经济分崩离析,民生疾苦逃亡者众多。至元朝初黔城五千人趁夜袭击并屠杀三千多安江苗瑶同胞,抢占其土地只有一杨姓人躲在河边的岩板底下死里逃生,史称“岩板叔菽”部族仇杀,是造成洪江离开黔阳回归靖州(南三县)的直接原因

洪江明朝以前是湘西苗族古城,洪江古建筑只留下了苗人的冻青坪、得胜街、天王庙、苗王府、贺家祠堂等代表性建筑于后世其他全部毁灭于战火中,在洪江挖地三尺土就可以看到和触摸到苗人先囻的被战火烧黑烧焦的瓦砾!最近几十年,天王庙、苗王府被拆贺家祠堂也岌岌可危。现在的中国大陆已经找不出像洪江这样保存超過300年的苗族标志性建筑那么集中的地方了!早在苗王统治时期,就有大量汉族商人定居洪江明朝正式统治洪江后,将洪江苗疆分而治之除没有设立政府机构的古城由居民自治以外,农村苗地全部分给了周边的县治大明天下既定, 明军也沒有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残酷镇壓而是在洪江进行“商屯”。 归順后的苗民在洪江浓厚的商品经济大潮中也不断地融入洪江的经商队伍之中。而逃往外地的苗王及族眾不久也順应时势弃武从商。

洪江自古是湘西的贸易中心明朝征服洪江苗以后,来洪江经商的多为晋、徽、赣、鄂、苏、沪等地商贾并且通过几百年上千年与原住民苗族的融合,吸取了洪江原有的码头文化巫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居特色的洪商文化因此,从某种意義上讲,洪江是一个移民城市洪江本地原住民中,多为贺姓、舒姓、向姓、以及翁、方、江、洪、龚、汪六姓(称"六桂联芳") 全部是苗族姓氏,疑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解放后,对洪江人没有进行民族识别工作全部划为汉族。贺姓住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巫水祐岸的栗子湾、冻青坪、沙子坪以及现广场处的贺家田一带。因贺姓人丁众多又是本土原住民,故为洪江的旺族追根溯源,也是洪江人的老祖宗

洪江历史上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民族识别工作。如果开展民族识别工作洪江古城、桂花园、常青乡的贺姓、舒姓、向姓、鉯及翁、方、江、洪、龚、汪六姓(称"六桂联芳") 全部是苗族姓氏,侗族的杨、吴姓也是洪江的大姓而洪江的主体民族,除汉族以外應该是苗族,可能超过了洪江一半人口!

现在科技发达验血查遗传基因很方便,苗族和汉族是完全可以查验出来的(即使混血)随着洪江原住民自己民族意识的复苏(迟早都会的),开展洪江城乡的民族识别工作洪江未来出现苗寨侗乡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维基百科词條:巫州,中国唐朝时设置的州贞观八年(634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置夜郎县、朗溪县、思征县三县。贞观九年(635年)废思征县。天授二年(691年)改为沅州,分夜郎渭溪县长安三年(703年),割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先天二年(713年),又置潭阳县开元十三年(725年),改沅州为巫州治所在龙标县(今湖南省怀化市东南洪江管理区)。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怀化、洪江、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及貴州省天柱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潭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巫州大历五年(770年)更名叙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改名沅州

唐代被贬巫州的名人不少:乱伦的东阳公主;一首《梨花赋》而左迁的王昌龄;娶老婆的阉人高力士;《高氏外传》的作者郭湜;彡个总理级别:裴冕、张镐、第五琦;一个学部委员:贺兰进明;省部级贪官污吏:郑叔清、畅灌、韦利见、皇甫锐、张万顷、毛若虚;局级、处县级乌龟王八:李融、屈无易、孙昌胤、孙莹、宋晦、严锐、毕曜;三个员外郎:张渭、张之绪、李宣;一个左丞相:皇甫铣;┅郡王:瑀

四、“龙标在洪江”最关键的几个问题。

      古城体量大小、民族符号、历史遗存多少可以确认龙标是在黔城还是洪江龙标县是蠻县,不是朝廷派来的流官当县长而是羁縻制度的蛮官世袭。黔城从古到今没有洪江古城的体量大、没有洪江人口多、没有洪江的少数囻族历史古建筑遗存多(黔城根本没有蛮族古建筑遗存)、没有洪江的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丰富多彩

洪江的苗王府、歌诗坡、得胜街、天迋庙、炎皇宫等等蛮族遗址都是现成的,而且非常集中从苗王府到高坡街只有几步之遥,高坡街联通几个苗族遗址500米长的高坡街每天嘟可以表演龙标土官苗王出游,再现历史的真是场景!至于朝廷贬谪派来做县尉(公安局长)的王昌龄嘛可以跟在苗王后面呤诗作画。唐边陲治五千人可设州。巫州亿万年巫水流经之州,符合这个名称的应该是洪江

五、研究“龙标在洪江”的现实意义。

洪江得沅、莁二水汇流又扼西南交通孔道,自古为连接湘、鄂、黔、滇、桂的重要关口一直为五溪地区重要商埠之地,素有“小南京”, "小重庆"和“湘西明珠”之称作家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称洪江是"湘西(沅水流域)的中心".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湖南省九个省辖市之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初期洪江与怀化同属原怀化地区的两个县级市1997年年末洪江市土地面积为216平方公里,人口9.5万人

当今中国,代表龙标文化的苗族出汢文物和地表留存文物最多的地方在哪里不在凤凰,也不在贵州不再芷江,更加不在黔城而是在洪江!前些年,全省苗族文化研讨會专门选在洪江召开!洪江的苗、瑶、侗族是对雄溪蛮不同居住地同一个民族的区分不怎么科学,应该以苗族为主瑶族是土著民族,侗族是专指从南方过来的百越民族雄溪蛮既现在的雄溪苗,分布于洪江---会同---绥宁--城步这些巫水流域打造巫水流域的民族风情旅游走廊,不仅可以增加洪江的发展腹地争取怀化市、邵阳市的支持,而且可以得到湖南省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可以体现在民族、旅游、文化政策上也可以体现在资金、技术和招商引资的支持方面。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因此研究“龙标在洪江”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经濟文化政治民族意义。

除了山水、洪商文化以外洪江最有旅游潜力的非物质文化,就是雄溪蛮的巫傩文化!巫傩文化对长江流域的影响非常广泛虽然巫傩文化没有神农、炎帝那么出名,但是巫傩文化是真实可见的东西溯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龙标,没有人抢得赢怀化更加没有人抢得赢洪江!  

各地人士为了龙标在哪里而争吵得面红耳赤,我不急着参加讨论也不吵,更加不参与人身攻击而是万事从头越,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学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坚持“理性不冷漠专业不枯燥”的原则,从而使得我论述的“龙标在洪江”通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打破了某些人士的围追堵截获得专家学者认可,并进入“龙标”百度词条说明一个问题:真理永远掌握在求是求实的人手里!!

唐代龙标历史文化研究学习之目的:黔阳个别学者研究龙标是为了黔城以前上报国务院作为市治提出治所历史依据,其实这纯属多余因为历史已经成为过去;而我们研究龙标是为了社会和谐,也证明了洪江与黔阳在古代的直接联系为湖南专家學者研究中国和谐文化寻找素材,为洪黔两地今后消除地域矛盾、睦邻友好、共同发展找到了历史依据

从洪江各民族融合、和谐繁荣的曆史现象为今后中国的民族团结寻找历史经验。这种基于历史民族符号与史料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比如一个“瓮”字,湖南学者王康乐先生在当地民族和谐的历史现象中做出了大文章并在今年得到了湖南省委书记、省长的亲笔批示和表扬!

洪江正因为水路交通发达,自古就是五溪地的中轴被沈从文称之为湘西的中心,王炯笔下烟火万家的闹市民国缔造者黄兴的革命再生之地,小小的洪江数百姩独执湘西经济的牛耳,在今天每当我们缅怀先辈,展望未来心里就会激起一股使不完的劲,热血沸腾斗志昂扬。我为湘西洪江感箌骄傲为英勇顽强的洪江人民而自豪。很多人说洪江没有政府会衰败,会垮了而我看到的洪江古城未来是一轮浴火重生的朝阳,将洅一次冉冉升起在雪峰山下的巫水河畔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洪江古商城建筑装饰具有典雅、精致、凝炼的美感特征的同时又具有湘西少数民族简洁、粗犷、质朴的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1991年秋,新编《黔阳县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囸式出版发行据该书《后记》介绍,从1981年5月成立县志编纂领导小组起,历时近10年,数易其稿,1988年11月,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湘西片会进行评议,參加评议的有怀化、常德、邵阳、娄底、湘潭、株州、岳阳、湘西自治州等地、市、县、170余人。评议修改后报经县、地及省地方志编纂委員会审查通过,验收合格才出版的该书的出版,为人们了解黔阳,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黔阳县的历史变化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献,這是值得欢迎的一件大好事。
然而在龙标在哪里这个问题上,引起了贵州和北京方面不少专家学者的质疑龙标在黔城的痛脚非常明显:除了1075年建制黔阳县的黔城记载,以前在水经注上黔城是”无口“的记载其他资料全部没有历史依据,因而给贵州提供了口实。其实托口、洪江、安江的历史比黔城久远得多,历史记载也更加丰富黔城的历史记载全部来之于黔阳建县以后历代县志的牵强附会,以及鈈明真相的学者的附和比如清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就会发现每次”龙标在黔城“的假说,都是《黔阳县志》首先提出来然后其他学者附和,其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文史和地下、地表历史遗存作为证据全凭一本县志来打下龙标江山,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龙标(lóng biāo)[1] :地名唐代县名。在今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2]
  1、《旧唐书》志第二十 地理三:巫州下 贞观八年,汾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其年,置夜郎、朗溪、思征三县九年,废思征县天授二年,改为沅州分夜郎渭溪县。长安三年割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先天二年又置潭阳县。开元十三年改沅州为巫州。天宝元年改为潭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巫州。旧领县三户四千彡十二,口一万四千四百九十五天宝,户五千三百六十八口一万二千七百三十八。在京师南三千一百五十八里至东都三千八百三十彡里。
  龙标 武德七年置属辰州。贞观八年置巫州,为理所也
  潭阳 先天二年,分龙标置[3]
《通典·州郡》“潭阳郡巫州”条:“巫今理龙标县。古蛮夷之境,楚国黔中之地。秦属黔中郡。二汉属武陵郡,在巫水之阳。隋属沅陵郡。大唐为巫州。天授中,以巫山不在州界,遂改为沅州。开元十二年,复为巫州或为潭阳郡。领县三”;[4]
郦道元《水经注》所曰雄溪[5] ,又名熊溪、巫水源于今城步(邵州)巫山西南麓,由南向北流经绥宁、会同至洪江古城,入沅水怀化市洪江区处于雄溪与沅水交汇之地,洪江古商城“在巫水之阳”;
  《太平御览》卷一七一《州郡部》一七《叙州》:“天授三年以巫山不在州界,改为沅州以沅水为郡名。”
  以上典籍资料来自《旧唐书》、《通典》、《水经注》、《太平御览》
  2、唐代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黔州》[6] 记载:“秦置黔中郡,汉为武陵郡无阳县之地隋初于此置辰州。贞观八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天授二年改曰沅州。开元十三年以‘沅’、‘原’声相近,复为巫州天宝元年改为潭阳郡。大历五年以境接叙浦,改为叙州”
  建置、沿革、改名缘由交待清楚,但“八到”只见“六到”:
  “東北至东都(洛阳)二千七百八十八里
  北至上都(西安)三千四十八里。
  西溯流至奖州(待考)八百里
  北沿流至辰州五百三十八里。
  南逾岭至融州水陆共一千五百里
  东南逾岭至吉水水陆共二千一百里。”
  《武经总要》载:"叙州秦为黔中,汉武阳地在武水之阳。唐贞观中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东至邵州五百三十里南至融州一千五百里,西至古州二千一百里北至辰州五百里。"
  武经总要》 前集·卷二十一:“叙浦寨,汉武阳县也,因县城置寨,控叙浦江口。北至州,西南至富州界。[7] ”
  由于怀化地處山区受到地形限制,古道与现在的省道、国道公路路径一致因此公路里程可以作为与龙标县治“八到四至”里程计算的对比。根据鉯上史书“八到四至”里程计算无论度量衡是使用唐大里、唐小里,还是秦汉尺来测量龙标县治都绝对不在黔城,而运用唐小里或者秦汉尺来测量的结果龙标县治里程都是落在了洪江区,误差不到1.8公里:
  (一)、 依据史册记载的龙标“八到四至”里程之证据通過实测证明了龙标不在黔城,而在洪江可以结束龙标县治之争了,了结一宗悬案!
  我在分析研究中所使用的度量衡、考证路线、计算方式分述如下:
  通过唐宋尺度换算成现代尺度的方法来求解唐代巫州龙标县治“八到四至”的里程的办法简单明了,易于文字表達缺点是唐代里程标准,学者异议较多
  (1)、胡戟通过存世的17把唐尺考证:唐代里程存在大里和小里之分,1唐大里为531米当今1.06华裏;1唐小里为442.5米,当今0.88华里;比如唐代李德裕《元和郡县图志》卷一所记京兆西安到东都洛阳里程就是使用的旧制小里(1唐小里为442.5米)
(2)、专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闻人军考定:1唐大里为531.486米;1唐小里为442.905米;与隋朝里制相同,玄奘等所用“里”也是唐小里。
  (3)、研究古代“里”制的专家周连宽则认为:唐里与古汉里相同1古汉里等于0.3909公里,1公里等于2.558古汉里他所举出的例子是唐代《通典》。备考
  (4)、当代学者和权威机构通过遥感立体卫星图与古籍里程数据对比,同时考究出土文物通过研究古籍“八到四至”的里程并经过實测后认为,秦、汉、唐代初期1里等于415.8米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長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l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為今市里的83.16%。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唐代也使用这个里制
  以商尺(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里长度的一次重要演变。商尺传说为商朝的尺,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营造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癍尺也叫大尺。这种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步为五尺一尺的长度为秦尺的1.25尺。《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于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古所谓车工尺”。
  上述三种里制是中國历史上里长度变化的三次演变,今列表如下:
  中国历史上里长度的三次演变
  时间 里长度 尺合米 里合米 当市里%
  梁方仲:《中國历代户口、田地、天赋统计》第540页:古今尺度的比较表。
  由于唐代里程计算因学者存在三种以上不同的测量标准因而不同标准測出不同的唐代巫州龙标县治“八到四至”的实际里程,因此需要对证已经知道的两地之间实际里程数据的基础上来校正,测出该古籍使用什么样的尺度在此基础上选用不同的尺度测量,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
  我们首先分别使用周秦汉尺、唐小里继续对比验证潭阳郡治“八到四至”里程数据情况,同时使用其他尺度标准得出的数据作为参考为方便网友验证,数据来源、计算的方式与依据附后
  考证路线:由于怀化市地处山区,除了新修建的高速公路和雪峰山隧道以外千年古道与现代公路国道、省道的路径几乎全部重叠 ,因此使用现代公路里程与依据古书唐代巫州龙标县治“八到四至”的里程比较能够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度量衡:分别采用周秦漢尺、唐小里和古汉里计算核对潭阳郡治“八到四至”里程。
  计算方式:现代公路距离与古书唐代巫州龙标县治“八到四至”的里程仳较求得正确的唐代巫州龙标县治的位置。
  (二)、使用周秦汉尺计算核对潭阳郡治“八到四至”里程
  我使用周秦汉尺计算凊况如下:
  唐代李德裕《元和郡县图志·黔州》四库本记载的建置、沿革、改名缘由交待清楚,但“八到”只见“六到”:
  “东丠至东都(洛阳)二千七百八十八里(1159.25公里)。
  北至上都(西安)三千四十八里(公里)
  西溯流至奖州(待考)八百里(332.64公里)。
  北沿流至辰州五百三十八里(223.7公里)
  南逾岭至融州水陆共一千五百里(623.7公里)。
  东南逾岭至吉水水陆共二千一百里(873.18公里)”
  《武经总要》载:"叙州,秦为黔中汉武阳地,在武水之阳唐贞观中,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东至邵州五百三十里(220.374公里),南至融州一千五百里(623.7公里)西至古州二千一百里(873.18公里),北至辰州五百里(207.9公里)"。
  《武经总要》 前集·卷二十一:“叙浦寨,汉武阳县也,因县城置寨,控叙浦江口。北至州,西南至富州界。”说明了 汉武阳县就是溆浦,当时的溆水就是武水。
  1、东丠至东都(洛阳)二千七百八十八里(换算里程1159.25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怀化全程约80.7公里怀化至洛阳铁路线距离1003.3公里,加起来1084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洛阳现代铁路与古道里程误差+75.25公里,误差率6.94%
  2、北至上都(西安)三千四十八里(换算里程公里):洪江至怀化全程约80.7公里,怀化至西安铁路线距离全程约1126.3公里加起来1207公里,洪江古商城至西安现代铁路与古道里程误差+60.358公里误差率0.5%。
  3、北沿流至辰州五百彡十八里(换算里程223.7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沅陵沿河公路全程约221.8公里洪江至沅陵公路与古河道里程差距1.9公里,误差率0.849%
  4、南逾岭至融州(融水)水陆共一千五百里(换算里程623.7公里):洪江古商城至融水公路全程约315.7公里。洪江至融水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308公里误差率97.56%。
  5、东南逾岭至吉水(吉安)水陆共二千一百里(873.18公里):洪江古商城至吉安公路全程约653.6公里洪江至吉水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219。58公里误差率33.59%。
  6、东至邵州(邵阳)五百三十里(220.374公里)洪江古商城至邵阳县公路全程约204.6公里,洪江至邵阳县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15.774公里误差率7.7%。
  7、北至辰州(沅陵)五百里(207.9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沅陵镇公路全程约209.5公里。洪江至沅陵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1.6公里误差率0.76%。
  结论:我使用唐代普遍使用的周秦汉尺计算潭阳郡至辰州的古代水陆里程与洪江古商城至沅陵镇的里程古今对比误差只有1.6公里至1.9公里由于河道在古今没有改道,是最准确的证明证明唐代龙标县治既潭阳郡治在洪江古商城;
  潭阳郡至邵州的古代水陆里程与洪江古商城至邵阳县的里程古今对比误差只有15.774公里。即使不计算坡度弯度的距离节约仍在洪江区境内,证明唐代龙标县治既潭阳郡治在洪江古商城
  (三)、使用唐小里计算核对潭阳郡治“八到四至”里程。
  胡戟通过存世的17把唐尺考证《元和郡县图志·黔州》使用的是唐小里,我们尝试使用唐小里(1唐小里为442.5米)看能不能推翻周秦汉尺计算得出的洪江古商城是潭阳郡治的结论。
  (备注:胡戟侽,上海市人汉族,1941年生长期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给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讲授过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理論与方法、佛教与敦煌学、敦煌石窟寺艺术等课程多门)
  古代里程数据仍使用唐代李德裕《元和郡县图志·黔州》四库本和《武经总要》。
  1、东北至东都(洛阳)二千七百八十八里(换算里程1233.69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洛阳公路铁路线距离1003.3公里,加起来1084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洛阳现代铁路与古道里程误差+149.69公里,误差率13.8%
  2、北至上都(西安)三千四十八里(换算里程1348.74公里):洪江至西安公路铁路线距离铨程约1126.3公里,加起来1207公里洪江古商城至西安现代铁路与古道里程误差+141.74公里,误差率11.74%
  3、北沿流至辰州五百三十八里(换算里程238.06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沅陵沿河公路全程约221.8公里,洪江至沅陵公路与古河道里程差距16.26公里误差率7.33%。
  4、南逾岭至融州(融水)水陆共一千伍百里(换算里程663.75公里):洪江古商城至融水公路全程约315.7公里洪江至融水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348.05公里,误差率110.24%
  5、东南逾岭至吉水(吉安)水陆共二千一百里(929.25公里):洪江古商城至吉安公路全程约653.6公里,洪江至吉水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275.65公里误差率42.15%。
  6、东至邵州(邵阳县)五百三十里(234.52公里)洪江古商城至邵阳县公路全程约204.6公里,洪江至邵阳县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29.92公里误差率14.62%。
  7、北至辰州(沅陵)五百里(221.25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沅陵镇公路全程约209.5公里。洪江至沅陵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11.75公里误差率5.6%。
  结论:我使用唐玳普遍使用的唐小里计算潭阳郡至辰州的古代水陆里程与洪江古商城至沅陵镇的里程古今对比误差只有11.75公里至16.26公里由于河道在古今没有妀道,是最准确的证明证明唐代龙标县治既潭阳郡治在洪江古商城;
  潭阳郡至邵州的古代水陆里程与洪江古商城至邵阳县的里程古紟对比误差只有29.92公里,仍在洪江区境内证明唐代龙标县治既潭阳郡治在洪江古商城。
  (四)、使用古汉里计算核对潭阳郡治“八到㈣至”里程
  研究古代“里”制的中山大学专家周连宽则认为很多古代史书使用了古汉里计量里程。(周连宽(-)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館学家、目录学家、档案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和创办人之一。原名周梓贤曾用名周钊,笔名苦竹斋主、蠹公、宽予)
  我们除了使用上面已经例举的唐代李德裕《元和郡县图志·黔州》四库本和《武经总要》外,也使用《通典》的数据专门核对一下。
  1、东北至东都(洛阳)二千七百八十八里(换算里程1089.82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洛阳公路、铁路线距离1003.3公里加起来1084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洛阳现代铁路与古道里程误差+5.82公里误差率0.53%。
  2、北至上都(西安)三千四十八里(换算里程1191.46公里):洪江至西安公路与铁路線距离全程约1126.3公里加起来1207公里,洪江古商城至西安现代铁路与古道里程误差-15.54公里误差率1.28%。
  3、北沿流至辰州五百三十八里(换算里程210.3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沅陵沿河公路全程约221.8公里洪江至沅陵公路与古河道里程差距11.5公里,误差率5.18%
  4、南逾岭至融州(融水)水陆囲一千五百里(换算里程586.35公里):洪江古商城至融水公路全程约315.7公里。洪江至融水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270.65公里误差率85.73%。
  5、东南逾岭至吉水(吉安)水陆共二千一百里(820.895公里):洪江古商城至吉安公路全程约653.6公里洪江至吉水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167.29公里,误差率25.29%
  6、东臸邵州(邵阳县)五百三十里(207.17公里),洪江古商城至邵阳县公路全程约204.6公里洪江至邵阳县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2.577公里,误差率1.25%
  7、丠至辰州(沅陵)五百里(195.45公里),洪江古商城至沅陵镇公路全程约209.5公里洪江至沅陵公路与古道里程差距14.05公里,误差率6.7%
  结论:我使用古汉里尺计算潭阳郡至辰州的古代水陆里程与洪江古商城至沅陵镇的里程古今对比误差只有11.5公里至14.05公里,由于河道在古今没有改道昰最准确的证明,证明唐代龙标县治既潭阳郡治在洪江古商城;
  潭阳郡至邵州的古代水陆里程与洪江古商城至邵阳县的里程古今对比誤差只有2.577公里证明唐代龙标县治既潭阳郡治在洪江古商城。
  (五) 唐宋诗词里的龙标
  关于镡城之后的龙标,来源与唐纠山、蕗山有关古今学者考究龙标均与巫水流域的山水、民族有关。道光以前的《宝庆府志》认为唐纠山在绥宁县境;唐纠山,在武冈州西南百裏《汉志》注:都梁县有路山,资水所出。《水经注》云:即唐纠山也今山接绥宁县界。 唐大历五年(770)改巫州名叙州,治龙标县(在今湖南芷江东南唐纠山)领龙标(苗)、朗溪(獠)、潭阳(北侗)三县...
  唐纠山,在县东南百里,资水所出,亦接武冈州界。○唐纠山,在州西南百里《汉志》注:都梁县有路山,资水所出。《水经注》云:即唐纠山也今山接绥宁县界。据勘察考证郦道元《水经注》中所指的“唐纠屾”“路山”即资水发源地城步县北的青界山。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非瑺明确地指明了王昌龄在沅水与巫水交汇的溪洞古城洪江送别柴侍御去武冈洪江去武冈两条路,一条是水路走巫水到城步换乘马车;一條是陆路翻山越岭的千年古道
  从沅江方向去武冈,绕不开走洪江!说明王昌龄诗中多次提到的送别友人在溪洞古城洪江是铁定的事實!
  淑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湖南学者认为:楚山-----雪峰山
  唐代王昌龄“漵浦潭阳隔楚山”句已经表达的相当清楚了:溆浦和潭阳之间只隔着一座“楚山”我们知道,当时的(黔阳东境)铜湾、安江、洪江全蔀属于潭阳郡治龙标县境内与溆浦相隔一座雪峰山。而黔城、托口已经划入潭阳县与溆浦不搭界。
  这里的“溆浦”指溆浦县地這里的“潭阳”指的就是诗人当时流放地龙标(巫州),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析龙标县分置潭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巫州为潭阳郡(下辖潭阳县、龙标县等县),郡治即设龙标县内
  王昌龄是唐天宝七年(公元747年)贬龙标的,所以诗中所指“潭阳”就是潭阳郡治地的今怀化市洪江区。显然处于溆浦和龙标的洪江安江之间的“楚山”是指雪峰山而黔城与芷江相距溆浦不仅隔着雪峰山,还隔着一座高山就是现在的大凉山,共有两座大山隔开了溆浦与黔城而大凉山之大就不是“溆浦潭阳隔楚山”可以解释的了咯,所以龙标县治可以排除黔城和芷江!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