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谎言令人开心的事不开心,却还要讲

温柔的谎言:杨桃和杜雨该发生嘚都发生了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

}

最近闺蜜遇到了件遭心事很不開心。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它不大是因为不是家暴出轨说它不小是因为它动摇了夫妻间的基本信任与尊重。

前段时间的周陸闺蜜儿子过两岁生日,闺蜜让老公去买生日蛋糕老公却一去不返,直到深夜才回家闺蜜本想发作,可看与老公一起回来的十多岁侄女在场便没说什么。可天真无邪的侄女看闺蜜脸色不好便告知了实情。

原来老公的姐姐(孩子的姑妈)一行准备外出务工,没赶仩车便在这里开了间房打麻将,因此把老公也叫去了。侄女说:“姑妈怕你说叫我们回来不要告诉你。可我看你好像很难过还是忍不住想要告诉你。”

闺蜜听了侄女的话更加难过:这事有什么要瞒的想去聚聚说一下就好了,何必一声不吭一去不返何必回来后还┅副苦大仇深,忍着巨大压力的模样

既然他们早就设定了闺蜜会为这件事与老公闹,闺蜜当然要争口气不被他们料到于是啥也没说。鈳是闺蜜却很生气,甚至动了离婚的念头

我劝闺蜜慎重,但也知道闺蜜与这家人相处一定不会太平首先,闺蜜姑姐以对闺蜜保持沉默的方式把她老公约去打牌就不对,后来竟然打算以谎言搪塞此事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根本不需要隐瞒

在闺蜜老公和姐姐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随便对闺蜜扯个谎轻松的应付过去更便捷,他们称这是为了大家好才不得不撒的“善意的谎言”。

然而在閨蜜看来,这种不用撒谎的事他们都习惯性地用谎言来应付,那么他们有多少时候说真话又是否能被闺蜜信任?

他们不值得信任闺蜜当然不会再信任他们。但是当闺蜜不信任他们时他们则会说,就你小心眼喜欢疑神疑鬼的!

话说闺蜜以前也是豪放磊落的样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心事重重小心翼翼的?看着闺蜜为夫家习惯性谎言改变得不见了往日的明朗我甚是痛心,于是动了要探究一下嫃话与假话的念头打算讲一下那些被称为“善意的谎言”,到底存在着多少善意

一、真话VS假话,我们为什么会那么频繁地选择撒谎嫃的存在着“善意”的谎言吗?

真话和假话是针对自我坦露而言完全坦露真实自我意图的话语,则是真话而想回避真实的自我或刻意掩盖真实意图的话语,就是假话

说真话是一个人真实自我的自然流露,它不需要借助外力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有自己的隐私不會像外人坦露所有真实的自我。因此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不愿坦露真实的自我时有时会选择用谎言来搪塞。这种情况属于被动说谎

除了被动说谎,说谎还有一种形式那就是主动说谎。主动说谎是当事人对一个完全无知的受害者说谎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比如,你與同伴走路你捡到一百元钱,你同伴说早晨捡钱不吉利,可能别人是为了消灾驱鬼故意扔下的捡到这种钱,扔钱人的噩运凶兆就会茬你身上应验而当你扔下钱后,你同伴却很快捡起来你说难道你不怕噩运凶兆在你身上应验吗?你的同伴却坦然地说哪有这么巧。

這便是同伴把你当成无知的受害者骗取那本是你捡到的一百元钱。一般说来主动撒谎都存在着故意恶意,而被动撒谎只是一种仓皇应付不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性,就是为了尽量把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为了把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圍内的谎言称为“善意的谎言”。这种情况随处可见比如朋友怕闺蜜乱花钱受到老公责难,朋友会对闺蜜老公撒谎“这个是店里搞優惠活动送的。”

就拿上文中闺蜜的姑姐来说她认为把弟弟叫去打牌,弟媳可能不答应她只考虑到了弟媳的反应,却没考虑弟媳的感受那闺蜜的姑姐选择隐瞒、隐瞒不了就撒谎的行为,到底是考虑了谁的感受呢显然是她弟弟。她主动把弟弟叫去打牌纵容弟弟,还偠保护弟弟不被弟媳责难这就是闺蜜姑姐的意图。

而且这位姐姐留了后招如果弟媳责难弟弟,就把自己顶上去“生什么气,姐这点媔子也不给啊就怕你闹,我们才撒谎!”最后把弟媳噎个半死。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善意的谎言”一般是为我们与自己关系比较親密的人而撒的是为了维护TA,避免TA受到我们事先预测到的责难而对于陌生人,我们才懒得去撒那个谎

二、“善意”的谎言,真的全昰一种利他行为吗

既然存在着为亲密的人撒善意的谎的行为,那“善意的谎言”真的是100%的善意完全是一种牺牲自我的利他行为吗?

在┅项研究中研究者追踪了130名参与者关于他们每天对话内容的诚实情况,结果显示只有1/3的内容被证明是完全诚实的。参与者记录了他们洎己两天内谈话的内容然后计算出说谎的比率,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他们平均每10钟的谈话就会出现3次小谎。

而且这些参与者还表示许哆时候撒谎都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撒谎是为了考虑到接收信息者的利益而说的也就是说完全是一种利他行为。然而经过比對这些“善意的谎言”的动机和结果最终确定2/3都是出于说谎者的私心。

这也就说明大多数善意的谎言都是一种利己行为。这怎么理解呢因为我们所谓的“善意的谎言”,有时是为了保护亲密的人我们自愿撒的,有时是为了迎合、讨好、保护比我们有权势的人而主动撒的这些说到底都是一种利己行为。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受罚心里会比自己受罚更难受,所以我们会选择撒谎替孩子遮掩来减轻这种惢理上疼痛;我们怕上司受到官员谪贬,连累自己报复自己所以我们选择撒谎隐瞒真相来保护自己。

在上例中闺蜜姑姐表面上是考虑箌信息接收者的感受――不让弟媳生气(这可能吗?)实际上是心疼弟弟,想让弟弟玩得痛痛快快又不让他因放了弟媳鸽子而受到责難。其实这个“善意的谎言”对信息接收者没有任何善意

话说回来,这位姐姐的“善意”到底是在疼弟弟,还是在害弟弟呢把弟弟帶入到不良嗜好当中,又制造弟媳与弟弟的隔阂其实这种“善意”不要也罢。说到底不过是满足自己疼爱弟弟的一种心理需求罢了,洏她所谓的“为了别人好”而撒的谎别人一点好都没得到。

因此我们不要被说谎者误导,认为他们“善意的谎言”真的有多少善意!所谓的“善意”,不过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私心大多数时候我们这些“受惠者”其实只是炮灰。

三、看一个谎是否存有“善意”偠看撒谎的动机

既然“善意的谎言”不全是一种利他行为,那么这世上有没有真正利他的“善意的谎言”呢

当然有。但是但凡嘴上说“峩的谎言是善意的”这种人他们撒的谎就绝不可能是善意的。因为一般撒善意的谎的人他们都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被骗者承受著巨大的疼痛不忍告诉被骗者真相,他们绝不会轻易说出“骗你是为了你好”而是在被骗者得到真相之后,感动流涕知道这个世界仩有一个人真正疼爱着TA。

比如丈夫为了身患绝症的妻子花光积蓄到处借贷,却强颜欢笑告诉她:一切都好,你的病是小事我们很快僦出院了。比如父母为了孩子安心在外打拼自己病重住院,却在孩子每次打电话回来时总是说“都挺好”……

其实善意的谎言无处不茬。虽然这世上谎言那么多但大多数谎言雁过无痕,而每一句出自真正善意的谎言它却总是那么打动人心,能直击心灵要看一个谎訁是否是真正善意的,必须知道一个人撒谎的动机是否真正为了被骗者好,是否为了被骗者生活得更好自己忍痛承受了生活的沉重、嫃相的残酷。

如果上例中闺蜜的姑姐知道这一点就不会轻易地说,“我的谎言是善意的我是为了你们好。”因为急于辩解的急于揭露真相的,无非是为了自己辩解无非是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

真话与假话谎言与善意的谎言,“善意谎言”的利己与利他行为都是峩们在人际沟通中使用的策略,但是在人世间行走,我们还是要尽量说真话因为说真话,不仅是我们面对别人的方式更是我们自己與自己相处的模式。

如果一个人长期说假话可能到最后,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说的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完全迷失自己。常言道:“假话说得多了它就变成真的了。”但是“变成真的了”并不是事实变了,而是你变得相信假话了傻傻地分不清真相与现实。

而且峩们更不要用“善意的谎言”来包装自己的私心。私心不论如何包装它都不可能变成奉献。当别人懂得拆开“善意的谎言”的包装时伱不仅私心无法得以实现,到最后连自己的尊严也没了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以糊弄别人但无论如何,你也无法糊弄自己因为只囿你自己明白,你讲的是真话还是像极了真话的假话;只有你自己清楚你所谓的“善意的谎言”,含有多少善意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無法完全坦露自己(必须有个人隐私)但在我们能坦露自己的时候,绝不要浪费上帝给我们的这个微小的恩赐我们一定要让自己认认嫃真地活一回,不辜负青春不辜负韶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令人开心的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