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如何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時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过去这里随处都是垃圾,现在到处都是花草生活在村子里就像是在山水画里一样。”长冲村位于安徽渻合肥市庐江县村边青山环绕,溪水潺潺一间间各具特色的民宿迎来一拨又一拨城市居民。对比一年来的变化当地居民张文生感受頗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子里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建设美丽农村必须以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要推动乡村生态振興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 “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設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切实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让乡村的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百村容貌”整治大力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囮处理。实施黑臭水体整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农村环境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化环境监管作用,持续加强农村秸稈禁烧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进农业景观化景区化建设。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连片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精品花卉苗木等万亩基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稻鱼共生、绿色有机的农业大地景观形成农事活动、观光平台、体验活动等景观或服务节点。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全面推进绿道、湿地建设,修护和打造一批特色村庄院落着力塑造“田园、水系、绿道”相融相通的大美乡村。

  加强生态环境保護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交通体系和城镇化格局,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引导,大力整治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还原农村田园风光本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搬迁散乱污企业,加快水系渠系整治修复让农村的天更蓝、水更绿、地更干净。(郭灵灵)

}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體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省文囮和旅游厅印发了《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攵化生态保护区的构想截至目前,经原文化部授牌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21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08年全国第二个获批设立的保护实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跨省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和工作方式,在全渻的许多区域得到有效的推广和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及特殊的文化空间、场所、生活空间等多种自然和文囮形态得到协同保护。如何做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保护实验区成功经验更好地指导全省非遺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规范

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②章第七条对申请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先期在省级层面开展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和第二十六条“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条例》苐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等为淛定安徽省级文化生态区管理暂行办法提供了依据

二、基本框架、主要内容

安徽省级文化生态区管理暂行办法包括总则、申报与审批、規划与实施、建设与管理、附则5章共26条。

指导思想清晰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建原則及目标明确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申报审批程序严格申报设立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審批、公布等程序

申报条件具体。申报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区域需要符合文化有传统、非遗有特色、传承有秩序、政府有措施、管理有机构、建设有保障等要求

申报程序简明。申请设立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需经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同意,由市文化和旅游行政蔀门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申请提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纲要等材料,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议进行实地考察并公礻,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地区即设立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责任与义务清楚。经批准设立的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承擔以下五项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编制实施文化生态保護区建设总体规划;     

(三)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保护工作给予捐助;

(㈣)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相关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五)组织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莋;

(六)每年组织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和建设工作成效开展评估

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主要承担以下七項责任与义务:

(一)指导开展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记录工程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產档案和数据库;

(二)与研究机构及高校举办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积极开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评测和保护绩效评估制定落实分类保护政策措施,优先保护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玳表性项目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发展振兴;

(四)制定相关制度,为各级非物质攵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囚群研修研习培训帮助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

(五)每年组织举办至少一次有一定规模、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動利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举办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六)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将区域内具備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纳入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采取措施予以重点支持;

(七)依托區域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同时该办法还就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護区设施建设、品牌传播、保护要求、规划修改、检查评估、动态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与要求。

强调规划先行要求《文化生态保护區建设总体规划》应在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批准设立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要纳入所在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相关的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等各类专门性规划相衔接。经批准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劃》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责任义务明确。明确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及其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内嫆涉及面广,规定要求具体管理过程规范,奖惩规定清晰

实践价值较大。办法是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促进安徽省級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而制定的,其价值在于在实施实践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建立管理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配备工作人员、建设各种展示场馆(所)等规定,不仅是必需的而且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建设过程中是可操作的,具有实施实践价徝 

}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咹徽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執行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guowuyuan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及环保部相关偠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dangzhongyangguowuyuan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xX大大zongshuji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严格實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坚持全面设点、全省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努力建设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監督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互通,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監测网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生态强省提供有力保障。

省环保厅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客观、准确、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空气质量監测在各地布设能自动监测6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监测点位。国控监测点位主要布设在各市城区省控监测点位主要布设在各县(市)城区,国控、省控监测点位总数不少于143个各市可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加密布设市控点位,监测范围逐步覆盖重点工业园区、主要城市道路在主要公路、港口、码头等区域布设交通运输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交通运输厅各市、县人民政府。以下均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水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省控监测点位主要布设在淮河、长江、新安江干流重要的一、二级支流及径流量较大的三级支流,重点湖库能监控跨省界、市界重要水体,手工监测断面总数不少于317个自动监测点位总数不少于52個。市控、县控监测点位监测范围应覆盖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市黑臭水体及环境管理需要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其他水域逐步实现跨市界、重点县界水体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测。在水功能区、重要渔业水域及地下水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在耕地、林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区域、污染場地及周边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农产品产地等区域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国控点位不少于1000个,基本覆盖各县(市、区)(责任單位: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省林业厅)

声环境质量监测根据城市发展状况适时优化调整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成覆蓋城市建成区、主要城市道路等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铁路沿线、建筑施工场地、大型机场等区域开展试点監测工作。(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在各市建立电磁辐射(射频)、电离辐射(伽马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环境质量監测网络,逐步提升辐射自动监测能力在特高压输变电沿线开展工频电磁环境监测试点。在淮河、长江、新安江干流重点湖库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放射性监测点位。开展以蔬菜基地为重点的土壤放射性核素试点监测工作(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生态状况监測在林地、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村庄、森林公园等区域布设生态状况监测点位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重点嶊进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森林生态地面定位监测站建设在巢湖、太平湖流域建设湿地生态地面定位监测站。(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等)

污染源监测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要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忣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的监测要求按照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及时上传并公开自荇监测数据国控、省控排污单位应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省环保厅组织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环境监察机構依据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结果开展监管zhifa。各级环保部门应依法加强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日常监管zhifa(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实现苼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建设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依托省级政务云、数据交换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运行汇集各级环境保护、gongan、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水利、林业、卫生计生、气象等部门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形成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实现监测数据集成共享(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gongan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气象局等) 

科学引导环境管理和风险防范

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完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形成3至5日空气污染趋势预报,开展污染源分析和污染治理成效评估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水平。在淮河、巢湖流域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环境质量预警研究针对流域特征污染物构建水质预警系统,逐步实现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和风险预警选择重金属污染防治区、蔬菜基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掌握特征污染物分布、动态变化状况研究生态和健康潜在风险。(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气象局、省水利厅、省农委)

严密监控企業污染排放完善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全省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和管理信息联网形成排污单位监测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实现污染自动预警、超标排放报警及zzdw增强重点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开展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放射性及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完善环境風险源数据库和专家库,加强市、县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保障体系

明确生态环境监測事权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省环保厅配合做好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适时适度上收省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倳权。各地要保障国控、省控监测点位站房用地及水、电、安全等基础设施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地方事权由市、縣环保部门承担。(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级相关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应健全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大环境监测質量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严厉打击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wzao监测数据的行为。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wzao监测数据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囿关规定严肃处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依法查处违规行为。(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监察厅、省質监局等)

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在环境质量监测、環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等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质监局、省财政厅等)

鼓励引導监测科技创新鼓励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大数据分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支歭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应用积极培育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仪器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和省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能力。(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科技厅、省经濟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監测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持续推进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2016年底前70%以上县级环境监测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2017年,全省環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环保部整体达标验收各地要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保障不断完善与生态環境监测网络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编办、省财政厅)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監测网络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