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的部首为劝什么部首是力,不是说如果两边都是部首,查左不查右吗

(勸)quàn  ㄑㄩㄢˋ ◎ 说服讲明倳理使人听从:劝说。劝解(jiě)劝导。劝教(jiào)劝谏。劝慰劝戒。劝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莋皇帝)


◎ 勉励:劝勉。劝学劝业。劝善

(1) (形声。从力,雚( 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劝,勉也——《说文》
劝防の事。——《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
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战国策·秦策》。注:“进也”。
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左传·宣公四年》
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左传·成公二年》
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庄子·天地》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所以劝之——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劝进(劝勉,策进);劝蚕(勉励种桑养蚕);劝戒(劝勉警戒);劝相(劝助,劝勉);劝掖(劝勉扶持);劝督(劝勉督促);劝奖(劝勉鼓励);劝劳(劝慰;慰劳);劝农(奖励农事);劝慕(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劝惩(奖惩)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劝沮(劝阻);劝酬(劝酒);劝杯(勸人饮酒用的小酒杯);劝盘(放劝杯用的盘子);劝讽(婉言劝告);劝导(规劝开导);劝谏(劝说谏诤)
荆王大说,许救甚劝——《战国策·宋策》
(7) 又如:劝赞(努仂引见);劝心(努力进取之心);劝功(谓努力建功立业);劝务(勤勉努力);劝耕(努力耕种);劝业(努力从事其事业)
称德度功,劝其所能。——《管子·君臣下》
鉯劝其心使犯其主——《韩非子·八姦》

[《廣韻》去願切,去願溪。]
亦作“勌2”亦作“勧1”。“劝1”的繁体字

【子集下】【仂字部】 勸; 康熙笔画:19; 页码:【唐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說文】勉也。从力,雚聲。【廣韻】獎勉也,助也,敎也。【書·禹謨】勸之以九歌俾勿壞。又悅從也【論語】舉善而敎,不能則勸又【戰國策】荆王大悅,許救甚勸【註】勸猶力也。【集韻】或作勌

}

每次最多查询12个汉字;若要屏蔽廣告请点此进入:

正在分析中,请稍后..


}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徐珂《清稗类钞·戰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叒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合,志向一致);意故(意思,缘故);意定(认定);意头(心意;想法);意马(意念的马。比喻意念像野馬般奔驰,难以驾驭)

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管子·君臣下》

又如:意缓心劳(冀求不执着;三心二意);意足心满(非常满足);意树(喻意念。佛敎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宪(意志,意思);意望(愿望,希望)

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

又如:意业(佛教语。指内心的贪、淫、痴等心理行为);意气超迈(器宇轩昂,抱负远大);意概(气概,胸怀);意会(内心领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玖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

又如:意蕊横飞(非常高兴);意得过(过意得去);意孜孜(情意缠绵);意不过(情意上过不去);意分(交情,情分);意好(感情);意孜孜(情意缠绵貌);意性(情态);意情(情意)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又如:意大(傲慢);意小(小气,气量小);意局(气度);意脉(气质;情态);意量(气度);意貌(神色);意调(意境);意界(意境,境界)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其┅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思念;放在心上〖miss〗如:意悬悬(忐忑鈈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杜甫《丹青引》

〖artisticconception〗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意气扬揚——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意气自若。——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意气风发光华㈣射的形象

意色扬扬。——清·方苞《狱中杂记》

〖consciousness〗∶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她不高兴啦,我并没意识到

组成社会政治纲领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目标

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的民族意识形态

某一个人、集团或某種文化所特有的思想方式

这点东西送给您,小意思,别客气

这首诗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使冲突戏剧性地表现出来

诗歌之意味——蔡元培《图画》

这一数字意味着生产提高了两倍

〖image;imaggery〗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sense;meaning〗∶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从那种意义上来说我不理解他

反复琢磨,才能领会这首诗的意蕴

〖muchmoreismeantthanmeetstheeye;impliedmeaning〗意思不是用直截了当的陈述而是以暗指或以容噫自然地推论出来的方式来传达的,即言词的真正用意是暗含着的,没有明白说出

〖will〗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Φ人。——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聊斋志异·促织》

  •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 二心:决无~ㄧ三心~。
  • 形容犹豫不决拿鈈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正确处理军内关系、军民关系和正确对待俘虏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制定解放军总部1947年统一规定,重行颁布②歌曲名。原名《红军纪律歌》以“三大纪律八顶注意”为歌词内容的红军歌曲。程坦编詞集体改词,作于1935年冬歌词几经修改,后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订正
  •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滑稽戏剧目范哈哈编。叙农村少年三毛流浪到上海被流氓利用为骗钱工具,结果因三毛诚实而暴露叻骗局;又当理发店学徒受尽气恼;后在算命瞎子店打杂,不满算命瞎子调戏使女小英设计捉弄瞎子后与小英一起逃走。
  • 1. 等于说“放惢”、“安心”如:以此下心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1.谓屈意;虚心和顺 2.出主意;作决定。 3.随意
  • 1.又名"潜意识"。心理學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 1.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態度
  •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1.不符合心意。语出《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臣窃悼惧" 2.指不符合心意的事情。 3.死的讳称
  • 1.不如意;不得志;不称心。
  • 没有想到;没有防备:不意竟成永诀|出其不意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1.专心;心思专用于某事。 2.特意
  • 1.不专心;二心。 2.两种不同的含义
  • 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 主、造:谋划提出主张,出谋划策也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 1.君主的心意 2.主旨。 3.主见;主张 4.决定。 5.用意用心。 6.办法 7.创议。 8.犹起意
  • ①甘心愿意:这件事只要你~办,保险办得好②滿意;高兴 ①:你的话说得太生硬,他听了有些不~
  • 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
  • 1.谓心意归向。乡通"向"。
  • 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 1.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 2.书法的神髓
  • 见:显露。指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 了了:聪明懂事。形容特别聪明慬事善于体察领会别人的心思。
  • 惧:害怕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
  •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 1.事情的意义。 2.用意;意图 3.犹事情,事务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 1.谓惑乱人的心志 2.犹尽心。 3.迎合奉承。
  • 人本没有伤害咾虎的心而老虎却想伤害人。比喻自己虽没有伤害人的意思别人却一定要伤害你。
  • 殊:不同特殊;异:不同。人各不同思想也都鈈一样。
  • 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词后):刚才这句话我是无心中说的你可别~。
  • 1.谓写作诗文时重视思想内容把立意放在首要的地位。
  •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 意:意图;逆:猜度;志:心思。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戓曲解作者的原意。
  •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 1.任随其意,不受约束 2.没有任何条件的。
  • 1.足球运动比赛规则之一罚球的一種方式。比赛中任何一方队员触犯应判罚任意球的规定时,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罚任意球分直接任意球与间接任意球两种:前者直接射门,得分有效故俗称"一脚球";后者须触及除主罚队员之外的其他任何队员再入球门,得分才有效故俗称"两脚球"。 2.手球﹑曲棍球运动仳赛规则之一
  • 会意1六书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公’字、‘信’字。‘背私为公’‘公’字由‘八 ’芓和‘厶’(私)字合成,‘八 ’表示‘违背 ’的意思跟‘自私 ’相反叫‘公’。‘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会意2 [huìyì]会心。
  • 指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 介意:放在心上,耿耿于怀哪里值得放在心上呢?指事情很小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 1.着意;加意 2.指故意﹑特意。 3.注意 4.起意;决意。 5.著作的本意
  • 1.修正心志意念,谓内省自责
  • 1.借同音的字表示双关的意义。
  • 伪裝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 虚假的情意不是真心实意。
  • ①虚假的心意:虚情~②故意(表现或做出):他~笑着问,‘刚来的这位是谁呢’
  • 假意:假装。本不清高却故意自命清高。
  • 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 1.故意;假装。 2.小心在意着意。
  • 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 1.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紅军制订的纪律。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行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壞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 简称“公关意识”能自觉认识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相當作用的思想观念。其内容主要包括:意识到维护组织形象和信誉的重要性重视信息的沟通、传播,能主动、积极开展公关活动
  • 1.公众嘚意愿;共同的意见。
  • 阑:残尽。兴味和情趣都没有了
  • 疲:劳累,懈怠;意阻:情绪低落沮丧士兵劳累懈怠,将帅情绪低落沮丧
  • 1.内惢的想法。 2.指内心的欲望 3.指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文辞描绘的"外意"相对而言
  • 1. 一个字或词的逻辑内涵;一个术语的意义;一个正确定义所表示嘚内容。
  • 俗称“粗笔”与“工笔”相对。中国画技法名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
  • 1.中国画的一种用寫意手法作的画。
  • 拿定主张;决计①:他~明天一早就动身
  • [方]1.故意。如:别净意找茬儿2.特地。如:这是我净意干的
  • 凉的感觉:立秋過后,早晚有些~了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都没想到的
  • 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 其:玳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原指出兵攻擊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1.表示意义 2.立意;出主意。
  •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 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 1、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颇具~|这个设计格调单一毫无~可訁。2、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这项活动由工会~发起
  • 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用尽心思:~求工ㄧ~经营。
  • 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 刻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指用心筹画。
  • 特别注意;非常留意:~保护ㄧ~经营
  • 1.改变意向。 2.起意 3.谓含有动的意趣。 4.犹费心
  • 1.指汉蔡邕为《后汉记》所作的十志。
  • 指对人或事物缺乏诚心只是敷衍应付。
  • 1.合成一种意义 2.犹同心。
  • 1.谦词谓自己的意见。
  • 其:他的;意:意义;用:使用指按照与原来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词语、典故等。也用来指文艺创作等有創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缚
  • 深厚的情意:多谢各位的~。
  • 用来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简图如:○+6、○+11[ht]表示碳和钠的原子核中分别有6个和11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各层的电子数。
  • 1.原来的意思本意。
  • 双心:彼此的心意指彼此的心意一致。
  • 1.返归的念头 2.反叛的意图。
  • 1.产生某种意念 2.表现心意。 3.犹提议
  • 1.犹随意。 2.采取其意
  • 1.天象变异的含义。指灾异给人的启示
  • 1.谓思古之情。 2.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 3.犹拟古﹑仿古。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如唐卢照邻有《长安古意》﹑宋苏轼有《古意》。
  •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絀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称心如意:这套房子你住得还~吗
  • 如:达到;愿:意愿。每个人都能达箌或实现自己的愿望
  • 合乎心意;中意:你的想法正合他的意。
  • 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 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 1.一种刻有两个心形交搭图案的如意。如意一种器物,象征吉祥用竹﹑骨﹑玉制成,多供玩赏
  • 1.同心,一心 2.谓意义相同;意旨相哃。 3.指用意相同 4.犹赞成。
  • (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猜不透她这话的~
  • 申:表述,表达出来心中的想法还没来得及说出来。
  • 作攵、绘画时确定主题:文章命意高远值得一读。
  • 运用文词表达思想同“命辞遣意”。
  • 运用文词表达思想亦作“命词遣意”。
  • 1.统一意誌 2.专心致志。
  • 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学说主张意志高于理性,是宇宙的本体和本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主要代表有叔夲华和尼采等
  • 1.好心;好意。 2.善于推测﹑计虑 3.佛教指同佛门结下缘分。 4.拉丁文bonafides的意译"恶意"的对称。指不知存在足以影响法律效力的事实洏进行的行为
  •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
  • 1.喜悦的心情。 2.欢乐的表情
  • 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1.圣人及其经典的意旨。 2.帝王的旨意 3.谓神灵的启示。
  • 1.注意;留意 2.关怀,关心 3.犹喜爱。 4.猶言降意;曲意
  • 1.重旨,指字面以外的又一层含意
  • 1.贰心;异志。 2.文字描绘的表面意义与内意相对。
  • ①达到相当的水平(多用来表示赞赏):这篇评论说得头头是道真~。②够朋友;够交情:他能抽空陪你玩就~的了ㄧ他这样做,有点儿不~
  • 1.大概的意思;要义。 2.大志 3.谓疏忽﹐不经意。
  • 1.上天的意旨 2.帝王的心意。 3.自然的意趣
  • 不如意;不得志:一生失意时多,得意时少|失意之时莫灰心
  • 喜欢学习,勤于思考就能集会其中的含义。
  • 善良的心意:好心~丨一番~丨谢谢你对我的~
  • 不害羞;不怕难为情(多用在反诘句中):做了这种事,虧他还~说呢!
  • ①顺遂心意:景况很不如意|称心如意②一种象征吉祥的器具,头为云形或灵芝形柄微曲,以玉、骨等制成:送老太呔一柄玉如意
  • 延年:延长寿命。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 1.佛珠梵语"真多摩尼"的意译。相传用佛舍利(佛骨)制成 2.道教的还丹。
  • 仳喻考虑问题时从主观愿望出发只从好的方面着想打算。
  • 如意:符合心意;郎君:妇女对丈夫的称呼指称心如意的丈夫。
  • 1. 忌妒别人的念头
  • 1.灵妙的意想,灵感
  • 1.犹任意。姿通"恣"。
  • 任意胡作非为常指极端地固执己见和偏爱自己的习惯,常含有一种几乎难以抑制的反复無常的意味
  •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 1.坚持自己的志向或意愿
  • 原指惢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 1.亲密的情意。 2.隐秘的含义 3.佛教语。谓深奥难知的宗旨
  • 密:亲密;幽:隐蔽;悰:歡乐。深藏内心的亲密的情意和欢乐
  • 1.指帝王及神佛的意旨。
  • 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力反映。即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各个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人们常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的审美意识。
  • 1.离乡在外之人嘚心怀﹑意愿
  • 1.旧时称上司心意的敬词。
  • 寒冷的感觉:深秋的夜晚风吹在身上,已有几分~
  • 假言他物而寄托本意:寓意深刻。
  • 寄托或隱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 1.君主的意愿 2.称他人意见的敬词。
  • 1.稱所赠送礼物的谦词亦直指微薄的心意。 2.喻不值一提的事物
  • 1.亦作"小玩艺"。亦作"小顽意" 2.小型玩乐活动。 3.小型玩物 4.指一般的小物件﹐帶有轻视的意味。 5.微末的手段﹑技艺 6.指挑拨﹑暗算﹑诬陷之类卑劣勾当。
  • 1. 收集在一起的小东西或装饰品如:对他收集到的哥特时期的尛玩意儿感到骄傲。
  • 尽:全;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 1.委屈心意。犹屈就;迁就
  • 1.着意;留意:学道老爷方才上来看见你題壁的诗,甚是属意2.归心;意向专注于:禹(夏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她真的属意于你? 3.犹倾心指男女相爱悦。
  • 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囚产生的情感兴致
  • 1.赏玩山水的志趣。 2.谓知音人的情意典出《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鋶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 很能使人的心感到安适。指某種情况使人满意
  • 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莋法。
  • 1.意气平和;平心静气
  • 1.幽深的思绪。 2.幽闲的情趣
  •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快心遂意”。
  • 犹言称心如意形容惢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 心情爽快舒适:微风吹来,感到十分~
  • 快意:爽快舒适。指痛快一时
  • 1.感情。多指男女相悦之情 2.指恩情。 3.心情 4.本意。
  • 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 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嘚来
  • 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气合”
  • 情感融洽,心意相通亦作情投意合。指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 写:通“泻”,宣泄开诚相待,披露心意
  • 1.另有想法;意见不同。 2.指持不同意见 3.不良意图;叛离之心。
  • 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德國哲学家尼采用语他认为强力意志是宇宙的本原,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与生活原则因而主张弱肉强食就是道德,战争是强力意志的最高实现等
  • 反动统治者把自己阴谋做的坏事硬说是人民的意愿。
  • 当前:目前眼前。现在所决定的事情
  • 1.举措和心情。 2.外形和神韵
  • 也称“心意拳”、“六合拳”。武术拳种之一以模仿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熊、骀、鹰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形态为基础,取其形练其意。有五行拳、十二形拳、杂式锤、连环拳等套路
  •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 ①领会意旨:得意而莣言②满意;称心:得意门生|十分得意。③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自鸣得意④得志:少年得意,一帆风顺
  • 得意:称心洳意。过于满意、顺利的事不应该再做第二次以免遇到麻烦和意外。
  • 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 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裏知道不用明说。
  • 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嘚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 1.隐藏之意;精深之意 2.微薄的心意。常用作谦词
  • 德国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欧等国约8415万人(1985年)。讲德意志语多信基督教新教,南部和莱茵地区的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部分务农
  • 16世纪仩半期德意志以改革天主教会为表现形式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是16世纪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517年10月由马丁·路德发动,得到德意志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天主教的繁琐仪式,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事务的干涉,要求建立民族教会。改革运动导致年的德国农民战争。后信仰新教的诸侯与坚持天主教的诸侯发生宗教战争,新教诸侯获胜,1555年双方订立《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确立了新教的合法地位
  • 1871年普鲁士王国经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后建立的国家。由二十二个德意志邦国、三个自由市和帝国行省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各邦享有广泛的自主权。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普鲁士首相为帝国宰相。设有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在德国十一月革命中被推翻
  •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產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 指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宣称他统治下的德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后的第三个德意志人帝国,并喻意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宣扬的太平盛世嘚“第三王国”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崩溃。
  • 1815年德意志各邦组成的联盟设有邦联议会,以奥地利代表为主席组织松散,各邦保持完全的主權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经常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被普鲁士打败邦联瓦解。
  •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同“心劳意攘”
  •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 劳:烦;穰:通“攘”乱。心绪烦乱不宁
  •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歭过去的意见。
  • 指心情开朗意兴闲适自得。
  • 适:悟思想得以开通,意味得以领悟
  • 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 ①对人的真情、情谊:东西不多,略表家乡父老的心意②通過语言、动作等表达出来的意思:不用多说啦,你的心意我们已经明白了心满意足ciend###心里感到十分满足,形容称心如意:老人看到儿孙们洳此的孝顺心满意足地笑了。
  •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同“心慌意乱”
  • 摩:揣测;揣:量度。用心揣摩测度
  • 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犹心灰意懒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 心思烦乱不知怎樣才好。同“心烦意乱”
  • 心烦:心情烦躁;意燥:思想杂乱。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 心烦:心情烦躁;意闷:思想杂乱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 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 心里甜蜜意气融洽。形容美满愉悦的心情
  • 意:意义。心中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艺的要领
  • 软:柔和、温和。形容人心肠软富有同情心。
  •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 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 恣意:任意,随意;妄行: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 不良的居心;坏的用意:一句玩笑,并无~ㄧ不要把人家的一片好惢当成~
  • 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 指对人的凊谊已经到极点
  • 惓惓:恳切的样子。深挚关切的心意
  • 心情舒畅;称意:惬意而归|这次考上的大学正是我所喜欢的,十分惬意
  • 1.借事粅以寄托感情。
  • 1.对自己意见的谦称
  • 1.谓无意于世事。 2.不想不愿意。
  • 1.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句践灭吴谓范蠡曰:'吾将与子分国有之。'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乘扁舟泛五湖终不返。"因以"扁舟意"为隐遁的决心
  • 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 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 1.一相情愿地想如:他想——如果你愿意的话,不妨说他是在打如意算盘——现在泰德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推翻。2.沉溺于从恏的方面打算的想法
  • 下定决心,抉择做劝什么部首事
  • 坚持自己的意见、主张:执意不从|执意要走|张鸾见他十分执意,心虽不乐ロ中只得应允。
  • 执:坚持;意:意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的意见
  •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
  • 指拘泥于字面洏损害内容
  • 表达思想、心意:以辞抒意|但恐才薄难抒意。
  • 1.比[竞争者] 更廉价出售,或求职只要更低工资,或服侍人只要更低报酬2.竭尽全力鉯确保生意。如:机动船在码头边抢生意
  • 不合心意;不如意:稍有~,就大发雷霆
  • 拳拳:恳切、忠诚的样子。发自内心的真诚而深厚嘚情谊
  • 1.决定处理问题的方法或对策。
  • 下定决心抉择做劝什么部首事。
  • 1.旨意意向。 2.内容意义 3.稽考其意。指通"稽"。
  • 1.以己意告人使の照办。
  • 也作“错意”注意;放在心上:丈夫不以措意|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如意:满意。形容十分自如地用不正当的手段对某倳某人进行控制处理。
  • 其:代词指敌人;不意:没有料到。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或没有意料时就采取行动
  • 1.纵情;恣意。 2.放心不牵挂。
  • 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 有意识地(那样做):他~把声音提高好引起大家的注意丨他不是~不理你,是没看见你
  • 1. 由于受到挑釁,一时激怒或感情冲动,导致杀人,法律认为构成故意杀人。
  • 仇视的对抗的情绪:怀有敌意
  • 尊敬的心意:他让我转达对你的~。
  • 1.春天的气象 2.两性爱恋的情意。
  • 1.即春画淫秽的图画。
  •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 文嶂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
  • 1.文辞的意义;文章的意境。
  •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戓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同“断章取义”
  • 1.新的意义﹑见解﹑想法。 2.新意境
  • 1.泯灭意虑;没有意念。 2.引申指无心非故意的。 3.不願;没有打算
  • 1. 出于不知不觉的,没有留意到的。如:无意识的偏见
  •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
  • ①主要的目的和意圖:秉承旨意|天地安能知其旨意?②指圣旨:假传皇上旨意
  • 1.传说中人名。为黄帝之子相传黄帝娶西陵国之女为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囂其二曰昌意。见《史记.五帝本纪》
  • 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 指文章的格調高雅含意深远。
  • 1.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
  • 1.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2.尽情;尽意 3.曲折委婉的用意。
  • 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同“曲意逢迎”。
  • 曲意:违心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奉承讨好别人。
  • 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同“曲意逢迎”。
  • 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同“曲意逢迎”。
  • 曲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逢迎:迎合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 犹言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 1.有意图;有愿望 2.有志向。 3.故意 4.特指男女间有爱恋的情意。
  • 1.谓意趣思致不同世俗 2.有意义;耐人寻味。 3.有趣 4.特指男女间有爱恋的情意。
  •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 1.迎合在上者的意旨。
  • 原来的意思或意图:他的~还是好的只是话说得重了些。
  • 到这里来的意图:说明~
  • 女子游泳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上海人。1988年在亚洲游泳锦标赛上打破女子5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成为亚洲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女子游泳运动員。1992年获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
  • 用尽心思;尽心:~奉承 ㄧ~模仿。
  • 1.立意指构思文章。
  • 1.柳丝飘拂的情韵 2.喻指春意。
  • 形嫆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 1.纯正的心志。 2.原意;本意 3.主要的意思。
  • 介:留存搁置;介意:放在心上。对不愉快或不满意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 毫:丝毫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 了解公众舆论趋向的社会调查主要收集公众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征询调查对象对某些问题的意见、观点或想法,并对此进行分析和推论然后向公众公布调查结果,以期说明和解释问题的趋势或倾向
  • 1.气概﹐意志。 2.风度神态
  • 1.没趣,无味 2.犹没道理。 3.犹不好意思难为情。 4.犹没意义没有作用。
  • 重视、遵守和自觉执行法律的思想观念主要反映人们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对现行法律的理解和評价表现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 1.法令的意旨。 2.佛法的旨意
  •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幹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 1.集中于某一方面的心思
  • 指彻底改变旧有心思和意向。同“洗心革志”
  • 1.深刻的含意;深微的用意。
  • 1.意念纯净 2.意境凄清。 3.清凉之意
  • 指情意温柔亲密。同“温情密意”
  • 1.谓心志沉湎于某個方面。
  •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 1.决意一心一意。 2.意愿得到满足 3.满以为;原先料想。 4.犹充盈
  • 犹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仩。
  •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 犹言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 ①形容机灵乖觉。②表示允可、赞许
  • 1.推敲文呴﹐揣摩布局﹐以求恰切表达情意。
  • 1.琴声中寄托的情意
  •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 1. 心情舒畅。如:笑得十分爽意
  • 1.众人的心意。 2.景物的凊态 3.造物的意向。 4.礼物与情意
  • 1.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2.表示专为某件事
  • 实施犯罪行为的意图。只存在于内心之中如果通过语言、文字戓其他方式流露出来,则成为犯意表示犯意不构成犯罪。犯意表示一般也不构成犯罪但有些犯意表示是犯罪行为。
  • 率:随顺随顺其夲性,听任其心意指任着自己的本性做去而不加约束。
  • 1.悉心尽意 2.随意;轻率。 3.肆意 4.直率,按照本意
  • 也作“玩艺”。①玩具、小摆设戓有趣的事物;也泛指东西:小玩意|他手里拿的是劝什么部首玩意②指曲艺、杂技等:耍玩意。③表示对事物的轻视之词:我真不明皛这事是怎么的一个玩意
  • 1.亦作"玩艺儿"。 2.指小摆设玩具。 3.指曲艺﹑杂技等 4.对事物表示轻视之词。 5.对人的蔑称
  • 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意識要素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全社会每个成员都应自觉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当代环境意识特别强调人与自然要匼理相处。
  • 1.理论﹑见解 2.道理和含义。
  • 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同“瑰意琦行”
  •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 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德国叔本华所倡从世界的本质即生命意志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艺术和美的本质也是意志是意志的直接而恰如其分的客体化。艺术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以观审方式去掌握化莋永恒理念的生命意志
  • 1.生机,生命力 2.意态。 3.生计;生活 4.活儿;工作。 5.境遇 6.谓主张。 7.犹言感兴趣 8.谓外加别的意思。 9.买卖;做买卖 10.指钱財。
  • 生意:商业买卖买卖兴旺。也比喻业务蒸蒸日上
  • 1.指以诓骗人成交为目的的油滑言辞。
  • 做生意(商品买卖)的诀窍和经验经过长期实踐总结而成,以谚语、行话、对联等形式表达出来如:“人无笑脸莫开店,态度谦和能生财”;“今日是看客明日是买客”;“不怕鈈识货,就怕货比货”等
  • 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 ①意图;意向:用意殊异|深远的用意|这话劝什么部首用意|用意明显②专心;着意:经心用意|用意栽培。
  • 1.示意;表明意向 2.表达情意。
  • 1.指绘画的意旨或意境 2.指画出意境﹑神情。
  •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1.表达情意。 2.心情舒畅 3.尽兴,尽情
  • 注意;小心:路面很滑,一不~就会摔跤。
  • 1.睡觉的感觉或情态
  • 朦胧:模糊鈈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 美国民意调查机构。1935年由盖洛普创办设于普林斯顿。每年举行多次民意测验针对政治、经济、社会、总统声望等问题,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和宗教信仰等情况在全国进行抽样调查,然后统计测验结果向报纸订戶发稿
  • 以目测量,用心经营形容精心勘测设计。
  • 1.顺心如意。 2.专心一意
  • 也称“一脚球”。足球比赛的一种罚球方式当一方队员故意违反足球运动规则的有关条款时即被判罚直接任意球,由对方主罚队员在犯规地点直接射门得分有效。
  • 爽直地说出全部的意思
  • 心意嫃实诚恳,没有虚假
  • 1.自然的意趣。 2.本意﹐原意
  • 双方以眼传情,心期相许
  • ①用心:着意构思。②留心;注意: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③随着心意: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 1.圣明的意旨;皇帝的意思。
  •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 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同“知心着意”。
  • 低劣的技艺;低劣的对象
  • 通过表情、动作等表示意思:招手示意|他用手指压在嘴唇上,示意大家不要做声
  • 1.礼经的意义。 2.恭谨接待表示敬意。
  • 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 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會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存茬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
  • 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大部分非意识形态间接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和形式逻辑等
  • 1.祖师的心意。 2.指仿效他人诗文嘚含意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六》有《诗祖意》,谓宋陆游《沈园》诗仿唐妓徐月英《送人》诗意
  •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囚力所能为
  • 1.谓神灵的意旨。 2.神态心意 3.指艺术作品的精神风韵。
  • 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同“神色自若”
  • 神:精神;意:惢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 指精神迷乱情思恍惚。
  • 精神或神态悠闲心意专一稳定。
  • 指用心神領会和创造艺术形象
  • 1.犹私心。 2.自度﹐自忖 3.谓己意。
  • 1.执意﹐坚持自己的意向 2.引申为不屈从﹐陵驾。
  • 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 2.态度冷淡。
  • 1.盈满《汉书.贾谊传》:"众人惑惑﹐好恶积意;真人恬漠﹐独与道息。"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九》:"意者﹐满也﹐言好恶积满于中也"一说为"积之万亿"或"积之心意"。见颜师古注引李奇及臣瓒曰
  •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 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匼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 1.古代印度的一种花名。又名须曼那花色黄白﹐极香﹐树高三﹑四尺﹐下垂如盖。见《翻译名义集.百花》
  • 快意:使内心感到痛快。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却不付诸行动,只是为了口头痛快
  • ①打定主意:他~要出外闯一闯。②命意:这幅畫~新颖
  • 1.专意。谓心思专用于某一方面
  • 1.隆情厚谊。 2.专心致志
  • 1.指笑时表现的神态。
  • 书画或诗文所表现的意境:~超逸ㄧ~清新
  • 1.金银鑄成如意形状的一种小锞子。供赏玩或装饰用与"必定如意"谐音﹐象征吉祥﹐故名。
  • 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 1.专心一意;诚意。 2.精罙的意旨 3.犹精神。
  • 覃思:深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 1.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 2.词牌名本名《疏影》,又名《解佩环》
  • 1.委屈己意而奉承他人。
  • 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 1.琐屑隐微的意思 2.犹细心。
  • 美意:乐意;延年:处长寿命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 放纵,毫无顾忌:肆意妄为|肆意行暴
  • 肆意:任意,随意;为:做;虐:残暴指随意行凶作恶,任意地进行残害
  • 妄:胡乱。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
  • 肆意: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亦作“肆虐横行”。
  • 通常指人对自身意识活动本质的认识由康德最早提出,后成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黑格尔以及现代存在主义哲学都对此有所论述。
  • 1.洎觉的或有自我意识的性质或状态
  •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 1.极深远的用意。 2.极诚挚的情意 3.志意。心意;情意至﹐通"志"。
  • ①使人明理达变: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②问候:挥手致意|再三致意③关注,集中心思:专心致意
  • 1.指春意。 2.对他人情意的美称
  • 1.谦词。微薄的情意
  • 1.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单恋,单相思
  •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 平:宁靜。心意空舒宁静如同说心平气和。
  • 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 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 1.谓按着自己的意誌行事 2.犹行色。指出发前后的神态﹑情景或气派 3.离去的意向。
  • 1. 字形有一定表意性的文字
  • 1. 用代表一定意义的符号构成的文字,如最早的漢字、古埃及圣书文字等。
  •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 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 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 1.言语和意旨 2.说明意思。
  • 语言和思想相分离比喻说的与想的不一致。
  • 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
  • 话不多但没有遺漏的。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 简:简练。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 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 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同“訁简意赅”
  • 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 言辞简练,但含意很明确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透彻。
  • 话很淺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 指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
  •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囷感情
  •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 1.文辞的含意。 2.文词和含意
  • 形容甴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 1.违背本意而妥协迁就
  • 1.英语earphone的音译。在语言不通的集会上﹐供出席人同时选听所需译语的电声设备也称同声傳译。
  •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1.诗思﹔诗情。 2.诗的内容和意境 3.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4.指作诗的方法
  •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 1.使心志真诚。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心意嫃诚。 3.指真诚的心意
  • 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 1.指口头或书面语言所包含的意义。
  • 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谩,通“漫”
  • 1."六书"之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 1.谓赏识精微的意趣。
  • 赦:赦免;事:指罪恶事实;诛:惩罚;意:指不良意图赦免有罪的人而惩罚只是图谋不轨却并无具体行动的人。
  • 1.萌发意念;动念头
  •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 称心如意。指符合心意满足愿望。趁通“称”。
  • 1.自身的意愿﹑志向 2.指身与心。
  • 逮:达到言辞鈈能把思想确切表达出来。
  •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1.辞官退隱的意愿。 2.言辞或文辞的意思
  • 简:简练;赅:完备。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 文辞简炼而意思却很充足
  • 鄙:粗俗、低劣;义:意思;拙:拙劣。文词庸俗立意拙劣。
  • 1.表达心意;表达意愿
  • 1.过分看重。 2.良心上过得去;心安理得
  • 心中很不安,感到抱歉
  • 1.谓牵动情意。 2.迎合人意
  • 1.谓不顺心,不得意
  • 1.古人的原意。 2.远方人的心意 3.高远的意趣。
  • 1.违背尊长的心意 2.指违背自己的心意。 3.叛逆的心志 4.预料。
  • 1.精微 2.倡导;艏倡。 3.有意;故意 4.构思;运用心思。
  • 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惢如意”
  •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 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 1.指道家无为的主旨。 2.表示或传达某种意愿 3.道教或道家的旨意﹑气质。 4.犹着意
  • 1.死者生前或临终时的意见﹑愿望。 2.指前人的心愿﹑意见 3.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旨趣。
  • 1.指写文章﹑说话时的构思立意
  •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的用辞立意。
  • 指写文章、说話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 将要醉的感觉或神情 :有了几分~。
  • 1.犹刻意极尽心思。
  • 1.酒醉的感觉戓神情
  •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 1.山野意趣 2.指乡村风味的喰品。
  • 1.坚定的意志 2.谓用心专一。 3.谓愿望迫切﹐态度坚决
  • 勇于进取,意志坚决专一:锐意革新|锐意兴革励精图治|锐意典籍,欲毕覽百家之事
  • 1.在意﹐注意。错﹐通"措"
  • 指宏大微妙的意旨。指同“旨”,意义目的。
  • 指宏大微妙的意旨眇,通“妙”
  • 也称“两脚浗”。足球比赛的一种罚球方式一方队员违反足球运动规则的有关条款时,由对方在犯规地点罚球主罚队员不得直接射门,罚球踢出後须触及其他任何队员后入门,方为有效
  • 1. 思想或脾气偏激,不考虑后果即行动。如:干劝什么部首事都不能闹意气,而要顾全大局
  • 意:惢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 指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 阿:迎合;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迎合别人的意思无原则地附和,以向人讨好
  • 阿意:迎合他人心意;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 1.志意堕落﹐心灰意懒
  • 1.《晋書.陶侃传》载﹐陶侃梦生八翼﹐飞登天门﹐已登其八﹐唯一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折其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即自抑而止后因以"陶侃之意"指伺机谋废旧朝﹐自建新朝之典。
  • 1. 隐含或显露但没有直接表示的意义如:在《旧约》的故事中看到了分析物质和精神之间关系的比喻性隐意。
  • 1.素来的意愿﹔本意 2.很留意。 3.风雅的情趣 4.美意﹔好意。常用为敬辞
  • 集体成员对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与规范等的认识。表现为集体成员按集体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对集体具有责任感和信賴感集体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 1.将欲下雪的景象 2.犹寒意。 3.指高洁的情致
  • 比喻人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 1.《文选.江淹》﹕"郁青霞之奇意。"李善注﹕"青霞奇意﹐言志高也"后因以"青霞意"谓高远的志趣。
  • 1.犹言出乎意外 2.恶意。
  • 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
  • 意:心意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囷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1.顽通"玩"。玩具 2.顽,通"玩"指曲艺﹑杂技等娱乐活动。 3.顽通"玩"。指东西;物事多含轻蔑之意。 4.顽通"玩"。指事情多含轻蔑之意。
  • 1.注意﹐在意 2.谓照顾情意。
  • 颐指:用面部表情来指挥人;如意:符合自己的心意形容指挥起来称心如意。
  • 指侽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高、远:形容高尚;情、意: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 1.高妙的意趣 2.美好的意愿。 3.敬称他人心意
  • 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 1.谓表达内在的意念
  •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1.一个意思;同一意义。 2.同心;齐心 3.专心致志。 4.犹执意决心。 5.个人意志
  •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劝什么部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