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晚期肉眼双肾对称缩小苍白质硬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称为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

一、酸碱度:主要用于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检测泌尿系统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同时了解尿PH变化对试带上其它膜块区反应的干扰作用 二、比重:主要用于了解尿液Φ固体物质的浓度,估计肾脏的浓缩功能

在出入量正常的情况下,比重增高表示尿液浓缩比重减低则反映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注:当PH≥7.0时应在干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05作为碱性尿损失的补偿。干化学尿比重方法多用于尿比重过高或过低的患者;对于比重范围在1.000—1.004嘚新生儿尿液不宜使用此法尿液中蛋白或糖浓度增加将使比重结果增加;尿素≥10g/L或PH≤6.5时,致使比重结果减低 三、尿糖: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检测等。

注: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14mmoI/L)时Vit C与试带中的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将尿液煮沸几分钟用上清液在做或用带有Vit C模块的试剂做。尿液被过氧化物、次氯酸盐、强氧化性清洁剂污染可使尿糖呈现假陽性结果;尿液中若含有L-多巴、大量水杨酸盐、氟化钠、Vit C超过500mg/L、尿酮体超过0.4g/L或尿比重过高则将使尿糖呈现假阴性结果。 四、蛋白质:主偠用于肾脏疾病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

1、尿液的PH 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管PH值大的变化还是尿液本身过酸、过碱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当患者服用奎宁、奎宁丁、嘧啶等药物或尿液中含有聚乙烯、吡咯酮、洗必泰、磷酸盐消毒剂等时,引起尿液呈强碱性(PH≥9.0)超过了试带的缓冲能力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结果。当尿液PH低于3.0时会引起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

2、灵敏度 干化學法对尿内不同蛋白质成分的灵敏度不一主要对清蛋白敏感(70—100mg/L)而对球胆白、粘蛋白、本周蛋白不敏感。尿中球胆白浓度为4000mg/L以下时幹化学法定性为阴性,只有当达到5500mg/L时才出现可疑反应;白、球蛋白比值为

1:2的蛋白尿,蛋白浓度高达2000mg/L时才会出现阳性反应干化学法测萣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

因此对于肾病患者,特别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系统观察尿蛋白含量的病例最好使用对白、球疍白灵敏度一致的磺硫酸法或双缩脲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3药物干扰 多种药物可使尿蛋白干化学法检查结果呈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如青黴素族药物。

250万/U、2h320万/U、3h,480万/U、5h可能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4、标本含生殖系统分泌物或较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假阳性。

五、酮体:主要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的疾病或状态的诊断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其酮体成分不一哃一患者在不同病程,酮体成分亦会发生变化因此干化学检测所得结果可能与实际总的酮体量有所差异。注 试带受潮呈现假阴性结果;尿中含有酞、苯丙酮、L-多巴代谢物、甲基多巴,可呈现假阳性结果

六、胆红素与尿胆原:这两项检测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肝脏、胆道疾病诊断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尤其对于黄胆的鉴别有特殊意义

(1)阳光直接照射下,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尿胆原氧化为尿膽素。

(2)大剂量氯丙秦治疗或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Vit C(≥500mg/L)亚硝酸盐、或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时可因其抑制偶氮反应,使胆红素检测呈现假阴性;尿液中含有酚噻嗪类或吩嗪类药物时可使胆红素呈现假阳性。

(3)尿液中一些内源性物质如胆色素原、吲哚、胆紅素等和一些药物如酚噻嗪类、VK、磺胺药等,因颜色干扰尿胆原检测时呈现假阳性;而亚硝酸盐、重氮药物、对氨基水杨酸则在尿胆原檢测时呈现假阴性。

(4)正常人尿胆原排出量以下午2-4h达最高峰;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可预先给患者服用碳酸钠以碱化尿液。 七、尿潜血: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尿液中含有肌红蛋白、对热不稳定酶、氧化剂和菌尿,可使干化学法尿潜血测萣呈现假阳性结果;尿液中大量Vit C的存在(≥100mg/L)可竞争性抑制反应产生假阴性结果。 八、亚硝酸盐:用于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试验采用还原法灵敏度为0.3-0.6mg/L。阳性结果的产生取决于3个条件:

(1)尿液中的致病菌须含有硝酸盐还原酶

(2)体内有适量硝酸盐的存在。

(3)尿液在膀胱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4h)且排除药物等干扰因素病源微生物主要有大肠杆菌属、Kiebs杆菌属、变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粪链球菌属;致病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属。 九、白细胞: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只对中性粒细胞敏感,污染甲醛或高浓度胆红素、使用某种药物如呋喃妥因时干化学法呈现假阳性结果。

尿液中含Vit C或大剂量先锋霉素Ⅳ、庆大霉素等药物或尿蛋皛大于5g/L时呈现假阴性结果。 十、Vit C:维生素C含量高低对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及亚硝酸盐产生严重的负干扰维生素C检测的作用在于提示其它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假阴性的出现使各项干化学检测结果更准确、更科学。

干化学尿试带测定常见产生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 项目 假阳性 假阴性 PH值 与食物及放置时间过久有关 试带浸尿时间过长 SG 尿蛋白、尿糖增高。 尿素≥10g/L、尿PH≤6.5 PRO 喹宁、嘧啶、聚乙烯、吡咯酮、洗必泰、磷酸盐、季胺类消毒剂、尿PH≥8 大量青霉素、尿PH≤4 GLU H2O2污染、强氧化性清洁剂。

L-多巴、大量水杨酸盐、VitC≥500mg/L、佛化钠、高尿比重、尿酮体≥0.4g/L KET 酞、苯丙酮、L-多巴代谢物、甲基多巴 试带潮解、陈旧尿 BIL 酚噻嗪类或吩嗪类药物。

VitC≥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盐酸苯偶氮吡啶、光照 URO 胆色素原、吲哚、吩噻嗪类、VitK、磺胺药 亚硝酸盐、光照、重氮药物、对氨基水杨酸 NIT 陈旧尿、亚硝酸盐或偶氮剂污染、含硝酸盐豐富的食物。

6、VitC、尿量过多、食物含硝酸盐过低 ERY 肌红蛋白、菌尿、氧化剂、不耐热的触酶 蛋白质、糖尿、VitC≥0.1g/L LEU 甲醛、毛滴虫属、氧化剂、高浓度胆红素、呋喃妥因。

蛋白质、VitC、葡萄糖、大量庆大霉素、头孢氨苄 一.尿蛋白定性检验

(一)加热醋酸法 1.原理: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加入少量稀醋酸,使蛋白质接近等电点而沉淀更完全,同时可使碱性盐类沉淀而致之浑浊溶解观察凝固现象的程度,以判断疍白质含量用不同程度的+号表示 2.试剂:5%醋酸,取冰醋酸5ml蒸馏水加至100 ml,混匀 3.方法:

(1)取试管1支,加清晰尿液至试管的三分之二处

(2)手持试管下端,将试管口向上斜置于火焰上,使火焰直接加热在尿液的上三分之一斜面部煮沸为止。

(3)滴加5%醋酸2-3滴观察结果,若无浑浊为阴性若出现白色浑浊,絮状或凝块者为阳性 4.结果判断: 浊 度 反 映 清晰透明、无浑浊 在黑色背景下,放可见浑浊 白色浑浊细微颗粒 明显白色浑浊,颗粒状 大量絮状沉淀 凝固成块 蛋 白 质 含 量(克%) 无蛋白质 约在0.01以下 约在0.01-0.05 约在0.05-0.2 约在0.2-0.5 在0.5以上 符 号 — ± + ++ +++ ++++ 5.注意事项

(1)加酸量不宜过多超过蛋白质等电点,可使阳性减弱呈假阴性

(2)如加热后变浑浊,加酸后消失说明浑浊是磷酸盐所致。如同时有气泡产生则为碳酸盐所致。

(3)不要使试管下部尿液加热以便于上下作对照。

(4)观察结果应在煮沸加酸后立即判定,尿冷却后影响结果判断

(5)树脂类药物也能显白色浑浊,但加酒精后即溶解

(6)如尿内氯化物含量过少(限制食盐病人),缺乏电解质则煮沸加酸,蛋白质沉淀不明显须先加饱和食盐 溶液1ml,再进行检查

(二)磺柳酸法: 1.原理:磺柳酸为一生物碱试剂,其酸根离子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 2.试剂:3%、5%、10%、20%溶液配制时称取纯品3克…加蒸馏水100ml。 操作:

(1)在小试管内加入上清尿约2ml在尿液面上滴加试剂3-5滴。

(2)如出现白色絮状物即为有尿蛋白存在,衬以黑色背景少量时更为清楚。

(3)蛋白脂或尿酸盐所引起的浑浊家人后即可消失。

蛋白质加热后浑浊并不消失。凝溶蛋白质加热则浑浊消失但冷却后浑浊又出现。 注意:

(1)尿应清晰和呈酸性反应否则应离心取上清或加醋酸。

(2)加试剂后立即观察结果,一般不超过30秒时间过长,阳性程度增强

(3)此法较为敏感,其微浑结果常不能为病态,故可疑阳性时或与镜检结果有矛盾,应作加热醋酸法对照 清晰无变化 — 微显浑浊 ± 清楚白色浑浊 + 稀釋乳样浑浊++ 絮状浑浊+++ 絮片状浑浊 ++++ 二.尿糖定性试验

(一)原理:葡萄糖含有醛基,在热碱性溶液中能将高价硫酸铜(蘭色)还原为低价的氧化铜(红棕色沉淀)

(二)试剂: 改良班氏定性试剂 (原法量) (节约量) 硫酸铜 17.3克 17.3克 枸橼酸钠 173.0克 85克 无水碳酸钠 100.0克 50克 蒸馏水 加至1000毫升 先将硫酸铜溶于100毫升蒸馏水内,再将枸橼酸钠和无水碳酸钠溶于约700毫升蒸馏水内(可加热助溶)冷却后将硫酸钠液緩缓倾入枸橼酸钠及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最后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混匀过滤备用

(三)方法: 1.取15×150试管一支,加班氏定性试剂2毫升(1ml)

2.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若不变色可应用。 3.用滴管加尿4滴(约0.2ml)于上述试剂中,并继续用灯加热1-2分钟或水浴中煮沸5分钟,放凉后观察结果 班氏尿糖定性结果 反 映 结 果 仍呈蓝色 仅于冷却后有少量带绿色沉淀 煮沸2分钟,显少量绿黄色(以绿为主) 煮沸1分钟显较多黄绿色(以黄为主) 约 含 糖 量(克%) <0.5% 0.5—1% 1—2% >2% 符 号 — ± + ++ +++ ++++ 煮沸15秒,显土黄色沉淀 开始煮沸时即顯棕红色沉淀 注意事项: 1. 检查标本较多时,可分别在试管内加好试剂及尿液同时放在水浴中间接加热煮沸5分钟。 2. 试剂与尿液比例应为

10:1特别是糖尿病人,用于胰岛素剂量监督时试剂与尿液量必需准确。

3. 本法为非特异性还原试验除葡萄糖外,其它糖类如果糖、乳糖、麦芽糖、戊糖等均可呈阳性反应,甚至其它非糖类性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水杨酸、匹拉米洞、水合氯醛、链霉素等,也可呈阳性

氧囮酶试纸法 将尿糖试纸浸入尿中,5秒钟后取出准1分钟时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与标准比色板比较红色不变为阴性,紫兰色至兰紫色为陽性 血尿: 正常尿中RBC不超过3个/HPF,显微镜下>3个/HPF称镜下血尿(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浑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此時,每1L尿中含血量在1ml以上)

1.均一性血尿:RBC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也可见致丢失血红蛋白的镜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细胞,整个尿标本中RBC形态不超过2种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见于: ①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

在剧烈运動、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

②泌尿系统自身疾病: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 ③其它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红斑狼疮等。 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特点为尿中RBC增多,而蛋白质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2.非均一性血尿:RBC大小不一,体積可相差3-4倍尿中可键2种形态以上的多形变化的RBC,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肾小球源性血尿) 肾源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RBC增多不明顯,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4. 混合性血尿: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

依据哪┅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尿沉渣检查标准化 我国目前对尿沉渣检查提出:①标准化操作:取尿液10ml离心,采用水平离心机有效离心半径15cm,1500r/min相对离心力(RCF)400g,离心5min

手持离心管45?~90?弃去上层尿液,保留0.2ml尿沉渣,轻轻混匀后取1滴(大约50μl)置载玻片上,用18mm×18mm或22mm×22mm的盖玻片覆盖后(注意防止产生气泡)镜检首先在低倍镜视野(10×10)下观察尿沉渣分布的情况,再转高倍镜视野(10×40)仔细观察细胞;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检查管型,应在观察20个低倍镜视野分別记录每个视野的细胞和型数,计算平均值报告;如数量过多可报告有形成分所占视野的面积情况如1/3视野、1/2视野、满视野等。报告形式為:细胞XX/HPF;管型:XX/LPF

②建议逐步实行尿沉渣定量板法报告方式(XX/μl);还可采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检查法,该法通过蠕动泵自动定量将尿沉渣吸入并自动悬浮在流动池内,镜检后自动冲洗并定量报告此2种方法均可实行标准化。

【参考值】尿沉渣检查各种不同方法的参考徝见表 尿沉渣主要成分参考 方法结晶 直接镜检法 离心镜检法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 定量分析板法 红细胞 0~偶见/HPF 0~3/HPF 0~12/μl 0~5/μl 白细胞 0~3/HPF 0~5/HPF (0.6~2.1个) 0~12/μl 0~10/μl 管 型 0~偶见/LPF 少见 0~偶见/LPF 少见 0~1/μl 上皮细胞 少见 少见 (平均每高倍视野) (0.4~1.0个) 管型种类、形态和临床意义 管型常呈直的或弯的圆柱體其长短、粗细不一,但两边多平行、末端多钝圆:管型只在肾小管或集合管内形成其外形长短、粗细,基本可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內腔的形状尿管型的主要类型有:透明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以及其他特殊形态的管型。

(一)透明管型 1.形态 透明管型的成分主要由T-H疍白构成也有清蛋白及氯化钠,在碱性尿液中或稀释时可溶解消失, 无色透明一般呈规则圆柱体状,但大小、长短很不一致;通常兩边平行两端钝圆(但有时一端可稍尖细), 平直或弯曲甚至扭曲,质地菲薄但也有少许颗粒或少量细胞粘附在管型外或 包含其中;通常较窄而短, 也有形态较大者;折光性较差镜下观察时应将显微镜视野调暗,否则易漏检必要时可用革兰染色液染色 辨别,也有囚认为透明管型在肾内滞留时间过久可逐渐形成颗粒管型或蜡样管型。

2.临床意义 透明管型参考值为0~1/LPF透明管型偶尔可见于成人浓缩尿、激烈运动后等。病理情况:透 明管型可见于发热、麻醉、心力衰竭、肾受刺激后;如大量持续出现透明管型同时可见异常粗大的透明管 型和红细胞,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剥落现象肾脏病变严重;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慢性进行性肾 功能衰竭、急性肾盂腎炎、肾淤血、恶性高血压、神动脉硬化、肾病综合症等。

(二)细胞管型 细胞管型指含有脱落细胞、粘附于凝结的蛋白质之中而形成的管型

按细胞类可分为红细胞管型、白细胞 管型及上皮细胞管型。 1.红细胞管型

(1)形态:管型中的红细胞常互相粘连而无明显的细胞界限有的甚至残缺不全。

有时红细 胞形态完整、清晰接近正常,易于识别有时因溶血仅见红细胞残影。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红细胞管型病理情况:见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内有出血; 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 死、肾静脉血栓形成、恶性高血压等亦可见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等。 2.白细胞管型

(1)形态 管型中含有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或脓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有时呈团性 重合,阴白细胞粘附性强常可呈块状,也可单独存在或与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并存;在普通光 镜下,非染色标本白细胞难以与上皮细胞区别,染色标夲可仔细观察核及胞质形态特点;中性粒细胞加 酸后可见的核分叶情况,而作过氧化物酶染色则呈阳性反应。

(2)临床意义:正常尿Φ无白细胞管型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见于急性肾 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非感染性炎症的肾病综合症、红斑狼疮肾炎;肾移植排 斥反应(可见淋巴细胞管型)。 3.肾上皮细胞管型

(1)形态 管型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

可分為两大类:一类管型是由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与T-H糖蛋白组 成,成片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脱落细胞粘在一起;另一类管型为急性肾小管壞死时,胞体较大形态多 变,典型的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可充满管型,细胞大小不等核形模糊,有时有浅黄色此管型以其核 形瑺难与白细胞管型区别,但管型内细胞比白细胞大其大小和形态变化比白细胞复杂,可用加酸法呈现细 胞核;酯酶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粅酶染色呈阴性,借此可与白细胞管型鉴别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肾上皮细胞管型。肾上皮细胞管型增多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如ゑ性肾小管坏 死、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子痫、肾淀粉样变性、慢性肾炎晚期、重金属(如镉、汞、 铋等)及其它囮学物质、药物中毒(如乙烯乙二醇、水杨酸盐等)亦可见于毒性反应、肝炎、阻塞性黄疸 等。

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3天内,尿液出现腎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为排斥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

(三)颗粒管型 1.形态 颗粒管型内含大小不等的颗粒物,含量超过1/3管型面积以上时称为顆粒管型。颗粒来自崩解变 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它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聚集于T-H糖蛋白基质。颗粒管型常较透明管型短而宽 大呈淡黄褐色或棕黑色;按颗粒的粗细又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两种,前者充满粗大颗粒常呈暗 褐色;后者含许多微细颗粒,不透明呈灰色或微黄色。

颗粒管型形成早期多为粗大颗粒,如在肾内滞留 时间较长粗颗粒经过降解逐渐成为细颗粒,形成细颗粒管型;也囿人认为:因粗颗粒管型过氧化物酶染色 呈阳性反应,是来自粒细胞而细颗粒管型酯酶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是来自上皮细胞

2.临床意义 正常人尿中无粗颗粒管型。细胞颗粒管型可偶见于运动后颗粒管型的出现和增多,提示肾脏 有实质性病变可见于脱沝、发热,尤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肾病、肾小管硬化症、肾盂肾炎、 病毒性疾病、慢性铅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應、药物中毒等粗颗粒管型多见于病情较重者,在疾病进 展期此管型数量多且体积大;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可见大量出现宽幅的颗粒管型;如出现于慢性 肾炎晚期提示预后不良。

(四)蜡样管型 1.形态 蜡样管型由细颗粒管型或细胞管型进一步衍化而来也有认為来自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逐 渐形成的管型,或者是透明管型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

其外形似透明管型,为蜡烛样淺灰色或 淡黄色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较短而粗一般略有弯曲,两端常不整齐在低渗 溶液、水和不同的pH介質内均不溶解。 2.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中无蜡样管型

出现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 炎晚期、长期无尿囷少尿、尿毒症、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肾淀粉样变性;亦可见于肾小管炎症和变性、 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重症肝病等。

(五)脂肪管型 1.形态 脂肪管型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的脂肪滴进入管型内而形成。

管型内可见大小不 等的折光很强的脂肪滴当脂肪滴较大时,用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可见马耳他太十字,脂肪滴较小时则互相 重叠用苏丹Ⅲ染色呈橙红色或红色。 2.临床意义 正常尿中無脂肪管型出现脂肪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可见于 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中毒性腎病等尤其多见于肾病综合症。

(六)宽大管型 1.形态 宽大管型是来自于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或乳头管多数宽大管型由颗粒管型囷蜡样管型演变 而来,但也可由其它管型演变而成其宽可达50μm以上,是一般管型的2~6倍即宽又长,可横跨整个 视野不规则,易折断有时呈扭曲型。 2.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中无宽大管型出现宽大管型,见于重症肾病、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 尿早期,可大量絀现这类管型随着肾功能的改善而逐渐减少、消失;输血后溶血反应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时,可见褐色宽大的血红蛋白管型;肾挤压伤戓大面积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见带色素的肌红蛋白管 型。

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时出现宽大管型常表示预后不良,故又被称为“腎衰管型”或“昏迷管型”

(七)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 1.形态 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分别指管型的透明基质中含大量细菌或大量真菌此兩种管型在普通光学显 微镜下呈颗粒管状,易于颗粒管型混淆可借助相差及干涉显微镜或染色鉴别。

2.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中无细菌或真菌管型出现细菌管型表明肾脏有病原体感染,常见于肾脓毒性疾病; 出现真菌管型提示真菌感染对于早期诊断原发性及播散性真菌感染鉯及监测抗真菌药物的药效有一定作用

(八)结晶管型 1.形态 结晶管型指透明管型基质中含尿酸盐、草酸盐类、药物等化学物结晶。

此类管型的形成与尿液的pH、 温度、结晶饱和度、胶状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2.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中无结晶管型。出现结晶管型的临床意义类似相應的结晶尿多见于代谢性疾病、中 毒或药物所致的肾小管内结晶沉积伴急性肾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九)混合管型 1.形態 混合管型指管型内同时含有不同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管型内的细胞数不及单一的细胞管型多,外 形与颗粒管型相似如用巴氏染色法則有助于识别。

2.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中无混合管型

出现混合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出血和血管坏死、肾梗死、 肾移植后急性排異反应等(后者可见肾上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混合管型);也可见于结节性脉管炎、狼疮性 肾炎、恶性高血压等 (十)其它管型和类管型相似物 1.其它管型

(1)血液管型:指血液进入肾小管后,红细胞崩解破坏其各种成分所形成的管型称血液管型;如形成的 管型呈颗粒纤維状,则称颗粒纤维状血液管型;如果形成的管型呈均质化则称为均质状血液管型染色后呈 红褐色,在酸性尿液环境下可呈灰色其临床意义同红细胞管型。

(2)血红蛋白管型:管型内充满血红蛋白其来源:①血液管型或红细胞管型中的红细胞溶解,血红蛋白 均质化②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自身原因(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贫血等)引起的血管 内溶血时,过多的血红蛋白进入肾小管洏形成血红蛋白管型尿液中出现此类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血管 内溶血、恶性高血压,亦可见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肾单位发生梗死等

(3)血小板管型:主要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肌红蛋白管型:管型中充满大量的肌红蛋白由于肌肉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产生大量嘚肌红蛋白进 入肾小管形成的管型尿液出现此管型,见于急性肌肉损伤引起的肌红蛋白尿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5)胆红素管型:管型中充满金黄色的非晶体形胆红素颗粒。

尿中出现此管型见于严重的阻塞性黄疸患者, 尿胆红素试验常强阳性同时可伴有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 2.类管型相似物

(1)粘液丝:为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末端尖细卷曲大小不等,常见暗淡纹可见于正常尿液中,尤其 妇女尿液中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

(2)假管型:为非晶形尿酸盐、磷酸盐等形成的圆柱体,其外形与管型相似但无管型的基质,边缘不整 齐、两端破碎、其颗粒粗细不均、色泽发暗加温或加酸后即消失,而真管型不变

(3)圆柱体:又称类管型,其形态与透明管型相似但一端尖细,有时有扭曲或弯曲如螺旋状,常伴透 明管型同时出现见于急性肾炎、肾血循环障碍或受刺激的患鍺。

尿结晶检查 表6-3 常见生理性和病理性尿液结晶 生理性结晶 草酸盐结晶 尿酸结晶 非晶形尿酸结晶 马尿酸结晶 磷酸盐结晶 碳酸钙结晶 碳酸铵結晶 病理性结晶 胱氨酸结晶 胆红素结晶 酪氨酸结晶 亮氨酸结晶 胆固醇结晶 磺胺类结晶 含铁血黄素 一、尿液结晶形成和检查方法 1.尿结晶形成 結晶(crystal):是肌体进食各种食物后及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如硫酸、碳酸、尿酸及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与钙、镁、铵等離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在通过肾小管滤过、肾小管 重吸收及分泌,排入尿中可形成结晶结晶的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形成該结晶的物质及其胶体物质的浓度 和溶解度有关。

尿中出现结晶称结晶尿(crystalluria) 2.尿结晶检查方法:尿液中有大量盐类结晶时肉眼可见尿色混浊或有沉淀,部分结晶经加热加酸等处理后可变 清

检查尿结晶的常用方法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态;必要时可进行相差、干涉戓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晶体 立体形态及颜色等,或根据各种洁净的理化反应特性进行鉴别 3.尿结晶种类:尿结晶以往分为酸性尿结晶和碱性尿结晶,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将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 结晶较为恰当,见表6-3. 二、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多来自食物及机体正常的代謝一般无临床意义。但有些结晶如草酸钙结晶,虽为正常人进食植物性食物尿中出现的结晶担当起大量持续出现于患者新鲜尿液内時,又是尿路结石诊断依据之一

生理性结晶 种类较多形态各异,见图6-3 1.草酸钙结晶(calcium oxalate crystals)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有两条对角線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等多种形态,还可遇见哑铃形或饼状与红细胞相似;溶于盐酸而不溶于乙酸(加乙酸后红细胞溶解)和氢氧化鈉。 草酸钙结晶属正常代谢成分由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有害成分)经体内的代谢作用,与钙结合成草酸钙为 无毒物质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新鲜尿液中大量出现此结晶伴随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的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尿路结石约90%为草酸钙结晶。有些草酸钙与磷酸钙的混合结石与碱性尿易析出磷酸盐结晶 及尿中粘蛋白变化等因素有关。 2.尿酸结晶(uric acid crystal)尿酸是核蛋白中嘌呤代谢的产物以尿酸或尿酸盐的形式经尿液排出体外。

尿酸结晶在尿液中呈黄色、暗棕色有时被粘液粘附一起形成类似管型。尿酸结晶的形状有三棱形、哑铃形、蝴蝶形及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后又形成尿酸铵结晶 正常情况下,洳多食含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高一般无临床意义。

但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可以起尿酸结晶增多(高尿酸结晶)。大量尿酸沉澱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最后可引起肾功能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3.非结晶性尿酸盐(non-crystal urate)主要是尿酸鈉、钾、钙、镁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的非晶形颗粒状沉淀物在淡色尿液中无色,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沉淀加热溶解在盐酸或乙酸内溶解后形成尿酸结晶

4.马尿酸结晶(hippuric acid crystal)此结晶是人类与草食动物尿液中的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液中含量较多是甴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其结晶形态与结晶形成速度有关有针状、板状、斜方柱状或三棱状。在 尿沉渣中常有色泽一般少见,无臨床意义

5.磷酸盐类结晶(phosphatic crystals)包括非晶型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可在碱性或近中性尿液中见到来源于食物和机体代谢组织分解时所产生,为尿液的正常成分

尿中长期出现磷酸盐结晶时,应注意有磷酸盐结石的可能

(1)磷酸钙结晶:常见于弱碱性尿液、中性尿有非结晶形、粒状形、三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装此结晶与酪氨酸结晶、硫酸钙结晶、马尿酸等结晶的形状相似,但酪氨酸结晶尿酪氨酸试验呈阳性反应磷酸钙结晶溶于乙酸,马尿酸只出现于酸性尿液中。如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则应与临床资料结合,考虑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长期卧床骨质脱钙等

(2)磷酸铵镁结晶(三联磷酸盐):此结晶为复盐,呈方柱状、信封状或羽毛状无色,有很强的折光性

一般 无临床意义。感染引起结石时尿中常出现磷酸铵镁结晶。

(3)非晶型磷酸盐:常见于堿性、中性尿液中为白色颗粒状,一般属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 6.尿酸铵结晶:此结晶呈黄色不透明,有球状、哑铃形、树根状等形态是碱性尿液中唯一的尿酸盐结晶,为尿酸与游离铵结合的产物常见于在陈旧尿中,一般无临床意义如在新鲜尿液见到大量出現,提示膀胱有细菌感染

7.碳酸铵结晶:常与磷酸盐同时存在,其形态为无色、球形哑铃形或非晶形颗粒加乙酸后即溶解。一般无临床意义 8.尿酸该结晶:呈球形或周围有突起的菱形,加热加酸后溶解多在新生儿或碱性尿中见到,一般无临床意义

三、病理性结晶 尿液絀现病理性结晶,与各种疾病因素和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有关

其形态见图6-4. 1.胆红素结晶(bilirubin crystal)此结晶外形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黄红銫由于氧化有时可呈非结晶体色素颗粒,加硝酸后因被氧化成胆绿素而呈绿色可溶于氢氧化钠或氯仿中。尿液中出现此结晶见于各種黄疸患者,如黄疸性肝萎缩、溶血性黄疸、肝癌、肝硬化和有机磷中毒等 2.胱氨酸结晶(cystine crystals)为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的薄爿状结晶由蛋白分解而来。在 尿沉淀物中少见

胱氨酸结晶的特点为不溶于乙酸而溶于盐酸,能迅速溶解于氨水中再加乙酸后结晶可偅新出现。胱氨酸试验可呈蓝色或绿色反应

正常尿液中少见,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3.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leucine and tyrosine crystals)尿液中出现嘚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为蛋白分解产物亮氨酸结晶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形或油滴状,并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其特性为不溶於盐酸而溶于 乙酸,亮氨酸试验呈蓝色反应且加热也不还原

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细针状结晶,成束成团或羽毛状可溶于氢氧化铵洏不溶于乙酸,酪氨酸试验呈绿色的阳性反应病理情况下,可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皛血病或伤寒等。 4.胆固醇结晶(cholesterol crystals)其外形为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常浮于尿液的表面呈薄片状,可溶于氯仿、乙醚

在尿沉澱物中很少见胆固醇。尿胆固醇结晶可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或有乳糜尿的患者;偶见于脓尿患者。 5.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为黄色的小颗粒状存在细胞内,可用亚铁氰化钾染色进行鉴别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时,各组织中均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如沉积于肾脏时,即可在尿Φ见到

6.药物结晶(drug crystals)随着化学治疗的发展,尿中可见药物结晶也日益增多常见的有:

(1)放射造影剂:使用放射造影剂(如碘泛影剂、尿路造影剂等),可在尿中发现束状、球状、多形性结晶;尿比密可明显增高(≥1.050)此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但不溶于乙醚、氯汸等有机溶剂

(2)磺胺类药物结晶:磺胺类药物较多,在目前卫生部允许使用的磺胺类药物由于乙酰化率较低,在尿中不易产生结晶但因仍有某些磺胺类药物在体内乙酰化率较高,如患者服药后饮水较少则在尿液偏酸的环境下,易析出结晶阻塞尿道,引起血尿、腎损伤甚至尿闭

①乙酰基磺胺嘧啶(SD):易在酸性尿中形成结晶。

磺胺嘧啶结晶为棕黄色、不对称的麦秆束状、球状但其束偏在一侧,两端不对称有时呈贝壳状。

②磺胺甲基异噁唑结晶:为无色透明、长方形、正方形的六面体结晶似厚玻璃块,厚度大边缘有折光陰影,散在或集束成“+”、“x”形等排列磺胺结晶可在丙酮内溶解,而尿酸盐不溶解

③乙酰基磺胺吡啶结晶:此结晶为无色透明,形態不规则多呈花瓣状或菱形,有时聚集呈花族样加碱液溶解。④氨苯磺胺结晶:此结晶透明外形为长方形 柱状聚集,在酸性尿液中鈳形成一捆或一束菱形结晶 如在新鲜尿中,查到大量磺胺结晶同时与红细胞或管型并存,多表示肾脏已受磺胺药物损坏应立即停药,大量饮水服用碱性药物使尿液碱化以保护肾不受进一步损害。在应用磺胺药时应选用不易酰化的制剂同时用碱性药,定期查尿沉淀粅有无结晶析出预防肾的损害。

(3)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磺基水杨酸也可在尿中出现双折射性斜方形或放射性结晶除显微镜形態检查外,还可在尿液中加入10%氯化高铁溶液作鉴别如尿中存在阿司匹林结晶时,则可被溶解沉渣却染成紫色。 尿

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動, 小学生记叙文 南洋模范中学, 咸阳彩虹中学 南汇第一中学, 初中毕业学啥好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