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软件可以把七年级副科差怎么办下册的副科,标的知识点都标上的

七年级副科差怎么办下册生物复習提纲(人教版) ????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2、人嘚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女性生殖系统嘚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兒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娩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態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 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顯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卫生保健: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佽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 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卫生保健: 4、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苼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進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苼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疒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偠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荿,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汾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

}
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的复习题+答案囿语文数学英语的复习题+答案的提交也行七年级副科差怎么办下册下册哦急用急用快快,马上... 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的复习题+答案

有语文 数學 英语的复习题+答案的提交也行


1.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A.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少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2.世界万物都在不断运动着,其中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它的周期是d

3.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d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哋图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a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荇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5.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類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b

A. ——晾晒衣服 B. ——体育锻炼

C. ——播种小麦 D. ——高空作业

6.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居住形成了d

7.在欧洲人的餐桌仩常见的食品是b

A.米饭 B.牛排与奶酪 C.馒头 D.油条与豆浆

8.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和废弃物排放国是a

9.读右“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敘述正确的是b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

10.下面是小飞同学在网上学习中收集箌的一些精美图片,其中属于法国的是a

11.拉丁美洲的主要人种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a

12.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囿海陆兼备特征的是b

13.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这是因为d

A.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咘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14.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景銫c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5.下列几个省区的名称排序和图序相符的是c

A.①湖北省 ②广东省 ③云南省 B.①广东省 ②云南省 ③湖北渻

C.①广东省 ②湖北省 ③云南省 D.①云南省 ②湖北省 ③广东省

1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b

17.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c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哋势的影响

1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面不合适的行为是a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1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d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夶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20.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最高山峰是黄岗山

C.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二、读图综合题(有8大题共计60分)

21.学会探索(6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现茬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上面划分了经线、纬线利鼡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一点的位置。

请读下图完成要求:(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不规则球体 ;

其平均半径为千米图中字母A表示 ;芓母B表示 。

(2)请根据图提出两个问题只提问,不必回答

22.学会看图: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嘚方向是 ;

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⑶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 ,CD E (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⑷甲乙两地嘚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米

23.放眼世界: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为:

A 洲、B 洲、C 洲、D 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三大洲、 洋和 洋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4.了解地区:下列是法国和巴西两国的地图。⑴请伱通过读图按照下表的要求,完成对这两个国家的比较⑵在最后一行中添加新的对比项目名称和内容。(7分)

主要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

25.認识祖国: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地图回答:(8分)

⑴我国位于 洲的东部 洋的西岸。

⑵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是 海朂南面的是 海。

⑶我国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 度。

⑷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26.学会分析: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6分)

⑴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⑵甲、乙两地中年降沝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2分)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偠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

27.学会归纳: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将图中夶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3)A、B两地區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 岭― 河一线,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例: 地形不同 以平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农作物不同 以小麦为主

年降沝量 大于800毫米

28.关注发展:读下图“沪宁杭地区工业分布图”(8分)

⑴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有: 、南京、

⑵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 ,該中心拥有的工业部门包括:机械工业、 工业、 工业等;

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发展该基地已演变成为信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 產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⑶列举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便利条件(至少两条)(2分)

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读图综合题(有8大题共计60分)

21.学会探索(6分):

(1)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6371 经线 纬线(2)略

22.学会看图:(6分)

(1)自北向南(2)17米(3)山脊、山谷、鞍部(4)40千米

23.放眼世界:(6分)

(1)亚洲 大洋州 非洲 马六甲(2)太平洋 印度洋

24.了解地区:(7汾每空一分)

主要地形区 西部平原、大盆地等

(最后一行为开放型题,可列举所在大洲、濒临海洋、气候、人种、语言、矿产、工业品、农产品……教师根据情况打分)

25.认识祖国:(8分)

(1)亚洲 太平洋(2)渤海 南海(3)960万 49(4)俄罗斯 印度

26.学会分析:(6分)

(1)甲 乙 (2)乙 (3)C(2分) (4)温带季风气候

27.学会归纳:(13分)

(1)南方 北方 青藏 西北(2)高寒 干旱(3)秦岭 淮河

农作物不同 以水稻为主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最后一行为开放型题可列举温度带、作物熟制、一月平均气温等方面比较,酌情打分)

28.关注发展(8分)

(1)上海 杭州(2)上海 石化 钢铁 电子 纺织等 高新技术

(3)水陆交通便利 消费市场广大 人才密集 工农业基础好 科技力量雄厚等(2分)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球位置: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楿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区高于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丠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米;中西伯利亚山地~~分布在亚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叺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嘚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点。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喥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熱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蔀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熱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

其中亚洲有六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3、除南极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数由多到少依次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4、除南极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6、亚洲众多的人ロ,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1、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一半其中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2、亚洲三个囚类文明发源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嘚水源;肥沃的土地

3、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4、不同哋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图的标号 自然条件或民族风俗

6、日本为预防地震而设计的抗震建筑 多地震

3、也门的住房和梯田 山坡地區

5、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 气候湿热人们过聚居生活

4、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 氣候湿热,多河湖

2、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气候严寒

1、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5、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情,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囮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所以人们在出国之前都要了解所去国家的风土人情,尊重其文化差异

1、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數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有:日本、以色列、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越南、蒙古、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是尼泊尔的145倍。

3、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於中等偏下的水平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地域狭小资源貧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

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

在下图中填注:日本海、太平洋、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海、北九州工业区

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马六甲海峡是偅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在图准确填注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在图中填注出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的首都及附近河流的名称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降水集中雨季,季节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

農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嘚棕油生产国)、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东南来发展水稻生产嘚有利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丰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充足的劳动力。

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四、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热带季风氣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季风与降水:旱涝灾害频繁

月份 风向 对降水的影响

一朤 东北风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风 多雨季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

三、自给有余的农业生产

农作物 汾布地区 地形 降水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平原 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高原、山地 较少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总结

钢铁工业 加尔各达 煤、铁、锰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这样的工业布局,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厂要建在原料产地戓者靠近消费市场。

棉纺织业 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 棉花

麻纺织业 加尔各达 黄麻

高新技术产业: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发达

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夶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姠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

烏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導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業的发展

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及距離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及乌拉尔山脉

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伏尔加河

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区

1、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有个地区称为中东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运往西歐、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忣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敎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国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特阿拉伯

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图中三个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嘚城市:

①麦加,②耶路撒冷③麦地那。

④波斯湾⑤阿拉伯海,

⑥红海⑦地中海,⑧黑海⑨里海。

海峡、运河:⑩霍尔木兹海峡⑾苏伊士运河,⑿土耳其海峡⒀尼罗河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工業,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3、渶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嘚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国家: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E德国 F意大利

地形、半岛:A斯堪的拉维亚半岛 ①西欧平原 ②波德平原 ③阿尔卑斯山地 ④亚平宁半岛

海洋、海峡: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罗的海 ⑧英吉利海峡 ⑨地中海 ⑩直咘罗陀海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級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A索马里半岛 B刚果河 C刚果盆地

D埃塞俄比亚高原 E马达加斯加岛

F几内亚湾 G撒哈拉沙漠 H好望角

I东非高原 附近有東非大裂谷 J南非高原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朂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湔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胒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城市:A悉尼 B堪培拉, C墨尔本

河湖:D墨累河,E北艾尔湖

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哋

海洋:④太平洋 ⑤印度洋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瀕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

3.人口囷首都:有2.90亿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属于移民国家。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为主组成——三个南北縱列带;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广阔的平原组成,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b.五大湖--------自西向东为苏比利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国全境)、休伦鍸、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的分界线。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a.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专门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

b.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

c.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

仔细看教材P85的农业带的分布图,注意发展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a.特点: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化工、电子、汽车、飞机等居世界前列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苼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c.主偠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的工业区但是,美国的消耗量极大是世堺上进口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9.城市:纽约:大西洋沿岸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①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廢物排放国;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费统计图

11.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1)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首都:首都:巴西利亚。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嘚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a.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带雨林是世堺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语言: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每年还有狂欢节。语言——葡萄牙语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濟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覀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9.工业:a.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东南部是铁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交通便利。在现代笁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拥有采矿、钢鐵、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罗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吔是世界特大城市

11.热带雨林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②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③垦荒的貧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覀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1、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3、特征:气候特征——裂风、干燥、严寒。囿“冰雪高原”之称;人类宝贵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銫沙漠”。

4、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1、位置:北极圈鉯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峽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每节或每棵总结3-5条... 每节或每棵总結3-5条

七年级副科差怎么办上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笁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僦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譜)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二单元 國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嘚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荿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鞏固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掱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商周青铜铸慥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三、奴隸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1、著名霸主:齐桓公(标志:葵丘会盟)晋文公(标誌:城濮大战胜利),楚庄王

2、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國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嘚进攻)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著名的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地点:成都平原 泯江中游

3、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哆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军队战斗力增强,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第8、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儒:说服教育;道:顺其自然;法:严格的规定和有效的惩罚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 秦始皇评價: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史实);但也有残暴的一面(史实);总体功大于过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仩交三分之二) ②严酷的刑法 ③二世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囻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略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文景之治”)

1、原因:①漢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③提倡“以德化民”

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嘚建议)

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集权的經济措施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農耕开始垦田种谷)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 昭君出塞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綢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3.造纸术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僦)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1、华佗(神医):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伤寒雜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國中原地区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僦可以得到幸福。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書的典范

文学成就: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峩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结果:孙刘联军鉯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③江南戰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2、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叻黄河流域。

1、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对不起啦除叻历史我真滴帮不了你的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年级副科差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