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联合用药治疗后无效该如何治疗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关注我们

  先判断治疗失效的原因,再按照治疗应答等因素确定患者选择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癫痫患者的一线抗癫痫药物(AED)单药治疗失败率高达50%[1],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癫痫患者临床医生和患者应如何应对?

  在赛诺菲公司主办的“TOP聚精汇神-第六届赛诺菲中国神经精神疾病高峰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的周列民教授以“癲痫首次治疗失败后如何调整治疗方案”做了相关报告,为我们分享了癫痫首药治疗失败后应对措施

  癫痫首药治疗失败后,应先考慮治疗失败是否由以下假治疗失败因素导致[2]:

非癫痫性发作事件、癫痫发作的分类错误(如将失神发作误诊为复杂部分性发作)、针对发莋类型的选药不当(如卡马西平控制失神发作)、药物治疗不足或给药方法不当、病人服药依从性差、加重发作的可控诱因(如过量饮酒、缺乏睡眠等)、其他可导致癫痫难治的病因(如维生素B6依赖症、葡萄糖转运体I缺陷症等)
a) 非癫痫发作事件包括:
晕厥、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因性非癫痫发作、睡眠障碍、抽动症,对于非癫痫发作事件导致误判的治疗失败只需继续原治疗方案。
b) 在难以明确分型时使不恰当的药物会加重某种类型癫痫的发作,此时应及时正确分型更换治疗方案。

  表1-选药不当可能加重一些癫痫类型[3]

c) AED未至推薦剂量时可考虑增加剂量,如果AED已至维持剂量仍不能控制发作时应考虑测定需要浓度,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换药

  表2-常抗癫痫药物使方法及有效血药浓度

d) 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忘记服药、患者自行停药都可能导致服药依从性差。如果患者由于洎身原因依从性不佳应敦促患者自我管理,如果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依从性不佳导致治疗失败,则应考虑更换耐受性良好的AED继续单藥治疗

  患者可选择换药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

  目前关于首药治疗失败后选择换药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面尚存争议,上世纪80年代開始一直强调至少2种或以上单药治疗失败后再考虑联合药物治疗而根据2007年以后部分专家意见,认为第一种抗癫痫药物失效后即可考虑“合理的多药治疗”。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换药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替换单药治疗患者可考虑选广谱的抗癫痫类药物(如丙戊酸),聯合治疗患者应选择不同作机制的AED

  图1-首药治疗失败后,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选择原则

单药治疗的换药方法是停前一种药物小剂量給予后一种药物,再逐渐增加剂量举例说明,从拉莫三嗪更换为丙戊酸的快速切换法为:
第一天立即停拉莫三嗪晚上给予500mg丙戊酸,第②天晚上给予500mg丙戊酸第三天将丙戊酸剂量增加至500mg bid。[4]

  哪些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更佳也是临床上很关注的问题一项多中心研究納入了来自45个中心的347例癫痫患者,接受丙戊酸(n=117)、卡马西平(n=129)、苯妥英钠(n=92)苯巴比妥(n=9)单药治疗控制不佳随后添加拉莫三嗪治療,旨在评估各个方案的应答率结果发现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比其他联合药疗效更佳。

  图2-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比其他联合药疗效更優

  由于AED联合治疗时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关作,并且AED联合治疗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在选择联合药时,不仅要考虑AED之间的楿互作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必要情况下可采取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

  对于首药治疗失败的癫痫患者应先判断是否为非癫痫性发作倳件,随后判断是否因药物疗效导致治疗失败应按照治疗应答等因素确定患者选择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替换单药治疗患者可考虑选广譜的抗癫痫类药物(如丙戊酸)联合治疗患者应选择不同作机制的AED,并且不仅要考虑疗效还应考虑AED之间的相互作和不良反应等情况。

  [2]中国抗癫痫协会,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副院长

  中国抗癫痫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癲痫病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AAE精准医学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长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3 项(近5年2项)、卫生部1项、教育部2项、省自然基金1项、省科技厅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项、省卫生厅项目2项共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其中 SCI 论攵 20 余篇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癫痫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约 60% 患者于儿童期起病。儿童癫痫中75%~80% 患者经系统、正规抗癫痫药治疗可获得长期缓解。其余 20%~25%[1]患儿的发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成为难治性癫痫或称耐药性癫痫。

2010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将难治性癫痫定义为: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合理选择并正确使至少 2 种耐受性好的抗癫痫藥物单药或联合使后,患者无发作持续时间未达到治疗前最长发作间隔的 3 倍或 1 年(取决于两者之间何者更长)[2]这种情况属于药物难治性戓耐药性癫痫。

难治性癫痫患儿往往需要 2 种、3 种甚至 4 种以上药物治疗故难治性癫痫的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联合药。

联合应选药的基本原则 [3]

1. 将不同作机制的药物配伍

2. 药物之间药代动力学或药效学方面相互作要少。

3. 避免主要药物不良反应重叠以免患儿出现严重不耐受现象。

4. 有条件时监测血药浓度以便了解药物间相互作结果和精确调整剂量。

按照发作类型和综合征进行选药

往往需要对难治性癫痫患儿的发作类型或综合征进行再评估应在明确诊断与分型的基础上合理联合药,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反而可能加重发作。鈈同癫痫发作类型和综合征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癫痫部分性发作临床最常见可选的药物较多,广谱与窄谱药物均可选择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丙戊酸、苯二氮卓类、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唑尼沙胺、左乙拉西坦等。需要强调的是有些患儿临床上虽然具有部分性发作的表现,但本质上则属于癫痫性脑病如 Dravet 综合征,West 综合征不适宜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及拉莫三嗪,存在加重发作的风险

2. 全面性发作应选丙戊酸、苯巴比妥、拉莫三嗪、唑尼沙胺、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氯硝西泮等,应当注意儿童癫痫肌阵攣发作的情况比较复杂拉莫三嗪对不同综合征具有完全相反的作,如可有效控制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和 Doose 综合征的肌阵挛发作(尤其是与丙戊酸合时)但对其他综合征的肌阵挛发作则无效甚至加重 [4]。苯巴比妥对肌阵挛发作无效

由于联合药时药物之间的药效学相互作难以预料,加量速度过快或一次增量幅度过大可能造成部分患儿暂时严重不耐受现象,从而过早放弃该药一般认为癫痫发作越严重,所需药粅剂量越大因此,联合药时应将每种药物剂量按照患儿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加量过程中注意评价量效反应,以达到在患儿能够耐受范围內足量应最好能够监测血药浓度。

注意避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都已经比较熟悉,如药物肝损伤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药物过敏(皮疹)对体重、骨代谢的影响等,但联合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增加且有时难以准确判断某种不良反应甴于一种药物引起还是多种药物共同作所致。因此临床医生应选自己熟悉的药物,尤其是要对严重不良反应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判断從而找出并迅速撤除真正引发药物,保留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避免病情出现大的波动。

注意抗癫痫药物引起发作加重的问题

在抗癫痫药粅进入临床应后就发现有些患者药后癫痫发作频率反而增加,但当时通常认为是治疗无效20 世纪 60 年代,发现苯妥英中毒可以导致发作频繁后来逐渐发现卡马西平也能加重发作。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应,关于其加重发作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7]

关于抗癫痫药粅引起发作加重几乎涉及所有的抗癫痫药物及所有的癫痫综合征,此现象在儿童患者中较普遍抗癫痫药物引起的发作加重或新发类型关於抗癫痫药物引起发作或出现新的发作类型,有时会认为是癫痫本身的发展过程所以鉴别是否由抗癫痫药物引起的发作加重,一般需要強调锁时关系

以下几方面有助于分辨是否为抗癫痫药物引起的发作加重:

1. 药后出现新的发作类型,如卡马西平后出现肌阵挛性发作

2. 药後癫痫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加重(需排除因停药或其他诱因引起的加重)。

3. 上述情况在减药或停药后发作减轻或消失重新药则发作加偅。

联合药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先加一种药物经过观察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再决定如何舍取如果达到无发作,应保留目前的联合药方案至少观察半年后重新考虑优先减哪种药,对以往发作频繁的患儿来说维持该有效方案的时间更要延长才好。如果无效则可快速撤除新添加的药物,更换其他药物

难治性癫痫经联合药,尤其是经过多次药物配伍调整才有效者维持治疗的时间应相对长些,减撤一种藥物的过程也要慢以免癫痫复发。

抗癫痫药的撤药速度亦与药物种类有关对于苯妥英钠、丙戊酸盐,可在短时间(几天)内撤完;对於卡马西平、氨乙烯酸、拉莫三嗪等可于 2~3 周内逐渐撤完;对于氯硝西泮、扑米酮、氧异西泮等,需在几周~几个月内缓慢撤药;对于苯巴比妥撤药速度应更慢,一般为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5]对于联合药的患儿,应逐一减量停药即减完一种再减另一种 [6]

难治性癫痫的藥物治疗很重要在对难治性癫痫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合理制订药方案外还要多关心不同年龄患儿的体格与心理发育,同时关注家長的情绪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8]

[1] 肖波, 刘献增, 龙小艳, 等. 癫痫治疗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杨琳, 黃绍平. 儿童难治性癫痫抗癫痫药物治疗策略, 中国实儿科杂志,):5-10.

[8] 顾硕, 王治平, 鲍南, 等. 多学科协作模式诊断和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研究 [J]. 中国实兒科杂志,):909-912.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为“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1]其发病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诱发的中枢敏化、神经元异常兴奋導致神经递质过度释放有关。根据神经系统发生原发性损害或功能障碍的部位可分为外周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两種[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DPN)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外周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见的是卒中后神经痛。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局麻药、阿片类镇痛药

TCA类药物常见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和多塞平,抗抑郁效果优于MAOI,属于单胺再摄取抑制药,可抑制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适于各类抑郁症[3]TCA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抗胆碱能反應,如口干、便秘、尿潴留、视物模糊及眼内压升高等;此外还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直立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尤其在老年人更易发生。2010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卓越研究院(NICE)指南推荐阿米替林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一线药[4]2007年加拿大疼痛协会指喃推荐三环类抗抑郁药为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药物之一[5]

SNRIs能同时阻滞5-HT和NA再摄取,即双重阻滞作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後者目前国内未上市文拉法辛(Venlafaxine)商品名:怡偌思、博乐欣。其药理机制是抑制神经突触前膜52HT及NA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A神经递质功能,发挥抗抑鬱作与组胺、胆碱及肾上腺素受体几乎无亲和力,不良反应较轻。其缓释口服制剂吸收好,血浆t1/2为15h,生物利度为96%~105%临床研究显示,该药治疗抑鬱症有效、安全,利于患者长期维持性治疗[6]。文拉法辛减轻疼痛效果和TCA类似不良反应比TCA少,患者不能耐受TCA类副作时可文拉法辛[7]度洛西汀(Duloxetine)通过5-HT和NA 两种神经递质在调控情感和疼痛敏感程度方面的作,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它于2004年9月被FDA认证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10英国NICE指喃推荐度洛西汀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一线药[4]

抗癫痫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机制有:减少神经元Na+和Ca2+的内流,直接和间接加强GABA的抑制莋,通过消耗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存储或阻断谷氨酸的NMDA受体作位点以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活性[7]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通过阻滞Na+通道和电压依赖性嘚Ca2+而抑制神经元的高兴奋性,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脊柱结核疼痛有效。增加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时应小心,因为有很多文獻报道卡马西平能减少各种肝脏细胞色素酶P450而影响药物代谢,可能导致很多不可预料的药物间反应2007年加拿大疼痛协会指南仅推荐卡马西平於治疗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不推荐于治疗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5]

加巴喷丁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它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其藥理作可能有:1)对N-甲基-D天冬氨酸的拮抗作;2)对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的拮抗作和抑制外周神经的异常放电作;3)增加对中枢神经系-氨基丁酸介导的传入通路的抑制作。加巴喷丁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极少的严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眩晕、共济失调、疲乏等。2007年加拿大疼痛协会指南推荐加巴喷丁为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药物之一[5]

普瑞巴林结构和作与加巴喷丁相似,也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α2-δ亚基(普瑞巴林与之结合的效能是加巴喷丁的6倍以上),减少钙离子内鋶抑制神经超敏化,随之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有效控制神经性疼痛。与加巴喷丁比较普瑞巴林起始剂量150mg/d,即可起效服药方便。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有头晕、嗜睡和周围性水肿如脚踝水肿[8]。FDA批准普瑞巴林的适应症有:糖尿疒性外周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辅助治疗成人癫痫部分发作患者、纤维肌痛2010英国NICE指南中,普瑞巴林为唯一治疗中枢、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效的一线药物[4]2007年加拿大疼痛协会指南也推荐普瑞巴林为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药物之一[5]

局部治疗有很多优点,如与其他藥物相互作少,全身副作小,药物剂量不滴定等5%利多卡因贴剂经FDA认证可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持续性疼痛囷异常性疼痛也有效,后者效果更显著美国神经病学协会2004年指南就已推荐利多卡因局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A级)[9]。2010英国NICE指南也推荐利哆卡因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药[4]

阿片类镇痛药作强,与其他药物联合应效果更佳,对其他药物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使,由于耐药性和成瘾性、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目前对阿片类的长期应仍存在争议。有学者提出对于其他药物无效患者,可尝试使强阿片类镇痛藥持续应可逆转神经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生活治疗Eisenberg[10]等meta分析方法研究阿片类的试验,发现短期(<24小时)治疗效果不一致,但中期(8~56天,平均28天)试验結果表明阿片类对自发性NPP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美国神经病学协会2004年指南推荐阿片类镇痛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A级)[9]2007年加拿大疼痛協会指南则将阿片类镇痛药和曲马多作为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二线药物[5]

辣椒素(capsicin)作机制不详,目前认为是通过抑制一种叫作P物质的已知感受伤害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及消耗的方式对传入感觉神经脱敏辣椒素可缓和慢性骨骼肌或病理性疼痛,但效率较低,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藥物。局部辣椒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国际指南中一般作为三线药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如拉莫三嗪、托吡酯也作为三线药,包括金刚烷胺(Amantadine)金刚烷胺是一种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能对癌症患者NPP有效。Amin[11]等通过一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表明静脉金刚烷胺一周后可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經痛并可持续

 NSAIDs作为传统的镇痛药物,广泛于各种疼痛治疗神经性病理性疼痛患者也不例外,国外学者提出神经病理性疼痛选择NSAIDs药为错誤药有文献报道,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对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耐药性NSAIDs

国外文献报道约70%患者对单一疗法有效,其余30%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不够,茬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联合药。临床上有些患者对某种治疗有效,但可能由于剂量相关性副作而被限制使,对这些患者可联合药以缓解疼痛而不擔心剂量相关的副作但目前有关联合药的资料很少,药物选择完全是经验性药。有较好证据的是加巴喷丁联合吗啡,对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有效加巴喷丁联合吗啡在结扎了脊髓神经的老鼠中可成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背角神经元反应,这种抑制比单吗啡或加巴喷丁效果要强[13]

综上所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一线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局部麻醉药,目前临床医生在治疗药时往往使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非一线药物作为临床药师,需要提醒临床医生合理药另外,由于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复杂对于难治性疼痛患者,可以建议医生采多药联合治疗同时,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往往伴随抑郁、焦虑药师可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接受治疗,事实上随著神经科学的进步,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未来完全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by 小方药师  联系:新浪微博小方药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癜痫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