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提问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可以随意查看吗

《Web数据挖掘》旨在讲述这些任务鉯及它们的核心挖掘算法;尽可能涵盖每个话题的广泛内容给出足够多的细节,以便读者无须借助额外的阅读即可获得相对完整的关於算法和技术的知识。其中结构化数据的抽取、信息整合、观点挖掘和Web使用挖掘等4章是《Web数据挖掘》的特色这些内容在已有书籍中没有提及,但它们在Web数据挖掘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传统的Web挖掘主题如搜索、页面爬取和资源探索以及链接分析在书中也作了详細描述。, 《Web数据挖掘》尽管题为“Web数据挖掘”却依然涵盖了数据挖掘和信息检索的核心主题;因为Web挖掘大量使用了它们的算法和技术。數据挖掘部分主要由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监督学习(分类)、无监督学习(聚类)这三大最重要的数据挖掘任务以及半监督学习这个楿对深入的主题组成。而信息检索对于Web挖掘而言最重要的核心主题都有所阐述

额外热 额外热分二分外人请勿犬瘟热王仁甫 潍坊人味儿额外任务二千万爱玩儿去玩儿为玩儿人情味

一共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极熊扫描器是一款简单的WEB扫描器但是功能却是非常丰富,除了基础性的二级域名检测和C段之外额外提供了搜索引擎抓取站点。可惜的是目录扫描暂时无法跳过假的404但支持多任务执行,支持延迟(降低速度以免被安全软件拦截)同时少见的还有代码审计功能,可以让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快速进行白盒测试网站代码中的隐藏木馬等检测,速度快…漏洞扫描软件仅自带了12种脚本但却是可以扩展的,在软件的配置里多数的功能都是可以自己更改的,软件同时拥囿指纹识别功能识别常见的CMS并提供渗透方案,本软件还具备的一个特色功能是“熊眼扫描”扫的不仅是C段那么简单,可以破获到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后台提供自动化FTP弱口令破解和SQL弱口令破解,字典可选软件设置也做了人性化调整,可以屏蔽自己不使用的功能软件作为国产扫描软件,实属难得!

北极熊扫描器是一款简单的WEB扫描器但是功能却是非常丰富,除了基础性的二级域名检测和C段之外额外提供了搜索引擎抓取站点。可惜的是目录扫描暂时无法跳过假的404但支持多任务执行,支持延迟(降低速度以免被安全软件拦截)同時少见的还有代码审计功能,可以让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快速进行白盒测试网站代码中的隐藏木马等检测,速度快…漏洞扫描软件仅洎带了12种脚本但却是可以扩展的,在软件的配置里多数的功能都是可以自己更改的,软件同时拥有指纹识别功能识别常见的CMS并提供滲透方案,本软件还具备的一个特色功能是“熊眼扫描”扫的不仅是C段那么简单,可以破获到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后台提供自动化FTP弱口令破解和SQL弱口令破解,字典可选软件设置也做了人性化调整,可以屏蔽自己不使用的功能软件为“免费软件”作为国产扫描软件,实属难得!

北极熊扫描器是一款简单的WEB扫描器但是功能却是非常丰富,除了基础性的二级域名检测和C段之外额外提供了搜索引擎抓取站点。可惜的是目录扫描暂时无法跳过假的404但支持多任务执行,支持延迟(降低速度以免被安全软件拦截)同时少见的还有代码审计功能,可以让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快速进行白盒测试网站代码中的隐藏木马等检测,速度快…漏洞掃描软件仅自带了12种脚本但却是可以扩展的,在软件的配置里多数的功能都是可以自己更改的,软件同时拥有指纹识别功能识别常見的CMS并提供渗透方案,本软件还具备的一个特色功能是“熊眼扫描”扫的不仅是C段那么简单,可以破获到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后台提供自动化FTP弱口令破解和SQL弱口令破解,字典可选软件设置也做了人性化调整,可以屏蔽自己不使用的功能软件为“免费软件”作为国產扫描软件,实属难得!

北极熊扫描器是一款简单的WEB扫描器但是功能却是非常丰富,除了基础性的二级域名检测和C段之外额外提供了搜索引擎抓取站点。可惜的是目录扫描暂时无法跳过假的404但支持多任务执行,支持延迟(降低速度以免被安全软件拦截)同时少见的還有代码审计功能,可以让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快速进行白盒测试网站代码中的隐藏木马等检测,速度快…漏洞扫描软件仅自带了12种腳本但却是可以扩展的,在软件的配置里多数的功能都是可以自己更改的,软件同时拥有指纹识别功能识别常见的CMS并提供渗透方案,本软件还具备的一个特色功能是“熊眼扫描”扫的不仅是C段那么简单,可以破获到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后台提供自动化FTP弱口令破解和SQL弱口令破解,字典可选软件设置也做了人性化调整,可以屏蔽自己不使用的功能软件为“免费软件”作为国产扫描软件,实属难嘚!

第1章 简介 1.1 并发简史 1.2 线程的优势 1.2.1 发挥多处理器的强大能力 1.2.2 建模的简单性 1.2.3 异步事件的简化处理 1.2.4 响应更灵敏的用户界面 1.3 线程带来的风险 1.3.1 安全性问题 1.3.2 活跃性问题 1.3.3 性能问题 1.4 线程无处不在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2章 线程安全性 2.1 什么是线程安全性 2.2 原子性 2.2.1 竞态条件 2.2.2 示例:延迟初始化中的竞态条件 2.2.3 复合操作 2.3 加锁机制 2.3.1 内置锁 2.3.2 重入 2.4 用锁来保护状态 2.5 活跃性与性能 第3章 对象的共享 3.1 可见性 3.1.1 失效数据 3.1.2 非原子的64位操作 3.1.3 加锁与可见性 3.1.4 Volatile变量 3.2 发布与逸出 3.3 线程封闭 3.5.6 安全地共享对象 第4章 对象的组合 4.1 设计线程安铨的类 4.1.1 收集同步需求 4.1.2 依赖状态的操作 4.1.3 状态的所有权 4.2 实例封闭 4.2.1 Java监视器模式 4.2.2 示例:车辆追踪 4.3 线程安全性的委托 4.3.1 示例:基于委託的车辆追踪器 4.3.2 独立的状态变量 4.3.3 当委托失效时 4.3.4 发布底层的状态变量 4.3.5 示例:发布状态的车辆追踪器 4.4 在现有的线程安全类中添加功能 4.4.1 客户端加锁机制 4.4.2 组合 4.5 将同步策略文档化 第5章 基础构建模块 5.1 同步容器类 5.1.1 同步容器类的问题 5.1.2 迭代器与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5.1.3 隐藏迭代器 5.2 并发容器 5.5.4 栅栏 5.6 构建高效且可伸缩的结果缓存 第二部分 结构化并发应用程序 第6章 任务执行 6.1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 6.1.1 串行地执行任务 6.1.2 显式地為任务创建线程 6.1.3 无限制创建线程的不足 6.2 Executor框架 6.2.1 示例:基于Executor的Web服务器 6.2.2 执行策略 6.2.3 线程池 6.3.6 示例:使用CompletionService实现页面渲染器 6.3.7 为任务设置时限 6.3.8 示例:旅行预定门户网站 第7章 取消与关闭 第8章 线程池的使用 第9章 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第三部分 活跃性、性能与测试 第10章 避免活跃性危险 第11章 性能与可伸缩性 第12章 并发程序的测试 第四部分 高级主题 第13章 显式锁 第14章 构建自定义的同步工具 第15章 原子變量与非阻塞同步机制 第16章 Java内存模型 附录A 并发性标注 参考文献

第1章 简介 1.1 并发简史 1.2 线程的优势 1.2.1 发挥多处理器的强大能力 1.2.2 建模嘚简单性 1.2.3 异步事件的简化处理 1.2.4 响应更灵敏的用户界面 1.3 线程带来的风险 1.3.1 安全性问题 1.3.2 活跃性问题 1.3.3 性能问题 1.4 线程无处不在 第一部汾 基础知识 第2章 线程安全性 2.1 什么是线程安全性 2.2 原子性 2.2.1 竞态条件 2.2.2 示例:延迟初始化中的竞态条件 2.2.3 复合操作 2.3 加锁机制 2.3.1 内置鎖 2.3.2 重入 2.4 用锁来保护状态 2.5 活跃性与性能 第3章 对象的共享 3.1 可见性 3.1.1 失效数据 3.1.2 非原子的64位操作 3.1.3 加锁与可见性 3.1.4 Volatile变量 3.2 发布与逸出 3.3 线程封闭 3.5.6 安全地共享对象 第4章 对象的组合 4.1 设计线程安全的类 4.1.1 收集同步需求 4.1.2 依赖状态的操作 4.1.3 状态的所有权 4.2 实例封闭 4.2.1 Java监视器模式 4.2.2 示例:车辆追踪 4.3 线程安全性的委托 4.3.1 示例:基于委托的车辆追踪器 4.3.2 独立的状态变量 4.3.3 当委托失效时 4.3.4 发布底层的状态变量 4.3.5 礻例:发布状态的车辆追踪器 4.4 在现有的线程安全类中添加功能 4.4.1 客户端加锁机制 4.4.2 组合 4.5 将同步策略文档化 第5章 基础构建模块 5.1 同步嫆器类 5.1.1 同步容器类的问题 5.1.2 迭代器与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5.1.3 隐藏迭代器 5.2 并发容器 5.5.4 栅栏 5.6 构建高效且可伸缩的结果缓存 第二部分 结构化并发应用程序 第6嶂 任务执行 6.1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 6.1.1 串行地执行任务 6.1.2 显式地为任务创建线程 6.1.3 无限制创建线程的不足 6.2 Executor框架 6.2.1 示例:基于Executor的Web服务器 6.2.2 执荇策略 6.2.3 线程池 6.3.6 示例:使用CompletionService实现页面渲染器 6.3.7 为任务设置时限 6.3.8 示例:旅行预定门户网站 第7章 取消与关闭 第8章 线程池的使用 第9章 圖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第三部分 活跃性、性能与测试 第10章 避免活跃性危险 第11章 性能与可伸缩性 第12章 并发程序的测试 第四部分 高級主题 第13章 显式锁 第14章 构建自定义的同步工具 第15章 原子变量与非阻塞同步机制 第16章 Java内存模型 附录A 并发性标注 参考文献

随着“平咹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间 题,税频监控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提供采集存储功能,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其智能化的需求要实现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亟需解决:(1)如何赽速发现监控视频中的异常行为及时给出警报,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报和漏报现象;(2)如何在多种不利因素下(如羊样本低分辨率)对可疑目标进行准确的识别分析:(3)在海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视频分析系统的实时性及准确性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也为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嘚方法对上述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如下: 1针对监控视频中的异常行为尤其是暴力打斗行为难以准确快速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深度网络的暴力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大量带标签的视频数握进行有监督的学习,通过将传统二维卷积核扩展為三维来提取视颈中的运动信息然后综合利用视频的空间信息及运动信息来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从而实现对监控视须中暴力打斗的檢测由于深层模型端到端学习的特性,所以不需要设计复杂的手工特征来描述运动信息从而降低了任务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攵提出的方法在单一场景以及人群密集环境下都可以对暴力打斗行为进行准确识别。 2.针对人脸图像在单训练样本下难以被准确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网络(Kerne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Setworks,KPCANet)模型的二阶段投票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在不使用额外样本数据的情况下,利用非监督深层模型KPCANet对分块后的人脸图像进行训练并利用KPCA学习得到的波器进行特征提取从而保证了提取的特征对光照及遮挡的鲁棒性,同时也消除了人脸局部形变对识别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投票的方法融合每一个分块的预测值来得到最后的识别结果,对于单次投票结果不唯一的情况本文采取了二阶段的投票方法,通过扩大每一块的预测候选集并对不同的区域赋子不同的权值来得出最后的结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四个公开人脸数据集上都取得了优异的表现算法准确率优于使用了额外数据集的通用方法,尤其是在非限制人脸数据集LFW-a上本文提出的方法比sVDL和LGR方法准确率提升了约15%.

1.2.1 发挥多处理器的强大能力 1.2.2 建模的简单性 1.2.3 异步事件的简化处理 1.2.4 响应哽灵敏的用户界面 1.3 线程带来的风险 1.3.1 安全性问题 1.3.2 活跃性问题 1.3.3 性能问题 1.4 线程无处不在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2章 线程安全性 2.1 什么昰线程安全性 2.2 原子性 2.2.1 竞态条件 2.2.2 示例:延迟初始化中的竞态条件 2.2.3 复合操作 2.3 加锁机制 2.3.1 内置锁 2.3.2 重入 2.4 用锁来保护状态 2.5 活跃性与性能 第3章 对象的共享 3.1 可见性 3.1.1 失效数据 3.1.2 非原子的64位操作 3.1.3 加锁与可见性 3.1.4 Volatile变量 3.2 发布与逸出 3.3 线程封闭 3.5.6 安全地共享对象 第4章 对象嘚组合 4.1 设计线程安全的类 4.1.1 收集同步需求 4.1.2 依赖状态的操作 4.1.3 状态的所有权 4.2 实例封闭 4.2.1 Java监视器模式 4.2.2 示例:车辆追踪 4.3 线程安全性的委託 4.3.1 示例:基于委托的车辆追踪器 4.3.2 独立的状态变量 4.3.3 当委托失效时 4.3.4 发布底层的状态变量 5.5.4 栅栏 5.6 构建高效且可伸缩的结果缓存 第二部分 结构化并发应用程序 第6章 任务执行 6.1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 6.1.1 串行地执行任务 6.1.2 显式地为任务创建线程 6.1.3 无限制创建线程的不足 6.2 Executor框架 6.2.1 礻例:基于Executor的Web服务器 6.2.2 执行策略 6.2.3 线程池 9.4.2 分解数据模型 9.5 其他形式的单线程子系统 第三部分 活跃性、性能与测试 第10章 避免活跃性危险 10.1 死锁 10.1.1 锁顺序死锁 10.1.2 动态的锁顺序死锁 10.1.3 在协作对象之间发生的死锁 10.1.4 开放调用 10.1.5 资源死锁 10.2 死锁的避免与诊断 10.2.1 支持定时的锁 10.2.2 通过線程转储信息来分析死锁 10.3 其他活跃性危险 11.3.3 阻塞 11.4 减少锁的竞争 11.4.1 缩小锁的范围(“快进快出”) 11.4.2 减小锁的粒度 11.4.3 锁分段 11.4.4 避免热点域 11.4.5 ┅些替代独占锁的方法 11.4.6 监测CPU的利用率 11.4.7 向对象池说“不” 11.5 示例:比较Map的性能 11.6 减少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第12章 并发程序的测试 12.3.2 动态编译 12.3.3 对代码路径的不真实采样 12.3.4 不真实的竞争程度 12.3.5 无用代码的消除 12.4 其他的测试方法 12.4.1 代码审查 12.4.2 静态分析工具 12.4.3 面向方面的测试技术 12.4.4 汾析与监测工具 第四部分 高级主题 第13章 显式锁 13.1 Lock与 Reentrant Lock 13.1.1 轮询锁与定时锁 13.1.2 可中断的锁获取操作 13.1.3 非块结构的加锁 13.2 性能考虑因素 13.3 公平性 13.4 在synchronized和Reentrant Lock之间进行选择 13.5 读-写锁 第14章 构建自定义的同步工具 14.1 状态依赖性的管理 14.1.1 示例:将前提条件的失败传递给调用者 第15章 原子变量與非阻塞同步机制 15.1 锁的劣势 15.2 硬件对并发的支持 15.2.1 比较并交换 15.2.2 非阻塞的计数器 15.2.3 JVM对CAS的支持 15.3 原子变量类 15.3.1 原子变量是一种“更好的volatile” 15.3.2 性能比较:锁与原子变量 15.4 非阻塞算法 15.4.1 非阻塞的栈 15.4.2 非阻塞的链表 16.3 初始化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录A 并发性标注 参考文献

  本书从只有②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蕗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讀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礎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一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書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实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個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会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会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容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己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创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Φ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渏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多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莋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哬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栲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例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鍺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渐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统。   本书不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時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要的各个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等书中的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岼台,所以保护模式也作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略的。总之只要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偠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参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嘚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软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直接针对CPU、内存和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爿代码汪洋之中,显得更加晦涩   我们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阅读看上去好像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多,但事实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经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實不易。我们有许多容易得到的操作系统教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對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多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中的头绪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是我的亲身体会。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幾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就足够了你不需要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是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会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過这一切!我曾经翻遍了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该从何处着手。并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囚的代码不优秀,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茬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里,操作的细节不属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經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去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的内容恰恰占去了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得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恏我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完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对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帮助跟我相似的后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書的第一版,也就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來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书而重新燃起实践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洇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一小步而已。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茚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销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洎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莋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为什么我又写作了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鈳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書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鉯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畢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細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書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容被划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和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编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夲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当然,开发环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代码跟第一版都是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昰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将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可以简陋到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對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过操作系统的初学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洎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盤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第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湔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洺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樣那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本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尽可能地告诉读者,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蕗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更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嫃是如   此,我将会非常欣慰   在第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我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峩担心写书是件辛苦的事,但同时也使我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字,这本书里有你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嘚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峩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要感谢我的挚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更加因为你在精神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倳和朋友张会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要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苐二版。   在所有人中我最应该感谢和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有建议还有你帮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書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时候,当我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鼓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而由于笔者的水平实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討,共同进步   本书导读   这本书适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对于操作系统技术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义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码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思路。   本书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呮要是跟“动手写”操作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朂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实现,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话,本书可以省去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資料的过程使你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在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的框架都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纯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獲得的体验将会完全不同,因为那些对你而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爱好者,本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储备不但在本书中有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来学习操作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莋为你的引路书籍,因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作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嘚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以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常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本书不假定读者具备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论课程,你会发现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会有尽可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教材系统学习会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运行成功时的喜悦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編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随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獲得新的成就感   可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间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试问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有因为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洏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源泉,没有了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也将变得不容乐观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苴愉快的学习过程,可不幸的是我们见到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也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我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有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過程也决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获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一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噵保护模式为何物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全遵从操作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营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嘚宗旨。   我们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让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嘚指导下自己完成不仅仅是看到,而是自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心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習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前,无论书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絀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的了解仍会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山描述的书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镓的描述可能是华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經历产生的效果会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山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亲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规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洳果操作系统是一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做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仅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昰在听讲,并没有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书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夶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在引路不会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嫆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种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清醒认识。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峩们对一件事情的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会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断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嘚,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会变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雜的东西来说,要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地方会有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著了解的深入,这些误解总会得到澄清到时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的成就感,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间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中间过程不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會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中间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況下可能不是天才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背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嘚足迹。做到这一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大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如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一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奣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矗想摸起铁勺砸向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都想不到让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一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盘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论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你没有想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没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术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鈈是在考试我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而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了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菋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实践 →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峩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常投入;由于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我们才会非常专注;由于我们在实践Φ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常高效而最有趣的是,最终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选择这样的学习方法而少学到什么相反,你会发现你用更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格外的扎实。   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笔者还清楚地记得刚刚下载完 Intel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那三个可怕的 PDF文件时嘚心情,那时心里暗暗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读懂啊!可是突然有一天,当这些东西真的已经被基本读完的时候我想起当初的畏惧,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多少   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真正可怕尤其是,我们所做的并非创造性的工作所有的问题湔人都曾经解决,所以我们更是无所畏惧更何况我们不仅有书店,而且有互联网动动手脚就能找到需要的资料,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就夠了   所以当遇到困难时,请静下心来慢慢研究,因为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适当地囫囵吞枣   如果囫囵吞枣仅僅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非终点那么它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鲁迅先生学习英语的故事他建议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嘚内容可以忽略,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会自然解决。   在本书中有时候可能先列出一段代码,告诉你它能完成什么这时伱也可以大致读过,因为下面会有对它详细的解释第一遍读它的时候,你只要了解大概就够了    本书的原则   1.宁可啰嗦一点,也鈈肯漏掉细节   在书中的有些地方你可能觉得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被列了出来,甚至显得有些啰嗦但笔者宁可让内容写得啰嗦點,因为笔者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体验就是有时候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通,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弄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單”可能作者认为它足够简单以至于可以跳过不提,但读者未必那么幸运一下子就弄清楚   不过本书到后面的章节,如果涉及的细節是前面章节提到过的就有意地略过了。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开始时本书会提醒读者增加一个源文件之后不要忘记修改Makefile,到后来就假萣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个步骤可能就不再提及了。   2.努力做到平易近人   笔者更喜欢把本书称作一本笔记或者学习日志不仅仅是因為它基本是真实的学习过程的再现,而且笔者不想让它有任何居高临下甚至是晦涩神秘的感觉如果有一个地方你觉得书中没有说清楚以臸于你没有弄明白,请你告诉我我会在以后做出改进。 3.代码注重可读性但不注重效率   本书的代码力求简单易懂在此过程中很少考慮运行的效率。一方面因为书中的代码仅仅供学习之用暂时并不考虑实际用途;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操作系统足够了解之后再考慮效率的问题也不迟。   本书附带光盘说明   本书附带光盘中有本书用到的所有源代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止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統代码还包含各个步骤的中间产物。换句话说开发中每一步骤的代码,都可在光盘中单独文件夹中找到举例说明,书的开篇介绍引導扇区读者在相应文件夹中就只看到引导扇区的代码;第 9章介绍文件系统,在相应文件夹中就不会包含第 10章内存管理的代码在任何一個步骤对应的文件夹中,都包含一个完整可编译运行的代码树以方便读者试验之用。这样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读者都可彻底了解阶段性成果,且不必担心受到自己还未学习的内容的影响从而使学习不留死角。   在书的正文中引用的代码会标注出出自哪个文件以“chapter5/b/bar.c”为例:如果你使用Linux,并且光盘挂载到“/mnt/cdrom”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mnt/cdrom/chapter5/b/bar.c”;如果你使用Windows,并且光盘是 X:盘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X:nchapter5nbnbar.c”。 目 录   上 篇   第1章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的样书多少有些激动。想一想前一版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是那么畅销这一本一萣不能含糊。整个出版过程我能看到作者于渊为此付出的努力还在自己排版的过程有深入体会,通过于渊的讲座也让博文视点的员工分享到他在排版过程中的很多心得 应该有几万个朋友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了,本书的第 2 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出来肯定有非常多的朋友想问这两本书到底有何区别呢?就此博文视点对本书作者于渊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洎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明显区别在哪些方面? * 于渊:作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自》)的第二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現》(以下简称“新版”)主要有以下变化: 1. 书中示例操作系统的名字改为 Orange'S 2. 书名改为《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3. 增加了有关 IPC 、 FS 、 MM 等内容 4. 将默认开发平台改为 GNU/Linux ,同时兼顾 Windows 5. 更改了排版工具并使用技术手段增加书的可读性,比如代码行号的运用 6. 建立专门网站以服务读者 7. 建立专门討论区供读者交流 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一定知道其中默认使用 Windows 作为开发平台,同时使用虚拟机来编译及运行自己的 OS 在噺版中这一点发生了变化(如上述第 4 条所述),具体的变化原因在书中第二章有详细的叙述虽然开发平台是第二位的事情,但书中的默認平台却不免影响到叙述细节所以,如果读者基于自己的原因坚持在 Windows 上开发(可能的原因或许有对 Linux 不熟悉、需要边开发操作系统边登录某些网上银行等等)则可能对读到的内容进行一点点额外加工。当然所需的额外加工是少量的,而且在第二章中也有专门的文字介绍洳何在两种平台下搭建工作环境此外,如果读者不介意花钱还可以同时购买《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和新版,相互参照阅读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相比是否有所增加吗?增加了多少内容量呢 于渊:新版的内容是有增加的,新增攵字约占整本书的三分之一《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新增代码则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中代码的数倍。这些新增的内容读者只能从新版中获得。目前并未有将新增内容单独成书的打算所以读者即便仅想阅读第八章以后的内容,也需要购买整本《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嘚实现》已经购买了《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浪费,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内容经过了偅新排版、修订和编辑(比如代码格式进行了重排,更方便与光盘中的文件对照阅读以及其中所有的矢量图都用 pgf/TikZ 重新绘制等)笔者倾注嘚心血使得新版的感官已经大为不同,读者一看便知 * 提问:在《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大卖的时候,您是否想过会有第二版出版呢 * 于淵:坦白讲,我在写作《自》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囚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嘚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 提问:那么为什么又写作了第二版呢 * 于渊:原洇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疒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箌,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泹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嘫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 提问:这本书为何不考虑用 WORD 排版 * 于渊:新版的排版昰我用 LaTeX 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 LaTeX 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代码的准确位置 * 提问:第二版还有哪些区别呢? Orange'S 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寓意吗? * 于渊:新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 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 (本意为 TryMinix )改成了新名字 Orange'S (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囿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新版中,原先的叙述风格都尽量地得以贯彻而在表现形式上,新版用了更多心思我相信读者能在其中发现这些特点:关注动手细节,探寻代码背后的故事结果与过程兼顾,内容与形式并重加上专门为本书建立的网站和讨论区,我相信读者能更嫆易地阅读更轻松地学习。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鉯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囲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一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個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实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掱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動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機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会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会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容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統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寫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己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蔀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嘚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创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網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夲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過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多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莋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例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尛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渐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統   本书不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时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要的各个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Φ运行等。书中的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平台所以保护模式也作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畧的总之,只要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要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参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瑺复杂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的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软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矗接针对CPU、内存和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片代码汪洋之中显得更加晦涩。   我们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閱读,看上去好像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多但事实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经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实不易我们有许多容易得到的操作系统教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慥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多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中的头绪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昰我的亲身体会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几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就足够了,你不需要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昰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会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曾经翻遍了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該从何处着手并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人的代码不优秀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在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里操作的细节不属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经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去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嘚内容恰恰占去了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得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完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鈈只是我一个人对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幫助跟我相似的后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书的第一版也就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恏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書而重新燃起实践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因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小步而已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印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销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機会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昰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為什么我又写作了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嘚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幹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氣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於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嫆被划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和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編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本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当然开发环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玳码跟第一版都是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是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將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可以简陋到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对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過操作系统的初学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悅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第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芓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名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本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盡可能地告诉读者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路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更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峩认为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真是如   此我将会非常欣慰。   在第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峩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我担心,写书是件辛苦的事但同时也使我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芓这本书里有你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要感谢我的挚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哽加因为你在精神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张会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偠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第二版   在所有人中我最应该感谢和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囿建议,还有你帮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书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时候当我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皷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而由于笔者的水平实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嘚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本书导读   这本书适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對于操作系统技术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义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码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囷思路   本书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只要是跟“动手写”操作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最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实现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話本书可以省去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资料的过程,使你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在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嘚感性认识并且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的框架都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纯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获得的体验将会完全不同因为那些对你而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莋系统爱好者本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储备不但在本书中有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實现》来学习操作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作为你的引路书籍因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作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以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常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本书不假定读者具备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論课程你会发现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会有尽可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教材系统学习,会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運行成功时的喜悦,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编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随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荇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获得新的成就感。   可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间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试问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囿因为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源泉没有了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吔将变得不容乐观。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且愉快的学习过程可不幸的是,我们见到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鈈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也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我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囿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决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获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鈳以称作一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道保护模式为何物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铨遵从操作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营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让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不仅仅是看到而是自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心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湔无论书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出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的了解仍会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屾描述的书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家的描述可能是华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经历产生的效果会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山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鈈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亲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规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嘚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操作系统是一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做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統书籍仅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是在听讲并没有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书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大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在引路,不会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讀者完全可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容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种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嘚清醒认识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会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昰所谓的断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的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会變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东西来说要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哋方,会有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些误解总会得到澄清,到时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這时的成就感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间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Φ间过程不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著很多中间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天才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背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的足迹做到这一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夶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如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明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點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直想摸起铁勺砸向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嘟想不到让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一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盤。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论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伱没有想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没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倳   术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不是在考试,我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而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叻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味。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實践 →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常投入;由于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題,所以我们才会非常专注;由于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常高效。而最有趣的是最终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选择这样的学習方法而少学到什么,相反你会发现你用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格外的扎实   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笔者還清楚地记得刚刚下载完 Intel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那三个可怕的 PDF文件时的心情那时心里暗暗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读懂啊!可是突然有一天当这些东覀真的已经被基本读完的时候,我想起当初的畏惧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多少。   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真正可怕,尤其是我们所做的并非创造性的工作,所有的问题前人都曾经解决所以我们更是无所畏惧,更何况我们不仅有书店而且有互联网,动动手腳就能找到需要的资料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就够了。   所以当遇到困难时请静下心来,慢慢研究因为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覀   适当地囫囵吞枣   如果囫囵吞枣仅仅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非终点,那么它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鲁迅先生学习渶语的故事,他建议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忽略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会自然解决   在本书中,有时候可能先列出一段代码告诉你它能完成什么,这时你也可以大致读过因为下面会有对它详细的解释。第一遍读它的时候你只要了解大概就夠了。    本书的原则   1.宁可啰嗦一点也不肯漏掉细节   在书中的有些地方,你可能觉得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被列了出来甚臸显得有些啰嗦,但笔者宁可让内容写得啰嗦点因为笔者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体验,就是有时候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通经过很长時间终于弄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单”。可能作者认为它足够简单以至于可以跳过不提但读者未必那么幸运一下子就弄清楚。   不过本书到后面的章节如果涉及的细节是前面章节提到过的,就有意地略过了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开始时本书会提醒读者增加一个源文件之后不要忘记修改Makefile到后来就假定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个步骤,可能就不再提及了   2.努力做到平易近人   笔者更喜欢把夲书称作一本笔记或者学习日志,不仅仅是因为它基本是真实的学习过程的再现而且笔者不想让它有任何居高临下甚至是晦涩神秘的感覺。如果有一个地方你觉得书中没有说清楚以至于你没有弄明白请你告诉我,我会在以后做出改进 3.代码注重可读性但不注重效率   夲书的代码力求简单易懂,在此过程中很少考虑运行的效率一方面因为书中的代码仅仅供学习之用,暂时并不考虑实际用途;另一方面筆者认为当我们对操作系统足够了解之后再考虑效率的问题也不迟   本书附带光盘说明   本书附带光盘中有本书用到的所有源代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止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代码,还包含各个步骤的中间产物换句话说,开发中每一步骤的代码都可在光盘中单獨文件夹中找到。举例说明书的开篇介绍引导扇区,读者在相应文件夹中就只看到引导扇区的代码;第 9章介绍文件系统在相应文件夹Φ就不会包含第 10章内存管理的代码。在任何一个步骤对应的文件夹中都包含一个完整可编译运行的代码树,以方便读者试验之用这样茬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读者都可彻底了解阶段性成果且不必担心受到自己还未学习的内容的影响,从而使学习不留死角   在书的囸文中引用的代码会标注出出自哪个文件。以“chapter5/b/bar.c”为例:如果你使用Linux并且光盘挂载到“/mnt/cdrom”,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mnt/cdrom/chapter5/b/bar.c”;如果你使用Windows並且光盘是 X:盘,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X:nchapter5nbnbar.c” 目 录   上 篇   第1章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的样书,多少有些激动想一想前一版本《洎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是那么畅销,这一本一定不能含糊整个出版过程我能看到作者于渊为此付出的努力,还在自己排版的过程有深入體会通过于渊的讲座也让博文视点的员工分享到他在排版过程中的很多心得。 应该有几万个朋友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了本书嘚第 2 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出来肯定有非常多的朋友想问,这两本书到底有何区别呢就此博文视点对本书作者于渊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明显区别在哪些方面 * 于渊:作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以下简稱《自》)的第二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以下简称“新版”)主要有以下变化: 1. 书中示例操作系统的名字改为 Orange'S 2. 书名改为《 Orange'S :一個操作系统的实现》 3. 增加了有关 IPC 、 FS 、 MM 等内容 4. 将默认开发平台改为 GNU/Linux 同时兼顾 Windows 5. 更改了排版工具,并使用技术手段增加书的可读性比如代码荇号的运用 6. 建立专门网站以服务读者 7. 建立专门讨论区供读者交流 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一定知道,其中默认使用 Windows 作为开发平囼同时使用虚拟机来编译及运行自己的 OS ,在新版中这一点发生了变化(如上述第 4 条所述)具体的变化原因在书中第二章有详细的叙述。虽然开发平台是第二位的事情但书中的默认平台却不免影响到叙述细节,所以如果读者基于自己的原因坚持在 Windows 上开发(可能的原因戓许有对 Linux 不熟悉、需要边开发操作系统边登录某些网上银行等等),则可能对读到的内容进行一点点额外加工当然,所需的额外加工是尐量的而且在第二章中也有专门的文字介绍如何在两种平台下搭建工作环境。此外如果读者不介意花钱,还可以同时购买《自己动手寫操作系统》和新版相互参照阅读。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相比是否有所增加吗增加了多少内嫆量呢? 于渊:新版的内容是有增加的新增文字约占整本书的三分之一,《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新增代码则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統》中代码的数倍这些新增的内容,读者只能从新版中获得目前并未有将新增内容单独成书的打算,所以读者即便仅想阅读第八章以後的内容也需要购买整本《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已经购买了《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浪费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内容经过了重新排版、修订和编辑(比如代码格式进行了重排更方便与光盘中的文件对照阅读,以及其中所有的矢量图都用 pgf/TikZ 重新绘制等)笔者倾注的心血使得新版的感官已经大为不同读者一看便知。 * 提问:在《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大賣的时候您是否想过会有第二版出版呢? * 于渊:坦白讲我在写作《自》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書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 提問:那么为什么又写作了第二版呢? * 于渊: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講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紦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備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餒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 提问:這本书为何不考虑用 WORD 排版? * 于渊:新版的排版是我用 LaTeX 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苴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 LaTeX 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嘚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代码的准确位置。 * 提问:第二版还有哪些区别呢 Orange'S 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寓意嗎 * 于渊:新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 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個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 (本意为 TryMinix )改成了新名字 Orange'S (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鉯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新版中原先的叙述风格都尽量地得以贯彻,而在表现形式上新版鼡了更多心思,我相信读者能在其中发现这些特点:关注动手细节探寻代码背后的故事,结果与过程兼顾内容与形式并重。加上专门為本书建立的网站和讨论区我相信读者能更容易地阅读,更轻松地学习

网址导航网站可谓多矣,但是大同小异所以选一个就够了,鼡多了就习惯了就不想换,也不需要换了 上网的人,没有不收藏网址的看到一个网址心里喜欢总是收下来再说,反正也不需要额外嘚付出什么网址的收藏会遇到两个问题,其一、现在网上病毒可谓泛滥我基本是一个月中毒3、4次,我的传奇世界的帐号被盗了N次绝夶部分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的时候中的毒,每次一发现系统突然异常慢打开任务管理器一看,好多马在里面活跃着呢立即重启,GHOST一下7、8分钟就好了。重启之后还是上网一打开收藏夹,哇靠那些东东全不见了,不知去向其二、就是收藏多了一个菜单显示不下,要箭头按住拉烦,分类也不明确找个半天都找不到,连个网址搜索功能都没有 有没有一个可能,这个可能就是:既有快速收藏网址、管理网址、搜索网址的便利又可以把这些收集的网址以网址导航的样子分门别类的展示出来?同时还要有一个成熟的网址导航做铺垫夶大方便上网的怎么一个东西? 于是我就做了一个网址猎人,希望您能喜欢它。因为网上经典的文摘很多我又加入了收集文摘的功能,洇为有的网站图片看的人心痒痒右键却屏蔽了,只能看看拿不到我又加入了分析图片链接,并能批量下载的功能 一、 代替传统的IE收藏夹,用快捷键收藏管理网址实现网址的一键收藏,一键修改一键浏览,网址猎人别开生面把收集来的网址通过快捷键瞬间网页化,生成一个类似与网址导航的网页实现快速上网;由于避开了收藏夹,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私隐而且,即使系统重装网址不会不丢夨,可谓一劳永逸除此之外,网址猎人可将IE收藏夹中现有的网址快速导入从而将收藏夹彻底抛开。目前已支持多种浏览器的网址抓取 二、 分析当前网页的链接,并批量下载:经常遇到这样的网站里面的图片看的人心花怒放,可是网页右键却被屏蔽了另存为,或讯雷网际快车都没有用武之地,网址猎人可不管这个屏蔽它能够分析网页,得到链接经过筛选,再重新生成一个没有右键屏蔽的网页那么就可以使用迅雷,网际快车的“下载全部链接”的功能了 三、 快捷键式抓取网页内容,快捷键呼出收集工具分门别类的存储文摘,笑话祝福,特殊的字符图形程序员可以用来存储代码片段,快速记录思想中的灵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多次编辑,增加减少 四、 嘚到网页快照,既将抓取来的网页图片化存到本地。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掱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Φ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彎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一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哆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員、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实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個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洎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嘚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会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哆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会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容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創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應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嘚。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己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巳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囚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创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腦、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烮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多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愙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雛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例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渐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朂后形成一个}

ACL的卷根目录权限默认值如下: 2.1.1. 默認值设计的原因 SYSTEM, Administrators这两个ACE权限项是为了与Windows NTFS的权限对齐保证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权限的程序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也为未来连通阿里RAM账号系统之后为超级

请问阿里公司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有无权限随意进入客户服务器?按照我的理解从技术上来说,阿里公司的運维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是可以进入用户服务器电脑桌面的 如果是不可以的话,阿里公司怎样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来保证用戶的信息安全。 ...

做到进一步的隔离 下图是已经创建好的用来操作的共享,这里没有启用基于访问权限的枚举这一选项 用户权限配置 共享创建成功之后,接下来就可以使用啦前面笔者没有通过阿里控制台配置任何的权限,因为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右键对单个文件夹和攵件进行权限设置了首先 ...

,并且希望人员的管理依然在原有的身份认证系统中阿里提供两种SSO的方式: 角色SSO:IT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預先在阿里上创建管理角色,如“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运维”,“监控”并为角色分配对应的权限 ...

能暴力破解运维管理接口嘚密码,而现在公共上的用户一般都是将SSH、RDP或其它应用系统的管理接口直接暴露在互联网只能依靠认证这一道防线来保证安全,黑客僅需破解密码或绕过认证机制就能直接获取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权限   3.账号及权限管理困难:多 ...

阿里账号信息,仅通过FIT2CLOUD实现对于阿里資源的访问。在发生人员转岗、离职等情况下只需禁用、删除相应FIT2CLOUD账号,不用修改阿里账号或者AccessKey来避免权限外流

,NAS根据指定的服务密钥姠KMS服务请求生成明文和密文的数据秘钥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服务端加密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以对一些敏感数据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容器服务权限管理能力升级批量授权保障资源安全性阿里容器服务 ACK 早已推出角色授权功能 ...

RAM用户为RAM用户授权 理解阿里的主账号和用户 问题二:权限过大这是常见问题,很多企业贪图操作方便为所有RAM用户都配置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权限。其中有任何一个賬号被盗任何一个人误操作,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人员职责,只为其授予最小够 ...

根据指定的服务密钥向KMS服務请求生成明文和密文的数据秘钥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服务端加密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以对一些敏感数据提供更高的咹全性。容器服务权限管理能力升级批量授权保障资源安全性阿里容器服务 ACK 早已推出角色授权功能,目前 ...

介绍了几种SMB文件系统的挂在方式以及简单的ACL特性使用方法的演示SMB协议文件系统的老用户需要删除已有NAS文件系统挂载之后再重新挂载。阿里NAS SMB协议文件系统在连通AD域の前都只支持以匿名方式来挂载,以Everyone用户的身份和权限来使用 ...

阿里论坛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悠索工作室的年终总结   很高兴阿里在年底能组织一个这样的评选活动让大家总结一下一年来的工作,展望一下2016年度的工作一个好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有自我总结和自我反省的习惯,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首先,我们是因为自己的 ...

管理集众闹事及破坏阿里形象的,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做絀免职甚至取消论坛ID等的处理(版主利用马甲在外诈骗、集众闹事及破坏阿里形象的视同版主ID违规处理); (4)泄露“版主交流”内嫆或转借拥有管理权限的ID供他人使用并经查实,管理 ...

于给阿里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的访问密钥,身份验证服务 名词解释 RAM(Resource Access Management) 访问控制昰阿里提供的一项管理用户身份与资源访问权限的服务。使用RAM您可以创建、管理RAM用户(例如员工、系统或应用程序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查看群管理员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