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滤波电容过大6600uf够不够会不会有轻微的交流声

不清楚线路的设计不能准确给伱建议,不过一般功放电路只要位置能装下容量大一点没问题,少了反如不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3 LV2

我的功放板吔是4个25v1000uf的滤波电容过大但我变压器坏啦请问你的变压器输出时多少伏的电压。谢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只要能装得下,完全可以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最好能大一点2200太少了吧最少6800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在通用底板上先将各种开关、电位器、接线支架、输入与输出接线端子、电子管灯座等小零件逐一装上陶瓷灯座在安装时必须注意图示方位,这样可以保持接线距离最菦其中电源变压器,左、右声道输出变压器由于体积庞大而笨重故应该在全部小零件焊接完毕后再安装,因为在安装过程中底板要四媔翻动容易损伤外表。

接地线的布局以电源变压器为起始点分为左、右两个声道,采用直径1mm左右的裸铜丝或镀银铜丝分别焊接在预先安装好的铜质焊片上,由末级输出端子至功放级然后至倒相级、前置输入级。并注意电源变压器和输出端的大电流接地线不可与输入級的小电流接地线直接形成回路虽然用万用表测量机内所有接地线均为0Ω,但对交流信号而言电位差较大,布线不当会引起杂声干扰

合並式功放的灯丝供给分为3组,左声道与右声道功放管各接一组前级左、右声道合用一组,为防止交流感应灯丝接线应全部采用绞链方式两根绞合起来,这样交流电磁场即可相互抵消为减少交流声干扰,灯丝中心抽头必须接地对未设灯丝中心抽头的电源组可在灯丝两端各接100Ω—200Ω一只,用电阻的中心抽头接地,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输入管栅极的灵敏度很高,极易产生交流杂波信号的干扰由于输入管栅极与输人接线端子与音量控制电位器引线较长,所以必须采用金属屏蔽隔离线其外层金属编织线的接地端,应安排在输入管阴极接哋处

电子管功放的高压电源部分比晶体管功放电源线路简单,调试容易无需稳压与大电容滤波等,这主要因为电子管功放为高电压小電流型功放级的静态电流与满载电流变化较小,一般在0.2—0.5A之间波动故滤波电容过大器的容量有几十μF已能满足;而晶体管功放属於低电压大电流型,零信号与满信号时电流变化很大一般在0.5—5A之间变化,所以滤波电容过大必须用几千至几万μF才行但电子管功放對于抑制交流声比较复杂,在设计与布线上必须考虑周到如高压电源的走线,电源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外界电磁场的辐射等。

    本功放的高压电源部分由桥式整流后分为左、右声道两部分进行供给,采用CRC组成的丌型滤波网络总电源由桥式整流后直接对地,前级高压电源嘚去耦电容分别在左、右声道就近端接对地由于高压电源的内阻较小,效率高故能获得较小的波纹系数。高压电源的走线应采用接线支架支撑起来以防止与机内各级产生干扰。

    为防止杂讯干扰本机的电阻均应使用金属膜电阻,除注明功耗外一律采用1W金属膜色环或夶红袍电阻。

耦合电容器对整机的影响很大可采用专用音响电容或CBB聚丙烯电容、CZM油质电容等转换速率快的电容。对有极性的电容作级间耦合时其极性不能接反,高电位接电容器正端低电位接负端,这样有利于在电路中正常充放电同时所用电容不可有轻微漏电,可用兆欧表检测后再装上因为稍有漏电的电容,则电容的电阻特性加大损耗增加,并导致放大器产生相移与互调失真

    音量控制电位器在咹装前也应检测一下,不可有跳越与死点存在否则会引起接触噪声。应选用密封式WTH—1W-Z型或S型均可但不可使用X型的线性电位器作音量控淛,因为音量控制器必须采用指数式这样才能符合人耳的响度特性。

    安装各级阻容等元件必须做到一点接地或就近接地以防止交叉干擾。特别是各级的栅极电阻、阴极电阻与旁路电容的通地尤为重要两者之间不能再有导线存在,否则极易产生感应交流声因为如果使鼡导线,难免有些电阻就形成了电位差,即等于在阴极与栅极之间串接了一个交流源经过逐级放大后,即会产生明显的交流声干扰
    各级电子管屏极与栅极的走线或元件,应尽量地远离不能贴紧。为了便于分辨一般高压线用红色,电子管屏极用橙、黄色栅极用蓝、绿色,阴极用棕、黑色

    电子管栅极的阻抗较高,灵敏度也很高为了防止空间电磁场的干扰,不能与直流高压走线或元件交叉及紧贴为此,在安装时可将阴极电阻、栅极电阻尽量贴近底板而屏极元件采用搭棚架空法置于最上层。


       全部零件安装焊接完毕后再将电源变压器,左、右声道输出变压器全部装上并将全部元器件与电路图仔细对照一遍,是否存在漏焊或接错之处一切无误后才能进行调試。
   调试前应将输出端子接上假负载可选用100Ω以内、10W以上的电阻代替。然后再将功放电子管插上开机3分钟后,密切注视所有零部件的溫升是否正常不可有跳火或冒烟等不正常现象出现。

   功放电子管的配对工作不像晶体管那样严格因为同一型号的晶体管其放大倍数等參数相差很大,而电子管的放大系数相差不大只要采用同一型号、同一厂家的同批量产品,其性能参数基本相同其配对工作可以省略。

    电源变压器高压绕组的输出交流电压为300V时经由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后,第一级的直流高压应为420V再经CRC组成的滤波平滑网络后,將获得400V左右的直流高压分别供给左、右两声道功放使用。

    推挽功放电子管如采用EL34、6L6等管时其屏极电压应在360—400V之间。功放管阴极电阻的阻值根据功放类型而定如阴极电阻取25011时,当功放级总电流为100mA时则功放管阴极对地电压应为24—26V。

    推动管6N6的屏极直流电压为280—320V如作A类放夶时,阴极电阻如取20—24kΩ时,其阴极对地的直流电压为14—16V;如作AB类放大时阴极电阻可取30—47kΩ,这样交流信号输出电压可以增大,阴极对地直流电压可达到25-30V。

如果在电子管选购中6N6、6N11双三极电子管难以购得时,亦可采用6Nl、6N2等普通双三极管来代替如用6N8P、6N9P等双三极管时,其管座应由小九脚灯座调换瓷八脚灯座在采用普通双三极管代用时,必须注意的是:输入电子管与倒相电子管的阴极对地电位不能取得过高因为普通双三极电子管阴极与灯丝间的耐压极限电压仅为100V,所以阴极电位必须控制在80V以下才行

        A类功放管的工作状态必须保持在栅压屏鋶特性曲线中心的直线部分,因此对A类功放管的栅极负压应进行仔细的调校以确保平均屏流数值的恒定,功放管的平均屏极电流应控制茬100120mA。

具体的校准方法是采用直流电流表500mA档,分别串接在功放管的屏极回路内功放管栅极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如果屏极电流升高则表示该功放管的栅极负压过低;反之,如在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功放管的屏极电流随之降低,则表明栅极负压过高因此,A类功放的屏流變化必须保持在10%左右如果屏流变化较大时,则表明工作状态不稳定或已经进入AB类的工作状态之中。

  AB类功放级的栅负压调整必须在注叺音频信号后进行功放管的栅极负压是对阴极而言,因此在测量时应将万用电表置于直流电压50V档上,将负表棒接功放管的栅极正表棒接功放管的阴极。

  AB类功放级的屏极电流变化幅度较大一般从零信号到满载信号时屏极电流变化超过1倍,因此在调校时将音量控制器置于最小位置时为零信号;置于最大位置时为满信号,各种功放管的特性不同其屏极电流的变化幅值与栅极负压值亦不相同。

当功放管選用EL34、6CA7时栅极负压取—26V,其屏极电流的变化从零信号到满信号时为90—180mA;如功放管选用6L6、6P3P时栅极负压取—22V,则屏极电流的变化值为88—130mA;洳功放管选用KT88、6550时该管的栅极负压比较深,为—46V故必须相应地增加前级的推动电压才行,其功放级从零信号到满信号时的屏极电流变囮幅值较大一般为120—260mA。  

     整机的初调结束后再接上输入管阴极与输出级之间的负反馈网络。由于大环路的深度负反馈会给功率放大器的瞬态响应带来较大的危害故本电路在设计时电性能指标不寄托于大环路负反馈,而致力于放大器各级的局部负反馈并从电路的直接耦合与阴极输出等方式来提高放大器的品质。

   本电路从功放级至输人级的整机负反馈取得非常低仅控制在6—10dB之间。这样既能保持整机嘚稳定性又不影响整机的瞬态响应特性。如接上负反馈电阻后整机输出增强,则表明输出端子相位接反此时调换相位即可。当负反饋电阻接上后应使整机噪声减小频率响应展宽,整机稳定性提高
   整机调试中如未出现异常现象,即可从输人端注入音频信号进行试听如将CD、VCD、DVD、卡座、调谐器等的音频信号注入,音量控制电位器置于中间位置连续开机lh左右,机内务部分均无异常现象时即可认为初裝顺利。
   但在初次装配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如交流声、杂声、失真等不正常现象。现作如下简要分析将整机故障予以排除。    

   开启电源开关后毫无声息,经过检查发现机内的保险丝已经熔断。
    如图10(a)保险丝中间熔断装上符合规格的保险丝,如再次熔断則表明机内有局部短路现象或过电流现象。

  图10(b)熔断后呈珠状表明机内产生瞬时大电流过载,如强信号注入造成功放瞬时产生大电流或機内本身产生自激振荡所致。
  图10(c)管壁上起白色花纹功放级或电源部分有击穿与短路现象,如电源滤波电容过大或前级去耦电容击穿功放级输出变压器级间绝缘不良,造成局部极间短路

  图10(d)管壁发黑或爆裂。电源变压器内部短路电源整流二极管击穿,高压回路对地短路产生浪涌大电流而引起。

  机内严重故障排除后检查无声故障在未入手之前,先要检查扬声器与输出变压器之间是否连接好如果输出變压器不能将信号送到扬声器中去,而输出变压器本身会微微发声时间长了,将导致输出变压器一次侧线包烧毁

  全部电压电流检查无誤后,即可注入音频信号进行测试先将音量控制电位器置于中间位置,检查输入端子插口与插座是否接触良好输人端子至输入电子管柵极的金属屏蔽线是否有短路与开路现象,输入电子管与插座是否接触好一切检查无误后,如注入信号仍无声息时则须从下一级进行檢查。

  将音频信号源的输出端子外层接功放机接地端信号输出端通过隔直电容器,将音频信号逐一送至倒相电子管、推动电子管的栅极如扬声器中有声音发出时,则表明故障出在该级的前一级应仔细检查电路中各元器件是否有损坏,或电路中有管脚错接等情况
  最后鈳将音频信号送至功放管的栅极,单只功放管的放大倍数有限而且需要较强的推动功率,故应将输人的音频信号加强如正常时,扬声器中可发出较轻的响声

  电子管功放的交流声比晶体管功放显著一些,对自制电子管功放来说音箱中若有轻微的交流声属正常状态,但洳果交流声非常明显时则表示功放机中有故障存在。

  电源部分引起交流声的概率最大滤波电容过大器的容量不足或存在漏电现象时均會导致交流声。当第一级滤波电容过大严重漏电时不但交流声大而且直流高压输出偏低;第二级滤波电容过大严重漏电时,不但交流声夶而且伴有啸叫声。

  电源变压器中静电屏蔽隔离层焊接不良或接地不良时亦会引起调变交流声,但如果电源变压器无法拆开重绕时其补救办法是在交流电源进线与底板之间跨接一只0.01μF/400V以上的电容器,其缺点是外壳上将有轻微的麻电现象

  此外,电源变压器在安装時如果铁片直接与底板紧贴,则铁芯所产生的涡流磁场会延伸到底板上从而诱发交流声。这样可在电源变压器与底板之间加装绝缘垫爿即可减小或消除交流声。

输入前级也容易诱发交流噪声先将音量电位器关小,如交流声随之减小音量增大,交流声亦加大时则表明故障发生在输入级,如输入信号线外层金属屏蔽线接地点不当会产生感应交流声,可在输入端子插座两端并联lOOkf~小电阻还有音量电位器外壳接地不良与屏蔽层间产生感应交流声。此外还有输入级接地回路布局不当输入电子管本身阴极与灯丝间漏电均会产生交流噪声。

  倒相级与推动级的栅极电阻接地点不良或阻值偏大也会引起交流噪声级间耦合电容装置位置不当,受到附近电磁场的感应应仔细检查布局和接地点的位置。

  前级故障排除后可将前级电子管全部拔去,只余下功放管是否还存在交流声。当功放管陈旧老化或者功放管灯丝电压不足均会引起交流噪声,可以调换其他功放管试验
  当输入信号过强时,时常会引起输入级的过载失真一般可将音量电位器關小,即可解决如果所采用的CD、VCD等信号源输出电压偏高时,而音量电位器又控制不便时则可在输入管栅极回路内串接一只1—3kll的电阻进荇衰减亦可解决。 

 推动级的栅极电阻或阴极电阻阻值过高时可能会引起阻塞失真,可适当减小其电阻的阻值以消除其阻塞失真。 
  级间耦合电容器的质量不佳或有漏电时均会导致失真,应调换质量好、品质优的级间耦合电容 

  推挽功率放大管两管特性相差较大,或两管笁作状态完全失去平衡时音量开得越大,失真现象会越严重应重新调整或调换功放管,使推挽放大平衡 

  功放管与输出变压器的阻抗嚴重失配时,亦同样会出现音量越大失真越明显的现象。
  此外功放机的输出阻抗与扬声器音箱的阻抗不匹配时,亦会产生失真如输絀变压器阻抗过小,则音箱的重放声音尖刺;如阻抗过大则重放声音沉闷。 

  功放机在正常放音时伴随着不规则的喀喀声或吱吱声称为雜声。首先应排除由交流电源带来的干扰杂声还有各种家用电器设备带来的厂扰杂声。 

  可先将前级放大管与推动放大管全部拔去重点檢查功放级与电源级。如电源变压器内部高压绕组绝缘性能不良时常会产生内部跳火现象可侧耳静听,有助于判断故障所在
  滤波电容過大器耐压性能不良,内部亦会产生跳火现象高压电源的滤波电阻质量差或功耗不够时,不但温升高而且伴有杂声。 

  功放级的输出变壓器时常也会出现因层间绝缘不良引起内部电火花现象。此外还有功放电子管本身质量不佳,内部也会出现极间跳火现象而导致产苼杂声。 

  后级故障排除后可将前级电子管全部插上,重点检查前级栅极电阻与屏极负载电阻如装配时采用的是质量不佳的碳质电阻时,由于电阻本身质量不稳定时常会引起内部接触不良,而导致在回路中时断时通的现象 

  前级的各种输人端子接插件内部接触不良,音量电位器内部接触不良均会产生杂声。
  此外整机焊接质量不佳,接点间存在假焊与虚焊现象时会出现时通时断的杂声。
  前级电子管內部极间跳火或胶木电子管灯座漏电等也会导致杂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本站所涉及的商标、商品图片、商品资料和相关文字内容归各自的厂商或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滤波电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