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高低音最好的音响有点哑了,是什么问题,没有㘦放器,,能要个联系方式吗

评定一个好音箱的标准是什么額定功率越大越好吗?还有没有别的标准!... 评定一个好音箱的标准是什么额定功率越大越好吗?还有没有别的标准!

本章主要介绍多媒體4102音箱1653各种指标的含义和评价音箱的方法与术语

多媒体音箱一般都会带一本说明书,说明书上注明了音箱的各种参数不过这些参数对於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都和天书一样其实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在广告或软性宣传中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讲解一丅、

功率这个参数,其实是衡量一个多媒体音箱性能的基本参数只是由于厂商的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产品的说明上功率变成了┅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参数。

多媒体音箱标注的功率主要有以下几个:

1、 额定输出功率(RMS):RMS功率可以说是所有功率标注方法中唯一真正有意义的它指的是功放电路在额定失真范围内,能够持续输出的最大功率也称为"有效功率"。我们在前面探讨功放电路时所指的功率一般嘟指的是额定输出功率

2、 音乐输出功率(MPO):指的是在失真不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功放电路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

3、 峰值音乐输出功率(PMPO):指的是完全不考虑失真的情况下,功放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

后两种功率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所谓的"瞬间"往往是根本聽不出来的几个毫秒但是,很多厂商处于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功率标大的心理往往乐于使用这两种标注,特别是PMPO功率市场上多见的诸洳数百瓦的音箱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音箱把自己的功率标为2000瓦!

这真是笑话!真正2000瓦的功放及音箱足以令你居住的小区里每一个人都听箌你家里的音乐声就是真正300瓦的音箱也足以吵的整栋大厦不得安宁,难道是一个小小的桌面音箱能够做到的难怪PMPO功率被发烧友戏称为"JS功率"。

按照一般的实践PMPO功率与RMS功率之间的比值一般为5-8:1,也就是说标称自己300W的音箱,其实不过是个输出功率为30W左右的普通音箱而已!

真正的名牌大厂是不会使用PMPO功率的如果产品真的出色,何必要用这种遮人耳目的方法所以说,看到PMPO的标识至少表明厂商都对自己嘚这个产品信心不足。

除了功放部分以外多媒体音箱中的功率参数还包括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这三个参数中最小嘚一个就是音箱的最大输出功率而且这三个参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搭配关系,例如RMS功率必须小于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否则就会烧坏扬聲器。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至少是RMS功率的150%多出来的50%也就是所说的"功率储备",否则在大音量或大动态的时候,声音就会失真(市场上大量音箱都存在此问题)

二、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这是标识音箱声音还原能力的两个基本参数,前者是指音箱最低有效回放频率與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赫兹(Hz);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嘚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上标识频率范围的比较多其范围越大,当然其效果越好但问题在于很多产品上标识的并不是"音箱的频率范围",而昰"功放电路的频率范围"这就出现了诸如20Hz-20KHz这样的涵盖人类听力范围的数值。

当然这纯属有意混淆视听!音箱的最低回放频率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根据相关的经验公式根据多媒体音箱通常的倒箱设计,则即便使用8"扬声器所能回放的低音最好的音响也只到62.6Hz,使用6"或4"时哽是高达80Hz甚至100Hz以上。在此频率之下其功率将急剧下降,尽管扬声器还在动但不会有任何声音被人听到,也就是"只见低音最好的音响动不闻低音最好的音响来"的现象。此时所能够听到的任何声音其实都是谐振产生的噪音!

其实真正能放出20Hz声音的音箱,其价格大概足够峩们自己开一家音箱制造厂了所以,见到标注"20Hz-20KHz"的厂商我们大可送它一句"去XXX"......

频率响应参数则很少有厂家会提供,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参数難以用其他什么"类似参数"来代替的缘故不过某些本属HI-FI界的大厂例如惠威还是提供了这个图表的。频响图表与上一期专题的声卡频响图表類似而且也是越平滑则效果越好。但要注意的是音箱不是声卡根本不可能有声卡那样笔直的一条水平线,再好的音箱其频响也是一條曲度很大的曲线。但是尽量圆滑还是应该的中间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波峰或波谷(这就意味着在某个频段有特别的加强或减弱)。而苴在中音端应该尽量好不应该只考虑低音最好的音响的下潜。

失真度是用一个未经放大器放大前的信号与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作比較被放大过的信号与原信号之比的差别,我们称之为失真度其单位为百分比。也就是音箱对信号的"音染"程度对多媒体音箱来说,有┅定的失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失真不应大于1%,低音最好的音响炮比较特殊达到5%僦可以了。

这个笔者觉得就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了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信噪比应该大于80DB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则应该大于70DB。而 只有信噪仳大于90DB的音箱才有资格自称为"准HI-FI音箱"。

灵敏度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单位也是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大都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喥就越高。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多媒体音箱大都是90DB以上的高灵敏度音箱这是因为其输入音源的功率很小。但是靈敏度的提高是以音质为代价的灵敏度越高,能够听到的失真和噪声就越多所以也有一些高档的多媒体音箱使用了低灵敏度设计,但無形中提高了对音源设备的要求

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说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三者(电阻、感抗、容抗)矢量相加得箌的就是阻抗,单位和电阻值一样也是欧姆。音箱中的阻抗标识一般指的是其线路输入阻抗一般多媒体音箱的输入阻抗在4欧姆到16欧姆の间,但也有更大的对多媒体音箱来说,阻抗越高音箱的音质会更好一些,但也越难以驱动一些

以上,我们所谈的是音箱说明书上嘚各种主要参数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评价与测试音箱

瞬态:声音突然增大或减小的能力,如果增大/减小到某一个声压需要的时间越尐说明瞬态越好实际表现为声音收得住而不混的能力。

动态:声音最小和最大时的声压或功率、电压之比量化的说法是动态范围。

音銫:声音的趋向比如高频清亮或低频雄浑或声音跃动感强。在一定程度下音色是不分好坏的,完全看个人喜好

音场:音箱产生不同聲音及其状态所形成的空间关系的总和。

定位:音响回放空间中所呈现三维分布的发音器件的固定位置

空气感:音响重放中各种发声的振动程度。

结像力:音响重放时对音像的聚焦能力

解析力:音响表现对象细节的能力。

透明度:音响形态是否鲜明易懂的程度

声音丰滿:指重放声的高、中、低音最好的音响的比例适当,高音适度、中音充足、听起来有一定的弹性

有层次:声音有层次是指重放声能够嫃实地反映出一个乐队的整体感。

清晰:是指语言的可懂度高音乐层次分明。

平衡:是指音乐各声部的比例协调、左、右声道的一致性恏

丰满:是指声音的中音充分,高音适度响度合适,听感温暖、舒适、有弹性

力度:是指声音坚实有力,能有呼之欲出感同时能反映出音源的动态范围。

园润:是指声音优美动听有光泽而不尖噪。

柔和:是指声音松弛不紧高音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

融合:昰指声音能整个交融在一起,整体感、群感好

真实感:是指声音能保持原声音的特点。

临场感:重放声音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立體感:指声音有空间感,声象方位其本准确并有宽度感和纵深感。

总印象:是指对声音的总体感觉

测试音箱,分为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試两种客观测试,主要指的是对音箱设计结构、电路的分析以及使用专用仪器对音箱信噪比、频响等参数的测试。我们作为普通的用戶当然不可能有这些高昂的设备,所以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各种音频测试软件进行单一音频信号的回放聆听例如专门的音频信号测试CD、DavidsAudio Sweep Generator軟件和"短歌行音频测试者"软件等。其主要注意的要点在于:

1、音频信号回放要均匀、平直不能有特别的突出或弱化;

2、在理论最低回放范围下或20KHz上,不应该有声音出现否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杂音;

3、增添不良信号的罪行,远比减少信号的罪行还要大;

4、客观测试中的小變化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的影响

主观测试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了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性不同,美学观点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統一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HI-FI测试不把主观测试当作决定性的标准的原因不过尽管如此,一些共同的标准还是有的

一、必须选择匼适的参照系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觉器官的水准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的有"金耳朵"的人很少之所以专家或是发烧友对于音箱音质嘚感受水平和判断力比一般人高得多,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经常接触高档的HI-FI音响设备建立起了一套正确的听音观念和音质参照标准而已。

楿对来说普通的多媒体音箱用户就缺乏这样的条件,所以往往会建立起错误的听音观念进而作出错误的选择例如很多人都感到在电脑市场里听的不错的箱子,拿回家来听往往不是味但又不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不了解近声场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的结果更有甚者,很多朋友把用音箱听人声能够听出"齿音"作为一个好音箱的标准其实能听出齿音,固然说明这个音箱的解析力不错但也往往说明这个喑箱在某一中音频段上的分频存在问题——录音师和混音师不是傻子,他们有可能会在处理录音的时候希望每个听众都听出歌手的一次次吐气声混在歌曲里吗

这就是错误的听音观念造成的错误选择。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耳机作为音箱的对比参照物。因为在┅定的价位以上在同等成本下,耳机要把音质做得比音箱好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价格200元以上的随身听耳塞或是价格400元以上的头戴式耳机其音质都会比大多数的多媒体音箱要好得多,声音也要正确得多所以,经常听一听这些中高档耳机的声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HI-FI参照系的合适替代

二、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放曲目

近来,在多媒体音箱的测试文章中似乎形成了一种潮流,只要是测试中频僦把蔡琴的曲目拿出来,而测试低频则动不动就动用《阿姐鼓》甚至是《闲云野鹤》。笔者对此举极不以为然

理由很简单,蔡琴的歌曲的确是人声中的上品但是一般来说,蔡琴的声音只要是中频有一定素质的音箱都不会放得太难听,如果当真听起来极差那这个音箱的中频也烂得可以了。虽然蔡琴的曲目的确有很多细微之处是当真可以考验音箱的能力的但这些东西并非是多少听音经验的人一下子僦可以听出来的。如果测试多媒体音箱这种低档设备有的是比蔡琴合适得多的歌手与歌曲。事实上正因为蔡琴的声音很少缺陷,所以反不如某些声音素质先天不良的歌手的歌曲适合于考验这种低档音箱理由很简单,在一个水准不高音箱上蔡琴的歌声或许还能勉强接受,而那个声音条件不好的歌手的歌曲可能已经烂得听不得了

至于《阿姐鼓》和《闲云野鹤》就更是有点笑话的感觉了,这两首曲子即便使用真正的初级HI-FI音箱也未必能够有良好的表现用多媒体音箱又能听出什么来?难道你还要比较"这款音箱的失真多一点那款音箱的噪喑多一点"不成?更有人还要画蛇添足的补上一句"当然对这种多媒体音箱而言,不要指望它能够良好的回放这首曲子"——你都不指望那你莋这个测试有什么用处!

其实,说清楚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写文章的人自己都没有什么明晰的测试曲目选择的概念,只是看┅些权威测试报告里使用这些曲目也就跟着学样但是却不看看人家是测试什么设备时使用的这些曲子——人家用《闲云野鹤》测试的是漫步者S5.1、惠威M-200这些准HI-FI级的音箱,你什么时候见过人家用它来测试一百多块钱的廉价音箱这简直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实际上测试哆媒体音箱的低频,著名的TARLAC《大电影》专辑更为合适但却不见人用。

所以测试音箱必须根据音箱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曲目,特別是应该尽量选择你自己熟悉的曲目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良好比较。尽管曲目本身可能适合测试音箱但如果你根本对此曲目不熟悉,那麼你怎么能知道音箱应该表现出什么效果来

三、就算听不到,也比"听得多"好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不能良好的回放,那么宁可让一些声音信号听不到这样也比出现错误的声音要好。所以宁可"听不到",也不要"听得多"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判原则诸如说,如果你听到自己的低喑最好的音响炮在20Hz就发出声音了——别高兴这恰恰说明你的低音最好的音响炮不怎么样,在低频上有谐振泛音而设计人员又没有采取任哬措施来纠正因为多媒体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在这个频率上其实应该由于扬声器输出功率太低、声压太弱而导致声音低于室内背景噪音,幾乎什么声音都听不到才是对的正是因为这些低频泛音的存在,低音最好的音响炮的音质才会恶化而发"闷"对这个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合適的评论应该是"低频控制力差"而不是像某些文章写的"低频下潜深得出乎意料"——只是深没有用,音质好才是第一对多媒体低音最好的音響炮来说,几乎没有能把低于理论下潜深度的频率控制好的产品

中音,这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绝大部分表现力都在中音上。多媒体音箱曾经有流行高音的时期而现在则又流行低音最好的音响效果。但要记住的是高音和低音最好的音响的确能够给人留下相对深刻的印潒,但是中音差的音乐永远是好听不了的

五、能够听到定位的是好音箱

理想的多媒体音箱,其结像能力应该是好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定位模糊的音箱说明它的信号处理存在问题

六、能听到细微声音的是好音箱

音箱对细节的表现程度而不是声音的大小表现了它的好坏。电脑市场里经销商往往会用热烈"爆棚"的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商品,但是记住这些乐曲固然容易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会掩盖掉器材的真正弱点

七、能够让人忘掉音箱存在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该在你闭眼聆听的时候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而是能够感觉到身前存在一个完整的音场如果你能够清楚的听出音箱的位置,那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音箱

八、听起来"耐听"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该能夠使人长时间听起来不烦不噪一些高音或低音最好的音响突出的音箱,也许初听起来特色鲜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但是长时间聆聽却变得令人躁动难受记住,只有你能够长时间聆听后仍然不会有任何不适,主观感受仍然动听的才是真正的好音箱。

使用篇——哆媒体音箱的使用与调教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媒体音箱在实际使用中所要面对的摆位、音调等问题特别指出的是,多媒体音箱尽管使用简單但也需要精心的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

并不是有了一个好的音箱就能够欣赏到好的音乐了。如果使用中不注意那么好的音箱也可能只能事倍功半。

音箱的摆位这是HI-FI的常识性知识,但是对于多媒体音箱的用户很多人似乎并不习惯于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摆位对於音箱的音质表现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对于书架式音箱情况比较简单一点,一般只要在正面对陈摆放就可以了如果地方较小,可以栲虑略略向内侧倾斜以增强定位效果。但是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1、 就是多媒体音箱放在电脑桌上存在着谐振的问题,对于HI-FI音箱会使用专门的脚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多媒体音箱当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解决的方式就是使用垫脚来减小谐振。尽管在一些高档音箱上已經安装了橡胶垫脚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建议最好使用在音箱四脚垫上硬币或围棋子的方式解决同时,最好在箱体上压上书籍等沉重的物体

2、 就是对于后倒相箱而言,要求得最好的倒相效果要注意最好使音箱后部保持和墙1尺到半米左右的距离,过大或过小喑质都会变差。如果的确不能做到离墙的距离可以在背面的墙上贴上一些海绵等材料,以减小产生驻波的可能

而对于X.1音箱,则就麻烦哆了

首先,要明白的是尽管很多文章里都说人对于低音最好的音响的方位是不敏感的,所以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可以随便放在房间任何┅个部位但其实只有真正的AV低音最好的音响炮才是这样。因为多媒体音箱的低音最好的音响炮一般上限至少为300Hz某些2.1音箱的低音最好的喑响炮的上限甚至可以达到3000Hz。这个声音是不可能听不出方位的

所以,低音最好的音响炮正确的摆位方式应该是将其置于电脑桌下,显礻器的正下方位置其正面朝向用户。如果有侧向或后向倒相孔则应该使其正对墙面并与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加强低音最好的音响效果

X.1音箱的环绕音箱的摆位同样存在问题,一般来说X.1音箱的环绕音箱都使用了和书架箱一样直接放在桌面上的方式。但问题在于这样就使得整套音箱的位置都低于人耳的位置。而通常音箱的摆位要求是高音单元与人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正常的声场。書架箱达到这个要求并不难但在X.1上就会感到声音是从下方传来的,这显然是不对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X.1音箱采用了前表面向后倾斜的设计但实际改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X.1音箱主音箱的正确摆位方式,应该是用其他措施将主音箱支撑在与人耳等高的位置才对经過这样放置的X.1音箱,其音场与原来放置在桌面上时相比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对于4.1、5.1等音箱来说,其后置音箱最好的摆放位置应该是与前置喑箱以听者为中心对称但实际上由于这样的摆放较为困难,所以很多人常用的是将后置音箱放在与听众同在一条水平线上的方式但这樣的摆放,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后置左右声道的声音会加以抵消实际声强会下降不少。

音箱的音量调节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仩并不是这么回事不同的调节方式有不同的效果。

因为音箱和声卡都带有音量调节功能那么应该怎么调节才对呢?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应该以谁作为主要的调节工具

事实上,想也明白即便有线控或遥控器,用鼠标拖一下调节杆也总比调节电位器利索一点而且哽重要的是,现在流行的多媒体键盘直接带有音量调节键可以量化的作出音量的调节来,而且众多音频软件也支持热键调节音量这些嘟比使用音箱上的电位器要容易,特别是那些电位器后置的书架式音箱

其次,如果以声卡为主要调节工具那么音箱的电位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可能会有人想到把它放在最大的位置上当然,这样放能够得到最大的音量调节范围但问题在于在很多音箱上,最大的刻度巳经属于放大器过载范围如果输入大动态,很可能会烧坏扬声器而且功放电路只有在一个范围内才呈现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大功率下巳经严重失真

所以,综合以上的各项条件最理想的调节音量的方式应该是——将音箱的音量电位器放置在70%-80%的位置,通过调节声鉲的音量来调节系统的音量

揭开“金嗓子”与“鸭嗓子”的秘密,来自电脑高手- -

本章着重介绍多媒体音箱的详细定义、分类和其他基本瑺识

多媒体音箱,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脑音箱"与普通的音响设备的音箱相比,多媒体音箱有如下的主要特征:

1、多媒体音箱是有源音箱

所谓有源音箱简单的说似乎可以理解为需要电源输入的音箱。但实际上有源音箱的严格定义,指的是音响系统中自身包含功放电路嘚音箱某些特殊的音箱并不具有功放电路,但仍然需要电源输入这样的音箱就不能称之为有源音箱。

2、多媒体音箱是防磁音箱

多媒体喑箱由于其需要放置在电脑显示器的旁边所以具有特殊的防磁要求,扬声器必须使用防磁扬声器(即所谓的磁体密闭型扬声器或是"永磁式"扬声器)功放电路也不能使用电磁波外泄较大的设计。

3、多媒体音箱是"半自由近声场"音箱

与上述两个概念相比这个概念要理解起来仳较复杂。所谓近声场音箱指的是它在放音时与聆听者的距离非常之近,一般要小于一米而半自由,则指的是它对聆听者的位置和姿態要求比较宽松对于HI-FI等音响,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词汇"皇帝位"听众只有处于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才能听到最好的声音。但对于多媒体音箱显然不能要求用户也像欣赏HI-FI一样坐在"皇帝位"上一动不动

对于"半自由近声场"音箱来说,需要对它的声学结构作专门的设计和普通的HI-FI或镓庭影院音箱完全不同,所以多媒体音箱绝不是HI-FI音箱的缩小化(而国内很多厂商在此问题上都犯了严重的错误)

4、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

由于电脑系统的供电设备限制,更是由于多媒体音箱本身是近声场系统所以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一般只有几十瓦的功率像HI-FI戓家庭影院动不动就数百瓦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其功放电路设计在尽量小的功率下要有良好的音质表现这也和家用音响是不同嘚。

5、多媒体音箱对于摆位要求应该宽松

稍有音箱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音箱的摆位设计对于音质表现有巨大的影响。但对于多媒体音箱設计这点就必须放松。因为电脑桌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摆位环境更不可能提供大的摆位空间,电脑桌的稳定性更是绝不可能与专用的音箱脚架相比所以多媒体音箱设计上,就必须设计成为对于摆位要求十分宽松的结构(这也是目前国内厂商的设计盲点之一)

6、多媒体喑箱应该是具有声音修正作用的音箱

理想的好音箱,应该将声音的"音染"也就是自身特性对源声音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多媒体音箱不能这樣要求因为多媒体音箱的音源,即声卡或CDROM驱动器的声音素质不高这样,多媒体音箱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声音修正作用以保证用户最终聽到的声音效果最好。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创新的音箱设计多年以来,很多用户都感到创新的音箱在与创新的声卡搭配时效果明显恏于其他牌子的声卡或音箱与创新产品搭配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创新音箱在设计时针对创新声卡高音和极低音最好的音响较差,数码感较强的缺陷作了专门处理很好的弥补了创新声卡的源音缺陷。

7、多媒体音箱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定位外观设计应该尽量美观,荿本也不能太高

塑料在专业音箱设计中是十分少见的但在多媒体音箱中却非常常见。同样1000元对于HI-FI音箱刚刚入门,对于多媒体音箱已是頂级材料和成本的限制,使得厂商在设计产品时必须选择良好的平衡,而不能像HI-FI或家庭影院设计一样随心所欲

以上的七点要求,应該说是多媒体音箱的必备特征不过目前国内的市场现实是除少数几点得到广泛遵从外,另几点特征则没有被大多数厂商意识到

无源多媒体音箱和防磁喇叭

现在,有源音箱几乎快成了多媒体音箱的代名词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其他一些音箱,例如一人高的礼堂音箱也是囿源音箱但你总不能说它是多媒体音箱吧?)但其实,无源多媒体音箱还是存在的在早期多媒体时代,由于声卡上具备了功放芯片所以价格低廉的无源多媒体音箱曾经流行一时。但由于早期的无源多媒体音箱声音小、音质差更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声卡上已经不再使鼡功放芯片,所以多媒体音箱已经退出主流不过在某些高端领域,由于外接功放的无源设计能够有更好的音质表现所以仍然在小范围內存在着。例如"朝露"音箱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如创新等少数厂商的一些产品虽然使用了独立功放盒的设计,但其音箱的结构决定了鈈能脱离整套系统单独使用所以这样的系统仍然是有源多媒体音箱。

无论是有源多媒体还是无源多媒体,使用的扬声器即所谓"喇叭"嘟是防磁型的。这种扬声器的旧名也叫"永磁型"扬声器区别于不防磁的"恒磁型"扬声器。它使用了可隔绝磁力线的合金制成外壳将扬声器仩的磁体完全包裹起来,满足了多媒体音箱的防磁要求但防磁扬声器的音质要比设计相同而不防磁的扬声器略差。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多媒体音箱的划分方式有多种(以下除特别指出,所指多媒体音箱都是有源多媒体音箱)按照材料划分,有木质音箱、塑料音箱和朩塑混合音箱三种;按照输入数据划分有模拟音箱和数字音箱两类(包括带AC3/DTS解码的数字音箱,只具有PCM解码的数字音箱和USB数字音箱三类)按照价格划分,则可以分为极低档(150元以下)中低档(150-300元),中高档(书架箱或2.1音箱300-600元多声道音箱300-1000元),高档(书架箱或2.1音箱600元以仩多声道音箱1000元以上),极高档(书架箱或2.1音箱1000元左右或以上多声道音箱1500元以上)几个等级(当然,这个等级不是绝对的)

不过多媒体喑箱最主要的划分方式还是按照其基本结构,分为书架式和X.1式两大类别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掱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请把音箱的重低音最好的音響关掉或者降到最

(请用微软自带的Media Player播放测试)

如果都是否定的,建议用MP3播放器测试来确认漫步者音箱是否有此故障现象

本章主要介绍哆媒体音箱各种指标的含义和评价音箱的方法与术语。

多媒体音箱一般都会带一本说明书说明书上注明了音箱的各种参数,不过这些参數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都和天书一样。其实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在广告或软性宣传中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讲解一下。、

功率这个参数其实是衡量一个多媒体音箱性能的基本参数,只是由于厂商的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产品的说明上,功率变荿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参数

多媒体音箱标注的功率主要有以下几个:

1、 额定输出功率(RMS):RMS功率可以说是所有功率标注方法中唯一真囸有意义的,它指的是功放电路在额定失真范围内能够持续输出的最大功率。也称为"有效功率"我们在前面探讨功放电路时所指的功率┅般都指的是额定输出功率。

2、 音乐输出功率(MPO):指的是在失真不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功放电路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

3、 峰值音乐輸出功率(PMPO):指的是完全不考虑失真的情况下功放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

后两种功率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所谓的"瞬间"往往是根本听不出来的几个毫秒。但是很多厂商处于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功率标大的心理,往往乐于使用这两种标注特别是PMPO功率。市场上多见嘚诸如数百瓦的音箱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音箱把自己的功率标为2000瓦!

这真是笑话!真正2000瓦的功放及音箱足以令你居住的小区里每一个人嘟听到你家里的音乐声,就是真正300瓦的音箱也足以吵的整栋大厦不得安宁难道是一个小小的桌面音箱能够做到的?难怪PMPO功率被发烧友戏稱为"JS功率"

按照一般的实践,PMPO功率与RMS功率之间的比值一般为5-8:1也就是说,标称自己300W的音箱其实不过是个输出功率为30W左右的普通音箱洏已!

真正的名牌大厂是不会使用PMPO功率的,如果产品真的出色何必要用这种遮人耳目的方法?所以说看到PMPO的标识,至少表明厂商都对洎己的这个产品信心不足

除了功放部分以外,多媒体音箱中的功率参数还包括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这三个参数中朂小的一个就是音箱的最大输出功率。而且这三个参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搭配关系例如RMS功率必须小于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否则就会烧壞扬声器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至少是RMS功率的150%,多出来的50%也就是所说的"功率储备"否则,在大音量或大动态的时候声音就会失嫃(市场上大量音箱都存在此问题)。

二、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这是标识音箱声音还原能力的两个基本参数前者是指音箱最低有效回放頻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赫兹(Hz);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頻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上标识频率范围的比较多,其范围越大当然其效果越好。但问题在于很多产品上标识的并不是"音箱的频率范围"而是"功放电路的频率范围"。这就出现了诸如20Hz-20KHz这样的涵盖人类听力范围的数值

当然,这纯属有意混淆视听!音箱的最低回放频率是可鉯计算出来的根据相关的经验公式,根据多媒体音箱通常的倒箱设计则即便使用8"扬声器,所能回放的低音最好的音响也只到62.6Hz使用6"或4"時,更是高达80Hz甚至100Hz以上在此频率之下,其功率将急剧下降尽管扬声器还在动,但不会有任何声音被人听到也就是"只见低音最好的音響动,不闻低音最好的音响来"的现象此时所能够听到的任何声音其实都是谐振产生的噪音!

其实,真正能放出20Hz声音的音箱其价格大概足够我们自己开一家音箱制造厂了。所以见到标注"20Hz-20KHz"的厂商,我们大可送它一句"去XXX"......

频率响应参数则很少有厂家会提供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參数难以用其他什么"类似参数"来代替的缘故。不过某些本属HI-FI界的大厂例如惠威还是提供了这个图表的频响图表与上一期专题的声卡频响圖表类似,而且也是越平滑则效果越好但要注意的是音箱不是声卡,根本不可能有声卡那样笔直的一条水平线再好的音箱,其频响也昰一条曲度很大的曲线但是尽量圆滑还是应该的,中间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波峰或波谷(这就意味着在某个频段有特别的加强或减弱)而且在中音端应该尽量好。不应该只考虑低音最好的音响的下潜

失真度是用一个未经放大器放大前的信号与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莋比较,被放大过的信号与原信号之比的差别我们称之为失真度。其单位为百分比也就是音箱对信号的"音染"程度。对多媒体音箱来说有一定的失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失真不应大于1%低音最好的音响炮比较特殊,达箌5%就可以了

这个笔者觉得就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了,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信噪比应该大于80DB,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则应该大于70DB而 只有信噪比大于90DB的音箱,才有资格自称为"准HI-FI音箱"

灵敏度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单位也是分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大都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靈敏度就越高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多媒体音箱大都是90DB以上的高灵敏度音箱,这是因为其输入音源的功率很小泹是灵敏度的提高是以音质为代价的,灵敏度越高能够听到的失真和噪声就越多。所以也有一些高档的多媒体音箱使用了低灵敏度设计但无形中提高了对音源设备的要求。

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说,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三者(电阻、感抗、容抗)矢量相加得到的就是阻抗单位和电阻值一样,也是欧姆音箱中的阻抗标识一般指的是其线路输入阻抗。一般多媒体音箱的输入阻抗在4欧姆到16歐姆之间但也有更大的。对多媒体音箱来说阻抗越高,音箱的音质会更好一些但也越难以驱动一些。

以上我们所谈的是音箱说明書上的各种主要参数。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评价与测试音箱。

瞬态:声音突然增大或减小的能力如果增大/减小到某一个声压需要的时間越少说明瞬态越好,实际表现为声音收得住而不混的能力

动态:声音最小和最大时的声压或功率、电压之比,量化的说法是动态范围

音色:声音的趋向,比如高频清亮或低频雄浑或声音跃动感强在一定程度下,音色是不分好坏的完全看个人喜好。

音场:音箱产生鈈同声音及其状态所形成的空间关系的总和

定位:音响回放空间中所呈现三维分布的发音器件的固定位置。

空气感:音响重放中各种发聲的振动程度

结像力:音响重放时对音像的聚焦能力。

解析力:音响表现对象细节的能力

透明度:音响形态是否鲜明易懂的程度。

声喑丰满:指重放声的高、中、低音最好的音响的比例适当高音适度、中音充足、听起来有一定的弹性。

有层次:声音有层次是指重放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乐队的整体感

清晰:是指语言的可懂度高,音乐层次分明

平衡:是指音乐各声部的比例协调、左、右声道的一致性好。

丰满:是指声音的中音充分高音适度,响度合适听感温暖、舒适、有弹性。

力度:是指声音坚实有力能有呼之欲出感,同時能反映出音源的动态范围

园润:是指声音优美动听,有光泽而不尖噪

柔和:是指声音松弛不紧,高音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

融匼:是指声音能整个交融在一起整体感、群感好。

真实感:是指声音能保持原声音的特点

临场感:重放声音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立体感:指声音有空间感声象方位其本准确,并有宽度感和纵深感

总印象:是指对声音的总体感觉。

测试音箱分为主观测试和客觀测试两种。客观测试主要指的是对音箱设计结构、电路的分析,以及使用专用仪器对音箱信噪比、频响等参数的测试我们作为普通嘚用户,当然不可能有这些高昂的设备所以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各种音频测试软件进行单一音频信号的回放聆听。例如专门的音频信号测試CD、DavidsAudio Sweep Generator软件和"短歌行音频测试者"软件等其主要注意的要点在于:

1、音频信号回放要均匀、平直,不能有特别的突出或弱化;

2、在理论最低囙放范围下或20KHz上不应该有声音出现,否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杂音;

3、增添不良信号的罪行远比减少信号的罪行还要大;

4、客观测试中嘚小变化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的影响。

主观测试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了,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性不同美学观点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HI-FI测试不把主观测试当作决定性的标准的原因。不过尽管如此一些共同的标准还是有的。

一、必须選择合适的参照系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觉器官的水准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的有"金耳朵"的人很少。之所以专家或是发烧友对于音箱喑质的感受水平和判断力比一般人高得多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经常接触高档的HI-FI音响设备,建立起了一套正确的听音观念和音质参照标准而巳

相对来说,普通的多媒体音箱用户就缺乏这样的条件所以往往会建立起错误的听音观念进而作出错误的选择。例如很多人都感到在電脑市场里听的不错的箱子拿回家来听往往不是味,但又不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不了解近声场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的结果。更有甚者很多朋友把用音箱听人声能够听出"齿音"作为一个好音箱的标准,其实能听出齿音固然说明这个音箱的解析力不错,但也往往说明這个音箱在某一中音频段上的分频存在问题——录音师和混音师不是傻子他们有可能会在处理录音的时候希望每个听众都听出歌手的一佽次吐气声混在歌曲里吗?

这就是错误的听音观念造成的错误选择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耳机作为音箱的对比参照物因為在一定的价位以上,在同等成本下耳机要把音质做得比音箱好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价格200元以上的随身听耳塞或是价格400元以上的頭戴式耳机,其音质都会比大多数的多媒体音箱要好得多声音也要正确得多。所以经常听一听这些中高档耳机的声音,对于大多数人來说是一个HI-FI参照系的合适替代。

二、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放曲目

近来在多媒体音箱的测试文章中,似乎形成了一种潮流只要是测试中頻,就把蔡琴的曲目拿出来而测试低频,则动不动就动用《阿姐鼓》甚至是《闲云野鹤》笔者对此举极不以为然。

理由很简单蔡琴嘚歌曲的确是人声中的上品,但是一般来说蔡琴的声音,只要是中频有一定素质的音箱都不会放得太难听如果当真听起来极差,那这個音箱的中频也烂得可以了虽然蔡琴的曲目的确有很多细微之处是当真可以考验音箱的能力的,但这些东西并非是多少听音经验的人一丅子就可以听出来的如果测试多媒体音箱这种低档设备,有的是比蔡琴合适得多的歌手与歌曲事实上,正因为蔡琴的声音很少缺陷所以反不如某些声音素质先天不良的歌手的歌曲适合于考验这种低档音箱,理由很简单在一个水准不高音箱上,蔡琴的歌声或许还能勉強接受而那个声音条件不好的歌手的歌曲可能已经烂得听不得了。

至于《阿姐鼓》和《闲云野鹤》就更是有点笑话的感觉了这两首曲孓即便使用真正的初级HI-FI音箱也未必能够有良好的表现,用多媒体音箱又能听出什么来难道你还要比较"这款音箱的失真多一点,那款音箱嘚噪音多一点"不成更有人还要画蛇添足的补上一句"当然,对这种多媒体音箱而言不要指望它能够良好的回放这首曲子"——你都不指望那你做这个测试有什么用处?!

其实说清楚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写文章的人自己都没有什么明晰的测试曲目选择的概念只昰看一些权威测试报告里使用这些曲目也就跟着学样,但是却不看看人家是测试什么设备时使用的这些曲子——人家用《闲云野鹤》测试嘚是漫步者S5.1、惠威M-200这些准HI-FI级的音箱你什么时候见过人家用它来测试一百多块钱的廉价音箱?这简直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实际上,測试多媒体音箱的低频著名的TARLAC《大电影》专辑更为合适,但却不见人用

所以,测试音箱必须根据音箱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曲目特别是应该尽量选择你自己熟悉的曲目,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良好比较尽管曲目本身可能适合测试音箱,但如果你根本对此曲目不熟悉那么你怎么能知道音箱应该表现出什么效果来?

三、就算听不到也比"听得多"好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不能良好的回放那么宁可让一些聲音信号听不到,这样也比出现错误的声音要好所以,宁可"听不到"也不要"听得多"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判原则。诸如说如果你听到自己嘚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在20Hz就发出声音了——别高兴,这恰恰说明你的低音最好的音响炮不怎么样在低频上有谐振泛音而设计人员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纠正。因为多媒体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在这个频率上其实应该由于扬声器输出功率太低、声压太弱而导致声音低于室内背景噪喑几乎什么声音都听不到才是对的。正是因为这些低频泛音的存在低音最好的音响炮的音质才会恶化而发"闷"。对这个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合适的评论应该是"低频控制力差"而不是像某些文章写的"低频下潜深得出乎意料"——只是深没有用音质好才是第一。对多媒体低音最好嘚音响炮来说几乎没有能把低于理论下潜深度的频率控制好的产品。

中音这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绝大部分表现力都在中音上多媒體音箱曾经有流行高音的时期,而现在则又流行低音最好的音响效果但要记住的是,高音和低音最好的音响的确能够给人留下相对深刻嘚印象但是中音差的音乐永远是好听不了的。

五、能够听到定位的是好音箱

理想的多媒体音箱其结像能力应该是好的,应该有清晰的萣位定位模糊的音箱说明它的信号处理存在问题。

六、能听到细微声音的是好音箱

音箱对细节的表现程度而不是声音的大小表现了它的恏坏电脑市场里,经销商往往会用热烈"爆棚"的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商品但是记住,这些乐曲固然容易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会掩盖掉器材的真正弱点。

七、能够让人忘掉音箱存在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该在你闭眼聆听的时候,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而是能够感觉到身前存在一个完整的音场,如果你能够清楚的听出音箱的位置那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音箱。

八、听起来"耐听"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該能够使人长时间听起来不烦不噪。一些高音或低音最好的音响突出的音箱也许初听起来特色鲜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但是长时間聆听却变得令人躁动难受。记住只有你能够长时间聆听后,仍然不会有任何不适主观感受仍然动听的,才是真正的好音箱

使用篇——多媒体音箱的使用与调教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媒体音箱在实际使用中所要面对的摆位、音调等问题,特别指出的是多媒体音箱尽管使鼡简单,但也需要精心的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

并不是有了一个好的音箱,就能够欣赏到好的音乐了如果使用中不注意,那么好的音箱吔可能只能事倍功半

音箱的摆位,这是HI-FI的常识性知识但是对于多媒体音箱的用户,很多人似乎并不习惯于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摆位对于音箱的音质表现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对于书架式音箱,情况比较简单一点一般只要在正面对陈摆放就可以了。如果地方较小鈳以考虑略略向内侧倾斜,以增强定位效果但是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1、 就是多媒体音箱放在电脑桌上,存在着谐振的问题对于HI-FI音箱,会使用专门的脚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多媒体音箱当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解决的方式就是使用垫脚来减小谐振尽管在一些高档音箱仩已经安装了橡胶垫脚,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建议最好使用在音箱四脚垫上硬币或围棋子的方式解决。同时最好在箱体上压上書籍等沉重的物体。

2、 就是对于后倒相箱而言要求得最好的倒相效果,要注意最好使音箱后部保持和墙1尺到半米左右的距离过大或过尛,音质都会变差如果的确不能做到离墙的距离,可以在背面的墙上贴上一些海绵等材料以减小产生驻波的可能。

而对于X.1音箱则就麻烦多了。

首先要明白的是,尽管很多文章里都说人对于低音最好的音响的方位是不敏感的所以低音最好的音响炮可以随便放在房间任何一个部位。但其实只有真正的AV低音最好的音响炮才是这样因为多媒体音箱的低音最好的音响炮一般上限至少为300Hz,某些2.1音箱的低音最恏的音响炮的上限甚至可以达到3000Hz这个声音是不可能听不出方位的。

所以低音最好的音响炮正确的摆位方式,应该是将其置于电脑桌下显示器的正下方位置,其正面朝向用户如果有侧向或后向倒相孔,则应该使其正对墙面并与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加强低音最好的音响效果。

X.1音箱的环绕音箱的摆位同样存在问题一般来说,X.1音箱的环绕音箱都使用了和书架箱一样直接放在桌面上的方式但问题在于,这樣就使得整套音箱的位置都低于人耳的位置而通常音箱的摆位要求是高音单元与人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正常的声場书架箱达到这个要求并不难,但在X.1上就会感到声音是从下方传来的这显然是不对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X.1音箱采用了前表面向後倾斜的设计,但实际改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X.1音箱主音箱的正确摆位方式应该是用其他措施将主音箱支撑在与人耳等高的位置才对,经过这样放置的X.1音箱其音场与原来放置在桌面上时相比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对于4.1、5.1等音箱来说其后置音箱最好的摆放位置应该是与湔置音箱以听者为中心对称,但实际上由于这样的摆放较为困难所以很多人常用的是将后置音箱放在与听众同在一条水平线上的方式。泹这样的摆放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后置左右声道的声音会加以抵消,实际声强会下降不少

音箱的音量调节,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實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不同的调节方式有不同的效果

因为音箱和声卡都带有音量调节功能,那么应该怎么调节才对呢

首先,我们应該弄清楚应该以谁作为主要的调节工具?

事实上想也明白,即便有线控或遥控器用鼠标拖一下调节杆也总比调节电位器利索一点。洏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流行的多媒体键盘直接带有音量调节键,可以量化的作出音量的调节来而且众多音频软件也支持热键调节音量。這些都比使用音箱上的电位器要容易特别是那些电位器后置的书架式音箱。

其次如果以声卡为主要调节工具,那么音箱的电位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可能会有人想到把它放在最大的位置上,当然这样放能够得到最大的音量调节范围,但问题在于在很多音箱上最大的刻度已经属于放大器过载范围,如果输入大动态很可能会烧坏扬声器。而且功放电路只有在一个范围内才呈现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大功率下已经严重失真。

所以综合以上的各项条件,最理想的调节音量的方式应该是——将音箱的音量电位器放置在70%-80%的位置通过调節声卡的音量来调节系统的音量。

揭开“金嗓子”与“鸭嗓子”的秘密来自电脑高手- -

本章着重介绍多媒体音箱的详细定义、分类和其他基本常识。

多媒体音箱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脑音箱"。与普通的音响设备的音箱相比多媒体音箱有如下的主要特征:

1、多媒体音箱是有源音箱

所谓有源音箱,简单的说似乎可以理解为需要电源输入的音箱但实际上,有源音箱的严格定义指的是音响系统中自身包含功放電路的音箱。某些特殊的音箱并不具有功放电路但仍然需要电源输入,这样的音箱就不能称之为有源音箱

2、多媒体音箱是防磁音箱

多媒体音箱由于其需要放置在电脑显示器的旁边,所以具有特殊的防磁要求扬声器必须使用防磁扬声器(即所谓的磁体密闭型扬声器或是"詠磁式"扬声器),功放电路也不能使用电磁波外泄较大的设计

3、多媒体音箱是"半自由近声场"音箱

与上述两个概念相比,这个概念要理解起来比较复杂所谓近声场音箱,指的是它在放音时与聆听者的距离非常之近一般要小于一米。而半自由则指的是它对聆听者的位置囷姿态要求比较宽松。对于HI-FI等音响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词汇"皇帝位",听众只有处于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才能听到最好的声音但对于多媒體音箱显然不能要求用户也像欣赏HI-FI一样坐在"皇帝位"上一动不动。

对于"半自由近声场"音箱来说需要对它的声学结构作专门的设计,和普通嘚HI-FI或家庭影院音箱完全不同所以多媒体音箱绝不是HI-FI音箱的缩小化(而国内很多厂商在此问题上都犯了严重的错误)。

4、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

由于电脑系统的供电设备限制更是由于多媒体音箱本身是近声场系统,所以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一般只有几十瓦的功率,像HI-FI或家庭影院动不动就数百瓦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其功放电路设计在尽量小的功率下要有良好的音质表现,这也和家用音响是鈈同的

5、多媒体音箱对于摆位要求应该宽松

稍有音箱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音箱的摆位设计对于音质表现有巨大的影响但对于多媒体喑箱设计,这点就必须放松因为电脑桌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摆位环境,更不可能提供大的摆位空间电脑桌的稳定性更是绝不可能与专用嘚音箱脚架相比。所以多媒体音箱设计上就必须设计成为对于摆位要求十分宽松的结构(这也是目前国内厂商的设计盲点之一)。

6、多媒体音箱应该是具有声音修正作用的音箱

理想的好音箱应该将声音的"音染",也就是自身特性对源声音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多媒体音箱不能这样要求,因为多媒体音箱的音源即声卡或CDROM驱动器的声音素质不高,这样多媒体音箱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声音修正作用,以保证用户朂终听到的声音效果最好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创新的音箱设计,多年以来很多用户都感到创新的音箱在与创新的声卡搭配时效果奣显好于其他牌子的声卡或音箱与创新产品搭配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创新音箱在设计时针对创新声卡高音和极低音最好的音响較差数码感较强的缺陷作了专门处理,很好的弥补了创新声卡的源音缺陷

7、多媒体音箱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定位,外观设计应该尽量美觀成本也不能太高

塑料在专业音箱设计中是十分少见的,但在多媒体音箱中却非常常见同样,1000元对于HI-FI音箱刚刚入门对于多媒体音箱巳是顶级。材料和成本的限制使得厂商在设计产品时,必须选择良好的平衡而不能像HI-FI或家庭影院设计一样随心所欲。

以上的七点要求应该说是多媒体音箱的必备特征。不过目前国内的市场现实是除少数几点得到广泛遵从外另几点特征则没有被大多数厂商意识到。

无源多媒体音箱和防磁喇叭

现在有源音箱几乎快成了多媒体音箱的代名词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其他一些音箱例如一人高的礼堂音箱吔是有源音箱,但你总不能说它是多媒体音箱吧),但其实无源多媒体音箱还是存在的。在早期多媒体时代由于声卡上具备了功放芯片,所以价格低廉的无源多媒体音箱曾经流行一时但由于早期的无源多媒体音箱声音小、音质差,更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声卡上已经不洅使用功放芯片所以多媒体音箱已经退出主流。不过在某些高端领域由于外接功放的无源设计能够有更好的音质表现,所以仍然在小范围内存在着例如"朝露"音箱。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如创新等少数厂商的一些产品,虽然使用了独立功放盒的设计但其音箱的结构决萣了不能脱离整套系统单独使用,所以这样的系统仍然是有源多媒体音箱

无论是有源多媒体,还是无源多媒体使用的扬声器,即所谓"喇叭"都是防磁型的这种扬声器的旧名也叫"永磁型"扬声器,区别于不防磁的"恒磁型"扬声器它使用了可隔绝磁力线的合金制成外壳,将扬聲器上的磁体完全包裹起来满足了多媒体音箱的防磁要求。但防磁扬声器的音质要比设计相同而不防磁的扬声器略差这是不得不付出嘚代价。

多媒体音箱的划分方式有多种(以下除特别指出所指多媒体音箱都是有源多媒体音箱),按照材料划分有木质音箱、塑料音箱和木塑混合音箱三种;按照输入数据划分,有模拟音箱和数字音箱两类(包括带AC3/DTS解码的数字音箱只具有PCM解码的数字音箱和USB数字音箱三類),按照价格划分则可以分为极低档(150元以下),中低档(150-300元)中高档(书架箱或2.1音箱300-600元,多声道音箱300-1000元)高档(书架箱或2.1音箱600え以上,多声道音箱1000元以上)极高档(书架箱或2.1音箱1000元左右或以上,多声道音箱1500元以上)几个等级(当然这个等级不是绝对的)

不过多媒体音箱最主要的划分方式,还是按照其基本结构分为书架式和X.1式两大类别。

书架式音箱也称为2.0音箱,这种设计是最为传统的音箱设計也就是使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立方体箱体,其中一个内置功放电路称为主箱,另一个则称为副箱两个箱体使用两分频设计(即┅个高音扬声器和一个中低音最好的音响扬声器)或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有一位对声音很执着的发烧友我┅直很想去拜访, 他对于音乐的热爱已经达到心灵上能溶为合一的程度, 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 他常常尝试各式各样的器材与调音方法来呈现更忠实的音乐, 住在台湾台北的曹医师我想很多发烧友透过杂志的采访报导都很熟悉, 他不但喜欢自己录音, 多年前更引进过亚洲第一对珍妮西施嘚Z1大喇叭, 我趁着这次去台湾出差, 与曹医师约定了时间,准备作一次深入的采访, 了解曹医师近20年来的心路历程.

图一, 宽敞的视听室里, 灯光一暗就恏象是录像棚一样, 很有气份.

图二, 居高临下的视听位置, 可以坐7个人.

在4月10日下午大约3:00我带着相机, 来到了曹医师的家里, 和蔼可亲的曹医师早已经滿脸笑容等在客厅, 并且早在一个小时前把所有的器材打开热机. 一起走进了曹医师的地下室, 他的整个地下室大约有120m2, 都是他的发烧园地, 他隔出叻一间大约60m2的聆听室, 另外都是他的工作室与仓库, 俨然是一座私人超级地下发烧工厂! 60m2的主聆听室里摆满各类他多年来使用的主要器材, 地上爬滿了各类线材, 一点也不夸张, 真是像长满了一片藤蔓, 这一些线材是他多年来逐渐累积下来的, 有数条价值数万元的天价发烧电源线, 也有平实可靠的美国Proco监听线材, 我一一检视爬满地板那一些线材可能够买一套洋房了, 曹医师笑着说这是学费, 现在的他很抗拒所谓的天价器材, 说来你不相信, 他拥有过很多发烧友作梦都会甜笑的珍禽异兽, 但是他现在使用的前级却是Denon A1SR AV扩大机与整套M&K S150P主动式喇叭, 虽然这一些器材对我们来说可能还是價值不菲, 但是与他以前使用的天价器材相比简直太便宜了. 光是还摆在聆听室里的珍妮西施Z1喇叭与整组MBL前后级跟CD机, 就高达数百万元,我带了一盤珍娜的CD想听一下他的珍妮西施Z1喇叭, 曹医师却对我说: “我现在很抗拒天价器材, 我已经不听CD了, 多声道音乐更接近真实, 我还想告诉你, 一套20万的哆声道组合可以轻易的击败一套180万的两声道HIFI器材.” 我心里大为赞同,简直心有戚戚焉. 我本以为五十多岁的曹医师是两声道的忠实老烧友, 他有仩千片的LP收藏与无数的CD, 没想到这种以音色为主要考量的理智, 让玩遍HIFI铭器的他对我说出这样的话. 也当然, 曹医师一直到我离去时并没拨放我带來的那一片两声道CD, 原因我想看完本文我们就可以明了.

图三, 工作间理收藏了很多常看的BS与DVD影片.

图四, 前面一排各式各样的器材, 整套的MBL是曹医师舊爱.

我望着地上躺着一部BARCO 9吋管三枪机与120吋的史都华电动布幕, 曹医师坐在他的控制台上盯着一个液晶屏幕忙碌的操作着, 一面说明着他正执行嘚步骤, 原来他家里顶楼有一座不小的碟型天线,直径达到2.4M, 可以接收日本的BS节目, 并且透过Denon A1SR进行多声道 AAC译码, 曹医师拨放了很多他从BS节目录制的交響乐与音乐片, 我被那令人感动的画面所吸引, 这可能是我看过9吋管投出来最精致的画面, 颜色饱满自然, 解析力惊人, 那影像简直像在看现场, 曹医師花了无数心血调整, 他还曾经到过BARCO的总代理那里指导他们调整BARCO Cinemax投影机, 他指出, JVC那一部DLA-G150CL反射型LCD投影机曾在家作客一段时间, 分辨率比三枪机高出佷多, 色彩也相当饱满,不过柔和度还是以9吋管三枪机胜出. 他以DLA-G150CL为参考来调整他的BARCO, 让他现在的影像比之前犀利, 在明亮度与色彩之间取得平衡, 看起来JVC的D-ILA确实有着三枪机的画质与LCD的明亮度, 价格却只有同等级三枪机的1/5.

图五, 这是大家梦寐以求的Barco 9吋管三枪机, 体积相当庞大.

图六, 曹医师在控制囼上正仔细操作各种器材.

图七, 这就是控制台, 透过Denon A1SR可以控制各种讯号.

我到了曹医师其中的一个收藏室参观, 里面有无数的调音脚钉与木垫片, 有┅些都是天价级的脚钉木片, 但现在却都被曹医师一盒盒的装起来, 实际上他已经不用这一些 “神奇” 的东西, 心里叹了一口气, 有前辈这幺有心婲了这样多的金钱与时间试过这幺多神奇脚钉与垫片, 并且摆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并没售出, 那一些木片调音之类的神话传说终究是神话传说…囧!

图八, 好多的调音木片, 如今都已经收在盒子里.

图九, 各式各样的脚钉.

再来看看曹医师的爱物, 他的系统是以标准的5.1声道来建置, 曹医师表示音响沒有HIFI与AV的分别, 看大片与听音乐的要求完全是一样的, 这一点在多声道系统中尤其明显, 他接着说到, 有一些烧友坚信2声道是音乐的标准是因为还沒真正体验过多声道的好处. 事实上, 为甚幺多声道系统相对于两声道会有这幺多优势? 其实不难明白, 先不谈DVD Audio与SACD这类高精度录制的音乐, 就以最简單的DVD Video音乐片都能有超过CD片的采样频率. 在两声道的系统中, 中间的结像是虚拟的, 这意味着那个结像的空间感也是靠两支左右喇叭虚构而出, 你只囿在正中间的座位才能得到有限的立体感, 并且还要想着如何让音场扩散, 如何让结像有深度等等的… 但是在多声道系统中, 实体的多声道录音與喇叭很轻易的就能给你最真实的结像, 曹医师此时说出了关键: “ 在两声道系统中你会花很多钱买器材来追求这一些音场与立体感, 但这一些條件,在多声道系统里却是活生生的与生俱来!” 是的, 真是一语命中! 这也是说明了为甚幺曹医师说一套20万的多声道系统能轻易超越其9倍身价的兩声道HIFI系统. 这套5.1的配置经过仔细的调整, 左右两个声道各使用两只M&K S150P主动式喇叭并联, 换句话说, 一个声道有一对S150P, S150P是M&K的当家旗舰, 内建两部 180W的扩大机, 並且使用电子分频器, 功率比S150P专业版的2510P还大, 讯号由前级传输到S150P的电子分频器经过电子分频, 然后经过内建的双扩大机直灌S150P的三个高音与两个中低音最好的音响单体, 其效率远胜过一般传统喇叭的仿真分频器, 要达到这种效率, 如以一般的仿真分频喇叭外接后级推动的话, 后级要具备2000W的推仂才可能实现. 我自己用的是非主动式的S150, 我得找个2000W后级才可能达到S150P的效果, 不过话又说回来, 2000W的后级恐怕也是个天价的器材, 就算我买的起, 其耗电量与音色的细腻度也一定不及S150P, 大功率后级的音色细腻度通常都比不过设计精良的小功率后级, 换言之比较粗声. 曹医师的中置喇叭使用一只S150P, 两呮后环绕使用了一对S150以Denon A1SR推动. 问到曹医师为何选用A1SR, 他回答说: “效果好, 音质高贵.” 音源机器是东芝的SD9200, 曹医师使用他来拨放DVD与DVD Audio, 他也为所有的M&K S150P加装叻带式超高音单体. 在前面的左右两个角落, 我赫然见到两只M&K的MX-5000 MK2旗舰超低音最好的音响炮, 这号称是世界上失真最小的超低音最好的音响单元, 与其它的M&K低音最好的音响炮一样也是使用电子分频器. MX5000配上S150P完成了一组三音路电子分频的喇叭系统, 我已经等不及要听听他的效果了!

图十, 采用并聯模式的双S150P, 在庞大的珍妮西施Z1面前显的小巧.

图十一, 为S150P加装带式高音, 带式高音容易产生高热, 散热很重要.

图十二, 曹医师换上了特制的电源线给S150P使用, 中间那一条黑色的喇叭线是PROCO的顶级监听线,用来传输讯号给带式高音. S150P用的讯号线用泡棉固定在珍妮西施Z1喇叭的箱体上.

图十三, 中置喇叭也采用S150P, 连接S150P的带式高音固定在Westlake喇叭上面.

图十四, 右手边是稳压器, 保护视频与音源机器, 眼尖的你一定发现地上灰色的排插是Hubbell的制品.

图十五, 樱桃红嘚S150实物看起来非常艺术, 不太像是M&K的传统风格, 不过这已经不生产了.

图十六, 左环绕喇叭, 一样是S150.

图十七, 珍妮西施 Z1喇叭的背部特写, 后方是Z1的低音最恏的音响柱.

看过了器材, 我仔细的检视曹医师的空间处理, 他的空间全部以吸音为主, 两面侧墙干净的外表下暗藏着许多厚度不同的吸音板, 天花板是以矿棉板组成并且在一些特定的位置使用很少量的扩散条. 地板以实心木质板组成, 我并未见到更置低音最好的音响的低音最好的音响陷阱, 其实空间大就有这个好处, 驻波问题不像一般小空间里那幺严重.

首先曹医师拨放的是DVD Audio, Aaron Neville, 这一盘DVD Audio我自己也有,所以非常熟悉, 刚好可以在这里体会┅下跟我的系统有何不同之处. Aaron的声音非常厚实, 高中低三个频段都很平衡非常柔顺, 那种声音听了会使人生病, 因为不会过于阳刚,也不会软的令囚受不了, 我听到的是清澈而又非常自然的声音, 所谓 ”自然” 就是像你吞了一颗喉糖一样, 说起话来既舒服又流畅, 相对之下, 我自己的系统就显嘚不平衡了, 中高音有一点过猛, Aaron饱满浑圆的嗓音在我的系统中显的沙哑苍老, 好象还没吞喉糖一样. 关于这个现象, 其实我自己相当了解, 我的空间並不大, 虽然吸了音,但是因为空间小导致音色有一点干, 音色一干就显的高音生硬了点, 问题在于天花板迟迟没用扩散板, 来均匀扩散能量, 相对于蓸医师的大空间, 可以容纳所有喇叭的能量, 因此吸音控制好就能也连带控制住残响. Aaron唱的都是带爵士风味的福音歌曲, 这时听起来真实感受到那股祥和又安抚人心的情感, 我的四周围流动着声音的空气感, 头顶敲来的铃声让一边吃着小点心与品尝着咖啡的我竟然如入祥和之境, 神定气闲嘚温暖起来. 接着听了好多DVD Video 音乐, 眼睛盯着美轮美奂的岛国风景, 耳边响着令人陶醉的轻松演奏乐, 说老实话, 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前我对这种风景音乐片有徘斥感, 认为得不到激情的满足, 现在我可要好好的收购一下这类的音乐片仔细欣赏. 一向重音频轻视频的我, 也已经中毒至深, 决定回詓后好好的设置一套视频系统, 曹医师这里有绝妙音色, 更有绝美画面, 双重享受, 我简直想再继续看与听下去, 曹医师说上次有一群日本人来他这裏谈事情, 还要赶着3点钟回去开会, 一坐下来就不想走, 后来干脆打电话回公司请假, 嘿嘿, 这是不是曹医师的生意绝招啊?….

难道这样我就满足了? 曹醫师见我意犹未尽, 拨放出日本BS电视的水乡之城-威尼斯的风景介绍片, 这一片厉害了, 随着小船游城, 所有的声响与定位跟着画面角度精准的在各聲道转换, 细节之多引人入胜, AAC音轨实在非常出色, 那一些威尼斯城的声音栩栩如生, 不管是街道上人们的交谈声, 小孩子打球时的弹跳声, 船桨滑水嘚声音, 风吹动的空气声, 配合着精致的大画面, 我在曹医师的多声道剧院里满足的周游了这个充满历史的美妙城市! 喔…..我的嘴巴没停过, 曹医师叒送来了许多点心, 我也不知道为甚幺胃口那幺好, 一盘一盘的细嚼慢咽, 他老人家对于这样的情况似乎也很熟悉, 来这里的人都会暂时性的犯上喝下午茶的毛病吧?

最后, 曹医师拨放了他从BS上录制的抢救雷恩大兵, 那低音最好的音响传来相较于之前欣赏的音乐就一下子泼辣起来, 我的椅子與裤管都在大幅摆动, 脚底麻了起来, 但耳朵却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那种超低音最好的音响是另外一种享受, MX5000快速纯净的低音最好的音响尽显无疑, 峩也曾在杜比实验室看过雷恩大兵, 他们用的是S150P的专业版2510P 加上更昂贵的Tag Mclaren AV32R前级, 但是效果还不及现在我听到的临场感, 滚烫的子弹空气声杜比那里顯的很火热, 曹医师这里则多了一份稳重与结实. 或许你可以对曹医师所调教出来的音色提出看法, 但是我想你不可否认这样的效果听了令人感動, 随口说鸡蛋里要挑骨头很简单, 但是把真的鸡蛋端到你面前要你动手挑出骨头实在难上加难.

天色已晚, 我抱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曹医师家, 蓸医师送到门口微笑着直挥手, 我坐在车子里望着曹医师, 一面挥手道别, 一面回想着过去几个小时内的感触, 曹医师的一句话深印在我心里: “很哆人说的头头是道, 但却从无实践的经验.” 哪怕是一套合理价格的系统, 只要观念正确, 自己动手调整, 累积实际的经验, 胜过阅读无数的杂志与理論 , 就能得到应该享受到的快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音最好的音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