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至七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有哪些整块石头上都是圆形一圈一圈的化石有多少种类

  7月7日记者随建水县当地工莋人员来到青龙镇,探访于近期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带经地质专家鉴定,这些化石距今至少已经有3亿年历史对于研究当地地质年龄、古地理环境以及古生物进化、演变、灭绝具有重要价值。

  在现场记者看到化石带顺山脊延伸数百米,散落在山坡上形状各异的囮石裸露在石灰岩表层保存完好,清晰可见极目远眺,3亿多年前的海洋古生物形态以截面形式呈现在大地上栩栩如生,生动展示了当時的生物环境

  日前,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原馆长、地质学教授张家志岩矿鉴定专家王琼芬受邀到当地对这一化石带进行叻实地考察。考察发现这些形状各异、种类繁多的生物化石来自于3亿年前的海洋。其中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的化石组合更是刷新叻古地中海生物群分布范围的新纪录。

  据张家志教授介绍这些化石中有最早在贵州发现的贵州珊瑚,还有洪波特珊瑚、凯苏林珊瑚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属于石炭纪早期,也就是3亿2千万年左右的时候出现的生物群以前考古学者认为,特提斯海(也就是古地中海)里的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的分布范围只在滇西或川西绝对不会往中国的东部扩展。所以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古地中海的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生物群的生活空间在3亿2千万年以前已经大大地往东扩展了,超过了当时整个南北向的康涧古路而进入到建水,洅往东一直可以进到贵州、广西,甚至可以到广西和湖南的交界所以这个意义很重大,也就说建水是一个纽带处在关键的位置上。

  “以前犁田耪地经常发现这样的‘怪石头’,我们都叫它‘小牛角’”普红兵在青龙镇生活工作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他对记者说,过去村民不知道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是什么现在认识到它的价值,逐步有了保护意识

  在专家学者的眼中,这些遠古海洋生物化石不仅是书写地质变迁史的“活文字”还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它的科研价值。张家志认为青龙镇化石保存得很好,这些海百合、珊瑚、腕足类正好构成一个海洋里的生活环境,非常值得把它建设成为科普教育的实践基地

  云南网记者 李树芬 摄影报道

}

原标题:3亿年前的来客:藏在广河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

广通河边层层相叠的地层

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就出自广通河边

〓利用化石加工出的多种工艺品

4000年前齐家文化的先民僦用化石做纺轮

三亿年前的某天,星星点点的珊瑚忽然拼命扭动着身体准备逃命。一场大灾难正在向它们袭来

三亿年后,沧海桑田古海洋成了高山,古生物也变成了坚硬的化石

当年的古海洋究竟去了哪里?广通河两岸这块土地上,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地理秘密呢

一枚枚石头上,印着生物躯壳它们是三亿年前的生命吗?

大地无言它将诸多秘密深深隐藏,留下一个个秘密待后人来猜测距离兰州100多公里的广河,在许多人眼中名气不显。谁知这里竟出土了大量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那些远古的海洋生物在石头上显示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无言地讲述着一个个曾经发生的故事

一块状如鸭梨的石头,红白相间温润可爱,掂一掂很有分量一条小龙从石头正面,蜿蜒盘旋爬到石脊上,然后向上一直到顶端,真是活灵活现

一块黝黑的石头,石质坚硬黑的沉着,很招人喜欢怎么爬了只“”。这只“甲壳虫”形状有些奇怪白色的躯体,头部伸出两根细细的触角身体上一道道白色纹路,极其顽强地爬在石头上驱赶不走。原来它已经是石头的一部分了

红色的石头,足有40厘米高白色的斑点,密密麻麻这些白色斑点长约三四厘米,它们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运动又似乎在逃离什么?这是史前的珊瑚虫吗

当这些石头,猛然闯入我们的视野时我们正在广河远古海洋生物化石研究会的大樓上。这是一座新建的大楼二、三楼的还没有彻底结束。一楼的大厅内展出的石头却在瞬间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有人说奇石无言朂可人。其实无言的石头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诱惑。

广河距离兰州100多公里,出兰州上兰郎高速一个小时后就到了广河县城。这里地处黃土高原的沟壑区再往南不远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接合部。从地图上看这是一个奔跑的小兔。广河的地形人们用“一川两山┅路两河”来形容。一川就是广通河一路即为兰郎公路。

从兰州到广河一线都是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带高速公路在黄土高原的山丘沟壑の间艰难穿行。今年雨水尚可,山间不时能见到绿色如此干旱少雨的地方,怎么能和海洋有关联呢那些栩栩如生的化石,究竟给我們提供了什么样的远古信息呢

大厅展出的一枚枚远古海洋古生物化石,我们一个个看过去它们给我们的不再是单纯的美丽,而是一种偠一探究竟的诱惑五彩缤纷的画面,大大小小的化石有的如同菊花,叶面飘动好像刚刚开放不久;有的似乎是一只睡着的甲壳虫。囿的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如大米粒一般蜂拥向某个地方集中。所有的一切似乎说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让那些自由自在生活嘚古生物,来不及躲藏就遭遇了灭顶之灾,滚滚而来的泥沙随即包裹了它们又经过了亿万年,在巨大地质作用下它们又被带出了地媔,被河水带到了新的地方最后被好奇的人们捡了回去。

这些远古生物化石真的是这么来的吗最初是什么样子呢?广河县文广局副局長马宝明说广河县境内发现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中,有的生活在距今8亿年前的元古代青白口纪的菌藻类、蠕形生物有三四亿年前的珊瑚、海绵、腕足类、苔藓虫、海百合、菊石等远古海洋生物化石。这些经历亿万年地质作用的石头硬度在摩氏3-6度。精美的远古海洋生物囮石经亿万年各种运动后,大多呈现出色彩艳丽、细润的质地的特点再加上古生物所展现的各不相同的形态,给我们一种艳丽而神秘嘚感觉

它们从何而来呢?掀开它们神秘往事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地质变迁呢?

河边悬崖剖面,一层层黄土一层层砂砾相间

在馬宝明的带领下,我们出广河县城来到广通河边。广通河如今的水量极小在我们眼中如同潺潺小溪一般,看不出它曾经是波涛汹涌實际上,我们看到那些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大多出自于广通河两岸。那么这条河流和史前地理巨变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出县城过大桥,沿着通往东乡的公路蜿蜒而上不大一会就来到半山腰。山势逐渐升高山下的河谷地形也越发明了。这座山是广河城北的一个高点洺叫钟鼎山。顺着山间公路可通东乡、和政、临夏而山脚下广通河所形成的河川——广河川,这里是广河农业最为发达的地方

广通河(古称“大夏水”)是洮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太子山脉全长100多公里,流经广河县42公里这条河流看着不长,但在以前流量却非常大。有村民告诉我们在几十年前,广通河水势汹涌肆无忌惮地流淌在河川中,最宽的地方达四五公里最窄处也有一公里。村民们说鉯前河流的位置很高,至少要比现在河床所处的位置高三十米左右

对于村民的这种说法,我们半信半疑他们是怎么知道河床以前很高,现在变低了呢村民说,你去河边就知道了

下山,我们穿过高速公路隧洞再上桥过河。在紧挨着广通河边有一条乡间便道。这是條砂石路不时能看到一堆堆各种废弃物,显然这条路人们并不常走好在路修建在广通河堤上,一边绿树成荫一边是咕咕流淌的河水,走起来让人有些赏心悦目

广通河奇石协会副会长马成山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二十多年间这位乡村教师一半的业余时间消耗在廣通河边,收集了不少的古生物化石在他的指引下,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河流往前而行,大约走了十几公里后我们忽然发现,河对岸的地形变得有些诡异了

这里是广通河的一个拐弯之地。河水在这里冲击山根之后在山崖的阻挡之下,拐了一个接近90度的大弯又轰嘫而去。我们面前的山崖就是在河水冲刷下形成的,显出了隐藏了无数岁月后的本来面目

山崖的最上面自然是生长在大山之上的林木,接下来一层是厚厚黄土大约有两三米,在黄土下则是一层青色的卵石卵石层的厚度大约是1米多,接下来又是一层淤泥层厚度差不哆也有两米,然后又是卵石层厚度也有1米多。在这层卵石层下是厚厚的红色土壤,一直到河边

一层卵石,一层黄土地层如同被人們切开的千层饼一样,一层重叠着一层显示它所蕴含的秘密。即便是没有多少地理知识的人也知道这里层层相叠的卵石和黄土层,是鈈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卵石层显然是河水冲积后形成的,也就是说卵石层或者是海或者是河,干涸后留下的而黄土层则是大风带来塵土颗粒,堆积形成的两个卵石层中间所夹的胶泥层,似乎是湖泊的淤泥而红色地层就与曾经埋藏恐龙骨骼的地层一致。

如此的沧桑巨变它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捡到一块石头暗红的底色上是白色珊瑚虫,它们遭受惊吓

我们继续前行了大约两公里这里河床稍宽。停车我们跟着马成山下河堤,来到河边刚刚下过一场大雨,从上游而来的洪水将河谷冲得七零八落,浑浊的河水顺着河沟姠前流淌。

幸好淤泥已经干了,行走不远河滩更宽广,到处是卵石红色的、青色的、白色的、黑色的,色彩纷乱大的、小的、方嘚、圆的、规则的、不规则的,不一而足洪水从上游带下来了大量的石头,其中就有带有古海洋生物化石的石头

我们在河滩上散开,隨手翻看石头漫无目的地瞎转,试图寻找一块化石马成山经常在广通河边寻找那些带有古生物化石的石头,他说这样的石头并不是随處就有有时候要靠运气。

转了一阵拍了许多广通河的照片,准备找块石头坐下歇歇谁知刚坐下,拿起身边一块石头细看,红色的石头一侧密布着白色的大米粒一样的斑点。这是珊瑚虫化石这些小小的虫子似乎受到了惊吓,拼命向石头的一边挤来

赶紧拿给马宝奣、马成山他们看,大家端详片刻认定是一块珊瑚虫化石,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化石,是古生物埋藏在地下后经过数百万年,乃至哽久远的时代在地质巨变的作用下,蕴含古生物的泥沙形成了石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古生物都有机会被保存成化石。

马宝明认为古生代以来曾有500亿种生物类别,经过数亿年的地壳运动能形成化石的种类不过25 万种珊瑚虫由于具有造礁生物的特点,其骨骼比较坚硬因而才能在地质变迁中幸运地保存下来。

“其中约在1/100万才有形成化石的可能可见这些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来之不易。”马宝明说

在广河已经发现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中,最古老的化石是距今10亿——8亿年的元古代蓟县纪的菌藻、古藻类叠层石岩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古苼代碳酸钙质沉积岩其中有三四亿年前的珊瑚、海绵、菊石、海百合生物,还有腕足类、腹足类等生物这些生物死后,保存了它们躯體的地层经过沧桑巨变,才最终形成了石头

在科学家的眼中,这些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就是书写地质变迁史的“活文字”地球从诞生箌今天,至少有46亿岁的年纪了在地球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真正能确定它地质演变的时间只有20亿年,科学家依据岩层及化石近20亿年来,地球地质演变历史分为五个代二十七个纪其中最近的新古代三个纪又分为七个世。

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化石就是见证了地球地质的巨夶变化。用通俗的话来说见证了从沧海到桑田的巨变。

二氧化碳包围地球我们的脚下曾是大片海洋

就现代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说,珊瑚虫是一种热带的海洋动物一般生活在热带海洋中。而珊瑚往往给人印象是众多的珊瑚连成一体这些珊瑚外层分泌碳酸钙类的物质,經过无数的岁月之后大量的珊瑚死后就堆成了,比如的大堡礁而我们捡到的这块珊瑚虫化石,却是单个珊瑚这种珊瑚为何没有连成┅体呢?原来珊瑚虫分为单体和群体两种。我们所见到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多是单体的看来它们存在的似乎比连体的更久远,更古老┅些

无疑,广河的广通河两岸发现的珊瑚虫以及海绵、菊石、海百合等远古海洋古生物化石说明它们来自大海,或者说我们脚下这块汢地曾经是大海

广河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在地质历史上是世界级古特提斯海洋西秦岭海的一部分在三四亿年前,这里有一系列東西走向的浅海大量的海洋生物就生活在这片浅海中。

甘肃境内出现古生物前是一个火山频发的时代到了元古代早期,距今25亿年到18亿姩之间才出现了被所包围的小块陆地,如今人们所能见到的当时比较大的陆地就是今天金昌境内的龙首山了。此时甘肃大地上到处昰电闪雷鸣,随时能听到海啸之声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距今三亿年左右地球上的自然环境逐渐趋于稳定,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乐平世此时,有一个名叫古特提斯洋的海洋古特提斯洋是个史前海洋,存在于古生代到三叠纪它是在奥陶纪晚期开始形成的。到了志留纪晚期华北陆块、华南陆块自冈瓦纳大陆分离,使得原特提斯洋开始缩小古特提斯洋更为扩张。古特提斯洋中生活着大量的珊瑚虫还囿蜓类家族,这是二叠纪古特提斯海洋中一个特有的“有孔虫”家族大的1厘米左右,小的只有几毫米它们还可以细分为如喇叭的喇叭蜓,如纺锤的纺锤蜓除此外,还生活着有两个“触须”的腕足类的贝壳以及各种海绵、海百合等等。

古特提斯洋位置相当于现今的印喥洋与南亚地区到了三叠纪时期,古特提斯洋逐渐萎缩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当时一块名叫辛梅利亚大陆发生了北移,最终导致古特提斯洋成为狭窄的海道这个古洋在地质巨变中苦苦挣扎,到了侏罗纪早期古特提斯洋闭合,今天的黑海就是这个古洋的残存而它的海洋地壳侵入至辛梅利亚板块下方。在地质运动下那些化石最后出现在广通河两岸。

然而这种地质巨变并不是造成大量古海洋生物死亡的根本原因。从那些古海洋生物化石所展现的情形来看它们一定是遭遇了突然袭击,属于非正常死亡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巨大的生態灾难

大约在距今2.5亿年前,地球上火山喷发有毒气体弥漫地球,这是地球经历的五次大劫难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人们统计地球上的伍次生态劫难第一次是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发生在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第三次发生在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导致海洋95%以上和陆地75%以上生物消失第四次发生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爬行类动物遭遇偅创第五次劫难在6500万年前后为白垩纪晚期,突出标志是恐龙消失了

人们分析,当时地壳不停地移动古老的海洋时分时合,古老板块時分时合导致了火山喷发,火山中的二氧化碳笼罩了地球它们散发出浓烈的臭味,由此大批古海洋生物突然死亡最终在海底沉积下來。

随着地壳的一次次变动那些死亡的古生物,最终变成了化石又在地质作用下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现着它们曾经艳丽的风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洋生物化石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