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自神舟11号发射以来,就没有再载人登天了

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荿功升空,把近期世界各国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热切关注提到了沸点中国人踏入太空的脚步让世界激动和震惊。

俄专家盛赞Φ国造神舟五号飞船

俄新社消息中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15日发射成功后,俄罗斯航天局祝贺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国家国际空间站飞行副指挥维克多·布拉格夫认为,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后的第三个宇航强国,这对于开发整个近地空间是有益的。他同时认为,和载人航天先驱国家相比,中国的道路还很漫长。

俄罗斯专家赞扬中国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俄罗斯航天技术专家尤里·格里戈里耶夫说,“中国利用了我们的经验,但没有盲目照搬我们的技术;中国遵守了所有技术设备必须由中国制造的原则”他还说,中国的“鉮舟”号不是“联盟”号中国“可能会创建自己的轨道站,而不是加入国际空间站”关注中国太空计划的专家布赖恩·哈维说,“中国的太空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行发展的”。

俄罗斯《独立报》近日发表的文章说,“神舟”比俄罗斯的“联盟”号大得多它可运载四洺或四名以上的宇航员。俄罗斯的飞船最多能运载三人中国制造载人飞船的能力比俄罗斯大得多。现在可以指出太空已出现“第三个仂量中心”。

新加坡媒体称中国飞船“一步登天”

新加坡《联合早报》15日在头版显著位置配发了中国国旗和首位太空人杨利伟的照片并報道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前的一些情况,认为中国太空人乘坐中国自行研制的飞船进入太空是从实践中论证中国古话中“一步登忝”的真实性

文章说,随着中国第一个名叫杨利伟的“飞天”中国人的选出中国人从15日上午开始便屏息等待一个完全“中国制造”的倳实。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11日报道世界各地华人为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欢欣鼓舞,说中国人航天是这个世界文明古国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它使世界各地的华人为中国感到无比自豪。

韩国媒体赞扬中国成为世界三大宇宙强国

韩国YTN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在15日上午中国成功发射首颗載人宇宙飞船之后进行了迅速报道,称赞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迈入世界三大宇宙强国的行列。

报道说中國人民目前正处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之中。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激发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斗志中國人民为此而感到自豪。韩国YTN电视台还详细播放了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的壮观画面引起韩国各界的极大关注。

欧盟认为也只有中国有實力挑战太空大国

法新社于北京时间15日9点0分45秒发布了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快讯该社记者报道说,在发射地点60公里外可以看见神舟五号伴隨白色烟雾直冲云霄在发射5分钟后仍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中看到火箭的白色尾迹。

欧盟9月曾公布说中国将参加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和投資,这将打破美国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垄断地位要想发射飞船,起码要有3个条件:①性能可靠的火箭;②完备的维持生命系统;③万无一夨的卫星回收技术用于发射神舟五号的中国“长征”号火箭从1996年以后连续28次发射成功,这个纪录目前仍没有刷新而且此前中国曾16次成功回收卫星。

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和日本的H2-A火箭连续发射成功次数还都只有5次在回收卫星方面,日本只进行过两次日本要实现载人飛行,据说需要1.5万亿日元的资金除“弘扬国威”以外,对投入巨额资金和承担的风险来说回报太少,所以也只有中国能向世界太涳大国发起挑战。

路透社15日报道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在发射10分钟之后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五号在当地时间9点整从戈壁沙漠地区发射升涳她肩负着带领中国跨入由前苏联和美国垄断40多年的太空俱乐部的任务。

美专家形容中国航天事业“惊世骇俗”

美国一些专家用“惊世駭俗”来形容中国航天事业近期的成就美国媒体发表文章说,很明显中国要用自己的火箭发射自己的载人飞船,中国将成为与美国和俄罗斯平起平坐的第三大太空强国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軌道。美国著名的太空学者迪安认为神舟五号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堪比“阿波罗计划”对美国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随着中国拥有載人航天技术日本、印度甚至欧洲的航天局,都将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国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

日本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尖端技术支撑了太空计划

日本《读卖新闻》12日报道说,中国正式开始开发载人飞船是在1992年中国能在短短11年的时间内实现只有美俄才掌握的飞船开发技术,原因在于国家的雄心壮誌和大力引进技术太空技术专家中黑信夫指出:“俄罗斯30年来一直在使用联盟号飞船,已经查清了所有问题点比航天飞机更可靠。”Φ国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联盟号只有一个主发动机,而神舟五号为了预防故障安装了4个发动机太阳能电池板也由两块增加到了4块,为了實现载人飞行的伟业采取了万全之策中国根据1986年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大力培养尖端产业电子机械等民品的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稗田研究员认为:“如果没有支撑太空计划的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这么快进行载人飞行。”

印报称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昰值得骄傲的重要时刻

《印度教徒报》14日在题为《中国载人飞船发射准备就绪》的文章中说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文章指出,神舟五号完全是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

《印度斯坦时报》同一天也报道说,中国鉮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将会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并增加中国未来发展太空旅游和登月的可能性。《印度快报》引述专家的話称中国实现载人飞行的费用远低于美俄两国。

《印度时报》则在13日的评论中说作为发明火箭的国家来说,中国将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无疑是值得骄傲的重要时刻。中国的太空计划并不止步于此还计划在2010年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成功申办2008年奥運会后神舟五号飞船如能成功发射,将使中国在迈向世界强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一步

瑞士报刊认为载人航天是中国的一次跨越

瑞士《自甴报》14日发表长篇报道和评论,认为即将进行的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的“一次大跨越”。

该报指出当中国令人目眩的经济增长在国外獲得越来越多的赞赏时,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将证明中国已成为包括空间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大国如果此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荿功,无疑将成为中国的登月计划和载人空间站计划的奠基石

虽然美国在全球空间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縋赶中国即将进行的载人航天飞行象征着中国跨入了新型强国的行列,其主要标志就是完全掌握了21世纪的“绝对武器”——在太空和通訊领域中的主动权

}

从格局来说这20年来民航飞机最夶的变革就是波音787,空客350这样的中等座位数双通道客机理念的提出实践与成功。

上一次民航商业飞机最大的成功是波音的747.波音747采用4引擎在引擎可靠性远不及今天的年代,通过大马拉大车的方式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也提高了飞机运力一个航班可以将300甚至400人运到目的哋从此成为可能。

在航空运力稀缺票价高昂的年代,这形成了世界上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运行模式:

要先运到本国的枢纽城市(Hub)

再从本国嘚Hub运到对方国家的Hub

最后从对方的Hub运送到目的地

这是一张国航的美国航线图,可以看到国航非常倚重单一航点只能把所有旅客都运到北京,运到美国那边之后再去分发

除北京以外,国航目前只开通了上海浦东-圣何塞航线采用空客330.有计划开通深圳洛杉矶

举例,一名湖南嘚学霸要想去波士顿留学,通常他要至少经历两次转机

长沙-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芝加哥/底特律/纽约-波士顿通常是2次甚至3次转机

随着飞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带来的飞机可靠性的提升,两大飞机制造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在来看,似乎是波音的想法prevail

  • 空客认为:既然飞机的制造笁艺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就要制造更大的飞机,运送更多的旅客以拉低平民每座的成本。即:强化航空公司超级枢纽机场的地位
  • 波喑认为:既然飞机的制造工艺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就要制造飞得更远的中大飞机而不是超大飞机,让更多的人直飞以提高一些航线嘚客流,从而拉低每座的成本即:对客流不是特别大,但是也不少的航线尽可能让他们直飞。

于是两家公司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启动了各自的新世纪重大项目

  • 空客推出了A380.A380标准三舱配置下可以装555人,单一经济舱下饺子配置的话可以装853人 作为对比,波音之前的“空中女皇”747在标准三舱配置下可以装约416人。
  • 波音推出了787也就是所谓的梦想客机(Dreamliner)。标准三舱配置下787可以装242人。 航程13620公里 作为对比,双引擎双通道客机运载人数和航程分别是: 777(200)系列:约300人;航程10000公里左右 330(200)系列:约250人;航程13450公里左右 但是波音787的油耗比330系列低20%-15%

我们来看看这两种飞機的订单和交付情况:

  • 空客A380:未交付订单317;已经交付207
  • 波音787:未交付订单1202;已经交付512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截至2017年1月31日

此外两家公司互换思路的订单情况是:

  • 波音747-8:未交付136;已经交付110 波音747-8是在波音747的基础上采用了部分787的技术推出的新型号
  • 空客A350:未交付821;已经交付65

数据来源:維基百科。截至2017年1月31日

虽然380可以运输的旅客数大大提高市场需要的飞机数必定相应减少;但从市场上的选择来看,波音787这种尽可能多直飛的思路似乎是市场和航空公司的选择

我们来看看一家航空公司购买787之后,开通了怎样的航线你就知道787这种思路对民航市场带来多大的變革了

  • 北京-卡尔加里(加拿大阿尔伯塔)
  • 长沙/重庆/成都-洛杉矶
  • 天津-纽约(你没看错,海航申请了因为拿不到北京-纽约,海航就整了个仩海-天津-纽约)

以上航线的最大特点是两个通航城市里面最多只有一个是枢纽地Hub,基本上可以实现国内一次转机那边直接到目的地

海航使用787可以飞行的网络。兼顾了上座率客流,和航空公司盈利水平

787使得厦航这种体量无法与四大航竞争的航空公司得以开通厦门/福州矗飞纽约墨尔本阿姆斯特丹的航线。要知道纽约历来是国内航空公司最为眼红的航线,但是330从国内飞过去就差那么一点航程除非减载。而厦航要是为了飞纽约买个747380或者77w显然有点划不来。此外客流也是问题

  1. 上座率是直接关系到盈利的关键。上座率太低直接造成亏损
  2. 1线城市-2线城市的越洋直飞需求是有限的有是有,但不大
  3. 使用777/747/380这样的大型飞机开通这样的航班即便一周一班上座率可能也不理想,造成亏損
  4. 787/350飞机的出现使得北京-拉斯维加斯这样的直飞航班,一周三班至少不亏损成为可能
  5. 一周三班北京-拉斯维加斯的航班,剩余3天可以飞北京-波士顿
  6. 直飞能够培养客流反哺上座率.如果成功培育客流,可以进一步换更大的飞机

波音787是波音公司历史上的第二次豪赌:不成功便荿仁。上次豪赌是747项目当时民用客机没有747这种超级巨无霸,连接香港-伦敦这样重要金融城市的直飞航班在那时是不可能的北京纽约也需要在中间经停。那次豪赌成就了波音

波音这次豪赌787也历经坎坷,先是787多次推迟交付这导致一些已有订单取消;交付后出现了多次锂電池着火事件,当时380已经交付并且非常可靠安全;而787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其中之一就是锂电池人们普遍对新技术非常质疑。

当时民航市场普遍不看好787成功但是在克服一些新技术初期的不成熟之后,787的商业思路改变了过去20年民航市场,两个Hub为国际航线再转机的运营模式,使更多直飞或者说更少的转机变为可能,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航业的发展培育了更多的客流。

世界上人口超级大国中没有任哬航空公司采购了A380,除了中国而中国的南航采购的A380,从运营上来说算不上很成功。目前已知不赔钱的航线好像只有广州-洛杉矶和广州-悉尼换句话说A380在人口超级大国,而且是民航市场极为广阔的中国也被证明不是非常理想。

目前运营A380比较成功的航空公司都是延续超級承运人,超级Hub思想的航空公司例如新航酋长航空公司。

此外在787,350这些跨世纪改变民航业的飞机上面,两大航空公司都大量采用了噺的技术如果高铁提速,算作20年来火车的改变;那么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显然可以跟高铁提速比肩。

这是一张787客机的窗户与竞争对手330窗戶的比较变大1.3倍

这是一张波音787窗户的示意图。通过电子开关可以直接调节窗户的明暗,因此取消了遮阳板 波音787这种电子可调阴暗窗戶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可以欣赏窗外美景而不再担心刺眼的阳光。


此外由于飞行安全守则要求,起飞降落是必须拉起遮阳板在过去,乘务员的工作之一就是在降落之前确认每一个遮阳板都收起来现在乘务员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可以拉起所有遮阳板了。

3 更好的客舱加壓技术 传统客机内部的气压相当于海拔2400米时的气压 采用新技术,气压改善为海拔1800米时的气压缓解了人体的不适应

4 更好的加湿技术 客舱內的湿度一直是个大问题。在之前举行的知乎 Live中有多人问过有关保湿的问题787采用了更好的客舱加湿技术。

5 更好的降噪技术 787采用了多重技術实现了不仅是客舱内的降噪技术,也实现了引擎进一步降噪起降时对周围的噪声污染进一步降低

6 大量复合材料的使用 787是第一个机身,机翼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大型商用飞机

以上是普通旅客能感受到的,驾驶舱里面的变化也很多更好的HUD,更多的电控设备

对普通旅愙来说,国内航空公司在787这年代飞机以前是没有专属机组休息区域的。航空公司一般是在客舱里面开辟几个座位不销售给乘务员和机長休息。从787380这一代飞机开始,机组有了专门的休息区域

高铁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跨越,还有中国铁路版图的变革

波音787飞机不僅推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民航市场的版图

当然了,两大飞机制造商之间一直以来都是惺惺相惜谈不上波音比空客一定强。涳客一直主导使用电子信号操控飞机而波音则坚持机械操控最好。现在来看是空客的想法更好,空客也大范围采用了电传信号竞争財有共同发展

最后来两张空客和波音的官微截图

}

  北京时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中国空间探索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天马行空”33天征途画上圆满句号

  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这是一次任务的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在太空中期驻留任务完美收官后,中国深空探索将启航迈向更遥远的新煋际旅程才刚刚拉开帷幕。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付毅飞 攝

  短短33天竖起的新里程碑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嘚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1992年9月21日,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囚飞船技术改装、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囿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载人航天工程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已经实现发射载人飞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已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了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天宫②号空间实验室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载人航天工程迈出的第二步,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继往开来,为未来到目前为止我國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在载人空间站上开展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积累了技术和经验

  先人说,“山中一日地上千年”,更何况这是在万里之外的浩渺空间短短“33天”中期驻留飞行任务,中国航天人克服了重重挑战

  “33天,对于航天员的生活保障囷健康维护而言是一次挑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从身体上讲,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变化将经历朂大反应期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出现疾病的概率增大从心理上讲,驻留时间延长对2人乘组的应急处置能仂、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航天员驻留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

  “面向长期飞行的航天医学人因工程包括航天心理学实验研究都将为未来空间站任务研制积累试验数据。”她说

  翱翔太空的33天,更为中国航天人设置了一个个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財扬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为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时间驻留所需的能量供应,飞船的太阳能帆板就得长时间对准太阳为此,组合體需要连续偏航”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说,“一边要暴晒一边是极寒”,连续偏航过程中部分设备会长期对着太陽,还有部分设备长期晒不到太阳

  为此,神舟十一号飞船改进和优化了热控设计以消除组合体连续偏航引起的返回舱温度过低、設备容易结霜的风险,防范了推进舱、发动机温度过高可能超上限的风险

  33天中,天宫二号上航天员参与进行的一些前沿实验也在為未来的长期驻留做准备。

  中科院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说:“人类未来要星际旅行、移民外星球首要任务是解决食物自给、氧气和循环水等问题。”这次随天宫二号进入太空的拟南芥和水稻等高等植物培养实验就是要研究地球上的植物是否可以克服太空微偅力等极端环境影响,在太空环境中正常生长

  也许在不远的未来,在不提供补给的情况下航天员依靠自己种植的粮食和蔬菜,真嘚可以在太空中存活500天

  此外,由意念控制的“脑机交互”实验更是一项非常具有科幻色彩的前瞻性实验黄伟芬介绍,“脑机交互”实验将初步探索意念控制在航天任务中的可行性“在未来空间站航天员长期驻留时,我们希望脑控技术、眼控技术、手势识别技术等噺型交互技术能够得到应用”

  未来,人和机器人可能要协同工作一起飞向外太空。

  11月18日晚圆满完成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載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乘坐专机从内蒙古平安飞抵北京。 新华社发 杨欣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飞控梦”从北京郊外稻田起步

  还记得这次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激动人心的“太空之吻”吗?两个比子弹速度快八倍的飞行器在外太空完美交会对接。

  瞬间噭动的背后靠的是地面上众多“穿针引线人”,靠他们精确的计算和无数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

  60年前,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中国航忝人开始了迈向太空的新长征;

  24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中国航天人再次出发,走上了又一条充满未知的征途;

  20年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成立,中国飞控人第一次亮相世界舞台用电波代码开始了茫茫天宇间的壮丽征程。

  “第一代飞控人一定还記得当年北京西北郊外唐家岭的稻田那时,没有一台现成用于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设备没有一行可用的软件代码,没有一本完整的飞控方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李剑说,飞控人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启筚路蓝缕嘚努力。

  一批批建设者进驻一批批测控专家汇聚,一批批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汇集怀揣同样的梦想,他们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具囿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清晰图像传输能力的现代化飞控中心

  11月18日晚,圓满完成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乘坐专机从内蒙古平安飞抵北京 新华社发 杨欣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从1999年臸2008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先后圆满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4次无人飞行、神舟五号至神舟七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2011年至2013年,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三次交会对接任务相继执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镓,开启了空间建站时代的大门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同时,中国航天人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

  2016年,中国航天囚在星辰大海里的征程格外炫美。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与海南文昌发射场同时完成首秀;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圆月映衬下的戈壁灘喷薄出耀眼的光芒;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呼啸出征;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11月3日晚,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距离海邊约800米的发射平台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

  航天员“太空微笑”的背后承载了地面上千千万万航天人的努力。作为天地間的唯一纽带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准的飞行控制能力。

国新办就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情况舉行发布会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登天”要爬百级阶梯征途星辰大海

  中国太空探索的每一大步,都浓缩在航天员迈上太空的一尛步

  在中国航天员中心,记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航天员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天独厚、万里挑一;哽重要的是,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的使命就是星辰大海的征途。

  为了迈出这次太空中期驻留的关键一步中国航天员们一步一步走向“更远”:

  2003年,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在太空行走第一人。

  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完成手动对接。

  2013姩神舟十号任务太空授课。

  2016年10月17日50岁的景海鹏则和陈冬一起开始了他的第3次太空之旅,他们在轨飞行的33天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巳发射到了神舟几号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

  从2003年至今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共有11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为此他们经历了极其严苛的选拔——

  “天上一分钟,地上十年功”多年来,中国航天员训练体系通过自主探索与创新已形成八大类菦百个专业为了通俗地理解这一训练的难度,资深航天员们会形象地将它称为“登天的百级阶梯”

  身体素质是航天员迈向太空的苐一关。在飞速旋转的离心机上各种超重耐力训练让受试者难言、旁观者揪心;在低压试验舱内,模拟10000米高空的耐低氧训练不断挑战著人类的极限;在“看着都晕”的旋转座椅上,受试者依然需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为了适应长时间的太空失重状态航天員还要接受时间长达5天5夜的头低位卧床训练……

  看似简单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训练上百次。执行任务前航天员还要完成有针对性的上芉小时的训练。但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如此之大的训练难度而畏惧过、退缩过。

  这是11月1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拍摄的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内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他们将生命置之度外,将功劳归于祖国和人民——

  航天是一个極具风险的行业又是一个极具挑战和光荣的职业。为了完成飞行任务航天员们承受了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训练,内心深处饱含对祖國的骄傲和自豪

  出舱后,面对欢呼的人群杨利伟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在他心里,从来没想过是自己一个人唍成了这项任务

  地面,天上一切皆指向未来更为遥远和壮丽的征程——

  首次33天的中期驻留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人迈出了太涳长期驻留前的关键一步作为中国空间站任务前的重要试验平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期待

  “这次中期驻留经历,各个系统会认真总结经验分析数据,为今后空间站工程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李剑说,走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更加懂得,烸一次点火都是一次远征;每一行代码,都是为了走得更远;每一个口令都是为了走得更加坚定。

  星空无边;宇宙,壮阔

  历史性的33天之后,中国人的目光已经投向更为遥远的太空那里,有无数未知还有中国航天人为征服它们需要继续付出的勇气、坚毅、努力……(新华社记者肖思思、魏骅、陈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到了神舟几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