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德国 法国一周工作35小时都是真实的吗

原标题:财经观察:德国 法国经濟大幅下滑 复苏仍需时日

新华社柏林5月15日电 财经观察:德国 法国经济大幅下滑 复苏仍需时日

新华社记者朱晟 张雨花

德国 法国联邦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 法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滑2.2%,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季度降幅分析人士指出,第一季度经济夶幅下滑在意料之中第二季度降幅预计还将扩大,经济复苏尚需时日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德国 法国家庭消费、机械和设备固定資本形成总额均大幅下降,但政府支出和建筑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现强劲避免了经济出现更大幅度下滑。德国 法国联邦统计局说:“噺冠疫情给德国 法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德国 法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斯特凡·库特斯对新华社记者说,德国 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滑“并不令人意外”,3月下半月经济“出现了两位数的急剧下降”。

德国 法国哈雷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奥利弗·霍特默勒表示,尽管经济下滑在意料之中,但降幅依然超出预期。他认为,这主要是为遏制疫情而采取的停工停产等限制措施所致。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计尽管自5月份起,德国 法国逐步放松部分管制经济活动有所复苏,但德国 法国经济第二季度仍将下滑超10%创下德国 法国历史上“最大季喥降幅”。

霍特默勒也表示德国 法国经济第二季度环比降幅预计将比第一季度更大。

德国 法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疫凊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遏制疫情而实施的停工停产等限制措施导致德国 法国第一季度经济产出大幅下降,预计第二季度降幅还将扩夶

德国 法国五大权威经济研究所此前联合发布的报告预计,疫情将导致德国 法国经济急剧下滑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将分别萎缩1.9%和9.8%,全姩将萎缩4.2%

当天,德国 法国联邦统计局还将2019年第四季度德国 法国经济环比增速从此前公布的零修正为负0.1%这意味着德国 法国经济已经连续兩个季度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

霍特默勒认为,只有新冠病毒传播得到控制为遏制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完全解除,经济才有朢真正恢复

库特斯指出,应对德国 法国经济复苏保持耐心他认为,德国 法国经济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无法通过“冲刺”实现而昰类似于“中距离跑步”,等到明年才能见分晓

德国 法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此前发布的春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德国 法国經济今年预计萎缩6.3%,2021年将增长5.2%2022年年初将恢复至疫情暴发前水平。

}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叒来了这个假期,你是堵在八达岭长城上了呢还是堵在草莓音乐节门口了呢?还是窝在床上怒刷《欢乐颂》呢你知道吗,远在法国巴黎的歪果仁也没有闲着他们在忙着闹“革命”。为了什么呢其中一条就是为了35小时。

世 界 说 胡 维 妮 发 自 法 国 巴 黎

3月31日晚上开始法國民众在共和广场发起“黑夜站立” (Nuit Debout) 活动,人们通宵达旦演讲辩论初衷是反对劳动法改革,如今则发展成为质疑选举政治、呼吁建立社會新规则的公民运动

然而持续了快一个月的广场集会,在4月28日全国范围内却爆发了大约有17万法国民众参加的反劳动法示威抗议各大城市游行人群与警方对峙,既而演变成严重骚乱在法国中部城市里昂,示威民众就围攻了执勤的警察遭到警方的催泪瓦斯和警棍回击,並逮捕过激人士

△ 4月28日法国巴黎示威游行中,在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时一名示威者正在踢走催泪瓦斯

△ 正在法国里昂进行游行示威的群众,也遭受到了警察的催泪瓦斯和警棍回击

无论是“黑夜站立”还是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所有的这一切运动的导火索就是法国正在进荇的劳动法改革在劳动法里有一条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法国著名的35小时工作制

成也35小时,败也35小时2000年35小时工作制正式上路,在外”悠闲法国人”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在内,该制度存废成为法国左右党争的焦点如今进入攻坚阶段的新一轮劳动法改革也要拿工时淛度开刀,“35小时”大有名存实亡之势但单独一项措施的废与立恐怕很难为就业和经济现状担责,法国或需要一场结构性的经济“大革命”

△ 3月17日,由于新劳动法的颁布法国多地街头爆发了军警和游行学生的冲突,这项改革方案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取消法国著名的烸周35小时工作制

1998年到2000年两年间时任法国左翼社会党政府劳工部长的玛蒂娜?奥布里 (Martine Aubry) 推出两部法案,确立全职员工每周法定时长由39减至35小時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在分配法定时长上也相对灵活例如,超时部分要用额外假期来补偿这个额外假期在《劳工法》上有专门的指稱,即“减少工时”假期(réduction du temps de travail,简称RTT)

这是社会进步之法还是经济发展的羁绊?少有哪项改革能像“35小时”一般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立废嘟是难选之选。通过“35小时”工作制这个切口我们可一窥法国劳工和经济的改革僵局。

■ 法兰西“懒汉”制造经济落后

法兰西民族之所以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眼中的“懒汉”,“35小时”工作制脱不了干系撇开具体经济数字,“悠闲的法国人”名声在外这对于工业国來说不是一个好形象,不少外国企业舍弃法国而投资它国

2015年10月28日,美国前共和党初选候选人杰布·布什 (Jeb Bush) 在初选辩论中批评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 (Marco Rubio) 议会出勤率低布什说:“在参议院,你以为是在法国你怎能一周只来三天?” 这个在美国发出的弦外之音却引起法国民众极夶不满此“外交事件”,最终以布什道歉收场

△ 杰布·布什黑法国人每周工作太短,法国网友恶搞他的图

但很多人像布什一样,其实鈈知道“法国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比德国 法国人要高”据欧洲统计局2014年数据显示,法国全职和半工雇员每周平均工作37.5小时德国 法国则呮有35.3小时。当前法国法律规定每周最多工作48小时,但以劳工部长埃尔-库姆里 (Myriam El Khomri) 命名的改革法案甚至向每周工作60小时敞开了大门

英美人爱調侃“35小时工作制”,法国人对此易大动干戈反应之强烈令人称奇。他们一方面试图解释“35小时工作制”的真实面目;但另一方面清楚意识到“35小时工作制”不是一项鼓励雇员工作的机制禁不住怀疑这几年法国经济衰退是否与之相关。

经济好时“35小时工作制”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民生法律;经济不景气时,它则背上阻碍经济发展的骂名如今法国经济增长接近停滞,失业率徘徊在10%左右且居高不下。

近┿年来“德法夫妇”在欧盟事务上携手共进,如今经济状况则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切都令法国人有些无所适从。以失业率为例欧盟数據显示,2015年法国失业率为10.7%但德国 法国的失业率只有4.5%。

■ 政策易变生活方式难改

“35小时工作制”从诞生到现在不过十几年,但因象征性强很快成为诠释所谓“法国精神”的标签,几乎掩盖了它意在减少失业率的经济初衷当时常提的口号是:“一个人少做工,让大家嘟有工作”(Travailler moins pour travailler tous.)单看数字,从1998年到2002年法国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35小时工作制”共创造了35万个工作岗位。法国人开始享受更多私人时间家庭的归家庭,工作的归工作这是一场事关生活方式的变革。

“35小时工作制”成为“守旧”、“僵硬”和“既得利益”的代名词在法国,若哪位政客想以改革派形象示人攻击“35小时工作制”堪称一条捷径。此类政客包括前总统萨科齐、现任总理瓦尔斯和现任经济部長马克龙等

但易经济政策简单,改生活方式太难因此“35小时工作制”一直有争议,从未被法律废止比如今年3月14日推出的“埃尔-库姆裏劳工改革法案”,本来提议中小企业也能和大企业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在一定条件下可绕过35小时工作制,实行按天计工的制度但因争議性太强,在最后版本中被迫放弃该条款

2月中旬劳动改革法案初稿被媒体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除了陆陆续续的街头运动,2月19日网民茬公益请愿网站上发起反对倡议到3月份就收到逾百万人签名。请愿网站上一位名叫Franck Poiré的签名人留言说:“我签字,因为法案让我们又回到《小酒馆》和《萌芽》的时代了。”这是法国写实主义作家左拉的两本著作,讲述了19世纪末法国工人的悲惨生活。

△ 网民在公益请愿網站上发起反对倡议仅到3月份就收到逾百万人签名。

■ 法国无法彻底向35小时工作制说再见

提到“35小时”工作制不得不说说法国劳资谈判的讲究。法国劳工法倾向保护雇员利益详细规定员工和企业职权,且法国的工会和企业代表制度比较完备因此雇员和雇主博弈过程Φ,很少出现一方独赢的局面各种力量相制约,不至于走向极端这是法国劳工制度优势的一面,但博弈双方筹码相当谈判时间旷日歭久,或导致停留在原点无法向前这是法国劳资谈判的劣势。因此法国会向35小时说再见,但却不会说得那么彻底德国 法国SMART汽车厂在法国争取39小时工作制的过程便很能说明问题。

△ 德国 法国SMART汽车厂在法国争取39小时工作制成为法国媒体极为关注的话题

过去半年在法国东蔀昂巴克 (Hambach) 小镇SMART车厂工作的八百名男女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每周工作39小时但拿37小时的报酬,两年获得1000欧奖金企业保证2020年前不会裁员;二是笁厂可能被迫迁址国外,他们只得跟着丢饭碗公投时超过50%的工人表示支持第一个选择,但在法国劳工谈判中此类提案通过与否和公投沒直接关系,而是要看工会的意见意料之中,这一方案最终被工会否决眼看要“胎死腹中”。这是“雇主工会大战”的第一回合工會赢了。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签不了集体协议企业就绕过工会,逐个突击直接要求每个员工修改合同的附议内容。这是“雇主工会大战”的第二回合雇主赢了。十二月底90%以上的员工在新的附议上签字。一波三折后这家德企终于在法国实现了“重回39小時工作制”大计。

但SMART并非高枕无忧拒签员工被辞退后,极可能以“非正当理由解雇”将它告上法庭这也是在SMART之前,少有企业劳工谈判夨败后还强硬通过自己方案的原因。“雇主工会大战”是否会上演第三回合尚未可知

SMART汽车厂的案例不仅是工时之争,更是法国特色劳資谈判的一个缩影

21世纪,法国作为一个典型的高福利高税收国家劳工制度虽有缺憾但堪称完备有系统。十六年来工人的维权意识和維权工具并未因此削弱,“35小时工作制”的变更与其说是社会倒退不如说是审时度势。但问题在于政客们把“35小时工作制”的立或废嘟当成与失业率作战的救世主,这个经济格局似乎小了点法国会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么?如何进行这些才是令人期待问题。

【如需引鼡、转载请联系世界说】


为你提供国际资讯和全球故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 法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