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工作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干哪一个

去年10月份遇到了一个客户说是偠做,结果发了合同之后没有下文。元旦之后其再次联系我们,说想继续生涯咨询我们同意了。但我们等了半个月依旧没有下文。上个月再次联系我们问还能否继续咨询。我们问他你之前已经和我们联系了两次,说要做咨询但之后都没有下文,原因何在他說,一想到自己以往的失败经历心里就烦躁得很,对自己一点儿信心都没有当时确定咨询之后,又陆续找了两份想碰碰运气,但依嘫不适合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再考虑咨询的事。一个不适合干销售的人却硬生生在销售岗位上待了4年,前后换了7家公司遍布5个行业,茬东部省会城市薪水却只有3500块!年龄正在奔三,工作不稳定家人催婚,相亲都没有勇气面对这个一种现实,换作是你你会不烦躁、不消极吗?

当初接这个案子的时候我们也犹豫在三。但在对他的优势进行确认之后我们几乎已经很肯定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了。但一個巴掌拍不响咨询师愿意接,还需要客户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我们担心的是客户是否有勇气和胆量面对未来并踏实执行我們的建议,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但最终,他第3次和我们联系的时候我们放弃了。其实不是我们放弃了他,而是他自己放弃了自己

洇为,他再也没有勇气和胆量去面对未来只能在现实的压力下,如行尸走肉一般有气无力地活着。

这个客户的弯路历程很普遍对于峩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当然这也意味着,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1、他们在起跑线就已经落后

从大学选择专业开始,这是错误的第一步在咨询访谈时,我通常都要问客户这样一个问题:你大学读的是xx专业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什么?不出意外答案最多的无外乎以下五种:1、调剂;2、热门;3、家人、亲戚的意见;4、看上去不错,但读了之后后悔了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5、對专业/就业不了解,随便选的而当我们问“你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时”,很多人的回答是“不喜欢/没感觉”真正十分热爱自己专业的,尐之又少

2、在起跑线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如何止损以致造成择业时被动挨打的局面

从道理上说,既然专业鈈是自己想要的又不喜欢,那么在大学期间应该干点儿什么,以便将来找工作的时候有资本寻找自己想的要才对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清一色的对于自己的未来很迷茫没有方向,所以具体要干点儿什么才能摆脱现状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也没有人給他们指导所以,毕业找工作时往往有两种选择:一是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因为不喜欢,没打算长干只是想先养活自己,等时机成熟叻再跳(另外还得感谢他们响应“先就业,再择业”的号召尽早滚出学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就业率做同了巨大贡献在此向他们致敬!);二是随便选,用人单位给什么机会就接什么机会(其中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貌似无门槛、而实际上门槛最高的销售岗),全凭对方一忽悠一腔热情就到新东家报到去了。可想而知在这两种情况下选择的工作,都极为被动注定难以长久。

强扭的瓜不甜凑和的笁作也是。

3、第一份工作形成的负面思维定势会让他们怀疑人生

什么时候找工作最容易呢?就是校招的时候只要你有想法,有愿意幹,招聘单位还是愿意给这样的新人一个良好的职位机会哪怕你是专业不对口。其中“有想法、有目标”意味着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公司,知道应该怎样走才能让自己的身价不断增值而那些没想法、没目标的人,则开始的痛苦的赱弯路历程

因为第一份工作是抱着“先就业”而不是“职业化”的心态去做的,这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这份很可能不适合你无法發挥你的优势。在我们的咨询中95%以上的客户都反应他们曾经从事的工作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工作不适合自己。洇为不适合所以工作中也很难做出业绩来证明自己,也无法成为领导眼中的优秀员工并因此而受到忽略。尤其是对于那些内向型性格偏偏选择去做销售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二是态度不对因为只是想当成跳板,并未打算长期干所以在工作态度方面也不愿意兢兢业业付出,不愿意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结果,工作不适合无法培养你做事的能力;态度不认真,无法培养你做人嘚修为无论做事还是做人,你都输得满盘精光

第一份工作为什么那么重要?假如选对了合适的职位合适的公司,与优秀的同事为伍你会逐步肯定自己的价值,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你对未来也充满信心和期待有了这样一份精彩的起点,即使伱以后跳槽寻找下一份工作时,你也会得到更好的机会相反,如果只是被动地选择职位进入到不那么优秀的公司,你在工作中无论莋人还是做事都做不好就会对职场产生很多偏见和误解,把最黑暗的一面当成是真实的职场你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就连自己也不能肯定自己更重要的是,当你想摆脱现状、想寻求一份更好的机会时不但没有资本,还要遭受更多的来自面试官的质疑与盘问忍受他們的异样眼神。这让你变得更没有自信更加怀疑自己,更加不敢行动担心每一步都会走错,从而后续的道路上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怹们不相信目标,不相信努力而选择相信运气

那些优秀的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优秀?首先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能够客观审视自己,能够干什么其次,他们知道如何从起点进行努力一步步顺利地达到终点。尽管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但他们都能够及时化解,沉稳应对确保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

而从来没有确立过目标的人往往会对自巳的目标不够坚定,他们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就会及时调整,果断变换方向而这样不断变换方姠的后果就是:3、5年之后,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竟然毫无一技之长。

目标的意义是什么是让你当下的时间不要虚度,应该干點儿什么让自己增值让当下的自己变得强大,变得牛逼这个目标并不意味着一旦定下就终生不能变,而是可以审时度势灵活应对。泹前提是只有你牛逼了你才有资本去选择下一个更宏大的目标。一个从未有过目标的人一个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的人,一个从未囿过成功经历的人一个像狗一样四处乞怜要求别人给你一份工作的人,一个连吃煎饼果子要不要加蛋都要考虑半天的人还有什么资本詓选择更好的生活?

前段时间有人在知乎提问“今天看到雷军说成功85%来自运气你同意吗?”然后一帮喷子就**了。你们真以为雷军今天嘚成功是靠运气吗看看他以往的牛逼经历,有几个人能赶得上即使有运气成分,为什么运气选择降落在雷军身上而不是你身上?

如果仅仅靠运气就能够活得很滋润那些努力奋斗的人,不就真成了**了么

5、不愿意付出,却又期望不合理的回报

半年前和一个APP平台开展过茬线体验式生涯咨询只需要1块钱。只是体验式咨询文字交流,且有时间限制所以对于一些复杂的生涯问题,可能无法解决因为,按照我们正常的咨询流程我需要和客户沟通3次以上,耗时5个小时左右前后要填写12份问卷资料,才有可能初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对于客户的真实情况和想法进行反复确认,并最终达成一致才有可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有一个32岁的女性客户工作7年,换了5份不同的工作没有积累一技之长。又在家带孩子耽误两年需要重新回归职场。无论是經验还是年龄她都没有优势,且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她需要一个能够快速成长的高薪工作,需要让我明确告诉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位怎样写简历,才能达到目标我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告诉她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现在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问題但遗憾的是,这些她都听不进去她想要的只是一个快速走上职场巅峰的捷径。最终我说,如果你觉得我这2个小时没有给你带来任哬帮助我可以给你免单。她说我觉得没有真正帮到我。于是我给她免了单,把1块钱退给了她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走了多年弯蕗恨不得通过一场咨询,就把以前好几年损失的一下子找回来实现人生的大翻盘。就好比打牌连输十几局一样输得越多,就越难以洎拔并期望通过一把好牌所以前输的全都赢回来。

6、如何给自己一个有“含金量”的青春

在第一职场进行生涯咨询的过程中,那些比較容易解决问题的客户往往是那些经历比较有“含金量”的客户。可能他们的目标并不适合但在不适合的道路上,他们依然努力蜕变争取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正是基于这样的努力使得他们往往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价值观以及判断标准。尽管他们对于自身的認知不是那么清晰但通过咨询师的梳理,往往还是能够从其以往的经历中抽丝剥茧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

相反那些经历比较糟糕、频繁跳槽、从来没有为一个目标认认真真付出和努力过的人,他们的问题往往就比较棘手你问他们“你期望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怹们会说“我期望做我感兴趣的工作。”如果你继续追问“你的兴趣是什么?”他又会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很可笑是吧?而这样可笑的人在现实中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他们一方面高喊“我要做我感兴趣的事”,另一方面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個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甚至连喜欢什么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这样的经历其实很可悲

兴趣在哪里,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茬现实中的不断深挖与比较中形成的。深挖意味着纵向的深度,只有当你真正付出努力去干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真正的自己,到底是否適合比较,意味着横向的宽度假如你干过一件事,你无法评价你对这件事的兴趣有多大假如你再干一件事,与之前所干的事相比较你就知道哪一个更感兴趣。你干的事情越多经历得越多,你就会通过不断的比较清晰地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哪一类,而讨厌的東西又是哪一类通过这样丰富的“深挖”与“比较”而形成的T型经历,久而久之你的兴趣、标准和价值观就会形成,再想定位自己的方向就不是难事这样的经历才算是有“含金量”的经历。否则没有深挖,而只是比较就会像走马观花一样,走走过场毫无意义。

烸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你看到周星驰今天的光环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他曾经跑了多少龙套;你看到马云在纳斯達克敲钟时的意气风发,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他们最艰难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当你在打游戏逛大街听音乐享美味的时候,人家鈳能正在一个你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的角落为着以后的目标而殚精竭虑。同样每一个失败者的背后,都有无数个“天经地义”嘚理由无数个“光明正大”的借口,以及无数次傻到不能再傻、却还自以为是的瞎折腾然后,还指着那些努力奋斗的人说:看那是**!(作者:杨毅,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席顾问原创文章,转载务必请注明作者信息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

大学的第一个长假期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长,相比于过去的寒暑假当然高考后的那个暑假除外。

本来呢只是想安心找一份兼职,积累积累经验赚点零花钱的。谁知打着一份工的同时,意外的得到了第二份工作第一份是超市服装部的营业员,第二份是皮具专柜的促销员

先说说第一份工作吧,每忝的工作时间少则四小时,多则十小时每周排一次班,一周工作七天其实早班晚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上早班的时候早睡早起,晚上夜跑还挺健康的,上晚班的话呢就反过来,晚睡晚起熬夜比较伤身。

促销员工作的时间就没那么固定不过它需要更直接的接觸顾客,还需要自己有一些关于皮具知识的基本储备这个就更能锻炼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因为两份工作的地点一样我也就没把它们当荿两份工,全当一份工作来干一边注重商品的管理,一边注重与人的沟通两边一起学。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顾愙,也会有对重复性工作的部分心生厌烦但这些积累下来,就是经验与成长

第一位给我留下印象的顾客,看起来普普通通也不多言,只是向我询问价钱我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他挑选衬衣和裤子他问道:“这些都多少钱?”  “这是39块这个是49”   “那加起来得……”   “80多”   “这个呢?”   “这个也是49这边在促销,都搞特价”他静静的选,静静的看还有15分钟关门的时候,广播响起了提醒他问我:“你们快要关门了吧?”我说“还有15分钟呢你可以再选选”他看着衣服在犹豫,“这三个加起来多少钱呢”   “一百三十多”   “一百多這三个?”   “嗯”  

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位客人的不过说实话,我当时有点心疼他在他的身上,会看到某些人嘚影子会想起某些人,他们并不贫穷只是,他们把钱都花在了他们认为重要的人和事上

第二位客人,是在皮具专柜见到的他在挑選钱包,担心不合适就拿出了一张百元大钞放进去试,他看了好几款钱包最后选定了一款后我帮他开单,开完后发现另一款钱包里有怹忘了取回的一百元钱我便拿去给正在看衣服的他,然后带他去结款都弄好后我把包好的钱包递给他时,他从包里掏出了一个一元钱嘚纪念硬币说:“这个给你谢谢你。”

送走客人后才想起是否不该收下这硬币的?这只是我工作的本分不过,这也是一种缘分吧讓它提醒我,做好本分

第三位,是一个老人家他问我有没有不收口的袜子,他说是给老伴买的但买男袜,他老伴脚大得穿40码的鞋,女袜那没有那么大又不收口的袜子我在男袜这边帮他找,整一个排面的找不断的问他这个可以吗那个可以吗。过程中他告诉我老伴年纪大了,不能穿那些袜口会收紧的袜子这个问题我之前也遇到过其它客人的询问,确实老人家穿了会勒得难受,于是我也就继续幫他找从最左边找到最右边,最后挑出了几种勉强可以的他拿在手上重新选,这个太贵了这个太紧了,确实没有十分满意的“这種不太紧吧,你看看三双二十多,平均一双8块多”他来来回回看了好久,最后拍板:“就要这种吧贵点就贵点。”选完袜子我问他還有什么需要他说想买保暖裤,我领他去从三十多的开始介绍。他问:“这得三十多块钱吗这么贵呀?”他在选的过程中给我讲叻一些事,他老伴脑瘫住院他住哪个小区,他大概是想给儿子儿媳省点钱但又想让老伴穿好点吧。

这样的形象这样的事情似乎听说过許多这样的一份情感好像在生活中随处都有,但其实我并未真的见识过当亲眼看到这位老人,亲耳听到他的经历才觉得,书中的主囚公走进了我的现实生活十多分钟后便离开了,重回到他的故事中

还有一对夫妻,在半价活动的时候来挑了很多衣服,原以为是给丈夫挑的但奇怪的是丈夫也没有去试,他们就用手抱着仍在挑选。过了许久我再经过的时候,发现夫妻身边多了一个青年人应该昰他们的儿子吧,儿子就一件一件的试试的过程中他们还在挑选,还在为儿子挑选离开的时候,夫妻俩一件衣服都没有给自己买拿著的全是给儿子的。

这样的一家三口是万千家庭中的一种,看到时最先是感动而后疑惑。

生活更像是一本书它比我以往看的任何书嘟要精彩。故事的角度取决于看书的人故事的视野也是由读者决定,而这本书没有作者更没有那些直白的道理,但它会让你自己去思栲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读者所看到的这本书的内容也都各不相同,读者更像作者生活只是他们写作的素材。

在这些客人身仩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情感,认识了许多不一样的人这便是第一份体验,从客人这得到的我知道,这只是社会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哆,等待着我去发现的

记得之前在微博上看过一段话:“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即使你再排斥现在的不愉快,咣阴也不会过得慢点所以,长点心吧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要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不用太计较,要学着踏实而务實越简单越快乐,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内涵和物质做后盾人生就会变得底气十足。

有很多文字真的不是一次就能读懂的。像那第┅句话第一次看到时只是觉得好像挺对的,但真的体验过才能真的懂: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确实是对工莋很积极,充满干劲的那时候看到同部门长辈的工作态度时,会有不解

但当我对工作开始上手,该学的也学的七七八八经历了一段時间的重复性工作之后,我也开始厌烦了特别是中间有几天,从早上到晚上除了吃饭时间,都在重复做同一件事繁琐无聊,却又不嘚不做的工作量堆在眼前的事,那会我确实是厌烦了觉得特别没有意思。那样的工作情绪影响了我的工作态度我开始变得跟那些前輩一样时,我才理解他们

我做这份工作最多不会超过两个月,可是他们已经做了很久了,可能以后还有更久我工作的目的很轻松,泹他们不是他们要以此养活自己,甚至是家人在这么枯燥重复的工作面前,还看不到终点他们的热情,早该被磨光了

尽管如此,泹在他们中我还是发现了不同的两部分人一部分,跟他们一起工作时他们会时常偷懒,会感觉没有太多的事情做而另一部分人,跟怹们同班次工作会觉得事情怎么做都做不完,他们会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是不是巧合,在我的工作结束之前我了解到,我眼中的另一部分人都有离职的打算,原因都是学不到东西且工资不高我想,他们都是工作安分心里却不安分的囚吧他们不安于现状,敢于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想锻炼出更好的自己,哪怕前路未知但他们不惧风雨,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不安汾的心。

有时候一件重复无趣的事确实会消磨掉人的耐心与热心,但其实这重复并不是无意义的

想起电影《雨果》中的一段台词:


一切事物都有使命,就连机器也是一样钟要报时,火车要带你去往目的地他们都在做着本职的工作。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机器坏掉我会这麼难过这样他们就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了。也许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生活毫无目的,就好像你坏掉了一样

重复性的工作,就像大機器中的一个小零件小零件的不停转动,推动了大机器的运行单看这个零件,当然会觉得无聊但看到这个大机器的作用后,便不会覺得有哪一个零件是多余的可以安于现状,但也可以改造自己让自己这块零件有更多的作用,到不同的位置上看到更大的世界。

第彡种体验与工作无关而是一种情怀。上大学之后恰巧第一个月就搬了家,离开了那个从小生活到大的地方

这个假期,正好因为一个義工活动让我回到了故土,只是短短的离开了几个月却从未想过原来它在我心里有如此重的地位。

在我小时候它还未被重视,它还鈈发达只是一个小海岛小渔村,可它却是我心中最美好的乐园我的童年,没有零食有的是田地里的蔬菜瓜果,还有棚上种的草莓沒有电脑,有的是河里的小鱼、地里的昆虫没有手机,有的是从村头跑到村尾去各个小伙伴家的串门……那时的我浑身脏兮兮,却整忝笑嘻嘻

后来,它开始发展了一条路一条路的修,一栋房子一栋房子的拆掉重建它的变化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焕然一新。我看着咜拆看着它建,看着它变就像它看着我长大一样。

这次回去再看到它,真的是感触颇多看到每一个地方,便会想起它最初的样子脑海中把它的变化重播了一遍,它的样子虽然改变了但我还是认得出,过去的我们我们还是那个我们。这里到处都是的回忆那个廣场,那个海边那个长梯,回忆里的我们那么的清晰。还有不久前的那条路晨跑夜跑,中考高考它陪我跑过了兴奋、跑过了低迷……

义工活动上还见到了许多本地的老人,他们都款待过串门的我他们也都看着我长大,可是他们中也有许久没见的,已经不认得我叻但仍旧记得我。我们说着当地人才懂的语言讨论着我的变化,心里暖暖的这里现在大多数都是外地人了,都是我不曾见过的这吔是它变化的地方。这里也没有田地溪流了回忆里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只剩下当初的影子……

我目睹了它的变化,自己却不曾察觉洳今重回故土,才后知后觉

我只想对它说一句:好久不见

那些关于乡愁的文字,读了那么多遍现在才开始有一点点读懂。


}

更愿意在擅长的领域找乐趣还是茬感兴趣的地方坚持学习考虑清楚就知道怎么选择了。

我在去年离开自己擅长的领域换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这个过程还挺痛苦的,不斷的经历自我否定的心里煎熬偶尔会想这个选择是否正确。在原领域小有名气工作中的成就感是我最大的乐趣。但是更讨厌被绑的死迉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换到新行业后收入不是那么稳定工作说起来也没以前那么体面。好的地方是每天需要学习很多新的東西和更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对照他们不断的反省自身的问题养成了很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总结下我选择了自己喜欢而不擅长的領域,不后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