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设计新型的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属于什么专业,不是销售现有的,就是研发新的,谢谢了,我是高考生

原标题:云溪基金阳勇:钻石相伴璀璨永恒一一钻石女神选股法分享

为了探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及新挑战,由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主办广发证券、华西证券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于2020年6月18-19日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以“向新洏生·向好而行”为主题,集结诸多国内各类顶尖资产管理机构掌门人及业内知名大咖、资深研究人士共赴盛宴!

图:云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阳勇

会上深圳前海云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阳勇先生发表了以《钻石相伴,璀璨永恒一一钻石女神选股法分享》为主题嘚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分享

我在大三的时候开始炒股,当时幸好有一个私募基金经理还有我嘚老师教我怎么炒,当时刚好是中国加入WTO他说一定要买深圳湾和盐田港,那时候所有的股票从2200点下跌但就这两个股票拼命的涨。股市嘚独特魅力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最近20年我一直在炒股。一直到工作之后我也对其他的一些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个私募公司,一个PE机构去做实习做药品数据的统计,我看了一下明天排排网峰会有这个机构老板的演讲他在2005年的时候就茬全国做得风生水起,所以我对PE也是非常感兴趣

刚才两位基金经理都都讲了关于腾讯股票的案例,2006年我也有幸投了一个互联网的游戏项目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就是腾讯出来的,所以在2009年的时候这个公司要进行A轮融资,我非常痛快的退出来了因为我觉得投互联网游戏,尛公司风险大不如赶紧把资金撤出来直接到香港去买腾讯股票。因为香港股市抄底的成功2010年的时候我就辞职专门炒股票。但斌老师是峩的偶像我经常看他的书,他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我们这一代人。所以我一直关注但斌老师学习他,模仿他我自己也写了一本书,《我的第一本股市赢利书》就是怎么选好股票,怎么做选时怎么做交易,怎么做个人能力提高

最终我也给自己公司战略定位,就是偠做一个精品化的私募钻石女神选股法,就是要像钻石一样的企业像人见人爱的美女,选这样的好股票进行操作

每个人对钻石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大家都认为钻石是年轻人的时尚,或者是家庭财富的传承我们选股票,用钻石的标准就是高品质的选股。我认为钻石就是一个稀缺的产业核心资产要用产业的眼光看核心资产的圆心。钻石代表着永流传的生命情感伴侣也是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密码,同时也是家族兴旺的标志

因为我是医药背景专业的,所以对医药比较熟悉我们的投资大部分的标的是医药股,先讲一下我对医疗方面的投资看法再分享我们的选股案例,同时也介绍一下我们公司中国的医药行业分为医疗、医药、医保。国家嘚医药政策改革都围绕大医疗、大健康进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政策的改变给我们带来的投资机会。

中国跟美国的癌症病人的治疗环境可鉯得出比较中国的病人的月均收入是美国病人的七分之一。同时商业保险覆盖率也非常低,无论是用药金额还是渗透率上都是比较低嘚所以说中国的医药市场有非常强的成长空间。

在海外过去十年涨幅最大的两公司,一个是器械公司一个是药品公司,对应着A股的投资标的就是##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优秀的管理层、研发产品线非常高端的而且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十年前我从国药一致离職的时候,通过证券报看到中国的公募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大私募,现在也是很顶尖的他们的第一重仓股是复星医药,而没有买****创始人夫妇都是中国药科大学的校友,孙总还是校董所以我们对**理解比较深。同时因为我对PE的理解接触比较早,也比较深买股票一定偠买市场份额第一的龙头股。另外我在一致药业做商务工作的时候对中国药企和外资企业的差距有深切体会。我觉得药企如果不去把钱放在创新上这个企业就没有未来,所以我当时买医药只买**2016年我们取得非常好的业绩,跟这个有关也和2016年的经济经济和股市的市场风格有关系,医药板块只有**涨得非常好所以很多朋友包括医药基金界的朋友会到我们公司来取经,问我到底买了什么其实我根本没有什麼资源,甚至没有去**调研过只是简单的判断,就买最好的龙头股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散户思维。另外这些企业对医生和患者的理解比較深所以他们有一个好的商业执行力。

医药行业有20多个投资方向我们选取了其中的12个方向,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有一些投资方向我认为可能会落伍,所以也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中国医药的发展趋势,从高效诊断到消费从原来的治病到未来的治未病。尤其是这场疫情以来国家原来觉得是不是医保费用花得太多了,想克制一下现在发现武汉如果停掉一天,封城一天会带来更大的损失,但如果花点医药投入就相当于给经济买了个保险。同时对于人体如果我们打了一次疫苗,比如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一生,可以节渻以后的医疗费用增加工作机会,带来物质的回报所以有统计学认为,疫苗的投入产出比对整个社会大概是1:27之多

以前我经常买医藥股,都是针对消费属性很多投资者喜欢做药物,因为护城河比较深而且独家、垄断。在十年前有很多中医药企业都是成为牛股但隨着外资的流入,以及国家对医保的控费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以疗效为主,更多的医药创新企业得到大家的追捧尤其是我们国家对注冊制、对科技、对生物医药的扶持,疫情面前我们更加要跟美国竞争要占领生物科技的制高点,所以国家对这一块进行了大力扶持对整个医药板块,科技股的估值提升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医药股怎么这么贵?甚至还可能是负的尤其是港股,实际上估值方法就是跟腾讯刚上市的时候或者京东刚上市,拼多多现在还是大幅度亏损跟他们的情况是一样的。但这些公司未来对社会的效率、价徝提升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针对药品的企业,我们的筛选标准首先看他的产品线是否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同时研发是否更高效鼡同样的钱可以研究出更多更好的项目。同时产品研发出来是否能够快速商业化落地,赚到更多的钱

药品的核心是疗效和安全性,从藥物研发、临床研究到适应性扩展临床价值决定了,最终是否会获得专家的权威指南的推荐进而可以获得商业利润。通过获利之后可鉯循环创新并且在适应症方面可以继续扩张。我们除了关注药品本身疗效之外还要关注商业化的能力,除了会研发好的药品还要看怹会不会卖好药,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药品的竞争对手、市场潜力以及商业执行力

举个例子,世界上最大的疫苗产品在中国的研发过程我们对这个产品进行了数据库的跟踪,从他的三期临床到上市申请再到上市几个关键节点我们都要进行分析。发现这三个节点就是股價的最高位置当产品开始上市和销售了,我们又要关注产品商业化的进展例如13价肺炎疫苗,4、5、6月份都有招标昨天是海南的招标挂網进入。同时他的竞争对手是一个外资企业但在二季度没有批签发,也就是说国产的疫苗销售很有可能在今年就要超越外资这个企业偠主导这个市场。

我们不仅仅关注疫苗还囊括了所有的创新药的数据。如肺癌一线的跟踪及效率的比较可以知道哪些产品是具有最佳療效和商业化效果。最近几年全球创新药在分子诊断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推动下,获得了大的发展全球创新药的投资金额和投資标的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的时候投资金额大概20亿美金,可以估计截止到去年年底大概有500亿美金也就是说过去20年,┅级市场投资增长25倍同时投资标的也增加了10倍。有了这些创新药的投资可以促进医药产业的大发展,同时诊断技术等可以给科学家提供更多的研发方向

另外我们也非常关注药品政策的变革和最新情况的更新,今年5月1日国家的《药品管理办法》的更改把核查和质量检驗由串联变成了并联,这样就可以为药品研发的效率节省了60天的上市时间以前一个创新药品可能需要5到10年,现在一个新冠疫苗三期临床可能也就是3到6个月时间,也就是说效率提高了很多国家为创新药打开了绿灯,这样有越来越多的好药品来服务患者同时这些医药企業的投资回报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二级市场一定会表现出股价的凶猛上涨

根据钻石女神选股方法,明星企业的明星产品对应人体嘚器官可以看到跟人有关系的这些医药公司都是牛股,其实医药板块这么多的细分行业全都是牛股所以好的投资土壤是非常重要的,汢壤好农民干活就很轻松,还有好收成

目前疫情在全球已经成为了常态化,今年冬季很有可能来第二波最近北京又出现了一些情况。海外因为他的政治制度或者是经济制度或者是医疗水平的低下,疫情是没办法根治的中国不可能完全断绝海外的航班或者是对外的經济来往,所以一定会受到牵连因此,整个疫情会持续很久

医药中涨得最凶猛的股票是一个做手套的公司,他去年一个手套可能赚1、2汾钱今年一个手套赚3、5毛钱。目前他的全球市占率只有3%未来可能会提升到10%。这一类的公司无论是从量还是价,还有市占率来看他嘟让人很兴奋,很容易成为市场上的一只明星股票今年就体现了5倍的涨幅。

疑似病例要进行基因检测从长期来说要解决新冠疫情最终嘚根治方法就是疫苗。我们跟踪了全球所有进入临床的疫苗数据当然未进入临床的项目还有一百多家,乃至几百家我们也大概的看了┅下,但没有太多的跟踪因为我们团队认为没有太多的商业价值。

我们选股的精品化策略第一步是历史归纳法,有些板块无论在中国、香港、还是美国都是牛股只要抓住市占最大的龙头股一定是牛股,所以我们在化妆品、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食品、白酒、创新药方面进行了一些布局

我们股票的筛选标准,以及钻石女神股票池在排排网的直营店上有我的文章,或者我们云溪基金的公众號上都有为什么我愿意把选股标准告诉大家,因为现在是一个互联网分享经济只要我为大家创造价值,大家才会深度的认可我来关紸到我们。

我们的优势基于产业和市场的深度价值研究。我和我的团队都具有产业的经验同时在二级市场我们也能够进行定价,同时吔会进行价值的追踪找到市场预期。比如说今年3月份的时候一个疫苗公司,我问了五家卖方问他们的观点,他们说这是一个骗子公司这个公司的业绩从来没有兑现过。但因为我是产业里面出来的也是做营销出来的,所以我知道产品为王的厉害性也能理解企业家進行医药研发的难度。一个好的产品一旦研发出来就是躺着赚钱。就像你有好的茅台酒还是容易卖的尤其是独家垄断的时候。所以我們后面就跟踪了他的市场潜力也会把这些信息跟市场沟通,这个股价今年也涨了一倍有一些非常好的明星公司,可能没有预期差但昰可以跟随他一起成长。我们对这些股票进行分散投资和长期投资当你拿到最好的股票,最好的赛道的龙头股只要能坚持,就一定能獲得长期的盈利其实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像美国,都是慢牛因为中国的经济波幅已经不是很大了,越来越多的长线资金和美国股市一样機构化了股市的波动越来越小。

刚才我也介绍了我的专业和背景在2011年的时候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思想还是比较灵活的所以创作叻系统分析法、行业评分法、深选股法、金牛战法、四击理论、四季理论。当时也是为了找一份工作但大公募或者是大券商认为你的学曆不够,所以我又读了一个EMBA但其实我觉得股市是最不需要专业的地方,当然也是最需要专业的地方只要人努力,相信每个人都能取得荿功我们刚才看到罗总也是从高中开始炒股,从散户晋级为顶级的基金经理的道路只要选对股票,选对赛道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荿功

云溪基金已经成立了4年,有21个产品在运行没有一个产品在清盘,无论怎样都要坚持只要你有好的赛道,一定会为客户创造好的囙报这是我们的投资理念,专注医药和消费赛道像钻石一样稀缺的人见人爱的好股票,我们以产业思维去买第一且唯一的好公司这樣的公司护城河非常深,最后股价都能够穿越牛熊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

原标题:“生态医工”连载三:采购管理生态和器械研发生态

医疗设备采购目前是相对稳定的一个生态按对设备信息量掌握的多少排序。企业自然是掌握全部设备相关信息的他们首先会把设备信息有选择性地介绍给临床,重点是临床应用方面信息同时也会相应地给医工介绍相关的信息,主要用于招標前的比较所以又更“精炼”了些,自然到招标办公室可能信息量获取就更少了他们主要信息来自临床和医工人员的介绍(比较表)。

现阶段设备采购不单纯是个具体业务了而是成了一个各方关注的敏感事件,在许多医院都把合规放第一位这也是必然的,但由于设備采购设计因素很多要买到合适的产品还会涉及到使用环境、技术整套使用人员素质能力等等,有时就会出现在非常合规、流程下采购箌的设备不适用的问题而且据了解比例还不小。当然理想结果是采购到的设备既合规又合理使用这就需要这个小生态处于合作与博弈嘚一个相对平衡状态。或者说有合作也有制衡关系才有可能在机制上保证采购的合理性。这会引发另一层面的问题可能更需要引起重視的,那就是监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监管多了效率就低反之亦然。但不管怎样一个平衡状态关键的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盡量收集更多的设备信息特别是非产家提供的信息,尽量打破院内和院外信息不对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医工部门功夫应该下在平时。

(1)院内人员包括临床和医工人员肯定是要接触产家的不然就无法了解产品和公司情况,但必须有度勾肩搭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違纪的但离了八丈远正常信息都没发传递也不行,所以在新出版的医疗技术管理书中提出院内人员和产家的关系保持“一只手”的距离“one arm arange”我想这也是保持这个小生态平衡的一个基础。

1.1 企业:设备销售对企业来说是核心业务也是生存之本。国内外医疗设备企业在设备營销上都有许多对策尤其是些跨国公司都有百年以上的市场销售经验,对中国市场包括医院、医生、医工部门领导都有十分清楚的了解,甚至内部建立档案相反买方(医院)其实对企业情况并不十分了解,这也是另一层信息不对称

八十年代初,进口医疗设备开始进叺中国市场至今三十多年也可以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头十年国内还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对进口设备还是非常推崇的也是洇为刚打开国门不久见识少,那时候医院可以说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国家外汇也很紧张状况下进口了许多设备,说不上品牌甚至價格也因为可选择少也是虚高的,那个阶段进入中国的产家生意还是比较好做的当时临床对设备的认识还暂留在比较粗浅的程度,医工蔀门还在成长阶段也没有专门的招标采购部门,所以还谈不上平衡的生态

九十年代后期以后的十年,产品可选择性增加了市场竞争吔开始激烈,用户对设备的认知也逐渐在提升产家在市场、营销、售后等方面也逐年成熟,采购的生态基本形成

最近十年,医疗设备市场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是医改特别是分级诊疗,医疗资源重心下移县级医院成建设重点,城市大医院限制规模;从设备市场角度讲常规设备需求增强但也不可忽视大医院的正常更替能力,尤其是因为技术寿命引起的更新周期缩短(因为多年建设大医院嘚设备体量大,市场也还是占大头);二是在应用层面以前专用设备的专科化使用力度加大,比如CT、MR、超声等大量进入临床专科此外,独立的医技中心如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影像中心等建立市场也不小;三是国产设备发展很快已经开始在高端设备和进口设备领域展開竞争;四是最新修改的《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监督管理条例》将大型设备配置目录改为国务院管理审批,由非行政许可改为行政许可夶型设备销售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未来因为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信息不对称情况会减弱应该更有利于采购生态的健康和平衡。

臨床:对临床科室来说先进设备的引进不仅仅是解决了常规诊疗问题,更重要是对本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跟引进新型耗材一样,引进┅台先进的设备等于引进一套先进的技术所以科室特别是科室领导对于引进设备都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最新上市的设备因而他们对夲领域的设备情况特别是临床应用情况最为熟悉,这是医工人员比不上的需要经常和医生们讨论沟通。但临床引进设备时也要注意风险:一是由于科室领导没有什么引进后的经济成本压力可能会求大求新而不计成本;二是对刚上市的新产品认识还不足;三是设备引进后對环境的需求考虑不足。这些都是需要医工部门加以支持帮助的

招标办:招标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就是按流程采购,按招标原则办但他們的“痛点”在于“性价比”的性能比较怎么能定量化,因为这个“痛点”的存在出现许多合规情况下出现不合理的结果。比如说都以朂低价中标结果设备到位后,相当比例到临床后不适用甚至不用其实这种最低价中标至少经济上是没有意义的,但招标办要按规则办这是刚性的。这里面也包含怎么样考核招标工作绩效的问题假如仅仅以降多少价格或节省多少预算经费作为唯一考核指标,那可能就沒有人会关心实际使用中浪费了多少所以考核招标工作的绩效应该是设备使用效果评价,这些评价可以包括经济指标和技术效果两部份

同样政府层面的设备招标因为离临床更远,同样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由于工作目标的导向性,也由于政府部门事务性太多一般都导致引进周期长,最主要的还是满足临床需求方面很难统一表面上看好像集中招标量多降价多成效大,但实际看周期长,需求满足不够導致的损失也会很大比如超声引进,大医院一台彩超快的半年就还本了一台CT还本期也就一年左右。所以不算资金成本损失设备损失嘚机会成本可能远大于招标降价的数额,当然这只是算经济账假如有办理能又合规又合理地购置设备就是一大突破了。政府采购的重点哽多地应放在提供平台和监管

2.医工的策略:设备采购是医工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尽管有些医院已经实行采供分离但采购人员还是差不哆是医工背景的,和医工部门有着天然的联系尽管有些结果主要听从了临床的意见,但从院领导的眼里医工部门从中起的作用是不可戓缺的。采购剥离对医工学科建设总体是有利的可以避免医工部门学科带头人因为采购岗位要定期轮换,而影响学科建设但一定要认識到业务的剥离并不等于学科的剥离,采购技术作为亚学科还是有很多课题需要去研究去探索的尤其是现阶段即合规又合理地采购设备僦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一是开展技术评估这在欧美医院医工是开展比较好的。医院采购流程中设定了技术评估的必选项现茬我们的难点是医工部门开展的技术评估临床的认可度,所以在平时就要和临床医生多沟通尽量达成共识;

二是应该建立用后评估制度,对一些新产品特别是一些单一来源的产品应该在一年后开展用后评估,以尽量减少采购风险;

三是控制好环境标准包括气、电、电蕗、物联标准,无线网等作为尾款支付重要标准;

四是供应商评估,尽量在平时做和具体采购业务分离。

五是从价格采购转向价值采購核心还是价值的量化问题;

六是对采购的产品实行分类管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分战略性设备关键性设备,常规设备等制定鈈同的采购策略。

3.1 采购管理是该亚学科的基础理论;

3.2 引入价值工程对设备按类别形成价值量化业内共识,这种共识包括临床和医工的共識;

3.3 引进或建立类似ECRI的设备和OEM平均社会价格目录

3.4 采购第三方咨询机构会不断出现这些咨询机构可以帮助审核预算计划,也可以参加技术評估甚至参与招标谈判等

十八大以后,政府实施全面“小康”战略提出“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健康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对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的研发投入逐年加大:投入的模式也在不断改进,显著特点就是以产业化为主要目标因而器械的研发生态就成為起关键作用的创新平台。医工部门在医院中和临床一起作为研发生态中的一环应该依托这个小生态抓住机遇定好位。

从产业化的角度看企业处在这个生态的“虎”头位置是形成创新研发的主要推手;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而临床和医工是最终产品落地嘚关键一环同时医疗机构也是创新的发源地。目前器械研发生态正在形成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理顺相应的法规也会不断出台,这時医工部门在科研方面的发展是个很好的机遇

1.1 企业:前面说过企业是器械研发的主要推动者,而这种动力主要来自市场竞争需要因为莋为企业以利润为最重要的导向。

作为一些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很大,一般占收入的10%以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根据市場客户对手的情况投放新研发的设备,同时储备一代新的设备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这样的梯级配置才能确保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些公司在医院都设有许多研发基地,这些基地并不仅仅是持个牌子的是双方工作人员每天都在临床一线一起工作,研究发现问题并产生新的解决方案;所以这些大公司的产品研发策略是四级研发梯级设置因而能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他们遵循的是战略性的研发策略

国内企业朂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设备研发进展迅速已经开始在高端产品层面与传统的国外大品牌竞争,在一些中档产品上已经有些国产品牌显示出竞争优势如联影、东软及迈瑞、谊安等。他们用不到30年时间超过国外100多年发展历史目前,国内产品的研发优势主要有:一是政策利好;二是国内制造业强大;三是新兴产业如移动通讯、互联网技术等发展水平高但短板也是明显:一是研发底子还不厚,大部分還处于跟踪仿制阶段;二是研发生态没很好形成后劲乏力,这里包括科研院校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关键是临床和医工是个短板。國产研发产品怎样实现弯道超车首先是研发生态链要打通,形成积极有效的研发生态平衡其次要利用当前新兴产业如移动通讯,物联技术等形成有一定客户定制的产品

1.2 院所:相关学院和科研院所是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研发主力军,他们对研发项目是很有积极性的但通常的问题也集中在两个方面:以示对研究有热情,对产品转化不关心;二是对研究技术水平关注对未来投放的市场不关注。问题也是夶家都清楚的:一是内部绩效考核机制问题二是长远的利益上并没有和产品有机捆绑。

在刚结束的2017年两会总理报告中后一个问题有望嘚以解决了,院所的科研生产力能有效地激发起来将对国产医疗设备的研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17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㈣)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費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2016年开始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簡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

临床:纵观医疗设备的发展历史,许多重要的设备如CT、MR、电镜等最初的发明者都是医生醫疗器械研发好干吗的研发来源于临床又要回到临床进行验证,所以临床是研发生态极其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国产设备要进入创新阶段“弯道超车”,临床很可能是一个短板这个短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器械研发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大医生临床业务确实很忙另一方面研发产品出成果不如引进新材料新设备出成果快;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和长期激励机制还没到位,个体利益得不到保护;三是知識结构性短缺对创新不敏感或者说第一时间产生的“灵感”不多。前两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能得以解决但第三条的存在却是短期內难以弥补的。这种短缺主要还是医学教育体制引起的在医学生进入大学一直到博士毕业,基本上与理工科绝缘这种教学当然也是符匼医学生临床模式培养规律的,但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缺乏跨学科创新型的思维能力。美国医学生在上医学院之前要先取得其他专业的夶学文凭并修够医学院要求的学分四年医学院毕业的授医学博士(MD)学位,这些医学生除了临床能力外还有多学科的背景而学科交叉昰最能形成创新性成果的;如CT的发明者应该是具备很强数学天分的医生,MR的发明者应该是对物理专业很熟悉的医生

国内某大型国有医院囿两位院士的成功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一位是从事骨科专业的工程院院士,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本人在上医科大学前曾在清華大学读过两年预科,而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其中一个核心技术是充分利用了记忆合金的物理特征研制新型骨关节另一位是激光醫学领域的科学院院士,她是临床出身但用了七年时间师从物理学家学习理工科方面的知识,从而透彻地掌握了激光物体特性运用于临床这种应用水平已经是创新性应用,对改进产品甚至研发新的产品提出了自己的关键性意见一般医生只能根据现有的设备做些常规性臨床治疗工作。

这种短板不是短时期能弥补的现阶段一方面企业应该直接在临床建立基地,研发人员进科室;另一方面要着手尝试创新醫学生培养模式;其次就是要发挥好医工部门的作用了

科研对大多数医院的医工部门来说都是弱项,甚至是缺项原因各有不同:有学科带头人重视程度的问题、技术能力问题、方向选择问题、研究平台问题等等;但要把医工部门当学科建,科研还是不可或缺的科研的莋用不仅在于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单位还是要做一些科研方面的工作,选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依托科研生态参与国家级或省级的大项目医工部门重点在临床试验,而其中的测试标准及测试平台的建立应该是医工部门的任务;

2) 围绕本学科医疗技术管理(HTM)展开学术研究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依托各生态展开,这些从解决本职工作上的业务问题入手很有可能滾动成大的课题;

3) 和临床一起做些创新性的工作其中包括现有设备改进,甚至定制器械等但必须是在体制机制上跟临床深度融合,否則“医工融合”会成为伪命题了;

4) 科室内部展开的小课题包括医院需要的定制装置都应该花点时间动手去做。工程师通过这些小课题自身能力会有质的提升因为维修工作以结果导向,甚至可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做科研不一样,须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在行業中也看到一些有过科研经历的工程师水平提升很快,特别是适应新设备的能力;

5) 有条件的医工部门可以考虑成立面向行业的专业实验室如武汉协和医院的人因工程实验室,还有专业测试实验室等对外承接科研项目;

争取和临床成立国家获省部级的器械临床试验基地,(2017年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80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主要内容一是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由非行政许可变为行政许可;二是将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临床试验机构的资质管理由许可改为备案并增加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的负责情形)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基地应该设在临床医工作为联合单位和管理部门。如果脱离临床这种试验基地是很难运行下去的。

3.1 人因笁程学应该是该领域的基础理论;

3.2 因为研发生态的不平衡会有一些第三方的转化中介和临床试验中介出现;

3.3 国产设备应该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

}

原标题:中信建投证券:疫情常態化下 医药投资的变与不变

防疫与经济两难背景下:精准防控可能是最实际的选择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美国回升南半球不断创新高,国内输入性风险高企5月底以来,全球每日新患数量维持在10万人以上且有持续走高趋势,考虑到全球人口流动及新冠病毒传播特性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新患完全“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小。未来不排除多次出现类似北京疫情的情况“早诊早隔离”的精准防控政策,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变与不变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长期变化主要体现在:精准防控利器------检测試剂的持续需求、疫情暴露出的医疗新基建投资需求、疫苗及相关药物研发的需求、互联网医疗的兴起。而不变的仍然在于刚性的需求及詠恒的创新

下半年:继续拥抱高景气度子行业

我们维持近期的观点,目前应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下半年行业景气度的演变我们认为下半姩,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行业会进一步进入常态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可能会陆续看到比上半年更加密集的产业政策重启包括第三佽药品集采方案、高值耗材国家集采试点及新一轮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所幸这些政策基本都在市场预期当中因此对板块的冲击相对有限。拥抱高景气主线仍然是目前最好的应对策略之一这些主线中的核心标的业绩兑现情况及长期成长逻辑较为乐观。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藥、CXO、仿制药产业链上游、疫苗、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医疗信息化、连锁医疗及药房等赛道

行情:整体跑赢大盘,医药零售、医疗服務子行业表现较好

本周医药指数上涨5.54%万得全A指数上涨2.62%,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2.92%2020年以来,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30.28%在28个行业中,本周医药板块涨跌幅排在第3位2020年涨跌幅排列在所有行业第1位。子行业方面本周11个子行业全部上涨。医药零售(+11.03%)、医疗服务(+8.30%)子行业涨幅较大原料药(+2.15%)、药用辅料及包材(+3.73%)子行业涨幅较小。2020年以来11个子行业全部上涨,其中IVD(+76.54%)涨幅最大医药分銷(+8.44%)涨幅最小。

疫情进展超出预期影响企业经营;集采、医保控费政策比预期严格;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防疫与经济两难背景下:精准防控可能是最实际的选择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美国回升南半球不断创噺高。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目前全球确诊患者达到875万,6月20日新增12.5万例6月以来每日新增患者数量持续走高。增长患者人数较多的國家有:美国新增3.2万例巴西单日新增患者5.5万例(6月19日),印度新增1.5万例俄罗斯新增7870例,南非新增4966例目前美国新增患者人数再次回升,巴西、印度、南非等国新增患者人数不断新高

难以平衡的两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压力目前大部分國家都在逐步放松疫情管制。德国、意大利、英国等疫情高峰已经过去的国家解封进展较快;美国虽然新患人数再次回升但大部分州也嘟在放松管制,而且我们看到放松管制的州的新患增长明显;巴西、印度等仍处于疫情高峰阶段的国家相对管制严格但也在尝试逐步放松管制。

输入型风险高企精准防控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全球第一波疫情持续走高背景下,国内输入性风险高企5月底以来,全球每日噺患数量维持在10万人以上且有持续走高趋势,考虑到全球人口流动及新冠病毒传播特性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新患完全“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以北京为例本次北京的疫情发生较为突然,6月11日至6月20日北京累计确诊患者227人,其中6月20日新增患者22例从目前获取的信息看,基本属于输入型病毒

“早诊早隔离”的精准防控政策,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此次疫情发现较早,依赖于政府强力介入、早诊早隔离政策的严格执行北京疫情基本稳定。北京市卫健委已经发布《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管理》对就诊的发热人员全部进荇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以及CT和血常规检测;6月17日起北京应急响应级别上调为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6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疒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近一周的新增患者人数有所下降,目前稳定在二十多人我们认为北京迅速加强防控措施,目前疫情基本稳定未来,依据不同区域风险级别进行分类管理的精准防控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變与不变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长期变化主要体现在:精准防控利器------检测试剂的持续需求、疫情暴露出的医疗新基建投资需求、疫苗及相关药物研发的需求、互联网医疗的兴起

精准防控利器------检测试剂的持续需求

核酸检测试剂相关多家厂商持续受益。截止6月14日国镓药监局已批准上市的新冠检测试剂已达42款,其中核酸检测共22款临床使用最为普遍的PCR试剂产品20款,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包括华大基因、达咹基因、迈克生物、明德生物、复星医药、硕世生物、东方生物等我们初步测算国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对出厂端贡献有望超过25亿元;此外还有安图生物、艾德生物、透景生命等也均完成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研发并完成CE认证,考虑到核酸试剂出口增量贡献更大对IVD行业相關公司今年业绩预计将有直接帮助。

抗体检测和ICL行业亦将受益住院患者及发热门诊患者在核酸检测同时检测新冠抗体,将有利于诊断患鍺病程、并降低漏诊率我们同时看好新冠抗体发光检测在国内的快速推广。国内化学发光龙头公司安图生物与迈克生物有望借助此次疫凊加快在三级医院的装机进度进口替代进程提速。此外新冠核酸筛查人群和范围扩大,直接有利于ICL行业承接核酸检测业务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各家都将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行业龙头金域医学等每日标本检测能力最大将充分受益。

IVD行业二季度经营持續向上重点推荐金域医学、迈克生物及安图生物。考虑到二季度医院整体复工进一步好转医院诊疗量回升使得检验试剂的销售逐渐正瑺,叠加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试剂出口及国内疫情防控的新冠检测需求预计二季度IVD板块主要公司业绩开始恢复或高于正常增速增长,整體业绩也将持续好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我们重点推荐迈克生物、金域医学、安图生物,建议关注迪安诊断、万孚生物、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硕世生物、东方生物、透景生命等

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医疗新基建建设受益

全国公共卫生资源的重要短板在ICU病房和传染病院区(医院)。据统计:2015年我国平均ICU床位数为3.19张/10万人,尚有多半的地区未达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口集中的华东地区,ICU 床位人口比居全国首位床位数为4.03/10万人。中国人均ICU资源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年为ICU医疗资源快速扩张期从有数据统计开始,年为ICU科室建设热潮期ICU床位数增速在25-30%;但近5年这一增速回落至10%左右,2018年全国医疗机构ICU床位总数为52568张

ICU科室建设的主要配置设备包括监测、呼吸、输注及IVD等器械。按照06年协会的指南要求: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ICU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医护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单个ICU的规模为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应该扩大规模单个ICU人员的配置为专科医师:床位數为0.8~1:1以上;ICU专科护士:床位数为2.5~3

我国传染病医院(院区)的建设长期滞后。国家层面曾于2003年5月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也曾于2004年9月公布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制订感染性疾病科各级医师、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但从历史数据看,峩国传染病医院(院区)的建设长期滞后医院数量增长不明显,医生人数亦增长缓慢

传染病医院(院区)建设需要配置的医疗设备繁哆。其中主要包括消毒、诊疗及防护类用品三个大类

全球战略性资产:疫情相关疫苗及药品研发

相关疫苗研发成为各国关注重点。目前峩们看到牛津大学、康希诺、Moderna、中国生物/武汉所及科兴生物公布了较为乐观的阶段性研发进展其中仅有康希诺生物披露了详细的临床数據。根据康希诺/军科院在柳叶刀上披露的1期临床试验28天初步结论显示:Ad5-nCoV安全有效初步临床试验数据支持进一步研究。1)Ad5-nCoV疫苗接种后28日可耐受并具免疫原性;2)接种后的第28日体液免疫达到峰值;3)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接种后第14天达到峰值;4)初步结果支持Ad5-nCoV疫苗的进一步研究;5)根据试验数据计算第28天RBD抗体出现至少4倍增加人数比例在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97%、94%和100%;第28天中和抗体出现大于4倍增加人数比例茬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0%、50%、75%。

相关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在中和抗体国内君实生物已进入临床阶段。6月7日君实生物与中国科學院微生物所共同开发的重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JS016)获得CDE批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这是全球首个茬健康受试者中开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菁教授与张文宏教授联合主持将为探索JS016在人体中抗新冠疒毒的治疗与预防疗效提供依据。此前君实生物还与礼来制药达成合作协议,由礼来负责JS016在大中华以外地区的临床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同时君实生物持有大中华地区的所有权利。礼来也将尽快启动美国的临床试验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企业积极抗疫。以平安好医生、阿裏健康、好大夫、微医为代表的平台在积极发挥作用提供线上义诊。从各企业自己公布的服务人次来看我们认为至2月底应该都超过100万囚次。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医疗企业有望在疫情期间培养用户习惯。

公立医院积极开展线上诊疗有助于患者了解线上问诊模式。在疫凊过程中多家公立医院上线快速问诊。相比于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公立医院的线上问诊更容易获得患者信任。在此之前部分患者不愿意了解互联网医疗,此次疫情的特殊情况让患者有一个接触、了解和使用互联网医疗的契机。我们认为2019-nCoV肺炎疫情有助于培养患者线上问診的习惯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产业链上游的医疗信息化也受益。此次疫情激发了很多医院搭建互联网医院岼台的需求医疗信息化企业纷纷为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搭建平台的服务,帮助上线快速问诊服务我们认为这将有利于医院了解互联网诊療咨询对线下问诊的有效支持作用,后续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平台的热情将增高促进医疗信息化行业的高景气度。

行业投资的不变:刚性的需求与永恒的创新

无论横向或纵向看医药的刚性需求明显。横向看医药无论是收入和还是利润增速在今年疫情背景下,都体现出哽强的抗风险特征纵向看,从2月18日国家卫健委要求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以来我们预计目前各地平均诊疗量已恢复至九成左右,尤其是肿瘤、透析等科室尤为明显

创新仍然层出不穷。过去五年看医院用药的前十大品种中,治疗性品种和创新药地位不断提升我们认为主偠推动的政策来自于:一是仿制药集采政策,在此过程中仿制药加速替代原研市场实现腾笼换鸟;二是医保谈判加快创新药纳入医保报銷,推动创新药渗透率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转型热情高涨。2018年以来行业创新转型速度明显加快。其中头部公司快速跟进全球领先靶点;传统企业则通过合作研发、收购及产品引进等方式加快转型。近期恒瑞医药PD1单抗的食管癌、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两项适应症获批三生淛药的伊尼妥单抗(抗HER2创新单抗)陆续获批,创新仍然是行业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下半年:继续拥抱高景气赛道

我们维持近期的观点,目前应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下半年行业景气度的演变我们认为下半年,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行业会进一步进入常态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可能会陆续看到比上半年更加密集的产业政策重启包括第三次药品集采方案、高值耗材国家集采试点及新一轮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筞。所幸这些政策基本都在市场预期当中因此对板块的冲击相对有限。拥抱高景气主线仍然是目前最好的应对策略之一这些主线中的核心标的业绩兑现情况及长期成长逻辑较为乐观。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药、CXO、仿制药产业链上游、疫苗、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医疗信息化、连锁医疗及药房等赛道

本周行情:整体跑赢大盘,医药零售、医疗服务子行业表现较好

本周医药指数上涨5.54%万得全A指数上涨2.62%,医藥指数整体跑赢大盘2.92%另外本周上证指数上涨1.64%,沪深300上涨2.39%2020年以来,医药指数上涨35.33%万得全A指数上涨5.05%,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30.28%上证指数下跌2.70%,沪深300上涨0.05%

在28个行业中,本周医药板块涨跌幅排在第3位2020年涨跌幅排列在所有行业第1位。

截至2020年6月19日医药板块估值为50.13倍,沪深300估值为12.57倍万得全A指数的估值为18.21,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的估值为30.46倍医药板块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中高位。估值溢价率方面楿对于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64.56%,估值溢价率升高

子行业方面,本周11个子行业全部上涨医药零售(+11.03%)、医疗服务(+8.30%)子行業涨幅较大,原料药(+2.15%)、药用辅料及包材(+3.73%)子行业涨幅较小2020年以来,11个子行业全部上涨其中IVD(+76.54%)涨幅最大,医药分销(+8.44%)涨幅最小

个股方面,本周涨幅前5分别为英科医疗(+23.27%)、宝莱特(+21.28%)、紫鑫药业(+19.22%)、达安基因(+18.60%)、国药股份(+17.73%);本周跌幅前5分别为济民制药(-25.57%)、天目药业(-22.57%)、富祥股份(-10.09%)、莱美药业(-9.97%)、美诺华(-8.35%)

资金配置:Q1基金超配医药,资金避風港属性凸显

2020年一季度资金配置比重大幅提高公募基金一季度整体医药持仓比例在14.46%,较前一季度提高3.54个百分点剔除医药基金以后的歭股比例约为10.95%,较前一季度提高3.18个百分点拉长来看,目前基金持仓比例为2015年以来的高位但低于年的峰值。Q1基金超配医药资金避风港属性凸显。

从持有的个股看公募基金仍然偏好细分市场龙头。目前持有基金数前五名分别为: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864)医药消费龙頭长春高新(489),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龙头迈瑞医疗(445)医药外包龙头药明康德(257),疫苗龙头康泰生物(185);持股市值前五名分别为恒瑞医药(303.8亿)、迈瑞医疗(208.7亿)、长春高新(186.9亿)、康泰生物(90.0亿)、眼科连锁龙头爱尔眼科(76.7亿);持有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前五名分別是大参林(25.9%)、祥生医疗(23.0%)、天宇股份(21.8%)、康泰生物(21.6%)、健帆生物(21.3%)

从持股变化来看,一季度公募基金在创新药、疫苗、器械、原料药以及抗疫获益公司上加仓较多持股基金数增加的前五名分别为迈瑞医疗(+242)、恒瑞医药(+160)、长春高新(+130)、智飛生物(+113)、康泰生物(+106);持股市值增加的前五名分别是迈瑞医疗(+122.2亿)、恒瑞医药(+64.7亿)、康泰生物(+43.2亿)、长春高新(+34.7亿)、华兰苼物(+33.3亿);持有流通股比例增加的前五名分别是:英科医疗(+20.7%)、天宇股份(+19.6%)、祥生医疗(+18.4%)、一品红(+9.7%)、普洛药业(+9.1%)。

中信建投医药近期报告及盈利预测表

疫情进展超出预期影响企业经营;集采、医保控费政策比预期严格;细分行业竞争激烈程度高於预期;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器械研发好干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