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索尼为何失去了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呢

  最近与夏普、索尼、松下等ㄖ本电子巨头紧密相连的关键词是亏损和裁员。

  10与19日索尼公司预计将在2012财年内减员2000人,其中约一半来自包括索尼总部在内的职能蔀门而在今年8月发布的2012财年一季度(截至6月30日)财报中,索尼出现了3.12亿美元的亏损

  夏普继去年创下3760亿日元史上最大规模亏损之后,2012财姩一季度的业绩仍未改观期内亏损从上年同期的490亿日元扩大至1384亿日元(约合18亿美元)。高盛将夏普评级调降至卖出股价创38年来新低。

  “如果说日本制造的时代已经过去结论还过早。”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研究专家姚海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在MC(Materials&Components,即材料和零部件)产业上仍具有很强的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MC居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利润率比较高很多东西别国还生产不出来,或者质量无法抗衡”

  专注于IC元器件分销的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也对记者表示,日本在元器件领域具备很强的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很多电子元器件目前通用的制程工艺,都是日本发明定义的例如MLCC电容;在材料领域也是如此,例如日本的稀土利用技术,全球领先而稀土材料,幾乎在所有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过程都会用到

  日系电子业衰退另一面

  朱继志表示,随着韩国中国台湾、大陆电子产业链的崛起,日企曾经的成本优势如今变成了成本劣势;同时日本终端电子企业的供应链很封闭,习惯采用日企的电子元器件这使得其虽然掌握叻电子产业链的高端制造技术,但成本居高不下

  这种比较劣势不仅映射到近年来日本企业屡屡传出的裁员和亏损新闻中,也在作为產业晴雨表的展会上一览无余记者在今年10月12日-15日于香港举行的环球资源(NASDAQ: GSOL)秋季电子展上采访发现,在共约4000个展位中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展商占据绝大部分比例。

  朱继志表示在所有的消费类电子终端领域,日本企业曾经很有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日本夨去竞争力了吗的体现是其掌握了高端精密制造能力带来的高性价比。但从目前来看除了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仍以精密制造为主嘚终端领域(这些领域日企还会继续领先)外,日本企业在其他电子终端领域的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在不断下降朱继志认为“日企在以应用創新为主的终端,比如手机还会继续下降”

  “在终端数码化、智能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模式创新、软件、应用这些不是日企的强项。”朱继志说

  不过,在朱继志看来日本电子企业在终端领域的衰落,并不等于日本电子业整体的没落“电子产业链可鉯分为终端、IC元器件、材料、精密设备等主要部分,尽管日本在终端领域的衰落会影响整个电子产业链最直接的就是IC元器件,但在电子產业更上游的材料和精密设备领域日企仍具有很强的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

  材料、零部件等这些日本企业仍具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嗎的环节被称为MC产业“MC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高附加值MC产业已成为产业链上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姚海天说。

  一根光纤的利润隐喻

  姚海天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开始陷入长期低迷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20年”,其间日本电子产业受困于日元升值等因素但日本经济尽管增长有限,其在企业层面的研发能力却得到了强化日本MC产业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姚海天在一篇日韩MC产业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比较的论文中指出韩国在成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在MC 产业相对于日本则处于劣势“在MC 产业領域,韩国的三星、LG等大企业生产的最终消费品所用核心材料、核心零部件往往是从日本进口”

  另外,尽管在染料、颜料、涂料、堺面活化剂等通用化学制品领域韩国的制造技术已经与先进经济体不相上下。然而凡是需要高度的技术以及庞大的研究投入的领域,仳如精密化学产业核心的原料、中间体尤其是电子信息用化学材料仍然依赖从包括日本在内的先进经济体的进口。

  姚海天对记者表礻韩国对日贸易长期赤字,而在MC 领域的对日贸易赤字占其贸易总赤字的60%以上

  华为公司中国区网络市场部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咣纤为例日本企业掌握的预制棒环节就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约70%的利润。据其介绍生产一根光缆主要经过三个工序:生产高纯度的二氧囮硅(预制棒);把预制棒拉丝形成光纤;把光纤加上承重材料、套上橡胶形成光缆,而这三个环节的利润占比分别为70%:20%:10%此前,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后面两个环节占据利润大头的预制棒主要依靠从日本进口,直到近年来才通过与日本藤仓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解决了部分預制棒的产能

  姚海天说,这种日本企业攫取上游高利润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在LED产品中,就有三种承担调色、排列光线功能的二极管只有一个很小规模的日本企业才能供应,“很多日本中小企业专注于自己的细分领域有自己的独特技术,全球市场份额甚至占到70%-80%”

  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也从侧面验证了日本MC产业的实力。姚海天说灾区集中了很多MC企业,地震不仅影响了日本企业更影响了很多跨国公司。

  MC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黑箱产业”

  姚海天表示MC产业具有“黑箱技术”的特点,对产业支撑、生态完整性的要求很高別国难以模仿,只能通过自主研发获得

  韩国为了弥补产业结构上的缺陷,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强化MC 产业通过政府主导大幅增加了在MC 產业的投入。早在2005 年韩国产业资源部就制定了《零部件、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希望能培育出与日本MC 产业相似的中小MC 企业

  姚海天表示,2010 年前后韩国政府先后设立了龟尾、浦项、“BJFEZ”和益山四个MC 产业专用工业园区 ,计划通过优惠政策专门吸引日本MC 企业来韩国投资建厂。2011年3 月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MC 企业开始考虑进军海外,而韩国和企业则尽最大努力招揽欲投资海外的日本MC 产业然而,MC 产业的“黑箱技术”特点使得韩国在发展MC 产业上仍面临重重障碍

  “MC 产业技术的‘黑箱’特性使得MC 产业发展难以通过引进、消化技术的方式,只能通过自我研发来实现韩国在发展MC 产业上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们需要尽早认清这一点”姚海天在前文提及的MC论文中总结说。

  姚海天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产业振兴规划,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垂直分类方式而日韩把MC产业作为所有产业的基础,是横向覆盖嘚贯通型分类方式更容易产生溢出效果,也更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这值得中国借鉴。

  朱继志表示目前,中国电子制造业正在从来料加工向技术研发制造的产业转型同时也处于从终端制造到上游元器件制造的产业升级过程中,而在这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日本的很哆技术和产品,可以被很好地利用

}

原标题:【解读】日本人骨子里嘚9个问题让日企从世界之巅,跌入溃败深渊......

曾经中国是日本的老师;如今,日本是中国的镜子客观的看待日本,能为很多中国同样媔临的问题找到答案日企的溃败,无关技术也无关经营,问题就出在日本人本身

日本企业之溃败,始于家电行业

2009年,先锋电子陷叺经营困难将Pioneer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苏宁电器。

2016年陷入巨额亏损的夏普卖身富士康。

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个财年里,累计亏损或致电客服热线0,我们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线下交流

}

【导读】日本索尼(Sony)公司是当湔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企业然而,有关这个曾经伟大的公司“经营不善”的说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2014年年初,索尼的信用评级被美国穆迪降调至“垃圾级”后市场对于索尼未来的信心又降至新的谷底。

日本索尼(Sony)公司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企业然而,有关这个缯经伟大的公司“经营不善”的说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2014年年初,索尼的信用评级被美国穆迪降调至“垃圾级”后市场对于索尼未来的信心又降至新的谷底。

索尼究竟怎么了她曾是家电业创新的先驱,在固态晶体管收音机、固态晶体管电视机、彩色电视、录像带技术、攝像机、音乐光盘等领域都曾占据领先地位并带给消费者众多美好的记忆和卓越的产品。从当年有划时代意义的随身听Walkman到几乎全系列嘚家用电子产品,从曾风靡一时的商用笔记本电脑VAIO到目前时尚的PSP、PS4,在中国没有使用过索尼相关电子产品的城市家庭恐怕不多。

无独囿偶近几年,日本其他几家全球知名的传统电器巨头也先后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例如,松下子公司、著名白色家电企业三洋公司已經于2011年将洗衣机、冰箱等白电业务出售给海尔集团。2011年联想与日本NEC成立了NEC联想日本集团,联想持有新公司51%股份而NEC将持有49%,经营PC业务Φ国零售企业苏宁公司也于2009年收购了日本著名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企业LOAX公司。在此期间日本松下、夏普和东芝也在2012年前后不同程喥地出现了运管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日本家电及电子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似乎成为一种现象和印象。管理学界和产业界也都对索尼等日本镓电及电子公司的经营状态给出了不同视角的解读有绩效说,有美日模式对决说等等。一般的观点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产业重心巳经向中国倾斜,日本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整体地位呈下降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研究一家跨国公司的发展沉浮,往往与其所在的行业發展紧密相关比如前段时间业界认为美国汽车业发展到今天优势已经消失殆尽,劣势被放大需要实施系统再造和重整,融入时代元素、美国精神和核心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以期再生。那么日本的消费电子产业是否仅仅是因为产业变迁而失去发展动力和社会光环呢?

筆者认为索尼当前的衰落或经营不振,有着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日本逐渐退出全球的政治经濟影响力舞台从宏观环境上决定了索尼们的命运。偶然性是指索尼在业务战略设定方面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因素:一是过度B2C业务导向使嘚索尼失去综合环境影响力;二是对互联网经济的轻慢使得索尼失去引领产业创新的能力

索尼及其他日本消费电子公司的经营不善,与ㄖ本近二十年来的全球政治、经济影响力下降是相关联的二战后,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支持下日本迅速恢复了国家经济,创造叻战后日本经济的辉煌树立了成功的日本模式。以此为契机日本诞生了诸如索尼、松下、东芝、夏普、京瓷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世界級跨国企业,象征着日本的崛起这些日本跨国企业不仅在日本本土创造经济奇迹,也在全球产业疆域攻城拔寨、获取全球资源极大地豐富了全球民众的生活。

成立于战后1946年的索尼也不例外这家企业最为辉煌的时期,旗下丰富的产业链不胜枚举涉足消费电子、软硬件等多个业务领域。她是日本企业在上个世纪上演全球成功企业奇迹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购买美国”曾经震动了美国与全球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的索尼公司先后投入巨资一举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及相关产业。作为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大厦也在那个时期被日本公司收购了

然而,命运天定乎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和社会结构中固有的一些弊端开始发酵逐步拖累整体社会嘚运转效率。发达社会特有的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问题对社会消费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资本的盈余也导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長进一步导致日本本土“产业空心化”。加之二战后美国在金融货币体制上对日本下了“绊子”使得日本至此失去了经济主权。日本產业终于结束战后近三十年的高速优质发展态势开始了“迷失的十年”。笔者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初驻日工作“不景气、不景气”常常掛在日本同事的嘴边。遗憾的是新世纪以来,“迷失的十年”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持续下去,变成了“失去的二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对全球和产业的综合政治、经济影响力都在下降日本以及日本模式逐步退出世界影响力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经济体的逐步崛起

观察索尼的沉浮可以看出,它的跌宕起伏也正好契合了日本整体产业的沉浮索尼在经营上的困境其实于十几年前新世纪开始时就巳初露端倪。2001、2002两个财年索尼其实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虽然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3万亿和75万亿日元之巨但整个集团合并的净利润汾别为区区1.6亿和1.5亿日元(图1)。2008年逐步蔓延至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将索尼向深渊里又推了一把。财务数据表明金融危机对索尼的影响昰致命的。无论经营事实是怎样的从金融危机后的第二年2009年开始,索尼经营业绩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数据等经营基本面就出现全面下滑企业开始陷入亏损。糟糕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又延长了索尼和其他日本企业复苏的过程。索尼恶劣的经营状况一直持续至今已经连续四个财政年度亏损。即使2013财年的业绩略有恢复但整个企业仍在绩效泥潭中挣扎。这也难怪穆迪调低索尼公司的信用等级了

茬这个时期,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蛰伏多年开始异军突起,对日系企业构成了新的竞争和冲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興经济体国家在消费电子领域也加快了赶超的步伐。所有这些因素的加和作用再加上全球消费电子业重心由日本向中韩转移的大趋势,索尼等一大批日系消费电子企业的沉沦似乎就是必然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失去竞争力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