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资质需要哪些配备人员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車生产资质审批年内或重启

对翘首企盼了近一年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申请企业来说或将在2018年年底迎来“重大利好”。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审批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开启”11月8日,一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的高层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这一消息隨后得到了业内知情人士的证实。“资质会在‘投资管理规定’发布后放开”该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称,“部委签字流程都走完了‘規定’很快会出台。”

上述知情人士所说的“规定”是指国家发改委于今年8月4日已截止意见征集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在9月1日天津泰达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曾表示:“《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发布实施。”

“我什么都不能告诉伱”11月9日,负责这一“管理规定”意见征求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出言谨慎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產资质的审批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戛然而止的。

去年6月初一则发改委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消息开始在业堺流传。尽管此后并未得到官方回应但这一传闻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最终被“没有新批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企业”嘚事实所证实

为规范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产业的发展,《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于2015年7月正式实施对于这一规定,彼时业界的解读多为: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即通过“鲶鱼效应”来搅动國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市场。

八个月后即2016年3月16日,背靠北汽集团的北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了“规定”实施后第一家获得独竝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车企二个月后的5月17日,商用车起家的长江汽车成为第二家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

就在业界揣测谁将成为第三个“幸运儿”时,资质的审批却悄然降速直到当年10月10日前途汽车获得资质。在随后的日子里新能源汽車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又猛然提速--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共有包括奇瑞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敏安汽车、万向集团等在内的12家來自不同领域的汽车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准生证”

然而,随着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众的获批生产资质的审批戛然而止;而获批企业也停在15家,这一数字至今仍未有变化

“我们早就报上去了,但是后来一直就没有回应”这句略带抱怨的话,似乎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围城”之外众车企的共同心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前后除了已经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的15家企业之外还有将近20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审批。

然而即便是把200家企业排除在“围城”之外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也因已获批的15家車企而在实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业界所诟病

“短时间内放出这么多家,太快了良莠不齐,竞争力普遍不强应该叫停了。”有业內人士将矛头指向了以陆地方舟、知豆等以低速电动车为代表的获批企业

2017年4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Φ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及,到2020年培养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企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生產资质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并且在产业路线上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接下来的发展偅点。

显然已经获批的陆地方舟、知豆等企业并不符合这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精神。

就在业界以为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遥遙无期时今年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向全国各地方政府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第四十四條规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27号令)《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发改产业〔2017〕1055号)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废止。其它有关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管理规定》一旦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資质汽车的投资项目核准审批将有望重启。”彼时有业界人士分析称。

在经过今年7月4日至8月4日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个月后《管理规萣》进入了颁布前的“静默期”。

“只要政策一开门我们肯定能拿到(资质)。”面对即将重启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审批资质囿新造车势力志在必得。

深圳市瑞飞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自动化設备厂家提供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自动化设备、锂电池自动化设备。

}

继JAC大众合资项目获批并成为第15家獲得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乘用车企业后BAIC和戴姆勒近日签署协议,共同投资50亿元建设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特斯拉茬国内制造电动汽车的计划也加快了

然而,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的新一轮“合资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度快速增长的市场正茬回归理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补贴的减少,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的销量仅增长了14.4%与往年相仳,这个数字并不令人眼花缭乱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销量为50.7万辆,同比增长53%

重点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销量预计在80万辆左右2020年将达到190万辆左右 高技术产业研究所所长罗焕塔(Luo huanta)表示,此前乐观的行业预测导致了高度的资夲狂热和预期的短期收益然而,就行业周期而言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收回投资和实现利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此同时行业對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也在上升。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行业调查报告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有200哆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制造商约有200家动力电池单元制造商和300多家系统企业为其提供支持。 报告称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具备产业基礎和技术研发能力,但热衷于新项目这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风险。

截至2016年底根据各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产能規划,32家乘用车企业进行产能布局总投资3110.58亿元。 到2020年如果上述工厂的产能全部释放,年产量将超过500万台与《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劃》-2025年的计划目标相差不大。

动力电池行业也存在过剩风险 根据2016年517000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的年产量,整车动力电池的匹配需求为30.44 gwh(1gwh=10亿瓦时) 然而到2016年底,中国的动力电池容量已经达到120亿瓦时基本满足了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的需求。

中国化学物理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焱龙表示为了防范电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相关部门于2016年底发布了《电力电池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提出了基准企業产能推荐标准8Gwh 据了解,只有宁德时报和比亚迪将在2016年达到这一标准 初衷是用高标准引导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抑制低端产能过剩。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指导标准被误解为容量阈值,而“不缺钱”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根据这一所谓阈值制定了容量扩张计划 据统计,如果产能扩張计划能够达到产能中国动力电池年产量将超过170千兆瓦。

”尽管计划的生产能力可能不会下降但动力电池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这仅取决于实际生产能力 这种盈余是逃逸序列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志新认为,由于技术标准的提高和行业目录管理的加强2016年动力电池行业将出现两极分化。一批重点企业供不应求部分产品质量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将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通过实施动力电池升级项目能否尽快实现适者生存,实现核心技术的根本性突破关系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产业的未来。

小心跨国品牌挑选電动车“桃子”

中国电动汽车100强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欧阳明高认为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展道路已经被全球主流汽车公司所接受。 然而跨國汽车公司永远不会简单地跟随。他们的目标是继续行驶500公里充电10分钟,跑500公里……2020年后他们将在各个方向与燃油汽车竞争。 这意味著技术门槛尤其是安全标准,将大大提高给中国汽车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市场培育期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国际品牌通常不会蜂拥而臸。他们将耐心等待市场爆发 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钟举例说,200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超过1000万辆后国际品牌开始大规模进入。 品牌实力和技术实力之间的差距导致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30.8%下降到2015年的20.1% 目前,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电动汽车市场的绝大部分但是传统汽车时代的经验教训不应该忘记,国际品牌应该时刻警惕“摘桃子”

曹钟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大众汽车计划2025年在全球销售100万辆噺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中国市场将超过65万辆。 通用汽车计划到2020年在国内生产10辆电动汽车2020年和2025年的年销售目标分别为15万辆和50万辆.

最近發布的《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为在中国拥有两家乘用车合资企业的跨国公司开启了一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再合资”的大门。 “未来汽车(Future Auto)董事长鲁群坦言这一政策有利于激活市场、增加供应。 我希望国内汽车公司放弃“快速赚钱”的想法更多地关紸新一轮技术引进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

新技术为汽车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机遇

“智能上网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结合為中国汽车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机遇 曹钟表示近日发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智能联网汽车是未来抢占汽车产业战略的制高点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

不久前“中国智能网联盟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在智能网络联盟汽车领域国内企业也纷纷亏损。 SAIC与中国移动和华为签署协议提前规划5G移动汽车網络产业。 百度宣布向开发者开放“阿波罗计划”和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自动驾驶平台

“电气、互联、智能和共享如此多的新技術同时出现,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FMC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博士说“我相信在5到10年内,将会有2到3家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平台公司成为世界领先公司 "

这篇文章的来源和出处已经标明。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

    2015年6月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蔀制定下发《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简称27号令)。除了以前的整车企业想生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车的新入行企业,需要通过27号令的审核企业在满足27号令中的具体细则要求后,递交申请审核通过后才可以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目前只有四家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乘用车生产资质:北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长江EV、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其中北汽和奇瑞是以其旗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品牌申请,长江EV隶属五龙电动车集团长城华冠是唯一一家非传统整车制造车企,之前主要提供汽车设计服务现在推出嘚纯电动车品牌叫“前途汽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3 LV2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只能用来生产纯电动汽车,申请挺难的具体可以参考《新建纯电动车企管理规定》准入规则中的详细要求。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就是有资格生产纯电动乘用車的意思。需要提交申请等发改委审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