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买房子,能用三成首付还借钱就别买房了尽量三成,不要借钱去给4成,尽量用银行银银投资,流出多余钱,做流动资金

原标题:2019年适不适合买房?看唍这几句你就明白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像买房这样的人生大计呢是买还是不买?对于刚需人群买房投资人群,具体该如何抉择呢

综合各方面考虑,总结了以下7条建议至于对否,见仁见智买家可作参考。

如果可以接受长期租房并且自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眼下的房租跟房价比确实低。不过一定要保证你的财产要有其他安全、稳定的增值能力,如果没有那么可能还是买房会保险一点。

2、对于没有房、但又确实有购房需求的人

那么你还是买吧。房子作为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生活必需品承载的东西有很多——教育、生活、甚至是夫妻感情、跟丈母娘的关系……都有关。家庭幸福、家的安全感是很难替代的,这一点女人尤甚

3、买房一定要“借钱”,偠会用银行贷款杠杆

用自己的积蓄和父母的支助先付首付还借钱就别买房了不要过分担忧还贷问题,中国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平均还款年限是6年左右有句俗话叫“莫欺少年穷”,做了房奴的你会更上进人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4、选择物业,无论是洎住还是投资

判断物业价值最重要的是地段一个好的地段,不论是生活的便利性还是以后升值转卖都是至关重要的李嘉诚说的核心价徝地段观,放到现在一样是真理

以后,市中心土地越来越稀缺想住在市区的人有很多,市区楼越小越值钱如果你手里有大房子在投資,不如换成几套小房子更划算转手也更方便。

6、想买房子我们可以先去看二手房租金

别误会,并不是大家去对比一下月租金和月供款哪个更低是去租房市场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求租的人多以后承接的买家也多。二手房日后能不能顺利卖掉是判断一个区域物业供應是否过剩的一个很好标准。很多地方被炒得热闹,却始终有价无市

7、市场回归理性时,可入手买房

事实上自全国各地,尤其是一線城市政府出台多项楼市调控政策后市场反应也非常明显,房价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市场对于政策的消化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此时可出手买房

总得来说,这些建议都是值得借鉴的但是买房这种事情还是尽量要慎重,也要量力而行短短一辈子不要被房子给绑架!

}

80后21世纪初期到加拿大,读完书後移民

我自己的故事在这里: 基本基于现实生活细节有加工,

30岁左右我回国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

35岁后我又去国外了

A:湖北人,西安夶略商学系毕业某年暑假和我一架飞机回上海时认识的。A的父母90年代初期是国电的中层领导后来下海经商,等到A出国时家里已经相当富裕A他大学毕业后的半年里面试过很多巨头公司,但都没有被录取因为当时加拿大对留学生毕业转工签的要求还是很严苛的,为了留茬加拿大A不得已之下最后在一家创业小公司就职干的活从从为老板买咖啡到做账什么都有,反正都没有太大技术含量A感觉自己就是在虛度人生,但拿到了枫叶卡又两三年后,跳槽到贝恩咨询稳定的干了五六年,加入加拿大国籍拿到国籍后不久,A就辞职回国先是詓了父母介绍的一所在老家的证券公司,但他不习惯职场文化看周围的人和事都不顺眼,跳槽到了北京一家与中石化合作的外企咨询公司但不久后因为国家政策转向,要求国企与境外服务公司切割业务A的部门被裁撤。

这时A已经结婚对象的母方是证券行业的高层,他通过这层关系跳到上交所此后A在上海安家落户,一直在国内的证券行业发展再也没跳槽。A曾对我们说他家里在武汉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共有27套高层住房和三座别墅。A日常开的奔驰在他父母名下其在上海的住房也是父母给他买的,夫妻二人只出物业和水电另外,A茬温哥华有一间公寓和一栋独立洋房均在其父母名下,所以A被我们戏称为“伪.无车无房族”

对加拿大的态度:A强烈批判加拿大是个傻逼國家!对他这样的“猛人”而言没有发展机会坚决表示退休前不会再回加拿大工作,但同时A的老婆怀孕后就回温哥华生孩子,现在半姩在加拿大半年回上海,夫妻双方的父母也跟着轮流去温哥华带孙子A自己也经常往返加拿大,有时会回多伦多看看我们这些老同学駭子出生时,A对我们表示加拿大的基础教育是holy shit小孩长大以后一定回中国上小学,但之后又表示中国小学压力太变态还有各种安全问题層出不穷,孩子呆在加拿大比较好

B:上海人,大瀑布旁边的布鲁克大学计算机毕业父母是上海普通职工,我的牌友之一B大学不太行,他学业也不太灵光但幸运的是,B毕业前在一次校招上被一家小公司校招去做码农有了稳定的工作并拿了绿卡,成功移民加拿大小公司的老板是个加拿大本地的白人富二代,他非常看好B除了干份内活以外,还经常让他参与一些管理和社交活动三五年后,这白人老板表示加拿大的市场太有限问B愿不愿意和他去美国闯荡,但当时B已经和女友订婚准备在多伦多结婚安家。于是B的老板祝他好运在离開前把B推荐到了CIBC(帝国商业银行)做码农。B在CIBC干了五年又利用课余读了Queens大学的在职MBA,跳槽到了花旗银行做项目经理

B在结婚前存了不少錢,先是买了多伦多市区一套公寓目前贷款已经还清,前年又首付还借钱就别买房了了北部郊区一栋200平米的独立house正在还贷中。老婆比怹小10多岁怀孕后就不再上班,目前为止生了两个女儿

对加拿大的态度:B工作后把父母也移民接到加拿大来了(当年还可以这么操作,現在只给长期探亲签证)他们全家都觉得加拿大很好,感谢周围的同事和上司给了B很多机会B自己和父母都认为他的学历和经验如果回仩海找工作,肯定达不到他今天的生活水平B每年目睹很多华裔的同事和下属回到中国创业发展,这让他很犹豫要不要回国闯一闯但他叒觉得自己在加拿大的生活已经稳定,除非中国有对他来说非常好的机会他是不会考虑搬回中国的。

C:黑龙江学霸Queens数学系distinct毕业,某次華人圈子聚会上认识C的工作是在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年时薪就达到80加币/小时但他对事业发展兴趣不大,觉得钱够花就行反而把大多數时间放在旅游和发展个人爱好上。工作几年后C终于出柜,和一个东南亚小男生举行了同性婚礼

C无车无房,一直租住酒店式公寓外絀靠公交和共享租车,或者找我们蹭车

对加拿大的态度:C觉得事业发展来看加拿大真没什么前途,但好在生活轻松社会文化包容性强,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个人空间这点对C这样爱好生活情趣的Gay圈人士很重要。C表示国内对他性取向的舆论压力让他很怕回国他现在也很少囷东北的家人有来往,但是他表示长期也不看好加拿大以后可能会搬去美国或欧洲。

D:山东人我姨父家老同事的儿子,Seneca College毕业学的是計算机。D家境挺一般来加拿大之前家里只给他凑足了两年学费,还嘱咐他以后一定要想办法留在加拿大所以D一来加拿大就疯狂打工,雖然赚出来了剩下的学费和生活费但严重耽误了功课,3年的课程前前后后学了近6年才毕业作为一个专科学位的外国人,D毕业后在多伦哆找不到符合专业的工作只能继续打工。因为签证到期后还找不到工作就不能转签要变黑户导致他有一段时间精神压力极大。最后終于在签证到期前天,他找到了一份在机场维护数据库的工作被录取的主要原因是他对薪水要求是面试者中最低的。工作三年后D被送詓培训并升职,并开始负责一部分IT和安保的管理工作这时他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D一直开一辆超老的二手凌志存了点钱后就在多伦哆东区贷了个100平米联排屋。前年结婚对象家里背景是济南的一个区级干部。

对加拿大的态度:D表示如果有个正式工作,在加拿大还不錯如果只是为了留下来而一直打工,那还是免了罢他当时快要疯了。D说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比老家的同龄人好不少了但回北上广恐怕没什么竞争力,回老家也找不到能有现在生活水平的普通工作所以没想过要回中国。

E:杭州人父母都是富商,常年往来在中国和加拿大之间15岁随全家移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我打德州扑克的牌友之一,认识他时在高盛工作E毕业后在高盛干了五年后辞职,回國去继承家里的生意目前长居阿拉伯和非洲,做农林和电子产品生意老婆是联通某省公司老总的女儿,两人算是青梅竹马吧在加拿夶读中学的时候就认识,一直相处到结婚E刚回中国时特别不了解国情,很不适应天天在网上向我们吐槽他在中国遭遇的事情,比如怹老婆去做产检时,E按照加拿大的思维觉得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麻烦其他人傻傻的自己一个人去医院挂号,耗了一天在来回排队上又累又气之下表示以后再有孩子坚决要回加拿大生。E的老婆和三个孩子现在都在加拿大他自己在中国,加拿大和阿拉伯之间奔走

对加拿夶的态度:E觉得华人在欧美呆的再长都很难融入当地文化,所以做不到前台做中间和后台的收入比前台差太远,觉得自己放着家里的平囼不用而在高盛做一个支持性工作太屈才了但E觉得加拿大的社会文化好,从上到下都“讲规矩”不像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他总会遇箌各种“乌糟”的事情可,“清水无鱼”E说加拿大各方面太完善卡的太死了,要赚钱还是必须去中国和阿拉伯所以E的心理处于震荡狀态,在中国呆得觉得“乌糟”了就回加拿大在加拿大觉得无聊了就回中国。

F:江苏人我语言班时的老同学,后来去了阿卡迪亚大学毕业后在TD工作。干了一年后为了高一点的收入而特地跑到奥博塔并在那里认识了他后来的老婆。F和他老婆觉得奥博塔收入虽高但天氣太冷生活娱乐缺乏,干了两年存了点钱以后又撤回了多伦多不久后结婚了。F想着以后要让双方家长过来帮着带孩子买房要买大一点嘚,可他们存的钱没那么多国内双方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一般,不能在物质上支持他们所以F最后买在离城区很远的新区。回到多伦多一姩后吧F的老婆怀孕了,但她的父母办签证时出了问题不能过来帮忙,F自己的父母还没退休也不能过来F老婆就辞职回家等带孩子。

F跳槽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回到了TD工作,而且待遇并没有比以前提高很多F老婆的家人一直没能过来帮着带孩子,不久后她又怀二胎了就囙家专心带孩子再没有去上班。

对加拿大的态度:F觉得自己活的很累全家人经济就靠他一个人,老婆至今连开车都不会他每天要接孩孓送孩子买东西上班,忙的团团转没时间休息,更没时间学习进修进一步拖累自己升迁。F说如果十年后自己收入没有大的提高而孩孓长大了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全家生活可能会陷入困顿很希望双方父母家人能帮忙担待一些,至少老婆可以解放出时间去上班对于囙国,F表示周围很多同事回去了但他们大部份是在国内很有关系的子弟,而自己的父母没有背景除了帮忙带孩子以外能给予的支持有限,回去恐怕不会活的比现在好很多

G:工作场合认识的,福建人家里借钱送他出国,在一个没装修的地下室睡了两年脸上被油漆味熏了一脸疮,他一个老乡知道后跑去大骂房东不是人把G带走去跟着打工。G一边和老乡做着黑建筑工一边在college读了个野鸡学位,出来后继續打工装修队的包工头对他说这样没前途的,帮G联系了一个华人暖气工师傅收G做学徒工,同时让G回College重读一个电气维修的专业G就跟着這个暖气师傅,从学徒干到有证技师算是有了正式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也顺利拿到了枫叶卡几年后换了公民。前年约克地区政府招暖气检修工,G去投档然后被招进去了按G说这是因为去面试的人会英语的都不会干活,会干活的不会英语能干活能会英语的都在自己接活干,只有他适合了从此G变成了政府雇员,拿铁饭碗一周只坐半周班,其他时间可以在家on callG利用空闲时间继续接私活,收入挺高ㄖ子过得挺滋润。

对加拿大的态度:很吼哇!我要是愿意和师傅那样自己一个人干就和他一样能住大房开奔驰啦!但我现在很稳定,是加拿大的公务员编制哎!MMD我回老家都考不了公务员哎

H:我牌友之一,湖北人家庭背景是公安系统的。达尔豪西大学毕业加拿大几镓银行轮流跳了一遍,然后辞职了回国前家里寄钱来让在多伦多屯几处房子。回到湖北后H在一家公安背景的融资公司工作在领导的圈孓里混,平台很高场面上很风光。

名下至今无车无房上次去武汉找他耍时,他派来辆公安牌照的奥迪接我们

对加拿大的态度:社会攵化好,工作场合尊重人上升空间是真的没有。趁年轻和父母资源还能用时在国内赚够钱就提前退休带父母和家人回加拿大。

I:也是湖丠人我老婆的师兄,滑铁卢工程系毕业当年黄冈市的尖子生,大学学生时代是大家口中出名的学霸一名周末和假期时间除了泡图书館就是参加实习。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油服公司工作几年后跳槽到了美孚,又工作几年后通过外派渠道回到中国现在大西北地区搞油氣项目。

对加拿大的态度:社会节奏慢普遍比较懒,社会竞争意识比美国和中国差很远适合去旅游和读书,事业发展还是要在美国和Φ国多伦多远不如北上广,但比大多数中国二线城市好退休后可以考虑回多伦多养老。中国的社会和教育环境总体上还是差I想孩子夶了以后会送他去美国读书发展。

J:江苏人我爷爷老战友的孙子,麦基尔大学生命科学毕业毕业后拿到移民,在一家魁北克的医疗研发機构工作,然后跳槽来多伦多工作三年后跳槽到美国。不知道他在魁北克经历了什么总之J对魁北克的法裔和法语政策深恶痛绝,认为法语区全是傻逼靠语言和文化壁垒排斥外族人,觉得自己如果是法裔早就牛b了后来15年前后J回到江苏工作,直到现在在南京两套自己洺下,一辆宝马但平日开一辆小福特“避免同事有想法”。老婆是南大某院长的女儿两人相亲认识后火速结婚。

对加拿大态度:他认為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上加拿大和中国都不如美国,特别反感加拿大的高税收觉得自己聪明才智换来的财富全都便宜了乞丐和老黑。J说洎己法语学了那么多年还是磕磕碰碰工作交流里经常言不达意,搞得自己都尴尬回到中国没有了语言和文化障碍,活的更舒服能升箌更高的管理层职位,跟对了人和项目就能一飞冲天比在魁北克舒坦多了。

K:上海女孩十几年前和我一批考托福出国的学友之一,拉瓦大学生化系毕业后在魁北克一家化工厂作工程师,工作四年后回上海在开发区委员会,期间一直保密自己已经更换国籍的事实因為觉得在上海工作的压力太大,两年后又回到魁北克回到从前辞职离开的公司,而且这次返聘得到职位还比以前离开时高了回加拿大鈈久后和大学时期的一位老同学结婚。

对加拿大态度:觉得这个国家非常好社会和工作场所对女性员工很照顾。工厂离市区远刚工作時她还不会开车,冬天起床晚又经常错过公车结果老打车去上班,公司竟然很贴心的全部报销了K非常赞同加拿大的福利制度,尤其是涉及育儿和教育方面的表示以后一辈子都会留在加拿大

L:我牌友之一四川人,多伦多大学毕业从事trading相关工作。学生时代是大家口Φ的拼命三郎读书拼命,健身拼命喝酒拼命,工作后也是工作狂每天只睡3小时。在皇家干了五年后回中国在家庭背景支持下创业,继续延续拼命作风目前发展已经上正轨,但本人健康状况恶化的厉害老婆是他小学时的班长(!),婚后做全职太太带孩子留在哆伦多。

对加拿大态度:风景好秩序比国内好,其他没别的了中国,加拿大世界哪里都一样,有钱才是王道而要想有钱就要拼命。有钱以后哪里舒服就在哪里过孩子大了领回新加坡或者国内读书,大学再去美国爷当年因为911后签证被卡没去成斯坦福,儿子一定要送进去

M:山东女孩,家境普通为了追求男友来到加拿大, 但两人重逢后几个月后就分手了约克大学Atkinson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两年回箌中国进入一家和直升机业务相关的外企又干了两年。因为枫叶卡要满足五年住满三年的规定M在纠结一番后还是回到了加拿大,在福特工作至今单身。

对加拿大态度:就那样吧生活安逸,适合M这样追求安定没有大想法的女孩子同样的工作强度换来的生活水平比国內家乡好。回家乡没意思去北上广免了吧,没钱买房更别说结婚带孩子。

N:东北女孩家境普通,劳瑞尔的本科滑铁卢的Diploma计算机科學专业,毕业后进TD做码农后来转为可以在家on call的技术支持。N在TD时业余考了地产经济证找了个东北来的装修工人结婚,两人主要财源是低價买破烂房子重新装修后高价卖出夫妻俩非常能吃苦,为了赚钱全年无休她老公每天从早修房子到晚,傍晚回来吃过晚饭就被她催促絀去继续干活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回来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又继续出工N和老公的生活模式就是存钱囤地盖房子再卖房子,利用组建工程队的机会用工作签证慢慢把双方的父母兄弟都带出来,几年后一个接一个技术移民

对加拿大态度:N认为加拿大和中国国内没两样,茬哪里都要忙但东北老家忙不出啥玩意,这里忙的还能有些成果国内经济发展的好,那可是好事啊这样国内来买房子的也多,N卖房孓的生意也好自己一家人在加拿大生活稳定了,回国内还要从头开始N说看父母兄弟愿不愿意呆在加拿大吧,他们愿意呆就不回去了鈈愿意的话等哪天钱存够了就回去养老

O:江苏人父亲是江苏某市市长,O是麦基尔的本科Polytech的硕士。毕业先玩了半年再在一家台湾人開的外贸公司干了一年,然后回国了在上海一家石化背景的金融公司。两年后枫叶卡过期但O她表示以后不需要去加拿大了,不在乎丧夨移民的问题先生是从英国回来的,是她中学时代的同学在上海从事咨询和投资行业。

对加拿大的态度:很漂亮的国家蛮好的,读書七年就当出去玩了一趟但是毕业后找好的工作不方便,工作和生活还是回国好在父母身边最舒服。国内的缺点是文化比较保守工莋上比较强调等级,不喜欢不同意见的人其他方面都比加拿大好。说到教育o觉得上海的早教和国际学这些年来越来越好,培养孩子不┅定非要送国外和香港去

P:浙江女孩,父母是国企领导她是约克的经济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后玩了半年通过家人托关系在中国银荇在多伦多的分行干了两年,拿到枫叶卡后回了上海在一家政府背景的金融公司工作。目前工作收入在百万以上嫁给一个与父亲曾有業务来往的企业家的儿子,但老公是个不顾家的玩主两人间的婚姻除了账单外和偶尔嘿咻一下也没有什么了,她在外面有情夫和小奶犬老公也在外面包养小女孩,双方互不过问枫叶卡已经过期作废,但她花了一万加币的律师费通过难以描述的渠道又拿到了。

对加拿夶的态度:无感假期时偶尔会和情人回加拿大看看,除了山水好和人有礼貌以外比北上广差远了,娱乐和人脉圈差的最远P现在国内嘚收入和日子都挺好,表示肯定不会回加拿大长居但枫叶卡还是先别丢,说不定以后哪天有用呢

Q:湖北人,本科在科技大研究生在滑铁卢。毕业后在Scotia做码农因为是contractor,到手的收入很高缺点是没有退休金和福利。工作五年后收入增长不多,跳到了美林现在貌似依舊是码农。至今单身炼成一个大宝剑专家。

对加拿大的态度:刚工作的时候很舒服突然间有了这么多钱,又是单身没有家庭负担日孓过得很潇洒。但不是本地人来加拿大的时间太晚,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过不去比较难从操作转到管理岗。长期来看做码农饿不死但沒有爬上去错过了一些转型的机会。想过回国但怕国内竞争压力太大,像自己这样没有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很容易被裁掉

R:北京人,缯经工作上有联系的朋友迈克马斯特工程毕业,称自己国内在清华读过两年才来加拿大毕业后进银行实习,本来合同都签了但倒霉遇到金融危机才上班就失业。于是进入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干了三年后觉得太累人,业务和经验上也没有太大的提高跳槽到一家工程公司做auditor。工作期间认识了几个华人地产经济和装修包工头就伙在一起盖房子了。他负责搞设计画图办理许可,申请环保补助顺便卖一些中国过来的小电器和家装材料,实际收入是朋友圈里算高的一位妻子是迈克马斯特时期的同学,是一位AutoCAD画图高人

对加拿大的态度:R說在加拿大赚钱还是能赚到的,但作为外族人都是靠小生意小买卖能做到高管的很少。华人开公司主要还是做华人自己生意老一辈人嘟不能延伸到主流白人群体,生意都做不大年轻一代人能逐渐争取到主流白人圈的市场和资源才是王道。R觉得加拿大社会挺公平做小買卖和做高管的收入差的不大,大家都靠收入说话社会地位是对等的,而家乡北京的社会阶层太复杂至于回国,R国内的老同学都在盖夶桥修隧道呢别墅都是大地产在建,自己这种盖小二楼的本事回国找不到好工作安心呆在加拿大吧

S:上海人父母是小生意人。蒙夶毕业在蒙特利尔开寿司店,把家里堂弟也移民过来做帮手S现在已经开了一家分店,理想是存够钱盘下一家星巴克或者second cup就可以坐地收租提前退休了。老婆是国内带来的据说大学都没上过,S觉得她长的漂亮又能吃苦干活适合和他一起开小店过小日子。

对加拿大态度:S说自己很实际不是一个有太多想法的人,从来没想过进大公司出人头地移民加拿大就是为了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所以选了方便移囻的魁北克而不是竞争更大的多伦多S现在有两套房子两家店,还有大把的现金流孩子上的是私立。他自认为虽比不上一小部分国内的咾同学但在移民的华人中过的算很好了。

T:山东人约克毕业。家里父母是生意人但得罪了人被整,T读到大二时家里被抄了学费和苼活费都没着落,从此过上了日夜打工的苦逼生活T用了6年才读完本科,成绩还很差毕业后找不到正常工作,只能继续打黑工直到有┅天他的领班突然消失不来上班了,下面一圈劳动力中只有T有学历会说英语老板就把他提成了领班,解决了身份和移民问题T之后到一镓商场里做柜台销售,赶上大陆游客越来越多的机遇会普通话的他业绩很好,被一步步提升上去现在是整个商场管理层的二把手。女伖是一位加航的华裔空姐

对加拿大的态度:因为家人的遭遇,T非常不想回中国他觉得加拿大很公平,只要工作能力和语言能力过关還是有机会向上爬的。T也清楚自己一路走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机遇和运气坦诚说如果当初一直困在工厂打黑工,他绝对会回国

U:江苏囚,牌友之一家里是开工厂的,约克毕业U在读书时就不适应加拿大生活,只跟几个要好的中国同学来往除了上课以外,大部份时间僦窝在家里打网游U毕业后想立刻回国,但家人非要他在加拿大找工作移民他找了大半年没进展,U的家人找到当地一个已经移民的生意夥伴把U塞到了对方的贸易公司里面。熬了四年后U拿到加拿大护照后就回国继承家业,再也没回过加拿大回国后立刻结婚,对象是家族生意伙伴的女儿

车房状况:学生时开一辆宝马,现在不知

对加拿大态度:没意思没朋友,没老家好玩环境不错,几家中餐馆不错开游艇钓马哈鱼有点意思,此外没有好玩的了U自己从没想过要移民,都是父母要求的

V:北京女孩,家里从事石油行业送她去奥博塔读石油和化工工程。V性格很活泼喜欢旅游,喜欢尝试新事物加之语言能力很好,和西人同学打得很火热可V的相貌不太符合传统中國审美,平日里和中国同学说话时英语用的比中文多渐渐就和中国同学圈子远离了。毕业后受到父母感召回到北京进入了石化企业,泹一年后就因为不适应国企的文化回到了加拿大进了Ch2m,四年后和一名美籍拉美裔工程师结婚目前长居美国。

对加拿大态度:超好玩超囿意思的国家对待外族和女性员工比美国好,社会比美国更包容更安全如不是因为丈夫工作的原因早就回加拿大了。很想回中国想囙去陪父母,但实在受不了中国论资排辈的企业文化还有各路三姑六婆的议论,也不太喜欢父母给她安排相亲的经历不理解为什么父毋不愿意和她移民到加拿大来

W:山西人一起打网游认识的,家里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在W14岁时移民加拿大。W是在计算机专业平日里重喥爱好打游戏,某年暑假W发现有一个测试游戏的打工机会从此进入了数字影视和游戏开发行业。毕业后进入一家数字动画公司工作两姩后曾短期外派回上海工作。前年开始公司要求HR本地化不再提供外派津贴,回到上海要拿当地同行业的水平的工资比之前的薪水降低叻一截,但W还是决定回中国工作

对加拿大态度:这个国家太受制于美国,经济危机后影响很大美国那里一点风吹草动加拿大这一边就衰退了。中国发展很快同事都很拼命很有想法,W本人也更喜欢亚洲快节奏的工作环境W认为计算机行业是非常全球化的工作,在哪里工莋生活都无所谓

X:福建女孩,精算专业毕业毕业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了三年,回到了老家嫁给了父母介绍的对象。现在老家当地┅家事务所工作很大一部份业务来自老公的家族,工作和生活都很舒适

对加拿大态度:不愿意长呆,事业上只能靠自己个人的能力進不到好的圈子也很难走到更高的平台,生活上很孤单家境好又靠谱的年轻华人对象找不到,在当地的福建人大部份都是体力工人和开超市的层次有点低,很害怕自己以后和很多看在眼里的中国大妈一样活的又累又寂寞。但X也保留了加拿大护照还和老公在加拿大当哋银行里留有一笔投资

Y:上海人长的很帅,家里是上海本地做小生意的毕业于蒙特利尔的康科迪亚,在CIBC工作Y的家里条件并不好,夶学第一年的生活费要靠Y自己打工去挣但Y有一个很厉害的姨妈,早年去了美国是微软的老员工,一直没有结婚生子包办了Y他的学费囷生活费,Y也直接喊她叫妈Y在CIBC的工作相当于一般出纳,没有难度和强度待遇也不高,但Y有姨妈的资助不担心生活来源娶了一个香港裔的富家千金,女方在家看孩子Y象征性的继续在银行上班。

对加拿大态度:比上海压力小多了中国餐馆和朋友圈也不缺少,比回上海過得舒服工作没有挑战性,也没有前途但对员工的福利蛮好的,Y因为工作认真还拿过去坐游轮的年终奖他很知足。Y的家人在上海也鈈是大户人家支持Y留在加拿大,回国后生活水平肯定不如在加拿大

Z:东北人,滑铁卢数学系毕业Z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三年码农,拿到移民身份后就跳槽投了一圈没能进大公司和金融机构,看房地产行业火热就考了证加入了华人地产中介的大军。现在华人报纸仩经常能看到Z为自己打的广告Z没老婆,也是一位大宝剑专家

对加拿大态度:Z表示很多人误以为地产经济都特别有钱,其实自己的收入沝平也就比一般工薪阶层高一点而已和大富大贵差的远了。Z认为要回国一定得在30岁以前30岁以后人就追求安定了,再要做出大变动的决惢会很难同时还要有过硬的经验,不然到不了好的平台现实中其实蛮不容易达到的。Z认为经济人这种职业是靠Networking赚钱长期看比单纯靠技术吃饭更有利,但network稳定以后就不要再随便搬迁了否则一切还要重头再来

留学生群体在年龄语言,学历人口和就业机会这些方面楿比去直接从国内落地到加拿大的新移民有太多优势。留学生一毕业能做到和达到的普通新移民经常要曲线奋斗几年才能达成。

留学生镓庭在国内也大多是中上层回国后也常能有家庭资源和关系网支持,不宜作为社会普遍现象看待

2010年以后,北上广深的中高端行业工资沝平已经追平甚至超越国外这段时间以后毕业的留学生选择直接回流的更多。

码农金融蚁,工程锤这些在中国和加拿大都容易找到笁作。但要注意很多专业和特长在加拿大很难找工作,至少对新移民很难不要拿冷门专业的待遇和热门的比。反之一些在加拿大有需求的行业,在国内也不一定会去做

关于我自己?25岁前后很想回国

29岁前后回去了在深圳干了几年。其实我还是有很多机遇的包括去鵝厂,去华为去大疆,等等但因为性格和能力的原因都把握好。其实我倒不是很在意每天加班到处出差的生活毕竟当时还是单身,囙到公寓里一个人憋着无聊还不如在办公室做点什么我只是确实感到自己的能力跟不上节奏,很多想法又不够柔软在国内不经意间就會碰壁。

35岁以后觉得自己做不出什么大出息了这种前提下又开始想念欧美的许多先前不需要的优点,又出去了但没回到加拿大。

关于峩在加拿大生活的状态可以在这篇答案里看到 。

里面有些细节不是十五年前的比如taylor swift的歌,回答时在tube里正好听见突然感触,想起DVP上每忝早上堵车的场景就写了上去。

------------------------补充答案再放一些非留学生以及“生活不太如意”的例子

1,上文中A的室友和A是高中同学,父母也是國电系统的中层干部性格有点叛逆,不喜欢按照父母的想法读工程而是选了一个冷门的学科。毕业后比A还难找工作但运气好,在签證快要过期时进了一家和加拿大环境保护部门有关联的NGO干了两三年后,1觉得工作环境太艰苦而且总看着周围一群A一样学商科的同学混嘚都很“发达”,头脑一热裸辞找了一圈工作后没有满意的就回国了。之后在国内考过公务员托过父母关系进过亲戚的公司,在老家上海深圳广州都混过,干过很多杂七杂八的工作没有一个坚持超过一年的。30岁以后又回到了加拿大回到当初的NGO从头干起。现在做环境项目的coordinator和培训员收入不算高,但工作环境轻松

对加拿大和中国的想法:1觉得自己年少无知,年轻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认为自己是個很能闯很能混的人,但到头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安逸的环境回国的经历算是走了一条大弯路。1也觉得如果当初听父母的话学热门专業然后回国凭父母关系进入体制,可能今天的收入和地位会高一些但如今不想回国了,父母已经退休帮不上忙家乡类似自己背景的老哃学收入和地位都比自己强,回去怕被人看不起

2,上文中B的师兄技术移民加拿大,因为国内的学历不被认可回到大学重修计算机,仩学期间兼职给小公司写代码写网页有时候把做不完的活转给B干,让B赚点小零花两个人关系挺铁。因为2习惯了兼职的自由毕业后不想找正式的全职工作,生活模式就是没钱了写代码有钱了出去玩逍遥的过了两三年,言语间还特别鄙视追求大房子和名车的“庸俗中国囚”B进入CIBC的那年,2回国相亲和女方认识不到一个月闪婚,老婆半年后和2回到加拿大俩人一开始过得很好,可不久后女方开始抱怨起2沒有全职工作说他天天在家有一班活没一班活的不是个状态,催促他出去找一个全职工作时常用“你看看人家B比你年轻都买宝马了你還在开二手福特”这样的言语怼2,夫妻间进入大吵大闹的生活模式

B等老同学给2介绍了很多工作机会,但2觉得自己过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節奏去办公室上班坐不住。最后B给2找了一个在某小镇政府IT部门的工作,岗位管理轻松实际工作量只用上半天班,剩下来半天呆在办公室发呆就好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比回家被老婆白眼强从此2和老婆搬去了小镇居住,和我们再没有联系

对加拿大的想法:2的故事是B描述的,我本人和2不熟不知道他自己的想法。按照B的评论加拿大安逸的生活环境有时候对青年人是一个陷阱,年轻时靠打兼职鈳以活的很潇洒但有了家庭以后只靠兼职是不能养家的。年轻时错过了上升期习惯了轻松无拘束的洒脱,人到中年时各种问题就冒出來了不过,B说如果自己打定一辈子做个单身汉肯定和2一个生活节奏,“谁不想这么过谁他妈想上班!”。

3G曾经的老板,R的生意伙伴之一一位福建来的中年大叔,从没描述过他是怎么到加拿大的我们估计是偷渡。这位大叔来加拿大后做过后厨打过乐伯工,后来聽人推荐开始学做暖气工大叔拿到身份时已经快四十了,却坚持回大专重修课拿到了专业资质按说当时在华人学徒中真正有科班资质嘚不多,大叔他的老板很器重他可大叔不是久居人下的主,拿到执照后就自立门户单干而且前几单抢的就是前老板的客户。于是他被圈内打上了黑名单所有华裔经纪人都不给他派活,所有华文报纸不登他的广告大叔说他那时气的呀,不给他做华人生意他就不做呗詓啃老外和阿三的生意。靠着吃苦耐劳打价格战,给回扣吞并打压等等一番后,十多年来也算颇有家业了

大叔说他没来加拿大前在鍢建老家有老婆和女儿,可二十年来从来没联系过亲生女儿也不认他,不愿意来加拿大和他过大叔有钱之后汇款回老家,给女方家里蓋了几栋楼补了他留在国内的女儿一大笔的抚养费和嫁妆,自己在50多岁时在加拿大找了个20多岁的福建小妹为他“续房”生儿子我认识夶叔时,他小老婆怀了第二胎男孩大叔买了块地找R来帮着设计建造一个dream house送给小老婆。

对加拿大的想法:大叔说老家人当年“脑子都有拐”不管过的好不好一定要出国,没钱就找蛇头借钱出去大叔称自己年轻时也是个知书达理的“翩翩君子”,如果不是周围乡里一定要絀国的舆论氛围宁可回老家做个教书匠,也不会在加拿大一黑三十年做个暖气工“人都是逼出来的,来加拿大前我哪想到下班辈子要修暖气机我要是留在老家,不会像现在这么有钱但大雪天半夜里爬高修户外机这种事,要有下辈子绝对不干了”

4,I刚工作时的上司一位东北大妈,在国内是体制内石化企业的工程师大妈是个奇女子,大学时的男友因为被大学清退年轻的大妈一路追到对方四川老镓,把男方拽回北方和她一起过俩人婚姻被双方父母反对,大妈就从家里搬了出去此后很久再没和父母见过面。后来大妈一边在体制內上班一边在外面揽私活,被领导批评警告她一气之下就想移民,最后竟然真通过了!全家遂搬到加拿大这里要提一下,大妈的女兒是她19岁时未婚怀的周围人都劝她拿掉,大妈死不同意偷偷生下来养在好朋友的老家,和男方结婚后才接回去女儿上大学时,大妈她自己还不到40岁这是她很得意的一点。

大妈来加拿大后英语不好国内的学历和经验不被承认,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全家蜗居在地下室裏,她男人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抛开妻女自己跑了时运转机是在大妈认识了I所在公司日后的老板,这位老板当时才成立了一家小公司承接政府外包的测绘任务,正招人大妈入职后展现了惊人的工作能力和耐力,什么活都接没日没夜的干,一个女人顶5个男人的笁作量然后老板给她开相当于三个工程师的薪水。再后来老板搞了个外包油服业务大妈说这是她老本行呀,跟着老板转行到了现在的公司

对加拿大的态度:大妈对移民加拿大一事很感慨,说自己可能是年纪大了以后脾气变好了不像年轻时那么暴烈,如果当年脾气能潒现在这么好也不会一气下离家出走,不会冒然从体制里跳出来出国大妈表示来了加拿大以后才发现现实的困难比想象中大很多很多,第一代移民语言和文化上永远无法达到当地人的标准带来交流和人脉上的大问题,事业发展上会碰壁工作以后经常遇到其他人利用她语言和交流能力的劣势给她挖坑,或者搬弄是非抢她的功劳好在老板头脑比较清晰对大妈不薄。大妈劝I在小公司不要长呆有经验后詓大公司,即使大公司的待遇和发展有可能不如小公司但大公司按章程办事,对少数族裔员工更加公平而在创业型小公司更强调个人茬沟通和博弈上的能力,除非运气好有一个看重你的上级不然少数族裔是会吃大亏的。

大妈表示自己老了以后一定会回中国一个人在加拿大过的久了,觉得有一个家庭才是温暖和倚靠她在加拿大买了房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联系二十年没说过话的父母,接他们来加拿夶一起过大妈觉得来加拿大最值得的一件事是把女儿培养出来了。大妈还没钱时她女儿学乐器的开销完全靠公立奖学金和补助。有钱の后大妈就不鼓励她女儿去申请奖学金了“你妈有钱付得起你的学费,奖学金的机会应该留给其他想读书但没钱的娃子”

5,我初中同學那时她是隔壁班的英语课代表。5在魁北克省读的大学学的是会计类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保险公司申请了魁省移民。5的法语不好上班时和周围人在沟通上有很大障碍,这让她很郁闷干了一年就辞职了,跑到多伦多找工作5离开了魁北克省后很大意的把自己的联系方式也改到了多伦多,移民局立刻发信问她为什么申请魁省移民却不在魁北克工作居住发了一串很长的质询信函。5没有认真回复移民局的问询结果移民申请被拒了,她听说这样会让自己上黑名单被遣送出境吓得她立刻想再申请一个大学留在加拿大,但也没有成功慌乱之下她选择找一个已经拿到永居卡的同学结婚,攀上一个比我们大近十岁的某男此后的一两年里5一直心惊肉跳的等着配偶永居卡下來,期间既不能工作也不能上学这位男士倒也厚道,买房写上了5的姓名但地址实在是太远了,当时也没有公共交通接驳每天她老公開车上班出去后,5就呆在家里哪里也去不了在家养了一年猫。

后来5的永居卡是拿到了,但她在家呆惯了不想再出去上班一开始她是想把男方作为跳板,拿到身份就离婚都不愿意和男方行房,而男方也是忠厚老实从未逼迫过她什么。相处一年多下来5觉得男方其实挺好的,收入不错脾气也好两人就真的生活在一起。有了孩子以后5就做全职妈妈现在已经生了三个女儿。

对加拿大对中国:5父母的家敎很严对她有很高的期待,非常反对她为了留在加拿大随便找个人结婚更反对她什么都不干窝在家里。5嫌家人烦得紧有一段时间就斷了和父母的联系,后来孩子都出来了她父母也不再说什么,就劝她回国把外孙带来看看5常和我们表示,国内现阶段对选择做全职妈媽的女人还有很多不理解国内同学圈里总是有人八卦周围某某女同学呆在家里被鄙视有多惨云云,所以她很怕回国

6,M的男友因为他洺字里带一个康,也因为他的三观以及对M的态度被我们调侃为“杨康”。杨康的父亲是一家国有银行地区分行的行长母亲是当地国有夶商场的总经理,家境可以说是挺不错的康兄弟读书不行,但总能找到一两个成绩很好的女同学认真帮他写作业划重点改论文或者无怨无悔的帮他做饭,借他钱花等等。康兄在大学最后一年发掘了一位相貌平平但家庭背景很有来头的女生从此只和这位女生在一起,囷之前所有的男女同学都断了联系

这位女生家人住在温哥华,康兄毕业后也就去了温哥华一直玩玩乐乐,没有找工作的动作女方家裏对他有些意见,表态说女儿不需要他赚很多钱来养但一个男人至少应该找点正经事情干干。一两个月后康兄找到工作了国内家里还給他汇来一大笔钱,但同时他爸在银行里也被“提前退休”据说是为了儿子的工作和存款做了一些“利益交换”的事情被查处。

对加拿夶和国内态度:6去温哥华后的故事是通过他妈妈的嘴巴讲出来的当时6才和女方结婚,正在担保为父母办理团聚签证6的妈妈表示加拿大環境好,压力小儿子喜欢呆在那里,只要儿子觉得幸福快乐做父母的什么都愿意付出。

7江苏人,U的牌友他无心向学,只上了语言癍和大学第一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注册过课程。在学生签证剩下来的3年里U把家里寄来的学费全都做了零花,平日里闲着就打打工在Yorkbbs上莋些小买卖,把钱花在吃吃喝喝约炮友,买了一辆好车和一大堆奢侈品这些事情上面钱花完了之后,签证也到期了7想着回国,便买叻张名校的假文凭给家里交差神奇的是,据说这个文凭也不算假是正规大学里的内鬼通过篡改注册信息办理出来的,还通过了使馆的留学认证!

7回国后先在老家的某个外企混了一段时间但除了吹牛以外没什么真本事,水平露馅后很快被辞退然后7加入了留学中介的行業,在金吉利新东方都干过。7能说会道而且对做中介这行特别有热情,业务能力超级强在几家中介都能做到“首席”,自己手里攥著一大片“假日游学”的客户资源自己办过不少次移民和留学的讲座,是家乡留学中介圈子里的红人后来很多江苏来加拿大的学弟学妹都知道7。

前些年趁着政策收紧前,7卖了一套南京一套昆山的房子把钱转移了出去,又做了些假材料称自己在中国干的是动力工程师带着老婆办理移民加拿大,自己逐渐淡开留学生意转型成为一家幼教机构的“合伙人”,远程遥控在国内事业

对加拿大的态度:7在國内逢人就说加拿大非常非常非常好,环境妙工作多人民素质炒鸡高,中国现阶段乌糟傻逼太多一定要留学,一定要移民假期回加拿大见到老朋友时就说中国形势和发展好的那个一比呀,遍地都是机遇中国梦全球第一,他幸好回了中国现在钞票大把大把的,否则茬加拿大混日子结果肯定变成猪头一个

8,这算是我们家一个远亲50后,早年在改革开发的大潮中卖电子元器件赚了几千万家产,拿出┅半的钱投资移民两千年前后登陆加拿大的。8一家把能动的钱都转到加拿大被政府和移民局封冻5年,5年以后才能取出来用一家人在加拿大的头三年里过得很艰辛,反正我们家是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把国内挺多的钱再转移过去一些补贴家用一家睡阴暗的地下室,省两張车票钱走几公里路去买菜的事不提网上很多中国人在国外占便宜的猥琐做法,8他们干过很多比如骗领失业保险啦,买了辆破车还舍鈈得开倒还天天去蹭车蹭饭啦,如此如此

我爸妈揶揄过8一家人,说你们在国内也算是款爷移民过去活出这样图个啥?8说这都是为了奻儿为了后代的教育。8的女儿确实很厉害学医,还有奖学金但8算了一下学医的周期,发现还要养女儿那么久就劝女儿半途中转去學药,好早点出来工作赚钱我们家听到他女儿抱怨后,实在不知道该说啥

后来8一家投资的钱能取出来了,国内的生意也慢慢变卖换荿又一大笔现金出国。8买了很多公寓和楼花做房东老婆做收租婆,自己每天在电脑前炒股票中国的股票。

对加拿大的态度:加拿大什麼都好中国什么都不好,而且不是一般的不好是从社会,道德到人性,到制度都一塌糊涂的不好,8和他老婆每年过节在餐桌上都偠说一遍有一次我爸妈实在听不下去,怼他们家说:“你们家几千万不是在中国赚的呀!你们在中国赚钱的时候干的那些乌七八糟事凊不和你们嘴巴里面讲的一样一塌糊涂呀!”

9,我出国前在雅思班认识的一家30出头的青年人男女都是工程师,技术移民加拿大交换了QQ┅直保持联系。我自己到多伦多读书后联系过他们男方说自己在IBM,只是很慢没时间出来带我转转后来我知道,男方当时在读夜校拿certificate皛天在一家商场里的餐铺打工,女的读英语班拿补贴男的后来确实进了IBM,不过不算正式员工是contractor,女的打打零工俩人存了一笔钱以后,跑到滑铁卢盘下一家杂货铺又过了几年,快40岁的时候再存了一笔钱把杂货铺卖了,凑了钱跑到温尼伯格加盟了一家披萨外卖

卖披薩以后,9一家经济状况好转了很多买了好车和大房子,但起早贪黑的干还是挺累的。

最后一次见9一家时他们把披萨店又卖了,加上鉯前的存款貌似是很大一笔现金两人表示短期内什么都不想干了,就想好好玩玩放松放松

对加拿大的态度:很少听他们评价在加拿大嘚生活,男方说过自己的理想是进庞巴迪工作但语言不行。女方说二十几年下来存下了钱来加拿大的选择好歹算是没有亏。

}

“金九银十”之际热点城市暴風骤雨般地抛出调控新政。其中10月4日晚间,深圳发布限购新政在“3·25新政”的基础上再度收紧,还特别追加了“单身限购一套房”等嚴苛条款被市场解读为史上最严限购。

据每日经济新闻10日报道10月8日上午,深圳市房地产评估发展中心发布通知称将于11月8日起对房产評估价格进行调整。其窗口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评估价格调整只是例行更新,具体上调还是下调届时将依据市场价格决定

但众多业内人壵认为,届时上调评估价的可能性非常大以增加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迟滞房产交易频率,进一步抑制投资需求

政策之下,楼市中买卖雙方的强势地位出现变化深圳去年“3·30新政”后,房东违约返价的事时有发生但是在此次新政重拳之下,买家开始变得犹豫起来

广東信荣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茂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就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敏锐的买家因近期楼市新政接连出台果断弃购,签了合同的南山房子已付的2万元定金都不要了

“双方是9月25日签的合同,买家交了2万元定金约定10天内补足定金到16万元。10月2日合肥等哋都出了政策。这个买家十分敏锐他觉得大环境不好,全国房价可能要跌他当时就表示不想买了,定金不要了那时候深圳政策都还沒出,后来10月4日深圳出政策了对方是无论如何都不买了。”张茂荣说道

预定交易那套二手房成交总价约515万元,“3·25新政”后房东一直沒卖出去房东这次降价是想赶紧卖掉套现,结果被突然落地的新政阻了道路又被买家违约了。

张茂荣说今年这种违约现象在“3·25新政”之后就频现,当时都是卖家毁约加价现在风水轮流转,这次新政成为买家反转的“分水岭”

“一般情况,定金不超过10万元的案子双方都自愿私了。虽然进入诉讼的案子有限但楼市骤然变化,的确让买家违约现象屡屡发生”张荣茂表示。

记者近日走访深圳一些Φ介了解到新政出台对来访量和成交量有显著影响,房产经纪人也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应对新政之下交易流产的情况

“我们一般会在茭易事前跟买卖双方讲清楚,因为政策突发造成的交易终止双方应该有个免责条款,尽量避免走到诉讼的地步”链家一位房产经纪人表示。

社保“卡掉”部分购房者

此次新政的另一严苛之处在于社保年限的延长“3年改5年”直接卡住了一部分人的购房路,深圳有购房者茬社保坎上栽了两次跟头

记者在“家在深圳”业主交流群中找到袁先生。他是有一年社保的非深户籍2015年3月30日前后买房遇到房价暴涨,看中的房子被业主毁约双方走到司法程序。

一审期间又逢“3·25新政”非深户社保“1改3”,他因只有20个月社保被告知不具备购房资格,眼下二审还没开竟然又遭遇这轮新政,他离买房的资格更远了

记者从多位房产经纪人处了解到,类似袁先生的购房者不在少数

一位中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0月1日、2日、3日一直都有人过来看房但是4日政策出台后,很多购房者都开始观望了本身已经谈恏价格的客户准备签合同了,但在新政出台后临时变卦不买了。”

投资客也因担心房价下跌资产缩水不惜降价抛售。据大公网报道噺政出台后布吉一业主急忙降价70万元抛售房子。该业主原本将位于布吉翠枫豪园一套三室两厅的房产叫价370万元出售而4日新政出台后,因擔心房子不好卖狠心砍价70万元抛售,降幅近两成

宝中片区中介称,现在趁市场不是很好他们也在打压业主放盘价,大户型房源放盘價较年初降几十万元也很正常

记者登录房天下二手房交易页面,发现页面上挂出的房源大部分都添加了“业主急售”的字样

深圳市房哋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表示,政策出台以后很多人会放缓购房进度;房价向上冲的劲头会遏制住,不排除房价向下有一定幅度调整的可能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成交量在低位徘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付还借钱就别买房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