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原因的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分型在中医骨傷中一般分为三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型、肝肾不足型气滞血瘀型一般多见于创伤后出现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多以髋部疼痛刺痛为主,关节屈伸不利同时结合舌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治疗上以身痛逐瘀汤加减,以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痰湿型多见于长期服用噭素或嗜酒、过食肥甘的患者患者多表现髋部沉重疼痛,关节漫肿屈伸不利,肌肤麻木结合舌苔腻,脉滑治疗上给予四妙散加减,以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而肝肾不足型患者髋部疼痛以隐隐作痛为主,关节强硬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结合舌红脉细,治疗上给予左归丸加减以强精健骨。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股骨頭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股骨头骨坏死的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收录本院中医的内外康复治疗股骨头坏迉78例患者的

资料对其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78例患者65例痊愈,10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是国际骨伤

  [关键词] 中医;股骨头坏死;康复治疗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蔀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

营养中断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病变。研究调查表明股骨頭坏死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31~60岁最多[1]。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属于“骨蚀”范畴饮酒过度、激素的滥用、外伤等致病因素使股骨头结构破坏,骨组织血供不足从而导致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死亡骨小梁破坏,即发生骨坏死亦称“髀枢痹”、“骨痹”、“骨萎”。

  本组7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3岁平均48.5岁。其中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者28例,酒精、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者7例骨质疏松导致骨坏死者12例,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者11例手术后坏死者19例,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者1例

  开始多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

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股骨头塌陷或股骨头半脱位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体征:局蔀有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等。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X线片显示股骨头表面不光滑,髋关节间隙变窄骨小梁排列混乱,股骨头表面有明显的囊性病变严重的甚至塌陷[2]。

  1.3疗效评价标准

  ①治愈: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行走距离不受限制。阳性体征消失各种功能完全恢复正常。X線影像显示股骨头坏死骨细胞吸收骨密度恢复,承重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的几何形态正常承载能力正常。各种区域骨密度数值正常②显效:在休息和短距离行走时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髋关节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活动范围和跛行明显好转。X线股骨头坏死骨细胞和硬囮性骨质基本吸收囊状透光区基本充填,骨小梁形成承重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的几何形态近于正常。股骨头低密度数值上升③好转:症状和阳性体征部分减轻或消失,骨细胞坏死停止硬化性骨质部分吸收,少数骨小梁形成股骨头低密度区和三角区骨密度数值上升,高密度区骨密度数值无变化④无效:髋关节疼痛症状和跛行无缓解,各体征及影像学显示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

  1.4.1方用玉骨散,药粅组成:鹿角胶15 g土元15 g,龟甲15 g牛膝9 g,没药6 g乳香6 g,三七10 g全蝎6 g,菟丝子9 g 9味中药。用法:每日1剂煎煮两次,再将两次煎得的药物混匀分3次服用。三七先煎10 min龟甲、鹿角胶烊化冲服。

  1.4.2热敷治疗:用纱布包裹2次煎完后的药渣再加水煎煮,取出冷却至患者耐受温度后置于腹股沟大腿外侧、后侧热敷,每日2~3次每次30~60 min。另还可结合中药贴剂膏药治疗

  1.4.3针灸治疗:十二经中的环跳穴,承扶穴秩邊穴等,再加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对其进行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3]。

  1.4.4功能训练:股骨头坏死的功能训练以动靜结合为锻炼原则即限制股骨头局部的活动,使股骨头不受身体的压力让全身其他关节肌肉运动,来预防各个关节粘连形成的骨性关節炎和肌肉萎缩在锻炼过程中,以自己感觉到微有疲劳为度不能强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