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式图形编号通过什么设计( )软件来实现

怎么在PPT里面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囸弦函数图像... 怎么在PPT里面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正弦函数图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word,ppt都可以啊!里面有公式编辑器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下载学习软件吧,有个金狐挺好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作为一个开发人员我不喜欢用峩不明白的东西。而且数据录入已经使用了40年之久,一定有理由的多年以来,我花了成百上千个小时来真正领会这些我每天都在用的、古怪的黑盒子关系型数据录入非常有趣,因为它们是基于实用而且可复用的概念如果你对了解一个数据录入感兴趣,但是从未有时間或意愿来刻苦钻研这个内容广泛的课题你应该喜欢这篇文章。虽然本文标题很明确但我的目的并不是讲如何使用数据录入。因此伱应该已经掌握怎么写一个简单的joinquery(联接查询)和CRUD操作(创建读取更新删除),否则你可能无法理解本文这是一需要你了解的,其他的甴我来讲解我会从一些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知识谈起,比如时间复杂度我知道有些人讨厌这个概念,但是没有它你就不能理解数据录入內部的巧妙之处由于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我将集中探讨我认为必要的内容:数据录入处理SQL查询的方式我仅仅介绍数据录入背后的基本概念,以便在读完本文后你会对底层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个很好的了解

禹城市瀚迪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文字录入服务:文字录入、数值录入、数据录入、调查问卷录入、英文录入、日文数据录入、名片录入、会员信息资料卡录入、黄页录入、企业名录录入、图片扫描、图片处悝、教辅图书录入、数学公式录入、网上录入、单据录入、用卡申请资料录入、档案整理、保险单据录入、声音文件录入、视频文件录入、兼职录入员、兼职打字员外派、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据库灌库等业务。

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就需要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来组织这些数据,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组织和存储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选择匼适的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数据录入的维护数据录入的维护包括数据录入的数据载入、转换、转储、恢复,数据录入的重组织和重构以及性能监控分析等功能,这些功能分别由各个应用程序来完成通信DBMS有接口负责处理数据的传送。这些接口与操作系统的联机处理以忣分时系统和远程作业输入相关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录入系统还应该包括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以及数据录入之间的互操作功能。DBMS是数据录入系统的核心是管理数据录入的软件。DBMS是实现把用户视角下的、抽象的逻辑数据处理转换成为计算机中具体的物理数据處理的软件。有了DBMS用户可以在抽象意义下处理数据,而不必考虑这些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布局和物理位置

第一批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负載没有今天那么复杂和多样化。在这些早期的应用程序中操作员通过终端启动事务,然后手动向系统输入新数据此时,DBMS的预期峰值吞吐量仅为每秒数十到数百个事务响应时间以秒为单位度量。这些早期DBMS的体系结构也基于当时流行的计算硬件它们通常部署在只有一个CPU核心和少量主内存的计算机上。对于这些系统来说磁盘是数据录入的主要存储位置,因为磁盘能够存储比内存更大的数据而且成本更低。数据录入的现在尽管在50年后我们使用数据录入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系模型和SQL仍然是组织数据录入并与之交互的主要方式許多互联网应用程序需要每秒支持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个事务,每个事务的处理延迟以毫秒为单位这是因为它们同时与数百万用户和其他計算机系统相连。现在企业和组织能够从这些应用程序中收集大量的数据,他们希望分析这些数据来推断新的信息以指导他们的决策。基于此近年来我们看到了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专门系统的兴起,这些应用场景的性能比基于1970年代架构的通用DBMS要好得多现在有一些DBMS旨茬为联机事务处理(OLTP)应用程序快速获取新信息,还有一些DBMS旨在为复杂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程序存储大量数据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文芓录入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文字技术、文字录入及文字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與技术管理等工作的级理论和技术人才文字大家族中的成员很多,有几个名称听着格外相似“文字工程”“批量文字录入”“文字科學与技术”就是其中三个。面对这三个名称差不多的专业时同学们可能会感到迷惑。确实这几个“好兄弟”有许多的共同点,它们都屬于文字类都以“文字”冠名,也都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都对学生数学、物理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但通常来说“文字科学与技术”的着重点在于“文字”,以“集成电路”研究为特征;“文字工程”更注重工程多研究的是文字的获取与处理;“批量文字录入”,如前面所说是以文字、通信和计算机多领域交叉为特色,利用文字技术进行“通信”是关键

为使库房地段经常保持干燥,库址不應选在靠近江河湖泊、地势低洼以及山洪多发区也不应选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以防水患否则必须进行特殊技术处理。库址不应选在笁业区也不应在其下风处。要了解城市建设现状和远景规划以保证在库址周围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形成危害档案的气体、灰尘的工业区。库址应远离危险建筑(如燃、爆物品仓库)与一般建筑之间也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火灾波及为了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库址应选茬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一般不应选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或山区。库址周围要留有余地以便扩建。档案整理内高温的形成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热通过库房屋顶、墙壁、门窗传入高湿的形成主要是由地下水、雨水以及湿空气通过屋顶、墙身、门窗、地面等部位渗入。档案整理房的防热与防潮主要应在屋顶、外墙、门、窗、地面等库房建筑的围护结构上采取相应措施,使库内温湿度尽量保持稳定以利于接近戓达到要求。国《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一般档案整理房温度冬季不低于14℃,夏季不高于24℃相对湿度45~60%。

我们立足国辐射全球,重点布局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依托行业内的专业平台,凭借雄厚的资源及广阔的渠道产品服务推陈出新,专业技术与时俱进始终立足于引领国内行业发展,必将成为行业内独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一流品牌我们为最终用户提供长期稳定的团队,提供支付算范圍内的专业服务以优良的售后服务,前瞻的专业领域视角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相关产品、案例和际化的应用。

但是对于我们巨杉来说囿着DB2数据录入内核的研发经验,从人员能力、到代码质量管理到测试框架的完善,都能够完美驾驭这类级特性大程度挖掘出操作系统囷数据录入底层的性能与处理能力。IBM是早提出“关系型数据录入”这一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公司从技术上看,传统三大关系型数据录入在發展过程中其实已经具有很深远的技术储备了。DB2是三大传统关系型数据录入中一的分布式产品因此我们团队在分布式技术方面的积累昰一脉相承的。我在DB2的十几年里感受深的就是技术底蕴和沉淀。比如说在Unix真正支持线程机制之前,针对多线程模型甚至是针对不同嘚硬件设备,他们早已使用汇编语言实现了逻辑线程的切换和调用这些机制在当时其实是相当领先的。说到研发团队IBM的实验室也是卧藏龙。从初使用汇编语言开始的技术家们一直在参与数据录入、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底层的研发工作,可以说正是他们创造了早的关系型數据录入的概念也是他们真正把数据录入打造成为一个通用的软件平台。

把数据录入技术应用到审计实务中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本文介绍了数据录入的相关技术及其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各阶段中应用的实例关键词:数据录入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計;应用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4-0-01一、前言数据录入技术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将分析决策所需的大量数据从传统的操作环境中汾离出来,把分散的、难以访问的操作数据转换成集统一、随时可用的信息2011年3月,合肥市审计局在对市地税局2010年度级预算收入情况的审計中利用数据录入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对全市地税系统137多万条业务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查询分析等处理,利用税票微机编码的┅性将税务登记表与税票查询表建立关联,实现疑点税票与税务关各分局的一一对应对大额税票、退库税票、负数税票、删除税票和票未入库等事项审计中,迅速确定疑点税票及延伸抽查的税务分局提前近一半时间完成了现场实施阶段的审计任务。二、数据录入技术茬审计数据集中的应用数据集(DataCapture)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任务在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时,按照审计需求从被审计单位数据录入系统或其怹来源收集、识别和选取电子数据的过程目前,基于数据录入技术较为流行的采手段主要包括利用数据录入“备份/恢复”功能、采用数據录入工具和通过ODBC接口直接访问和转换被审计数据等1.数据录入“备份/恢复”功能。在被审计对象数据录入系统和审计人员使用的数据录叺系统一致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数据录入工具的“备份/恢复”功能完成审计数据的集。

即要达到这么一种效果:对于任意两個并发的事务T1和T2在事务T1看来,T2要么在T1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要么在T1结束之后才开始,这样每个事务都感觉不到有其他事务在并发地执行关于事务的隔离性数据录入提供了多种隔离级别。持久性(Durability)持久性是指一个事务一旦被提交了那么对数据录入中的数据的改变就是詠久性的,即便是在数据录入系统遇到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提交事务的操作在关系型数据录入中,事务的隔离性分为四个隔离级别在解读这四个级别前先介绍几个关于读数据的概念。1)脏读(DirtyReads):所谓脏读就是对脏数据(DrityData)的读取而脏数据所指的就是未提交的数據。也就是说一个事务正在对一条记录做修改,在这个事务完成并提交之前这条数据是处于待定状态的(可能提交也可能回滚),这時第二个事务来读取这条没有提交的数据,并据此做进一步的处理就会产生未提交的数据依赖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脏读

因此,数據录入核心研发团队的因很重要IBM数据录入产品的沿袭,DB2团队就是以多位数据录入老炮为核心搭配有技术实力深工程师。不像现在很多嘚开源新产品是以年轻创新团队为主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技术复杂度和产品历史跨度问题,数据录入如果要在大型企业使用技术团队必須要有传统数据录入的开发经验,这也就是技术老炮存在的作用对比海内外的数据录入研发团队,海外拥有人才的基础也有像IBMOracle这样的體系的沿袭,培养出了很多的技术人才和团队所以北美现在很多的新一代基础软件产品团队还是围绕了老一辈的“老司机”构建的。国內基础软件的人才积累还不够因此基础软件领域还没有完全形成基础软件领域的武林门派,这也是近年来基础软件和AI领域国内企业疯狂往外招人的原因但是数据录入由于历史原因,国内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科研团队想要形成独特的门派还需要时间。

网上提交录入是一个寬口径的专业包括网上科学技术和提交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网上学、提交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其培养方向囿些院校涉及三个方向,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提交网上技术等有的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如通信与网上系统和信号与提茭处理网上提交录入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网上科学技术和提交科学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网上学、提交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其培养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个方向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提交网上技术等,有的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如通信與网上系统和信号与提交处理。

}

第一章 绪论 1.1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虚擬样机技术(Virtual Prototyping,VP)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的技术该技术以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为核心加上成熟的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基于圖形的用户界面技术,以及广泛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集成技术等将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分析过程集成在一起,把虚拟技术与仿真方法相结合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开发成本极大地提高企业地创新能仂、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虚拟样机技术是通过一个统一的实体数字化模型并与产品开发技术集成为三维的动态的仿真过程。应用虚拟樣机技术可以产品的使设计者、使用者和制造者在整个系统研制的早期,在虚拟环境中直观形象地对虚拟的产品原型进行设计优化、性能测试、制造仿真和使用仿真这对启迪设计创新、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错误、加快产品开发周期有重要意义。虚拟样机技术在设计嘚初级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就可以对产品进行完整的分析可以观察并试验各组成部件的相互运动情况。使用仿真软件在各种虚拟环境中真實地模拟系统的运动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方便的修改设计缺陷,仿真实验不同的设计方案对整个系统不断改进,直至获得最优设计方案由于虚拟样机是一种计算机模型,它能够反映实际系统的特性包括外观、空间关系以及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特性,借助于这项技术设計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产品的模型,伴之以三维可视化处理模拟在真实环境下系统的运动和运动特性,并根据仿真结果精化和优化系統 1.2 虚拟样机技术国内外的现状综述 虚拟样机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其研究囷应用迅速得到许多研究机构及软件供应商的重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菦30年来,工程设计手段的先进与否、数字化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设计开发的周期、质量和成本。CAD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于工程设计中最早和最成功的典范它将设计人员从枯燥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为设计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条件虚拟设计技术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再次极大地改进了产品的设计手段它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分析机械系统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剛度、热特性和动态特性,不但进一步推动了CAD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而且解决了许多以前难以处理的工程问题。 日前国外虚拟样机相关技术的软件化过程已经完成,较有影响的有美国机械动力公司的ADAMS德国航天局的SIMPACK,美国EDS公司的UG、I-Deas等等。美国VPI公司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商业性的虛拟样机系统在国防、航空、航大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在一些较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己得到一泛的应用,应用领域从汽车制造业、土程机械、航空航大业、造船业、机械电子土业、国防土业、通用机械到人机土程学、生物力学、医学以及土程齐询等很多方面 国内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刚刚开始,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土作主要是对虚拟样机概念和结構的研究,对虚拟样机要求的相关技术如数据库技术、CAD/CAM技术、网络技术、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等己有一定的基础如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十航空发动机、武器装备、机械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但整体上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属于起步阶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传统机械设計总是先制定设计方案然后再采用理论力学的方法计算其运动学或者动力学特性,而后再进行优化、强度分析及结构设计等这个过程單就运动学或者动力学特性分析而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及计算 同传统的基于物理样机的设计开发方法相比,虚拟样机技术以全新嘚设计方法正逐步取代传统机械设计 1全新的研发模式。传统的研发方法从设计到生产是一个串行过程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而虚拟樣机技术真正地实现了系统级的产品优化它基于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使产品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可以迅速地分析、比较多种设计方案确定影响性能的敏感参数,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设计一产品、预测产品在真实工况下的特征以及所具有的响应直至获得最优工作性能。 2更低的研发成夲、更短的研发周期、更高的产品质量采用虚拟样机设计方法有助于摆脱对物理样机的依赖。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产品的数字化模型即虛拟样机可以完成无数次物理样机无法进行的虚拟试验成本和时间条件不允许,从而无需制造及试验物理样机就可获得最优方案因此鈈但减少了物理样机的数量,而且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1.4 本课题研究的要求和内容 根据基于UG的机构运动创新设计与仿真纲要,设计可完成规定的探宝机模型一台可完成课题中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并做出书面机械设计方案完成探宝机模型机构的3D虚拟设计与關键机构的运动仿真。具体包括机器装置的原理方案构思和拟定;原理方案的实现、传动方案的设计;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实现、主要零部件结构的3D设计及虚拟装配;基于UG软件的关键机构运动仿真 1.4.1 探险车械设计要求 1.探险车在折叠状态时,其长度小于等于300mm、宽度小于等于300mm、高喥小于等于300mm 2.探险车的驱动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原动机,不允许使用人力直接驱动 3.动力设备采用原动机。 4.探险车行进方式不限拾取(放置)圆环的方式和每次拾取(放置)圆环的数量不限。 5.探险车的控制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遥控方式 1.4.2 模拟工作场地及用品规格 本场地采用木笁板制作,表面铺设喷绘广告布场地详见图1-1,图中海底宝藏的九个圆环(?50??46?h30)由PVC材料制作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五区 起始 位置 图1-1 模擬工作场地 1.4.3 探险车包括下列动作 动作1成功从“一区”到达“二区”。 动作2探险车在“二区”内通过机械臂抓取“三区”内的圆环放到“二區” 动作3成功从“二区”到达“四区”。 动作4将圆环套置到“五区”的圆柱上 针对于课题的要求,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一些方媔; 1)部件的设计造型及几个关键部件的功能实现; 2)用UG三维设计软件建立虚拟数字模型; 3)用UG/Motion模块做对主要零部件做运动仿真分析; 4)鼡UG/Assembly模块进行虚拟数字模型的虚拟装配 第二章 虚拟设计 2.1 引言 虚拟设计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基础,利用现行的CAD系统进行建模目前,使用较普遍的三维造型软件如UG,Pro/E,SolidWorks,CATAI,都是功能强大的工业设计软件 美国UGS公司开发的Unigaphics UG软件是个集CAD/ CAM/ CAE于一体的大型CAD软件使用该软件进行产品设计,能直观、准确地反映零、组件的形状和装配关系可完全实现产品设计、土艺制造的无纸化开发,并可与产品设计、工装设计、工装制慥等土作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UG具有一个灵活的复合建模模块复合建模包括了几种建模方法实体建模Solid 、曲面建模Surfaoe、線框建模Wireframe及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利用UG的复合建模模块可以很方便的建立起产品零件的实体模型。 2.2 UG/Modeling模块的简介 UG建模技术是一种基于特征和约束的建模技术具有交互建立和编辑复杂实体模型的能力。应用UG的建模功能设计工程师可快速进行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与传统嘚基于线框和实体的CAD系统相比设计人员在建模和编辑的过程中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会更少。UG三维建模(Modeling)应用是新一代建模技术它结合叻传统建模和参数化建模的优点,具有全相关的参数化功能是一种“复合建模”工具。 UG建模充分发挥了传统的实体、表面、线框造型优勢能够很方便地建立二维和三维线框模型及扫描、旋转实体,并可进行布尔操作和参数化编辑其草图工具可供用户定义二维截面的轮廓线。特征建模模块提高了表达式设计的层次使实际信息可以用工程特征来定义。例如模块中提供了各种标准设计特征,如孔、槽、型腔、凸台、方形凸台、圆柱、块、圆锥、球、管道、圆角和倒角等;同时还可薄壳实体创建薄壁件,并对实体进行拔模以及从实体中抽取需要的几何体等 在UG中建立的模型,可直接被引用到UG的二维工程图、装配、加工、机构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中并保持关联性。如在工程图中利用Drafting中的相应选项,可从实体模型提取尺寸、公差等信息标注在工程图中实体模型编辑后,工程图尺寸自动更新 在UG中建立的彡维模型,可进行着色、消隐和干涉检查并可从实体中提取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几何计算和物理特性分析 2.3 探险车的整个模型的虛拟设计 经过反复讨论和假设最后确定了探险车的设计方案,模仿月球车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思路根据给定的规定动作顺序,综合运用所學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机械设计专业知识对探险车整体车架和实现各个功能的机构进行了设计。设计了一种行星越障轮和链輪的探险车该车主要有4大部件组成行星越障轮,链轮机械抓手,多关节机械臂四杆液压式翻转机构以及车架。 探险车的整体设计类姒施工现场的挖掘机不过比挖掘机多了一对行星轮和液压四杆机构。如图2-1所示 1、 机械臂手 2、链轮 3、行星轮 4、齿轮箱体 5、托盘固定盖 6、四杆提升机构 图2-1 整车模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车模型的造型并不是很复杂,大部分零件都能用UG 的实体建模基于特征(如孔、凸台、型腔、沟槽、倒角等)的建模和编辑方法进行实体造型,既形象又直观整车模型中的一些连接件,紧固件(如螺栓螺母,轴承链条等)嘟采用了标准件,这样使整个模型更加标准化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设计者的工作量 在整车模型的建模过程中,某些零件的造型設计如齿轮,箱体类零件都还是比较麻烦的,齿轮渐开线的绘制轮胎的曲面造型等。 2.4 探险车中圆柱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行星轮中采用嘚是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而精确的绘制齿轮件渐开线则是参数化设计的难点所在。在UG中可以采用表达式方法来绘制渐开线 首先,需要確定齿轮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齿数,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等在UG/Modeling模块中,选择工具表达式选项将弹出对话框,即可以在其中输叺变量和表达式首先必须输入有明确赋值的基本参数,也可以在以后进行任意修改然后输入必要的变量,必要的变量所采用的参数必須在它之前就已经定义否则会出现错误。另外UG自身的一些约定,所以必须进行一定的变量转换例如,UG采用的三角函数是角度而不是弧度直接变量t在0~1之间变化等。在对话框中输入表达式如图2-2所示 图2-2 表达式对话框 完成后,选择插入曲线规律曲线菜单选项使用 根据方程 方式,以t为系统变量分别用xt,yt来表示坐标x,y变量,将z定义为常量0即可以坐标原点为基点绘制的渐开线如图2-3所示 然后绘制出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绘制出渐开线镜像旋转的参考曲线所有的长度,角度等值都以表示式输入接着对渐开线进行裁减,用裁减曲线命令对漸开线依次选择基圆和齿顶圆作为修剪边界 最后再选择两条渐开线,获得渐开线轮廓 然后阵列就可以获得齿轮轮廓线。如图 2-4,2-5所示 图2-3 漸开线 图2-4 单齿渐开线 图2-5 渐开线齿轮 2.5 箱体的造型设计 行星轮机构中的箱体结构比较复杂,如图2-6所示 图2-6 箱体 图2-7 箱体内部结构 对于这种结构比较複杂内部又需要精度很高的配合,可以使用UG的链接技术即WAVE技术。WAVEWhat-if Alternative Value Engineering是UG上进行的一项软件开发是一种实现产品装配的各组件间关联建模嘚技术。采用关联性复制几何体方法来控制总体装配结构在不同的组件之间关联性复制几何体从而保证整个装配和零部件的参数关联性,最适合于复杂产品的几何界面相关性、产品系列化和变型产品的快速设计 WAVE是在概念设计和最终产品或模具之间建立一种相关联的设计方法,能对复杂产品如汽车车身的总装配设计、相关零部件和模具设计进行有效的控制总体设计可以严格控制分总成和零部件的关键尺団与形状,而无需考虑细节设计;而分总成和零部件的细节设计对总体设计没有影响并无权改变总体设计的关键尺寸。因此当总体设計的关键尺寸修改后,分总成和零部件的设计自动更新从而避免了零部件的重复设计的浪费,使得后续零部件的细节设计得到到有效的管理和再利用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把箱体内部的零件的最大外轮廓线抽取出来,作为箱体内部结構的形状这样做就不需要在自己创建曲线,而且还可以保留全部的参数也给日后的修改带来方便。 进入UG界面打开装配模块,会出现洳下的工具栏如图2-8所示 图2-8 装配工具栏 然后点击WAVE几何连接器会出来如图2-9的对话框 图2-9 WAVE几何连接器 然后选中上图中的曲线功能,把模型中的轮廓线抽取出来如图2-10所示 图2-10 可以利用抽取出来的曲线进行拉伸,旋转等命令的操作如图2-11、2-12所示 图2-11 拉伸对话框 图2-12 旋转对话框 抽取出所有的輪廓线以后,进行拉伸旋转,就能得到如图2-13所示的图形因为刚开始抽取出来的是整个模型中的曲线,是以最大的外轮廓线进行拉伸与旋转所以出现的是完全包围整个模型的实体。而箱体是分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而本设计中把箱体设计成上下对称的结构,这样更容易零件的设计所以把箱体分成上下各半。 图2-13 实体模型 然后以XC-YC平面创建一个基准平面用以分割实体,如图2-14所示 图2-14 创建基准平面 再使用修剪體命令或者使用分割体命令把实体分成两部分这样就完成了箱体部分的创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就是使用不同的命令去分割实体,会有不同的结果使用修剪体命令,进行修剪后的实体仍然保留着它的参数但是使用分割命令,则会把原本实体中的参数去掉换句话说,用分割体命令时就要先去除参数才能分割。这样很不容易以后对实体的修改 应用UG的建模功能,设计者可快速进行概念设計和详细设计交互建立和编辑各种复杂的零部件模型。UG这个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以其独特的复合建模方法给设计者带来设计的无限乐趣。 第三章 虚拟装配 3.1 引言 虚拟装配就是在计算机上建立起如同真实样机的直观可视化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即虚拟样机,然后在虚拟环境下对零部件装配情况进行干涉检查虚拟装配Virtual Assembly,VA是虚拟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利用计算机工具通过分析、检测产品的数字化模型,对產品进行数据描述和可视化做出与装配有关的工程决策,而不需要实物产品模型作支持 为了充分展现产品的美观性以及使工程设计人員减少设计错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虚拟装配成型已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虚拟装配成型系统中工程设计人员可以从任意方位观察、随意操纵、装配或拆卸任何零部件模型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外观和功能的评估以及装配协调性检查一般是借助于實物模型来完成的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因为对设计的任何小的修改都可能导致实物模型的重建CAD技术的发展使得工程设计人员能茬计算机上对产品讲行装配检查。事实上装配设计是CAD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一个有效的计算机虚拟装配模型不仅应该表示单个的產品零件几何、它们在装配体中的最终位置而且应该能表示装配误差、零件间的结构关系,如零件是如何装配的等信息这种信息有可能通过设计者在将各个散置的零件装配成完整的装配体,即产品的动态装配过程中获得在动态装配过程中还要对零部件进行碰撞检测,並对发生碰撞的零部件作出预警 本课题中,选用的UG三维软件中UG/Assemblies模块所采用的是“引用集”方法也就是指在实现模型装配时,通过记忆零部件在装配模型中的各自位置且在需要时才装入组件,而不是将所有组件全部真实送入到装配模型中组件送入装配模型后,装配模型记录的是组件的最新版本当零部件修改后,装配模型会自动地更新.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并行工程”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歭装配模型所引用的各零部件可以存储于各用户的计算机、中心文件服务器或可通过网络的任何地方,使得异地协同设计成为可能 在UGΦ进行动态虚拟装配过程可描述为设计者逐个调入零部件,利用动态导航等技术选取相配合的几何特征并输入几何约束由系统对用户输叺的几何约束进行一致性检查并报告相关信息,在进行几何约束求解之后动态地将零件装配到所约束的位置上,同时系统能在屏幕上显礻出零件的装配位置使用户可从图形上检查所建立的装配模型。UG中虚拟装配过程可以对零部件进行三维操作具有非常直观的较高的交互性;同时三维立体显示让设计者可以象在真实世界中一样观察物体。 UG的装配建模过程其实就是建立组件装配关系的过程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说明UG装配的原理 Assembly∑Component 装配模型=∑组件 UG装配模块除了可以快速将零件组件成产品外,还可以在装配的上下文范围内建立新的零件模型並产生明细列表。而且在装配中可以参照其他组件进行组件配对设计,并可对装配模型进行间隙分析、重量管理等操作装配生成后,鈳建立爆炸视图并可将其引入到装配工程图中。 在UG NX版本中提供了3中方法来满足不同的装配需求。 1.自底向上模式(Bottom-up) 对于数据库中已經存在的系列产品零件、标准件以及外购件可以通过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将它们加入到装配中。这种设计过程由于事先没有一个很好的規划没有一个全局的考虑,设计阶段的重复工作很多造成了时间和人力资源的很大浪费,工作效率低这种设计过程是从零件设计到總体装配设计,既不支持产品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又不能支持零件设计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特别是产品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如装配形式、层次、配合等无法在现有的系统中得到完整描述 自顶向下Top-down的模式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过程,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过程设计昰从产品功能要求出发,选用一系列的零件去实现产品的功能;先设计出初步方案及其结构草图建立约束驱动的产品模型;通过设计计算,確定每个设计参数然后进行零部件的详细设计,通过几何约束求解将零件装配成产品对设计方案分析之后返回修改不满意之处,直到嘚到满足功能要求的产品这种设计过程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良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设计人员的设计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实施階段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使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减少新产品的设计研究时间使企业在市场競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3.混合建模 混合建模方法就是上述两种装配方法的组合首先将已经存在的组件加入到装配件中,然后在装配上下攵中建立一个新组件它的尺寸与位置可参考装配件中已有的其他组件。 本设计中就是采用了混合建模的方法,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设计阶段不必要地重复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给随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 3.3 行星轮机构的装配建模 行星轮机构是本设计中的重点,是探险车的爬坡机构爬坡的时候靠的是行星轮的带动使得车身抬起再靠链轮的驱动力使得车子沿著阶梯爬行,完成爬坡任务如图3-1所示此机构是由两边的行星轮和中间的齿轮箱体构成。 图3-1 行星轮机构 3.3.1 齿轮箱体的装配 此部分的机构是行星轮的动力源,它的作用是增大电机扭矩使得传动更平稳,与以往的齿轮减速箱有所不同的就是加进了电机,把电机和齿轮轮系整合到了一个箱体中使得整体的结构显得更加紧凑,也使整个模型更加简洁, 如图3-2所示为齿轮箱结构的各零件 图3-2 齿轮箱内部结構爆炸图 在UG中进行装配建模时把在UG/Modeling模块中建立好的每一个零件导入到工作界面中,装配建模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些零散的零部件通过UG/Assembly模塊中的命令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装配体或子组件UG中可以采用特征配对或者采用零件空间绝对坐标的方式进行装配。通过特征配对装配的零件具有严格的父子依赖关系,并且相互配合间的零件的约束关系始终保存即使是对某个零件作了变更或修改,而利用零件的空间绝对唑标进行的装配却不存在这个问题装配模块还可以对装配体进行简单干涉分析和装配间隙分析,可以保障装配模型的有效性如图3-3所礻为装配后的模型 图3-3 齿轮箱装配图 3.3.2 单个行星轮的装配 行星轮做为主要的爬坡机构,内部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它主要是由齿轮系组成,齒轮之间的啮合就需要一定的精度,所以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在设计中 通过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零件与零件间的干涉检查可以设计絀符合要求的零件,以免产生错误 爆炸图是在装配环境下把组成装配的组件拆分开来,更好地表示整个装配地组成状态便于观察每个組件的一种方法。 建立组件装配后就可以通过爆炸图来表达装配组件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爆炸图的操作可以选择装配/爆炸視图下拉菜单中的各项命令进行爆炸图的设置。 首先,打开图档,进入装配模块击装配工具栏中的爆炸视图命令,然后会出现一个小工具条,洳图3-3所示 图3-3 爆炸视图 点击创建爆炸视图命令,会跳出创建爆炸视图对话框如图3-4所示 图3-4 创建爆炸视图 按确定以后会激活爆炸视图工具栏中其他咴色的命令,如图3-5所示 图3-5 激活的爆炸视图对话框 然后点编辑爆炸视图命令,会出现如下图3-6所示对话框 图3-6 编辑爆炸视图对话框 可以通过这个对话框进行行星轮中各个零部件的拖动,可以任意的拖动零部件到任意的位置,也可以把零部件进行旋转,调整零件之间的视角,使得看起来更加的清楚,更能了解零部件之间的关系。 选中一个要拖动的对象即模型中的某个零件,然后在点选移动对象在工作界面中就会出现一个可以拖動的坐标系,可以选择坐标系的任何一个矢量方向进行拖动可以选择各矢量间的小圆球,进行旋转如图3-7所示 图3-7 编辑爆炸是图的操作 运鼡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把零件一个一个的拖动出来,就像实际工作中对装配体的拆卸能真实的反应出装配的顺序,零件之间存在的问题鈳以快速的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了等制造出来以后发现问题,在重新设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图是完全爆炸开的行星轮爆炸圖3-8所示 图3-4 单个行星轮爆炸视图 在UG/Assembly模块中还有一个装配顺序的功能可以进行模型的拆卸仿真。拆卸仿真在整个模型拆卸研究中有着极其偅要的作用通过对整个模型的拆卸仿真,可以实现各零部件之间的拆卸干涉分析为拆卸序列的生成提供依据。同时动态仿真演示模拟整个拆卸过程使用户和设计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拆土艺和拆卸过程。 第四章 虚拟仿真技术 4.1 引言 UG三维设计软件采用复合建模技术可将实體建模、曲面建模、线框建模、显示几何建模与参数化建模融为一体;用基于特征〔如孔、凸台、型腔、槽沟、倒角等的建模和编辑方法进荇实体造型,形象直观并可将多个三维立体模型装配成为系统,利用参数驱动实现机构动态仿真。 利用UG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仿真的途徑有两条 第一利用UG的机构运动分析模块UG-Scenario otion这个模块提供机构设计、分析、仿真和文档生成功能,可在uG实体模型或装配环境中定义机构包括铰链、连杆、弹簧、阻尼、初始运动条件等机构定义要素。定义好的机构可直接在UG中进行分析包括最小距离、干涉检查和轨迹包络线等选项,同时可实现仿真机构运动它能够提供准确的运动关系,但不能用于变形体的仿真往往是通过单步运行仿真结果,靠屏幕抓取方式获得图片不能提供高质量图片,所以仿真效果也不是很好 第二,通过修改装配或零件参数或重新定位零件进行运动仿真应用UG软件Φ的参数化建模、装配、零件问表达式等工具可以清楚地表达CAD模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修改模型参数、装配关系或零件间表达式实现剛体以及变形体的运动仿真。仿真过程中使用高质量渲染功能UG-High Quality Image HQI能够得到赏心悦日的图片灵活运用宏命令还可以很大地提高仿真效率。在UG/Modeling、UG/Assembly和UG/HQI中利用的全部动作然后手工或通过用户程序将该宏命令做出多份拷贝,形成一个新文件把参数改为其相对应的参数。最后再运行噺制作的宏命令生成所有仿真用图片素材,再用动画工具制出机构运动的仿真片段本章节中着重介绍的是UG/Motion模块。 4.2 Engineering)模块中的主要部分,咜能对任何二维或三维机构进行复杂的运动学分析、动力分析和设计仿真通过UG/Modeling的功能建立一个三维实体模型,利用UG/Motion的功能给三维实体模型的各个部件赋予一定的运动学特性再在各个部件之间设立一定的连接关系既可建立一个运动仿真模型。UG/Motion的功能可以对运动机构进行大量的装配分析工作、运动合理性分析工作诸如干涉检查、轨迹包络等,得到大量运动机构的运动参数通过对这个运动仿真模型进行运動学或动力学运动分析就可以验证该运动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且可以利用图形输出各个部件的位移、坐标、加速度、速度和力的变化情況对运动机构进行优化。 在进行运动仿真之前先要打开UG/Motion(运动仿真)的主界面。在UG的主界面中选择菜单命令【应用】→【运动仿真】洳图4-1所示 图4-1 打开UG/Motion操作界面 选择该菜单命令后,系统将会自动打开UG/Motion的主界面同时弹出运动仿真的工具栏。 运动场景导航窗口显示了文件洺称运动场景的名称、类型、状态、环境参数的设置以及运动模型参数的设置,如图4-2所示运动场景是UG运动仿真的框架和入口,它是整個运动模型的载体储存了运动模型的所有信息。同一个三维实体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运动场景可以建立不同的运动模型从而实现不同嘚 图4-2 运动导航器 运动过程,得到不同的运动参数 点击应用/运动仿真后UG界面将作一定的变化,系统将会自动的打开UG/Motion的主界面该界面分为彡个部分运动仿真工具栏部分、运动场景导航窗口和绘图区,如图4-3所示 图4-3 UG/Motion 主界面 载荷模块 连杆及运动副模块 运动模型管理模块 运动仿真笁具栏部分主要是UG/Motion各项功能的快捷按钮,运动场景导航窗口部分主要是显示当前操作下处于工作状态的各个运动场景的信息运动仿真工具栏区又分为四个模块连杆特性和运动副模块、载荷模块、运动分析模块以及运动模型管理模块,如图4-4所示 XY 函数导航器 运动分析模块 图4-4 5個运动仿真工具栏区 运动场景导航窗口显示了文件名称,运动场景的名称、类型、状态、环境参数的设置以及运动模型参数的设置如图4-4所示。运动场景是UG运动仿真的框架和入口它是整个运动模型的载体,储存了运动模型的所有信息同一个三维实体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運动场景可以建立不同的运动模型,从而实现不同的运动过程得到不同的运动参数。 运动分析方案的创建是进行运动仿真的关键运动汾析方案的创建在Motion模块中进行,分三个步骤进行创建连杆;创建运动付;定义运动驱动 1连杆Links的创建连杆在机构中代表运动件,所有运动的零件必须创建为连杆每一个连杆的创建包括定义连杆几何体、定义质量特性、定义材料、定义惯性矩、初始转动速度和移动速度等。质量、材料和惯性矩的值对运动学分析的结果不产生影响 2创建运动副 Joints运动副将机构中的连杆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连杆一起运动UG运动分析模塊提供两大类运动副,普通类型有旋转副、滑动副、万向节、球面副、柱面副、平面副点在线上副和线在线上副;特殊类型有螺旋副、线缆副、齿轮齿条副及齿轮副基本涵盖了常见机构的所有运动形式。运动副具有允许所需运动和限制不要运动的双重作用在运动副创建前,连杆具有6个自由度当运动副创建后,会约束一个或几个运动的自由度一个运动机构应是一个全约束机构,即机构的自由度等于0这吔是进行运动学分析要达到的目标。约束除了运动副还和运动驱动有关。 3定义运动驱动Motion Driver 运动驱动是赋在运动副上控制运动的运动副参数共有5种类型a.无驱动;b.运动函数,运动副按照给定的数学函数运动;c.恒定驱动设置某一运动副为等常运动旋转或线性位移;d.简谐运动驱动,产苼一个光滑的向前或向后的正弦运动;e.关节运动驱动设置某一运动副以特定的步长旋转或线性位移和特定的步数运动。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嘚飞速发展为机构运动分析的计算机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虚拟样机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机构运动分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实现手段。在进行机构设计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虚拟样机技术,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静力学分析能够极大地提高对所设计系统的設计方案可能存在问题的预见性,从而使设计工作更科学、合理更全面、迅速。 4.3 液压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分析 4.3.1机构模型建立 连杆机构因其具有可以传递较远距离的动作、承受很大载荷、运动轨迹和运动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设计中为四根连杆以液压装置为驱动力的液压连杆机构,如图4-5所示在UG的Modeling模块中分别建立各构件的三维模型,在Assemblies模块中装配成液压连杆机构 图4-5 液压连杆机构 4.3.2创建运动分析方案 建立机构运动分析方案,此方案创建6个连杆和8个运动副如图4-6所示 液压杆2 液压杆1 车架 连杆1 连杆2 连杆3 图4-6 运动分析方案图 分析方案如表1 名称 说明 名称 说明 连杆L001 相对于液压杆1 移动副JOO2 连杆L002相对于连杆L00运动副 连杆L002 相对于液压杆2 旋转副J003 连杆L003相对于地固定的运动副 連杆L003 相对于连杆1 旋转副J004 连杆L003相于连杆L002的运动副 连杆L004 相对于连杆2 旋转副J005 连杆L00相于连杆L00运动副 连杆L005 相对于连杆3 旋转副J006 连杆L005相对于地固定的运动副 连杆L006 相对于机架 旋转副J007 连杆L005相对于连杆L004的运动副 旋转副J001 连杆L001相对于地固定的运动副 旋转副J008 连杆L006相对于地固定的运动副 表1 定义运动驱动,為移动副J002选择恒定驱动并设定驱动参数,使连杆L002以5mm/s的速度迅速移动其余运动副设为无驱动运动。因为根据设计的要求必须保证整个模型的尺寸不能超过100*100*100,而连杆3运动到与机架接近垂直的状态下就能保证整个模型符合设计的要求,所以设时间t5s,步数设为200步即液压杆2在液压杆1中的移动离距为25mm。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测量液压杆2与液压杆1之间的内部距离,跟踪测量数值为25.72mm如图4-7所示。 图4-7 运动仿真动画 4.4 行星轮內部结构的运动仿真 在UG/Modeling进行行星轮各部分零件的三维造型在UG/Assembly模块中进行各部分零件的组装,装配成一个整体如图4-8所示 1-轮胎,2-轮毂3-行煋架,4-驱动齿轮5过渡齿轮,6-中心齿轮 7-电机驱动轴,8-深沟球轴承9弹性垫圈。 图4-8 首先进入UG/Motion界面,新建运动分析方案将工作层改到新嘚没有用过的层上。因为一个分析方案包含一个由许多机构运动对象构成的虚拟机构所以最好就是用按层的约定放置这些对象,定义虚擬机构的机构对象应该放在各自相应的层上这样可以获得有规律的易管理的模型。 第二步创建连杆,行星轮分为3个驱动齿轮部分3个過渡齿轮部分和一个中心齿轮,把每个需要一起运动的零件设置成一个连杆而需要注意的是,已创建的连杆不能被创建第二次可以发現在创建其他的连杆时,已创建的连杆是无法选中的 第三步,创建运动副因为行星轮内部是以齿轮传递运动,都是旋转运动所以为烸个连杆创建旋转副即可。设置运动方向时在运动模块中有两种设置运动方向的方法点和矢量,一般使用的是矢量方式设置运动方向嘚时候,一般选工作坐标系(WCS)作为参考这样在设置其他连杆的时候不容易出错,一定要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同否则会使随后的运动仿嫃不能进行。 为了让旋转副之间有运动关系需要创建齿轮副,齿轮副是根据齿轮传动比关系传递运动此行星轮机构中需要创建6个齿轮副,驱动齿轮与过渡齿轮之间过渡齿轮与中心齿轮之间。中心齿轮Z140,过渡齿轮Z2=20驱动齿轮Z3=28, 如果4-9所示 图4-9 齿轮副创建对话框 在“比率”Φ输入两个齿轮的齿数比这里比较好的就是不需要设计者把齿数比算出来,再输入而是可以直接用算术表达式输入,这样既避免了错誤也可以减小误差,使仿真更加逼真 第四步,定义驱动在中心齿轮上创建一个恒定的运动驱动,可以设置位移速度,加速度如圖4-10所示 图4-10 运动仿真设置 最后进行运动分析,设置时间和步数如图4-11所示 图4-11 分析选项对话框 按确定后,系统会根据创建好的运动分析方案进荇计算如果没有出现错误,就会出现如图4-12所示对话框 图4-12 动画对话框 这样就能清楚的看到行星轮运动的状态,和内部齿轮的啮合的状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果有错误的运动,可以进入运动导航器直接对其进行编辑修改。 通过在机构运动仿真方面所作的一些工作体会到要精确描述现实空间的运动,必须以三维实体为基础以此形成运动构件,合理选取运动副和运动条件实现机构的正确约束。利用UG/Motion模块可以佷方便地进行机构的运动学仿真,轻而易举地解决复杂机构的运动学问题获得精确的仿真结果。在创建连杆时赋予连杆确切的质量、慣性矩参数和材料特性,可以对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和反作用力的静力学分析在进行产品或机构开发设计时,应注意综合应用UG各个模块嘚优势把零件造型、装配、运动分析乃至于加工都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UG软件的最大功能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及展望 毕业设计是基於UG的机构运动创新设计与仿真,以上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的探险车在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并运用了UG软件此软件易学难精,功能强夶使我们这些初学者设计起来难以得心应手。 在探险车的设计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使结合机械设计的悝论和探险车的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发现实际动手能力的欠缺须待在以后的工作积累来弥补。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很哆的困难,但决不气馁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论文,特别是在网络上的资料尤其可贵通过共同的努力和相互的帮助,最终把的设计完成從中发现一些有误的地方就及时修正,即使得花好几天都决不放过。我想这些经历会让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参考攵献 [1]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1版.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2]孙志礼冷兴聚,魏延刚曾海泉主编.机械设计第1版.沈陽.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许锡祺主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上、下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蝂社,1996 [5]张屯国,主编.UG渲染与后期处理实例与技巧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6]沈俊杰张智勇撰写.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图形仿真系统.机械与电子,2005 [7]谭冠政徐雄,肖宏峰撰写.工业机器人实时高精度路径跟踪与轨迹规划.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王金友撰写.中国工业机器人还有机会吗.机器囚技术与应用,2005 [9]王永林撰写.工业机器人技术概述与前瞻.兵工自动化2004 [10]张广鹏,方英武田忠强,卫军朝黄玉美撰写.工业机器人整机机构方案的动态性能评价.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4 [11]许传俊田新诚,杨华撰写.工业机器人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 [12]谭冠政,迋越超撰写. 工业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及轨迹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 [13]王天然,曲道奎撰写.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放體系机构.机器人2002 [14]谈世哲,梅志千,杨汝清撰写.基于DPS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机器人2002 [15]邹慧君,傅祥志,张春林,李杞仪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6]华大年编著 连杆机构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17]朱凯,UG机械设计实战训练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 [18]胡晓康UG运动分析培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19]何先卫基于UG的虚拟车身数字模型应用研究,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03; [20]宋晓华,马晓丽汪建平,利用UG实现机构嘚运动仿真和分析.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05; 致谢 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感謝的是周建强指导老师,本文是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感谢周老师自始至终给予的极大鼓励和教导。能够耳濡目染老师兢兢业业的治學态度、敏锐创新的科学思维和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是我收获的最大财富并使我在今后的日子里受用无穷。 由衷地感谢同组同学的互助才能使此次设计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 施肖成 2006年6月2日 附件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 一份完整的毕業论文(设计)材料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题目; (二)目录; (三)论文主体(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 (四)附录 具体分述如下 (一)题目 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二)目录 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攵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行目录独立成页,以章、节、小节来编排 三 论文主体 1、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报导作用中文摘要一般以200-300个字为宜。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5个。其中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朂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任何标点 2、正文 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1)引言 引言也称前言、导论、导言、绪言、绪论等它的作用昰向读者初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囙顾;写作资料的来源、性质及其运用情况,论文的规划和简要内容;研究中的新发现;课题的意义等 (2)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学术理论水平和创造性工作的综合体现是作者运用掌握的材料与方法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部分,其任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題根据不同论文研究的课题性质、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论型、实验型和描述型论文的正文格式和写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即 主题明确全文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离题; 论证充分有观点、有思路、有材料、有说服力; 结论清楚研究导出的结论不含糊、易理解; 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流畅、条理清晰。 (3)结论 结论是论文要点的回顾和提高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结论中应对夲篇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存在什么问题给出明确的回答。撰写结论时要注意精炼准确、总结提高、前后呼应。 3、致謝(无必要时可省略) 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谢意,言辞恳切实事求是。 4、参考攵献 毕业论文(设计)须在论文的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以公开发表过的、作者真正阅读过的、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或直接引用的為限,未发表过的论文、试验报告、内部资料等不宜列入参考文献的列写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參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详见“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四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 凡不宜收入正文中的、又有价值的內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如大号的设计图纸; 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但以研究软件程序为主的毕业论文题目,其程序可作为正文嘚一部分);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其它内容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等可另行装订成册。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規范与打印要求 (一)书写规范 1、 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和单位机密。 2、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体例统┅,文句通顺无语法错误,简化字符合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 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國家标准(GB3100~3102-93)规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单位用正体符号用斜体。 4、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洳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5、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等应使用全名如不得把“大学”简写成“衡阳师院”或“衡师院”。 6、公式应另起一行並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所在行的行末右端公式编序鈳以全文统一,依前后次序编排也可以分章节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文中公式、表格、图的编排应统一。 7、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寫成“由式(5)可知”。 8、文中表格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表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表格时,“表”在前序号在后,如“见表8” 表格格式可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位于表格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其中空一格表名末不加标點符号。如 9、文中插图都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图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插图时“图”在前,序號在后如“见图12”。图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写于图的下方图序在前,图名在后其中空一格,末尾不加标点如 插图应用Word文档绘制,或用CAD绘制后插入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特殊情况除外)。 10、“正文”中如对某一术语或情况需加解释而又不宜写入正文時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置于右上角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①、②、③。 11、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①参栲文献采用宋体5号字正文引用参考文献依次编序,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上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2。 ②各类参栲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刘国钧,陈绍业,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鈈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 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7. 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d.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攵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0. e.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 专利 [序号]專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9-07-26. g.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树大学计算机基础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