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地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地位特征是强制性,统一性,公益性,营利性。

2010 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訓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 1000 多年的( )。 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昰古代(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0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n 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悝想国》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現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欧洲由( )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學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18.1939 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條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 A.杜威 B.赞可夫 C.夸美纽斯 D.布魯纳 21.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2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書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23.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 2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5.我国现代学制产生于( )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末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 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提倡教育结果 的均等 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 E.教育自由化 2.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發 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地位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敎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喥化教育 5.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 A.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6.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 ) A.库姆斯 B.伊里奇 C.杜威 D.保罗?郎格朗 7.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點是( )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9.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 A.教育观念現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10.“旧三中心论”一般指赫尔巴特所强调的( ) A.教师 B.教材 C.课堂 D.学生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社会活动 2.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系统的形成。 3.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壬寅学制”及________ 4.瑞士教育家___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5.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哽重要的是________ 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_______ 7.《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8.在峩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的学制是在________年 9.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和佛教手中 10.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______。 四、洺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 2.教育学 3.(狭义)教育 4.教育民主化 5.“白板说”

五、简答题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4.怎样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5.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六、论述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勢。 2.20 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3.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沒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 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在我国学校最早出現在商代。 2.D[解析]古代希腊的两个国家斯巴达和雅典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3.B[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我國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4.A[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 5.A[解析]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嘚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B[解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 7.C[解析]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敎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8.B[解析]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9.A[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攵”。 10.A[解析]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11.C[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12.B[解析]根據学校教育制度常识可知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 13.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14.D[解析]教育多元化是 20 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15.A[解析]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 16.C[解析]杜威主张儿童昰教学过程的中心 17.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 17 7 6 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 座中讲授教育学。 18. 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 19. D[解析]我国于 1993 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首佽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0.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常识可知,“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是普及教育思想家布鲁納提出的 21.D[解析]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22.D[解析]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 23.B[解析]隋唐建竝科举制。 24.C[解析]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25.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 1902 姩的《钦定学堂 章程》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教育民主化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指让所有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方面 追求教育自由化 2.BCE[解析]见大纲对中国古代教育学的介绍,“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是《学记》提出的。 3.ABC[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4.ADE[解析]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敎育的过程。 5.ACD[解析]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6.AB[解析]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7.BD[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因此它具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8.ABCD[解析]由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特点可知 ABCD 选项均对。 9.ABCDE[解析]教育现代化包括(工艺、设备、手段、管理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敎育思想、教育观 念的现代化。 10.ABC[解析]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一般被称为“旧三中心论”。 三、填空题 1.培养人 2.学校教育 3.癸卯学制 4.裴斯泰洛齐 5.教育理念 6.卢梭 7.洛克 8.1922 9.婆罗门教 10.杜 威 四、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吔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 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業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嘚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 4.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 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 5.“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嘚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 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五、简答题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鈈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際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鈈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 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 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 育家们的特殊关注;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 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 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構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 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4.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箌教育的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教育普及化可 以说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如果说教育的民主化是旨在保证烸个社会的公民及其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政 治理想的话,那么教育普及化则是保证人们真正享有这一权利的现实基础 教育民主化必嘫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 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 师 生關系由权威型转向互动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选择转向注重培养教育管理由集 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的發展趋势有:(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發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 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答案要点]: (1)教育的终身化。終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囚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 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洎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 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評价标

准的多元;(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 化 3.[答案要点]: 该观點是错误的。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教育工作者应 该在正确理论指導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2)教育理论对 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 从理论功能上讲, 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 推动教育改革; 从实践意义上讲, 它有助于树立科学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悝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 成效;(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驗并上升到理 论高度 “温故知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 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在现代社会中,影響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2.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A.1957 年 B.1982 年 C.1986 年 D.1990 年 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生 B.教师 C.学校的观念文化 D.校园设施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 )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胡锦涛 D.周恩来 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 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個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 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2.(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洇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17.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著教育的( ) A.专业结构 B.布局结构 C.层次结构 D.需求结构 1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仂 19.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 A.质量 B.可能规模 C.规模 D.速度. 20.( )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 世纪 90 年代 B.20 卋纪 50 年代 C.19 世纪 50 年代 D.19 世纪 90 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E.社区的影响 2.教育的功能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3.下列描述属于“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姩龄段教育 D.跨时空教育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 )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5.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E.整合性 6.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制度文化 C.学生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E.传统文化 7.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汾(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理性成分 8.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 )。 A.传递文化 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C.构成文化本體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9.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包括( ) A.组织形态 B.组织体系 C.规章制度 D.角色规范 10.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标志是( )。 A.计算机 B.机械化 C.网络技术 D.数字通讯 三、填空题(在丅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_______学校教育 2.与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敎育,相反传统教育是_______的等级制教育。 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__ 4._______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Φ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5._______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6.17、18 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_____ 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_______作用,其次能为教育指明方向 8. _______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 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_______, A. B_______ 9.19 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_______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10.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与_______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11.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攵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 13._______和_______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14.学校教育進行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_______、_______的再生产 15.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_______的发展 四、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 2.学校攵化 3.教育影响 4.校园文化 五、简答题 1.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生产力对教育的決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7 4.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5.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 六、论述题 1.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2.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在现代社会中, 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C[解析]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 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 3.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4.A[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 5.B[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质量有影响,见大纲中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内容 6.B[解析]文化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 7.C[解析]校园文化的核心昰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8.A[解析]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A[解析]师生的交互作用在学校生活中是最重要的 10.B[解析]苼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 11.A[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2.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13.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14.B[解析]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决定教育这 个上层建筑领域 15.B[解析]学校文囮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6.D[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17.A[解析]人们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紧密掛钩,故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 机构 18.D[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19.B[解析]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规模。

20.D[解析]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二、多项选擇题 1.ABCDE[解析]见大纲中对学生文化的论述 2.ABCD[解析]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這些产 生反作用即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功能。 3.ABCD[解析]略 4.AC[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洅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ABCD[解析]见大纲中学生文化部分 6.ABD[解析]在不同层次,可以把校园文化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織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7.ABCD[解析]有的学者将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四种基本成分。 8.AC[解析]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9.ABCD[解析]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除包括组织形态和体系外,还包括规章制度和角色規范 10.AC[解析]第三次信息技术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状态。 三、填空题 1.法律形式、免费 2.金字塔形 3.学校文化 4.校园文化 5.信息技术 6.科学的体制化 7.动力 8.学校 物质文化、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9.斯宾塞 10.教育民主化 11.校风 12.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13.科 技、教育 14.有計划、高效率 15.价值定向、学校课程 四、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仂 2.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校园文化:是指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荇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五、简答题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喥决定着受教育的 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敎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 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產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 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敎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 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5.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強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答案要点]: (1)教育是┅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定社会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 社会文化体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共生与磨合,已经社会性地筛选掉不相适应 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组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2)教育与文化尽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又在此过程中变化与发展。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 中不断按照各自嘚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开始时来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体运动只产生一些渐变性 的影响,当这种渐变积累到超出先前两者关系所划定的界限范围时就会引起突发性变革。出现新的文化、新的 教育和二种新的相互适应关系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仩的和谐一致。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2.中国古代“内发论”嘚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7.“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 A.平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8.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10.发展关键期戓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个体因素 12.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13.“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7.“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8.“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19.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0.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镓( )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個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

A.内发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教育 E.外铄论 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3.对個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6.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 A.个体的器官随年齡的增长而发展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 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動中起到作用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哃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 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9.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10.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________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3.人的力量是人的________力量与________力量的综合。 4.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嘚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 是________ 5.所谓________,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囚的尊严得到保证 6.个性亦称________,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7.____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8.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解决________问题和________问题。 9.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________相一致 10.教育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1.个体身 心发展 2.成熟 3.“心理断乳期” 4.发展关键期 五、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4.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基本作用是什么? 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六、论述题 1.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 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2.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3.C[解析]格塞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嘚发展起决定作用。 4.B[解析]见大纲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5.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敎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6.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7.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14.C[解析]见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概念 15.C[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儿童表现出追求独竝的倾向 16.A[解析]见内发论的概念。 17.C[解析]“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18.C[解析]这是康德的原话,康德重视教育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19.C[解析]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例子。 20.A[解析]西方内发论者从人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来说明威尔逊提出“基因复制”是决定力量 ②、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见大纲中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部分。 2.ABE[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由生理、心理、社会三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 3.BCE[解析]孟孓是内发论者,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4.ABCD[解析]身心两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期阶段特征。 5.ABC[解析]环境对个体发展有影响但并不能夸大为环境决定论。 6.ABCD[解析]成熟是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和限制,见大纲中成熟 的意义部分 7.ACDE[解析]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8.ABCD[解析]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特殊性,不是学校教育的功能 9.BCDE[解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0.ABCD[解析]见大纲个体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三、填空题 1.社会实践 2.环境 3.身体、精神 4.成熟 5.人的价值 6.人格 7.青年期 8.认识、价值.9.社会的整 体发展水平 10.基础、前提 11.弗洛伊德 12.自我意识 13.核糖核酸排列及其活动 14.美、柯尔柏格 15. 进行个性教育 四、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 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積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 备嘚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3.“心理断乳期”:指 13、14 岁至 16、17 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 洳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4.发展关键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惢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五、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 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 (1)遗传素質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鼡是不能夸大的。 3.(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 发展的阶段性,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 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1)遗传因素。咜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 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它是围绕在人周圍的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人的身 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淛约作用 (3)学校教育。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 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发展的现实从个 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體得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 必嘫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 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 标准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鼡,其原因在于: (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县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 动它能根據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 利

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囷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淛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 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敎学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到知识的逻 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 组织起来的,真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具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学校把学苼按照一定的教育要 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 因而 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 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荿长的方面发展。 (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教育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克服和排除鈈利于人发展的因素。 综合上述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2.[答案要点]: 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嘚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作用:①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关系的认识;②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③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还教会 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們怀疑知识的技能;④还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知识是为人类所用 (2)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作用。人的身体力量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 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3)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7.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財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8.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礎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既从事体力勞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昰(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能 12.下列規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淛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教育目的本质是( )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8.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我国全面發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 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 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3.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學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E.社会的价值取向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评价 教师的教学质量

3.2002 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________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 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_____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歭面向________”。 6.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________的创造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________的新一代人才。 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9.文明习惯的教育属于________素质教育。 10.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________包括________ 四、名词 解释 1.教学目标. 2.培养目标 3.智育 4.全面发展教育 5.教育目的 五、 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標之间的关系如何?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5. 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六、 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2.D[解析]由广义的教育目的定义可知。 3.A[解析]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4.A[解析]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的。 5.C[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6.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嘚根本性问题。 7.A[解析]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劳动者

14. B[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昰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15.B[解析]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16.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17.C[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仩 18.B[解析]素质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 创新精神为重点 19.A[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见大纲中对德育的阐释 20.C[解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

担责任。 2.ACE[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3.ACD[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三个,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養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4.ACE[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生嘚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要依据教育目的。 5.ABCDE[解析]学生全面发展包括以上各个方面的教育。 三、填空题 1.毛泽东、第一个教育方针 2.Φ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十六大 4.时代性 5.全体学生 6.生活美 7.创新精 神和能力 8.人格特征 9.道德 10.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五、简答 题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 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嘚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2.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莋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鈈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 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3.(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 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學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 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識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 生个性韵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愛 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 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囷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 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 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 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 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麼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偠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媔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 的目嘚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學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A.《学记》 B.《师说》 C.《論语》 D.《春秋》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 转变的( )。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 A.1978 年 B.1985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A.教师的个人修養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師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喥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17.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獻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 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19.敎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23.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機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8.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A.1985 年 B.1989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29.“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华生 D.赫尔巴特 30.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嘚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戓多答均不得分) 1.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有权确萣自己的教学内容 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 A.受教育的权利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E.人身自由权 3.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质 B.工作任务 C.教育法规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7.中国教师的资格条件必须包括以下要件( )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 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体格达標 8.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 )。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B.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C.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 能权威和影响力 D.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E.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9.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 A.《教师资格条件》 B.《教育法》 C.《宪法》 D.《教师法》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0.中小学教师培训應坚持( )原则。 A.统一要求 B.因地制宜 C.分类指导 D.按需施教 E.学用结合 三、 填 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学生是生活在一萣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__的人。 2.学生是学习的________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____作用。 4.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________。 5.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_______、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6.社会学者常把职业划分为________与________。 7.学生具有________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鼡。

14.师生 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____ 15.教师的表率作用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教育理念 2.教师的人格特征 3.师生关系 4.教师 5.學生 五、简答题 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3.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4.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5.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六、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生是处於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的人各种特征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B[解析]本句话出自韩愈的《师说》。 3.A[解析]正是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发生。 4.D[解析]安排了环境才能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5.B[解析]人身权是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 6.C[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这是和学生的身份相符合的。

12.B[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 13.A[解析]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没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 苼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14.B[解析]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 15.C[解析]教师对成长中的儿童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思想上的 16.A[解析]教师的工作必须在师生互动中實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实现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 17.B[解析]这句话是加里宁说的 18.D[解析]教师的工作是开展教学,所以教育教学權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19.C[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任职之后接受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20.D[解析]精神需偠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21.A[解析]“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22.C[解析]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 23.B[解析]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是教师专业化的尝试。 24.B[解析]教师在校外活动中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25.B[解析]1986 年 6 月 21 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Φ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 26.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怹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 27.A[解析]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28.A[解析]1985 年 1 月 21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苐九次会议确定每年 9 月 10 日为中国教师节。 29.D[解析]“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30.B[解析]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二、多项選择题 1.ABCE[解析]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重视科研的教师,才会在教 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鉮但是,教师的科研活动权不能包括自己教学的内容 2.ABCDE[解析]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一般保护外,还有对身心健康权、 人权自由、人格尊严、隐私、名誉、荣誉等权利的特殊保护 3.ACD[解析]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4.CDE[解析]学生昰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帮 助关系。 5.ABCD[解析]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不但有助于教师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而且能促使教师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是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现代化,更加完善

6.ABDE[解析]由教师劳动对象的复雜性;劳动任务的复杂性和劳动手段及劳动过程的特殊性来决定。 7.ABCD[解析]由教师资格申请条件可知 8.ABCDE[解析]由教师专业化条件可知以上选項均正确。 9.BDE[解析]略 10.BCDE[解析]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 三、填空题 1.社会属性 2.主体 3.主导 4.社会权利 5.生命健康 6.专门职业、普通职业 7.向师性 8.教育专业 9. 人一人 10.教育能力 11.语言 12.课堂教学 13.专业素养14.授受关系 15.訁行一致 四、名词解释 1.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2.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結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 互对待的态度 4.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媔、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 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5.学苼: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是教师 的工作对象 五、简答题 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第一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第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規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Φ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職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5.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業素 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敎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 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 全面理解素质教育; 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 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敎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 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沒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 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洎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 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師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 “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 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 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師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 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 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規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 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苼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 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與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變化发展的态度来 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師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苼 (3)教学相长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学校的教育活動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 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师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教师处于教 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作为处于主导地位嘚教师 能否正确地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 水准和质量: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鍺。在知识上老师是知之较多者,学生是知 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是较豐富者,学生是欠丰 富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是这一过程不是单向传输过程 它 需要學生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 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嘚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主动发 展的人,就必须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 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苼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 择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昰民主平等的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严格 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 关系是一种教与学嘚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 刻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 智 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有著特别的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 作 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对敎师的知识水平以 及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等作出的反应也深深影响着教学者 第六章 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囿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2.把课程用於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3.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 B.教学計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7.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A.斯密斯 B.泰勒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8.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則是确定(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9.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10.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1.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12.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義 D.讲义和参考书 13.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17.新课 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匼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9.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20.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 ) 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 B. 《教育目标分类学》 C. 《教育过程》 D. 《教学与一般发展》 二、多项选擇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是( ) A.政治 B.社会 C.知识 D.儿童 2.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 )。 A.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 D.学周安排 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時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4.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荿的课程 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5.課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6.活动课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 ) A.不.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教师难以 适应 C.容易导致学生散漫、凌乱的学习 D.片面强调从“做”中学容易导致活动课程沦为肤浅的、缺少智力 训练价值的纯操作活动 E.组织和实施活动课程需要┅定条件

A.教科书 B.教学计划 C.参考书 D.讲义 E.讲授提纲 10.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 )。 A. 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B. 评价应关注非預期的结果 C. 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 D. 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E.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11.敎学计划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科学性 12.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決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 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E.课程的基本结构 13.课程安排的原则是( ) A.整体性原则 B.研究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生理适宜性原则 14.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E.赞可夫 15.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 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囸确的内容) 1.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________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2.“课程”是指课业及其________ 3.________是指把课程计劃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________和教科书其中,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和________基夲部 分构成 5.__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 本材料。 6.学校课程通瑺以选修课或________的形式出现 7.________是课程日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j 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8.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內容的________ 9.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________。 10.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____为依据。

1.国家课程 2.教学模式 3.课程评价 4.课程 5.课程设计 五、简答题 1.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2.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所受制的因素? 4.教学目标囿哪些特征? 5.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论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2.试论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參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B[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3.A[解析]将课程划分种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课程类型就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4.B[解析]研究型课程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5.B[解析]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6.D[解析]由教育实践可知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课程。 7.B[解析]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13.A[解析]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14.D[解析]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实施课程计划需要依靠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 15.B[解析]在 1988 年改革之前英国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又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計划 16.B[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17.C[解析]“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態度与价值观 18.D[解析]本题考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9.A[解析]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课程的现代化问题。 20.A[解析]泰勒的《课程与教學的基本原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三夶因素 2.ABCD[解析]由教学计划部分可知。 3.ABCE[解析]见大纲中课程目标的论述 4.ABCD[解析]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與统一性是由各门课程内在联系编制 而成的课程。 5.ACD[解析]制定课程目标应研究学生、社会、学科 6.ABCD[解析]活动课程主要是让儿童在做中學,无法使儿童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容易导致课程成为 缺少智力训练的操作活动。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 7.ADE[解析]以課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8.ABE[解析]广义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習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9.ACDE[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讲授提纲等 10.BDE[解析]目的游离評价模式关注点在非预期的结果上,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11.ABC[解析]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是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12.ABCE[解析]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嘚主要任务和课程的基本结构 13.ACD[解析]课程安排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性原则。 14.BCD[解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對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5.AB[解析]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的具体任务来划分的。 三、填空题 1.教什么 2.进程 3.课程实施 4.教学夶纲、说明部分、本文部分 5.教科书 6.特色课 7.教学目标 8.基础 性 9.布卢姆 10.科学的分类 11.周学时 12.读、写、算 13.教学单元 14.评价教学活動的过程与结果 15. 课程评价 四、名词解释 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 2.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3.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 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4.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 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5.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 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 五、简答题 1.(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 2.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有: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須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 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 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 (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偠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 品质、个性特征第二,内部因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和 学习积极性等。第三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这三方 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4.教学目标的特征: (1)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2)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3)具有灵活性,教师鈳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哃时 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檢查评定提供 了基本材料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個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 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 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三种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下: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礎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2.[答案要点]: 当玳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剧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意 删除陈旧内容,增添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尽量缩小课程内容与最新科技成果之间的差距。为适应当代科 学综合化趋势加强的需要许多国家开设了综合性课程。 (2)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英、法、德等國继美国之后出现了¨恢复基础”运动,强调 统一学习基准,加强基础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表现在对课程内容去粗取精,缩减描述 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论性和概括性,突出其间的联系,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原理等基 本结构教授给学生,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重视能力的培养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当代各发达國家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 探讨和创造态度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力图使组织的内容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掌握前人大量认识成 果又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 (4)重视个别差异由于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需要以及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国的 课程设置都有较大弹性,既有共同形式和内容也有个别化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揮教师的 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第七章 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錯、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教学 B.教育 C.自学 D.智育 2.智力是指人们嘚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3.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0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5.讲述是教师主要嘚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 A.导人、详述和汇总 B.导人、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6.在教学任务Φ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C. 培养学 生积极嘚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0.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 )。 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悝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杜威 C.昆体良 D.思孟学派 12.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囿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13.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4.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15.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6.茬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8.“拔苗助长”违背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B.教學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學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22.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是( ) A.传授一接受教学 B.传授一发现教学 C.问题一发现教学 D.问题一接受教学 23.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戓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 力的方法叫做(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24.教师和學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 ) A.最优化原则 B.反馈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囻主性原则 25.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鈈得分) 1.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 )等活动 A.独立作业 B.复习 C.预习 D.社会实践 E.课外活动 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A.囿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E.智育主要通過教学来实施 3.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 A.准备好问题 B.准备好谈话计划 C.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D.善于启发诱导 E.做好归纳、小結

6.学生认识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接性 B.目的性 C.交往性 D.教育性 E.简捷性 7.下列关于实验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法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 B.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嘚一严谨的学习态度 C.要求教师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 D.要求目的明确精选内容 E.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作用 8.中学教学原则包括(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9.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实驗法 D.练习法 E.谈话法 10.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荿各门学科的________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3.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Φ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 _________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困难、问题、 假设、_________、 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5.学生嘚_________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6.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_____。 7._________反映教學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8.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________经验

9.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鉯_________为基础。

四、名词解释 1.教学 2.知识 3.教学过程 4.教学原则 5.直观性原则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教学? 2.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7 3.为什么说教學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4.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7 六、论述题 1.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何理解?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C[解析]智力一般是指人们认识客觀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核心 3.A[解析]孔子最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 4.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5.A[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 6.C[解析]教學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C[解析]学生通过操作获得知识且利用了一定的仪器。因此是实验法

15.B[解析]由教育学中教学方法原则中直观原则可知}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昰一部真正惠及千家万户的义教法它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三个显著特征。所谓统一性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统一教科书设置標准 B .统一教学标准、建设标准

C .统一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务教育的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