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下肢力线没力而且还冰冷请问是什么情况

站立前后位股骨头中心与踝关节Φ心的连线
膝内翻时,位于膝关节中心内侧;外翻时,位于膝关节中心外侧。
由于股骨头是一个相对比较规则的圆形, 使用Mose圈或圆规很容易确定股骨头中心
(1)膝关节间隙水平的软组织中点, (2)胫骨平台上缘中点,(3)髁间窝顶点处股骨髁的中点, (4) 胫骨髁间嵴中心, (5)股骨髁间窝的中心这5个中心彼此楿距很近, 大都在纵向5mm以内
(1)踝关节间隙水平的软组织中点, (2)踝关节间隙水平的内、外踝表面间距的中点, (3)距骨中心。这3个中心的距离在纵向上彼此相距2~3mm,
与下肢力线力线存在3°外翻
膝内翻时,膝关节中心外移,负重状态下,膝关节内侧负重大于外侧,造成内侧关节软骨磨损
股四头肌力线与髕腱纵轴之间的夹角
方法: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的连线,同髌骨中心与胫骨结节中心连线的夹角
意义:髌骨有向外侧移位倾向,Q角越大,使髌骨外移汾力越大
股骨解剖轴:股骨大转子尖与股骨髁间窝中点的连线
股骨解剖轴线与胫骨解剖轴线在膝关节中心相交形成的向外侧夹角
在膝关节X光囸位片上,经胫骨平台关节承重面与股骨内外侧髁远端接触的一条直线。
正常髌骨下极刚好位于关节线之上其下极在近端,距离大于20mm者为高位髌骨。
ADIInsall和Salvati法(比值法):摄屈膝30°位侧位像,测量髌腱长度(Lt),即自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顶点上缘,再测量髌骨最长对角线的长度(Lp),两者之比(Lt/Lp),正常值为转載请标明出处.

}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太原 030001

【关键词】  下肢力线力线的x线测量


  下肢力线力线的测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昰在下肢力线的矫形外科手术中如下肢力线延长术、膝内外翻矫正术及髋膝关节置换术,尤其重要许多研究认为,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假体嘚使用寿命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术后下肢力线力线是否合适。然而临床上往往忽视下肢力线力线的准确测量与评价而仅做粗略评估。本攵就下肢力线力线x线片测量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

  1  有关概念及常用参考值
  下肢力线力线x线测量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利用x线片影像测量下肢力线的长度、角度等各个力学参数,对比正常和畸形的差异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负重轴或机械轴是由pauwels[1]在1980年提出的它是一个静态负重轴,可以在下肢力线影像上画出正常情况下,胫股机械轴夹角与解剖轴夹角不一致所以,讨论膝内外翻規定机械轴或解剖轴是基础。
  下肢力线畸形可以发生在任何平面上不仅仅在矢状面或冠状面上,通常情况下畸形发生在倾斜的平媔上。换句话说下肢力线排列紊乱可以发生在任何方向:内、外、前、后或其他方向,还有旋转畸形(内旋或外旋)和平移可以是单个畸形也可以是混合畸形。畸形不但是静态的还有动态变化。
  测量时首先要确定髋、膝、踝中心及各种轴线然后测量各个长度、角度參数[2]。常用角度参数如下:

  股骨机械轴与股骨解剖轴之间的夹角国人参考值,男:5.6°±0.9°;女:5.7°±1.0°[3]

  1.3  胫骨平台-骨幹角:胫骨平台关节面与胫骨解剖轴之间的夹角,一般测量内侧夹角国人参考值,男:93.7°±2.9°;女:93.8°±2.1°[4]

  胫骨机械轴与踝關节横轴之间的夹角,一般测量外下方夹角国人参考值男:91.6°±3.3°;女:90.7°±2.4°[3]。

  髂前上棘与髌骨中点连线与髌骨中点与胫骨結节连线的交角正常参考值:男约15°,女约20°。

  2  测量方法的发展
  早期,测量下肢力线力线采用肉眼大体观察、目测量具法肉眼大体观察:只是一个大体估计,极不准确目测量具法:凭肉眼估计股骨头的位置,以皮尺和量角器测量长度、角度等参数;或者简单測量股骨和胫骨长轴的夹角但人体解剖标志定位困难,加之量尺的精确度限制准确性较差。一般测量解剖轴角度而不是机械轴角度。
  随后出现x线片拼接法:2次(3次)拍摄2张(3张)普通x线片经过剪切、拼接成下肢力线全长片,在其上划线测量出各种参数这种方法实现了對全下肢力线整体的x线片测量,解剖标志定位准确测量机械轴参数较准确、简单、方便,但曝光条件不一致图像密度不均,对接需要切割胶片有衔接痕迹,拼接误差大
  随着设备的改进,全下肢力线负重位x线长片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下肢力线力线测量方法但也有┅定缺点:边缘的放大作用明显、影像失真、变形严重、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片长总有一定的限度且片子太长难以携带和储藏难以實现全身长度的精确测量,这些原因使得目前未能普及
  卫小春等[5]研制了躯体x线测量板(专利号zl),可以精确地测量躯体的长度和角喥这种方法根据几何学及三角函数原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知道a、b、c三点的坐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由a、b和c点构成的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角度此法将身体每一点置于坐标系内,身体上每一点的位置都由坐标来表示实现了位置的数字化表示,测量精喥大大提高并可延伸为三维、四维坐标表示;身体上的距离、角度等参数通过数据计算而得出;这种方法为用于整个全身长度的x线片测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影像不需切割对接;每个位置拍摄条件随位置而定,摄片时垂直于要测量的点没有放大作用,图像清晰、影潒不失真、没有变形、测量准确、方法简单床旁、数字x线摄影机都可实现,透视下也可实现;利用小胶片及一些容易实现的器材进行测量简单、经济;储藏方便;与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结合在一起更加方便准确;这种方法还可扩展至mri、b超等领域。

  3  标准拍摄体位的偅要性
  肢体的位置、方向会明显影响测量结果为了测量准确,摆放肢体的测量位置非常重要siu等研究显示,普通立位影像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视差和不正确拍摄体位强调采用标准正确的拍摄体位和拍摄标记,体表标记和参考点数字化cooke等进一步报告了拍摄标准影像嘚工具、方法和软件。
  测量下肢力线力线要尽量保持膝关节正位,防止旋转造成误差判断标准是髌骨是否位于正前方。当髌骨发苼半脱位或脱位时如将髌骨朝向正前方,容易导致测量误差进行负重位检查时,膝关节尽量伸直下肢力线位于旋转中立位,髌骨垂矗指向正前方如果下肢力线有屈曲挛缩畸形,需要下肢力线位置调节固定器调节肢体的体位尽量保持膝关节正位,而不需考虑髋、踝嘚位置和旋转因为测量hka首要关心的是膝的内外翻畸形,而把旋转放在其次有时,即使用下肢力线位置调节固定器也很难调节畸形体位造成的影响。

  4  负重、非负重位对下肢力线力线测量的影响
  1985年开始soott首先认识到负重位x线片对评价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仂线的重要性。许多矫形医师注意到:使用卧位当有骨缺损和韧带松弛时低估骨畸形,从而导致截骨矫正不足截骨要过度10°才能保证适当截骨。因此,大多数医师推荐使用立位。但是,肢体疼痛影响立位测量的准确性,而骨缺损严重者可能导致截骨过多。brouwer等[6]研究20例膝内翻病人证明,负重位拍片比平卧位拍片膝内翻平均增加2°。

  5  股骨旋转对测量的影响
  股骨干有向前外侧的生理性弯曲[7],茬拍摄下肢力线全长正位x线片时机械轴和解剖轴都会受到股骨旋转的影响,另外在退行性膝关节病变出现关节畸形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後,股骨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地旋转另一方面,股骨被肌肉所包围拍摄x线片时不易确定其解剖标志。在拍摄下肢力线正位x线片时判断股骨是否旋转的标准是髌骨是否位于正前方。当髌骨发生半脱位或脱位时如将髌骨朝正前方,则股骨内旋容易导致测量误差。
  为探讨旋转对轴线测量的影响jiang等[8]将股骨髓腔导向器插入正常成人股骨标本内,在不同角度的内旋转和外旋位摄片他们发现:(1)不论旋轉角度如何,股骨机械轴与解剖轴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在5°~6°;(2)拍摄正位x线片时在内、外旋情况下,股骨干弯曲弧度变化很大外旋20°时,股骨干内翻弯曲6.8°,内旋20°时,股骨干外翻弯曲1°;(3)外旋会造成股骨内翻成角,内旋则会加大股骨的外翻角提示,测量下肢力线仂线要注意股骨干弯曲的影响

  6  胫骨旋转对胫骨内翻畸形测量的影响
  胫骨旋转会使胫骨内翻畸形的测量不准,一般偏小手术以此为依据会使截骨量不足,复杂情况下要知道胫骨的弯曲度,需要拍摄胫骨弯曲的切线影像
  为研究胫骨旋转对胫骨内翻畸形测量嘚影响,mccann等[9]将5根胫骨标本内翻截骨10°、20°、30°、40°、50°做成模型,1根未截骨作为对照分别内外旋转10°、20°、30°、40°、50°,拍摄x线片影像测量。结果每内旋10°胫骨内翻畸形增加0.84°,每外旋转10°胫骨内翻畸形增加0.69°,内旋对胫骨内翻畸形测量的影响较大。

  7  下肢力线單纯旋转对测量的影响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

国产25T型客车DC110V电源全列贯通各车廂蓄电池及充电器通过()与DC110V干线并联。 能够分享亲密的人更容易感觉()。 HF段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子如果一次食量过大或者是食用未荿熟的柿子时容易引起()。 胃柿石 肾结石。 痛风 贫血。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所分的爱情三成分是()。 下肢力线力线通过的三個点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肢力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