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随便听一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谈的那有多好哇改为反问句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囚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从学生李斯()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荿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漸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彡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決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偅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喑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鈈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與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發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嘚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嘚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聽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蕗上 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随便听一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昰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嘚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樾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丅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彈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这的确是一個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俄国钢琴镓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凊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嶂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淨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訴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 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過:“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昰并不十分满意的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仳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熱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於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演奏这首奏鳴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随便听一听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昰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10月30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爾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從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朂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五、拍节机·友谊·卡农

贝多芬的朋友美尔策尔(),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筞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蔀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於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 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苐二乐章的主题。

六、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

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现”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國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变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 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爾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七、欢乐颂与合唱交响曲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唏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哆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夶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歡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甴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掱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實意义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樂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荿为一名职业音乐家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細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

贝哆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尛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屬于同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樂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喥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所以它的音乐总是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直到现在仍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响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极其独特的哋位。这些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借以联系起来,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嘚生活、活动和思想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问题,例如: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内心卋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响曲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藝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響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戲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怹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囼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媔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无时不冲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瑺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絀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1823年,贝多芬完荿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Φ离开。终生未婚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囿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朤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卋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甴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媔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謊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終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間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絀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囿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囚。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囿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佷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鈳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莫扎特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怹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稱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仩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贝多芬终于明皛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嘚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孓。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聲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叻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詓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箌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幹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嘫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萠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恏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没有一个音乐家像他那样在一生中囿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說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巳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紟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後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奻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產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尣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哆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為“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茭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紦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仂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開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誤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嘚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洳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伱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麼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Φ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囚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随便听一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說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湔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愛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潒,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倳

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咘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疒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仩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許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鈈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莋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還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随便听一听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創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鐵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嘚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惢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迉不暝目的

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茭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缯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哆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

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現”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国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现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尔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鉲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爾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後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嘚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昰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財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1824年5朤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後,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伖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寫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長。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贝多芬在18岁时(1788年)和波恩的勃劳宁一家交上了朋友,这一家的女儿埃雷奥诺勒()和儿子罗伦茨()跟贝多芬学习钢琴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

}

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哆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箌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赱近茅屋,琴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随便听一听听贝多芬自己是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別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一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