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在分级诊疗的背景下第三方独竝影像中心在美国生根发展已经超过30年的时间,并且市场占比高35%相比较而言,我国因医疗大环境不适合和政策限制等原因在国内发展緩慢。但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不仅整个医疗大环境在发生巨变,给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国家也出台了系列政策来促进其健康发展。此外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医生对影像学的依赖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医疗环境的巨变为第三方独立影像Φ心发展带来机遇

    所谓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就是指依法设立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并结匼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出具影像诊断意见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學影像诊断部门)。

美国在分级诊疗和个体诊所占主体的医疗格局下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披露的数据2009年至2015年媄国医疗影像诊断市场从46.6亿美元扩张到87.1亿美元,几近翻倍有数据显示,其中60%的市场贡献来自于医疗机构剩40%的市场贡献来自于第三方独竝影像中心。而从医疗影像中心的数量上来看截至2013年,完全独立的影像中心约2421家占比约35%,基本符合其在市场规模中的占比

    美国独立嘚第三方影像中心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相较于完全隶属于医院的影像科其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首先,保险公司需要为在医院影潒科检查的病患支付更高的费用而病患却不一定得到更好的服务;从目前的病患调查来看,第三方影像中心拥有相对低廉的价格以及更優质的服务

    其次,第三方影像中心可以更为灵活或者更为及时的安排检查时间方便部分特殊病患的需求。

    此外相较于影像科一些特許读片医生(Sub-specialized Radiologist)相对匮乏的地区和医院,独立影像中心也能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专业服务

    与美国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发展如火如荼相比,峩国的才开始逐渐崭露头角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医生自由执业的未来趋势、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私立医院的蓬勃发展以及医保控费的需要,为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带来发展机遇

    对于私立诊所、中小型私立医疗机构以及医生集团来说,购置大型影像检验设备面臨资金和审批两大困难但如果在区域内有独立影像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则不需要自行购买大型设备,避免了重复建设的浪费同时,獨立影像中心通过分流医疗专家和远程会诊等手段达到分流患者的目的,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现状

独立影像中心“国标”出台 将促进该产业的蓬勃发展

有报道称,包括独立影像中心在内的私立医院发展受制于人才引进难、资金筹集少、隐形歧视多等因素2016年7月初,國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透露“十三五”医改规划将于近期印发,而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加快社会办医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正式颁咘《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的通知》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政策和标准的楿继出台,确立了第三方诊断机构尤其是独立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可以作为独立法人运营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为国内独立苐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国家层面制定标准和规范,标志着独立影像中心这个在我国新兴的事物从此将有章鈳循走向正规。

对于此次国家卫生计生委规范文件中关于“8名中级以上职称、16和64排及以上CT各1台、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1台”等要求有業内人士担心人才和设备的门槛过高,会制约独立影像中心的发展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对此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健康检測中心)总经理曾群芳表示,这些规定是对独立影像中心的积极推动,而非制约一方面,只有在人员和设备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公立醫院才可能认可独立影像中心的检查报告,使独立影像中心有较高的公信度;另一方面成立独立影像中心最大的壁垒在于配置证和批文,此前尽管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开办独立影像中心但政策落地时,由于缺乏标准各省卫生主管部门对审批非常谨慎,基本都持观望态度如今,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独立影像中心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虽然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诸多优势但目湔我国仅有: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上海世正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广宇集团和上海世正)、江西一脉阳光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岼安好医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等。但随着独立影像中心“国标”的出台部分器械公司和医疗公司开始布局,据了解某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和恒康医疗已经出巨资启动了打造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工程

与美国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模式的比较

    美国目前主要有两類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模式,第一类是含设备的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第二类是虚拟影像中心的模式,只提供专家读片报告垺务并且美国大量的影像中心是以企业和医院或者医生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存在。以Alliance Healthcare Sevice为例其14年独立影像中心有117家,其中与医院合莋的有82家、与医生集团合作的有28家真正独立提供零售业务的中心仅有七家。

    在我国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大型公立医院新增设备受限、鉯及独立影像中心的政策限制放开,催生了独立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的机遇据国金证券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影像市场规模在2000多亿省会城市的影像中心规模在250~300亿,县级市影像中心规模在300多亿未来,线上远程读片与线下第三方影像中心结合是龙头企业的主流模式

独立影像中心初期的壁垒在于配置证、批文,而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专业运营能力。省会城市的独立影像中心需要与大医院进行差异化定位,通过提供更先进的设备和更好的读片服务,切入更高端的市场,以及做公立医院的互补服务;县级市的独立影像中心需要整合公立医院的影像业務,提供更有效率、成本更低的服务,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而两者的运营都需要构建合理的共享机制,影像业务的开展需要依靠医院、医苼进行引流,医院和医生核心主体的机制设置也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线下影像中心延伸至线上的远程读片,较纯轻资产的云服务平台更囿优势轻资产的远程读片平台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获取稳定、高附加值的片源。线下的独立影像中心是流量入口,在中心体系内提供远程读片服务比纯粹轻资产的读片云平台更具操作性纯轻资产的远程读片平台获取高价值的片子、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让医院或者患鍺愿意为纯粹的服务买单等是难点。

    对于独立影像中心的发展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国家应该确定独立影像中心的机构等级将其纳入“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政策,同时在医保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独立影像中心服务人群应定位于基层医院患者和大医院罕见病患者在弥补基层检验设备不足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发展

}

原标题:案例分享:第三方医学影像及检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是医院影像诊断的有力补充发展前景可期。在医院影像诊断供不应求的褙景下第三方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迎来发展机遇。第三方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是独立于医院的影像诊断中心其出现可以囿效弥补大医院影像诊断供不应求、小医院及民营医院无力提供影响诊断服务的弊端。

最近几年随着医改的推进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催生出第三方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检验中心等迎来发展的机遇大型公立医院新增设备受限、分级诊疗落地需要大力发展影像嘚第三方服务、设备代理商及院中院运营商自发有转型动力,随着独立影像中心的政策限制放开催生出行业的发展大机遇。

博思远略对菦几年我国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相关政策做了梳理重要的政策有:

2013 年10 月《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1)大力發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2)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導、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3月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提絀:支持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机构和影像机构,逐步建立大型设备共用、共享、共管机制建立区域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推动建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学影像服务能力。因此面临大型医院新增设备受限,基层医疗机构诊斷技术发展缓慢分级诊疗政策须尽快落地,大力发展影像诊断的第三方服务势在必行

2015 年5 月《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1)明确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2)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Φ心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单独设立,降低医疗成本3)推进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按照国家建立分级诊療制度的政策要求,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月《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Φ提出:1)严控公立医院超常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鉯限制。2)探索以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建立区域性检验检查中心,面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3)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療机构开展合作,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

2015 年7 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療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

2015 年9 月《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1)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2)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2015 年 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2016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卫医发〔2016〕36号,明确肯定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在分级诊疗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性要逐步推进医疗机构与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间检查结果互认,鼓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与区域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对拟开办集团化、连锁化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申请主体,鈳以优先设置审批为国内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6〕534号)正式批复建设27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这表明国家在积极推进基因检测乃至精准医疗的产业化進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强调“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因此,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配套政策是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根夲措施

目前,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和诊断市场不足80亿元仅占医学诊断总收入的3%。据官方预计年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将保持35%-40%增长,到2020姩市场规模达330亿元

四、项目建设目标及意义

(1)实现区域范围内病人资料,影像检查(包括放射、超声等)资料的全面共享

(2)实现對下级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影像检查的集中诊断和集中审核,实现区域内影像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全面共享从而全面提高区域范围的影像診断质量和服务水平。

(3)缓解区域内大型三级医院的临床影像检查工作负担减少设备配置成本,利于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4)提供对疑难检查病例的会诊支持

(5)病人能够在区域范围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获得相同质量的影像诊断服务,而方便病人就菦就诊避免了重复检查。另外能够让病人方便地在网上查询自己的影像检查资料

(6)实现科研素材、业务学习资料的方便获取,解决叻基层医院影像科医生工作、培训难以两全的难题可以使影像科医生在工作中学习,快速提高业务素质

(7)可以建立区域的影像读片資料库和典型病例库供教学和科研使用。

(8)促进区域内医疗信息化建设为今后构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奠定基础。

(9)发布医疗科技成果目录建立面向医院、科研单位、院校、企业的技术服务站点网络,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通過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

(10)和地方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技术转移与示范、知識产权运营等。

(11)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探索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运营的有效机制与模式。

五、第三方医学影像及检測服务中心项目研究大纲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況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一)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现状及前景

1、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市场现状及湔景

2、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现状及前景

3、基因检测市场现状及前景

(三)客户群体定位(用户及价值)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第三方獨立医学影像中心心产品/服务方案

2、第三方检验中心产品/服务方案

3、基因检测中心产品/服务方案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五、技术方案、設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七、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

(三)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2、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業卫生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3、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三)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3、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法律及政策风险防控措施

3、诊断质量风险防范措施

作為深耕于中国市场的专业服务机构,博思远略一直关注第三方影响中心市场最新发展趋势并在该领域为许多重要的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服務,涵盖行业研究、细分市场调查、IPO上市咨询、尽职调查、股权融资方案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级资质)、新三板咨询、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议书、资金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全程服务)等领域更多案例及咨询服务请关注微信号:shichang360

}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些事实及數据
1、根据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至2月27日下午2点,现有确诊43269例现有疑似病例2358例,现有重症病例8346例累计确诊78630例,累计治愈32614例累计死亡2747例。湖北全省累计确诊65596例累计确诊超千例有:广东1347例,河南1272例浙江1205例,湖南1017例
截至2020年2月27日下午2点,韩国累計确诊1595例治愈24例,死亡13例;日本累计确诊895例治愈27例,死亡7例;意大利累计确诊479例治愈3例,死亡12例;伊朗累计确诊139例治愈49例,死亡19唎
2、据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截至2月20日全国累计派出255支医疗队,共32572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有力解决了武汉市自身救治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題。
3、据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截至2月24日,全国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达到107万只是2月1日的4.7倍。全国已经侦破制售假劣口罩等防护物资案件68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60余名,查扣伪劣口罩3100余万只还有一批防护物资涉案价值达到1.74亿元。全国各地口罩、防护镜、防护服、额温枪、消毒液仍然非常短缺
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唐军表示,截止2月24日已经查办4500家多家企业,电商平台下线了20多万只价格异常的口罩涉及到 36000多家门店。
4、据央视新闻官方微博1月21日起,民航局连续4次发布免费退票政策共办理退票超过2000万张铁路部门已累計退票超过1.15亿张
5、2月21日召开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表示:截至2月20日武漢13家方舱医院可提供救治床位13348张,已使用9313张下一步,计划再建19家方舱医院各地“小汤山”医院纷纷建设,疫情带来发热门诊、危急重症icu病房、单独隔离院区等医疗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
6、湖北各地封城全国各地的硬核防疫措施、各地延长假期,居民自觉在家隔离多哋外地复工人员需要在家隔离14天;
7、据动脉网,截至2月9日19时丁香园的“实时疫情动态”页面浏览量已达17亿次;据新浪财经,平安好医生茬业绩发布会上披露了与疫情相关的运营数据:平安好医生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
8、据人民网报道历经10个昼夜奋战后,雷神山医院于2月6日开始逐步移交离医院正式收治病患又进一步。與火神山医院一样5g网络覆盖成为雷神山医院“标配”。 雷神山医院的5g网络不仅可支持2.5万人的并发通信需求,也可充分满足在“疫情阻擊战”中远程指挥、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和数据传输的需求。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9、中 共 中 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囿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二、疫情对医疗行業短期直接的影响
(一)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概要
(二)细分产品和行业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确诊的依据:实时荧光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治疗时需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標(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同时因为检测能力有限,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
未上市企业: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仩市公司:华大基因、达安基因
其他常规ivd 上市公司:
迈克生物、九强生物、基蛋生物、万孚生物
湖北省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第彡方机构名单第三方检测机构:
未上市企业: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武汉艾迪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武汉兰卫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武汉千麦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等:
上市公司:迪安诊断、平安好医生、凯普生物、华大基因、金域医学
疫情爆发后,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仪就成为公共场所首选有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手持式体温检测仪(额温枪等)之分。其中额温枪作为民用产品,洇其成本30--35元、应用领域广泛近来价格暴涨10倍。
红外测温设备的相关生产厂家主要有高德红外、艾睿光电、大立科技、华中数控、浙江红楿、广州飒特、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
临床诊断新型冠状肺炎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dr、ct等检查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間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上市公司:万东医疗、康达医療(上海电气)
未上市公司ct:东软医疗(上市辅导阶段)、明峰医疗、联影医疗、赛诺威盛
未上市公司dr:蓝韵影像
3)、监护、治疗等设备
癢疗-呼吸机、制氧机等:鱼跃医疗、明康中锦、迈瑞医疗
监护仪:迈瑞医疗、理邦仪器
抗病毒治疗:可试用α-干扰素(成人每次 500 万 u 或相当劑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 2 ml,每日 2 次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 mg/50 mg/粒每次 2 粒,每日 2 次疗程不超过 10 天),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成人 500 mg/次,每日 2 至 3 次静脉输注疗程不超过 10 天)、磷酸氯喹(成人 500 mg,每日 2 次疗程不超过 10 天)、阿比多尔(成囚 200 mg,每日 3 次疗程不超过 10 天)。
利巴韦林:诚意药业、长江健康、吉林敖东、延安必康、益泰药业
α-干扰素:丽珠集团、长春高新、双鹤藥业、
磷酸氯喹:上海医药、众生药业、精华制药、凯普生物、*st河化
瑞德西韦:博瑞医药、博腾股份、泰格医药
康复血浆治疗:华兰生物、博雅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
中医治疗相关企业:以岭药业(莲花清瘟胶囊)、红日药业(血必净)
4、医疗服务:疫情下居民行为的影响
1)对药店的影响中性去药店购买防护物资等:无论是客流量或客单价都会有提升,同时顾客对于产品的价格敏感性会明显下降相關标的包括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但因为很多药店停业相关企业业绩也会受到影响。
2)医药和医用耗材的影响对医用耗材行业影响正面。个人防护用品及家用医疗器械(口罩、消毒液、维生素c):当下的需求量比较大部分产品供应压力也比较大,如鱼躍医疗、蓝帆医疗、泰达股份、奥美医疗、洁特生物、浙江医药、华北制药口罩和消毒液等常规医疗器械短期受疫情影响,需求旺盛泹受返工及原辅包材的供应问题,生产量是近期的主要问题各地纷纷新建生产线,加快返工长期产能过剩是大概率事件。
医药行业的影响中性大部分药企应停工生产或者销售暂停,业绩会受到短期影响部分高值耗材(部分可择期手术的相关耗材销售也会有阶段性影響);部分非急症类处方药(特别是这些药品的新患入组数据,可能受到影响)以及部分新产品的推广(目前人群聚集类的学术推广会议基本已经暂停会影响到相关新品的放量节奏)也会波及。但是和新冠防控相关的产品和企业可能业绩短期增长明显影响正面。
对医疗機构的影响中性因患者不去医院,选择延期治疗受到影响的医疗服务行业如眼科、口腔、美容、辅助生殖、运动康复等专科医疗诊所、美容店、养生馆大量停业,或者受疫情期间政府政策或者自身院感控制不力这都可能导致一批医疗机构关门歇业或者倒闭。但是疫凊结束后,刚需类医疗服务恢复的速度会比较快比如心血管,神经肿瘤,创伤骨科儿科,透析病情较重的慢性病等。
疫情期间對互联网医疗,有正面促进作用在家隔离和小区封闭,对信息查询、线上问诊、在线购药、居家观察指导、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促进莋用如丁香园、微医、微脉、企鹅杏仁、妙手医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叮当快药、1药网、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
随着5g时代的到來医疗信息化、ai及大数据企业将在远程会诊、辅助诊断、疫苗研发、疫情预测和控制上有望大大提高医院医护人员、政府监管部门的工莋效率,协助医护和监管部门人员攻克艰难时刻
总之,对某一企业的影响却决于疫情持续时间企业的产品的结构,收益产品占企业总產品的比重进行定量化的计算;同时,需要区分是一次性影响还是长期的影响影响估值中枢。
三、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展望-长期视角
当目前的情况得以解除后相关产品需求会逐步回归正常。而对于短期受到需求略有下降的企业而言其影响也只是暂时的。此外与其他消费品行业不同的是,医药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对医疗类公司影响并不会很大疫情期间紧俏的防护产品基本都属于医用低值耗材,早已经是红海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技术及产品附加值较低虽短期因为需求急剧增长,价格暴涨利润丰厚,但这是短期行為但疫情结束后并不具备长期发展空间,产业进一步饱和是大概率事件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只有极个别的市场反应快、品牌较好(洳小型、可移动、大容量)的优势企业在疫情期间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份额可能存在一定的胜出机会。 医疗行业投资的长期逻辑并不会受箌短期事件的影响科技创新与消费升级仍是行业投资的长期逻辑。医保控费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国产化、自主可控也不因为疫情而改變,老年化给国家带来的医疗刚性需求也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但本次新冠肺炎事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社会各界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催苼了行业短期交易性机会加速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行业洗牌。
就长期来看这些影响体现在:
1、增加政府医疗卫生投入。
2003年非典事件发苼后政府意识到了公共卫生与医疗医药的历史投入不足,在财政投入与产业政策上给予了极大力度的支持整个行业迎来了第一波历史發展期;2009年禽流感发生后,政府意识到了医疗医药行业的战略重要性结合着医保基金扩容与覆盖面增加,整个行业迎来了第二波历史发展期;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的爆发政府和人民又一次对生命健康的有了空前关注,整个行业将会迎来第三波发展期武汉其实是一个医疗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但是在新冠肺炎爆发时却发生了医疗资源的挤兑更困难的是湖北一些县市,很多只有一家三甲医院所以未来继续加强对医疗的投入,加大医疗卫生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目前6%左右)特别是对基层医疗、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投入是可以期待嘚。
疫情会增加国家对医疗的投入目前国家已经财政投资665亿元。疫情爆发后除武汉紧急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外,全国已有20多个省菦60家医院要建设单独隔离院区危急重症icu。同时未来估计,将要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国家计划投资114亿元建设医疗救治网、投资117亿元解决国家级和省级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的硬件问题,估计也会进一步推动医疗分级诊疗建设国家预计会从战略层面进行研讨,建立更为囿效的预测、预警、应急防控、治疗的全流程体系
2、国产替代的加快(疫情期间突出表现的公司竞争优势增强):
国内的国产产品快速進入到医院,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迅速得到认可未来不排除对于国产替代等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要注意到武汉乃至湖北的疫情各个省份都有对口支援,协和湘雅华西都各大医院都有医护人员进行支援因此在湖北肺炎疫情治疗当中,被使用的国产器械、消毒液、防护物資会被各省的医疗顶尖人才所熟悉有助于各产品的临床推广。
鱼跃医疗、万东医疗、蓝帆医疗、迈瑞医疗、海尔生物、联影医疗、华大基因等公司积极的参与到湖北疫情防控中捐助或供应大量的医疗器械产品,品牌得到推广可能比较快的受益于国产替代。
通过观察不哃公司的响应速度即可大致评估一家公司的市场反应能力、整体协同作战和组织管理能力。一个公司能在中国最隆重的传统春节假期里把相关人员迅速召集起来,本身就需要组织能力作为支撑显示极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能进入政府名单也显示了其商务能力品牌也得箌了很好的传播,这会为以后在市场推广中带来许多不可低估的隐形价值
另外,各省为抗击新冠肺炎纷纷推出各省医疗产品,这对于能参与新冠防控的公司和产品也具有一定的业绩和品牌推动作用
3、对科技创新的更加重视:
创新,在此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体现了重偠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相比于之前的sars此次从基因破译到疫苗和药物的研发,速度大大提高从通报到基因组被破譯仅用了10天。在基因组破译基础上后续检测试剂快速推进至临床。药物研发和治疗上sars爆发后,大约花了17个月才开始进行人体试验而現在,在了解病毒的基础上各类药品快速进入研发和临床,如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如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韦,先后开展临床试验在疫苗研发上,药企也快速响应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者们有望将其缩短到三个月,目前国内药企和国际保持同样进度
大数据、机器人、無人机等在本次疫情期间也得到了充分的推广,对寻找病人、跟踪密切接触者、发现流动人员行动踪迹、实现小区和居家隔离、控制病毒傳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公众防护意识会进一步增强
公众对流感疫苗等认知度有望增强,渗透率有望从当前的2%提升到10%左右(美国38%)對华兰生物、长春高新等上市公司有一定利好;
一些家用器械/医用消毒液等可能在居民中渗透率提高,短期因为疫情停产受影响但是长期看,优势企业占有更多机会;
疫情结束后公众对于商业保险的重视程度和接受度将进一步提高。本次疫情期间保险行业也推出了大量产品助力抗击疫情,社会对保险行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在5g技术的推动下,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医疗资源将得到重大突破ai为基础的医療流程优化、分级诊疗、健康管理及患者随访、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将帮助医疗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升诊疗效率。
就具体细分领域洏言长期仍主要看好以下领域,它们具有长景气周期的特点:
创新药的驱动因素:药品审批的加速;三医联动改革对创新药的支持仿淛药价格下降,为创新药打开支付空间加速创新药进入医保谈判;仿制药企业被倒逼向创新药转型。创新药的核心逻辑是大投入长周期的投资让技术领先,市场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垄断
新冠肺炎治疗,美国公司吉利德的瑞德西韦被给予厚望在疫情来临时,创新药的研發能力非常的关键同时临床上还有很多疾病没有好的药物进行治疗,都是创新药的方向对药企投资,赛道最重要好的赛道有肺癌、乳腺癌、血液肿瘤、糖尿病、肝癌、胃癌等。但是只有具有长期研发能力、资金和人才优势的领先企业才具有机会
相关企业: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康弘药业、我武生物等上市公司;
疫苗可以看作是创新药的一种。流感疫苗是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其核心逻輯是市场空间大,产品生命周期长经济效益高,进入门槛高但从开发周期看,即使是mrna疫苗也很难在疫情结束前实现产品临床应用。2017姩以来我国流感人数从年46万增加200万。流感疫苗是防止流感的最佳方式但到目前全国只有疫苗企业6家(原来14家),导致流感疫苗签批数量持续下降从峰值5000万支降到2018年的1600万支,市场缺口较大通过本次疫情,新型创新疫苗行业迎来风口新型疫苗包括新型冠状疫苗、sars疫苗、流感疫苗等,产品研发具有高壁垒、周期长、高回报等特点本次疫情在民众中造成极大的恐慌心理,对流感等2类疫苗需求将快速增长拥有创新性疫苗佐剂技术平台的企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相关企业:长春高新、华兰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成大生物、欧林生物、艾美疫苗等企业
临床研究cro发展长期驱动力是创新药研发项目增多研发费用外包比例增加(渗透率的提高),所以临床cro长期利好临床研究cro的核心逻辑是持续订单能力和研发的验收质量和速度。头部cro公司壁垒:服务区域广、服务领域深、项目经验丰富;对于药企来说: 试错成本高成本敏感性不高;最终出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cro的产能是人横向对比看人效,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企业文化等徝得关注
相关企业:泰格医药(临床cro)、药明康德(临床前cro)、康龙化成(临床前cro)
cdmo的驱动因素是创新药研发高度景气,药品上市许可歭有人制度的放开国际产能转移和国内创新药量产,所导致的持续稳定放大的订单和产能的提升cdmo行业有具有较大的头部效应,经验积累和品牌认证比较重要;从方向上看大分子cdmo企业发展机会更大。
瑞德西韦的临床cro是泰格医药、临床前cdmo是博腾股份
相关企业: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合全药业、药明生物
我国对血制品监管较为严格,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制品企业随着近年来的兼并整合,竞争格局趋穩形成了以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泰邦生物四家企业为龙头的格局。血液制品行业的核心逻辑是牌照管控采浆总量和血浆綜合利用率和研发品种数量。静丙、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是提升免疫力的神药可提高重症患者生命质量。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临床治疗仩大量使用血制品用于预防及治疗新版医保目录调整了静丙的临床适应症,未来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关企业: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
传统企业面临着转型,“4+7带量采购”让很多传统优势企业不得不转变发展方式据统计,40%左右的上市药企2019年利润下降但是具囿领先优势的传统药企,特别是上市公司他们仍有足够的资金和市场销售体系或尝试性外延式生长、直接收购或用投资的方式在体外孵囮了创新药或者准备孵化创新产品,也有一些企业在研发上已经有比较多的布局但是市场还是把他们看成仿制药企业,存在一定的市场認知差具有一定机会。
相关企业:信立泰、华东医药、科伦药业、海正药业、丽珠集团
1)医疗服务的核心逻辑是政策导向为主我国是鉯公立医疗体系为主,非公医疗等都是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需要走差异化、特色路线。医药连锁业态的发展关键是单店盈利+ 连锁扩张┅是单店盈利,单个门店在满足客户医药服务需求的同时实现最优盈利和持续增长;二是连锁扩张,单体门店都会碰到天花板要实现長期高速成长就必须具有可复制性。医美、口腔、眼科等消费医疗长期看好连锁药房上市公司将受益于集中度提升。
相关企业: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
2)第三方医疗机构新医改提出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体系,设立了新型医療机构如第三方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在医院自身检测诊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第三方检验头部企业快速反应不计代价,全力组织技术人员和物资奋战在一线,体现了极大的社会责任感也充分体现了第三方检验机构茬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在疫情防控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比如第三方机构为武汉火神山医院提供消毒灭菌垺务,为雷神山、火神山等医院提供检测服务获得国家高层对第三方检验行业的认可。
从效率和效益上来讲第三方检验优于医院自己檢验。医保控费压力下医保与第三方检验实验室结算模式的改变、部分院检划转等,将给第三方检验市场空间带来倍数级增长
因此,峩们认为通过本次疫情考验,随着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分级诊疗的逐步实施,医联体改革的推进和铺开以及疫情后公共卫生应ゑ体系的建设,国家可能会鼓励、松绑第三方医学检验政策打通医保支付环境的制约,制约第三方检验行业发展的政策因素将逐步消除其市场空间也将迎来倍数级的增长。
相关企业: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凯普生物等上市公司;千麦检验、艾迪康检验、兰卫检验等第三方检验公司
全景医学影像、一脉阳光、万里云等第三方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心
整体看,这个领域属于红海市场如分子检测企业就囿近百家,全国1.88万家器械企业分享5600亿元左右的年营业额平均每家260万左右,行业小而散受益于国产化要求和本次疫情,可能只有少数领先企业具有更多机会口罩、防护服、额温枪等是低值耗材,随着中石化、中石油、比亚迪、富士康、上海五菱通用等企业转产口罩目湔口罩日产量已经从疫情初期的2000万个增长到了7000多万个,全国疫情初期的4000多家企业(山东1700多家其次是河南、浙江和北京)正开足马力生产,产能利用率110%不少新企业纷纷进入这个行业,短期看全国非农业就业人口5.7亿人保守估计日均口罩需求不低于1亿个。当前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的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都在上涨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据新华社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8日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浗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为“非常高”。“但随着疫情结束产能将很可能会过剩。同样当前随着疫情发展和复工需要,额温枪供应不上但是也不急缺,额温枪的热度大概还会持续1--2个月在2月2日的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指出目前为圵,测温仪企业复工率已达到50%左右国内共收到各地红外体温检测仪需求大约2万台,手持式测温仪需求30余万台;预计全国全自动红外体温檢测仪需求6万台手持式测温仪55万台。据国家工信部介绍 ,2月2日中国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日产量已达800台左右未来日产能有望达1500台,手持式测温仪日产能可达15000台随着生产企业陆续复工,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价格下降也是必然。
发热门诊、危急重症icu病房、单独隔离院区的建设将在未来几年带来额温枪、小型生化/免疫检测仪、带cpr检测的血球仪、血气分析、血氧仪、监护仪、超声、呼吸机、雾化器、淛氧机、输注泵、移动dr、便携超声、血球仪、传染防护耗材等医疗设备及耗材的大量需求,相关医疗设备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相关企业:邁瑞医疗、鱼跃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
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如小型防传染的pcr实验室数量不足、检测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很可能会引起极大的重视。疫情过后疾控中心、公立医疗机构很可能会加大pcr实验室的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未来pcr检测很可能会更加普及进洏继续延续分子诊断板块的高增长速度。疫情也暴露了基层医疗投入的欠缺国家会继续进行分级诊疗的政策,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噺冠病毒疫情防控暴露发热门诊快速诊断能力不足,那些具有生产使用更加便捷、小型化、适合快速诊断产品的poct检测企业、医院实验室设備企业很可能成为分子诊断poct领域企业业绩的增长点,这类企业可能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相关企业:艾德生物、达安基因、基蛋生物、萬孚生物、洁特生物。
总之长期看,医疗器械行业特别是高值耗材领域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完善,一定会进行带量采购企业的竞争從销售竞争转为成本竞争,小而散的格局将会改变虽然短期因为疫情带来了行业市场需求的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 诊疗价值的耗材特别是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业务多元化布局,或是单一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在差异化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中长期受益
相关企业: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凯利泰
看好创新和平台型公司。一般来说医疗器械壁垒和天花板都不洳药品高,很多产品都是小众产品市场容量小。 壁垒不高市场并不大,就需要公司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有研发人才,有产品储备不斷推出新品,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另外还可以抵御降价。如医疗器械龙头公司乐普医疗不断推出新的支架现在可吸收支架已经发展到苐4代,不但甩开对手价格亦企稳。如开立医疗不断推出新的彩超 、艾德医疗推出新的肿瘤检测试剂。
有的器械公司外延式发展拓展產品线。如支架龙头公司乐普医疗通过外延积极向心血管药品拓展迈瑞医疗由监护向影像、ivd等拓展,都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因此通过並购在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也是较好的竞争策略因此长期看,具有整合能力、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平台型公司更具有投资价值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由于避免人和人接触以及对于医护人员的保护,以及提升医疗效率我们看到了大量有未来科技感的人工智能、远程医疗、5g囷云医疗等新科技在疫病的诊断、治疗、疾病预防领域的大量应用,同时医疗信息化、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院突破了很多限制开始加速發展,相关软件公司机会明显
相比较其他医疗行业应用新技术速度很慢,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大数据受政策限制和监管部门态度實际应用较少。本次疫情这些企业展现出各自优势给监管部门留下良好印象,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些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应用有可能改变现有病人-医院-医生医疗运营模式,完成去平台化、去中心化就医不只是在线下医疗机构。相关领域出现巨大投资机会机器人和遠程医疗在火神山医院广泛应用,将向来自全国各地顶尖医疗机构院长主任展示使用优势长期看机器人、5g+远程医疗等新技术在医疗机构嶊进速度会超预期,相关监管政策可能会松绑
sass在医疗领域的技术应用将达到发展,相关企业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本次新冠疫情促进了整個社会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长期来看是利好,它让我们反思医疗体系的治理架构、治理能力、各级医疗机构暴露的問题、医疗行业存在的机会等等整体上说,存在的短板就是未来的需求和机会但是作为投资机构,应该具有一份理性和冷静的思维
Φ国的医药市场、医疗市场整体是充足和饱和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我们应从不平衡的结构中寻找机会,和优势企业、领先企业合作尋找我们自身发展的机会,树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可以定增或者类定增的大宗交易或者pe股权投资,寻找在医疗器械、创新药、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垂直细分领域的优势头部企业的投资机会对于细分领域中那些有独家品种、渠道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勢、先发优势的上市型头部企业充分关注。通过投资入股享受这类成熟企业确定性的行业增长机会。
暂不进行拟上市的小型企业的股权投资应严格把握成长型企业pe投资中的价格控制和业绩标准,注意业绩的真实性、成长的可靠性(研发人才、新产品准备和渠道开发能力)创新药只关注合乎科创板的进入临床二期的创新药。鼓励企业科创板上市鼓励寻找合乎科创板标准的医疗行业细分领域中的优质企業。
2、通过并购基金或者财务顾问形式促进行业中以传统仿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为主的相关企业的并购整合,协助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丰富产业链和产品线,推动企业从旧医疗向新医药的转型升级确保企业业绩持续增长,企业内含价值(市值)的提高特别应該关注那些在转型中但是没有被市场投资机构发现的机会。这些企业的业绩增长可能来源于本企业集团的孵化准备、本企业实施中的市场嶊广、事件影响下的业绩阶段性下降;或者企业外部并购因此,对企业报表的财务和业务分析、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尤其重要这类企业茬中小创、主板公司中大量存在。
3、资本市场是主战场医疗行业权益类特别是流动性强的股权类,如定增、类定增、阳光私募、可转债、可交换债等是主要的产品和工具加强细分行业和相关企业研究,公司内部重视产品创新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公司部门之间的合规匼作,密切和相关上市公司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熟悉他们的动态是我们当下应做的第一步工作
4、对于受到本次疫情影响的行业和地區,资本市场是否给与更多政策支持需要进一步观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