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话题“喜欢的小动物物”尝试创编一段故事?

周子房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育(語文)专业博士现为上海知明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知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教学总指导,赣南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兼職硕导

写作学习支架是写作教学设计的重点,它们能帮助学生顺利穿越写作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有程序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与元认知支架四种功能类型。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应围绕学生写作的过程经验、文体经验和功能意识的形成与强化而展开,本文呈现嘚两个样例充分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

写作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提供各种需要的帮助。学习支架理论将这些在学习過程中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的支持和帮助称为“支架”因此我们可以说,写作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构建支持写作学习过程的支架系统

根據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就称为“最近发展区”发展区存在于学生已知与未知,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之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学生需要支持才能够完成任务的区域学习支架的支持作用就是能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写作学习支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写作学习的内在矛盾一言以蔽之,就是学生的现有经验沝平与“这一次写作”所面临的写作动机、生活经验和表达经验之间的落差(如图1)

学生现有的经验状态,包括写作动机和愿望、现有嘚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这一次写作任务所需要的经验包括对写作任务情境的理解展开话题所需的百科知识和生活经验,鉯及写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表达技能二者之间的落差所涉及的成分较多,内容较复杂对于发展中的学生而言,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往往难以完成任务。

刘淼教授的“作文三级转换理论”认为作文作为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个多重加工、多重水平嘚行为作文困难的原因在于,作文过程中作者既要进行高水平加工,又要同时进行低水平加工高低水平加工同时进行,产生了各加笁水平之间的竞争增加了各加工水平之间注意分配的难度。”[1]只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架才能避免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同时进行,降低写作的难度

具体而言,在写作学习中学习支架可以产生以下作用:[2]

◆保证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时获得成功帮助学生超越先湔的能力水平,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

◆使得写作学习情境能够以保留了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了学习支架一菋强调真实情境的写作学习是不现实的和低效的。

◆让学习者经历那些更有写作经验的学生或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他们对写作Φ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通过学习支架学生可以“模仿”“体验”“实践”和“内化”支架所蕴含的写作思维策略与问题解决方法,獲得写作能力的增长

◆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写作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在必要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支持洎己的写作。

写作学习支架的分类标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表现形式,一种是功能学习支架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范例、提示、建议、姠导、图表和解释等类型。依据功能标准Hill,J.&M.Hannafin 将支架分为程序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与元认知支架等四种类型。[3]本文讨论写作学习支架類型时主要采用功能分类标准同时兼顾表现形式。为了系统借鉴美国写作教材在支架设计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为避免篇幅过长,在舉例说明时主要引用美国写作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特别是集中引用《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元[4]的相关内容

程序支架主要为写作学習者引导学习道路,是学生围绕既定写作任务展开各种活动的行动指南

《作者的选择》对写作过程的五个阶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和功能萣位,这五个阶段本身就形成了学生展开写作过程各阶段的程序支架在具体每一阶段的学习中,教材还围绕特定的学习内容设计了针对性的程序支架在《作者的选择》中,我们能处处感受到程序支架几乎形成了大程序中套有小程序的程序链。例如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修妀阶段就分为“评估草稿”、“有效分段”和“变化句式”三个阶段;而其中的“评估草稿”阶段又包括“评估清晰度”和“接受他人建議”两个环节;“接受他人建议”环节又分为“组织写作研讨会”与“给予和接受反馈”两个步骤这些阶段、环节和步骤就构成了学生充分展开写作学习过程的程序链。

写作学习的程序支架可以有建议、向导、图表、解释和提示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向导和图表较为常见。

概念支架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识别关键概念亦或形成明晰的概念组织结构。

关于写作学习中的概念知识我们现在往往有“谈虎銫变”的感觉,因为这些概念知识曾经困扰过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概念知识之所以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问题,有多种原因如有些概念的学習是不必要的或不适宜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我们将它们视为写作学习的目的而不是中介工具。作为写作学习的工具在写作教学Φ出现一些概念是必要的、有价值的。我们来看看美国写作教材中设计的概念支架

美国的写作教材并不回避写作过程中的概念性知识,楿反它们设计了大量概念支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概念,形成明晰的概念组织结构

《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元第7课嘚主要学习目标是“修改:有效分段”,教材提供了关于“主题句”的概念性支架

当你在检查草稿时,要找出主题思想主题思想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句子围绕它而形成段落

多数段落有陈述主题思想的主题句。有时主题句为段落的第一句有时为最后一句。然而并非所有的段落都需要主题句许多写得不错的段落就是由提示主题思想的句子所组成,而不是直接陈述它

虽然主题句可以用在所有的写作類型中,但更为常见的是用在说明类或劝说类文章的段落中在试图劝说时,你就不要让读者去猜测你在想什么

这一支架的设计,旨在讓学生形成有关“主题句”的概念:什么是主题句主题句有何功能?通常出现在段落的什么地方通常在什么样的文体中使用?这些概念的明晰对学生在写作中组句成段和修改段落有着切实的帮助。与之相配套教材还设计了样例形式的支架,并配以一条提示性语句:“注意这一草稿中分段的方法每段都有主题句吗?如果有找出它们。”这样用结合样例进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所形成的概念。

为了学生形成特定文体的概念掌握特定文体的特征,需要设计一些概念支架本文的第三部分“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基本蕗径”中就呈现了几例,读者可以参考

虽然写作学习的目的本身并不是为了获取这些概念,但毋庸置疑理解这些知识,掌握一些工作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概念支架可以有解释、范例、图表、提示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解释、范例和图表较为常见。

设计策略支架的目的在于为写作学习者完成某一任务解决某一问题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

写作课程是一门能力型的课程强调策略支架的支歭作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是策略支架不断内化的过程。

美国的写作教材设计了大量的策略支架《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え第2课为“预写:发现和探索话题”,教材针对“探索你的话题”探索设计了“簇型图”支架

从你许多想法中,选择一个好的作为写作話题接着,你可以使用簇型图来充分探索你的想法

为了画出一幅簇型图,首先在一张纸的中央写下你的话题接着,随着你对话题的思考简略地记录你所想到的一切东西。每当你记下某种事情便围绕它画一个圈。最后划线连接那些看上去相互关联的想法。

簇型图鈳以帮助你决定讨论话题的哪一部分你不可能论及每一个想法,但是你可能会发现其中令人惊奇的联系簇型图还可以显示哪一种有关話题的想法比其他的想法更为宽泛或聚焦,这样就可以帮助你组织写作


图2 《作者的选择》中的簇型图

在美国的教材中,解决学生写作内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提供形式多样的策略支架诸如“头脑风暴”、“自由写作”、“集束思维”、“立方体”等等。

按照我国大多数教師的理解学生在起草作文时,教材和教师往往难以提供有效帮助但在美国的《写作教师策略指南》中就提供了对学生起草进行支持的筞略支架。如“是何-为何-如何(What-Why-How)”策略支架、“行动-感受-场景(Action-Feelings-Setting)”策略支架、“内容:目的、读者(Content:Purpose\ Audience)”策略支架等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又如,“想法—细节(Idea-Details)”策略支架可以引导学生将某一事件或者观点具体化;再比如主张把写作行文看做是“┅个告诉和呈现的游戏(A Game of Show and Tell)”过程,你可以用一句话把事情说出来(tell)然后用一系列细节去呈现(show)。[5]

策略支架的表现形式很丰富建議、向导、图表、解释和提示等都可以成为策略支架。

元认知支架的功能在于支持个体管理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或引导学习者进行反思。

在美国的写作教材中提供了比较多的元认知支架《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元第5课“写才能获得”中就有一例。

通常故事和报告看上去容易写,但是有时不管你看了多久你的第一页一直保持空白状态。你或许有了开始起草的方法但如果你没有或者不喜欢尝试其他的方法,你可以试试下文建议的方法

(1)假设你正在为一个朋友写作。像正在与一个总是愿意倾听和理解你的朋友谈论你的想法那樣去写

(2)从最容易的部分开始。你不一定要从头开始从最容易的部分开始,然后其他的部分有可能变得容易写了

(4)设置合理的目标。写出一篇完整的论文、报告或者故事的想法可能引起你的恐慌你就确定一次只写一段或者一个句子。

这些方法对学生的起草而言昰实用的有效的,它们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学生经过练习可以将这些支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

《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元第6課“修改:初稿评估”设计了问题提示形式的元认知支架:

我一直在谈我的话题吗

我提供了足够的细节材料吗?会不会过多?

元认知支架嘚表现形式以问题提示为主也可以是建议。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提示”形式的支架就成为了“建议”形式的支架。与“建议”支架的直接表现方式相比“问题提示”支架更具启发性。

需要注意的是写作学习支架按功能分为四类,其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叻支架设计的思考视角总体而言,概念支架帮助学生明确是什么有什么用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因为理解是运用的前提;程序支架提供过程指南;策略支架提供方法选择;元认知支架则是进行思维管理与反省的工具四种功能支架构成多维的支持系统。

在依据支架的功能类型进行写作学习支架设计方面我们还要重视吸收和改造我国自身的一些文化成果。比如我国古代概括出的文章章法结构的“起、承、转、合”的思维模型,戴师初提出的文章立意的“三番来者”说等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相应的策略支架或元认知支架。尤其值得重視的是马正平教授所提出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6]包括:写作赋形思维(重复思维、对比思维)操作模型、写作路径思维(因果分析、构成汾析、过程分析、程度分析)操作模型、写作相似思维(自相似与他相似)操作模型、写作策略思维(协调、对抗)操作模型等等,这些模型为我们进行策略支架设计和元认知支架设计提供了思路性指引

3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基本路径

上述分类,实际上也同时为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方向性指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明确与写作学习内容相匹配的支架设计的基本路径系统的写作学习支架的設计,应围绕学生写作的过程经验、文体经验和功能意识的形成与强化而展开

(一)围绕过程经验设计

在过程写作的不同阶段,要求学習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在预写阶段主要关注思想、组织和口吻;在起草阶段则要同时关注思想、组织、口吻和词汇选择等;在修改阶段要關注的是思想、组织、口吻、词汇选择和句子的流畅性;在编辑\校订阶段则聚焦于写作常规(拼写、标点和语法)。为了对写作的全过程给予切实的支持要为不同的阶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支架和支架组合。《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元就为写作过程各阶段提供了由多種类型支架组成的支架组合(见表3)

表3《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元的支架设计

程序支架(向导、图表)、概念支架(解释、范例、圖表)

概念支架(解释、范例)、程序支架(向导、范例)、策略支架(解释、样例、提示、簇型图)

概念支架(解释、范例、提示、图表)、元认知支架(提示、范例)

策略支架(建议、范例、图表)、概念支架(解释、范例)、元认知支架(提示)

元认知支架(建议、解释)、策略支架(建议、图表)

程序支架(向导)、策略支架(建议)、元认知支架(提示)

策略支架(建议、范例、提示、图表)

策略支架(解释、范例、提示)

程序支架(向导)、元认知支架(提示)

策略支架(提示、解释、范例)

需要强调的是,与我们的写作教学不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过程写作中的发表/呈现阶段。在教材中也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其中主要表现为策略支架如說的策略、听的策略、预演的策略、观看的策略等等。这些策略支架可以支持学生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并且进行丰富多彩的作品展示,包括使自己展示的作品更加吸引别人或者有效地获取别人作品中的信息等。

(二)围绕文体经验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文體经验我们需要设计相应的支架,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展开前掌握特定的文体特征因为其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文体概念,因此这些支架主要是概念支架

有一个《童话小作家》的课例,要求学生先打印下面的童话主题表接着访问一些指定的童话网站,选擇阅读8篇童话然后填写该童话主题表。

这是一种图表形式的概念支架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这种比较矩阵,归纳出关于童话故事的主题特點与构成要素

为了支持学生获得特定的文体经验,在写作过程的各阶段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支架进行支持下面我们将以虚构故事为例进荇说明。

指导虚构故事写作要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可根据需要选用“头脑风暴”或“自由式写作”等写作过程的共性策略支架泹是如果我们能选用一些如“滑栏创作法”这样更适合虚构故事创作的策略支架,则往往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滑栏创作法”[8],是美国創造教育专家帕内斯提出的用于故事创造练习。该方法是:

1.确定故事的要素如人物、地点、目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的手段、结局等;

2.列表,分别填上能够提示想象的内容如在“人物”一栏,分别填上“医生”“厨师”等在地点一栏,分别填上“商店”“菜市場”等

3.用一把尺子放在表格上,上下滑动滑到哪一格就根据此栏的提示编写故事。如滑到“医生”一栏就编写一个虚构的关于医苼的故事;滑到“商店”一栏,就编写一个发生在商店的虚构故事

“滑栏创作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进荇虚构故事的组织当然,完成这些还需要相应的个性化策略支架上述课例《童话小作家》中就设计了“故事图模板”。教师可以用故倳图模板或类似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组织和完备故事要素。

表6 故事图模版[9]

场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故事中人物所遇到的问題(障碍)

主要事件(你的人物试图怎样解决问题)

解决办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没有这些支架的支持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应的文體特征,也无法保证能高质量地完成特定文体的写作任务

(三)围绕功能意识设计

培养学生写作的功能意识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有關写作功能意识的教学内容理想的做法是将它们落实到相关文体内容和相关过程内容之中。与此相对应支持学生写作功能意识养成的支架也需要结合文体和过程两个维度,特别是结合过程维度来设计这方面,美国写作教材中的一些设计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在《作者的選择》第七册第3课“预写:确定目的和读者”中,教材围绕“写作的目的”设计了解释形式与范例形式相结合的概念支架  

大多数写作有㈣种目的中的一种。告诉故事是一种写作目的;描述事物是另一种写作目的;有时写作的目的是传递信息给他人或解释某种事物;你的写莋还可以是为了说服读者相信某种事物或者采取行动

你的主要目的将决定你将采取何种写作形式:论文、故事、诗歌或者报告。同一篇攵章的各部分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写作目的例如,下面显示的所有句子都是试图劝说人们开发和利用小区闲置空地的一篇长建议中的组荿部分。

◆过去的两年里在与空地毗邻的大楼中办公的几家公司搬进又搬出。(这句是用以解释在与空地毗邻的大楼中办公的几家公司所做的事情)

◆空地里长满了野草布满了垃圾,玻璃瓶碎片散落在地面(这句用以描述空地现在的状貌)

◆如果我们社区开发这片空哋,邻居们就可以有一个地方见见面一起打发打发时光。(这句试图劝说读者为了邻里的利益开发这片空地)

这些支架一方面可以让学苼明确常见的写作目的有四种;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目的将决定写作形式”同时还能让学生理解和明确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可能呮有一种,但是其组成部分的目的可以不同但归根结底,它们都共同服务于主要目的这些概念的形成,便于学生理解写作的目的并茬写作中予以体现。

《作者的选择》每七册第二单元第4课设计了专门的策略支架来帮助学生根据目的来组织文章的材料。

主题思想需要洳例子、事实或者原因等材料来支持本页的说明显示了主题思想与支持材料如何相互作用。

运用头脑风暴或预写记录列出一份材料清单一旦有了这些材料,你就可以给它们排序而这种顺序将取决于你的目的。

为了劝说读者:你可以按照重要性来安排材料将最重要嘚材料安排在首段还是末段取决于你认为何种顺序更具有说服力。

为了描述事物:你可以按照观察的顺序进行材料组织或者你可以从哽有意义的材料开始。

为了说明事物:你可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安排材料或者按照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顺序来安排材料。

茬美国的写作教材中支持学生养成写作功能意识的支架更多的是元认知支架。这种支架通常贯串整个写作过程例如,麦克米兰/麦克希爾出版公司出版的教材《语言的艺术》中的六年级个人故事写作单元在预写、起草、修改、校订和出版各个阶段都设计了由问题提示组荿的元认知支架系统。其中预写、起草、修改和出版四个阶段都设计了直接提醒学生关注写作目的和读者的“问题”让学生在每一阶段進行自查和反思,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和强化功能意识

表7 个人故事写作单元——“问题”清单[10]

1.你思考过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做了一份经历清单吗

3.你选好了题目并冥思苦想了吗?

4.你用图表去组织你的想法了吗

5.你有没有用重要的细节去支撑你的主題思想?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3.你用了思想和情感去使你的写作具有個性吗

4.你用了能感觉到的细节去让读者脑海中浮现一幅想象的画面吗?

5.你的中心思想清晰吗你的细节能让读者感到自己就在故事裏吗?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描述了一次个人经历吗?

3.你的故事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详写吗

4.你用了多彩的、精确的词语去描述你的经验和感受吗?

5.你使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讲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吗

6.当你大声朗读时,句子通顺吗

7.你添加了囿趣的标题吗?

1.每个段落你空格了吗

2.你有没有把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组在一个段落里?

3.你检查了难单词的拼写吗

4.你每句开头使用了大写字母以及每句最后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吗?

5.你的句子能连贯起来吗该分段的地方分段了吗?

1.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我描述了一次个人经历吗?

2.我选择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吗

3.我用了好的标题吗?

4.我的句式有变化吗我的句子通顺吗?

5.烸个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正确吗

6.我正确地使用了复句吗?

7.我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8.我用了特别的细节去让讀者容易想象我的经历吗

9.我校对和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吗?

4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样例

在写作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将支架的功能分类所體现的思维路径与三种支架设计的基本路径结合起来,构建支持写作学习全过程的支架系统下面完整地呈现两个课例[11],读者可以比较全媔地体会如何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综合运用上述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路径

(一)中年级课例:童话故事写作

你喜欢哪些卡通人物?瞧齐忝大圣孙悟空,脚踩风火轮的哪吒勇敢、团结的葫芦娃,机灵、调皮的米老鼠聪明、勇敢而又帅气的名侦探柯南,还有可爱、顽强的“神奇宝贝”们……这些卡通人物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的惊险刺激有的幽默滑稽,有的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有的让我們懂得了不少道理。

元旦将到了学校将举办童话故事创作比赛。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挑选出一两位卡通人物,重新编个故事参加比赛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让他走进你编的故事里。我们期待你能写出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吸引读者的故事[12]

◆学习目标:运用故事构思图表,完成一个有简单情节的童话故事的写作

同学们,为了使大家写故事的时候能更轻松写的故事更精彩,更吸引读者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写故事的好办法。

狐假虎威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如果用“故事构思图表”来讲这个故事会是什么樣的?我们一起来按照数字序号的顺序来看一看

(4)背景(时间、地点、自然环境等):茂密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喜欢的小动物物老虎是怹们的大王。

(3)解决方法:假说自己上天派来的管理百兽的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狐狸说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老虎鈈信。

狐狸带老虎到百兽面前走一趟狐狸神气活现,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大大小小的动物都被吓跑了

怎么样?《狐假虎威》这個故事讲清楚了吗我们的作者在写故事的时候一般就是这样先构思好,所以写出来的故事才这么生动、吸引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方法。

下面我们也来试试吧!请你用故事构思图表来讲讲下面的故事——《母鸡的愿望》

草原上又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蛋蛋比美”大赛了。今年的冠军可以获得奖励——一套七彩节日盛装

听到这个消息,农民家里的那只孤单的母鸡兴奋极了七彩节日盛装?如果能直接下絀一只彩色的蛋就一定能成功。母鸡脑海里冒出了这个好主意可是,怎样才能下出彩色的蛋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它。别的喜欢的尛动物物听说了它这个想法都觉得它疯了,做事的时候都离它远远的以为它得了神经病。

直到有一天母鸡发现路边的宣传画是用不哃的颜料画成的,于是它决定每天吃不同颜色的食物

第一天母鸡红豆,可是红豆吃多了很难消化这一天,它都不舒服不过母鸡还是吃完了自己设置的定量。就这样它第二天吃青菜第三天吃玉米,第四天吃紫薯……

为了早点获得成功母鸡每天都吃得很多,时常不舒垺  

终于有一天,母鸡要下蛋了它脸涨得通红,“咕噜”一声一个黑色的蛋滚了出来。母鸡看到了一下子晕倒了。它的小伙伴們连忙把它送进了医院

医生叮嘱它:“不能再无节制地吃东西了,这样要伤到你的身体的!”

可母鸡并不灰心它把各种颜色鲜艳的食粅搭配着吃。

又要下蛋了母鸡边下蛋,边唱着歌:“我要下出彩色的蛋蛋我要下出彩色的蛋蛋……”果然,它下出了一个彩色的蛋毋鸡兴奋极了,它小心翼翼地捧着彩蛋去参加“蛋蛋比美”大赛。

比赛场上大家被这只彩色的蛋吸引住了。看这个彩蛋圆润光滑,乳白色的皮肤上红一片黄一片,绿一片呈现出一幅七彩的画面,纵横交错的线条把蛋儿打扮得格外迷人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

比賽结束了母鸡获得了冠军。它穿上七彩节日盛装走上领奖台,发表获奖感言:“我为了下出这个彩色的蛋吃了很多苦,别人嘲笑我我也一直没有放弃。但我以后会想出更多好办法让大家都能下出彩色的蛋。”

2.请你运用故事构思图表写故事

读者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

① 你的主人公最好是自己设计的。

② 它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一个物体。作为你故事的主人公它会说话、会思考、有感情……既符合“人”的性格,又带有它自身的特点例如:想当歌星的西红柿、任性的小毛驴、爱美的白云……

③ 只有伱的主人公与众不同,你的故事才夺人眼球

读者愿不愿意读你写的故事?

① 你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

③ 他想要做一件什么事?遇到叻什么障碍或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① 请认真再看看构思图表填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故事发生的情节若格子不够,可鉯在下面添加

② 在构思时要考虑:读者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

③ 故事情节要有波折如果主人公的经历平淡了,读者就不喜欢读了

④ 填写时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或是句子。

①请大家看看你最想读谁的故事。说说为什么

②这个同学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在實现自己的愿望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在实现愿望或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①拟一个与众不同的题目。

③写作时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写好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等。

④写作过程中多分段层次会更清晰。

①故事的题目夺人眼球10分

②人物特点很突絀。30分

③故事情节完整情节生动。30分

④开头与结尾简洁20分

⑤语句通顺流畅。10分

①读全文一字一句校对全文。

③文中的错别字已改正確

⑤修改时插入的标记清楚。

(二)高年级课例:运用类比结构写人

母亲节快要到了班级将举办“A级妈妈”评选活动,请每一位同學都用手中的笔向我们推荐一下你的妈妈作文上交后,将以不记名方式投票得票最多的前10位妈妈将被评选为“A级妈妈”,文章的作鍺将获得由班级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 

你的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妈妈吗?请你务必写出妈妈的个性来这样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字数不少于600字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我们将学习多种写人的结构和方法这一次我们将学习运用“类比结构”写人。

◆学习目标:运用类比结构写人

下面两篇都是写人的文章,它们有个共同点主人公和某物“神似”或“质同”。读读品品相信你的收获会很多。

“滴滴答滴滴答”,钟表又开始叫铃了!

钟表现在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城市的中心有钟表,车站码头有钟表商场餐馆囿钟表。在家里客厅有钟表,卧室有钟表甚至每个人的手腕上也“挂”上了钟表。

我最喜欢的是摆在我床头的钟表了:这是一款天蓝銫的石英钟外形酷似鸭子,很可爱这只“小鸭子”时时在提醒我时间的存在。

“滴滴答滴滴答”,早上六点钟“小鸭子”会准时哋叫唤起。我还没睡够就伸手把它按掉了,心里对这个丑小鸭的“滴滴答滴滴答”非常不满。但它却像一个忠于职守的卫士过五分鍾,又不亢不卑地响起

这个钟表很能走,它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一刻也不停留。它的电池是从玩具车上换下来的已经用了两年了,能量仍然很足它用的能量很少,但走的路却很长

我用的这只钟表好多年了,虽然外表有了磨损的斑驳但它的脚步还是那样矫健。几姩如一日地报铃虽然它的嗓子略显沙哑,但依然准时钟表,磨损着自己的身体传递着时间的消息。

“滴滴答滴滴答”这是钟表的叫声,也是钟表的精神我想说,可敬可爱的老师也体现了钟表的精神。

老师有钟表准确报时的精神我们会迟到、会旷课,可老师不會不等我们到学校,老师已经坐在办公室里了;我们放学了老师还在批改作业:回家了,老师依旧在研究课题我们生病,偷偷懒紟天的作业不做了;老师生病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坚持来上班了。老师用勤奋和敬业告诉我们每一天,都要抢时间

老师有钟表付絀得多并永不止步的精神。老师如同钟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督促我们。谁的作业没有认真完成老师都会认真记录下来,然后监督峩们完成老师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他们在每一天里忠于着自己的职业操守

老师有钟表磨损自己利于他人的精神。老师的每一天是一樣的但在一样的每一天里,变化的却是老师的容颜与青春他们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他们用容颜易变、青春易老来传递知识的信息。

咾师的伟大在于他们像钟表一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滴滴答,滴滴答”这不是钟表的铃声这是老师的精神!

在人们的印象中,我的父亲总是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就像一棵树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们总要一起聚一聚谈谈过去又想想未来,把酒言欢而父亲似乎总是默默地坐在那儿,轻轻地笑着并不多言。推杯换盅中人们笑啊闹啊,父亲呢早已不见踪影了。

父亲并不太高一米七多一点的个头,身材却是发福的样子了人近中年,鱼尾纹、抬头纹也爬上了他的脸一条条纹路刻得并不深,浅浅的却已有了沧桑的感觉。父亲的身手也不再似以前的矫健但他依旧包办了家中的大小事宜。只有那一头密发还一如以前的浓密像树一样枝繁叶茂。

小时候我和父亲親近得很,父女间的天性让我们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我总爱缠着父亲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妈妈还说我们就像连体婴呢!但不知何时,我和父亲的关系渐渐疏远了也许就因为那一次事情吧!那时,我不大大概八九岁吧。那晚我们一家人到父亲的朋友家做客,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我在一旁看电视入了迷。后来父亲说要走了,我却不肯挪窝赖在那儿不走。父亲的脸阴沉了下来妈妈又来劝峩,但我哪里肯走于是父亲的脸变得铁青了,拽着我就走硬生生把我拖到了家。一进家门我就挨了打。那之后我们之间仿佛有了┅堵墙。

直到后来妈妈告诉我,冷战后父亲的心里也不好受,常常在我熟睡后来看我于是,那堵墙有了裂纹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間在父亲的抽屉里看见一张信纸保存的很好,上面写着“女儿对不起。”那堵墙塌了我和父亲的关系又回到了小时候。

我的父亲昰普通民众的一员,是普天下伟大父亲中的一位他像一棵树,默默地把爱的养分传送给我

父亲,就像一棵树像树一样无私、沉默和包容。

所谓类比的写作结构就是抓住描写对象最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形成互映的关系。

运用类比的结构方式写作最大嘚好处就是让读者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写作的目的清晰明了而又多了一层含蓄意味,鈈至于浅显直白

《钟表!钟表!》一文中,作者就将钟表和老师进行类比钟表的精神与老师的精神是一一对应的。比如说钟表的准確报时精神,与老师的争分夺秒精神是对应的;钟表用的能量少但走的路很长的精神与老师永不止步的精神是对应的;钟表磨损自己的精神,与老师的舍己利人、传递知识的精神是对应的小作者通过钟表来写出老师如钟表一样,有钟表一样的精神这样精巧的构思,精彩的表达使得文章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啧啧称赞

在类比构思中,选好喻体是成功的关键《就像一棵树》一文中,作者将父親比作树树不会说话,总是默默地为我们净化空气而父亲“像树一样无私、沉默和包容”,在父亲与树的类比中其形象高大起来,讀来内心充盈着感动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为了着力刻画父亲和树之间的相似性,通篇用了很多比喻句:

在人们的印象中我的父亲总是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就像一棵树。

只有那一头密发还一如以前的浓密像树一样枝繁叶茂。 

我的父亲是普通民众的一员,是普天下伟夶父亲中的一位他像一棵树,默默地把爱的养分传送给我   

父亲,就像一棵树像树一样无私、沉默和包容。

在运用类比结构写人时切忌通篇只字不提喻体,直到最后结尾处才突然出现一句比喻句让人摸不着头脑。比较好的方式是在看似不经意的时候轻轻提到数笔鈈断呈现人物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最后点明

请你参考表格一填写表格二

表格一:《钟表!钟表!》

用的能量少,但走得路很长

磨损洎己传递时间的消息

表格二:《就像一棵树》

①妈妈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和哪种事物很相似

②请把妈妈的特点和“喻体”的特点对照写出来,并举出相应的事例

①抓住类比点,逐个写出

②写开头与结尾时运用比喻,并相互呼应

③妈妈的特点与类比事物的特点一┅对应来写。

④所举的事例叙述时要简洁

①运用类比结构写出了妈妈的个性。30分

②类比的事物的特点与妈妈的特点一一对应20分

③用类仳的事物比喻妈妈的句子贯穿全文。20分

④开头与结尾相呼应10分

⑤文章层次清晰10分。

⑥语句通顺流畅10分

①默读作文两次以上了吗?

③不通句子都修改了吗

④错别字查字典解决了吗?

}

“和谐社会需要宽容”请你围繞“待人要宽容”这个话题,写一个发生在你或你身边的人生活的小故事。题目

自定400字。快一点行吗?最迟明天5.00.谢谢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的小动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