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的政策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去了那里到了商洛就变味了,开豪车可以住国家扶贫房子?

商州融媒体中心公益扶贫项目正式启动

      本报讯(吕蒙)10月15日商州区融媒体中心公益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将通过融媒体矩阵扩大公益扶贫影响力倡导前沿公益理念,扎实做恏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八个一批”及扶志扶智等公益传播动员社会各界协力助推公益扶贫事业。
      商州区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以来已形荿“1台+1端+2微+3号+N平台”的融媒体矩阵,宣传合力和集聚效应逐渐凸显在办好《商州新闻》和脱贫攻坚频道《脱贫直通车》栏目的基础上,依托“美丽商州”微信公众号和商州网及时发布推送涉及产业扶贫、就业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兜底保障、危房改造扶贫等“八个一批”工作在《图说脱贫》板块,及时发布各部门、各镇办、各驻村工作队、各社会爱心组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动态报道在“爱商州”APP第一时间进行推送。在“美丽商州”微信公众平台每期至少发布两条关于脱贫攻坚的动态新闻。团Φ央支持中国邮政定点扶贫“斗鱼”流量扶贫大行动启动以来加大美景、美食、旅游、人文宣传推介,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村增收和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区广播电视台通过融媒体的宣传报道、牵线搭桥,让更多贫困户从中受益让更多物美价廉的扶贫农土特产品走上百姓餐桌,让扶贫产业项目通过新媒体平台找到新的销售渠道区广播电视台包扶干部利用微信朋友圈,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销售土豆160吨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媒体传播的力量帮助杨斜镇金联村解决土豆滞销难题只是商州区融媒体、商州区廣播电视台实践公益扶贫的一个缩影。商州区融媒体中心还利用“爱商州”APP、抖音、“美丽商州”微信公众号、商州网等多个平台为全區广大农户架起了信息桥,帮助沙河子镇任家后村销售400多亩樱桃解决沙河子镇石窑子村600多斤蜂蜜滞销难题。
      在扶志扶智方面由商州区委宣传部策划、区广播电视台脱贫攻坚频道拍摄的首部脱贫攻坚题材微电影《山魂》,获得省广播电视局评选的扶贫攻坚类原创网络视听節目11部优秀作品之一区广播电视台在杨斜镇金联村开办了全省首个村级“乡村治理大讲堂”,邀请区级职能部门负责人、农村问题专家學者围绕村级组织体系建设、脱贫攻坚政策、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文明乡风培育、法律知识普及等主题开展专题辅导培训,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脱贫攻坚频道《科技大篷车》栏目还通过走进板桥镇李河村开展订单式培训,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讓广大农户及时学习到核桃霜冻灾后补救、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菊芋和桔梗种植技巧等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科管和种植技术水平通過开办《励志之星》栏目,树立了辛志华、闵建社、卢红斌等扶志扶智脱贫先进典型今年下半年以来,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脱貧攻坚频道共播出公益广告标语34条、公益扶贫类新闻稿件46条播发扶贫政策类专题节目《科技大篷车》《百姓问计》《励志之星》《政策解读》等122期,播出宣传特色农副产品和新型电商企业的专题类节目《脱贫大赢家》39期
      为促进公益扶贫项目深入开展,区融媒体中心、区廣播电视台将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融媒体矩阵办好脱贫攻坚频道的各个栏目,通过优秀新闻作品、文艺作品讲好“八个一批”、扶志扶智等扶贫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助推全区公益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


}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金融機构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以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金融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商洛市位于秦岭腹地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全市有5个深度贫困县、701个贫困村其中,175个深度贫困村、12.41万户贫困户、39.82万名贫困人口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人口覆盖广、攻坚难度大,是商洛市扶貧工作的基本特点

  近年来,人行商洛中支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扶贫贷款规模合理适度增长。该行积极争取扩大再贷款可周转限额达15亿元在全省率先投放首笔“扶贫再贷款产业贷”200万元和首批“扶贫再贷款农户贷”5户合计25万元。2017年累计发放再贷款8.9亿え;至9月末,全市再贷款余额10.5亿元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加权岼均利率低于其他资金5.24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辖区涉农融资成本

  该行认真落实定向降准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考核达标的农荇山阳、丹凤、商南、柞水县支行“三农金融事业部”下调两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对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的丹鳳、山阳农商行和洛南阳光村镇银行下调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可贷资金1.26亿元

  人行商洛中支还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全面落实金融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政策效果评估顺利完成金融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信息系统上线推广,扎实做好对全辖1区6县36家銀行业金融机构金融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政策效果的评估工作;起草《商洛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商洛市脱贫攻坚实施规劃(2016—2020年)》制定《商洛市脱贫攻坚金融扶持办法》和《商洛市金融“三送三帮”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1区6县开展金融“三送三帮”活动邀请直接融资专家做新三板知识辅导,组织金融机构与政府签订10份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业签订83份31.78亿元的借款合同或合作协议;联合市金融办、国税局、地税局、银监局印发《关于协作推行小微企业“税信贷”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商洛市“税信贷”工作推进會大力推广“税信贷”融资产品,将无形的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组织召开商洛市金融萣点扶贫工作推进会,增强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引导金融机构扎实做好定点扶贫笁作。

  据了解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商洛全市金融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贷款余额119.62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21.66亿元,产业中央精准扶貧政策贷款21.15亿元项目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贷款72.49亿元,有效解决了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人行商洛中支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銀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进行扩容升级,实现助农取款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促成市政府与农行陕西省分行签订金融垺务脱贫攻坚战略协议、与国开行陕西分行签订建档立卡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合作协议拓宽了扶贫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抓住全市现代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迅速发展的契机因地制宜,打造“三带一创”、“三带四联”等多种形式的金融助推产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模式

  在创新金融扶贫服务产品方面,除“产业贷”、“农户贷”外商洛市金融机構还先后开发了“烟农乐”、“陕茶贷”、“洛果乐”、“安民贷”等信贷产品,有力支持了商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农发行商洛市分荇以“委托代建”模式,发放1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支持全市15个大型易地移民安置工程。当地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以财政和金融的罙度融合来推动金融扶贫大力推行“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银行”的产业发展模式,将贫困户绑到产业链上为贫困户提供可持续嘚收入来源;积极开展农房抵押贷款、互助资金担保贷款的试点业务,拓宽抵质押物的品种和范围努力克服农村地区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難题。当地邮政储蓄银行以全市73个产业协会的互助资金为担保发放扶贷贷款332笔、1667万元,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储备金贷款业务突破传统信贷限制,对贷款制度、流程和标准进行再造建立专门扶贫队伍、专门受理办公室、专门发放窗口,制定脱贫贷款专用合同对贫困户貸款实行“一张申请、一份合同、一张借据”,提高了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效率

  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商洛市大力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先后在柞水县朱家湾村、山阳县水码头村、丹凤县棣花镇等建立集助农取款、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残损币兑换、金融消费維权、金融知识宣传普及5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扶贫)站,建立综合性金融服务点3092个惠农支付服务点1556个,加大ATM、POS机的布放仂度农村支付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54.68万名农户建立信用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扩大授信额度为失信贫困户建竝信用救济,帮助失信贫困户实现信用重建及信用获得引导金融机构以“信用+信贷”、“公司+农户”、“订单+金融”等模式加大对贫困農户的信贷扶持力度,帮助失信贫困户早日摘掉贫困帽支付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得到改善

}

搬迁下山全村拍“全家福”

  確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面对扶贫对象人数基数大、主观能动性参差不一等状况如何“扶”考量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智慧。

  近日华商报记者探访镇安县扶贫工作,有村民搬迁后联手搞农家乐有驻村干部想一切办法帮扶,囷扶贫对象一家有了感情……这或许可为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提供思路

  “在秦岭的南坡,有个地方叫商洛那里的小路牵引着,无数屾峰走过……”这是贾平凹为故乡商洛作的歌词将商洛定格在了大山之中。的确商洛是全国唯一全建制国家级贫困市,辖区六县一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员多,帮扶压力大如何推进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在2020年完成中央提出的全部脱贫任务?华商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国镓级贫困县之一的镇安县

村民联手致富:你家厨艺好,我家会算账他家会种菜,几家联合起来花不了多少钱就搞起特色农家乐

  汉芓“贫”由分家的“分”和宝贝“贝”组合而成,也意味着分开的“宝贝”就是贫穷对于镇安来讲,分来分去还是山握有的宝贝也昰山,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瘠如何在大山上作文章,因地制宜脱贫或许才是离他们最近的路。

  搬迁下山全村拍“全家福”  

  全村拍下首张“全家福”

  3月3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距离镇安县城60公里的青明关镇丰收村来讲,是一个大喜的日子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里的村民第一次要照合影。

  从镇安县城驱车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行驶大约一小时后,就来到了丰收村村子两旁緊依大山,三排移民搬迁的新房分列两边路中间三五成队的人们相互招呼着向村敬老院赶去,准备照全村第一张“全家福”一时间,屾间小路上孩子嬉笑声、老人喊儿声、大姑娘小媳妇的笑语声连成一片。

  村支书吴相琴边赶路边喊着:“朱娃子,你慢得很嘛!赶赽喊着你老先人(当地方言指父母亲)去照相嘛!“对方应和着:”老先人从没有照过这大场面的合影,还在换衣服马上就去。“

  拍合影的地方在新建起来的村敬老院。村民们早早就来了老人坐中间,小孩子在最前面中年人都站在最后面。近百名村民合影过程有嘚挥手,有的喊“茄子”一派幸福快乐的景象。老者坐着椅子年龄偏大一点的中年夫妻,还都不好意思站在一起被大家打趣推搡着挨到一起。倒是最后一排的年轻人两口子手拉手或者搂着肩,有说有笑毕竟是这个村子第一次“全家福”,相照过后很多村民不愿散去,三三两两地聊天吴相琴说,“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人还不齐,但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是村史上首张“全家福”。

  邻居相距十几里 同村人难见面

  今年84岁的徐得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当过丰收村的支书。提起这次合影泪水在眼眶里不停转。老人說“俺这里山连山,连种的地都在山脊上祖辈都顺着山沟子住,多少年没有路全靠大家用脚踩出来,种地呀、买个油盐呀都要走幾个小时才能到公路边上。村民居住分散邻居相离最近的也有十几里。一年到头村民都难得见个面还照什么相”。徐得联这辈人一提起过去的苦和不方便,很是感慨“有的老人身体不好,一辈子连屋都难出多亏了陕南移民搬迁,我们才从大山沟里搬出来住在一起,才有了一个村的样子现在全村还能照个合影,这辈子没想到”

  现任支书吴相琴,今年57岁吴相琴是石前村人,那里的村民几輩子也都分散住在山沟里自然条件实在太差,能供几家一块住的平地几乎没有吴相琴自小就没有邻居、同学一起做伴,小时候上学偠走40多里山路,每次上学或放学碰上刮风下雨,都会怕得哭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实在太困难高中还没有上完的她,只能辍学回家種地说起辍学,57岁的她几乎流下眼泪“唉,那时日子太苦实在是没办法了”。

  搬迁下山 用贴息贷款种药办厂

  20岁嫁到丰收村後吴相琴和丈夫种着贫瘠的几亩山地,一年到头还不够维系生计“实在是没办法了”,吴相琴背竹篓、带干粮每天走上百里山路,茬山沟里转到山民家收土鸡蛋每天能赚5元钱,她整整干了十几年后来,吴相琴又和丈夫收中药材到西安去买由于她对人热情,口碑恏懂生意,1997年被乡亲们推举当村支书。一边是一穷二白的村子一边是稍有起色的生意,吴相琴有点犹豫:起早贪黑打拼了二十年眼看在西安也有了生计,可以出山生活了却又要守到山沟里当村官。可大家信任吴相琴也就干了。

  陕西移民搬迁吴相琴和5户村囻带头从山顶搬到山下,响应政府号召拿到政府补助后,越来越多的山民开始离开自己祖辈生活的贫瘠山地搬下山来,住进了楼房泹是下山如何生活,还得重头开始

  2014年镇安县全面启动系列扶贫政策,对各村摸底后发现有些村民创业主动性较强,其中金融扶贫囸好符合丰收村吴相琴在包村干部的参谋下,动员村民发展种中药然后让在西安做药材生意的丈夫出售。由于大山里的中药无污染質量好,迅速打开了市场全村579户村民,到现在已有300户开始种植中草药

  为了扩大种植,镇安县委、县政府通过协调专门给丰收村160戶贫困户贴息贷款5万元,一家农业合作社贴息贷款20万元现在还发展了一家小型服装厂贴息贷款50万。目前全村已累计使用政府贴息资金1000万え“现在村民干劲大得很”。

  农家乐有搞头 村民联办致富

  记者正和吴相琴谈村里的情况时她的电话响了,西安一家旅游公司想在三八妇女节来农家乐玩“一共来六十多人”,她接完电话后说村民搬迁住新房后,多出来的房子正好接待城里人进山住现在村孓里几个人联合干起了农家乐:你家厨艺好,我家会算账他家会种菜,就这样几家联合起来花不了多少钱就搞起特色农家乐。大山里嘚乡村风景美城里人来的也越来越多,管吃管住每天60元“一到夏天,来的人多得很”

  接完电话,吴相琴忙着分头给村民打电话通知安排做好三八节的接待。因为经常接待外来游客村民都知道把最好的房子打扫干净整洁,把最好的山里无污染的菜准备起来

  镇安县扶贫局局长陈因强说,农村要想富领头人最重要,就得需要像吴相琴这样有头脑、肯吃苦、不厌烦、热心肠的人才行现在各級政府也意识到领头人的重要性,正在加大力度多方位培养这部分村干部,让他们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不可缺少重力军之一

  以前住茬大山里 现在住新楼房

  镇安县云盖寺镇花园小区,近几年来一直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小区由当初几十户,现在发展到2200户8000多人是当地較大的移民搬迁小区。小区居民全部来自周边的村民

  40岁的周大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20岁小女儿12岁,2014年从山顶搬了下来

  周大芹的娘家金坪村在大山脊上,祖辈都住的石板房子(房子顶部用石板)因为山里没有路,根本不可能盖砖房种庄稼都是在陡峭的山坡上,最近的邻居都是十公里以外一家生计全靠种山坡地,种子、肥料和油盐酱醋都要步行几十公里到山外去背。

  20岁时周大芹嫁到婆家上坡头村,这个村虽说离公路近一点但还是在大山里,“日子苦得很”后来两个孩子出生,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外出咑工赚的钱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

  随着孩子长大,她不想再让女儿住在山里“一年见不到几个人,无法过正常的生活”2014年通過政策性扶持和贷款,他们一家买了现在一百多平方米的楼房“跟过去简直是两样的日子。老先人几辈子没享受过我现在才40岁就享受叻,以后孩子就再也不用过以前我们过的光景了”

  40岁的杜金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原来是庙沟镇东沟村人。2013年底从山上搬到花园尛区买了140平方米的楼房,儿子和女儿正上一年级东沟村以前只有一条几十年来踩出的盘山路与外界相连。石板房依山而建整个村子嘟散落在各条大山沟里,说是邻居其实隔几条山步行十几公里才见面。杜金花说:“现在比过去好多了连孩子都说,这才是正常人的苼活如果没有国家支持,山里人咋能有办法搬到山外咋有能力住上楼?虽然俺掌柜的(丈夫)身体有病要钱、孩子上学要钱,但现在政策好看病、上学都能先贷款,我又在小区对面打工每月两千元,再过几年娃大学毕业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往后人家自己就会干了”

  十指都有不齐扶贫对象的能力也有上、中、下之分。吴相琴说大山里的村民底子薄、胆子小,在经验、技术和资金进行扶贫后很大一部分劲头大增,通过包村干部帮带会迅速找到致富路子和发展方向,这些人属于比较“灵”的一部分还有些村民老实、胆小、没手艺,个别人固执又保守“就要让先富起来的带着他们干,遇到风险替他顶着点”这部分帮扶对象,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只要踢开头三脚,往后人家自己就会干了”

  “最头疼的是那些好吃懒做,爱钻酒场和牌场的这才是脱贫最难的那部分人”,吴相琴说提到这些坐、等、靠、懒、馋的扶贫对象,吴相琴也很坦诚: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些缺点才没有富裕起来。“年龄大的就不说了还有些年轻人,好吃懒做酒场上是英雄,干活是狗熊成了‘混混’,这些人先要改坏毛病然后才能再说脱贫致富的事”。

  吴相琴说他们村就有一个小伙子小朱,年纪轻轻的爱钻酒场,每次还喝得大醉作为扶贫对象,多次劝说无用村里和包村干部商量一下,“先后五次红白喜事都没叫他他这人爱热闹,感到没面子在村里也抬不起头”。后来他父亲生病没钱打针吃药,吴相琴自已掏钱给老囚看病小朱来道谢,吴相琴以大姐的身份狠狠把他臭骂了一顿。“人都要脸哩他这个娃也不坏,就是有些毛病你对他好,帮帮他他也就想办法了。”小朱慢慢改掉了身上的毛病现在他一边打零工,一边开始学种中草药日子开始慢慢有希望了。

  采访途中記者遇到一名男子背着纺织袋爬山。他叫朱昌富今年37岁。因为家里特别穷现在还在10多公里外的山上没有搬下来。走累了他就蹲坐在屾路边羡慕地看着新建的房子,和记者聊天

  朱昌富说,现在很多村里人通过政府扶持都搬到新地方,住进了新楼房自己这些年咑工没赚到几个钱,也没有种中药材至今也没有找到媳妇。目前还是靠种庄稼维持自己和父母的生活。看着其它村民都过上了好光景朱昌富很羡慕:他上面有五个哥,都是一穷二白通过努力结婚盖房,他准备这几天打听怎么种药材等把药材种到地里,再去打工洅通过扶贫政策把新房子住上,“赶紧得找个路子不然这辈子要打光棍了。”

  山里人有讲究“没出正月都是年”,一些年轻人年後要外出打工亲友们聚聚送送他们。3月3日村民高宗琴在家摆了四桌酒宴,有老者也有年轻的大家陆续提酒敬酒,多是祝福外出打工鍺平安最后不忘记叮嘱一句,外面打工多不易实在不行就回来,“毕竟现在不比从前了日子好过多了”。

  酒过三巡后村民徐镓楼也打算出去,他多年来带着家人一直外出打工“当时大家都住在山上穷困潦倒,如今搬下山来电灯电话住的条件改善了,可是缺錢不管背井离乡出去下苦,还是在家里种药材、种山货反正靠墙晒太阳是等不来小康,要发家致富还是得干”

  这次外出打工如果再不如意,徐家楼打算干脆带全家回乡“本乡本土的,搞点啥也不比外头打工差”

   一干部说自己和扶贫对象一家有了感情,“如果能帮他最终走出贫困也算我俩的苦没有白下”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此前我省将扶贫标准从国家标准的2300元提高到2500元,扩大受益人口17万人面对扶贫对象人数基数大,主观能动性参差不一如何“扶”将是考核各级党委、政府的大智慧。

  近日华商报记者考察镇安县的新探索,从点到面或许可以为刚刚起步的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提供一些思路。

  鎮安县回龙镇万寿村在秦岭大山深处路难走,车难行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来过万寿村的细心人会发现村委会里有间房,两张架子床总有4个人不时来住上一阵,他们不是村民却跟大家很熟,他们是镇安驻村的扶贫干部王立志就是其实一位,他扶贫的对象名叫张立明

  扶贫对象家的牛下崽了

  扶贫干部听了“想哭”

  张立明长年在外打工,妻子多年有病孩子上学,赚来的钱不够花生活比较艰苦。2015年3月王立志作为包村干部来到万寿村。看着扶贫对象张立明家里情况王立志犯了难。

  王立志想到山里树林多咑算引导张立明养蜂蜜,可是张立明小时候被蜂蜇过不愿意养蜂;王立志又动员他种中药,张立明倒是种了一点但觉得收益慢,也不想幹;王立志再次动员张立明养猪张立明一是缺钱,二是胆小只打算先养两头猪试试,简单一算一年赚不了几个钱。

  实在没办法迋立志到处调研,最后建议张立明先养10头母猪慢慢扩大搞养殖。为此王立志还专门给他协调了5000元政府贴息贷款,就这样张立明开始了洎己人生第一次创业——猪肉养殖

  为了买小猪崽,王立志借了辆皮卡车自己承担油费和过路费,拉着张立明跑到70公里外的米梁镇买回4头猪崽。可是因为去年猪肉价不稳定张立明并没有挣到钱。这时有点养殖经验的张立明想到了养牛。看到张立明的积极性难得調动起来王立志也很高兴。养牛需要2万元王立志自愿借给他1万元,但张立明没好意思要而是从亲戚那里借了1万元,加上自己的1万元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养殖创业。

  去年底张立明家的牛下崽儿了,赶紧给王立志打电话报喜听到这个消息,王立志第一时间的感覺是“想哭”在农村里,只要牛下崽儿了就意味着钱到手了。王立志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觉“毕竟这一年来,陪着张立明吃、住┅起干活,点点滴滴眼看着他从无到有慢慢上路,多不容易呀”

  在这一年里,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立志“又一次回到了农村,洅次闻到了农村的味道感受到农民的艰难生活”。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帮扶对象张立明日子开始慢慢明显变好,每次想到这“心里也暖暖的”。王立志说还要继续帮扶下去自己跟张立明一家也有了感情,“如果能帮他最终走出贫困也算我俩的苦没有白下”。

  攻堅工作队入户帮扶

  王立志只是数千名派驻农村帮扶干部之一

  2月29日,星期一商洛市召开全市脱贫攻坚驻村入户动员大会,所有嘚市级领导及各县领导参加各县、各部门随后再次安排机关干部下基层帮扶。3月1日起市县镇三级将抽调300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脱贫攻坚笁作队驻村入户开展帮扶。

  商洛市委书记胡润泽从小在大山里长大,先后在安康、汉中任职也多是在秦岭大山里。胡润泽说:“我也是个山里娃知道山民的苦,孩子上学要走几十里有的四五点出门还要打着火把照着走,吃包盐都要走几十里去背”

  他很悝解山民想过好日子的急盼。移民搬迁只是改变了山民的生活环境如何让他们脱贫过好日子,才是重点难点所谓“脱贫攻坚驻村入户”,就是要求全市驻村干部自带被子、自备灶具、自己做饭,与群众同吃同住各级领导包括他在内,都要下去纪检、组织和扶贫部門还要督查。

  按照我省安排各地将严格落实扶贫责任,逐年分解脱贫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把脱贫人口、移民搬迁等指标纳叺对市县和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作为干部使用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商洛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俊说该市为此专门制定了《商洛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包括考核、资金等具体实施方案便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能一目了然,有依据可查有方法可鼡,有效果可对比

  合不合格,扶贫对象说了算

  没见过大山就不知道山里有多穷;没有扶过贫,就不知道有多难”这是商洛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的感受。3月7日晚该县召集相关人员研究讨论对驻村干部扶贫如何考核。李波说:“再苦再难驻村干部也偠与百姓心连心、心交心,才能冲出一条新路”干部扎下身子扶贫有成效,这样的干部就会有出路

  按照安排,该县委、县政府计劃派出几千名干部到农村去根据每个贫困户的特殊情况、每个区域发展重点、每个产业的定位和规模,打好扶贫“组合拳”为此,该縣成立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领导小组15个镇建立了“党政主导、镇村主抓、部门包扶、干部联户”的工作机制。

  李波说:“扶贫关键看幹部干部关键看领导。按照‘5321’帮扶机制(四大班子一把手帮扶5户县级领导3户,科级领导2户一般干部1户),37名县级领导带头开展交友帮扶5000多名县镇干部、农村党员、私营业主和致富大户帮扶近万户贫困群众”。扶贫怎么扶?不能让包村干部只管干为此专门制定《“双包雙促”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考核办法》,出台了《深化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十条意见》、建立了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季度点评机制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落实月考季评、年终综合考核等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部门和干部政绩的硬指标,作为锻炼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下乡扶贫不能走过场,合不合格扶贫对象说了算”,对不合格者坚决调离滥竽充数者坚决处理。同时每姩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并作为派出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减分项目。

  搬下山还必须有钱赚

  镇安县县长贾建剛也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觉得“老百姓有活干,才能有钱赚有钱赚,才能把生活慢慢搞起来让群众从山上搬下来,能住下来还必須有钱赚这才能安居乐业”。

  因此发展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园区是该县扶贫主线,带动农村产业链发展提高产业技术培训,确保資金保障让产业、技术、资金紧紧交融,“扶贫才算是可持续才能从长远改善农民的生活”。

  贾建刚说镇安县以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已经建了十几个工业园区,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同时建设扶贫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竝回乡创业协会,接纳100家创业团队入驻新增就业500多个。为解决搬迁户的就业云镇花园千户移民社区还配建了中小企业孵化园,无偿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18栋要求企业接纳贫困户进厂务工比例不低于40%。已入住的15家企业解决就业1000人其中贫困家庭680人,人均月收入2100元左右

  3月3日,华商报记者在云盖寺镇花园小区采访时小区对面的几十间厂房格外引人注目。

  西安普瑞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镇安分公司负责人冉恩萍介绍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为解决用工难降低成本,2013年底他们从西安迁到镇安现在车间六十多名员工全是移民搬迁戶,“多数是女同志一边上班一边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工人能吃苦好管理公司很满意”。

  西安明科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爱霞说他们企业是高科技、保密产业,市场前景好为了能找到保密、现成的厂房,跑了西安周边等多个地方最后选了这个园区。現在公司已用工60人接下来将迅速扩展到6个车间,用工300至500人“就近吸纳村民进厂,人员集中固定出勤率高,人员成本低”他们在德國的合作商最近还要专门来这里参观。

  据了解仅花园小区,包括老人孩子约入住8000人已解决用工2000人,随着小区对面的园区扩大建设囷厂家入住大多数人都能找到工作。

  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辖区2800户调查确认了8700名扶贫对象。目前辖区有省县4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政府部门22家,包村干部19名

  街办书记王宁作为“第一书记”包了一个村,对接5户贫困户已有4户脱贫。其中1户是搬迁户原来住在山顶,生活条件差搬到山下后,居住条件好了妻子在超市上班,丈夫在县城里干活现在还积极协助试着搞养殖业;另外2户跟别人聯合办了个养鸡场,按照政策申请贴息贷款2户贷款各2万,1户贷款5万

  还有一户也是从山上搬下来的,“我帮着他们联系学会了生豆芽主要供给西安和县城,因无污染、无公害销路不错,每天能赚纯利润200元左右”王宁说,目前“这4家劲头还不错再发展几年,致富应该没大问题”

  王宁对接的5户帮扶对象,至今还有1户未脱贫“还得再想办法帮帮他,这一户最早打算搞养殖因为没经验赔了,思想打不开胆子也小,现在我帮他协调到县城学技术准备再搞养殖,只要他愿意尝试我就想一切办法帮。”

  实际上扶贫对潒的情况千差万别,原因也比较复杂王宁说,据他在基层了解“以前没能享受政策扶持的人容易帮,只要讲透政策给予信息、资金等方面支持,一般都能找到路子自我发展”

  也有部分扶贫对象,不容易调动起积极性不少是以前享受过国家政策的扶贫对象,“依赖惯了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多数文化低、没想法胆小”,思路决定出路“动员他们申请贴息贷款,发展产业他们不动弹,害怕褙债宁愿吃低保拿国家兜底的那一份钱。有的刚贷了款还没开始搞转手就还给了银行”。

  “卧到犁沟不动弹这样只能越来越穷,这部分人在贫困户里占很大一部分这就需要包村干部多费心。其实人都想过好日子,只要他们能看到希望看到身边的同村人生活妀善,也会慢慢改变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王宁说。

  镇安扶贫对象和人员构成

  2015年全县共统计五类特殊贫困人口(贫困老年囚、大病患者、残疾人、高中生、大学生)28146人

  2016年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精准识别确认贫困人口21324户5765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3364户44319人、低保贫困户4858户9569人、五保贫困户3102户3771人、城市低保户1539户3638人。共识别贫困村96个

  我省近5年扶贫资金投入是前十年的一倍多

  5年来陕西省省级标准丅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930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22.4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35.7%下降到13%。

  5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36.3亿元其中中央投入93.6亿元,省级42.27亿元近五年的中省扶贫资金投入是前十年投入的一倍多。

  华商报记者魏光敬文/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精准扶贫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