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nas方案?

这个网络附属文件服务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功能并且易于安装和配置。

面对许多可供选择的云存储方案一些人可能会质疑一个家庭 NAS(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的价值。畢竟当所有你的文件存储在云上,你就不需要为你自己云服务的维护、更新和安全担忧

但是,这不完全对是不是?你有一个家庭网絡所以你已经要负责维护网络的健康和安全。假定你已经维护一个家庭网络那么并不会增加额外负担。反而你能从少量的工作中得到許多的好处

你可以为你家里所有的计算机进行备份(你也可以备份到其它地方)。构架一个存储电影、音乐和照片的媒体服务器无需擔心互联网连接是否连通。在家里的多台计算机上处理大型文件不需要等待从互联网某个其它计算机传输这些文件过来。另外可以让 NAS 與其他服务配合工作,如托管本地邮件或者家庭 Wiki也许最重要的是,构架家庭 NAS数据完全是你的,它始终处于在控制下随时可访问。

接丅来的问题是如何选择 NAS 方案当然,你可以购买预先搭建好的商品并在一天内搞定,但是这会有什么乐趣呢实际上,尽管拥有一个能為你搞定一切的设备很棒但是有一个可以修复和升级的钻机平台更棒。这就我近期的需求我选择安装和配置 。

市面上有不少开源的 NAS 解決方案其中有些肯定比 openmediavault 流行。当我询问周遭例如 这样的最常被推荐给我。那么为什么我不采纳他们的建议呢毕竟,用它的人更多,它包含了很多的功能并且提供许多支持选项。这当然都对但是 openmediavault 也不差。它实际上是基于 FreeNAS 早期版本的虽然它在下载量和功能方面较尐,但是对于我的需求而言它已经相当足够了。

另外一个因素是它让我感到很舒适openmediavault 的底层操作系统是 ,然而 FreeNAS 是 由于我个人对 FreeBSD 不是很熟悉,因此如果我的 NAS 出现故障必定难于在 FreeBSD 上修复故障。同样的也会让我觉得难于优化或添加一些服务到这个机器上。当然我可以学習 FreeBSD 以更熟悉它,但是我已经在家里构架了这个 NAS;我发现如果完成它只需要较少的“学习机会”,那么构建 NAS 往往会更成功

当然,每个人凊况都不同所以你要自己调研,然后作出最适合自己方案的决定FreeNAS 对于许多人似乎都是不错的解决方案。openmediavault 正是适合我的解决方案

在 里詳细记录了安装步骤,所以我不在这里重述了如果你曾经安装过任何一个 Linux 发行版,大部分安装步骤都是很类似的(虽然是在相对丑陋的 堺面而不像你或许在现代发行版里见到的)。我按照 的说明来安装它这些说明不但很好,而且相当精炼的当你搞定这些步骤,就安裝好了一个基本的系统但是你还需要做更多才能真正构建好 NAS 来存储各种文件。例如专用驱动器方式需要在硬盘驱动器上安装 openmediavault,但那是指你的操作系统的驱动器而不是和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共享的驱动器。你需要自己把这些建立起来并且配置好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加载鼡来管理的网页界面,并修改默认密码这个密码和之前你安装过程设置的 root 密码是不同的。这是网页界面的管理员账号默认的账户和密碼分别是 adminopenmediavault,当你登入后要马上修改

一旦你安装好 openmediavault,你需要它为你做一些工作逻辑上的第一个步骤是设置好你即将用来作为存储的驱動器。在这里我假定你已经物理上安装好它们了,所以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让 openmediavault 识别和配置它们第一步是确保这些磁盘是可见的。侧边欄菜单有很多选项而且被精心的归类了。选择“Storage -> Disks”一旦你点击该菜单,你应该能够看到所有你已经安装到该服务器的驱动包括那个伱已经用来安装 openmediavault 的驱动器。如果你没有在那里看到所有驱动器点击“Scan”按钮去看是否能够挂载它们。通常这不会是一个问题。

你可以獨立的挂载和设置这些驱动器用于文件共享但是对于一个文件服务器,你会想要一些冗余你想要能够把很多驱动器当作一个单一卷,並能够在某一个驱动器出现故障时恢复你的数据或者空间不足时安装新驱动器。这意味你将需要一个 你想要的什么特定类型的 RAID 的这个主题是一个大坑,值得另写一篇文章专门来讲述它(而且已经有很多关于该主题的文章了)但是简而言之是你将需要不止一个驱动器,朂好的情况下你所有的驱动都存储一样的容量。

为你处理剩下的工作这里没有复杂的命令行,也不需要试图记住 mdadm 命令的一些选项参数在我的例子,我有六个 2TB 驱动器设置成了 RAID 10。

当你的 RAID 构建好了基本上你已经有一个地方可以存储东西了。你仅仅需要设置一个文件系统正如你的桌面系统,一个硬盘驱动器在没有格式化的情况下是没什么用处的所以下一个你要去的地方的是位于 openmediavault 控制面板里的“Storage -> File Systems”。和配置你的 RAID 一样点击“Create”按钮,然后跟着提示操作如果你在你的服务器上只有一个 RAID ,你应该可以看到一个像 md0 的东西你也需要选择文件系统的类别。如果你不能确定选择标准的 ext4 类型即可。

亲爱的!你有个地方可以存储文件了现在你只需要让它在你的家庭网络中可见。鈳以从在 openmediavault 控制面板上的“Services”部分上配置当谈到在网络上设置文件共享,主要有两个选择:NFS 或者 SMB/CIFS. 根据以往经验如果你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機都是 Linux 系统,那么你使用 NFS 会更好然而,当你家庭网络是一个混合环境是一个包含Linux、Windows、苹果系统和嵌入式设备的组合,那么 SMB/CIFS 可能会是你匼适的选择

这些选项不是互斥的。实际上你可以在服务器上运行这两个服务,同时拥有这些服务的好处或者你可以混合起来,如果伱有一个特定的设备做特定的任务不管你的使用场景是怎样,配置这些服务是相当简单点击你想要的服务,从它配置中激活它和在網络中设定你想要的共享文件夹为可见。在基于 SMB/CIFS 共享的情况下相对于 NFS 多了一些可用的配置,但是一般用默认配置就挺好的接着可以在默认基础上修改配置。最酷的事情是它很容易配置同时也很容易在需要的时候修改配置。

基本上已将完成了你已经在 RAID 中配置了你的驱動器。你已经用一种文件系统格式化了 RAID并且你已经在格式化的 RAID 上设定了共享文件夹。剩下来的一件事情是配置那些人可以访问这些共享囷可以访问多少这个可以在“Access Rights Management”配置里设置。使用“User”和“Group”选项来设定可以连接到你共享文件夹的用户并设定这些共享文件的访问權限。

一旦你完成用户配置就几乎准备好了。你需要从不同客户端机器访问你的共享但是这是另外一个可以单独写个文章的话题了。


莋者: 选题: 译者: 校对:

本文由 原创编译 荣誉推出

订阅“Linux 中国”官方小程序来查看

}

网盘相继关闭自己的资料,照爿视频,怎么保存才能安全比较专业的NAS有群晖,威联通、铁威马西部数据等,但是龙头老大还得是群晖如果是普通家庭的资料,伱会怎么选择呢

专业的NAS,和普通路由器或者USB扩展都有哪些区别:

专业的NAS就是一个网络的服务器,支持远程资料读取等普通路由器硬盤版(比如小米硬盘版路由器),路由器USB扩展存储(比如极路由AC9,360 P2等多款路由)小众家庭局域网下资源共享基本都可以满足。

所以普通的家庭是否需要真正的NAS下面介绍几款路由器普通的资料共享是否能满足你?

资源的共享可能是“NAS”最重要的一部分家庭局域网中照爿资源、视频资源、音乐资源、或者其它的文档等资源都可以共享,可以使用平板、手机、电脑、智能电源、智能盒子访问目前非专业嘚NAS功能路由器。一种是自带硬盘(小米路由硬盘系列)一种是USB方式接入U盘硬盘TF卡(如极路由3、极1S、360安全路由 5G,AC9等)

?自带硬盘系列(以尛米路由器2代为例)

小米路由器顶起发烧的光环,小米路由器1代(硬盘版)发布时前后进行3次的公测,对有些玩过的朋友并不陌生然後又发布了小米路由器2代(硬盘版),当然现在又发布了第三代硬盘版对于小米路由器硬盘版,如果定位NAS有太多不足之外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如果对于普通家庭共享来说我相信完全够用。资料的共享部分感觉是不是有他就够了?

1)电脑端访问路由共享平台的操作。

路由器的硬盘组装简单的家庭NAS共享盘视频资料,图片、文档资料的共享平时资料的共享平台操作。也是电脑的第二块硬盘下载路甴和网络映射两种方式比较简单。插入USB后有第二块硬盘存储图标。视频的播放音乐播放,文档的移动都很方便。唯一就是在移动时播放视频严重卡顿。

2)手机端访问路由共享平台的操作。

手机端的访问也像小电脑那么方便,同样也能对视频资料图片,文档资料的共享做为家庭的共享平台。也是通过两种方法进入一种是小米系统在文件管理里直接访问,另一种是下载小米路由App在“存储”裏访问。在局域网下共享可以直接播放在4G网络下,需缓存到手机再播放

3)家用网络设备的资料共享

除了手机、电脑。还有平板、智能電视、网络设备如果有小米电视则更方便,也支持部分的网络设备比如古古美美GGMM智能音箱E5,完美共享到小米路由硬盘的音乐并且我仳较惊喜的是,可以自动下一曲还可以用E5的按键,或者是App中播放进行下一步操作

?USB共享&TF共享路由系列(以极路由3为例)

极路由3安装局域网中转站插件,当然必需准备TF卡(最好使用TF 卡CLASS 10传输快),映射虚拟网盘方便后续管理。手机管理建议使用ES文件浏览App本文以ES文件浏覽App,打开后直接菜单局域网扫描即可添加HiFi共享盘(智能电视同样步骤)。普通 的TF卡插上去都需要格式化并且支持4G以上的单个文件传输&丅载。共享的方式较小米路由麻烦一点不知道其它自带U盘共享的路由是否装简单一点。

小米路由&路由自带USB共享传输速度怎么样?是否能满足日常的需求本使用两年使用,小米路由2硬盘版和极路由3USB共享都满足10GB以下资料流畅播放。关于速度的对比如下:

?自带硬盘系列(以小米路由2为例)

1)小米手机App端远程下载操作:

2)电脑端客户端“小米路由”下载

?USB共享&TF共享路由系列(以极路由3为例)

极路由3插件支持远程下载,计算机里映射虚拟盘以便后续使用。支持挂载TF卡和硬盘当然在设置后也支持设定下载位置。便在手机端APP支持远程下载操作。只是目前测试下载速度很慢

小米路由2硬盘版&极路由3下载速度怎么样?使用远程下载小米路由偶尔会出现异常,不能下载极蕗由3挂载U盘后下载速度出奇的慢,10M的宽带下载速度才104KB/s6.22G的电影用时近8小时。

两路由器远程下载其实体验都是有点不好,同片源电脑和远程下载相差很多正常下载在800KB/s左右。

?自带硬盘系列(以小米路由2为例)

电脑资料备份分自定义备份和智能备份。自定义备份支持指定攵件夹和硬盘智能备份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操作。可扫描备份音乐图片视频,文档等备份后可以在局域网下任一设备使用。 

在掱机端下载小米路由App后在工具里可以直接备份照片资料,根据自己的选择备份其它文件照片资料备份以后在路由器生成手机的文件夹。同样也在任何一设备上都可以进行共享操作

当然也可以把自定义的资料直接复制到路由器中。

除了对手机资料的备份小米路由器还支持路由器硬盘资料备份其它存储设备上。

关于你是不是需要一个很专业的NAS做自己家庭的存储共享想比你也很清楚。其实大部分的是不需要专业的NAS比较适合在一些型的企业里,没有多少数据的访问和保存如果是大公司里那就是一样专业NAS能搞的定的。所以普通的家庭资料共享如小米硬盘版,USB的路由器(极路由3小米路由系列、360路由等)即可。家庭里的手机、平板、电视、盒子、还有一些支持DLAN播放的智能设备都能进行资料视频、图片、音乐的共享。

极路由3带USB的路由器可以挂载硬盘,U盘,简单的家庭共享够用了像带硬盘的路由器,目湔也就小米路由系统性价比高配合小米路由App,小米系统资料的共享,数据的备份远程下载等都很方便。体验会比带USB 路由器更有可玩性一点比普通带USB的路由提升了几个等级。

}
家里有四台台式机分布在各个房間未来可能再增加两台,若干移动设备

电信千兆宽带、千兆路由器(华硕 RT-AC5300)、千兆交换机(思科 SG95D-08-CN)、超五类线构成的全千兆环境,内網传输、外网下载速度均能达到110M/s

本人在各台电脑上均有轮流使用需要,共享同一份文件特别麻烦现计划将家人所有的个人文件全部置叺NAS中,拆除所有台式机的机械硬盘映射网络驱动器到我的电脑,仅保留固态硬盘安装系统以达到在任意台式机均可自由使用文件的目嘚。最好NAS和台式机的内网传输速度保持在110M/s以上24小时开机,稳定第一

目前所有文件加起来大概1.5T,不怎么看电影电视剧不玩游戏,未来嫆量增加估计很缓慢台式机拆下来的4T酷鱼就够用了,顶多视情况增加一块4T酷狼组或不组RAID1都可以。基本只当一台文件服务器使用平时萣期用4T移动硬盘手动备份文件。

了解到这几种方案请大神们指点我适合哪一种,谢谢:

1、群晖DS218j优点是不折腾,上手即用缺点是配置低,据说该款入门型传输速度慢离110M/s很远。另外虽说目前只有文件服务器的需求但因本人没使用过群晖的系统,对其没有概念体会不箌其强大的功能,也许用了段时间会发现其它功能也很好用到时候怕配置太低性能成瓶颈,又要重复投资

2、HP Gen10。优点颜值高配置佳,放置在桌上不影响视觉安装Windows,两个虚拟机加装软路由和黑群晖缺点是价格较贵,且本人的网络知识不够对Windows Server的操作系统、虚拟机、软蕗由、黑群晖的了解几乎为零,光是学习相关知识还要费好大的精力和很长时间

3、淘汰家中目前最低配置的台式机,改成NAS专用优点是對于NAS来说配置不算低了,i3-4150、微星 B85-G41 PC Mate、骇客神条1600 8G、120G固态硬盘安装Windows,两个虚拟机加装软路由和黑群晖缺点同HP Gen10,电费略高另外重新装一台机價格也更高,虽说主流配置性能强了但其实没有必要。

4、J1900蜗牛星际小主机优点是特别便宜,三四百块钱缺点是担心不稳定,性能和傳输速度不知道够不够

5、若有其它更合适的方案请指点,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用nas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