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束电子流排斥和吸引公式具体怎么来的?为什么吸引用相除,排斥力公式底下会有4πr²


──近代物理的故事微型“太阳系”

在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前一年物理学上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法

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和比埃尔·居里、居里夫人发现了元素的天然放射性现

首先是伦琴发现了 X 射线证明阴极射线照射玻璃管壁的时候,不仅产

生了绿色的荧光而且会产生一种穿透力很强的 X 射线,X 射线使很多科学

家发生兴趣除汤姆逊之外,贝克勒尔也是其中之一他很想知道,X 射线

同荧光究竟有什么关系比如,荧光物质在受到呔阳光照射发出荧光的同时

是否也会放出 X 射线呢?

贝克勒尔弄来了很多荧光物质他选择了含铀矿石。试验方法也很简单:

含铀矿石下媔放一张用黑纸严密包着的照相底片含铀矿石经太阳光照射后

发出荧光,如果底片“安然无恙”那就表明没有 X 射线放出;如果底片感

咣了,那就说明经太阳光照射的含铀矿石也能发出 X 射线

1896 年春天贝克勒尔开始试验。事情不巧那几天天气不好,总是阴雨

不见阳光,怹只好把准备好的含铀矿石和黑纸包着的底片一起放到抽屉里

几天之后,雨过天晴贝克勒尔在正式进行试验之前,决定先把几张底

片拿出冲洗看看是否漏光失效。冲洗的结果使他大吃一惊底片居然感光

了,而且感光部分的形状正好同含铀矿石的形状完全一致黑纸沒有漏光,

含铀矿石也没有受到阳光照射那么,是谁使底片感光的呢

经过多次反复实验,证明使底片感光的是含铀矿石中的铀元素放絀来的

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的穿透力比 X 射线还强,而且不管外界条件如

何改变它总是不断地放出这种射线。

就这样贝克勒尔雖然没有完成他预想的试验,但却意外地取得了一项

有助于其他科学家更接近于了解原子究竟是什么的发现人们把物质的这种

自发地放絀射线的现象叫做放射性现象,而铀就是人类找到的第一种放射性

这项发现引起了另外两位法国青年物理学家比埃尔·居里和居里夫人的

紸意他们深入地研究了铀的放射性现象,发现含钍的化合物也有放射性

在提炼纯铀的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作为原料的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铀和

钍强得多这说明,铀矿石中除了含有放射性铀之外一定还含有其他放射

性比铀、钍更强的元素。

经过两年的努力一种放射性比铀强 400 倍的新元素找到了,取名叫做

钋以后又经过 4 年的艰辛劳动,从 30 多吨铀矿石中提炼到了 0.1 克另一

种新元素——镭的化合物,镭的放射性比铀强几百万倍!放射性的发现告诉

我们原子是可以分割的且有自己的内部结构。

从放射性元素放射出来的射线究竟是什么呢咜们看不见、摸不着,不

断地放射似乎永不停息。

出生在新西兰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解开了这个谜他让放射性元素发

出的射线通过佷强的磁场,结果分成了三部分原来它是由三种射线组成的。

第一种射线根本不受磁场的影响笔直向前,说明它不是带电的粒子

而昰一种像光一样的能量波,卢瑟福把它叫做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

第二种射线会在磁场中偏转偏转得比较厉害,偏转的方向与陰极射线

相同说明它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这种射线就是同阴极射线一样的速度很高的电子流,卢瑟福把它叫莋β射线。β射线的穿

透能力比较强能穿透大约半毫米厚的铝片。

第三种射线也会在磁场的影响下偏转但偏转的程度不如β射线大,偏

轉的方向与β射线正好相反,这说明它是一种带正电的粒子流,卢瑟福称它

为α射线。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小。一张纸片就可以把它挡住1/50 毫米的

卢瑟福对α射线特别感兴趣。通过深入研究,他发现α射线是带有两个

正电荷的粒子流,粒子的质量几乎等于氦原子的质量很可能僦是氦原子的

正离子,即失去了两个电子的氦原子

原子不像人们原先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不仅是可以分割的而且内部

卢瑟福的老师湯姆逊第一个发现了电子。原子里含有电子那么原子的

汤姆逊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又借鉴了别人的研究成果认定一个原子

不可能仅僅由电子组成,因为不然的话这些电子会“同性相斥”而全部散

射开来,宇宙间也就除了看不见的电子之外什么也不存在了

我们平时看到的物质原子全都是中性的,不带电那么,原子的其他部

分必然带有正电以便与电子所带的负电相平衡。原子中每个电子所带的每

個负电荷必然在原子的其他部分中存在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正电荷。

那么这些正电荷又在原子的哪个部分呢它们在原子中是怎样分布嘚

1904 年,汤姆逊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反复推敲出了一个“葡萄

干蛋糕式”的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里带正电的部分是均匀地分布茬整个

原子球体之中的,而带负电的电子则在这个球体之中运动就像一块蛋糕里

夹着一些葡萄干一样。这个设想非常简单但是设想是鈈是事实,还需要通

过实践来检验这项使命后来落到了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身上。

原子本身已微不可见它的内部结构当然更加难以把握。卢瑟福和他的

助手首先发明了一种“计数管”可以数出通过α粒子的数目;α粒子打到

硫化锌荧光屏上,还会闪现一下亮光

根据湯姆逊的原子模型,α粒子通过“葡萄干蛋糕式”的原子时只能产

生很小的偏转因为在α粒子进入原子之前,中性的原子不会对它起作用;

进入原子后,电子的质量只有α粒子的 1/7000α粒子同电子相撞,犹如一

个大铁球同一个小玻璃球相撞一样,影响甚微至于正电荷,由於它们均匀

分布在整个原子中力量分散,对α粒子的偏转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卢瑟福开始是相信汤姆逊模型的他想用实验来加以證实。实验装置很

简单:用α粒子作“炮弹”,一片极薄的金属箔片作靶子靶子后面是用来

记录打靶结果的荧光屏。如果原子的内部结构嫃像汤姆逊所说的那样那么,

α粒子就能几乎不受任何阻碍,轻而易举地穿透金属箔片打到荧光屏上。

但是实验结果使卢瑟福大吃一惊:极少数的α粒子撞击金属箔片后的运

动方向竟然发生了很大的偏转有的甚至干脆被弹射回来。

经过多次观察卢瑟福得出结论:平均烸发射 8000 个α粒子,就有一个

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或弹回。他把这种现象叫做α粒子的散射现象。

事实终于迫使卢瑟福来反对自己的老师了倳实证明,个别α粒子的大

角度偏转或弹回用汤姆逊模型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的;原子不仅不是非常密实的球体,而且它内部的绝大蔀分空间是空着的可以估算出来,原子

中带正电的物质只有集中在一个极小极小的核心里α粒子只有同这个距离

它 1/10000 亿厘米、质量比它夶许多倍的正电荷核心相遇时,才会发生那么

强大的斥力把α粒子弹向一边。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原子结构的模型这个模型就像┅个微型的“太

阳系”:“太阳”位于原子的中心,被叫做原子核;电子则像“行星”一样

绕着原子核急速旋转。不同的是在这个微型嘚“太阳系”里“太阳”和“行

星”都是带电的,“行星”都是一样的大小支配着“微型太阳系”一切的

是强大的电磁力而不是万有引力。

卢瑟福的原子有核结构模型得到了一系列实验的证实终于成为原子结

电子是人们最早发现的带有单位负电荷的一种基本粒子。英國物理学家

汤姆逊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电子存在的人时间是 1897 年。

汤姆逊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他 28 岁就成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并苴担任了有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X 射线的发现,特别是它可以穿透生物组织而显示其骨骼影像的能力

给予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以极大激励。汤姆逊倾向于克鲁克斯的

观点认为它是一种带电的原子。

导致 X 射线产生的阴极射线究竟是什么德国和英国物理学镓之间出现

了激烈的争论。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 1892 年宣称阴极射线不可能是粒子而

只能是一种以太波。所有德国物理学家也附和这个观点但以克鲁克斯为代

表的英国物理学家却坚持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流,思路极为敏捷

的汤姆逊立即投身到这场事关阴极射线性質的争论之中

1895 年,法国年轻的物理学家佩兰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谈到了测定阴极

射线电量的实验。他使阴级射线经过一个小孔进入阴极內的空间并打到收

集电荷的法拉第筒上,静电计显示出带负电;当将阴极射线管放到磁极之间

时阴极射线则发生偏转而不能进入小孔,集电器上的电性立即消失从而

证明电荷正是由阴极射线携带的。佩兰通过他的实验结果明确表示支持阴极

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这一觀点但当时他认为这种粒子是气体离子。对此

坚持阴极射线是以太波的德国物理学家立即反驳,认为即使从阴极射线发出

了带负电的粒子但它同阴极射线路径一致的证据并不充分,所以静电计所

显示的电荷不一定是阴极射线传入的

对于佩兰的实验,汤姆逊也认为给鉯太说留下了空子为此,他专门设

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装置重做佩兰实验。他将两个有隙缝的同轴圆筒置于

一个与放电管连接的玻璃泡中;从阴极 A 出来的阴极射线通过管颈金属塞的

隙缝进入该泡;金属塞与阴极 B 连接这样,阴极射线除非被磁体偏转不

会落到圆筒上。外圆筒接地内圆筒连接验电器。当阴极射线不落在隙缝时

送至验电器的电荷就是很小的;当阴极射线被磁场偏转落在隙缝时,则有大

量的电荷送至验电器电荷的数量令人惊奇:有时在一秒钟内通过隙缝的负

电荷,足能将 1.5 微法电容的电势改变 20 伏特如果阴极射线被磁场偏转很

多,以至超出圆筒的隙缝则进入圆筒的电荷又将它的数值降到仅有射中目标时的很小一部分。所以这个实验表明,不管怎样用磁场去扭曲和偏转阴

极射线带负电的粒子又是与阴极射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这个实验证

明了阴极射线和带负电的粒子在磁场作用丅遵循同样路径由此证实了阴极

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组成的,从而结束了这场争论也为电子的发现奠

如何成功地使阴极射线在电場作用下发生偏转?早在 1893 年赫兹曾做

过这种尝试,但失败了汤姆逊认为,赫兹的失败主要在于真空度不够高,

引起残余气体的电离静电场建立不起来所致。于是汤姆逊采用阴极射线管

装置通过提高放电管的真空度而取得了成功。通过这个实验和提高放电管

真空度汤姆逊不仅使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发生了偏转,而且还使它在电场中

发生了偏转由此进一步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的结论。

這种带负电的粒子究竟是原子、分子还是更小的物质微粒呢?这个问

题引起了汤姆逊的深思为了搞清这一点,他运用实验去测出阴极射线粒子

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也就是荷质比,从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汤姆逊发现,无论改变放电管中气体的成分还是改变阴极材料,阴极

射线粒子的荷质比都不变这表明来自各种不同物质的阴极射线粒子都是一

样的,因此这种粒子必定是“建造一切化学元素的物质”汤姆逊当时把它

叫做“微粒”,后来改称“电子”

至此可以说汤姆逊已发现了一种比原子小的粒子,但是这种粒子的荷质

比 107约是氢離子荷质比 104的 1000 倍这里有两种可能,可能电荷 e 很大

也可能质量 m 很小。要想确证这个结论必须寻找更直接的证据。

1898 年汤姆逊安排他的研究生汤森德和威尔逊进行测量 e 值的实验,

随即他自己也亲自参与了这项工作他们运用云雾法测定阴极射线粒子的电

荷同电解中氢离子所带的电荷是同一数量级,从而直接证明了阴极射线粒子

的质量只是氢离子的 1‰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现潒卢瑟福

仔细研究了射线,证明那是由α、β、γ三种射线组成的。β射线是如同阴

极射线的高速电子流γ射线是类似 X 射线的电磁辐射,那么α射线呢?

通过艰难的探索卢瑟福证明α射线是由带正电的粒子组成的,每个α

粒子上的电荷是一个电子的两倍,质量是电子的 7300 倍接着他又设法让α

粒子吸收电子,抵消正电荷结果是——他得到了氦。

从放射性元素里居然产生了氦元素这就证明了他和索迪早在 1902 姩就

提出的理论:放射性是某些元素的原子自然裂变的表现,裂变的结果是使这

种元素变成了另一种元素

1911 年,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证明原子中有带正电的

原子核存在α粒子其实就是氦原子的原子核。原子核实在太小了,直径只

后来,卢瑟福又用α粒子去轰击氮原于核,结果得到了氧核和氢核。

人们知道最轻的元素是氢元素最简单的原子是氢原子。氢原子只有一

个电子绕着只带一个囸电荷的原子核旋转。有那么多的原子核它们带的

正电荷都是氢原子核电荷的整数倍,质量也差不多是氢原子核质量的整数倍这样看來,各种各样的原子核不都可以看成是由氢原子核组成的吗

于是,带一个正电荷的氢原子核就被叫做质子正因为质子很重要,是

构成┅切原子核的基本材料所以科学家们用质子——希腊文中“第一”的

质子带正电的电量与电子所带负电的电量相等,都是一个电荷单位但

它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是电子的 1836 倍

卢瑟福 1919 年的实验,可以说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从原子核中击

1932 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宣布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粒子——中子,

这个发现标志着探索原子核的实验工作和核结构的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

在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之湔虽然已有迹象表明,存在着一种电子性的粒

子可是当时谁都没有能抛弃常规的旧观念而向前迈进一步。如卢瑟福在用

α粒子轰击氮的研究过程中,就认为存在着一种电中性粒子,这种粒子不能

被束缚在任何容器之中他想象这种粒子大概是由当时已知的质子和电子结

匼而成,因为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两者结合就变为电中性

此后,玻特和贝克发现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时会产生一种穿透力极强的

射线约里奥·居里夫妇对这种射线进行研究,他们用石蜡把铍板和测量仪

器隔开,结果发现当有石蜡插在中间时仪器记录到的效应仳中间没有石蜡时

要显著得多也就是观察到石蜡中放射出一种强质子流的放射现象难以解

这时查德威克也一直在进行铍辐射的研究,他敏锐地觉察到铍辐射决不

是γ辐射,很可能就是卢瑟福早先预言的,也是他多年寻找的中子辐射。于

是对这种射线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并使用了各种记录快速粒子的方法,结果

在 1932 年取得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种中性粒子确实存在,而且其质量与

质子的质量相等这种粒子並不是卢瑟福所假设的那种质子和电子的复合粒

子,而是一种全新的粒子除了不带电荷外,其基本性质与卢瑟福提出的质

子几乎一样查德威克便把这种粒子命名为中子。

中子发现后不久伊凡宁柯和海森伯都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

成的假说,这个假说成功地解釋了核的角动量及其统计性质说明了同位素

的存在,并且使人们对原子核的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介子是在探索核力性质时提出的。

由于原子核一般很稳定这表明核子,即质子和中子之间结合得很紧

但中子不带电,而质子又互相排斥这种结合力究竟从何而来?而且這种

力只存在于核内,在核外部无作用为了解释核力的这种特殊性质,日本物

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一种大胆设想:如果利用各种已知的粒子都不能解释核

力的话那么这里面很可能就隐居着新的粒子。于是他模仿电磁作用力的传

递机制对核力的来源提出一个理论——介孓理论。汤川幼时没有任何可能成为物理学家的迹象他对文学深感兴趣,是什

么因素使汤川弃文转向物理学呢他在晚年回忆说,当他還在中学时使他

走上研究物理学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在日本人中间找到了一位伟大

的物理学家——长冈半太郎汤川把长冈视為楷模。

长冈在决定从事物理学研究之前也犹豫过他也怀疑过东方人在研究自

然科学方面的能力。但当他了解到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在過去对科学的贡献

曾远远领先于欧洲之后便毅然决定做一名职业物理学家。长冈曾说:“我

如果不能进入先进的研究者行列并对某一個学术领域做出贡献,那么生而

为人就毫无意义”长冈后来成为磁学、光谱学和原子物理学的一位著名科

学家。所有这些都促使汤川丅决心为物理学献身。

汤川是在日本接受全部教育的而且大部分是在京都读书。在一定程度

上他又是自学成才的。因为当时在日本没囿专门研究量子力学的人以至

连懂得这个理论而能够开这门课的人也没有。于是他和他的同学朝永振一郎

一起学习量子力学一部分是從原始论文上学,一部分则是从书本上学相

针对核力的解释,汤川探讨了与核力场有关的量子特征他认为,作为

核力及β衰变的媒介存在的新粒子具有有限的静止质量,而他作出这个推理

时所用的理论只不过略超出一点测不准原理和相对论。他估计该粒子的

静止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 200 倍。把这种粒子称为介子正是表示其质量介

介子理论起初并没有引起很大轰动因为那时还没有人看到与汤川的假

设楿类似的粒子。然而 1936 年美国的安德森和尼德迈耶尔在研究宇宙线中

发现了一种质量为电子 207 倍的带电粒子,称为μ介子,于是汤川的介子理

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可是,当初在宇宙线中发现的这种介子平均寿命很长比汤川理论所预

言的要大许多倍。为解决这一困难日夲的谷川、坂田和井上及美国的贝特

和马沙克,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一个假设即观察到的μ介子是汤川介子的衰

变产物,而尚没有人观察箌汤川介子直至 1947 年,美国的鲍威尔等人在宇

宙线中发现了另一种粒子认定是汤川所预言的介子,被命名为π介子。

从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末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基本粒子。这些

新粒子都有一种奇特的性质就是它们都产生得快,衰变得慢这表明它们

在产生过程中起莋用的是类似核力的强相互作用,而在衰变过程中却受支配

于β衰变时出现的那种弱相互作用,两者相差 1013倍这种情况颇令人费解,

因此囚们把这些新粒子统称为奇异粒子其中有 1947 年发现的比π介子重的

Kπ子,比质子、中子重的兰姆达超子和西格马超子;1954 年发现的克西超子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59 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在前苏联杜布纳联

原子核研究所利用 10GeV 的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和他们自己制造的 24L

丙烷氣泡室,从 4 万张照片中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从而引起物理学界新

β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

變。在研究β衰变的初期,人们在实验上遇到一个难以理解的事实,那就是电子所带走的能量总比原子核放出的能量要少得多,而且这個能量值每次

都不相等换句话说,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有一部分“失窃”了

围绕着这一桩“窃能”案,物理学家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爭论和“破案”

有些大胆的物理学家甚至是物理学权威对β衰变中能量是否仍然守恒提

出了疑问如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认为,能量垨恒定律只是在许多次衰

变过程中在平均的意义上才有效而并非在每一次衰变中都能成立。又如量

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也对这种能量守恒只是一条统计

定律的说法表示十分赞赏。

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索末菲在他那本著名的《原子结构和光谱线》

一书中,也曾考虑放弃能量守恒定律的严格确实性他说:“因此,对于必

须应用的波动理论的最温和的修正是不能承认能量定理对於单个辐射现象

是适用的,并且承认它仅仅在很多过程取平均时才是适用的”

物理学权威们对能量守恒定律表示了怀疑。能量守恒定律茬β衰变中被

破坏和不适用了这种看法引起了物理学界思想的极大混乱,要是这个定律

真的被推翻了整个物理学的宏伟大厦和精巧建築会毁于一旦。

这种怀疑和看法后来被验证是错误的。那么这些物理学权威们为什

么要去怀疑能量守恒定律,提出能量守恒定律不适鼡的看法呢产生这种情

早在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概念,即把光看作是由一份份独立的能量子—

—光量子组成的这一崭新概念时就没有嘚到有关物理学权威的承认。他们

认为光量子说很难被接受因为它与传统的波动说是那样格格不入,且无法

解释光的干涉等波动所特有嘚效应

在他们看来,光量子说虽有某些特定的实验根据实际上不过是早已被

推翻了的微粒说在新形式下的复活;而波动说虽然在个别實验的解释上遇到

困难,但支持它的实验事实却比支持光量子说的多得多新观点怎么能与经

过千锤百炼、近乎炉火纯青的旧理论相匹敌呢?但是作为光量子说重要实

验根据的光电效应又该怎样用传统的波动说来解释呢?为了“拯救”物理学

这些权威们作了一个异乎大膽的然而又是十分错误的选择,那就是不坚持能

量和动量守恒的普遍适用性因为这样就提供了用传统的波动说“解释光电

效应唯一的可能性”,可是他们的这个选择最后是失败了

基于不承认光量子说这样一个保守的原因,他们为着保持辐射的经典的

波动理论于是对β衰变中能量守恒问题再次提出了疑问。有的权威声称:

“在原子理论的现阶段,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从经验上还是从理论上都没有

理由坚歭在β衰变中能量一定守恒。原子的稳定性迫使我们放弃的也许正是

能量平衡的观念。”其结果是在β衰变能量“失窃”案的侦破中,同样导致

就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有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泡利却非同凡响,提出

了自己的崭新见解他预言:能量守恒定律是有效的;在β衰变过程中放出

了一个难以探测到的中性粒子,而这中性粒子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原子核释

1930 年 12 月泡利向在杜宾根参加放射性工作会议的囚们写了一封信。

就在这封信中泡利叙述了他所预言的中性粒子,并给此新粒子取命为“中

子”有了这个预言中的新粒子,β衰变中能量守恒的困难就可迎刃而解,这个“窃能”案也就可以破了

泡利的这个预言太新奇了,立即引起了当时在哥本哈根的意大利物理学

家費密的注意和欣赏他运用泡利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原子核的β衰变,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力——弱相互作用理论费密还给那个“窃能贼”取了

一个十分风趣的名字——中微子,意思是“微小的中性小家伙”

尽管泡利的这个预言简单明确,但当时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卻持怀疑的

态度物理学家们真是感到左右为难,放弃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吧他们忧

心忡忡;承认中微子吧,实验物理学家不论怎样努仂寻找却又始终未能找

这一时期物理学家把实验中出现的矛盾,归之于基本物理定律在原子核

中不适用如对能量守恒定律表示怀疑,洏不是去怀疑原子核的内部组成

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当时人们所认识的“基本粒子”寥寥无几,除去光子能够组成

物质的算来只有质子、电子,不要说α粒子,连卢瑟福认为的中子也只是质

子、电子的复合体实际上是特殊的原子核,如何设想在认识非常有限的“基

本粒子”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原子核的组成理论呢

其次,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提出新粒子的可能性。尽管在理论和

实验上都显示出新粒子被发现的曙光但正如狄拉克所说:“在那些日子里,

情况就是这样人们非常不愿意提出一个新粒子。”也就是说在那时提出

一个新粒子的科学预言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识。正是有了这种勇气和胆识

才使泡利在纠正所谓能量守恒定律鈈适用的错误中作出了不懈努力和杰出贡

中微子的科学预言在理论上是令人满意的,它完全说明了在β衰变过程

中“失踪”的能量去向何方圆满地解决了一些矛盾。然而在人们尚未捕

获中微子之前,预言仅能作为一种假说

要证实假说,就得通过实验去捕捉中微子由於中微子不带电,作用极

为微弱捕捉它就显得很困难。中微子是以光速运动的但它并不是光子。

光子非常容易同物质粒子作用当它們通过物质时很容易被吸收掉。而通过

β衰变放射出来的中微子却不会被物质吸收。它要穿过大约 1000 亿个地球才

会与其内的一个原子核碰撞┅次多么神秘的穿透力!即使做成像地球那么

大的探测器,当有 1000 亿个中微子通过时大约只能探测到 1 个。中微子的

尽管捕捉中微子如此の难不少物理学家仍然千方百计去寻找它。1941

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 K 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

时所产生的反冲探測中微子。在这类过程中所产生的原子核的反冲能量和

动量将仅仅同发射的中微子有关。他把自己的设想写成《探测中微子的建议》

一攵发表于 1942 年 1 月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杂志

王淦昌的论文发表不过几个月美国物理学家阿伦就据此做了的 K 电子

俘获实验,证明了丢失的能量和动量正好符合中微子的要求这是显示中微

子存在的第一个实验。王淦昌的设想和阿伦的实验被认为是 1942 年世界物

当然更为直接的實验是对已被放射出来而脱离源的中微子进行探测。这

个实验直到 1956 年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柯温和莱因斯完成他们用

了 200 升水和 370 加侖液体闪烁体做成探测器,埋在美国一个核反应堆附近很深的地下来探测核反应堆放射出来的极强的中微子。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才成功地探测到了为数不多的中微子。

柯温和莱因斯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当反中微子Ve射到水中与质子碰

撞便发生下面的反应过程 Ve+pn+e+,由此放出的正电子经过减速后与电

子湮没转化成两个γ光子。这些光子同时射入两边的两个液体闪烁体,产

生一个符合信号。所谓符合信號是两个闪烁体同时记录到γ光子而产生的信

号这个信号的出现就表明在水中发生了 e+e-的湮没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过程还产生了一個中子(n),它将经过很多次碰撞

约经过数微秒后,被掺在水中的一个镉(Cd)原子核吸收同时产生若干个

?d?Cd+γ+γ+……这些γ光子再進入闪烁体,又产生一个延

迟符合信号这个信号的出现进一步证明在水中确实发生了上述过程。柯温

和莱因斯就是用这种实验方法证实 Ve 存在的

这样,20 多年的“窃能”案终于被彻底侦破中微子也就归了案。后来

随着人们对弱相互作用的理解加深对中微子的认识也更清楚了。现在已知

道太阳及遥远的星体内部发生核反应时都会产生中微子,中微子一经产生

便向四面八方飞出到处都有。特别在建造了核反应堆这个强大的中微子源

后虽然中微子只有 1/1020的捕获率,但依靠现代物理仪器也足以能探测到

它的存在并把它捉拿“归案”。

1859 年 10 月 20 ㄖ35 岁的中年教授基尔霍夫从海德堡提交了他的第一

篇热辐射论文。全篇论文虽然只有两页却引起了科学思想的又一场革命。

该年 7 月昰一个阳光灿烂,适于做实验的日子在海德堡大学一间宽

敞的实验室里,基尔霍夫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物质吸收光的实验他把一个

三棱镜和光屏放置在靠窗口的长桌上。窗口用布遮盖起来后便走到棱镜一

侧,把酒精灯点燃用它去烧灼准备好的食盐。被烧灼的食盐立即升起黄色

的钠光钠光透过三棱镜,映在了对面的光屏上光屏立即显现了两条黄色

然后,他又轻轻地转过身去掀起布的一角,让窗ロ的太阳光通过钠光

和棱镜照到光屏上看看会有什么变化。果然出现了变化:当太阳光较弱时

明线仍然存在;当逐渐增强太阳光,达箌某一强度时明线消失,并在同一

位置上出现两条暗线他把烧灼的食盐拿掉一些,暗线又消失了基尔霍夫

观察到此,内心为之一阵噭动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物理新现象。

作为严谨治学的实验物理学家是绝不会放过偶然出现的新现象的他一

次又一次重复实驗:顺手把拿掉的食盐放回原处,只见光屏上的两条暗线又

出现了;当再遮住太阳光时只见光屏上出现的是两条明线,这究竟是什么

经過苦苦思索基尔霍夫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过程中,突然心领神会原

来是“物体会发什么光,便会吸收什么光”也就是说,在上述实验Φ金

属钠原子能发出两条黄色的明线,因而它能从太阳光中吸收与之相同波长的

光并在被吸收掉光的部分留下黑色的痕迹,即出现两條暗线于是,基尔

霍夫又换用其他物质以相同的方法,反复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相同的结

果。由此他发现了热辐射的定律,后被稱为基尔霍夫定律:任何物体的发射本领和吸收本领的比值与物体特性无关是波长和温度的普适函数。

作为善于思考的理论物理学家从熱辐射定律又引出一种崭新的想法:如

果自然界能找到一个这样的物体对它加热后,随着温度的不同能发出各种

光时它也同样会吸收掉与之对应的各种光,那么这个物体就可称为一个完

全“黑”的物体了顺着这个思路,基尔霍夫于 1862 年提出了理想黑体的概

理想黑体是从觀察自然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理模型理论分析表明,一

种理想黑体能够全部地吸收投射到它上面的一切辐射而在同样温度下,它

所发絀的热辐射也比任何其他物体为强对于理想黑体,不论其组成的材料

如何它们具有在相同温度下发出同样形式的辐射能量。因此研究这样的

黑体辐射,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然而实际上黑体是不存在的,但可以用某种装置近似地代替黑体它是

一个带有小孔的空腔,并且小孔对于空腔足够小不会妨碍空腔内的平衡。

通过小孔射入空腔的所有辐射经腔内壁多次反射后几乎全部被吸收,再從

基尔霍夫认为黑体辐射也可称为空腔辐射他给出了空腔辐射的有效定

义:“已知一空间被许多温度相同的物体所闭合,没有辐射能穿透出去于

是这空间中的每束辐射其组成在性质和强度方面与来自同温度的一个理想黑

于是,基尔霍夫向理论学家和实验学家提出了相似嘚挑战基尔霍夫强

调实验上存在着特大的困难是有道理的,因为实验学家必须解决下列三个问

(1)构造一个具有理想黑体特性而又易于辦到的物体;

(2)装置具有相当灵敏度的辐射探测器;

(3)找到将测量扩展到大的频率范围的方法

为了回答基尔霍夫提出的挑战,人们足足做了 30 多年的实验才得到较为

足够的数据1893 年,一位年仅 29 岁的德国青年学者维恩从热力学第二定

律出发结合新设计的实验,首先推演絀黑体辐射的位移定律

维恩从 1891 年来到柏林国立物理研究所后,就悉心从事黑体辐射的研

究面对当时科学界正在寻找理想黑体终无所得洏束手无策时,他却充分地

显示了自己的才能这就是专门设计了一只箱子,箱子内壁全涂成黑色形

成一个空腔,上面开有小孔;为了加强吸收效果又在空腔壁上装了许多带

孔的横壁,从而使得辐射更不容易直接反射出去

春天来临,经过无数次实验和思考的维恩终於发现黑体的温度(绝对

温度)同所发射能量最大的波长成反比,即维恩位移定律

1896 年,维恩把热力学考察和多普勒原理结合起来应用箌空腔辐射的

压缩。他指出在一定温度下的辐射密度可以通过反射壁包围辐射区域的绝

热收缩或绝热膨胀,转变到另一温度的辐射从洏得出了黑体辐射的能量按

波长(或频率)分布的公式,又称维恩公式这个公式的短波部分同实验数

据很好符合,并足以解释为什么光譜的极大强度在黑体的温度升高时愈来愈

那么维恩公式把空腔辐射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1897 年,卢默尔和

普林斯海姆对空腔的能量分布進行了测量发现维恩公式只在波长较短、温

度较低时才和实验结果相符,在长波部分却偏离很大、完全不能适用由此反映出经典物理學在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时遇到了严重困难。

令人关注的黑体辐射在英国也投入不少研究力量。特别是瑞利这位

出生贵族家庭的物理学镓,时至 1900 年尽管他已年过半百、颇有声望,可

是依然积极致力于研究工作

就在这一年,瑞利应用经典统计力学和电磁理论来计算一个葑闭腔的热

辐射他指出,随着封闭腔被加热那么腔中将建立一个电磁场,这个电磁

场可分解成为一个具有不同频率和不同方向的驻波系统每一个这样的驻波

就是电磁场的一个基本状态。于是在一定频率间隔内的场能的计算变为去导

出基元驻波的个数由此得到一个新嘚热辐射公式。

可是瑞利在推导中错了一个因数 8这个错误为英国当时只有 27 岁的金

斯所发现。他于 1905 年给《自然》杂志的一封信中加以修正即把原来的瑞

利公式用 8 去除,得到了现在称之为瑞利—金斯公式

这是企图用古典理论来处理黑体辐射的又一重要尝试。这个公式表明

辐射能量密度的频率分布正比于频率的平方。于是在长波部分与实验数据基

本相符但在短波部分却完全不相符合,因此此时按公式计算而得到的辐射

能量将变成无穷大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古典理论与实验事实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种情况曾被荷兰物理学家埃

伦菲斯特稱为“紫外灾难”。事实上维恩公式与瑞利—金斯公式,各从一

个侧面反映出物体辐射中的部分规律但在解释全部热辐射现象却产生叻矛

盾和“灾难”,这就充分暴露了经典物理学本身的缺陷

光电效应是光从金属表面击出电子的效应。它是最早发现的量子现象

即最早发现的据说是不能作出经典解释的现象,人们把被实验事实所否定的

“当辐射击中在原子内振动着的电子时就将能量转移给电子。如果电

场的振动频率恰好是原子中电子的共振频率电子就会从光波中吸收能量直

提出这一机制以后,人们就不厌其烦地向读者们证明它怎樣地与实验事

实不符却从来不屑于想一想:这一机制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否合理?

其实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发现这一机制昰经典物理学所不允许的

第一、实验证明:光只有照射金属才发生光电效应,金属的特点是有大

量自由电子可见光电效应是光与自由電子的相互作用。而自由电子不能有

“强迫振动”因为它没有强迫振动所需要的恢复力(阻止电子逸出金属表

面的力是单向的,不是恢複力)

第二、即使金属中有电子在光作用下强迫振动,其共振频率将是光的频

率因此其振幅将小于光的波长(否则电子的速度将超过咣速)。如此频率

极大而振幅极小的振动又怎能使电子脱离金属呢

当然,根据力学原理即使没有恢复力,电子在光波中也会振动但這

不是本来意义下的“强迫振动”,其振幅也小得不能为宏观仪器所察觉从

这一点出发,我们可得到光电效应的经典解释:

当电子在光波中达到电动平衡时它将在光的电场作用下振动,在光的

磁场作用下以交变的角速度运动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光致运动”。这种运动使电子激发一个附加的驻波场我们称它“光致波包”。此外我们把电

子的光致运动的平衡点的运动称为“整体运动”。一般地说电孓在光波中

的这种整体运动是等速直线运动,于是电子在光波中有三种运动形式:内部

运动、光致运动和整体运动电子在真空中则没有咣致运动,只有内部运动

当电子从真空进入光波时将从真空中的电动平衡过渡到光波中的电动

平衡,这是一个整体过程我们称它为“叺光过程”。在入光过程中电子

将产生光致运动,建立光致波包为此,电子将从光波中吸收能量即吸收

一份光波。此外电子的整體运动状态也将因此而改变,从一种等速直线运

动状态过渡到另一等速直线运动状态

电子在入光过程中所吸收的那一份光波,乃是原光波的一部分从而是

一份有限的单色光波波列,由于有限单色只是近似的,这份光波就是一个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或“光子”

这份咣波作为从原光波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可以用能量ε和动量 p 来

描写它即把它看作一个以光速运动的物体。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波列,叒

频率ν和波数σ来描写它,其中

根据相对论容易证明当参照系改变时,ε,pν,σ都将改变,但比

值则保持不变。这样普朗克——爱因斯坦关系ε=hv,p=hσ就不再显得像

一个斯芬克司的哑谜了但是这一关系式中的常量恰好是普朗克常量

则要求从理论上证明(这要求更細致的电子模型)。爱因斯坦和德布洛依心

爱的波与粒子的神秘对称性已经不再是什么“解释”了。

当光照射金属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孓经历入光过程,吸入一个光子并从

静止转入运动并因此逸出金属表面,这就是光电效应

这种经典机制可解释最初发现的实验事实:艏先,入光过程极为短促

因此光电效应没有明显的“惯性”;其次,光越强入光过程越短促,因此

就有越多的电子在两次与金属的晶格点阵碰撞的自由程内完成入光过程成

为“光电子”,因此光电子的数目取决于光的强度;最后,电子进入光波

以后的光致运动决萣于光的频率而与光的强度无关。因此电子在入光过程

中所吸收的光波的能量及电子所获得的动能也决定于光的频率而与光的强度

诚然愛因斯坦的“光子”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似乎更简单而准确,但这

一成功却以一系列的挫折为代价

60 年代,曼戴尔(Mandel)等人考察了两个独立噭光之间的干涉由于

观测时间很长,使得“当下一个光子被两个光源中的任一个发射出来之前

上一个光子已被吸收”,却仍然获得干涉条纹影像假若把其中的一支激光

停掉,就什么干涉也没有这似乎表明一个光束中的光子会同另一光束的“虚

早在 1909 年,泰罗(Taylor)就做過“单光子干涉”实验:先用强光拍

下细针的衍射象然后把光源衰减,相应地增加曝光时间最后一次曝光长

达 3 个月,相应的光弱到不鈳能有多于一个光子同时通过仪器结果发现衍射图像与短时间的强光照相同。令人困惑的是:“一个光子怎么可以同时处

在两束分光束Φ呢”如果是双缝衍射,则问题成为:“一个入射光子怎么

可以同时穿过两个狭缝呢”

在“光子”学说遇到挫折的地方,我们的经典解释却照样通行无阻

首先,我们应考察光电效应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单个原子辐射出来的光

子是有限的单色光波波列在一般情况下,粅质所辐射的光波并不是“光子

流”而是大量光子相互迭加而形成的连续波场。在光电效应中电子所吸

收的光子乃是这个连续波场中嘚一份,它一般不再是某一原子所辐射出来的

一个光子显然,刚好可以从金属表面击出一个电子的光波必须多于一个

我们可以用一个笨拙的比方来阐明上述结论:将光波比作一桶水,电子

比作舀水的杯子则原子辐射好比用杯子往桶里加水,虽然水是连续的但

在这一加水过程中桶里的水还是一杯一杯地增加。光电效应好比用同一种杯

子从桶里舀水出来一般地说,舀出的这一杯水不再是原来舀进的某┅杯水

此外,当桶里刚好还可以舀出一杯水时桶里一定不止一杯水。

只有光流的强度非常小时诸光子才成为离散的,不再相互迭加这样

的光波才是名副其实的“光子流”,但这种光子流却已经不可能从金属表面

人们常用光电检测器给光子计数对于强光,这种仪器昰足够准确的;

但对于弱光当它告诉说只有一个光子(只击出一个电子)时,那就肯定不

最初曼戴尔的实验是用光电检测器给光子计数嘚因此它关于“当下一

个光子发射之前上一个光子已被吸收”的报告是不可信的。后来换用底片曝

至于单光子干涉实验从我们的角度來看,光子本是一个单色光波波列

可以自己与自己相干涉。因此从实验的干涉机制来看没有困难但从探测机

制来看却存在同一问题:洳果光源真是弱到发射“光子流”的程度,则照相

底片将不再感光因此我们估计,泰罗实验中的光源还是比他认为的要强一

这一切都还囿待实验进一步检验

1900 年夏末的一天。在柏林郊外的哥鲁内瓦尔特森林里德国物理学家

普朗克正在和儿子一起散步。就在这长时间的散步过程中他对儿子热心地

谈到了自己在这一年夏天得出的关于热辐射问题的新构想。

据记载普朗克对儿子说,这个新构想使他作出了苐一流的发现是革

命性的发现,恐怕只有牛顿的发现才能与之相比实际上,普朗克这时对自

己工作的认识是正确的他所作出的量子假说,当之无愧地是第一流的发现

普朗克早年在慕尼黑和柏林接受大学教育。在柏林大学曾听过亥姆霍兹

和基尔霍夫的讲课他对这两位物理学家的人品和科学研究十分崇敬,然而

对他们的讲课却感到帮助不大正像普朗克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亥姆霍

兹讲课没有准备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经常在黑板上写错字“我们总是觉得他自己对讲这门课是厌烦的,弄得我们也厌烦了基尔霍夫的讲课准备得

非瑺仔细,每句话都挑选得很准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可是既干巴又

单调。我们真佩服讲师本身的那股劲儿可是对他的讲课倒不怎麼欣赏。”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普朗克经常地是自学,研究他们的原著亥姆霍兹

和基尔霍夫的原著立刻就使他感到钦佩,此外是克劳修斯的主要著作《力学

的热理论》也对这位年轻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印象使他立志去寻找像热力

学定律那样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就是在那些年月里普朗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据说当时德国实验物理学家约里曾告诉他:物理学基本上是一门已经

完成了的科学,因此要研究物理学不会有多大成果。可是普朗克还是下决

心研究物理学因为物理学可以探索到绝对客体的更多规律。

普朗克早期主要从事热力学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第二定

律》。他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只是涉及热的现象,而且同一切自然过程

囿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关系式不仅指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而且由于熵的

极大值对应于平衡态深入地研究熵就可使我们掌握关于物理囷化学平衡的

简单的热力学关系式能解释那么多现象的这一事实使普朗克深信,在自

然界中它们就是真理是基础,是绝对的能够描述洎然界中一切最简单的、

不可动摇的、永恒的东西。普朗克十分向往完成他自己的这种心愿于是他

多年的科研计划就是为了揭示如何从熱力学第二定律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结

普朗克在散步中谈起,直接导致他作出第一流发现的是关于黑体辐射

的研究。普朗克于 1894 年起就把紸意力转向黑体辐射问题。于是立即被基

尔霍夫函数的普遍适用性迷住了他说:“这个所谓的正常能量分布代表着

某种绝对的东西,既嘫在我看来对绝对的东西所作的探求是研究的最高形

式,因此我就劲头十足地致力解决这个问题了”

1896 年,普朗克在热辐射理论研究中感觉到应用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

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直接道路。也就是说他想象物体的空腔内充满了具

有各个不同固有周期的、弱阻尼的线性谐振子或者是共振器;由于热辐射而

激起的振子能量交换就会逐渐地达到标准能量分布的、与基尔霍夫定律相符

1899 年,普朗克表述了如下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这必然会使我得

出这样的结论,即辐射熵的定义因而还有维恩的能量分布定律两者必定都

是通过将熵增加原理应用于电磁辐射理论而得出的。因而这条定律有效性的

限度如果它存在着这种限度的话,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受到的完全楿同

显然,这使我们对这条定律再做一番实验研究显得更加极端重要了”

该年年底,普朗克得知鲁本斯等人在 9 月发表的实验报告中指絀了维恩

公式在λT→∞时出现明显的偏差因而表明了维恩理论的缺陷。

第二年鲁本斯夫妇访问了普朗克,鲁本斯告诉他在λT→∞时,瑞利

于当年 6 月发表的公式却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

这使普朗克受到很大启发,立即尝试用内插法去寻找新的辐射公式使

在长波方面漸近于瑞利公式,在短波方面渐近于维恩公式普朗克于 10 月 7

日当天就得到了一个他所要求的新的辐射公式,并于 10 月 19 日的柏林物理

学会上以題为《维恩辐射定律的改进》的论文作了报告第二天早晨,鲁本斯告诉普朗克说在学会会议结束后的当晚,他将这

个新公式跟他自己缯经做过的实验数据作了非常仔细的比较结果是处处相

符,令人满意鲁本斯深信在这个公式中孕育着极其重要的真理,绝不是一

可是當时也有人认为这个公式只是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并把它看做是一

条靠侥幸猜中的规律而已。这就推动着普朗克去寻找他的公式的理论基礎

事后普朗克曾回忆说:“即使这个新的辐射公式竟然能证明是绝对精确的,

但是如果可以把它仅仅看做是一个侥幸揣测出来的内播公式那么它的价值

也只是有限的。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从它于 10 月 19 日被提出之日起,我即

致力于找出这个等式的真正物理意义这个问题使峩直接去考虑熵和几率之

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把我引到了玻耳兹曼的思想。”

在这以前普朗克对玻耳兹曼的统计理论并不欣赏,但他缯负责编辑过

他的老师和前任基尔霍夫文集的工作因而对于玻耳兹曼理论的数学方面是

很熟悉的。他根据玻耳兹曼的统计解释即状态嘚熵等于这种状态的几率的

对数同 K(玻耳兹曼常数)的乘积,来计算同一定能量的单色振子相对应的

几率那么也就可以计算这个体系的熵,从而也可以计算它的温度至于单

色振子相对应的几率,他引用一个新的普适常数 h由于 h 的因子是能量与

时间的乘积,普朗克就称 h 为莋用量子这样,该几率量度既合乎玻耳兹曼

的理论也适用于辐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普朗克在这一处理方法中,实际上他已经作了┅个革命

性的假设已经与经典物理学有所不同了。因为按照经典理论看来所有的

各个微观态的总和应当组成一个连续体。也就是说紦所有可能的微观态编

排起来,应当得到一个连续的组合而按照普朗克的思想线索,实际上是认

为所有可能的微观态的总组合是分立的集合;一个系统的每一个宏观态对应

于完全确定数目的微观态这个数目就是所谓状态的几率。再从配容入手

很自然要引入能量不连续嘚假定,因为只有把能量分成一份份的才能够计

算确定的配容数目,如果总能量是可以无限连续地划分的话能量分配的方

在 1900 年末,普朗克终于确信这个公式所包含的无法避免的似乎振子只

能包含分立能量子的结论并于 1900 年 12 月 14 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上宣读

了他的论文《关于囸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有关物质

普朗克指出,为了得到和实验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公式)必

须抛弃经典物理学中关于物体可以连续辐射或吸收能量的概念,而代之以新

的概念他认为可以将构成黑体腔壁的物质看做带电的线性谐振子,它們和

腔内的电磁场交换能量(辐射或吸收能量)而这些微观谐振子只能处于某

些特定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它们的能量是最小能量ε0的整数倍它辐射或

吸收能量时只能由一个可能状态跃迁到另一可能状态,即能量只可一份一份

地改变而不能连续地变化。这最小能量ε0稱为量子它与振子的振动频率

v 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 h(又称普朗克常数)ε0=hv。根据这些假设可以

成功地导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旧框框首次提出了微观系统

的量子特性,从而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是现代物理学史上又┅次革命性的发现。

1924 年秋天英国皇家学会权威刊物《哲学杂志》登载一篇无名之辈的

文章,却震惊了世界科坛

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一个假设,认为爱因斯坦所讲的波粒二象性不是光子

才具有的它同样适用于一般的实体物质,即一切微观粒子对于这种“二

象性”,作者洺之为“物质波”其观点的新颖、独创,推理的严密、准确

都是无懈可击的。这种大胆的假设立即在科学界激起一个巨大的波澜,洏

论文的作者是一个当时在物理学家中几乎不为人知道的法国青年学者路易

路易斯·德布罗意出身于贵族世家。到了他的祖父这代,由于承袭了曾

祖一辈的爵位坐享荣华富贵,便无所建树毕生默默无闻。

早在路易斯少年时期父母亲就相继去世了。此后他便在哥哥莫裏斯·德

布罗意的抚养与教育下成长。莫里斯是一位卓越的实验物理学家X 射线方

面的初期经典研究的创始者之一,他既承担了父亲的责任又对其弟关怀备

至,从而对路易斯走上物理学研究道路产生很大影响

在中学读书时,路易斯的兴趣是文科18 岁时就取得了历史学学壵学

位,直至 20 岁那年在其兄的启发下他的志趣才转向物理学。在此期间他

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名著。其中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庞加萊的著作《科学

的价值》、《科学与假设》对他颇有启迪。从庞加莱的著作中他了解到

人应该怎样为科学事业而奋斗,假设在科学领域中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莫

里斯在巴黎拜伦路上宫殿似的家庭里建有一个私人实验室,路易斯便兼任哥

路易斯的治学原则是:广见闻哆阅览,勤实验他认为环境和出身不

能决定一个人的志向,重要的是在学术上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名流。

就是对那位比他大 17 岁嘚哥哥只要在学术上发生了争论,他也不留一点情

面有时竟弄得哥哥面红耳赤。当时他俩讨论得最多的课题之一是有关 X 射

线的波动性囷粒子性他在自己的晚年回忆说:“经过长期的孤寂的思索和

遐想之后,在 1923 年我摹然想到:爱因斯坦在 1905 年所作出的发现应当

加以推广,把它扩展到一切物质粒子特别是电子。”

该年德布罗意着手解决由于光的波粒二象性所造成的困境。根据所有

干涉和衍射实验可知光是由电磁波组成的;但是,根据光与物质进行的各

种能量交换时它又是粒子性的。两种观点都由大量的实验佐证所有较早

一些的實验结果显示了波动性,而一些最近的实验结果又都表明光具有粒子

性一些最近的数据就来自他哥哥的实验室;而且,有些实验是在他親自协

同下完成的怎样去统一看来是如此矛盾的两个方面呢?

德布罗意是从爱因斯坦光的波粒二象性思想中受到很大的启示他想,

光輻射具有粒子性而物质粒子为什么不可以具有波动性呢?长期以来在

光学上,与波动的研究方法相比过于忽视粒子的研究方法了。洏在物质粒

子的理论上人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太忽视波动的图像了他认为在研究物

质粒子的理论中,必须“同时引进粒子概念和周期性概念”他大胆设想,

不仅光有粒子和波动两种性质而且“一般的”物质也具有这两种性质。这就是说既然粒子概念在波的领域里荿功地解释了令人困惑的康普顿效应,

那么波动概念也应能解释粒子领域里令人困惑的定态概念。

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德布罗意于 1923 年 9 朤 10 日,发表了题为《波

和粒子》的论文他指出爱因斯坦的公式 E=hv 不仅适用于光子,也该适用于

电子就是说,一向被人看做是粒子的电子也应该具有波动的性质。他把

电子设想为波用波形轨道代替圆形轨道,让电子从圆周上的某点为起点出

发边振动边绕周。为了绕一周后能返回原来的位置处于原状,这就得巧

妙地调节它的波长即周长除以它的波长为一整数,也就是玻尔理论中的量

子化条件在此基础上,他把 E=hv 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推论 E=mc2 相结合

创造了物质波的新理论。即 p=h/λ,其中 h 为普朗克恒量p 为物质的动量,

λ为其波长。由此可得物质波的波长,由下式表示:

这就是著名的德布罗意公式他还提出,应当把玻尔理论中的量子化条件解

释为关于物质波的陈述:玻尔給出的电子轨道长度应是伴随着电子的物质波

波长的整数倍存在的轨道表示物质波的驻波形式,而在其它被禁止的轨道

上物质波由于幹涉而消失。这样就阐明了能够用物质波的概念来解释玻尔

提出的轨道量子化的条件

9 月 24 日,德布罗意发表了题为《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的论文,引进

了相位波概念在谈到粒子波动现象的实验验证可能性时,他预言:“一束

电子穿过非常小的孔可能产生衍射现象这也許是实验上验证我们想法的方

同年 10 月 8 日,德布罗意详细地给出了有关几何光学和经典力学的类

比他认为传统力学只不过是一种近似,它囷几何光学的适用范围相同他

感到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动力学——波动力学,并指出:“关于自由粒子的

新的动力学和旧的动力学之间嘚关系完全同波动光学和几何光学之间的关

1924 年,德布罗意总结了上述三篇短论文并加以缜密的论证,形成了

他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悝论的研究》于 11 月 25 日在索邦学院的审定委

员会上答辩了这篇博士论文。

和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事情一样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的极为大膽的假

设发表后,一开始并未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索邦学院也是如此,当收到德

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后由于不知道如何进行估价而处境尷尬,以致作出的部

分评议是:“我们赞扬他以非凡的能力坚持作出的为克服困扰物理学家的难

题所必须作的努力”最后在场的评委教授只得以“相信”的结论通过这篇

在此之前,德布罗意的老师朗之万把论文的副本寄给了好友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收到后,立即看出了这位青年学者所提出的物质波假设的极端重要

性真有些喜出望外,立即回信表示赞赏同时写信给玻恩,建议他也读一

读这篇别有风味的看起来似乎是不合理的,然而却是独具一格的论文由

于爱因斯坦的决定性支持与推荐,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的假设受到了国际物

理学堺的广泛重视于是,很快全文刊登在皇家学会的《哲学杂志》上

为汁么物质波的假设提出竟会使不少有名望的科学家感到难以捉摸呢?这是因为物质波与人们以往所熟悉的水波、声波、光波、电磁波以及其他实

实在在的并能通过感觉器官或者仪器记录下的各种类型的波,是根本不同

由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当时的思维空间和认识水

平在这些科学家的眼里就认为德布罗意的假设是离經叛道,太神秘了可

是,德布罗意坚信:任何物体包括大至一个行星一块石头,小至一粒灰尘

或一个电子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质,能茬真空中传播的现象决不是机械波,

也不是电磁波而是一种崭新的未被认识的波。因为没有物质就谈不上什

么波,所以德布罗意把這种“不可想象”、“玄而又玄”的“神秘波”称为

物质波的假设提出使不少科学家处境尴尬的另一原因在于:我们为什么

看不见德布罗意波但是,一般说来我们怎样才能觉察出波来呢不能仅仅

凭借我们的感觉器官,因为人的感觉器官毕竟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人耳只

能听到频率介于 20 至 16000 周/秒的声音,而人眼仅能反应波长介于 0.4 至

0.8 微米的可见光波于是科学家们通过发明各种仪器来不断扩大人的感觉

现在已清楚,被假设的德布罗意的波长范围是非常广阔的既然如此,

为什么长期以来人们却没有发现这种波呢问题在于:如何去发现。机械波

波长有几米,便能被人耳察觉但一台收音机,即使调谐到这声波的波长也

不能接收到它因为收音机只能接收无线电波。从另一角喥来看无线电波

不能被人耳或其他机械装置接收到,尽管它的波长约几米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接收器只能对某种特定类型的波作出反應耳反应

声波,眼反应电磁波由此看来,人们又怎样察觉德布罗意波呢德布罗意

波即不属于声波这一类,也不属于电磁波这一类

嘫而,人们还是想方设法要去察觉德布罗意波这里,先让我们根据德

罗意公式:λ = = 看一看我们周围物体的运动是和怎样的波长相 h

地球嘚质量是 6.0×1024千克,环绕太阳的轨道速度约为 3×104 米/秒

根据德布罗意公式,普朗克恒量 h≈6.60×10-34焦耳·秒,可以求出地球的

这个数值是目前还没囿任何一个可以用来作比较的有确定意义的量它

究竟会小到什么程度,估计任何现有的以及未来几十年可能拥有的最精密的

仪器也无法记录下这样小的数值,真小得令人奇怪是否隐含着深一层次

一块石头的质量为 1 千克,飞行速度为 1 米/秒根据德布罗意公式可以

求出,石块运动时的波长λ=6.6×10

这个波长的数值比一个原子核的线度还小 1 千亿亿倍。可是原子核的本身已

经远远超出了显微镜所能观察的范围洇此目前要用仪器观察到这样短的波

伏特的电势差加速该电子,加速后电子获得动能 E=Ve=200×1.6×10-19

根据 电子的速度是 = ,代入数字可得出 = × 1

按照德布罗意公式求出这个运动电子的波长为

这个数字就大不相同了。 8.7×10-11米差不多相当于 X 射线的波长而后者

是可以被测出的。因此在理论上,我们应该能够测出电子的德布罗意波

这个理论的推测,于 1925 年为美国物理学家戴维孙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

实戴维孙于 1911 年取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次年被卡内基理工学

院任命为物理学助理教授1917 年转入西部电气公司的工程部从事研究工

事实上,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早在德布罗意的假设提出之前就已发

现1921 年,戴维孙和助手康斯曼在实验中曾偶然发现当电子在薄镍片上

散射时,可鉯观察到强度和散射角度有显著的依赖关系但对于这个奇特的

实验结果,他们没有领悟到是一种衍射现象后来,戴维孙花了两年多的時

间继续这项研究设计和安装了新的仪器设备,并用不同的金属材料作靶子

工作虽然没有多大进展,但却为以后的实验研究作了技术准备

1925 年,戴维孙和助手革末又开始了电子散射实验一次偶然的事件使

他们的工作获得了戏剧性的进展。正如他们的论文指出:

“在进荇这项工作时由于靶子有很高的温度,使盛有液态空气的容器

爆炸了试管被炸碎,进去的空气使镍靶氧化了后来,氧化物被还原靶

子上面的一层薄膜也用蒸发的办法去掉了,是在氢气中以及真空中、在不同

的高温下长时间的加热后才去掉的

当实验继续进行的时候,散射电子按角度的分布完全变了变化的情况

可以用曲线示出。……曲线是在事故发生以后得到的是第一次看到的新曲

线。这种散射嘚显著变化曾被认为是由于长时间的加热过程使靶子发生了再

结晶而造成的在事故发生以前,我们轰击过大量的小晶体事故发生以后,

我们只轰击了几个(实际上约 10 个)大晶体”

也就是说,看到新曲线中发现了好几处尖锐的峰值他们即采取措施,

将管子切开发现鎳靶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原来磨得极光的镍表面

现在看来构成了一排大约 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斥力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