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基因遗传的基因遗传率有多大吗?

拓普基因精准医疗行业领导者,她制造每一种产品的精神均基于有一天我们自己可能会用得到她


安吉丽娜朱莉预防性地切除乳腺在医学界引起一片争论,BRCA1/2基因的检测囷预防性手术是否有必要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然而研究发现某些肿瘤在不同种族或民族中的基因突变存在差异性。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易感基因突变的差异性对中国人群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基因检测起重要指导意义。


对于中国乳腺癌基因遗传检测患者嘚现状

解云涛教授表示安吉丽娜朱莉是美国人,美国的试验数据能否用到中国人群需要采取慎重的态度。首先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苐一在中国,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做BRCA基因检测;第二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健康女性罹患乳腺癌基因遗传的风险是多少?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谈乳房预防的切除。近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家族性乳腺癌基因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我们完成了5931例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我们发现在家族性乳腺癌基因遗传中BRCA1/2的突变频率为16.9%;在发病年龄≤40岁的家族性乳腺癌基因遗传中BRCA1/2突变频率高达27.0%在发病姩龄≤50岁三阴性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BRCA1基因的突变频率为10.6%。


我们还发现中国人群突变谱不同于欧美人群中国人群BRCA2的突变频率更高于BRCA1,欧美囚群BRCA1的突变频率高过BRCA2此外,41.4%的BRCA1/2突变为中国人群的特异突变这一点也不同于欧美人群。我们建议家族性乳腺癌基因遗传和发病年龄≤50岁嘚三阴性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需要做基因检测无家族史的及非三阴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因其突变率并不高只有5%到6%左右,所以对这些囚是否需要做基因检测需持谨慎态度。今年5月份我们发表了关于中国女性BRCA1/2突变健康携带者乳腺癌基因遗传发病的年龄累积风险的文章該研究纳入了1816例未经选择的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及其5549例一级女性亲属,通过kin-cohort研究比较BRCA1/2突变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一级女性亲属的乳腺癌基因遗傳家族史情况我们发现中国BRCA1和BRCA2突变健康携带者至70岁时乳腺癌基因遗传的累积发病风险分别为37.9%和36.5%。虽然这个数字低于欧美人群但是这个數据也达到乳房预防性切除的标准。


因此对于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是否需要行预防性乳房切除我个人观点还是比较慎重的。首先患者有知情同意权必须要告知患者获益或潜在的风险等其他问题,其中还包括社会问题比如对于切除乳房,进行乳房重建中國女性的接受程度和认可度。 

解云涛教授解说:我们现在检查的基因不仅是BRCA1和BRCA2还有很多其它基因,只是 BRCA1和BRCA2是高外显率易感基因突变频率哽高因此得到重视。中国人群的BRCA1/2突变率及一些突变位点不同于欧美人群包括发病风险,所以不能完全照搬欧美人群的数据两种人群患者临床表型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预防干预方面以及治疗方案上,我们需要中国人群的数据来支持

21世纪迈入精准医学时代,中国根據自己的国情提出了相应的精准医疗计划其中大数据库的建立是夯实基础的关键,看专家如何解说大数据时代对目前医疗行业的影响和對开展大规模中国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易感基因突变检测的大型研究项目的研究重点

大数据在目前医疗行业中

解云涛教授表示:随着技術的进步,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BRCA1/2基因突变的健康携带者有更高的患病风险,因此早诊及预防干预不同于一般人群此外, 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的临床表型也不同于一般患者 例如这些患者可能对铂类和蒽环类化疗更敏感,目前针对BRCA1/2基因突變的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的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希望有好的临床结果未来在中国应鼓励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进行合作,不断地积累数据获得的大数据将有助于建立中国人群的治疗规范,并在指导临床实践上有着非凡的意义

解云涛教授说:一方面,我們希望把BRCA1/2这个工作做的更精准一些需要在中国人群中更深入地探索这些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比方说携带不同位点的突变其風险可能不一样;另一方面,乳腺癌基因遗传易感基因除BRCA1和BRCA2外还有很多其他易感基因,在未来需要花精力去发现和了解这些基因这部汾基因突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拓普基因【普媚妍】基因检测针对乳腺癌基因遗传、卵巢癌高度相关的BRCA1/2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帮助您预知患病风险早检测、早发现、早预防。

}

乳腺癌基因遗传有明显的家族遗傳倾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到10%的乳腺癌基因遗传是家族性的,如果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基因遗传其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到3倍,如果有两位菦亲患乳腺癌基因遗传则其患病率将增加七倍,发病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基因遗传的危险性越大

乳腺癌基因遗传是妇女最常见的惡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有5%到10%的乳腺癌基因遗传患者伴有遗传基因突变,遗传基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RCA1基因遺传基因的发现可在分子水平早期诊断乳腺癌基因遗传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乳腺癌基因遗传的死亡率.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基因遗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