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过审一下,困扰了我困扰很久的问题题)嘴巴闭上时舌头的放松位置在哪?

  ——四十多年之后重读《金咣大道》

  1969年8月北京大兴县金星人民公社红星大队大白楼生产队的老队长——王国福因患胃癌去世

  1970年元月,《人民日报》及全国各大报纸均以显著位置登载了报导其事迹的长篇通讯《拉革命车不松套,一直拉到共产主义》后来,其事迹被选入小学课本

  两姩后,作家浩然以他为原型创作出长篇小说《金光大道》,不久被搬上银幕

  以上是能够在网上查到的有关王国福和《金光大道》嘚基本资料。

  在我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了王国福事迹的连环画。 后来又读了(实际上是连听再读)浩然老师的小说《金光大道》的前两部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人告诉我“高大泉”就是王国福,可能那个时候提倡“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嘚创作方法对真人真事有所避讳吧?好像电影《创业》就因为很多地方,引用了现实中的人物的语言就受到了批评,还引起了一些小的風波毛主席还发了“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的批语当然这些我们都是在1976年10月以后知道的。所以那个时候我没有把王国福和《金光大道》里的高大泉联系起来等到2010年的时候,我出于自身的兴趣在网上找齐了完整的但又是错误百出、乱码纷纷的四部《金光大噵》,还有浩然老师的自述以及其他关于《金光大道》的文章才知道原来高大泉的原型就是“王国福”。

  于是我又上各种网去查找王国福的资料。还真的找到了一些——有我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还有王国福事迹报道组关于前面所提的长篇通讯《拉革命车不松套,┅直拉到共产主义》的写作过程中的一些事情后来这些资料我查不到了,但还是记住了一些情节

  报道组的文章说,他们的报道写荿之后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那位领导人极为重视,他尤其让核对好这两件事——第一王国福是不是三代贫农?第②,大白楼生产队的粮食产量是不是真的从解放初的一百多斤增产到了1969年的七百二十五斤?只有这两条属实了这篇报道才能立得住。如果哆少年以前看到以上两条尤其是第一条,我会嗤之以鼻认为是“唯成分论”作怪;但在经历了诸多风雨后的今天,把这两条联系起来考慮我理解了那位领导人的一片苦心,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了浩然老师的《金光大道》

  那位领导人让报道组核实那两个材料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验证一下广大劳动人民在翻身之后,是不是真正有了主人的意识?是不是真正有了做主人的能力?他们今后能不能坐穩主人的地位?他们中间是否真正出现了杰出人物?这些都是关系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红色江山能否代代相传的大问题试想,如果王国福昰破落地主或者其他祖上有些财产的家庭出身到他父亲这辈败落了,家产是没有了但是一些文化修养还能传给他,他也就会比一般的貧苦农民的见识要深一些视野要广一些;如果王国福是这种家庭背景,那他的事迹仍然或多或少有“背叛了自己的阶级”的意味这就意菋着劳动人民还不能够独立地当家做主,还需要别人的引领;而当引领人的思想变化不往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了,劳动人民就会稀里糊涂地“跟着走”最后走到失去自己主人翁地位的地步!以上是核实王国福身份真实的意义。至于事迹真实那就不用说了没有亩产从一百多斤箌七百二十五斤的铁的证据,出身再好口号再漂亮,不代表有实际能力只是能够说大话而已。不能树立一个夸夸其谈的典型

  而浩然老师的《金光大道》好像和上面那位领导人心灵相通,它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刻画了以高大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形象特别是对高大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从他的幼年时代写起写出了一个新型农民英雄的成长历程。可以说“高大泉”来自于王国福,但不仅仅限于王国福第一,我们看到的王国福的事迹绝大部分都是人民公社化以后甚至是更晚一些时间的:比如抵制“三自一包”;仳如由于斗争的复杂性,王国福在文革中曾经“靠边站”他的事迹大都发生在“大白楼生产队”的背景下,他是怎样带领“大白楼生产隊”的三十一户社员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他给社员们讲艰苦奋斗讲“三不吃”(抵制上面下来的贷款、救济粮、义務劳动之类的,网上原来有现在查不到了)。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能“吃了人家嘴短”,就是为了避免“吃了人家的甜头就得跟着人家走”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带领广大社员通过集体劳动共同富裕才能在社员大会上底气十足的提问:“乡亲们,俺队的土地分不分?”(回答是齐声的“不分!”)“俺队的牲口农具分了行不行?”(回答是齐声的“不行!”)当然这些都是1955年以后的事了,而《金光大道》主要是写的土妀以后的1950—1955年的事情而“引子”更早了,写的是1932年至1949年的事这正和王国福的事迹进行了一个对接,也间接地回答了那位领导人的问题——一个三代贫农出身的人是怎样战天斗地、引领周围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做出了巨大的成绩的。第二浩然老师在《金光大道》湔面的的自述里说:“当时的积极分子高大泉、朱铁汉等等,都是我的依靠对象和战友;我曾协助那些先进人物们说服、动员无数个体单干嘚农民一路同行与传统观念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决裂,加入了集体劳动组织行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而才开辟出一个又一个“农业匼作化”的新局面”看到了吗?“高大泉”、“朱铁汉”都是浩然老师实际生活中的战友和同志,而王国福在实际生活中和浩然老师并无茭集这就决定了“高大泉”这个典型形象,是众多实际人物合成起来的而王国福的事迹实际上起到了一个点燃火花、启发灵感的作用——应该是王国福的事迹一发表,浩然老师心中当年那些战友的形象立刻在脑海中活跃起来了马上产生了一种创作的冲动。因为以上的原因《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和王国福一样,是小时候从山东逃荒过来的后来也建立起了全乡第一个互助组、第一个合作社。但是高夶泉的活动范围要比王国福要大王国福的生活工作范围主要在三十一户的大白楼自然村,后来是一个生产小队(当然由于他名气大,也經常出去参观、开会、作报告)而高大泉的活动范围是芳草地这个一百八十户的大村庄,书中的人物也远远超过一个小小自然村的规模所以说高大泉的原型是王国福这个说法,只是在一定意义下的存在

  《金光大道》一共四部书,严格意义上说有五个部分:“引子”、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和第四部

  “引子”和第一部是一本书,主要写的是主人公高大泉的成长历程从1932年他十岁跟随母亲从山東逃荒到河北写起,一直写到1949年开国大典的时候他又从山东老家返回河北的芳草地。第一部写他土改后怎样抵制“发家致富”的错误口號带领周围的翻身农民组织起了全乡第一个互助组。时间段是从1950年10月国庆一周年写起重点是1951年的春耕。

  第二部写他带领大家继续湔进和农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暗藏的阶级敌人、以及渗透到乡村的城市资本主义势力作斗争。成立了全乡全区第一个农业社——“東方红”农业社。时间大概是1951年的麦收到1952年的春耕

  第三部是写1953年高大泉的农业社继续发展,而敌对势力也是不甘心失败携带着洎发资本主义势力进行了各种破坏捣乱;最后在党和国家对粮食进行“统购统销”的大背景下。高大泉一方通过“创造使用价值”来走向“囲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而敌对一方企图通过“抢夺交换价值”走向“优先富裕”的道路遭遇了阶段性的失败:党内的异巳分子张金发被清除出党,漏化富农冯少怀被戴上了“富农”帽子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范克明暴露之后,自杀身亡

  第四部越过1954年,矗接写1955年写芳草地的农村合作化运动继续发展,除“东方红”以外又有“新生”、“奋斗”等几个社而且还有大量的互助组。而高大灥作为村里的支部书记对几个社及互助组进行全面和有重点的领导树欲静而风不止,斗争并没有随着阶级敌人的被揭露而结束一方面那些人还在,势力还在;另一方面受私有制的影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中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有些人不想继续前进了表面上为“小集體”争利益,实际上是为个人打算再加上因为全国合作化运动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上级领导大砍农业社以高大泉为首的先进分子在广大农民群众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下,顶住了这股歪风坚持了和发展完善了集体经济,同时还在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开始了芳草地的土壤改造工作,并且初见成效;从而带动了整个大草甸子上的土壤改造工作的展开

  我接触《金光大道》前前后后已经有㈣十多年的时间,最早应该是1972或者是1973年电台小说的连续播讲天津人艺的马超老师那极富磁性和魅力的声音,曾经吸引了周边几个城市的囚们那时的场面说是万人空巷毫不过分。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家家户户的收音机里都传出同一个声音,那就是马超老师在播讲《金光大噵》我们那时候津津乐道马老师能赋予一个人物一种声音,几十个人物光听声音听众就能够知道是谁在说话。以至于以后《金光大道》电影出来以后我们都会以马超老师的声音为标准,说哪个人物演得“像”或者“不像”我比别人还多一点“优势”:那时我姐姐在書店工作,我能够在书店的库房里看书记得《金光大道》第二部就是在那里“近水楼台”的。那时候记得自己很骄傲因为能够比“纯聽众”们早知“剧情”,所以“剧透”起来非常得意但说实在的那个时候确实是没有认识到《金光大道》的深刻意义,只是听着看着觉嘚很热闹对其中的一些情节津津乐道,比如“小算盘”秦富用脚踢踢桌子边说“我不吃这破饭了”还找一个破碗摔了发脾气;冯少怀被錢彩凤质问、痛骂等等;都觉得很过瘾。那个时候年龄还小后来社会发生了变化。《金光大道》第二部之后就“断篇”了再加上自己那時候比别人有条件能读上四大名著,觉得比单纯知道《金光大道》的人“高深”一些还有就是因为年纪小、阅历不足没有很好地理解《金光大道》的写作手法和由此产生的深远意义,觉得《金光大道》是粉饰了生活书中描写与生活实际不一致。最后疏远了《金光大道》

  等到2007年受马社香老师《前奏——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影响,思想产生变化之后我才又有了想重新阅读《金光大道》的愿望,并且茬2010年5月16日之前(这是我邮箱里存放《金光大道》的日子)在网上下载了充满了错字和乱码的电子文本我就一边读一边做校对。几年之后已经昰通读几遍了后来由于电脑故障校对稿全没有了。好在我邮箱里存了下载的原始稿就又开始重新校对,边校对边写心得去年的时候覺得应该把自己的心得与同道分享,那就要必须把原文校对正确于是在网上高价买来四部《金光大道》。

  四部纸质书到手之后觉嘚有一点别扭。那就是在这“新时期”(1994年)出版的全部的《金光大道》前面有一篇让人不舒服的前言它就像一个不合适的帽子压在那里,讓人感觉到就像一个小小的杆秤企图称重一只大象。但它其中有一句话说的有道理这就是《金光大道》还没有完成“否定”阶段,更鈈要说进入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了但是在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金光大道》已经被精英们否定得“体无完肤”了;然而出乎精英们意料之外的是:《金光大道》的思想的正确性获得了社会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证实这部书真的进入了它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现在我们从书中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上来谈谈《金光大道》

  如前所述,自己年幼时曾经“觉得《金光大道》是粉饰了生活书中描寫与生活实际不一致。最后疏远了《金光大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我的一个误解,是因为年幼的我未经世事也不懂艺术的缘故。因为书中主要描写的是高大泉、朱铁汉、周忠等一系列先进人物我就以为农村中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但生活中我发现农村的社员群众很多都没有高大泉他们的觉悟就觉得《金光大道》“不真实”,“给了我们一个虚假的世界”;所以后来我对分田单干表示赞同既嘫合作化不符合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水平,那就干脆分开吧实际生活中哪有“高大泉(全)”啊。其实这是因为我没有理解《金光大道》鈈了解什么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几十年后再看《金光大道》,我终于弄懂了:高大泉等人是农村中的先进分子的代表而《金光大道》主要是描写这些先进分子对农村群众的引领作用,所以对他们进行了突出描写而为了说明走社会主义噵路的艰巨性,也把上述先进分子的对立面如张金发、冯少怀、歪嘴子、范克明等“反动人物”也进行了重点描写但是生活中这两类人茬人群中占有的比率是比较少的,最多的人大都是周士勤、苏存义、小算盘、张老八、周善等中间人物;先进人物虽然比反动人物要多一些但和中间分子比起来还是表较少的。而这种农村实际力量对比在《金光大道》中确实给与了表现,但可惜幼年的我没有看出来只是根据作者描写人物笔墨量用的多少,认为作者在“粉饰生活”确实很荒唐。

  四十多年后再读《金光大道》我终于理解了这本书写嘚是什么;也理解了它的写作手法和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写作手法。正如本文题目所言《金光大道》是“社会主义的圣经和教科书”高大灥也正如《圣经》中的摩西一样,引领众人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和摩西不同的是,摩西有上帝的帮助上帝时时刻刻会给摩西显示“神迹”,让众人服从而高大泉的“上帝”正是众人,他需要用自己的一颗心去“感动上帝”——通过自己和伙伴们的努力争取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高大泉等人的事业要比摩西不知困难多少倍而且随时随刻都有被颠覆的可能,这也是那些公知“精英”污蔑高大泉及其伙伴们的事业为“乌托邦”的原因但是,现在中国那些继续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村庄和乡镇的辉煌业绩已经实实茬在地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所以我们可以说高大泉及其伙伴们的道路在中国农村是行得通的,但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個乃至一群有公心的带头人正如书中的高大泉所说“搞社会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的人”,那个急死派来干部的地方就因为没有这样的囚所以一盘散沙,最后只能分田了事而大白楼村有了王国福,亩产能从一百多斤增加到七百二十五斤;大寨有了陈永贵就成了农业战線上的一面红旗;还有现在的南街村、华西村、周家庄人民公社等等一大批坚持集体生产方式的村庄乡镇在新的历史时期蓬勃发展(当然他们沾了别人单干的“光”,以“大轮船”对“小舢板”所向披靡。这其中的是非功过一时难以说清只是告诉世人:如果讲发展资本,那“集体主义”也能把“个人主义”打得满地找牙)都证明了高大泉及其伙伴们的道路的是正确性。

  当然《金光大道》毕竟是高于生活的,但绝不是“假大空”的既然文学界能把金庸的作品定位为“成人的童话”。那么把《金光大道》定义为“社会主义的圣经和教科書”也是没有任何不恰当之处的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金光大道》主人公高大泉的成长过程,来回击那些公知“精英”的污蔑

  整个一部“引子”就是高大泉前期的一部成长史。高大泉出场时只有十岁但已经表现出他早熟早慧的特质:逃荒前夕,当家里的其他成員正忙于用语言和亲人、邻居进行感情上的“告别”的时候他却独自一人为留在家里的父亲,打了一罐又一罐的水水缸装不下了还不停止。同时由于年龄的缘故他对“逃荒”并没有表现多么的恐惧;反而觉得有了生活变得美好的希望,觉得一旦离开山东汶河离开“积善堂”的欺压,到了河北立刻就能过上“好日子”。即使是这样小小的他观察还是敏锐的,思路也是清晰的——当“积善堂”的小少爺嘲笑他“串亲戚不穿新衣服”的时候他立刻给予回击:“你都知道,还问什么?我们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让你们家给霸占去了!”这是他朦胧的阶级意识,是其“慧根”之所在正因为他的这些特质,所以在经历了逃荒一路的所见所闻之后他发现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山东的老虎吃人,河北的老虎也吃人”他向陌生人齐志雄提出了这样一个连当时大人都回答不了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山东的穷人沒有活着的道儿走,河北这边的人也没有活着的道儿走呢?为什么咱们穷人到处都受别人欺负呢?”——他的“河北天堂梦”破灭了等到他看穿了“亲戚”冯少怀的真实面目,倔强的他立刻表示要回汶河老家这时他生命中第一个引路人乐二叔对他一声当头棒喝:“你还想另找道儿走?我看哪,杏熬窝瓜一个颜色,走遍天下也没有穷人伸腰出气的地方!什么也不如学一身本事长一身力气,凭它慢慢熬日子如紟呢,只能是忍着忍着,再忍着这就算受气了?你才几岁,受气的日子还在后边哪!”于是他留了下来留在河北这块大草甸子上,从此開始了成为一个庄稼把式的磨炼过程由于天生的遗传聪慧,加上个人不怕吃苦的努力几年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好把式的胚子用乐二菽的话说,就是“这孩子有骨气、透亮、能干真像他爹!照这样下去,过不了几年一定会出息个好庄稼把式。”等到后来他和乐二叔离開冯少怀进到地主歪嘴子的高台阶大院,成为小半活又遇上受到歪嘴子巧妙而又凶恶盘剥的田雨一伙短工之后,他的阶级意识和体内嘚肾上腺素同时迸发了由于有了几年来打下的好庄稼活儿做底蕴,加上他一腔怒火的淋致的发挥“小半活”打败了歪嘴子和张金发的聯合体,为短工们争取到了他们的剩余劳动所得这次“拔麦子”成了高大泉的“成人礼”。

  高大泉的这个“成人礼”也给我们当今嘚青年一个很大、很深的启示——这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发展自己?怎样才能争取到自身能权利?怎样才能有人跟随?首先我们要有觉悟,其次峩们要有本事比如,怎样对待“996”?依我看就要采取乐二叔的态度——先利用“996”找到饭碗,并增长才干;等到自己强大了有号召力了,再和小伙伴们一道去和老板谈谈“996”存在是否合理这个问题点到为止,不再多谈我们再来说高大泉,在其“成人礼”之前他再次遇到了齐志雄,这时的齐志雄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他告诉高大泉:穷人受穷的原因是“因为手里没有印把子”,穷人要翻身一定要把政权“夺回来!有了印把子,就不受穷啦就不受苦啦,就能过好日子啦!”从此后高大泉有了两位引路人:乐二叔和齐志雄。樂二叔教他怎样现实生活齐志维教他怎样追求理想。用句当今时髦的话说齐志雄教他“仰望星空”,乐二叔教他“脚踏实地”从此高大泉走上了追求个人和阶级的解放相结合的道路。到了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一个好的庄把式,庄稼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还赶得一手好车他的外表是“中等身个,大手大脚圆脸膛,大耳轮浓眉俊眼,站在人群里不卑不俗,淳厚朴实说话做事兒都显得很有根基。”在阶级觉悟方面,他已经意识到共产党、毛主席是穷苦人的大救星在齐志雄已经英勇牺牲、乐二叔含冤去世前後,高大泉开始自觉地和地主歪嘴子以及国民党反动政权进行斗争他带领青年逃壮丁,怒斥歪嘴子与抓他的匪兵搏斗并成功逃脱;在回镓乡的途中,自觉参加支前民工队最后带着奖状回到山东老家,找到了乐二叔的闺女——吕瑞芬并结成夫妻,生了孩子有了家庭。這时候他想到了自己成长的芳草地于是他们回去了,回到了河北的大草甸子上这就是“引子”里面的高大泉成长的基本内容。在后来嘚正文中作者还和我们透露了在土改工作中,高大泉还遇到了土改干部罗旭光同志正是罗旭光同志又给他灌输了要想彻底翻身必须要挖掉“穷根子”,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这就是前期高大泉成长的基本轨迹。

  正文中的高大泉出现时只是村长张金发手下的党員之一(党员有三个:张金发、高大泉、朱铁汉)村里的治保主任。他的理念与村长张金发是不一样的冲突不可避免。浩然老师在安排他們发生冲突之前让高大泉领着村里的一群青壮年去了北京火车站当临时搬运工。浩然老师由于想在那几章里突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對高大泉等人的影响好像对工人有拔高的描述(这是我的自我生活经验的想法,也许是以偏概全了);但无论怎样人生需要“行万里路”,洏高大泉他们虽然没有“行万里路”但却在铁路车站上干活。铁路车站是一个交通节点自然能开阔乡下农民的眼界,尤其是高大泉这種见过世面、经历过事情的人车站工作的经历更是让他脑洞大开,境界豁然提升等到他回到村里发现村长张金发正热衷于“发家致富”的口号,而且已经丧失立场低价购买了歪嘴子的砖墙的时候已经趋于成熟的他并没有去硬碰,而是虚晃一枪——

  高大泉朝拆墙的囚群扫了一眼见他们都在伸着耳朵偷听,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很从容地开口说:“我给你提个重要的意见,这墙……”

  张金发听到“墙”字像触了电似地浑身一震,眼睛一立急忙抢着问:“墙怎么着?”  高大泉接着说:“墙上的标语,不妥当”

  张金发又┅楞:“你说什么,标语?”

  然后他又以治保主任的身份,把歪嘴子从拆墙的工地上拉走别人以为和歪嘴子卖墙有关,其实他只是虛张声势让歪嘴子“汇报思想”这一来整个就把张金发和他背后势力的运行节奏打乱了。从这个回合开始高大泉开始正式走上了“挖掉穷根子”的广阔而有艰苦的道路,说是“金光大道”但其中有多少困难障碍啊!开始的时候,费尽全力拉扯着穷哥们一户不拉地把地种仩;接着又摸索着办互助组自己的亲兄弟在别人的挑唆下和自己闹分家,忍了;刘祥为了翻身户不受牵连要卖房基地,坚决制止了;阶级敌囚要置他于死地他大智大勇克服了;遇到落后分子走邪门歪道,不听劝告落到水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的事迹太多太多了,我不茬这里复述了如前所说,他真的很像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摩西而他的事业的伟大和艰苦则又胜过摩西。这就是我为什么把《金光夶道》称作“社会主义的圣经”的原因有兴趣的读者去读原著吧。

  啰里啰嗦地转述了书中这么多的内容无非是想说明高大泉不是忝生的“高大全”,他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公知“精英”们老是攻击高大泉们是“天生的完美”、“不食人间烟火”,浩然老师用他辛勤嘚笔墨告诉我们他们说的不是事实。多年以来人们冷落了浩然,冷落了高大泉;男女老少对武侠小说里的人物爱之若狂对他们闭门练功、帮派争斗视若神明。而忘记了生活中还有过王国福文学中还有过高大泉;其实他们才是能够给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带来根本利益和長远利益的国之福星,是社会走向进步的不竭源泉

  下面我们来谈谈《金光大道》的创作方法,并简略谈一谈书中的其他人物

  《金光大道》的创作方法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种创作方法要求作家在创作中自觉地把理想和现實统一起来;要求作家努力表现新的时代和新的人物批判反动落后的势力和各种消极现象;要求文学作品实现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由于鉯上这些要求《金光大道》一类的作品就不可能对现实中的一切人物都给予同样的笔墨(所有文学乃至文艺作品应该都是这样的,不过这種方法要求更高罢了)就要有所重点有所突出。所以在《金光大道》一类作品盛行的1970年代前后为了更加简便,为了让作家有所依循为叻文学爱好者便于学习,有人总结出了一套叫做“三突出”的创作原则(也称创作方法其实“三突出”属于“术”的范畴,为了和“革命嘚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一“道”的范畴有所区别这里称为“原则”。其实道术都是相对的所以这里的用詞只是起到区别作用,并不确切)三突出的主要内容就是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具体化一种操作方法。可能不是特别全面但却简单易学、容易叺门。(后来时过境迁“三突出”受到了批判,罪名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最可笑的罪名就是“反对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反对完了“三突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文坛仩也销声匿迹了,当然这与社会的走向有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啊?)

  《金光大道》基本上是符合“三突出”的创作原则的,但也很难说浩然老师是刻意遵循这个原则来写《金光大道》的我们暂且不管《金光大道》与“三突出”孰先孰后的问题了。我们先来说说《金光大噵》的人物高大泉我们在前面已经谈了一鳞半爪,而围绕在高大泉身边的其他主要人物也是浩然老师重点描写的对象这些主要人物有囸面人物——朱铁汉、周忠、刘祥、邓三奶奶、吕瑞芬、周丽平……等等,反面人物有冯少怀、张金发、范克明、沈义仁以及死老虎“歪嘴子”还有勉强可以捎上的于宝宗、滚刀肉之类的。虽然说《金光大道》对英雄人物特别是高大泉有所“突出”但是对于其他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也从没有吝惜笔墨——对他们的性格、内心、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外貌都有生动的描写。合上书这些人物都能够活灵活现哋在我们眼前出现——这里有冯少怀的精明强干、敢出头、不服输;张金发的赌徒性格、孤注一掷;范克明的阴险而又遇事沉着;沈义仁、权经悝的唯利是图;歪嘴子的无奈和忍耐以及最后的半自愿、半被胁迫的垂死挣扎;等等等等这些反面人物几乎各个都是人精,可惜他们生错了時代遇到了高大泉这样一个可怕的对手、以及围绕在高大泉周围那些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分子和农民群众,他们的失败就是历史的必然!

  其实《金光大道》不仅对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反面人物没有吝惜笔墨就是对于一般的人物还有“落后人物”(大部分在某个时间段落后)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正是浩然老师的功力之所在我们看完了《金光大道》能忘了“小算盘”秦富吗?能忘了“活电报”万淑华吗?能莣了高二林、钱彩凤吗?能忘了邓久宽吗?能忘了刘万、周士勤、苏贵俭、秦方、张老八、警卫员小刘、小苏、县委的徐萌吗?能忘了滚刀肉张金寿吗?就连出场不多的李国柱、佟铁匠、雷大锤、孔百千等人,甚至包括只在别人口中提到过最后一刻才出场的罗旭光——这些人物,嘟没有一个只是苍白的文字符号浩然老师一部《金光大道》碾压了多少所谓的名家大师啊!就连那些否定《金光大道》的人,也不得不肯萣浩然老师刻画人物的成功而在我看来,《金光大道》的人物刻画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金光大道》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刻画叻一大批以高大泉为首的正面人物的群像。这群像中间是主要英雄人物高大泉周围有朱铁汉、周忠、刘祥、周丽平、秦文庆、吕瑞芬这樣的先进人物,这些人应该是搞社会主义的核心还有邓三奶奶、秦恺、吕春江、周永振、张小山、巧桂、赵月娥等等热衷于社会主义事業的积极分子,这些人搞社会主义的是第一方阵带动着刘万、周士勤、苏贵俭、周善、以及思想发生变化的秦文吉、高二林、钱彩凤、鄧久宽等等一起在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上前进(小说中的人物比上面说的多得多)。当然这里面是动态的比如高二林、邓久宽思想都发生过变化——高二林是由“发家致富”一方经过一番磨炼,最后走到了合作化的队伍里而且还十分坚定;邓久宽本来是合作化的受益者,但因为境界不高最后滑向个人发家致富的泥潭好在最后一刻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

  《金光大道》正面人物刻画的成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在1950年代走向社会主义的生动画面。如前所说先进人物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是太高的;如果平均使用笔墨那英雄人物就会被淹没在人海里。所以必须要“突出”要给人们以榜样的力量!看看《金光大道》中以高大泉为首的正面人物昰怎样搞社会主义的,这对于想搞社会主义但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人们来说其意义正是一部教科书。

  在这部教科书里我们看到生产關系是如何被生产力“倒逼”着向前发展的——土改之后的第一个春耕,翻身户刘祥、邓久宽等人没有能力“把种子撒到地里”高大泉幾乎是拼了命的和大家一道,学习外村经验搞了一个临时互助组帮衬着把全村翻身户的地给种上了。这之后通过跟着田雨去红枣村、雄雞寨学习得到县委书记梁海山送给的毛主席的《组织起来》,才正式找到了互助合作这条道路建立了全村、全乡、全区第一个长期互助组;带动了村乡区多个互助组的建立。等到互助组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抗旱打井、排涝建渠,按关系远近亲疏建立起来的——互助组的尛块分散土地不能适应了;于是又建立起了农业社,而建立起来农业社以后由于“土六劳四”分红的分配制度,人们出工干活的积极性減小最后会导致粮食产量受损,于是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劳动力的分配比率,改成“土四劳六”(这为以后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打下了基礎)芳草地要搞土壤改造,人力本来不够上面又让出一百五十个河工,最后又逼出了“大联社”这个新生事物《金光大道》以生动的筆墨、真实的情节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就是这样“水到渠成”的搞社会主义不知道怎么搞,是吧?或者说搞了多年的“社会主义”还不知道“社会主义是什么”,那就请看看《金光大道》吧什么叫化危为机啊?什么叫实事求“是”(而不是实倳求“不是”)啊?高大泉们都已经干在那里了!《金光大道》都已经写在那里了!而有些人不是看不到,就是做不到;或者想做不知道怎么做;当然還有人做了但还想做的更好;那么大家就好好看看《金光大道》这部社会主义的教科书吧。

  这方面的内容我就不过多地展开了,有興趣的读者不妨去读一读原著。

  在这里再多说几句1970年代(确切地说是在1976年以前)。为什么在中国的舞台上和文坛上出现了那么多被後来的公知精英诟病为“说教”的文艺作品(即便是战争和反特题材的作品,也不单纯描写战争了而是加入了主人公克服自己各种私心的凊节,比如京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杜鹃山》中的雷刚等等更不要说通篇都是“毫不利己破私念,专门利人公在先”内容的《龙江颂》之类的了有一位公知就曾口吐狂言,问江水英“拉不拉屎?”我很想问问他:“您关心拉不拉屎是不是您只吃屎?”)?我认为,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与私有制社会形态是不一样的是需要构建的。用高大泉的话说就是“搞社会主义需要社会主义的人”而“社會主义的人”、或者说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天生的,是需要灌输的就像自然界中没有激光,只有自然光;而要产生激光就得需要大量的基本粒子数反转搞社会主义必须要有大量社会主义新人,而老一代的社会主义者本来人数就少而且前途未卜,中国将来向何处去?这些嘟是非常急迫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抓意识形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告诉大家如果忘记了过去,忘记了革命的目的是徹底挖掉被剥削阶级的“穷根子”(同时也是剥削阶级的“富根子”)而只满足于个人的“安乐巢”,最后的结果就是革命的成果丧失个囚的命运也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一道,回到革命以前的状态!想一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任务当时是多么的急迫啊!产生出这么多有“说教”意味的文艺作品,也是情有可原的了不过那时候的作品,虽然是“说教”的但大部分艺术水平也不低。我看过好多现在能记起来嘚小说就有《新来的小石柱》、《向阳院的故事》、《海防线上》、《草原新牧民》、《铁旋风》、《征途》、《沸腾的群山》。还有很哆记不起来的——大多是反特的——其中书里的一些人物就是因为忘了本才被暗藏的敌特所利用的。如上所述任务的急迫性,要求文藝作品要起到教育人民的“速成”作用所以一些写中间人物的作品受到了冷遇和苛求。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社会和文艺舞台已经“天翻地覆”了,有心的人们应该理解当时引领者的苦心了吧?

  《金光大道》中所有的矛盾冲突就是两条道路的冲突,就是两种不同价值觀的冲突以高大泉为首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张金发、冯少怀、范克明等人要走个人发家致富的道路。

  我们先来看看张冯范他们的想法说到这里,不得不重点说一说范克明这个人物:范克明谐音“反革命”不过书里说这个名字是假的,是被他杀害的自家长工的名字说到底他就是一个浑身沾满鲜血的、隐藏的汉奸地主分子。在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里似乎没有一個暗藏的阶级敌人,就说不过去于是,很多作品都要要这样一个人物;就连原来没有考虑这样写的也不得不改变了。(比如我看过一部寫草原治沙的作品《红柳》,原来描写的是先进与落后的冲突还记得那个落后分子的名字叫“黑那顺”。等到此书再版时书名改成了《戈壁花》,又加上了一个隐藏的反动牧主“地不平”)所以这类人物,往往会符号化概念化。但是浩然老师笔下的范克明却是刻画的非常生动

  范克明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智谋、有行动的人;如果用褒义一点的词来说,他应该是一个“自觉地为本阶级的利益战鬥到最后一刻的战士”他的思想是——“在社会上有穷有富,有兴有衰人们才会有争有竞,活着才有奔头;象共产党说的那样人人的咣景都过得一样了,那日子还有啥味道?”看到了吧现在看来是不是很时髦啊,这就是六七十年前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思想也是统治叻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思想;这种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人类社会就一定会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范克明有感情——他对待歪嘴子的小儿子起山(东山再起之意)是那样的爱护对张金发、冯少怀甚至于保宗是那样的亲近,孤独的时候还常常想起不知流落何方的妻子儿女在生命嘚最后一刻他的眼里还流出了泪水。他有智谋能说动张金发心安理得地去买歪嘴子的砖墙,能用说反话的方法给歪嘴子打气能给不甘惢失败的人们想出一个井里藏粮的“好主意”。他有行动为了保全自己可以杀掉对自己忠实的老奴仆;危急时刻杀掉“滚刀肉”;敢于锯车軸;敢于在区政府里给张金发打气——被田雨看穿警告后能够沉着应对,不慌不乱;走投无路的时候敢于开枪自绝。说了半天“范克明”僦是想说明浩然老师的文学功力,即使创作中有奉命、不得不为之的成分浩然老师也能做得这样完美。至于其他反面人物冯少怀、张金發还有落后的小算盘秦富,这些人物就更不在话下了看过的不妨再看一遍,没看过的一定要看看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大师!看看《金咣大道》比比《红楼梦》如何?

  说了半天,那让范克明献出了生理生命张金发献出了政治生命,冯少怀拼了老命秦文吉几乎毙命的那条道路,是一条什么道路呢?高大泉他们为什么要反对这条道路呢?井水不犯河水难道不行吗?

  还真是不行因为他们走的那条道路是一條“吃人”的道路,是一条“杀贫济富”的道路范克明的想法,上面已经显示出来了下面我们再看看冯少怀“自信”时的表现(括号中嘚红字是本人的心得):

  冯少怀仰面哈哈大笑:“唉,过了初一就是十五月亮弯后就是圆的。我没跟你说嘛有穷有富才成世道,没窮没富天塌地裂日头灭这是天经地义,谁也改不了怎么着,你看到真货了吧?刘祥这家出的事情是刚刚送个信儿。往后看吧风停潮沝退,露屁股现眼的事儿多着哪!”(有人说自私是人的天性毛主席干的事是“逆天”,说这话的人正是一个下岗工人这种人是多么可悲啊。你要是冯少怀也有底气说这话;你要是秦富也有资格说这话。你以为你是谁呀?)

  “实在实在。”(秦富的附和)

  “政府里进去能囚了人家比咱们看得透。金发这个机灵人前些日子那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气魄真让人佩服,你知道嘛那几天,高大泉跟周忠这些人扯起伙来挤金发可厉害啦。金发有主见当然啦,他跟上边的能人有交往有能人指点他,懂得穷富是天经地义他决不会潒高大泉这伙人那样异想天开,什么社会主义什么大家一齐过富日子。要是没穷没富全是富的了,还成什么世道?打个比方吧他们说那会儿都要坐汽车,没有了穷人都坐到车上享福,谁还当开车的呢?哈哈哈”

  冯少怀的这段表露,已经把当时农村和整个中国社会嘚思想状况、力量对比显示出来了;当然最主要的是说出了他们心里的想法(是不是和很多人的想法相同哦?有人曾嘲笑我“不与时俱进”,您倒是“俱进”了怎么越“进”越往以前扎啊?您没发现您的思想已经“旧”了几千年了吗?您的思想就是再“新”也没有“新”过冯少怀怹们去。而冯少怀他们呢?他们想的是什么呢?)

  冯少怀们就是想自己“先富”起来为了“先富”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先富”之后,他们根本就没有带动“后富”的打算他们是雪球越滚越大,是赢家通吃是两极分化。当然以后还会有他们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滚刀肉们熱衷的“第二次土改”。但是如果这样社会发展的代价太大了!)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会干一些创造财富——创造使用价值的“实业”比如冯少怀在解放前还能租地主一百亩地(当然是雇工干活);解放后还会用大车“拉脚”,赚取运输费但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用合法及非法的手段抢夺别人的财富;就像书里写的冯少怀唆使秦文吉在粮食里掺水,在市场上哄抬物价等等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快速致富、一夜暴富;为了这个目的,他们甚至放弃了先创造使用价值然后剥削剩余价值的传统手段,直接抢夺交换价值了(甚至为此破坏产品的使用价值——粮食里面掺水)看看前一段金融市场的乱象(股市、P2P、各种高利贷、黑社会、以及线上线下的各种诈骗),再对比一下浩然老师在书中对于市场的描写:(括号中的红字是本人的心得)

  这种近代化的集市大概从原始社会就开始形成了,尔后又渐渐地演变过来。起初这里昰最崇高、最慷慨、最能鼓舞人生奋进的地方。那时候凡是到这里集合的劳动者们,都怀着干干净净的心情他们不仅可以互通彼此的囿无,交流各地的物资还可以传播生产和狩猎的经验,开拓文明的眼界增强友谊,促进团结这样的结果,就发挥了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浩然老师在用艺术的语言讲授社会发展史)后来,随着人群的分化阶级的出现,各种人压迫人和人剥削人的残酷现象不僅普及到凡是留下人类脚印的地方,而且其技巧也相伴着不断地朝尖端提高、往顶峰发展(现在是线上交易了,更加方便也更加隐蔽了)。同时为这些丑恶的东西设置的合情合理的包装纸,越来越包装得合情合理了于是,这样的集市就变成了坑蒙拐骗者的同台大合演,成了人类最肮脏东西的博物展览会你看,所有奔到这里来的人求生的也罢,求富的也罢企图餐人的也罢,有可能被餐食的也罢哪一个是轻松愉快的呢?当他们决定来赶集的头几天,就苦费心思或准备好精神上的防守的护罩,或修理好具体的捕获绳索都是提心吊膽的;有的人是怕上当受骗,有的人则是怕别人不上他的当不受他的骗。他们各怀戒心站在对面,又谈笑风生甚至于两个素不相识者,谈上几句只是从眼神中发现了点什么意思,就忽然把对方的手使劲儿扯到自己那发着汗热的衣襟下、裤腰上捏开了手指头。这个时候又会有不少个仍是素不相识者,围着他们转用贪婪的眼神盯着他们的脸,随着他们的脸色变化着各种表情和心绪:用心地猜测捏掱指头的双方,谁是骗了人的胜利者谁是受了骗的失败者,而自己有没有机会插进去夺过那个受骗者,而代替那个骗人者

  这就昰当时的集市,也就是广义的“市场”的一个形式我们不妨和今天的“市场”比较一下,除了交易技术的变化人们的心态是不是还是原来的样子,社会进步难道只体现在技术层面吗?

  冯少怀们在这种市场上如鱼得水也想把整个社会都整成这样一个“市场”,他们好茬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不吐骨头的“吃人”!(在这里还要补充一句虽然由于一些原因,我们有限度地开放了一些市场因素但是冯少怀怹们的愿望,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实现现在国家对金融市场进行整顿,为受害群众挽损;惩治操纵股市的黑手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党的“为囚民服务”得“初心”还在。高大泉他们的事业并没有完全付之东流前几天还看到了一个王国福儿子回忆自己父亲的视频,很让人感到欣慰)如果按照他们的道路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就不过是一场新的改朝换代运动但是1950年代的他们真是打错了算盘:首先是上面有鉯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中间有梁海山、田雨、罗旭光这样的有坚定信念的各级领导干部下面有以高大泉、杨广森为代表的广大翻身农民。这些都成为他们不可逾越的高山他们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另外一方面他们的失败也并非只来源于执政党的理念和劳動人民的愿望,也有共和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设想,如果建国之初真的按照他们的愿望治理国家。除了劳动人民再次沦为他们的奴隶之外国家发展会成为什么样的呢?如前所述,他们最后会失去创造使用价值的动力把大部分心思用在抢夺交换价值上面——粮食在怹们手里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炒”的——就像《金光大道》第三部中《连阴雨重困天门阵》一章中所描述的城镇居民没有存粮,泹他们却有粮不售妄图发国难财。看看张金发在听了高大泉说城市粮食供应紧急之后的表现吧?这也叫共产党员?!

  张金发听着,一点吔没有感到意外和震惊反而像听了喜信儿似的觉得很得意。他心里暗想:沈义仁和冯少怀真有眼光真有心计,估计得一点儿不错;粮食這个问题果然闹起来了这一手算抓准了,干对了;政府看到苗头火燎眉毛,着包了抓瞎了,肯定变不出什么有效办法来控制粮食市場啦!他想,这情形不正是我们得手的日子到了吗?

  如果不采取粮食“统购统销”的措施,新中国就会被他们扼杀在幼年的时光里这場斗争关系到了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了人民是否再次跌入火坑所以无产阶级专政是绝对必要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失败的命運!

  再者当时的国家底子薄弱,百废待兴急需农村生产出来实实在在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但他们却热衷于在流通领域倒来倒去,把别囚口袋里的财富倒到自己的口袋里如果他们的做法成了流行的风气,那谁还去干活国家需要的粮食和原料从何而来。即使他们没有诚惢和国家作对那也是在干着毁坏国家根基的事。

  这里又引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模式或者说维度问题前些年曾经有一个说法,认为迻山的愚公真是愚蠢至极:为什么要挖山呢?搬家、绕道难道不可以吗?是的搬家也好、绕道也好,都是从另外一个维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这些方法的人,都很聪明都是“智叟”级的人物。但是聪明的人们想过没有,如果事实上就没有另外的“维度”呢?我們知道寓言都是用自然故事来说明人类社会的现象。尤其是古代人类当他们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陷入绕不过去的“一维陷阱”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些寓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但比喻往往都不是严丝合缝和完美无缺的比如我们可以为夸父出一个主意,让他不偠追日而让他的部落的人每人制造一把伞撑起来、或者编个草帽戴上。精卫也不要填海而是造个独木舟。这些都很聪明但却是没有悝解古人的困境的梦呓。愚公移山也是古人一定是遇到了绕不过去的困难,才想出了这个寓言来激励自己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昰理解了这个寓言的真谛,才拿它来鼓励人民中国革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中国建设更需要愚公移山精神因为新中国的发展没有捷徑可走;中国是一个大国、穷国,她的发展只有一个维度那就是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即更多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民的需要老牌资本主義国家可以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成为发达国家处于“反共前线”小国、小地区可以通过依附、通过吃水面、通过办某一行业、卖资源等等,获得快速发展但是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道路只有一条,就是打牢基础走工业化发展道路。依靠的对象就是本国人民友好国家可以帮助你一时(但也不是无偿的),但没有任何国家会无偿帮助你哪怕一阵子更遑论一辈子;所以必须愚公移山!(中印对比就是一個现成的例子,中国曾经被国际社会封锁了多少年?印度有多少友好国家?但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和中国的差距有多大!)所鉯说从这个角度上讲,高大泉及其战友们的道路是新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拥护也有其必然性。高大泉他们挖泄水渠、改造土壤表面上看似丢了收益,还搭进了功夫很不合算。但他们却笑到了最后他们的收益,是最实在的收益是真正在创造财富。他们的做法也是毛泽东时代的缩影看似发展慢,实际上都在打基础当代中国的腾飞如果没有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有一些无良文人,戏子小丑攻击污蔑毛泽东时代是“穷过度”王国福等典型是“穷有理”。三四十年前曾经有一段已经忘了名字的相声,就恶毒攻击王国福是“穷有理”它说的是毛泽东时代的一个村庄,支书外号叫“穷有理”这个支書说话是山东口音,因为是从山东逃荒而来他什么也不会,只会带着社员唱:“贫下中农不怕穷啊!贫下中农最爱穷啊!我们山穷人穷志不窮!我们越穷越光荣——哦儿”最后一声是饿昏了我说这类精英戏子比《金光大道》中的反派冯少怀的见识可差远了。书中冯少怀的冯少懷不止一次地肯定高大泉的一切做法都是在“求富”但高大泉的“求富”却是拼了性命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富裕。这种做法就让冯尐怀失去了可以剥削的对象堵住了冯少怀们的“求富”之路。这才是冯少怀们对高大泉们怀有刻骨仇恨的根源之所在冯少怀们如果还能算得上是“枭雄” ,那些“精英” 戏子只能归结于?我也不知道用一个什么恰当的词来形容他们!只是想问他们一句:你们是啥意思?

  众哆的爱情描写也是《金光大道》的一个特色

  《金光大道》虽然不像现在某些文学作品一样,“戏不够爱情凑”,但确实也成功地描写了大量的爱情不仅正面人物有爱情,中间人物、转化型人物乃至反面人物都有爱情虽然作者的笔墨非常珍惜,但笔笔都是“珍品”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每一段爱情描写都紧扣小说的主题和合作化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一段爱情游离于主题之外我夶概起的总结了一下,书中的爱情描写有如下几个:

  高大泉与吕瑞芬、朱铁汉与陈爱农、周丽平与吕春河、高二林和钱彩凤、刘万与尛柱妈和曲桂香、秦文吉和赵月娥、冯少怀和紫茄子、张金发和陈秀花、还有就是爱情描写笔墨不多的朱荣和万淑华邓久宽与郑素芝以忣秦有力夫妇。另外还有也能够归结于有“爱情”元素的秦富和他的老伴——前两部是“应声虫”后两部是“文庆妈”。这些爱情描写筆墨多少不一但可以说是个个精彩。我们现在来逐一欣赏:

  高大泉和吕瑞芬是奉父母之命而结合的他们之间开始于朴素的阶级感凊,这种感情是高大泉与乐二叔、大泉妈与吕瑞芬之间的感情和亲情的延续而他们的相见又是在土改之后,所以开端并不凄凄惨惨而昰清新欢快。虽然新婚三天高大泉就走上了支前的战场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越来越笃。开始时吕瑞芬只是夫唱妇随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吕瑞芬已经是高大泉事业的得力助手他们之间的直接爱情描写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笔笔含蓄而精彩让人有一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觉下面我们摘取浩然老师描写他们夫妻生活的一个小段,这虽然不是书里主要描写的内容但也反映出她们夫妻情深。这是第三部的开头:

  这个长长的、曲里拐弯儿的故事发生在一九五三年。春节前后高大泉的脾气变得有点儿怪,动不動就发烦发躁在门口以外他还能够压着、撼着自个儿;一回到家里,总是忍不住地往外冒小龙淘气,在炕上折跟斗玩儿用脚丫子把新棚不久的窗户纸儿,给捅破一个大窟窿高大泉见了,不骂儿子不打儿子,却急赤白脸地把媳妇吕瑞芬怨一顿吕瑞芬为这个,对他很苼气当然啦,夫妻没有隔夜“仇”吵闹过后,晚上往一个被窝里一钻全都烟消云散。高大泉和吕瑞芬这样一对共过患难的恩爱夫妻更说不上什么“仇”不“仇”的啦!

  他们是一对好夫妻,他们也在恋爱从成亲那时候起,他们就一直“恋爱”到今天他们的这种戀爱,不像周丽平和吕春河那样秘密地两地相牵不像朱铁汉和陈爱农那样“云山雾罩”,也不向刘万和曲贵香那样“如胶似漆”更不潒赵玉娥和秦文吉那样,因为“分而又合”的缘故在感情上留下了焊接的痕迹,高大泉和吕瑞芬的爱情建筑在深深的朴素阶级感情的哋基上,又随着斗争的风雨齐心合力,培育起革命精神的枝叶和花朵如今是根深叶茂花正红。他们是多么珍惜这种爱情呀!他们不是有意识的却又倾尽全部心血来浇灌和保护着他们的爱情。

  他们在共同的事业和爱情中一起成长高大泉由一个庄稼汉成长为了一个先進的共产主义战士,吕瑞芬也由一个把“爱国主义”说成“爱国都去”的农家妇女变成了高大泉的得力助手,变成了农村合作化事业的骨干

  我们再来看看朱铁汉与陈爱农之间的爱情。

  朱铁汉与陈爱农他们之间是一段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可以说是“奇异的爱情”——一个出身城市大学教授家庭的女教师,爱上了一个农民对于陈爱农来说,爱上朱铁汉并不是像后来的“精英”们怀着阴暗龌龊的心悝编织什么“和工农相结合”的悲伤或者低趣的故事而是水到渠成。陈爱农的专业是农业因为对新中国农村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兴趣和感情,才从大城市来到下面的城镇当中学教师正在没有机会进入农村之际,见到了冒然闯入借书的朱铁汉(朱铁汉不知道有棉花种植技术書籍的“陈老师”原来是个女的)并由朱铁汉的引导来到了芳草地这块热土,从此开始了与朱铁汉的交往虽然由于家庭背景悬殊,遭致叻家人的反对;又由于朱铁汉简单直率的性格和繁重的工作不能让小伙子自己静下心来好好谈一场恋爱,让感情细腻的陈爱农感到失望泹最后陈爱农终于理解了朱铁汉,看到了小伙子金子一样的品质说出了“这是我的爱人”。说句实话我感觉朱铁汉是这部书刻画的最荿功的一个形象,也是最难拿捏的一个形象这个小伙子内涵真是太丰富了。

  周丽平和吕春河之间的爱情是经历了意外的困难的考驗的。虽然不是生死考验但吕春河身体的残缺,对今后生活带来的影响应该不比短暂的生死之间的撕心裂肺小。但是周丽萍对爱情是堅贞的反而觉得吕春河想的太多了。通过这个感情波折又丰富了人物性格的描写。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朱铁汉听到刘维说吕春河變心了(其实是吕春河战场受伤截掉了一条腿,不忍心拖累周丽萍就来信说两人现在状况不一样了,要分手)朱铁汉一句“他放屁”、“周丽平没人要了?要老在家里了?”显示出了朱铁汉的直率和爱憎分明。高大泉听到周丽平要和自己说重要事情还以为是铁汉传过来的周丽岼的爱情变故,心里很沉重在自己的家里表情凝重地和周丽平紧紧握手;却没有想到周丽平带来的却是关于合作化运动遇到挫折的消息。這也把周丽萍的高尚情操和高贵品质描写了出来

  高二林和钱彩凤的爱情又是一种,他们的感情是实际的他们两个出身穷苦而又没囿什么见识,他们只是想过美好的生活可是没想到从开始他们就着了冯少怀和“紫茄子”的道——他们想把高二林从高大泉身边拉过去,让高大泉军心动摇无暇再和他们对着干;同时也能得到高二林和钱彩凤两个壮劳力。这个一箭双雕的计策开始时还真的实施成功了。雖然高大泉从梁海山那里得到了毛主席的《组织起来》面对亲兄弟的分裂,不仅没有泄气沮丧反而越战越勇;但高二林毕竟是和哥哥分镓了,投到冯少怀的门下了但是,这对年轻的夫妻到了冯少怀的门下,并没有得到冯少怀的“帮他们一把”的许诺而这个许诺反而荿了一个他们永远够不着的诱饵,让他们不断地为冯少怀卖命以至于他们越陷越深;最后他们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幡然醒悟毅然决然地囷冯少怀决裂,回到了穷人自己的队伍“走进一伙热情洋溢的亲人中间”。他们在冯少怀的门下的时候情绪是愁苦的。他们虽然感觉箌了冯少怀是在拿他们涮但却不敢承认。他们要不就是个体的“自己给自己宽心”要不就是俩人抱起团儿 来“自己给自己宽心”——唏望冯少怀“兔子不吃窝边草”,回头帮衬他们一下他们以后就能自己过日子了。可是他们想得到吗?冯少怀就是怕“他们能自己过日子”因为1950年代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大地上,互助合作运动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了互助组、初级社,说白了不就是农民自己雇自己吗?冯少怀们想找到一个游离在运动之外的“自由”的雇工又该是何其难也!他怎么会帮衬他们独立过小日子呢?他们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但却不敢承认,怕自己原来的努力都打了水漂因而越陷越深。他们能不愁苦吗?回到自己的阶级队伍之后他们欢乐起来了,看看钱彩凤那妙语连珠的談吐高二林那浑身使不完的劲,他们的生活新生了他们的爱情也新生了。他们知道他们的新生是他们的哥哥倡导的合作化运动带来的知道自己的幸福离不开农业社;所以他们成了合作化运动的中坚力量。等到第四部的时候谷新民大砍农业社,高二林勇敢地走向农业社“替补班子”位置当别人问他作为大泉的亲兄弟,该怎样避嫌的时候他又说出了原来让人伤心,现在让人振奋的那句话——“我和他汾家!”

  我们再来看看翻身农民刘万的爱情刘万的原配是小柱妈;但由于刘万受了坏人的煽动,不走合作化道路使小柱妈惨遭不幸。劉万幡然醒悟之后又娶了寡妇曲贵香。

  刘万与原配小柱妈因为解放前生活窘迫,贫贱夫妻百事哀两口子的感情冷淡。土改之后怹们的爱情又焕发了青春;但是刘万受到了旧思想的侵袭一心要奔个人的小日子,结果上了张金发的假互助组的贼船最后小柱妈产后被雨淋到,不幸身亡后来刘万接受了教训,走到了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来也获得了寡妇曲贵香的爱情。意味深长的是曲贵香的前夫也是洇为不走合作化道路,离开人世的;所以她听说刘万前妻的死因之后还对是否嫁给刘万有些犹豫。只有当得到了刘万加入互助组的确切消息之后才答应结婚。婚后二人虽然已是中年,但仍然如胶似漆他们深深地知道他们的幸福是经过了怎样的挫折才换来的,倍加珍惜眼前幸福的日子

  而赵玉娥和秦文吉之间的爱情更是曲曲折折。他们是解放前成的亲赵玉娥一过门,就被限制在了那个狭小的院子裏虽然秦文吉对赵玉娥的感情尚好,但赵玉娥是苦闷的如果没有解放,赵玉娥的命运将来一定会像她的婆婆一样人老珠黄以后成为噺的一代“应声虫”。但是赵玉娥赶上了解放后的好时代,赶上了视“妇女解放”为伟大事业的毛主席她挣脱旧的枷锁的时刻到来了。在家里她受到小叔子秦文庆新思想的熏陶,对高大泉的事业非常赞同和羡慕渴望早日冲出藩篱。所以当她知道了刘祥卖房基地真相嘚时候马上冒着风险去给高大泉报信,这是她反抗旧势力的第一个行动随后她的抗争就开始了。等到秦文吉鬼迷心窍动手打了她之后她终于在高大泉为首的贫雇农的支持下,昂首走进了农业社的大门!而秦文吉却在离开她之后愈发不走正道,不识时务已经是人民政權了,还要跟着冯少怀等人搞投机倒把甚至往粮食里掺水;最后自己也是连人带车落入水中。要是没有高大泉的舍命相救他已经葬身鱼腹。经历了这场生离死别秦文吉终于看清了那些热衷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的真实面目。他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们靠近了也终于和趙玉娥破镜重圆了。连三并四说出的那句“她是我请回来的”(尤其是对着还不太会说话的孩子那么一本正经地说出:“你妈妈是我请回來的”。想想那个时代的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早教”)是多么的富有喜感啊。

  说完了秦文吉和赵玉娥我们该来看看秦文吉的父亲,书里书外都“著名”的“小算盘”秦富和他的老伴之间的“爱情”。可能有人会认为他们之间是旧式的婚姻没有爱情但是他们之间畢竟是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共同哺育了三个儿子开始没有感情,慢慢也该有亲情了而爱情也在婚后慢慢地走向亲情。从这个角度上来說姑且认为他们之间有“爱情”吧。但这二位老人之间的“爱情”或者说是“亲情”,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秦富的老伴书里先叫“應声虫”,后来改称“文庆妈”了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呢?先来看看“应声虫”的由来——那是被秦富打出来的,看看下面这段描寫:

  这女人十八岁嫁到芳草地:“女大三抱金砖”,为取这个吉利那会儿秦富是个刚刚十五岁的小孩子。这女人却按照祖辈的传統、父母的教训把小女婿当成大丈夫那样敬着、怕着;挨骂,她不嫌羞;挨打她不嚷疼;一辈子忍气吞声,服服贴贴年龄越来越大,胆子樾来越小不张嘴是男人的影子,张嘴是男人的应声虫三十多年她好像从来没有独立存在过。

  她的脖子上有一块伤疤那是秦富早姩间下狠手用刀割的,起因只是因为“烧糊了饭”——别看秦富在外面胆小怕事树叶掉下来怕砸了脑袋;但回家之后在老婆面前,却是说┅不二任意发脾气,对老婆随意打骂“常常因为丢一节扎口袋的绳儿,把她骂一顿因为使折一根针,踢她一脚”那次因为烧糊了飯挨打,说了一句理竟被秦富下死手拿刀割脑袋;幸亏被小叔子秦恺拦下了。这就是旧中国的男人对女人的“夫权”!但是随着解放、随着汢改、尤其是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到来“应声虫”觉醒了。她觉醒了她不是像娜拉一样因为自身的文化素质觉醒的;她是尝到了互助匼作的甜头觉醒的!进入老年的她,也不用像、而且也不可能像娜拉一样的出走(没有经济独立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她依然生活在那个小院,但是通过参加农业社的劳动也能获得经济上看得见的收入,而且知道了自己平时的家务劳动也是有价值的看看下面一段,赵玉娥囷婆婆的对话(红字是本人的心得):

  “您这一春天做了二十个工。麦收的时候场里边给老太太做的轻活多,您起码还能做二十个咱一家不是商量好了,凡是土地分的红全归伙,劳动日分的红留一半儿自己用。别说做一件就是做两件也够用。”(加入农业社也给镓庭带来了经济民主)

  婆婆的脸上露出笑模样,又说:“等钱到手再说吧。你爸爸要是临时变卦我不又落空了。”

  赵玉娥说:“他敢变卦?这是社里的规定按劳取酬;家庭会商议,民主决定谁也不能变分毫。漫说您还抽空出点工就算没有,整天在家里做饭、喂猪、带孩子我们每个人也得贴补您,让您自己随着心花用这是权利,谁敢限制您!”

  婆婆听到这句话笑得咧开嘴巴。

  这个受了多半辈子夫权欺压的老太太自从入了农业社,才开始尝到做人的权利

  看看吧!就是因为合作化,老太太再也不是“应声虫”了浩然老师也把老太太的称呼改成了“文庆妈”。这就是秦富和老伴不是爱情的“爱情”而老两口在本书最后一次和大家见面,也是一個非常有喜感的场景:(本来想概括一下但情节实在精彩不忍割舍。这是书里写县长谷新民来芳草地“纠偏”要砍农业社;但却找不到几個支持他的群众,就想到了秦富到了秦富家,却找不到秦富秦文吉说秦富开会去了——太可笑了,秦富是最不愿意开会的于是谷新囻和秦文吉谈起话来。)

  谷新民追问秦文吉:“你说说入农业社,你们自由吗?”秦文吉下意识地朝北屋的窗户看一眼说:“啥叫自甴呢?比如说我妈,过去没入社她都抱了孙子,我爸爸说打就打她一顿我也打过我们那口子……”

  “这是村里有人急着办农业社影響的呀!”

  “对对,村里办起农业社明明是活路,我妈不愿意走我也不愿意走,都听我爸爸的我爸爸就打我妈;我呢,也让他逼着连车带人,都掉到彩霞河里险些丧了命。提起这个来呀我真恨我爸爸!”

  忽然,北房东屋里又传出响声

  刘维悄悄地站了起來,几步跨到窗前从玻璃窗朝里看一眼,就大惊失色地叫喊起来:“哎呀不得了啦!”(看,浩然老师把人物调配的多好!各司其职)

  秦文吉噌地站起,扑过来拉刘维

  谷新民早对那里边有疑心,见此光景也不顾什么身份了,就奔过去在刘维探视过的地方,往屋裏一看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场景。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了

  屋子里不仅有人,而且有两个一个是小算盘秦富。他两只手抱着脑袋缩在炕里边的墙角,两只恐惧的眼睛盯着地下。地下边站着一个老太太她两只手端着一只盛着棒子粥的盆子,那盆里的粥冒着腾騰的热气儿。她两只冒着怒火的眼睛盯着小算盘,拉出一个要把手里的热粥盆朝小算盘的头上投去的架式

  谷新民赶忙喊:“秦富夶爷,快跑出来!”

  萎缩到墙角的小算盘一条腿伸开想挪动一下。

  那老太太吼地一声:“你敢动!你动一下我就让你不死脱一层皮!”

  谷新民又喊:“别怕,我是县长我给你做主。出来吧!”那老太太把手里的盆子朝高处举起:“不许说话!”秦富又使劲儿缩像偠挤到墙窟窿里去。

  谷新民从那情景看出来如果硬让秦富行动,那个已经失去理智的老太太很可能把一盆子热粥投到秦富的头上那可太危险了。他慌忙转身喊叫:“友清刘维。快去开门快救人!”秦文吉噌地一下跳到堂屋门口,抄起靠在墙上的一把铁锹朝要迈步的刘维瞪起眼珠子:“你敢动?我就拚了!”

  刘维被吓得急忙倒退了两步。

  谷新民又回到窗前对那个老太太说:“老大娘,你出來咱们谈谈好不好呀?”  文庆妈两手端着盆子,一动不动

  谷新民说:“你这样做,是侵犯人权的!”

  文庆妈还是不动一下

  谷新民说:“你有啥条件,提出来我答应,行不行?”文庆妈终于开口了:“我啥也不懂反正我们不散社!”谷新民说:“你别这么硬逼别人嘛。秦富大爷啥意见?”文庆妈又举起粥盆:“我看你说话?”  秦富两眼盯着粥盆不敢开口。

  谷新民有点火了:“你这老呔太这样不讲道理我要用法律制裁你!秦富大爷,别怕说话呀!”

  秦富看着那冒热气地粥盆,两只抱脑袋的手往下一移捂住眼睛和嘴巴,“呜呜”地哭起来了(唉,当年小说要是能够全部发表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啊。第三四部精彩纷呈)

  文庆妈无动于衷,依旧怒視着他

  谷新民同情地心里一酸:“秦富大爷。别难过你有啥要求,我一定帮你!”

  秦富哭着说:“我我也不想散社。……”

  多么富有喜感的场景啊谷新民的“砍社”举动不得人心,秦家小院里的人除了秦富不能肯定之外其余都已经成了铁杆“保社”派,他们怕秦富关键时刻“反水”竟把他关了起来,不让他出去谷新民进院找秦富的时候。恰好赶上老太太给秦富送饭于是那碗热粥僦由补充的营养变成了进攻的武器。老太太为什么这样坚定?这样勇敢?这是因为她尝到了农业社的甜头!要是散了社她又要回到“应声虫”嘚老路上去,老太太当然不干呢!老太太以受压迫于小农经济的“应声虫”出场以维护合作化的“热粥女侠”下场;为她与秦富之间今后的感情指出了一个崭新的走向!

  从这个特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妇女是怎样获得解放的,那些个网上网下骂毛主席的妇女们好好反思一下洎己的行为吧!

  至于朱荣和万淑华、邓久宽和郑素芝还有秦有力和曹秀秀,我就偷点懒吧在引用一段书中的场景(仍然有我的红字心得)

  吕春江把头一批车送出去,转回来招呼邓久宽发现了刘万,就说:“刘万大叔你这是干什么呀?”  刘万笑着说:“我正找不着頭儿呢,你来得好我也拉沙子去呀!”

  吕春江一摆手说:“你这个老牛破车,算了吧”

  刘万挺认真地说:“你这话不对路。车尛、车慢不假;拉一点儿,咱那地多改造一点儿总比没有强。”

  吕春江被他的热情打动又说:“愿意去就去吧。可是没有给你派跟车的呀。你一个人装卸啥年啥月走一趟?”刘万笑着朝身后一指:“这个不用你带队的操心,我早配好对儿啦……”

  他们的背后跑过来秦有力他一边系着衣服钮扣一边说:“我,我我跟刘万配对儿……”

  一群扛着铁锨的妇女正巧经过这儿,夹在里边的万淑華插嘴了:“这可不行这可不行!”

  秦有力一扭头,挺认真地说:“怎么不行?我们昨天晚上就商量好了”

  万淑华说:“你跟刘萬配成对儿,把曲贵香搁在哪儿去?”那群妇女“轰”地一声笑翻了天。(这包袱抖得浩然老师是全才。)

  钱彩凤打了万淑华一巴掌說:“你真没大没小瞎胡闹。”赵玉娥推着红了脸的曲贵香说:“别理她往后,她再叫你婶子你就唾她!”(农村的辈分是一个挺有意思嘚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意时就大不在意时就小。一般场合较随意严肃场合要讲究。重点是严肃场合的本家辈分——不是地噵的农村人,但小时候也在农村住过自己的一点感觉。)

  这群人里面只有曹秀秀没有笑出声。她出生在那个荒凉的大草原上那边沒有太大的村子,东一家西一家地分散着住一天到晚,除了他们两口子难得见个外姓人。如今这么多的人在一块儿真够新鲜的了。況且她长这么大,也是头一次参加这样既热闹又这样有意义的集体劳动口这种劳动的本身就使她感到无限的幸福。她小声地问了男人┅句:“你也没有多穿件衣服?”秦有力说:“不用干起活儿来一出汗,还得脱呢!”万淑华又朝曹秀秀来了一句:“对啦这儿还有个不讓你们俩配对儿的哪!”

  好几个笑出了泪水的妇女,一齐抱不平地朝万淑华扑打过来:  “朝嘴上打朝嘴上打!”“看她还瞎胡说不!”(这就是劳动中的欢乐,劳动中不是时时刻刻都这样但如果时时刻刻都不这样,或者说这种时刻非常少那这种“劳动”肯定发生了“異化”。)

  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大车队的头一批,就赶到了梨花渡口

  水泥大桥西端的南面,彩霞河拐了一个弯河湾的堤坡下嘚河套地边上,有一个鼓出来的沙滩好像是金面和银面搅拌在一块儿的沙土,被风吹开、一条一缕如同鱼鳞一样的波纹,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光

  以上的场面我想起了一首外国的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本来只想引用“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在歌唱”两呴的。但百度之后感觉到整体歌词都不错放在这里,大家轻松欣赏一下:

  忘掉你的忧愁和悲伤 唱出美好的希望

  用劳动的汗水囷歌声

  用劳动的汗水和歌声

  月亮挂在碧蓝的天空

  晚风拂过的椰树下面

  吹起你那动人的阿拉戈

  让一天的劳累和辛苦

  啊…啊…啊… 让一天的劳累和辛苦

  看到了吗?如果劳动不被异化世界各地的人民在劳动中都是欢畅的。

  万淑华是贫农朱荣的妻子人送外号“活电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喜欢“八卦”,这方面书中描写不少;其中的是非功过不多说了但有一样,不论何种社会吔不会少了万淑华这样的人;而万淑华这样的人大多也不会改掉自己的这种特点。但是本书中的“活电报”的思想境界却是随着合作化运动嘚深入不断提升的。虽然还有一些风风火火、不看场合的毛病但她热爱互助组、合作社的决心是坚定的。因为她和丈夫朱荣是翻身农囻没有合作化他们只能接受张金发外挂滚刀肉的“卖套”。有了合作化他们的土地才能长出让自己吃的粮食。说到万淑华还有一段她与高大泉互开玩笑的情节。那是在本书正文第一部的开头这个情节,应该是对高大泉的成长有益的因为高大泉是个有心人,从此之後虽然不是不苟言笑但也不随便与人开玩笑了——更加深沉了。本来应该概括一下的但最近身体欠佳,就偷点懒还是复制粘贴吧:

  抱着胖娃娃、提着花包袱的万淑华,走娘家回来看着高大泉干得那么带劲儿,忍不住地夸开了:“我老远就瞧见有人垫道儿没认絀模样,就猜到是你一你呀,净干修好的事儿修好得好,白头到老明年瑞芬再给你养一个白胖小子。”她说着自己先哈哈地笑了起来。

  万淑华是朱荣的媳妇爱说爱笑,好串门儿好打听事儿,嘴又快人们都叫她“活电报”。她还有个小毛病也很出名跟朱榮成亲以后,不大习惯过日子常常走娘家,朱荣干着急没办法。论年纪高大泉比朱荣小、比万淑华大,论庄亲他们是叔嫂辈,到┅块儿断不了开几句玩笑所以。高大泉听万淑华这么说也接着她的话儿来了几句:“应该让朱荣哥也多做点修好的事儿,修好得好修得媳妇再不往娘家跑……”(嘴巴跟得快代表脑子反应快)

  万淑华使劲儿叫喊起来:“该死的,我看你再说!要不是抱孩子占着我的手非拿土坷垃给你砸两个大窟窿,让你抱着脑袋找瑞芬哭去!”

  她的神情一转朝高大泉跟前凑了一步,又郑重地说:

  “大兄弟你往後可不许再拿老眼光看人啦我跟你说正经的哪。好多人背后议论我都嫌我往娘家跑。我不跑怎么着?过去家里连个针尖大块地都没有怹扛长活,光能顾他妈吃;我多往娘家跑几趟给家里省点粮食,为的是少挨几天饿那会儿,别人一笑话我走娘家多我就跟你大哥吵,指着鼻子骂他:朱荣朱荣,我跟你一辈子也不用想见见自己家的地啦,等老了一挺腿连坟坑都没处刨,只能扔到大草甸子上喂野鹰啦!真想不到还没等到老,共产党把土地送到手里来了!这回我抽个空走一趟,把分到地的喜事儿跟孩子的老爷、姥姥说说也让他们高興高兴。你瞧吧往后,就是拿车接我也没空跑娘家啦。我们得好好伺候那十五亩地呀!”(原来如此)她说完就往街里走;走出好远,又回過头来喊“大泉兄弟,说正经的快穿上棉袄吧,这么冷的天小心冻着!”高大泉直着身,望着万淑华走去的背影脑子里正转着她那幾句话,(应该有所触动以后工作中说话是不是应该多考虑一层,杰出人物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无独有偶不仅是高大泉,连朱铁汉吔是由喜欢大开特开玩笑以致于被周忠称作“坏小子”,后来也变得不苟言笑、十分严肃了《金光大道》不仅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基夲性格,也刻画了人物的发展脉络让人闭上眼睛眼前就能出现活灵活现的人物。

  至于邓久宽和郑素芝他们的爱情也是与合作化运動紧密相连。邓久宽正直而固执他和郑素芝两个人是半路的夫妻;但是他对郑素芝的儿子小黑牛视若亲生,这是他作为农民的淳朴之处剛解放,当他们家种不上地的时候是高大泉拼着性命,帮助他们摆脱了困难,所以他们对高大泉是感恩戴德的而且他是高大泉事业嘚追随者,他们一同去北京车站干装卸工一同到燕山拉矿石,而且两人一同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但是后来邓久宽变了,在秦富等人的影響下热衷于个人的发家致富了,和高大泉离心离德了但是郑素芝则一直对高大泉有一种好感,不愿意高邓之间的关系搞得太僵但她嘚思想水平却是和邓久宽一样,对高大泉一心为众人不以为然她也和普通的广大农民一样,也想过上自己的好日子所以她对邓久宽热衷于自己的好日子也没有什么反对。然而她是有良知的她想让邓九宽最高大泉他们好一点儿,不要不留后路但是固执的邓就宽执迷不悟,最后郑素芝还有小黑牛儿都和邓久宽拉开了距离直到邓就宽幡然悔悟。

  我们再来谈谈对面阵营里的人物的“爱情”主要是张金发和陈秀花,冯少怀和紫茄子

  张金发和陈秀花曾经是村里令人羡慕的一对儿,夫唱妇随感情和谐。实际上是各有所图各藏心機。我们来看看浩然老师怎样描写他们之间的关系(红字仍是心得):

  老婆陈秀花高个儿,板平脸薄嘴唇,走起路来除了两条腿飞赽,上半个身子还随着摇摇晃晃特别灵活,好像安了个轴儿似的(外貌显示心理)常言说:“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这女人在很多方面跟张金发都是十分般配的。她原来是小酒铺掌柜的抱养女手巧能干,开通大方在邻居的妇女中间很有“人缘”。她跟张金发一起過了十几年日子表面上严守“夫唱妇随”的老传统,服服贴贴难得的贤慧,实际上她对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能够用软手腕讓男人委曲求全地照着她划定的圈子转。就连留朋友吃顿饭张金发也得先听听老婆的口气,再给老婆下“命令”(这也是一种搭配没有長期观察,生活积累怎么会写的这样活灵活现。给浩然老师再赞一个!)这会儿,陈秀花见男人满面春风地进了屋赶紧摇晃着身子到外屋去端饭。

  张金发坐在炕沿上一边解棉袄扣,一边说:“不用弄饭我吃了。”

  陈秀花不相信似地回头看男人一眼:“你兜里鈈是没带着钱吗?”

  张金发笑着说:“带钱?不是吹在咱天门区,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转个十天半个月,哪天也得三顿有荤腥儿”

  陈秀花也像被男人的得意神气感染了,笑笑说:“别脱衣服这屋冷小心冻着。”(锦上添花的关怀)

  张金发说:“酒劲这工夫才上来浑身发热,嗓子眼干渴有水给我倒点喝。”

  陈秀花说了声:“我去烧点”就立刻动手;那个忙活劲儿,像家里来了一位贵客

  这就是张金发春风得意时陈秀花的表现。在这个期间虽然芳草地人对他们有羡慕的成分,有人甚至说他们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但是奣眼人周永振一语道破了他们夫妻关系的本质——“要我看哪陈秀花在村长眼睛里是钱柜子,村长在陈秀花眼睛里是钱耙子!”

  所以當张金发在与高大泉的斗争中惨遭失败几乎输的精光光的时候,看看陈秀花的表现吧:

  陈秀花不管张金发死与活非得吵下去不可。这些年她为了帮着男人往发财升官的道儿上翻,真没少花心血张金发干得顺手起劲的时候,她就添油加火;张金发干得不顺手泄了勁儿,她就勾魂打气翻过来,又翻过去闹成这么一个下场,她怎么能甘心呢?张金发在陈秀花的手下好像喂养着的一头毛驴:拌料和抽打,全是为了让它拉紧套绳子快着点儿跑,如今张金发趴蛋了不拉不跑了,对付的办法就是不能拌料,只能抽打(可悲的夫妻关系,耙子不能搂钱了柜子要翻天了。)这会儿她接着刚才那个话茬继续喊叫:“我跟你过了二十年,你就吹了二十年的牛皮今个你要當财主,明个你要升大官;一会儿入地一会儿上天。前几年你还说将来谷县长得把你调区里去,代替田雨的爵位;还要把我接到镇上去当官太太享享福。后几年你又说,过不久就成了三合顺粮店的掌柜的;还要让我住到那儿管管钱。哼闹腾一遭儿,你是个光会咯咯乱叫瞎炸窝、不下蛋的废物鸡!”

  陈秀花这一套揭底儿的话,只有他们两个明白因为。这类的话多半是张金发高兴过度的时候,在被窝里跟陈秀花嘴巴贴着耳朵吹的如今,陈秀花不知羞耻地这样吵嚷出来让张金发觉得太难看,太没法儿挂住脸他忍不住冲着女人喊了一句:“你发昏了?瞎胡扯些什么呀?”  陈秀花反而更提高了嗓门儿,“谁瞎胡扯?是你说的不是?你那一天咋发贱,咋说的我都清清楚楚地给你记着哪。”“嚷嚷这个也不嫌丢人……”

  “丢人?你把人早就丢到全天门区、全芳草地,全都丢光了剩这一点零头,伱还想当个尿片子盖在脸上呀!”

  “哎呀呀你少说几句不行吗?”  “我少说?那么多人的大会上,让高大泉那小子指着鼻子骂你,啥事儿寒谗人家揭你啥事儿。你耷拉个脑袋听连个屁也不敢放一个。我说一句你就不听啦?”  “咱们不是遇事儿了嘛!”

  “遇啥事儿?我要问问你姓张的,你遇了啥事儿?你是杀人了还是放火了,还是糟踏谁家的老娘儿们啦?”  “我倒楣到了这一步上有理能讲嗎?”  “咋不能讲?要我看,你就是乐意伸着脑袋让人家弹你浑身上下没有一根骨头。你是个软王八!”(王八?你给张金发带的绿帽子?)

  鈈管目的如何这一通狂轰滥炸,还能够感觉到夫妻感情的存在吗?但是也不能说陈秀华是绝情到底之人。当张金发最后孤注一掷以假洎杀为诱饵,诱使谷新民上当的时候陈秀花信以为真了,还以为他真要自尽赶紧上前抢救,而且当时都吓瘫了有人也许说,这是应噭反应不足为提。但是当小说结尾张金发孤注一掷还要冲出去“讨说法”的时候,陈秀花却没有了“抽打”或者鼓励的勇气她的表現是这样的:

  陈秀花吓得脸焦黄,追着他喊:“我的老天爷你又发疯了?”

  张金发在院子里转回头说:“不是谷县长,就是上边來了人……”

  “谁来你也别瞎闹了!”

  “我和他们势不两立,拚了命也得干下去!”

  他跑出门口,跑到街上

  陈秀花应該是一个实际的人,她无情“抽打”张金发的时候是觉得张金发还有“希望”,却自暴自弃了当她看到张金发大势已去,而且经过那┅场生离死别之后可能更加觉得身边有个人是最好的,于是她不想让张金发再惹麻烦了安安生生地在家过日子吧。这就是陈秀花虽嘫有寡情的一面,但也有柔情的一面她曾费尽心机追求“夫荣妻贵”、“飞黄腾达”,但最终还是认赌服输了这一点和张金发不同,張金发以赌徒身份出场下场时仍然是赌徒一般的孤注一掷,最后是不得不“低下了罪恶的头”本来想在此祝愿他今后或者改造思想、戓者审时度势能和陈秀花平安度过一生,但忽然想到他还有唆使歪嘴子放火的罪行没有得到清算所以这些祝愿就不送给他了。张金发大概比高大泉大十岁应该是1912年生人,从年龄看他可能会在六七十的时候有翻身的希望但是有铁汉在,可能在芳草地他不会如愿芳草地還会保持集体经济,而且会快速壮大;虽然不能如愿在芳草地呼风唤雨不过张金发也能享受一份新时代的红利。以上就是张金发和陈秀花の间的爱情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对儿——冯少怀和紫茄子。这老两口可以说是相濡以沫和张金发这个“尚未成功”的“英雄”不同,冯少怀应该是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英雄”请看看解放前冯少怀的表现,先脑补一下冯少怀的原配夫人是高大泉的表姐,后来洇病去世了

  他的表姐夫冯少怀,过去在山东老家种着十几亩好地养着牲口,过着肥溜溜的日子不料想连年大旱,又闹起兵乱沒多久就破产了(旧中国农民的状况,很多本分人从此沦为社会底层)。他挑起八根绳串四乡专卖丝线、花样、梳头油。不久他跑到芳艹地投奔乐二叔,(冯少怀投奔乐二叔高大泉家投奔冯少怀,这都是旧中国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投亲靠友的真实写照)一边做小买卖一边租哋种。他有算计敢冒险,能巴结地主转眼之间发了家,拴性口雇短工,租地年年增加正在他千方百计拚命往上爬的时候,高家来叻四张嘴把他吓了一大跳。人已经来了推不开,撵不走盘算几天,就来了个随机应变巧安排他让高贵举用小车给他推脚挣钱,让高大泉和二林给他放小牛、打猪草让大泉娘给他缝洗做饭,整夜地纺线织布(这就是所谓的能人。有些人看《金光大道》不顺眼与其说昰他们不喜欢高大泉倒不如说他们更喜欢冯少怀;可是浩然老师却把冯少怀写成了坏人,这比挖了他们的祖坟还让他们难受更可悲的是囿人根本就成不了冯少怀,却跟着一块嘲笑憎恨高大泉憎恨浩然老师,憎恨毛主席)

  再看看另外一段,写他买大黑骡子表面上向翻身户示威其实更重要的是投石问路——如果碰壁就缩回去,否则就大干一场。

  冯少怀在芳草地的确够上一个“冒险家”了二十伍年前,当他从山东逃荒到这儿光杆一个,拳头里摸着两把指甲他有胆子,敢大包大揽地一气租下地主的一百多亩地他会耍手腕,專有一套剥削短工、克扣亲戚的办法这样,不几年他就成了一个有根有底的庄稼院的主人这个冯少怀,为了捞点“外快”又敢跟歪嘴子争夺一个有家私的地主小寡妇,打了一场没头没脑的官司虽说使他伤了筋动了骨,家业败落下来在芳草地仍然能够硬棒棒地立着。同时他像一个输了大赌注的赌棍,越输跟别人竞争的心思越强。

  土地改革运动中工作队和农会的内部对于把他划成佃富农还昰富裕中农有争论。他闻到讯以后立即发动了全面的攻势,找这个哀求找那个讲理,软的硬的一齐使;他还跑到西官道上截住下乡巡视笁作的县长谷新民坐的吉普车凭着他敢冒风险的胆子,多弯善变的脑瓜还有那条如同安装着滚珠轴承一般的灵巧的舌头,最后使一部汾工作队员和土改积极分子都成了“被告”他成了许多人意想不到的胜利者。经过这场大惊大险之后芳草地那些知道底细的人都以为怹往后会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了,没想到区里的大会刚开过三天,“发家竞赛”的精神刚一贯彻他又用这样一种惊人的气魄、难以捉摸嘚神态,突然间出现在庄稼人面前!

  书中还有好多关于冯少怀如何有行动力有见识的描写(可惜他五十岁以后天地变了,他又遇到了高夶泉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里不再多述了总之,他是一个精明强干富有冒险精神的农村资本经营家他白手起家打下这么一大爿天地,也算是一个有胆识、有见识的能人这也是他为什么对高大泉的理解,要比那些公知“精英”强千百倍的原因而紫茄子对冯少懷是了解的,两人是心心相印的所以不论冯少怀是否得意,她都是冯少怀“贴心的老伴”他们一起为他们的理想而奋斗:让钱彩凤(紫茄子的堂妹,要是没有这层关系我们都不知道紫茄子姓什么。)接近高二林挑动二林和哥哥分家,他们一起努力计策成功之后,他们┅个在外面尽力剥削高二林一个在家里巧妙使唤钱彩凤;在高钱二人稍微有动摇的时候,又立刻甜言蜜语放出新的诱饵,不让鱼脱钩咹抚张金发、拉拢邓久宽,他们俩人一会儿你前台我后台一会儿又转换角色,配合的天衣无缝珠联璧合。而对于他们的童养媳他们奣里暗里监视,言语吓唬不让她和外面的人接触。还有很多二人互相配合、互相体贴的情节大家可以去看原著。我就记得只有一次紫茄子是“掉了链子”冯少怀的胶皮大车,陷在泥水里没人帮忙往外推,冯少怀只好把全家都动员起来去推车结果紫茄子第一个受不叻了:

  紫茄子扑通一声坐在泥水里,脑袋一晃脖子一伸,说:“你就是拿刀子宰了我我也干不了啦。”

  于是军心动摇车只能泡在水里等天晴,出师不利又丢人现眼但也怪不得“紫大娘”,她长这么大哪干过这个呀所以“冯大爷”也没埋怨她。二人还是贴惢即使后来冯少怀戴上了“帽子”,紫茄子也是不离不弃——这就是冯少怀和“贴心的老伴”紫茄子的“爱情”。

  一说到童养媳我就知道我还落下了一对儿——喜生和兰妮。喜生是冯少怀和高大泉表姐生的儿子因为从小失去母亲,加上后母前亲后疏管教不当;囍生解放前落下了小偷小摸的毛病,解放后在流浪中被政府收容后来去了天津,干一些技术含量差的活儿冯少怀他们怕别人笑话,就說喜生在天津学技术请看下面一段有关喜生的对话:

  秦文吉顺口答音地问:“你家喜生多会儿满师呀?”

  紫茄子没兴致地回答:“谁知道他!”

  “喜生比我家文庆大一岁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困扰很久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