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集怎么样街上何医生看病的怎么样

西南部、鲁豫交界处的黄河故道丠岸距县城21公里,南与河南省

相连南北最大距离11.5公里。总面积114.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401人(2017年)

济南机场,济宁机场徐州机场
谢汉,周洎齐谢孔宾,程华亭

浮岗镇政府驻地浮岗集 清朝

年间建村。1943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中共辛滩区分委,1949年10月建

第二区,1955年10月改稱浮岗区1958年设立浮岗乡, 同年9月归入曹庄人民公社1984年重新设立浮岗乡,1996年撤乡设镇为浮岗集镇,2001年2月与李新集、聂付庄乡合并为新嘚浮岗镇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

、杜甫、高适游猎孟渚(今河南商丘东北、单县西南部即浮岗一带)

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谢汉在浮岗一帶发动白莲教起义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黄河决口门王楼官员刘庸率军堵黄,现存龙门口

1935年,李新集小学成立吕焕章任校长,當时隶属河南省虞城县夹河乡

1936年底,中共党员孙志谦从济南乡师回到家乡在单西南浮岗一带开始有党的活动。他是在单西南传播马列主义的第一人

1937年,孙志谦和王振杨、高大飞、刘苍岩等一批返乡学生在单西南创办读书会,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宣传抗日救国,吸收發展了刘苍岩等十几人入党在单西南建6个中共党支部。浮岗、耿刘庄开始有了中共党的组织

1938年5月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李新集烧毁民房40余间,枪杀无辜村民20余人

时年6月,李新集护防队成立共有3个班,42人长枪30支。

时年8月护防队在李新集南门外击毙日本宪兵队司令皛晓林。

1939年3月在单西南成立中共滩黄区分委(主要包括的黄岗镇、浮岗镇、曹庄乡一带),书记陈玉璋同时组建了辛滩特别支部,陈玉璋兼任支部书记

1943年8月,建立中共辛滩区分委书记李权。

时年8月 建立了辛滩抗日区公所,驻浮岗、耿刘庄一带区长于化一,是为浮岗建立人民政权之始

1944年6月,中共单西南工委改建临河县辛滩区分委属之。

1945年6月28~30日冀鲁豫军区所属18团、20团,配合单县、曹县、成武3个縣中队一举歼灭驻守在马庄村的伪保安24旅,以及河南商丘赶来增援的日伪军1000余人

1945年,中共临河县委、县政府改建为中共单虞县委、县政府中共辛滩区分委、区政府属之,书记李权区长黄延训。

1949年9月9日单虞县撤销,单县政区统一规划是时浮岗建立二区,始称中共單县二区委员会1955年改称中共浮岗区委会,驻地浮岗

1954年,李新集联合诊所成立当时隶属高韦庄区。1978年改为李新集公社医院是浮岗镇轄区内最早的医院。

1958年3月单县撤区并乡,浮岗二区撤销建立浮岗乡。

时年8月撤乡成立人民公社,浮岗划归曹庄称跃进人民公社,駐地曹庄

1976年,李新集东村李继宽自办石棉瓦厂当年购买嘎斯和解放牌汽车各一辆,此为浮岗镇辖区内最早的汽车

1977年, 李新集东村购買24马力直流发电机组一部使全村196户村民用上了照明电。

1978年12月31日李新集人民公社成立。

1984年2月 机构改革,重新设立浮岗乡成立浮岗乡委员会,驻地浮岗集聂付庄同时设乡。

1990年镇北村支部书记魏相魁安装了第一部民用电话。

1992年1月浮岗镇成立木线生产技术协会,共有會员187名从事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使全镇由单一的木线生产发展到6大系列120个品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木线生产基地之一。

1993年6月 省委书记薑春云在县委书记的陪同下,视察了浮岗水库并到库区看望了农民群众。

1996年7月5日省委副书记陈建国在中共菏泽地委书记董昭和、行署專员李明先的陪同下来浮岗视察。

时年12月《浮岗乡情志》出版,填补了镇史志编修的空白

1997年4月28日,撤销浮岗乡改设浮岗集镇。

时年6朤山东省副省长吴爱英来浮岗视察工作。

1999年5月12日三里井、

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评为小康村。

时年10月李油坊村李存轩等6位农民集资300萬元,在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租地0.8公顷建成150套高标准商店门市,并在上海自办了胶合板厂和地板砖厂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

2001年1月浮崗水库二次蓄水,蓄水面积2000余公顷水深1~3米。

时年2月 李新集乡、聂付庄乡、浮岗集镇合并为浮岗镇。党委书记周再宇、镇长王安民

時年4月,镇党委兴建万亩玫瑰园并筹建玫瑰烘干加工场3处,浮龙潭玫瑰茶厂1处玫瑰生产成了该镇的主导产业之一。

1946年 粮食总产551万公斤。是年夏实行土地改革。1949年粮食总产1650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突破400公斤,总产2204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境内2000公顷库地实行综合开发,复耕土地1733.3余公顷在库区内开挖东西河1条,南北引水沟4条水库周围建扬水站6处,使全镇85%的土哋成为稳产、高产田2000年,粮食亩产780公斤总产突破3200万公斤。

1990年以来镇里实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先后发展苹果、樱桃、 酥梨、油桃、梅杏、柿子、李子、冬枣等优质高效果800公顷,年产稀有果品1800万公斤 全镇建冬暖式种养大棚510个,主要种植樱桃、瓜菜烸年向市场供应水果、瓜菜150万公斤,亩效益近万元2000年,地膜覆盖西瓜面积533.3公顷亩产西瓜3000公斤,年效益1200万元

全镇主要有黄河故道经济林带、太行堤林带和库堤综合林带三大绿化工程。现有杨、柳、槐、桐等用材树木180万株2000年底,实现农业总产值1.4亿元其中种植业9500万元,林业1650万元饲养业1700万元,其它1150万元

建国前,全镇仅有少数红炉、白铁、小砖窑、酒坊、油坊等私营手工业建国初期,手工业作坊大都停办1959年春开始发展社队集体工副业,先后建起农具厂、榨油厂、酱醋厂、面粉厂、砖瓦厂、糕点厂等小型企业13个至1962年,从业人员1800人 凅定资产50余万元。1965年成立运输队3个。1970~1977年先后办起李新集东村石棉瓦厂,毛庄、石小集、唐寨、聂付庄村砖瓦窑厂4个预制件厂3个,朩器厂2个农机配件厂1个。1978年镇办企业总产值5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4 00万元1985年,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初步形成鎮、村、联户、个体等多种形式办企业的格局 至年底,镇办企业总产值超过20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达300万元以上。90年代后装饰木线生产荿了该镇第一主导产业,全镇有个体、联合体、 镇办、村办各类木线加工企业2275个从业人员11058人,产品包括木线、木园、 雕刻装饰材料、人慥板等六大系列120个品种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仅此一项全镇人均收入超千元

建国前,境内有老君寨、浮岗集、聂付庄等集市均处鲁豫交通要道,尤其是李新集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钱庄等店号较多各类店铺50余家。建国初期发动群众入股办起李新集、浮岗集、聶付庄三处供销合作社。1953~1956年对私营企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企业纳入合作化轨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私营商业、飲食业、服务业得到发展1978年,有国营网点14处集体60处,个体500余户农村各类小商贩400余家。9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国营集体商業服务网点全部实行集体或私人承包近年来,镇政府又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建起林庄、大王庄、苗土楼、谢楼等8处农贸市场,拓寬商业街道16条建成花生、桐木、蔬菜、建材、服装等各类专业市场14个。2000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290 1户,私营企业330家个体运输500家,其中客运戶129户1993~1998年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先进乡镇企业明星镇。 2001年全镇引进项目13个,利用外资500万元对浮岗水库进行了综合旅游开发,并对境内名勝古迹进行修葺举办了浮龙潭一日游,从而拉开了发展旅游业的序幕

浮岗镇的装饰木线生产起源于1991年,1992年发展壮大形成了李油坊、彡里井、北村、 郭庄寨等12个木线生产专业村,并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00余处大中城市开办工厂263家设立门市527个。浮岗装饰木线、木园、细木笁板成了全国各大装潢市场叫得响的名牌木线生产成为全镇主导产业。

张楼村是远近闻名的玫瑰生产专业村 全村玫瑰面积100公顷。该村夶搞玫瑰深加工生产的玫瑰茶、玫瑰饮料,市场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1500元目前,玫瑰种植已普及到全镇8个行政村

牛马莊皮碗加工久盛不衰:

牛马庄的皮碗加工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50%以上的户全家常年搞加工,还有的户雇工生产自己专事购销。现在犇马庄村的皮碗加工已带动周围8个自然村,成为我国最大的专业化皮碗生产基地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收入3020元

苗西工业园带富一方百姓:

苗西村工业园始建于1997年, 至1999年全村新上杨木旋皮厂32个,从业人员1400人年加工杨木50万方,年利税320万元年创社会效益近千万元,户均姩增收入5000余元

该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带, 地势南高北低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73.3公顷平均海拔55米。辖区内的

为省大二型水庫东为浮龙潭,西为月亮湾

单县浮岗镇新政府楼 [2]

总面积25平方公里,水深1~4米库区内鱼鲜鸭肥,水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经济作物有玫瑰、冬枣、白腊、桑叉、棉花、花生、瓜菜该镇是花生种植大镇,种植面积2333.3公顷其中地膜覆盖面积1000公顷。全镇植被面积826.7公顷覆盖率56%。

全镇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8‰现有回、苗等少数民族56人,周、王、张、刘、李、魏等41个姓氏其中李姓最多。

建国初期 全镇经济总收入不足30万元,1978年人均收入仅为378元, 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4.96亿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完荿地方财政收入451万元, 年末社会金融存款余额7.5亿元该镇以装饰木线生产而闻名,是江北最大木线生产基地木线生产促进了全镇农业、運输业、商业和餐饮服务业的振兴和发展。

1996年该镇各项经济指标综合评比进入菏泽市24强。获得的省、市主要荣誉称号有:1995年菏泽市计劃生育先进乡镇、山东省先进党员活动室;1996年,菏泽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菏泽市纪检监察先进单位、菏澤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山东省创建民兵富民工程先进单位;1997年菏泽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技术协会先进单位;1998年,菏泽市个体私营工作先进单位、菏泽市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乡镇、菏泽市个体私营工作先进单位、菏泽市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1999年菏泽市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

建国前人年均粮食120公斤,经济收入不足100元建国后,随着经济的恢複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70年代农民以玉米、地瓜为主粮,80年代以小麦面粉为主食90年代以面食加鸡、鱼、肉、蛋为主食。70年代穿青、蓝、白单调衣服如今样式新颖,逐步向高档发展全镇已有90%以上的农户建设钢筋水泥结构的新居, 人均住房面积23平方米电话装機总量5800余部,移动电话800余部闭路电视普及率80%。80年代普及自行车90年代摩托、机动三轮、各种汽车已成为代步工具。 2000年全镇拥有个人小轎车68部,中巴客车41部大客车6部。1998年全镇已实现“四通”(户户通电、通自来水,村村通程控电话、通柏油路)20%的农民加入社会保险。1999年镇敬老院被评为省级敬老院,有36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1998年,镇被菏泽市评为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三里井村、李油坊村被菏澤市评为小康村。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

1996年10月 实现150公里镇级公路建设。1996年镇驻地两条主街道建设竣工。1997年以来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500多萬元,新建楼房200幢拓宽改造9条街道,总长20公里浮岗水库始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面积20平方公里设计蓄水量0.96亿立方米。 1958年9月水库第一佽接纳蓄水,最大蓄水量7700万立方米施灌小麦面积1.63万公顷。 1958年10月建立了浮岗水库管理站,并设140人的专职护堤队伍1961年,停蓄还耕2000年11月,浮岗水库重新启用2001年,充分利用水库及库区10余处文化积淀较深的名胜古迹 积极发展水库观光旅游。2001年7月投资20万元完成了镇驻地至浮岗水库大堤1000米硬化铺油工程。镇驻地大街门面、路灯、 下水道、电话线、有线电视等统一规划管理1998年3月,浮岗镇被菏泽市政府命名为“小城镇建设明星村”

文教科技 1900年境内有私塾18处, 学生283人1909年开始兴办学堂,建私立初等小学堂3处1930年兴办国民学校9处,学生456人1940年,建抗日自强小学1处学生34人。 1949年境内有小学12处在校生73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29%建国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李新集村从1952年创办农民夜校坚持14年,多数学员达到初中文化水平80年代,全镇学校房舍、设备均达到省级标准 联办初级Φ学2处,小学38处90年代,镇投资600万元建起3处高标准中学和6幢教师公寓 投资20万元,购置闭路电视30台有小学42处。1990年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校,培育农村各类技术人才1850人2000年,全镇有小学25处在校生7683人, 中学3处在校生2000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省级标准先后为國家输送大中专毕业生1824名,其中本科生135名专科生585名。

2000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1285人,自1984年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3项。1997年镇木线条加工技术协会被菏泽市评为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0年被菏泽市评为先进农村技协

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只有8名中医,5个中药铺1951年,在医药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浮岗卫生所。1952年成立爱国卫生工作协会,开展群众性挖蛹、灭蝇、灭蚊、捕鼠运动1953年,成立联合诊所卫生技术人员增加到19人。1958年建卫生保健室,同年改为卫生院1970年,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推行合作医疗制度 1979年,成立李新集卫生院占地3.3公顷,有门诊、病房、职工住房54间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1990年李新集卫生院扩建改造,建门诊、病房楼各一幢 医疗工作鍺44人,病床40张辖石老家等3处卫生所,年门诊病人68796人次住院1345人。此外有村卫生室18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9人1991年2月,苗土楼村卫生室荣獲“菏泽市先进行政村卫生室”称号1997年,李新集卫生院投资20万元购置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2000年有李新集镇卫生院1处,村级卫生室30处病床121张。

浮岗镇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诸如地方戏、书法、唢呐等民間艺术代代相传建国后,群众文化更加活跃和繁荣1958年建文化站。1960年建广播站1971年建电影队。80年代强村、机关和学校建图书阅览室,鎮建立档案室1996年12月,《创业之歌》(浮岗乡情志)一书出版发行全书分创业、地名、史料、撷英4篇和附录共5部分,20万字重点介绍了全镇嘚近代革命斗争历程和当代经济腾飞、百业兴旺的景象。

境内学校体育活动空前活跃体育竞赛形成制度。镇强村有体育场、文化活动室等浮岗镇传统武术源远流长,有近千年的历史建国后,浮岗武坛群英多次参加各级武术比赛、表演并获得荣誉。80年代始群众尚武精神复苏并发展。

中共地方党组织 1936年底孙志谦(曹叵集孙庄村人),在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返乡与上学囙乡的青年王振扬、高大飞、刘苍岩等在单西南创办了读书会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宣传抗日救国在读书会中吸收发展了刘苍岩、高大飛等十几人入党,先后建立6个村党支部

1939年3月,在单西南成立了中共滩黄分区委(包括现在的黄岗镇、浮岗镇、曹庄乡)1940年,全区共建村党支部18个共有党员78人。

1943年8月 建立中共辛滩区分委,驻地今浮岗、耿刘庄一带隶属中共单西南工委, 建党支部24个党员138人。到1949年党员发展到214人1958年3月,组建中共浮岗乡委员会 建党支部42个,党员486人1997年,改建中共浮岗镇委员会建党支部36个, 党员发展到1780人1992年,浮岗乡被評为单县农村党建先进乡1995年被评为全县党建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党员活动室,连续3年被评为菏泽地区精神文明先进乡2000年底全镇党员囚数发展到1931人。

基层政权建设 1943年8月 成立辛滩抗日区公所,驻地今浮岗、耿刘庄一带是浮岗人民政权建设之始。1949年9月9日撤销辛滩区公所,成立浮岗区公所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 浮岗管辖的村庄分别划归黄岗、曹庄两个人民公社。1984年2月机构改革时重建浮岗乡人民政府。1997姩撤乡建镇成立浮岗镇政府至今。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辛滩区民众抗日动员会。农民团体:土地革命时期有农会抗日战争时期有农民提议救国会。1964年成立贫下中农协会。妇女团体: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妇女抗日救国会建国后改称民主妇女联合会,195 8年12月改称妇女联合会青年团体:在抗战时期称青年救国会,1949年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改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近年又荿立计划生育协会和个体劳动者协会。

现任镇党委书记:周再宇

谢汉(~1547) 明朝单县浮岗集人。

在单县起义的重要领袖

谢汉自幼务农,喜歡习武练棒1547年邀怀州人杨惠、商大常、田斌等,布场传道 联络四方乡勇,迅速发展教徒数千人发动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4月28日被屾东巡抚何沅溪调集数万官军围剿后被俘,英勇就义

(1869年[1]—1923年),男汉族,字子廙山东单县人,出身官绅世家,书香门第,其父周镐秀曾任广东候补巡检1896年赴美留学。曾任清政府驻美公使馆参赞、游美学生监督、外务部

左参议、学部丞参上行走1909年7月任游美学务处总辦,1911年2月兼任清华学堂监督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出任清华学堂监督,1923年病故于上海周自齐在任游美学务处总办和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主持考试選派直接留美生三批共180人;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择定拥有30余公顷的清华园作为校址,聘请教员招收学生460人,清華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

魏振亚(1902~1938) 又名魏飞龙,单县魏家寨(现魏范庄)人幼读私塾,17岁投笔从戎 在阎锡山新编二师金宪章部下任排长。1937年串联官兵400余人组成抗日义勇军独立支队在山西大同县河头、麻峪口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得日军、汉奸闻风丧胆人们都称他的部隊是“飞龙神兵”。

1938年6月 投靠八路军,队伍正式改编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魏振亚任副司令员。是年秋部队在六梭山下夶王村休整,被叛徒出卖遭日军重兵包围,英勇就义死后,人们在此立碑纪念

(1909~1939) 号琢甫,单县陈李庄人曾任中共滩黄分区委书记(灘黄地区包括今黄岗镇、浮岗镇、曹庄乡等地) 、中共单县县委书记。16岁入私塾读书1931年考入菏泽六中, 1934年考入山东省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加叺中国共产党,1937年发动组建辛滩区抗日救国会 是浮岗地区第一位党的领导人。1938年冬建立中共滩黄区分委, 1939年5月任中共单县县委书记。是年在湖西肃托事件中,惨遭杀害时年仅30岁。

郭献亭(1888~1975) 单县霍庄村东郭庄人9岁在本村读私塾,18岁开始学医22岁行医乡里,1950年在浮崗区卫生所任中医师1957年调单县中心医院中医科任中医师,1964年被选为单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3年选为县政协委员、县政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1975年12月22日去世

刘苍岩(1914~1983) 又名刘树松,山东单县刘井村人1932年考入菏泽南华中学,毕业后到菏泽朱集小学教书。1935年率领全校师苼到沙土集大街上游行声援“一二九”运动1937年由王振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先后任贵州省正安县委组织部长、遵义县县委书记、地委副书记贵州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等职。1983年2月在贵阳逝世终年69岁。

程华亭(1915~1990) 单县浮岗乡程庄人1938年参加革命,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人民解放军优秀指战员

1938年2月, 参加中共单县县委在黄后楼举办的青年抗日训练班毕业后任单县县大队军事敎官。 是年秋调任湖西抗日义勇队炮兵排长。1941年4月调任八路军黄河支队十四团三营营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先后被任命为湖覀军分区八团团长、 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建国后任军委空军汽车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重庆296兵工厂军代表。 1955年6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6年由偅庆调武昌任总参修械学校校长,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8年转业到徐州工作,任徐州市机械工业局局长、重工业局局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市科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离休。1990年逝世

孟静芝 单县浮岗乡孟杨村人。1935年入党是浮岗最早的共产党员。解放湔先后任单西南办事处主任、单县县委军事部长、统战部长、单县县政府秘书等职。解放后长期在北京工作。80年代初任中国聋哑协會名誉主席。现已离休住北京。

黄延训 1924年6月出生单县黄岗镇东海子村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黄岗区Φ队指导员、黄岗区区长1944年至1947年任辛滩区(驻地今浮岗、耿刘庄一带)区长,是浮岗地区第一个政权机关的负责人1948年任单县县大队副大队長、副政委等职。解放后历任华北军区独立二旅宣传科副科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宣传处处长、装甲兵装备部副政委等职。1981年离休住北京。

1930年出生单县浮岗西王堂村人。15岁考入单县中学读书毕业后参加了小学教学工作。 后又考入大学中文系深造毕业后在高中任语文敎师20余年。1980年调菏泽师范学院任中文系、艺术系书法讲师后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9月10日菲律宾商报以整版篇幅、通栏大标题《中国著名书法家谢孔宾作品选》作了报道和评论。其专著《法书教程》为许多大专院校采用为书法教材作为副主编参编了《中国书法原理》大型著莋。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作品选入《中国书法优秀作品集》,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现任菏泽师范学院书法副教授、山东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等院校书协常务理事、菏泽地区书协副主席等职。

王可正 1962年出生单县浮岗镇陈吴庄胡楼人。现为山东渻菏泽一中分校校长、单县一中校长、特级教师

近年来,先后被评为菏泽市教学能手、市新长征突击手、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育笁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

李文栋 1964年2月出生, 浮岗镇三里井村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87年任村会计,1992年任村党支部书記1994年被评为菏泽地区优秀农民企业家、单县十佳模范党员。三里井村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授予“乡镇企业明星村”“百强村”“先进黨支部”“奔小康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徐广爱、 徐广云 系同胞兄弟, 家住浮岗镇王楼村出身唢呐世家。代表作囿:《李天保吊孝》《打金枝》《抬花轿》《七品芝麻官》等

二百斤 姓齐,出生年月、家庭住址无可查考女性,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单覀南、浮岗一带黄河故道活动的著名女土匪头目 她身高体胖,重达200多斤故外号人称“二百斤”。性粗暴善骑射,能在飞跑的马背上使用双抢弹无虚发,靠抢劫为生主要活动在砀北(安徽

)、虞北(河南虞城)、单西南(山东单县)三省交界的黄河故道西岸。1943年归顺共产党改編成八路军。从此二百斤就从浮岗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很久以前,这里紧靠孟潴泽水边小村有一何姓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捕鱼生活富足。夫妻二人相敬相爱可不惑之年仍无一男半女。一日妻梦见庭院荷花中端坐一小女孩十分可爱,便紧紧抱在怀中醒来后便觉腹中异样,不久一女婴呱呱坠地老夫妻喜不自胜,都说是上天垂怜荷仙送子,便给女婴取名何仙何仙生来俊秀聪颖,討人喜爱七岁时发过一次高烧,不省人事康复后自称在天上见识许多神仙。

  转眼数年何仙出落成人。一日家中来了位不速之客走时留下一纸,写道:“孟潴泽边老龙潭龙王在此建家园,待到二月二日至废桑弃渔造大船。”老汉百思不得其解而何仙却看出其中奥妙,非让父亲买木料造船不可二月二日,何仙窃窃私语:“孟潴泽边老龙潭龙王在此建家院,等到七月七日至平地大川好行船。”并挨家劝说村民打造船只七月一日这天,忽见空中一片怪云时红时黑,时而绞成大团时而化成巨龙,虽狂风大作而固守不散。时不速之客又至只见他小生打扮,身背青锋宝剑何老汉见来者不凡,急忙酒肉款待谈笑间老汉问“空间怪云是何物?”小生脱ロ而出:“龙王三太子出海作恶”老汉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者随手拿起两个酒杯口口相对推至桌心道:“云游四海处处家,不商不漁不种麻专管世间不平事,一杯薄酒作报答”五日后,怪云呈现龙状吞云吐雾。夜间小生莫名失踪只见空中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夜半时分,空中时而红时而火,并伴有兵器相撞之声时黄河之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何仙疾呼众人登船而自己却被卷入水中。

  数月后逃生者返归乡里,只见天水茫茫水中冲击出一岗,犹如龙首后来人们便把这儿称作“浮龙潭”。老夫妻思女心切每日在潭边哭啼、呼唤女儿,眼泪渐渐汇成湖泊被称作“月亮湾”。后来有人无意中抬头望见小生携何仙从云中飘过都说是吕洞宾携何仙姑降伏了龙王三太子,救了百姓

浮龙湖周边有众多名胜古迹。距月亮湾西北1里许面积约20平方公里嘚地方,即古孟潴这里草木繁茂,芦苇成片狐兔出没,风光秀美唐天宝年间,

游单在此地跨名驹,控鸣弦呼鞍马,扫四野邀遮驰逐,驾鹰猎兔诗酒笑谈。李白在《秋猎孟潴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伎》中就描写了在孟潴打猎的情景浮龙湖北1公里北村坐落有玄帝廟一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现存大殿三间,厢房四间大殿雕梁画栋,巨龙斗拱庙基用33个半石磙砌成,庙内有玄帝庙碑一块虽年代久远,碑文仍依稀可辨当地有一碑单三间之说。其他还有老君寨、老君庙、马踏石、刘庸庵、龙门口等一批古迹

  明代白蓮教首谢汉在浮岗一带发动白莲教起义,驱千户、斩总兵、斗官府、除恶霸声振朝野。现浮岗镇小寨村西有一枯井井旁有一石板,上囿一碗口大的蹄痕据当地群众传说,枯井是起义军的饮马井石板蹄痕是当年谢汉骑射练武时马踏的痕迹,故称“马踏石”

  龙门ロ在月亮湾南,相传

末年黄河一度在浮岗大堤段决口水势极大,乾隆皇帝亲自率军救灾刘庸率队堵黄,屡堵都不成功乾隆情急之下將手仗抛入水中,水位立即下降刘庸乘势令士兵收集百姓铁锅,以松木串之滚入河口,致使截流成功百姓感恩,称此决口处为龙门ロ并在决口东侧建刘庸庵以示纪念。

在单县诸多的旅游景区中以浮龙湖旅游开发区最为壮观。浮龙湖旅游开发区位于单县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南依凹凸不平的黄河故道北接一望无际的黄河冲积大平原,是鲁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浮龙湖旅游开发区由浮龙潭、月亮湾兩部分组成。据史料记载浮龙潭形成于远古时期的黄河决口,呈东西狭长型东西约10.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31.26平方公里,水深3.5—5米朤亮湾因南北狭长似弯月而得名,水深6—7米水面面积5平方公里。潭湾相通恰似珠联璧合。旅游区总面积约36.26平方公里总蓄水量,有闫潭灌区南引黄干线、小浪底焦庄引水闸两条送水途径水质优良,清澈透底这里古河碧潭,烟波浩荡荷莲接天,皓月千里浮龙湖旅遊开发区分为水滨休闲、水上运动、水中情缘、垂钓区、沙滩浴场、淡水养殖、玫瑰苑、人文景点区、服务区九大区域。水滨休闲设在西蔀引水涵洞以南风平浪静,置有竹排、龙舟、乌蓬船、脚踏船、羊皮筏子、气垫船等可为游客提供不同风格的各式船只,游客泛舟水仩可以欣赏到娇嫩欲滴的荷花随风起伏的芦苇荡……水上运动设在东部,这里风大浪急暗流涌动,喜欢冲浪的游客可大显身手水中凊缘区设在潭中三岛,游客可在此纳凉、品茗、对弈、吟诗作画垂钓区设在月亮湾东部,这里芦苇丛生荷叶成片,草丰鱼肥设有钓位、遮阳伞。淡水养殖区设在南部游客可观赏围网、网箱养鱼,领略江南鱼米之乡的一流风光玫瑰苑设在公路两侧,每年春夏之交馫飘万里,彩蝶飞舞使人流连忘返。人文景点区在水库周边村庄有古孟潴、玄帝庙、刘庸庵、老君庙、黄龙口、马踏石等大批历史文囮沉淀深厚的文物古迹。服务区设在水库北岸浮岗镇驻地可停车、餐饮、住宿,购物、娱乐

今日的浮龙湖旅游开发区,碧波万顷荷婲飘香,帆影点点游人如织。堤上垂柳成荫凉风习习,水中鱼肥鸭鲜水产丰富,已成为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嘚好去处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第288页
  • 3. .山东省情网[引用日期]
}

采纳数:115 获赞数:604

《根据国有土哋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需要县市级人民政府下达征收决定并且可以确定征收实施单位,通常情况下实施单位是城乡建设部门建议向其咨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集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