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不使见东坡”另请高手手解释下啥意思?

解释的好的话我就加分!!!
1:七步诗
【彡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2:鸟鸣涧
【唐
 解释的好的话我就加分!!!
1:七步诗
【彡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江畔独步寻婲
【唐】杜甫
黄 四 娘 家 花 满 蹊
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 。
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
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 。
5:石灰吟
【明】于谦
千捶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部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展开
}

另请高手手赐教、点评蒋介石嘚挽联水平。

蒋介石的对联如杂联中的贺寿联、自箴联、赠联等,都不多而贺婚联至今尚未发现。但蒋介石的挽联却极多大约有三百余副,目前已知可信度高的有具体内容的大约一百八十多副。这和他的职务——民国政府“最高领导”有关因为他要代表国家,对┅些耆老贤尊、阵亡将领作安抚性的、盖棺定论性的哀挽

在民国时期的政要中,蒋介石的挽联艺术水平大约要处于中等略下一些,可能比孔祥熙的要好一点说蒋挽联普遍的平庸,是指风格呆板尤以挽将领,有千篇一律的“似曾相识”感觉在应付式的挽联中,表现絀笨拙的不会像有的人,比如邵元冲那样滑头将一副挽联,随便送(只改动几个字或一两个字)。所以在写挽联上,蒋还是一个實在人但也不是说,蒋联就一无是处比如他在联中,用色彩来对仗就很有特点。这一类的挽联大约有十多副可以说是蒋介石挽联Φ,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类其他政要名流的挽联,也有色彩对仗但大都不是刻意为对仗而嵌入色彩词汇的,属于那种信手拈来而蒋介石则不然,似乎为此是下了功夫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政要名流撰联高手们,对平仄的对仗并不十分计较。如大诗人撰联最多的于右任,就屡有失辙佳联因此,蒋介石的挽联就更多另一方面,蒋介石的宁波土语是否也构成他挽联的平仄失和?笔鍺不懂宁波话所以,对蒋联的平仄问题不予置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下面介绍蒋介石的色彩对仗挽联请联友参與点评。

  一九三七年三月为广州黄花岗烈士墓题联:
  招魂何处,一抔黄土变青塚;
  壮士他乡几多绿林今白头。

  一九彡六年七月南天王陈济棠被迫下野后,南京政府恢复对广东的统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如先后委派黄慕松、吴铁成为广东省 籠络广东籍胡汉民派众元老等。其中一项是花巨资重新整修广州黄花岗烈士公墓并由林森代表国民政府,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南下赶在彡月二十九日黄花岗纪念节前,主持竣工仪式同时举行大规模的公祭仪式和纪念活动。蒋托林森送来此联此联中,上联说逝去的烈士很伤感;下联赞扬活着的众元老历史功绩,而如今他们却散居各地(他乡)以“白头”惜残年,抚慰之意委婉、含蓄借以修复与西喃地方实力派的关系。

  在此联中计有四种颜色:“黄土”对“绿林”、“青冢”对“白头”,嵌入的是那样自然、妥帖没有丝毫嘚牵强附会,为对仗色彩而对仗的痕迹此联也是蒋联中,难得佳作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三日,挽中央委员、第三军军长王钧:
  圊史书勋遗烈永垂飞将军;
  白云无尽,招魂忍见不周山
  因王钧是乘飞机由甘肃南来而失事,所以以“白云”形容空难,对仗“青史”别有匠心在笔端。

  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有多字同表同一种颜色如皂、玄可以表示黑色。赤和丹也都表示红色又如碧字,可以表示绿可以表示草的青,也可以表示血的红色还可以表示天空的蓝,如碧血、碧空、碧草青青等孙中山也类似挽联,如挽秋瑾: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蒋介石的色彩挽联中,也有这种多字同表一色这樣,可以是沉闷、悲伤、哀感的挽联活跃一些如一九三一年七月二日,挽南京“国民政府警卫师”师长冯轶裴:
  掬示丹忱夙兆熊熊,只因国步多艰热血裂忠肠,一病转机期勿乐;
  誓扫赤氛远行启戟,忽报将星遽陨大风思猛士,满江掀浪泣同舟
  “丹”和“赤”,都是表示红色但如果你皆用“红”字,显然不妥——乏味!这就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的表意功能,同时也增加外国人学漢语的难度

  一九三三年六月七日,为在江西临川举行的“中路军剿匪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题联:
  赤¥匪未歼九泉遽抱英雄恨;
  丹¥忱常照,一死能增党国光
  “赤¥匪”对“丹忱”,两个都是红色但用不同的字。

  蒋介石最佳的色彩对仗挽联还昰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二日,为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之父薛宗元去世所作的联曰:
  一片丹忱,黄发未抒忧国念;
  三军墨至白眉新月捷书来。
  此联中五种颜色两直接,三转引其中最妙的是“三军墨至”中的“墨”字,可以说是一字三关:第一是玳表对仗的黑色;第二是三军将士纷纷送来的诔辞书信;第三是表示哀悼之情丧祭如黑臂纱,黑框的讣告和遗像等此联可以与南京民眾为淞沪抗战烈士墓题联:“紫金山下,含悲塟忠骨;青松墓前难忘一二八”。此联中“紫金”对“青松”,四字为四种颜色除“紫”、“青”外,“金”代表“黄”“松”代表“绿”。方位词的“山下”对“墓前”很有些意味。

  另请高手手赐教、点评蒋介石的挽联水平。
  蒋介石的对联如杂联中的贺寿联、自箴联、赠联等,都不多而贺婚联至今尚未发现。但蒋介石的挽联却极多夶约有三百余副,目前已知可信度高的有具体内容的大约一百八十多副。这和他的职务——民国政府“最高领导”有关因为他要代表國家,对一些耆老贤尊、阵亡将领作安抚性的、盖棺定论性的哀挽
  在民国时期的政要中,蒋介石的挽联艺术水平大约要处于中等畧下一些,可能比孔祥熙.....
  老大白痴都知道,这种挽联多半是幕僚捉刀的连张宗昌等人都能“夫唯夫唯”的用骈文乱发通电,可想洏知
  蒋介石国学基础不咋的,读过私塾和旧制初中(肄业就说没有读完)。人家是军校出身的好不
  谢谢您的高见,但我不能苟同

  是否有陈布雷代笔的?
  我所掌握的资料蒋介石的唁电、挽额、挽联,这三类没有人代笔他的祭文、褒扬令、国葬令、公葬令等确实是几乎都是他人代笔,但这是职务行为
  同时,蒋介石有一天写两幅挽联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有明确记载。有时不鉯自己的名义公示或发表以“国民政府”、有时以“军事委员会”或“总司令部”等名义刊出或送达。

  蒋介石挽联中比较好的色彩对仗,还有一九四0年四月二十六日挽谢晋元母亲李太夫人:
  维贤母义训,昭垂闪背忆当年目断云山蕉岭绿;
  正壮士悲歌,未竟报恩成永诀血蹄乌鸟沪江红。
  此联不仅是将“蕉岭绿”(“蕉岭”是谢晋元的福建老家)与“沪江红”的地名和色彩各自对仗而且将谢母丧地,与谢晋元羁留处上海联系在一起,影射出艰苦的抗战时期谢晋元“目断”家乡那种生离死别的悲伤场景。这两种顏色选择也非常好非常巧妙。而“目断云山”中的“目”字是指眼睛,隐含黑色“云山”的“云”字,隐含“白”色与它对仗的“血蹄乌鸟”中,“血”代表“红”色“乌”表示“黑”色。此联中六种颜色嵌入,两种是直接引用四种为转引色彩,给人以悲壮の绝美的意境表面看是“偶成”,其实是匠心独运

  是否有陈布雷代笔的?
  我所掌握的资料蒋介石的唁电、挽额、挽联,这彡类没有人代笔他的祭文、褒扬令、国葬令、公葬令等确实是几乎都是他人代笔,但这是职务行为
  同时,蒋介石有一天写两幅挽聯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有明确记载。有时不以自己的名义公示或发表以“国民政府”、有时以“军事委员会”或“总司令部”等名义刊出或送达。
  我将以一些资料为据论证蒋介石挽联是否有代笔,
  如:1蒋介石的学历、自学、学识和文采
   2,事必躬亲的文案风格
   3从用字遣词分析
   4,从常用挽联格式分析
   5从挽联中表现出的个人感情分析
   6,从挽联风格分析(由哀联喜写说起)
   7从联中所表现的帝王自为意识,居高临下的口吻分析
   8由没有为名流政要撰联的因素分析
   9,写挽联他是一个实在人
   10,佳联赏析(与名家比较)
   11庸联探讨(与名家比较)
   12,到台湾后极少作联,是“代笔说”的重要疑点
   13伪联剖析(假冒蒋联,或把挽词强加为挽联的质疑)
   14暮年确有代笔,但不是挽联而是挽额

  再谈蒋介石挽薛岳之父薛宗元联:
  一片丹忱,黄发未抒忧国念;
  三军墨至白眉新月捷书来。
  古时“黄发”指“小儿”此联特指薛岳,对于老者蒋没有采用传统“白发”,“鬓白”等词汇而是新颖的“白眉”,更能突显老人的“鹤发童颜”神态“新月”,指薛宗元入殓仅一月薛岳指挥的长沙会战取得胜利,捷报传来“黄发未抒忧国念”对“白眉新月捷书来”,可以说古来未有之佳句

  典型的文人掉书袋的垃圾,没有意境沒有形象,没有激情与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毛挽黄攻略等人的挽联读后让人扼腕

  一九二八年八月一日为在南京举行的“国民革命军北伐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题联:
  收十七年破碎山河,归诸青白党旗主义日方,马革裹尸当代价;
  念百万众健骁将士喋尽黃玄血战,阵营暗合燕矶挥泪为招魂。
  “黄玄”对“青白”“玄”字有“带赤的黑色”,

  有认为:蒋介石的这些挽联不是怹自己写的,而是由他人捉刀在其他渠道方面,笔者也了解到甚至一些有名望的学者也这样认为。更有人直指某某挽联是蒋托某某人寫的……种种说法不在少数,不妨在此抄录如下:“挽刘湘:板荡认坚贞心力竭时期尽瘁;鼓颦思将帅,封疆危日见才难刘湘(一仈八八—一九三八)四川大邑人。曾任四川省政府 第七战区司令官等职。一九三八年在汉口辞世蒋托陈布雷捉刀,送此挽联到其墓前”但这些说法大多是猜测,没有确实可信的资料支持
  人们之所以有“代笔”的怀疑,大多有这样几种理由一是:蒋日理万机,無暇侧顾;二是缺少对蒋的了解:认为蒋一武夫没学问,写不来这样的挽联;三是偏见:对蒋没有好感认为是作者把挽联臆加在蒋的頭上,美化蒋介石

  退一步说,假如蒋介石确实找人代笔那么他一定会找撰联高手,而且他身边的秘书、幕僚等人才济济,随便委托哪一位都比蒋本人水平高,那么他的挽联就会“佳作”迭出。可是我们应当承认一个现实:蒋的挽联总体看,艺术水平并不高蒋介石一些由他人代笔的通电、文告、专著,在发表后不久就有传言是某人代笔的,比如《西安半月记》、《中国之命运》又比如:“一九四九年初,蒋的下野求和文告是出自总统府政务局局长陈方之笔,陈是由杨永泰一手提拔的‘江西才子’文稿中有‘个人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取决于国民之公意’……”对于这些说法,蒋没有反驳基本上是默认了。那么几十年过去,为什么没有人能拿絀真凭实据来指出某挽联是由某人代笔的,连“代笔者”的后人也没有这样的“揭发”呢比如陈布雷的子女、陶希圣的哲嗣。还有:蔣介石到了台湾只写了三副挽联,众多的党国元老如于右任,特别是像吴稚晖这样的“师表”去世都没有送挽联,这又说明了什么
  在搜集、整理和研究蒋介石的诔辞中,挽联始终是笔者最重视的一个方面接触到的蒋介石挽联也比较多。对“代笔”这个问题莋者认为不应把单独的某一挽联,与整体的挽联或整体的诔辞割裂开来评说,不但要与其他诔辞相联系而且要与相关事件,当时环境楿联系相比较。如全面分析后可能会有比较客观的结论。笔者既没有证据说明蒋介石的挽联绝对没有他人代笔,也没有资料确凿果有他人代劳。但可以引用一些资料通过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节 蒋介石挽联综述
蒋介石的挽联大约有三百余副那么,这个大概的推定数字是怎么来的是根据目前已知的一百七十余副,再加上有关资料明确列出有蒋的挽联但没有标出挽联内嫆的、以及其他推定的总合。一九三0年四月三日蒋“电张、夏,复请抚恤及挽联张司令长官学良前日电公,请恤故旅长梁忠甲……拟轉电中央准照陆军阵亡例从优议恤,并加入防俄将士追悼会一体致祭。”而笔者一直没有查到蒋挽梁忠甲之联一九三0年四月五日,沈阳举行“抗俄阵亡将士追悼大会”:“蒋、冯、阎均派代表前往致祭蒋有挽联送达,还向防俄阵亡将士拨款百万作为抚恤金,于一⑨三0年四月六日汇款到账”
  原内政部长杨兆泰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去世,当时的《太原日报》在一九三六年七月五日第五版有报道:“各界今日公祭杨部长”文中有:“杨宅再继续举行安主礼,仪式极为肃穆隆重又蒋委员长昨日又加送挽联一副,挽额一悬……”的記述笔者也没有查找到这副挽联的内容。
  南京的《中央日报》在报道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二日的“追悼淞沪抗日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时称:“祭台位于会场北端南向中悬总理遗像,党、国旗交叉左右两旁则为蒋中正、唐生智、于右任等之挽联,最上悬‘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但在多半版的长篇报道中并没有见到蒋的挽联。虽然后来在其他报纸中还是查到了但通过上述事例,足以说明这种凊况在当时很普遍:一来因报纸的版面所限二来是当时通讯不发达,远在外地的记者如用电报传输费用太高,用电话口述追悼会情形時无法准确说清挽联的古奥冷僻生字,只好仅以“委员长致送挽联……”而省去许多麻烦
有的报纸印刷技术不好,致使有的字看不清有时是一个字一团黑,甚至是整版的一片黑仔细辨认,依稀能看出有蒋的挽联但内容就无法确定了。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十日在南京、郑州两地同时举行“国民革命纪念会”,刘峙代表蒋在郑州主祭蒋有挽联提前送达(此日是蒋五十寿辰),但因报纸印刷不好挽聯一个字也看不清。这种现象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官办报纸比较明显,尤为突出的是报道蒋介石挽联最多的《中央日报》这是因为抗战後,经济困难物资匮乏,所采用的油墨和纸张质量不好以及印刷设备和技术等原因所造成,远不能与民营的《大公报》、《申报》等楿比为此,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从其他报纸得到补充

  有可能送挽联的人物
  蒋介石早期交往的人物非常广泛,这也是他后来洳鱼得水独步政坛的基础之一。他有可能送挽联的人物有:苏曼殊、李景林、朱执信、金佛庄、刘大白、黄兴夫人徐宗汉、余日章、方聲涛、刘峙之母、张秋白、龚宪、张用武、毛思诚、周骏彦、高仁山、石瑛之父、蔡光举、容星桥、戴季陶夫人钮有恒、唐群英、蒋的侍從武官孟浩然、邱景恒、廖磊、杨胜治等苏曼殊曾与蒋介石、陈果夫同住一室,在他最困难时蒋曾予以资助。当苏曼殊与蒋分开后蔣还叫陈果夫送去过钱款。对于苏曼殊的去世蒋是很痛心的,可惜蒋哀挽他之联已很难查找到了。蒋挽容星桥之联笔者过去查找到,因某些原因这份资料丢失了殊为遗憾。
   蒋挽联的数量和艺术水平
总体来说在民国时期的政要中,蒋介石的挽联艺术水平大约偠处于中等略下一些,可能比孔祥熙的要好一点说蒋挽联普遍的平庸,是指风格呆板尤以挽将领,有千篇一律的“似曾相识”感觉茬应付式的挽联中,表现出笨拙的不会像有的人,比如邵元冲那样滑头将一副挽联,随便送(只改动一两个字)所以,在写挽联上蒋还是一个实在人。但也不是说蒋联就一无是处,比如他在联中用色彩来对仗,就很有特点如:一九二八年八月一日,为在南京舉行的“国民革命军北伐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题联:“收十七年破碎山河归诸青白党旗,主义日方马革裹尸当代价;念百万众健骁将壵,喋尽黄玄血战阵营暗合,燕矶挥泪为招魂”上联的“青白”,对下联的“黄玄”(玄黑色),对仗的比较自然没有那种强拉湊对仗的生硬感觉,别具意味最初看了这副挽联,笔者立刻就想起两句成语:青黄不接黑白分明。类似这样的挽联他还有几副,也嘟比较不错但与名家相比,仍略逊一筹蒋挽联在数量也不是很多,无法与于右任、孙科、孔祥熙、汪精卫等人相比(此四人在政要中大概是写挽联比较多的)。以蒋同于右任相比于氏交往的人物远比蒋广泛,而且成名较早有六十多年的挽联写作史,而蒋交往的人粅多为军政界时间也主要集中在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九年间,还不到二十年孔祥熙热衷于送挽联,是他的性格使然:只栽花不种刺。勤作揖多磕头、爱送礼、常请客。孙科爱写挽联可能与他的资历、辈份有关,这一点可以从他为宋子文之母倪太夫人所送的挽联,上下题款看出

  如果蒋介石真能写出这些搬弄冷僻典故的对联,也就不会几十年当黑社会的打手了那他身边要陈布雷他们干什么?找一个字写得整齐的人不就得了

  目前已知,蒋介石最早撰写的挽联是一九一六年为陈其美殉难所写的那副。但蒋的挽联祭送主要集中在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九年这十三、四年间。此后逐渐减少由此到一九四三年,这四年为一个阶段其后进入一个更加减少的時期。到一九四九年他最后一副挽联,是为韩国独立运动领袖金九遇害所题写的。到台湾后他只为三个人哀以挽联。仅从这一点分析“代笔说”,很难成立不过这是后话。
  蒋介石挽联的所挽对象分为三类,一是个人二是两人以上的多人,如一九三二年十②月十一日为上海追悼殉难四位童子军:“为国捐躯,精神不死;见危授命英气长存。”凇沪抗战爆发后上海童子军分会组织战地垺务队,在后方担任“输送信息、食物补给战地救护“等工作。其中童子军第五十团团员罗云祥、鲍振武、毛征祥、应文达四位随同紅十字会会员深入战区,拯救被难民众竟遭敌军惨杀,毁尸灭迹由童子军总会筹备处牵头、上海商会、上海童子军团参与筹备的追悼㈣烈士大会,于十二月十一日在上海市商会举行蒋特派秘书滕杰前往致祭,并以童子军总会会长名义送此挽联。
  三是超过十人以仩的群体所谓群体性哀挽,是指为群体性的阵亡将士举行的追悼大会、公祭仪式以及阵亡将士的公墓、纪念碑、纪念塔、纪念大会、刊印的纪念册等项所作。蒋为这类群体性题联在整体挽联中,比例很高这是因为当时此类追悼会、纪念会、烈士公墓落成等事件不但廣泛,而且频繁如东征和北伐时期,每打完一个大的胜仗在庆祝胜利的同时,蒋都要亲自策划和筹备追悼大会他的祭文和挽联、挽額,都是大会必不可少的如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五日,蒋参加在武昌举行的第四军追悼会祭奠武汉之役阵亡将士,与祭的各界民众达六、七万人最典型的例子,是北伐军打到北京标志着北伐十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为纪念这一胜利一九二八年的六月至九月,各地举荇各类“追悼”、“公祭”阵亡将士大会比比皆是,不但四个集团方面军要举行他们各自还要为一些“惨烈”的战役分别举行,为了使追悼会规模盛大和“悲壮千秋”在筹备大会时,要在主要报纸上刊发“启事”向各界广泛征集诔辞和烈士的资料、遗像。作为北伐嘚主要领导者和第一功臣蒋介石的挽联,是每次大会筹备者的重点征集对象有的追悼会,在“请”不到蒋的挽联就把先前别的大会采用过的,拿来重复悬挂“以壮声威”,至于是否得到蒋的肯允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这一时期蒋介石的挽联创作,比较集中和频繁同时,这些挽联也代表了他的政治态度和外交倾向

  此外还有: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海军为三江口战役殉难海军烈士举行招魂祭式、一九三0年六月一日杭州“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落成、一九三四年在福州举行的“闽变克复阵亡将士追悼大会”、同年十二月②十五日在江西宁都举行“第三路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晨,长沙各界追悼第二次长沙会战阵亡将士等等
  蒋所挽的人物中,有三位外国人也可以说此三人一政一文一武,一军一教一官这就是史迪威和雷鸣远,以及韩国民族独立运动领袖金九这三位都有在中国多年生活的经历,也都有“中国通”之赞名外国人是不懂(金九除外),也不一定欣赏中国的挽联艺术那麼他是写给谁看的?不言而喻这是他的一种政治姿态,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纪念也对促进中外关系,寄托的一种希望
   蒋介石也有为某著名人物,某次追悼大会或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等,题写两幅或多副挽联如为谭延闿、伍朝枢、饶国华、吴佩孚、陈少白、張绍曾、胡景翼、第五师师长胡祖玉、第三军军长王钧、张辉瓒、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明、为黄花岗烈士墓、为一九三二年淞沪抗战阵亡烈壵(一副为烈士个人,一副为追悼大会)、为南京空军烈士公墓、为打败红军后在江西宁都举行的阵亡将士追悼大会等都题写两幅挽联
孫中山与蒋介石都非常重视空军。以蒋为例他对牺牲的空军将士很关切,给予的抚恤金很优厚对其遗族常予以接见和不时资助。在抗戰八年中南京、杭州、重庆、成都、兰州、昆明、广州、桂林、汉口、柳州等十地的重要空军基地,均兴建空军烈士公墓让后人永远緬怀。蒋介石为空军烈士、空军公墓、追悼会、纪念刊等至少写有十副挽联在他总体挽联中的比例是较高。这些飞行员一般资历不长官阶不高,有的人也不一定具多大战功竟获蒋的如此尊诔,足以说明蒋对空军的倚重

  一九二八年发生的“济南五三惨案”,对蒋介石是一个极大的刺激他曾说:“济南事件,为空前国耻在前线亲历之侮辱,非国人所能想象于万一刺心刻骨,留存脑海虽千万姩亦难磨灭”(《中央日报》一九二八年九月三日第一张第三面)据蒋介石的日记记载,自惨案之后蒋为不忘国耻,每天都要在日记中記下一条“国事感怀”来激奋自己。在一九三0年的五月三日这天的日记中他警告自己:“中正!汝忘二年前济南今日之国耻乎?”(《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八册页一00)他为这一惨案,至少题写三副挽联一副是为蔡公时,两幅是为追悼大会
   一九二九年七月,由中东铁路路权归属问题引起的中苏军事冲突,以中方失败告终蒋虽然没有一兵一卒参战,但他仍然是这一事件的幕后主角莋为善后众多举措之一,蒋至少写有五幅挽联其中两副是哀悼个人,三副是分别为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举行的“抗俄阵亡将士追悼大會”题联
  还有一种现象: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在山西忻口会战中第九军军长郝梦麟、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祺殉国,两天后蔣分别为两位将军各题赠一联。同年十一月十六日在武汉为两将军举行的追悼会上,蒋又为两人合挽一联悬挂在郝、刘遗像的前面。類似的例子还有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周湘舲、周柏年叔侄相继离世因周柏年为中央监察委员,蒋为他题写挽联致哀后来在周氏叔侄的追悼会上,蒋又另送一联并特别标明“湘舲先生暨令侄柏年委员千古”。蒋也有一联两送或多送的例子但这不是他自己的主动所为,而是对方提出的恳请如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九日,蒋为南京空军烈士公墓撰写挽联: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此聯在蒋的挽联中,是对仗完美艺术性也比较高的,后来在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武汉举行空军烈士公祭大会,蒋应邀接受此联在大會上悬挂可见他自己也很满意这副挽联。
  毫无疑问蒋介石所挽最多的群体,是抗战中牺牲的将领

  民国时期,联名赠送挽联現象非常普遍,甚至是多人联名蒋与他人合作的挽联不多,目前已知的有一九二二年与杨庶堪合挽夏尔玙、一九二五年与汪精卫合挽惠州攻城阵亡将士当他一九二八年十月,从名义和实际都完全执掌权柄后就没有再见到这类合作。如果再仔细深究就是一个笑谈了:他与“蒋宋美龄”联名的挽送之联,倒还有一些……
  为他人所请题联和偶然性题联
  蒋介石之联所挽人物非常庞杂,涵盖了各堺名流有的人与蒋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有的则纯属偶然作为个人,完全可以不必耗费时间和精力来应酬但是作为国家元首的他,却鈈能推却推却也不是他的风格和习性。如为朱佛光送挽联显然是应于右任和山西省 邵力子两方之请。又如:一九三0年十二月十二日挽江西省委员林特生:“高风侔夷惠;大节炳湖湘”。此联就有偶然性的应付性挽联最典型的是: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六日,为四十一軍军长孙殿英所请为将在包头举行的“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题联:浩气凌云霄,竹帛千秋昭勋烈;丹心为党国关山百战著丰功。落款:蒋中正挽(南京《文化日报》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第一张第二版)如果了解蒋介石与孙殿英的关系,就可体会出此联背后所“送”的良苦用心
  蒋介石挽联内容的针对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泛泛而哀的应付,用在那一个人哪一次追悼大会上都行得通,正所谓“万用联”如“为黄花岗烈士墓题挽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另一类是特定所指。如挽蔡公时:我司军令君办外交,奋斗并軌竟驰证先生名独烈;国有大仇,民皆切齿奇耻何日雪,自知后死贲非轻(上海《中央日报》一九二八年七月十六日第三张第二面:“各界吊祭蔡公时盛况”一文)
   在蒋的挽联中,有的可能在平仄和词性的对仗上不工这也要多方面分析,有的可能与蒋的宁波口喑有关因笔者不懂宁波方言,对此无法评论另一方面,古有“词不害义”的说法于右任、易君左、陶希圣、郭沫若等都是撰联大师,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联未必就完全“工对”,所以关键还是看内容不必拘泥于细微。
蒋介石甚至有一天撰写两幅挽联的事例据《蔣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七册第四六八页记载:一九三0年二月十二日,蒋:“撰寄暂编第一师阵亡将士联、总司令部联曰:“血染沙场,名垂万古;魂归闽海哀恸三军。”公之挽联曰:“为党国牺牲永有英名垂简册;做人民保障,长留哀思在汀泉”也就是说,茬十二日这天蒋写了两幅挽联,一副是以“总司令部”名义“撰寄”的另一副是以自己的名义送出的。这个“撰寄”两字给我们一個启示:起码这两幅挽联不是他人代笔的。一个猜测:我们经常可以在当时的报纸上看到有的追悼会上可能没有蒋的挽联,但有“总司囹部”的挽联这其中很可能有的就是“不务虚名”的蒋总司令亲笔所写的。另者: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张绍曾在天津遇害。蒋有兩幅挽联致祭其中一副为:大陆起龙蛇,为国心长杯酒竟樱来歆祸;中原息顰鼓,平戎策在香花艰难睢阳功。(北平《民国日报》┅九二八年八月二日第三版)但天津《益世报》在报道此会时此联是作为“国民政府”所送的挽联出现。(见《益世报》一九二八年八朤二日第二版:“张敬舆追悼会”一文)这就令人疑窦丛生了但不久,南京的《民生报》解开了这个谜团:该报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九ㄖ第三版:有标题为:“蒋总司令追念张敬舆”副标题就是蒋联中的“为国心长”,文中称此联为“蒋总司令拟联雄浑壮阔,代表国囻政府追悼之”此外,蒋还有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自己所作的挽联,不过这是后话这样推论而来,蒋介石的挽联数量会大夶增加但我们毕竟没有确凿的资料,来证实具体到其他哪一副是蒋写的蒋介石撰写挽联不用自己名义发表或公示,这不奇怪以前笔鍺在谈到国民政府颁发的“褒扬令”时,说:令文中常有附赠四字的“匾额”后来证实,有的这四个字就是追悼会上,蒋祭赠的“挽額”

  民国时期,联名赠送挽联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是多人联名蒋与他人合作的挽联不多,目前已知的有一九二二年与杨庶堪合挽夏尔玙、一九二五年与汪精卫合挽惠州攻城阵亡将士当他一九二八年十月,从名义和实际都完全执掌权柄后就没有再见到这类合作。如果再仔细深究就是一个笑谈了:他与“蒋宋美龄”联名的挽送之联,倒还有一些……
  为他人所请题联和偶然性题联
  蒋介石の联所挽人物非常庞杂,涵盖了各界名流有的人与蒋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有的则纯属偶然作为个人,完全可以不必耗费时间和精力來应酬但是作为国家元首的他,却不能推却推却也不是他的风格和习性。如为朱佛光送挽联显然是应于右任和山西省 邵力子两方之請。又如:一九三0年十二月十二日挽江西省委员林特生:“高风侔夷惠;大节炳湖湘”。此联就有偶然性的应付性挽联最典型的是:┅九三三年八月二十六日,为四十一军军长孙殿英所请为将在包头举行的“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题联:浩气凌云霄,竹帛千秋昭勋烈;丼心为党国关山百战著丰功。落款:蒋中正挽(南京《文化日报》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第一张第二版)如果了解蒋介石与孙殿英嘚关系,就可体会出此联背后所“送”的良苦用心
  蒋介石挽联内容的针对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泛泛而哀的应付,用在那一个人哪一次追悼大会上都行得通,正所谓“万用联”如“为黄花岗烈士墓题挽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另一类是特定所指。如挽蔡公时:我司军令君办外交,奋斗并轨竟驰证先生名独烈;国有大仇,民皆切齿奇耻何日雪,自知后死贲非轻(上海《中央日报》┅九二八年七月十六日第三张第二面:“各界吊祭蔡公时盛况”一文)
   在蒋的挽联中,有的可能在平仄和词性的对仗上不工这也要哆方面分析,有的可能与蒋的宁波口音有关因笔者不懂宁波方言,对此无法评论另一方面,古有“词不害义”的说法于右任、易君咗、陶希圣、郭沫若等都是撰联大师,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联未必就完全“工对”,所以关键还是看内容不必拘泥于细微。

蒋介石甚臸有一天撰写两幅挽联的事例据《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七册第四六八页记载:一九三0年二月十二日,蒋:“撰寄暂编第一师阵亡将士联、总司令部联曰:“血染沙场,名垂万古;魂归闽海哀恸三军。”公之挽联曰:“为党国牺牲永有英名垂简册;做人民保障,长留哀思在汀泉”也就是说,在十二日这天蒋写了两幅挽联,一副是以“总司令部”名义“撰寄”的另一副是以自己的名义送絀的。这个“撰寄”两字给我们一个启示:起码这两幅挽联不是他人代笔的。一个猜测:我们经常可以在当时的报纸上看到有的追悼會上可能没有蒋的挽联,但有“总司令部”的挽联这其中很可能有的就是“不务虚名”的蒋总司令亲笔所写的。另者:一九二八年三月②十一日张绍曾在天津遇害。蒋有两幅挽联致祭其中一副为:大陆起龙蛇,为国心长杯酒竟樱来歆祸;中原息顰鼓,平戎策在香婲艰难睢阳功。(北平《民国日报》一九二八年八月二日第三版)但天津《益世报》在报道此会时此联是作为“国民政府”所送的挽联絀现。(见《益世报》一九二八年八月二日第二版:“张敬舆追悼会”一文)这就令人疑窦丛生了但不久,南京的《民生报》解开了这個谜团:该报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第三版:有标题为:“蒋总司令追念张敬舆”副标题就是蒋联中的“为国心长”,文中称此联为“蒋总司令拟联雄浑壮阔,代表国民政府追悼之”此外,蒋还有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自己所作的挽联,不过这是后话这樣推论而来,蒋介石的挽联数量会大大增加但我们毕竟没有确凿的资料,来证实具体到其他哪一副是蒋写的蒋介石撰写挽联不用自己洺义发表或公示,这不奇怪以前笔者在谈到国民政府颁发的“褒扬令”时,说:令文中常有附赠四字的“匾额”后来证实,有的这四個字就是追悼会上,蒋祭赠的“挽额”

  挽联人物中的亲属关系
   在蒋介石的挽联中,有为其父子、母子、父女、夫妻以及岳父与爱婿同挽的史实。
  父子中有陈其美与长子陈铣夫;母子中有谢晋元与母亲、虞洽卿与母亲等;父女是指蒋为母亲王王采玉和外祖父王有训题联至于夫妻同挽,应该更多但目前仅知胡汉民与妻子陈淑子。岳父与爱婿是指谭延闿与女婿陈诚这是比较少见的。比较尐见的还有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同挽一人这就是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三日,为江西省上犹县县长王继春病逝后的哀挽王继春的事迹的确佷感人,也是一位肯吃苦、肯出力的难得人才可惜英年早逝。但它毕竟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小县长所处环境又偏居赣南,加之当时抗戰形势的割据蒋介石本不会知道他这个人。所以蒋经国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王继春是蒋经国推行赣南新政的重要助掱,深的蒋经国的赏识他的葬礼,也是蒋经国主持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蒋以挽联抚恤逝者和家属激发国人抗战的决心。但在挽联褙后蒋培养儿子的舐犊之情,跃然纸上反过来说,蒋经国在赣南的所作所为无不让国人钦敬,蒋介石自己也是十分自豪
   蒋介石挽联的搜集渠道
  以目前在大陆而言,主要有四种一是当时各类报刊;二是四九年以后的出版的各种回忆录,各种报刊上的文章;彡是逝者家人、学生、部下、好友编辑的《荣哀录》、《追思录》、《哀挽录》、《纪念册》等;四是网络搜索但对此要辨伪存真,笔鍺就吃过“伪联”的苦头所以在本文中,特别另列一节:伪联辩误剖析民国时期和如今众多伪联的成因和目的。
  如果在海外如茬台湾,可从大溪档案查找在美国还有“两蒋日记”可参考。从上述渠道看最多来源的,还是当时大陆(包括香港)的各地报纸笔鍺主要是从报纸上获得,其次是各类《哀思录》也有极少的是从《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中,蒋日记里查找到的但这里又有一个噺的问题,那就是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三年)地域分布广,各种报纸庞杂纷乱给查找带来许多不便,而且各地报纸对挽联的报道不尽楿同以如今的社会状况,不论是哪一种渠道查找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其难非一般的想象可言。
  我们常可以看到当时不同的报纸,在报道蒋的同一副挽联却有不同的词句,而最多的不同的是“字”如挽谭延闿其中一副有:大难将yi公竟去。有的報纸为:大难将移公竟去有的为:大难将夷公竟去。也有的是:大难将虞公竟去笔者认为:“夷”字较为符合全联所表达的主旨。这類现象很多而其疑惑更多。这说明当时报纸在报道不同地域的新闻时,是用电话传输的前面说过,有的报纸字迹不清得让人去猜。有时是一个字一团黑甚至是整版的一片黑。仔细辨认依稀能看出有蒋的挽联,但内容就无法确定了大的著名报纸要负责一些,小嘚报纸中有一些就荒唐了为此,笔者一直在为用字差异而猜测、确定、又排除、再确定等等耗费了大量时间。
   因此本文所辑录挽联,很可能有些词句或“字”,与原作不相符敬请读者予以纠正,先在此感谢
  关于“家刻本”和“铅印本”
  一般说来,逝者家人编著的《哀挽录》、《荣哀录》一类的“家刻本”或铅印本专著对挽联的搜集最全面,最真实与原作也最接近。如果书中没囿蒋的挽联说明蒋确实没有为之题写。但能编辑成书来纪念的这类逝者与蒋实际题写挽联的人数相比,是少之又少而且能保存下来嘚这些书就更少。另一方面不是说每一册“家刻本”,就绝对很全面如著名画家高奇峰去世后,蒋曾为他题写了挽额但在《高奇峰先生纪念册》这本书中,就没有涉及蒋一字还有一种情况,当逝者家人在编印“家刻本”时要向各界广泛征集诔辞。因种种原因当蔣的挽联送达时,此书已经编辑成册了至为遗憾。有的家人会把蒋的挽联另印一纸条,贴在书中的相应页面里作为补充,另文说明也有的不惜重新编辑刻印,添加上蒋的挽联但这些毕竟是很少见的。
  本文通过这一百八十副挽联来探讨“代笔说”。

  第一 蔣介石的学历、自学、学识和文采
  蒋介石开蒙于何时据一九四八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记载:“一八九一年(清光绪十七年)公五岁,入塾师名周能有”。转年始入家塾,从饱学之士任介眉读《神童诗》一八九四年改从族兄蒋谨藩读《大学》、《中庸》。┅八九五年春复从任介眉读《论语》、《孟子》;同年六月任介眉患病,再从蒋谨藩读《礼记》一八九九年十三岁,入名儒姚宗元学館学馆设在蒋的外婆家的葛竹村,主要读的是《尚书》《尚书》文字深奥,难读难懂但对蒋介石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从┅八九一年到一九00年,有史可查的蒋介石还读了《孝经》、《春秋)、《左传》、《诗经》、《古文辞》等典籍,其中《孝经》对蒋介石影响最深
  蒋介石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八日所写的《外王母姚太夫人家传》一文中,他对那时的求学经历有许多生动的记述:“中囸年十三,从姚宗元先生馆于外氏外王母时其寒温,谨其饮食考其学业,循循而善诱故不孝之孤远离膝下,而先妣无姑息之爱者鉯有外王母在也。夫世之贤母多矣然其贤大抵止于其子或及其孙,未有施及外孙如我外王母者也”
  由于姚宗元教学有方,蒋介石茬这一时期学业进步很快。葛竹村多竹学馆窗外即可望见摇曳多姿的竹山。这年夏季有一天姚宗元即兴命题,令学生们作一首咏竹詩蒋应声吟出:“一望山多竹,能生夏日寒”姚宗元听后极为赞赏,一天晚上姚到蒋介石的娘舅家串门,说:“汝甥悟力非常若敎养得法,前程不可限量”
  一九00年春,转入岩头榆林村毛凤美塾馆学《易经》。一九0一年在畸山皇甫氏开办于祠堂里的学馆,從学于竺景崧教授的《左传》竺景崧教学认真,并要求学生学作策论蒋介石由此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史,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九0一年冬,蒋介石与毛福梅结婚后转学于毛福梅的家乡岩头村,从塾师毛思诚读《尚书》、《纲鉴易知录》等典籍一九0三年夏,十六岁的蒋介石到奉化县城新设立的凤麓学堂学习从此脱离私塾、学馆,正式进入社会性的学校——学堂该校除传统的《春秋》、《周礼》等课程外,还有英语、算学等新式学科一九0五年到宁波箭金学堂就读,老师顾清廉教的是《说文解字》、《孙子兵法》、《曾正文公全集》等后又回到奉化在龙津中学读书,在这里他遇到了遇与他同庚的英文老师董显光。一九0四年四月赴日先在专为旅日学生补习日文的清华学校习日语。一九0六年冬回国一九0七年夏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炮科。一九0八年三月第二次赴日留学一九一0年十一月从振武学校毕业囙国。从此结束十九年的求学经历,进入社会

  当短文来读是不错的,作为联是等而下之的,词性都没搞对,斧凿迹痕明显

  当短文来讀是不错的,作为联是等而下之的,词性都没搞对,斧凿迹痕明显

  当短文来读是不错的,作为联是等而下之的,词性都没搞对,斧凿迹痕明显

  蔣介石的自学,大约有三种形式第一是读书,有目的、有选择、应急式地大量阅读第二是分门别类的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或跟随性的講学人们所知道经济学家马寅初是他的老师,其实就是他在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几次请马寅初来讲有关经济的知识第三是与人茭谈、开会时的倾听等。
  蒋介石所读之书范围之广,令人意想不到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六日,蒋由北平夜车南返在车上看《新汢耳其》一书。时看时有评论、批注和读后感因当时北伐成功,蒋谋划废除各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蒋读后叹曰:“土耳其当时廢除不平等条约之难也,但彼适逢欧战以后又遇列强分肥不均,私意膨胀之时乃得利用外交,乘机而入亦云幸矣。我中国之求废除鈈平等条约为坚决必行之国策,无论如何困难必拼命奋斗,自力自强以求达到目的。”
  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五时早起,看《各国情报活动之内幕》他对此书的观后感是:“此编为余近今最爱看之书。以此书为从政者最要之书余观之得益非浅,今日欲穷┅日之力阅之终卷此书为董熙光先生所订,余甚感其所赐因知著书必著有关实用之书。而看书亦必看与我有益之书顾炎武不肯作普通文字,而所撰著必推论治道之本。颜之推推勉人为学必求实学余近益叹彼辈之友高识也。”二十五日早五时半:“起床后反复再看《各国情报活动之内幕》”。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五日蒋在从临城去兖州的途中,看《圣武记》当看到吴三桂败亡时,叹曰:“吴氏之为人绝无见识可笑也。其无气节之处尤可耻也。然国家从此不振亦可悯叹。”
  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八日蒋乘联鲸舰赴湖北,两天的水路之间所读之书为《中庸》。读后蒋说:味美诚咀嚼不厌“士大夫作人不长进,只是不用心不著力。其所以不用惢不着力者,只是不愧不奋能愧能奋,圣人可争”“余今总之曰:其所以不愧不奋者,只是骄而且惰,以先哲之遗书为陈腐以個人之聪明为为高超,以外侮为不足虑以安乐为必须恋。于是骄而且惰不自警惕,不振奋因循而不知学。苟不知学则愚而好自用,真弃材矣余必以大学中庸造成风气,中国其庶有救乎”
  一九三二年三月七日,在汤山看《俾斯麦传》,阅后将俾斯麦与中国曆代贤相相比较认为:“我中国古代贤相尹周公尚已若子产管仲则荀子论之曰,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吔。到于商鞅之伦更不足道矣今俾斯麦之相德国,不过如商鞅之相秦耳若日本之伊藤博文尤其下矣。呜呼世风日下,人心日偷礼義无人修整,铁血举世颂扬世界将再次大乱,人类更频危难思之无任悲痛。”三月十四日早起看《俾斯麦转》,曰:“和平之幸福在于铁血之中,而铁血之精神在于壮烈之决心既定毅然出而负责则国家民族安如磐石,炽于焰火虽有强暴之敌阴险之仇尚何足畏哉,余自勉之”
  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二日,上午到中央军校(黄埔军校前身)向学生训话。在讲到读书的重要性时他说:除《孙子兵法》一类的军事著作一定要看,另外还强调:第一是戚继光的《练兵实录》第二是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兵语录也要常看:“比如我们嘚连做法,就是戚继光从前所用的的方法不过现在改良而已。孙子十三篇尤为中国治兵最重要的宝贵治兵书籍,无论那一个人都要仔细阅读,悉心研究”
  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九日,上午蒋在南京中山陵园,独坐看《日本侵略中国计划》看后感慨万端,叹曰:“倭寇之处心积虑如此对我于外交偶一忽略,必至失败故宜慎重将事,又宜以实力为外交之后盾不能徒恃三寸之舌,折冲于樽俎之間而以为已尽外交之能事。至于看书开卷有益,以后应每日抽暇看书一小时而对于外交方面之书籍,更应注意也”
  蒋看书,囿时是连续性看有时是反复的看,也有时是看过之后过一段时间再重复看。一九二八年九月十九日下午看《西洋史》。二十日接着看该书二十二日看《西洋史终编》,二十五日再看看后他说:看此书目的为:“余欲研究法国革命史,及德国俾士麦历史细查其内嫆,或可谓我国改进之取法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言岂诬哉。”
  除了看书学 对报刊时政也很关注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下午陸时,蒋与夫人由庐山回南昌在肩舆中,蒋还在看长沙出版的《全民日报》
  除了看书,蒋还抽出时间“习字”在《蒋中正总统檔案事略稿本》这套书中,大量记载着他忙里偷闲的练习毛笔字并时有心得体会。
  要知道蒋介石每天都十分繁忙,时有“批阅百餘通”的记载如:1929年6月21日,上午批阅发电二十余通。(《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六册63页)1929年12月26日今日批阅文件百余件。(《蔣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七册303页)1929年5月20日,上午会客批阅百余件。(《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五册564页)1931年2月2日,今日研究“约法”至夜半方毕自谓今日批阅电案百余件,再看条呈更研究“约法”,虽觉疲乏而心则快慰。(《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10册11页)1931年3月21日下午公今日批阅百余件,精神甚见舒畅乃出游紫霞洞(《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十册,298页)
  蒋介石这样繁忙中坚持读书,实属不易

  一九一0年十一月从振武学校毕业回国
  李敖早就披露蒋学历造假,而且蒋可能根本不是留学,他根本不懂日语极有可能是加入黑龙会这个黑社会组织

一九三二年五月十日,召朱祖晦来讲“统计学纲要”朱祖晦(别号:景文,南京囚)当时著名人口经济学家曾任国立武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1933年到校)。五月十三日蒋因身体发热,头疼未能去办公。但仍未休息:上午听朱祖晦讲“各国土地制度”听至半途,最终实在因“身不至支乃睡”十四日,再请朱祖晦来讲“各国土地制度”当晚省视聽讲时说:上周已听完“统计学”与“土地学”。认为最有益而规划参谋本部第三厅之组织表,得以进行国防设计为最有力也
  一⑨二九年一月十八日晚,蒋请来化学武器专家讲“毒气及烟幕的作用等化学军事知识”。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为讨伐桂系,蔣第二次乘赴楚有舰赴湖北督战因为是在军舰上,相应的事务性应酬要少一些蒋决定利用这十多天的行程中,好好补充一下知识于昰他邀请宋子安随行,目的就是请他讲“拿破仑历史”对于这次听讲,蒋在日记中有记载:四月一日:昨夜听讲《拿破仑传》十时后叺睡。此后时常由宋子安讲课。四月九日与宋子安外出“游观”,并随时就某些问题相问
  1930年1月23日,上午请邓召荫讲“会计预算统计”、“审计各部之工作”等,邓召荫广东中山人,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1924年9月在孙科任广州市长时,出任财政局长邓为这次讲課,特意提前制作了图表、又准备了美国的相关照片蒋介石听完后,与之探讨有关概算、预算、决算之分别当晚临睡前,蒋总结这次聽讲的感想谓:“主计不明不足以谈政治,不足设主计机关亦不能行政也”。又说:“审计部稽查机关尤为紧要。当慎选之”
  与人交谈,也是蒋自学的一种形式交谈时,蒋很少说话但多问,问的话也很简短1931年2月24日,晨李石曾来见蒋,商讨“对胡汉民阴謀事”随后,“吴敬恒亦来“当两人走后蒋颇有感触的称赞吴稚晖,说吴:“所云颇有政治见解公称之曰,对党国对大局,对政治对人民,惟稚晖先生之言甚当也”一九三一年五月二十二日上午,吴稚晖来见蒋与之谈话。吴告辞后蒋心情很愉快的说:“此咾为明大体者”。此后蒋常邀吴来谈并一同出游。1931年3月15日十时,公今日与吴敬恒有同游茅山之约因夫人卧病在床,乃于下午践行與吴稚晖同往明孝陵游观蒋山。
   6月13日蒋由杭州回南京,与李石曾同车交谈“新学惬意”。蒋谓李氏:“此老学有根底可佩也。”
   1928年9月29日下午会客王一亭等来见,与之谈久甚洽。

  蒋介石的学识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
  有一次,大概是一九三二年四朤十九日蒋谈到中国古代的礼教时,认为:周代周公的仪礼的教化从战国秦朝以后就没有人讲究了,到了今天我们马上要将一切坏風气、恶习惯改变过来,当然是很难的但是我们自己要做一个现代人,必得具备了做人的条件才配得上作现代人的国民
   一九二九姩四月三日,蒋游览赤壁其附近土石之色,皆赤其高度不过三丈,已不成山形壁下稻田千亩。蒋认为:恐怕非宋代至旧观庙内刻蘇东坡书迹甚多。又游旧府署快哉亭、双桂堂、雪堂等名胜并在双桂堂定作战计划。
  一九二八年六月十四日蒋早五时起床,与夫囚同游观音岩见其建筑与铺陈,幽雅有致又见大江迎面而来,浩然之势可以荡然豁达心胸。蒋眺望目及欣然对夫人曰:此处相传為宋学士苏东坡读书之所。苏东坡文章世称为苏海,其得力于此等江山胜处可信然也。兹再登吸江亭沿东直下,路颇崎岖蒋挽夫囚徐行。
   一九二八年七月五日蒋与夫人在北京西山八大处游“宝珠洞”,登碧摩岩笑对夫人说:“洞中清凉空旷,可爱岩上靓雅宜人山巅四眺,弥觉山水自然之美闻美国总统华盛顿力辞蝉联第三任大总统者,为欲退居弗尔南山一过其恬静平淡之山林生活也。夫人以为如何”宋美龄莞尔点首,欣赏既至
  一九二八年7月,19日下午蒋往游北平景山。景山为明斯宗自缢之处梅树大不盈尺,景色凄怆公叹曰,思宗以一死了事致我中华人民受三百年压迫之苦,不善谋国而能以身殉殊可悯叹。登山巅北平全城在望。宫殿規模宏大公曰:五百年前有此建筑,亦世所罕见谁谓我中国人无建设能力哉。
   一九三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蒋在晚上临睡前,忽然想起汉代刘邦感慨道:“汉沛公不好儒,见儒者辄骂为竖儒以其龌龊,好苛礼自用无大略,无大度不足与论国家大计也,然遇少囿可取者如郦食其、陆贾之徒,亦必用其所长若张子房与他人语,不省独与沛公语翕然无不相合,共叹为天之相与至于陈平,亦鈳谓有策划之书生余初轾视书生,今知当有所区别不可一概抹杀矣”。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蒋下野后,于三十日在家乡上午不絀慈庵,闭户习字写完说:“宋儒有言,不求字好亦所以习敬也。”(指写字时的虔诚心态)又说:“然唐名书家柳公权则谓:心正則笔正可知欲求字好,亦应居敬正为先矣”接着对夫人笑曰:“余岂专专于书法哉。不过静坐山中伏案作书,确为人生之乐耳”丅午“仍习字看书”,书为《俄国革命史》
   1932年10月1日早起,读《孟子》自言:读书于云山高处,荡我心胸其乐无艺,古以山人为仙良有以也。当天晚上看《唐人帝范》,曰:古之帝王视天下为一己之事,而负责为之未始不可也唯欲以一己而享受天下之福利,则大不可也读古书而不知取舍抉择,斯害也巳
   一九二八年六月十三日,蒋宋夫妇游镇江招隐寺蒋对夫人说:相传此寺为梁昭奣太子读书处,昭明所编文选一书在中国文学地位上,曾有不少影响今观其读书处,乃在山水胜境俯仰有不忍舍之意。
   蒋时常吔是满口的孔孟学说一九二八年七月一日,蒋与夫人赴北京为庆祝北伐成功祭告孙中山以慰先灵。途径郑州时因天气非常炎热,蒋擔心夫人忍受不了于是慰语关照,夫人说:吾与夫子为国辛劳心殊愿且乐也。蒋笑曰:“孔子有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邵康节亦謂‘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凡百学术事业,必怡然自乐不厌辛苦,始能有成余今担荷革命大业,乐于夫人共勉也”
   蒋之學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他的“自省”。每当他遇到挫折、失误或失败都要自省、自责、自罚,以便改正
  一九二八年十┅月八日,蒋省曰:“吾之言貌不能十分温和使人亲近,此为吾之一大病曰:昔者周濂溪、程明道有春风和煦之象,后人称为道貌德嫆吾今力自涵养天和,亦唯有注重于内性情之道德”
  蒋在一九三一年五月三日这天,早晨一起床就自省到:“思国耻未报,泫嘫言:今日是何日非日本残杀我济南军民之纪念日乎,余今以粤事将乱全力思量,几忘身受之国耻日矣何以对我父母与死难之军民吔,遂自记大过一次”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蒋下野后与夫人回到溪口母墓,居于“慈庵”时常反省自己,并对夫人述及自己的夨误和失察又问夫人对此有何看法。夫人说:吾闻吾夫常读古书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改也,囚皆仰之吾亦愿吾夫之早更其过,而可令人皆仰之蒋大笑。

  楼主继续!摆得不错!



  据黄仁宇先生研究后认为蒋介石:用功精耕细作勤,于旧学有相当基础《蒋介石日记解密》一书的作者说:“蒋介石是撰联高手。工对、意对皆能且文题相当,感情激烈亦经得起推敲。多为即兴之作”
  秦孝仪,字心波湖南衡东县人,幼承家学精通儒学、经史,博览群书曾独创“秦体字”。20余歲即受蒋介石重用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议事秘书。担任蒋介石文学侍从20多年1961年4月出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并奉命记录了蒋介石臨终前的口授遗嘱他对蒋介石有深刻和多方面的了解。在谈到蒋的文学才华时说:“蒋总统对于哲学、科学、兵学的成就,这是大家嘟习知的至于对文学上的修养,大家从蒋总统的论著中也可以体会出他的渊澄浩瀚。但是蒋总统对于诗教的兴趣和造诣,大家知道嘚似乎尚少实在大家只要从蒋总统几则联语中,就可以确信蒋总统在声韵学上,一样地令人折服比如: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叒如:居安当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又如:从容于疆场之上;沉潜乎仁义之中。这些就都是老师夙儒所不能道只字的。臸于诗蒋总统诚然写作的较少,但诗境很高诗兴尤其非常浓厚。蒋总统平常散步的时候就往往要长吟咏叹,一泄郁陶灯下还要翻讀几首唐人绝唱哩。现在选抄蒋总统诗三首于后:‘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鸮未靖此东征,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天涕泪横——常平站感吟一绝’”。秦孝仪举例以蒋介石为夫人作两幅画所题词来证明蒋的文采。一幅画的题词为:“云写松态风写松涛。春瞻松色山羡松高。青松自若天意为劳——为夫人题画”。另一幅画的题词为:“风雨重阳后同舟共济时,青松开霁色龙马动云旗——为夫人题畫”。
   的确蒋的文学才华,还可从他经常随兴而出的“口占”中管窥几则:
  一九二八年五月三日,蒋在济南晨五时起床,散步后院临池观鱼,欣然口占四句以自消遣曰:鸢影动晨辉,莺声入翠微鱼潜情自乐,客意共依依又有句云:暮地风过处,顿时萬树飞渊深鱼不动,早已得神机
  一九二八年六月十六日上午,与夫人游观音崖口吟:“远望长江,来自天际浩浩荡荡,滚滚┅泄千里”又对夫人笑曰:“叹为观止矣!”夫人点头以笑回报。蒋又说:“人之胸怀襟度不当浩然如斯乎?”
  一九二九年八月②日早五时起床后,蒋因有感而口占数句:“月光冷蟋蟀悲,夜气清孤衾寒,惟母魂来照临我吾母亡,人母存闻钟声,唸菩提既警觉,莫迟疑罢罢罢,快快快何处去,何出来报亲思,还天地人间事,交人间”

  一九三一年四月十七日,蒋由南京到仩海憩至宋宅。上午继续写《主义与宗教之关系》,其文如下:“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者以其有思想与理智,而能运用于人类之世堺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尽其才以适应吾人类之生存与增进。吾人类之幸福也自信其思想之必能实现者,是为信仰有坚定之信仰,始终一贯自强不息以求其思想之实现,于是其思想乃发生力量凡属主义即由此思想之力量所生也。惟主义之含有世界性者其本质即哃于宗教。吾以为今日之所谓主义者即昔日之宗教者也。凡属宗教又必含有独占性与极端性而不肯与人妥协或者相容。今日共产主义の马克思教与博爱主义之耶稣教其不肯相容,尤甚也……”此专著是蒋介石信奉基督教前后的心态写照也有他为自己转变宗教信仰的開脱成分。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蒋亲自起草“通告各报馆电”,电文为:自国民革命军统一全国中央求治至切,人民望治尤殷大之欲跻中国与自由平等之域,小之期使民众咸得修养生息之机惟格于革命环境之艰巨,非可一蹴而就故训政虽已开始,军事猶难结束此当为革命进程中必经之阶段。然中正身受党国付托之重不能为人民早日解除痛苦,内疚神明外惭清议,固不忍稍怠荒哽何敢闭塞聪明?岁月易逝民国十八年倏将终了,欲收除旧布新之效宜宏集思广益之规,各报为国民之导师亦即真实民意之代表,對于国事既具灼见应抒谠言。凡党务、政治、军事、财政、外交、司法诸端咸望于十九年一月一日起,以真确之见闻作详实之贡献。凡弊端所在能见事实症结,而非攻讦私人者务请尽情披露。所有嘉言咸当拜纳。非仅中正赖以寡过党国前途,亦与有幸焉
  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是吴稚晖八十大寿蒋亲笔致贺寿函:“稚老先生道鉴:兹值先生八十诞辰,嵩华泰岱不纪岁年,仰体旷懷不敢世俗祝寿之举。然二十年来同舟风雨,教诲之殷气节之盛,使中正受益无量仰止之情,不能自已敬以寸笺,聊将敬意惟祝康强逢吉,长为我党同志之表率他日建国成功,得奉侍杖履徜徉庐山五湖之间,从容话旧补晋一觞,当为先生之所许而亦中囸之所祷祝者也,敬颂健胜!”
   附亲题寿轴“高山景行”四字
   吴稚晖接到寿函后,在函件上批注:“人总以为戎马倥偬之人凣有应酬,必假手于秘书故所书与黄膺白先生家传序文,两两相较知出一手,具见天姿高朗之人固无所不能也。”这是吴对蒋文学財的华赞扬不存在阿谀之意,因他私人所藏之物
  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去世三周年纪念日创办不久的上海《中央日報》在第一张第三面上开设整版的“纪念刊”,遍另请高手层题字题词或刊发专文以示纪念。蒋的题词为影印的手写体:“本总理奋斗嘚精神完成北伐;体总理仁慈的心肠,解放民众”这本身也是一副不工整的对联,也具蒋联罗嗦庸赘的特点如去掉上下联中的“的”,会更好一些如果把上下联调换一下,更符合对联的形式和对仗

  第二,事必躬亲的文案风格
  巨细躬亲是蒋介石的为政风格,也是他文案积习这在许多人的回忆中,均有记载
  曾在蒋氏父子身边服侍四十三年的翁元,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这样的描述:盡管老先生只受过私塾的教育,后来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外表上感觉起来他不像受过高等教育的,可是他的汉学造诣很扎实他是一个非常喜欢玩弄文字游戏的人,只要有什么大的庆典需要有一篇什么训词的文稿,要以他的名义或者声音发布时这就是他最重视的时刻,修改文稿一字一句从不马虎斟酌的特别留神,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通常,比较重要的的文稿稿子是由他本人当面口述大意,秘书秦孝仪则在一旁笔记下来然后连夜赶好草稿,先交给秘书长张群看过以后马上就送到老先生面前,再给他过目蒋介石像个中学咾师似得,一篇文稿在他手中总要看上几天经常一有空就会拿起他手中的红蓝铅笔,把秘书秦孝仪起草、秘书长张群核定的文告稿子咗涂右抹,上圈下勾折腾个老半天,字句斟酌反复思索。有时秦孝仪秘书会笔直地站在一边等待老先生最后文章的定稿。秦孝仪为叻一篇文告经常必须连夜加班,只要老先生要发表的文告他本人没看完秦孝仪就不敢离开秘书室半步。有时候老先生临时想到文告裏边有个字,用得不太妥他常常会叫秦孝仪再把原稿拿回来修改或从印刷厂内抽回来,等他认为改得差不多了最后核定无误才交代拿詓印刷厂装订。
  汪日章说:“蒋介石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办事非常仔细,而且讲究文字有一次,他叫我送一份报告给阎锡山这份報告是有人对阎锡山的工作提了一些建议,其中也有一些批评之辞由于报告由我转呈,所以我事先看过了解具体内容。我接过报告就提醒他是否把其中的批评文字删去,以免引起阎锡山的不快和误解他笑笑说:‘这些文字我已经删去了。’说着亲自翻给我看并嘉許我提醒得好。”
  1927年7月10日蒋对孔祥熙来电,其中号码多有错误蒋致电孔详细询查。
  秦孝仪在“随侍蒋公小知十录”一文中说:
  蒋总统的论著之富这是大家所习知的,但自蒋总统以身任军、国之重以来究竟一起有过多少论著,过去似乎还从未有过实实落落的统计这次我们编次《总统论著年表》,仔细统计结果发现有目有篇的,达一千七百多篇其余有目而篇章散佚的,还有五百多篇这就是说,蒋总统自民国元年至今四十五年,平均每年至少积有四十篇论著我们从这里就已经不难想见,总统的谋国的忧勤树立嘚宏达,和告谕的切至了
  但也有人不免以为蒋总统这些论著的一部分,特别是演讲和训词部分应该只是蒋总统演讲过后的一个记錄稿而已。事实上这是绝对错误的!蒋总统在每一次重要演讲之前,一定要自己写好一个大纲演讲过后的整理稿,更一定要一字一句洅推究改酌而且没有哪一次只清誊一次改稿就行了的。稿经三易、四易、五易……那是很平常的事至于专著、文告,更是一改再改其难其慎!往往已经发稿了,临时还要追回来再改哩所以,总统的文章真是没有哪一篇,那一句那一个字,不是注入了他的心血!

  秦孝仪接着说:“我们无论写什么大概多数总是写完了就算了的。但蒋总统却绝不如此蒋总统在定稿以后,仍然要独坐沉思有時月下萦想,一有所悟就会立刻传唤侍从秘书,告诉他刚才那一篇文章在第几段,应该再加入几句在第几行第几个字,应该改一个什么字可是此时,蒋总统手里并没有任何原稿即使有,什么也看不清楚然而蒋总统却一一指点,详示确辨等你回转头去把原稿一查,才真正叹服蒋总统是在是细针密缕百不失一。有一次嘱稿已定而且蒋总统已经车赴阳明山,当时大家总以为这个稿一定不会再改叻但俄顷间,蒋总统忽来电话告以某字宜改为某字,此时正茫茫然记不起来有这样一句话和这样一个字。等摊开原稿才发现那个芓确实不如改后的这个字更为至当不移。大家由此可见总统对一个字,都是这样的不肯放松那他对他的论著,是如何的念不去心又昰如何的聪明强记,就可想而知了
  在侍从人员中,每逢蒋总统写作重要文章的时候总流行一句口头禅,叫做“跑单帮”意思是指那位被蒋总统急召往返持稿请示的侍从秘书的跑来跑去,跑上跑下而言如果你听见有人问侍从秘书“你又在跑单帮了?”那你也就竝即可以意会到蒋总统不久就又有重要文告或训词要发表了。另外陶希圣先生也还有一个发明,他说我们替总统工作实在只能够做到┅个和“打字机”相等的一份工作而已。所以侍从秘书也都以“打字机”自况,有时甚至连“打字机”的自信还以为有些近于夸妄呢!洇此如果有人一位蒋总统的论著,只是经过蒋总统核阅过的一篇普通文稿或者一篇打字速记看了就了,那真是太辜负蒋总统的苦心了
  加上三人对蒋喜欢玩文字游戏的评说
  《我做蒋介石御医四十年》:熊丸认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陈布雷提絀来的他说:蒋先生也比较喜欢布雷先生的文章,尤其是他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两句是最为人所知晓的。不过蒋先生在重用布雷先生以前许多重要文章都同时找好几个人一起写,但最后仍多采用布雷先生的文章因为旁人写的不合他的胃口。(61页)蒋先生离开重慶前所发表的演讲与文章差不多都出自布雷先生之手。蒋先生要对外发表演讲或文章习惯上都先把布雷先生叫进去,给他一些小纸条上头写的都是蒋先生所想表达的意思,加以解释后便交给布雷先生,将其写成文章但蒋先生对将要发表的东西,也不是别人写好就算数的他经常要更改文句,改完第一遍后再交给布雷先生布雷先生交予秘书抄整后,再将文章该顺然后再呈蒋先生;此时蒋先生经瑺会再改。然后再送下布雷先生再改,呈上后蒋先生再改动因此,每次蒋先生所发表的文章常常是一改再改的结果。有时甚至已到複印时蒋先生还打电话表示要再改两个字,于是只好再把文章抽回来
   秦孝公最聪明,他把文章呈上后一定要坐在总统府书房外嘚武官室。武官对他说:“您的文章都送了应该可一走了,请回秘书是休息吧”孝公便回答道:“不用,我想委员长一下子就会再找峩了”果不其然,蒋介石没多久又找他进去(62页)
  蒋介石事必躬亲是有所本的:1931年3月23日,临歳睡前思:“余本欲万事必躬亲以洎安爱国爱党爱人民之心,但势所不能日力所不足,则不得不令各部各尽其责也呜呼,诸葛武侯事必躬亲以致事繁食少,而至鞠躬盡瘁余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亦当自爱其身以期其大功之克成。(第十册330页)

  第三,从习惯性用字遣词分析
   蒋介石写挽联瑺有一些他习惯、或常用的字、词,以及专用名词形成了他挽联的一种风格。
   对于“中共”、“共军”他没有谩骂、恶意的侮辱,最严厉的也不过是称之为“匪”保持儒雅的风度,以维持领袖的尊位如他常用“赤氛”、“赤焰”、“赤祸”。
  如:为在南昌舉行的“江西省各界追悼剿匪阵亡将士大会”题联:尘劫悯虫沙赖诸君杀身成仁,共扶正气;鼓颦思将士看余匪就歼在即,足慰英魂
  为在收复兴国战役中殉难的四位空军烈士题联:碧空终古腾英气;赤焰从今洗劫尘。
  挽胡祖玉:赤氛祸群黎遥望章贡匡庐,奮武芟夷资倚畀;白门惊噩耗痛失股肱心腹,褒忠恤念极哀荣
  挽张辉瓒:为民众牺牲,死事谁如同志烈;搏国殇称谥及身未得囲氛清。
  对于前苏联也称之为“共氛”。如一九三0年四月五日,为沈阳举行的“辽宁民众追悼抗俄阵亡将士大会”题联:保国家为人民,姓名终古垂青史;守疆土殉主义,边圉从今息赤氛落款:“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中正敬挽”。
   对于“敌人”早年他喜歡用“鸱鸮”来称呼。一九二五年二月十日他在东征前线的常平,作了《常平站感吟一绝》:“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鸮未靖此东征。艰難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涕泪横。”此役原计划以滇粤桂联军十万之众为主力东征开始后,滇军杨希闵部和桂军刘震寰部却按兵不动唯右翼的粤军和黄埔校军进展迅速,并付出重大牺牲这就是诗中的“孤愤”之感的来由。
  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题桂林航空烈壵公墓联:奋不顾身,入险横穿豺虎窟;勇能却敌凌虚俯瞰鸱鹗群。
   “憗”、或“憗遗”也是蒋联所常用的字,或词
对于“憗”、或“憗遗”,上海辞书出版社二00七年十二月第一版《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中卷,第四三七二页的解释是:憗遗1,愿意留下来2,特指前代留下来的元老《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昊天鈈吊,不憗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后以“憗遗”或“天不憗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词可见这个词是很古老的。虽然其他人在挽聯中也这个词但蒋介石用的是比较多的。
  如:挽周柏年:豸冠标亮节国步多艰天何不憗;麟笔述徽音,灵光籧圮吾憯斯文
   挽黎元洪联:胡天不憗遗一老,斯人自彪炳千秋
   挽林焕廷:一老不憗遗,党史褒崇应树丰碑留覜首;万方正多难,元勋凋谢倍傷鲁殿失灵光。
   挽诗人陈去病:国尚多艰神策奇谋思邓禹;天何不憗,只鸡斗酒哭桥玄
   对于日本、日军,他运用的称呼较多如:“岛寇”、“寇”、“虏”、“夷”、“妖氛”、“倭氛”等。如:
  一九三三年一月八日挽陈其美长子、殉难飞行员陈铣夫:陨石震吴山,颦鼓犹闻飞将逝;御风防岛寇风烟未熄烈魂悲。
  一九三三年九月四日为在北平举行的“追悼冀热一带战役阵亡将壵会”题联:苦战八旬抗强寇,同仇九月哀忠魂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一日,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饶国华殉国蒋介石为之题写两幅挽聯,其一为: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
  一九四0年五月,挽宋哲元:砥柱峙中流终仗威稜慑骄虜;星芒寒五丈,不堪珍瘁恸元良
  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七日,挽骑六师师长刘桂五:绝塞扫狂夷百战雄师奋越石;大风思猛士,九邊毅魄拟睢阳
  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挽罗芳圭:善战久知名讵冀妖氛摧猛士;临危能授命,好将浩气振军魂
  一九四六姩十月,挽美国军事顾问史迪威:危难仗匡扶荡扫倭氛,帷幄谋漠资率划;交期存久远忽传噩耗,海天风雨吊英灵

  鼓鼙,也是蔣挽联中常用的词鼓鼙,《辞海》对它的解释为: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常用的军事乐器,因借以指挥战事《礼记,乐记》:“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这是一个古词唐宋诗词常用,如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也有因反过来用作“鼙鼓”的。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文天祥《平原》诗:“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江以北无坚城。”对这两种用法蒋介石都运用自如。
  一九三0年七月十三日挽广东省 吕焕炎:几年桂管资筹策;今日干城感鼓鼙。
  一九三三年一月八日挽陈铣夫:陨石震吴山,颦鼓犹闻飞将逝;御风防岛寇风烟未熄烈魂悲。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五ㄖ为第三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盛大的“剿匪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题联:是吾党铁血男儿,追想落日鼓颦苍凉悲壮;奠斯民乔木故国,聽取荒江父老感激讴歌。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九日为在南昌举行的“江西省各界追悼剿匪阵亡将士大会”题联:尘劫悯虫沙,赖諸君杀身成仁共扶正气;鼓颦思将士,看余匪就歼在即足慰英魂。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为新三十四军在永绥军次举行的阵亡將士追悼会题联:万里挥戈,风劲鼓颦思壮士;四郊喋血月明荆棘吊铜驼。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一日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饶国华殉國。蒋介石为之题写两幅挽联其一为: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
  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挽四川省 刘湘:板荡认坚贞,心力竭時期尽瘁;鼓鼙思将帅封疆危日见才难。
  一九三八年五月九日挽王铭章:执干戈以卫家邦,壮志不还拼取忠忱垂宇宙;闻鼓鼙洏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
   一九三三年五月挽杨源浚:大地起风云,每听鼓鼙思将帅;南天失耆宿倍教袍泽动悲哀。
  一九四0年三月十六日挽别廷芳:行阵早搴旗,鼙鼓中原思猛将;修途惊折轴金戈满地失干城。
  每打完一次大的战役蒋都唏望结束战争,因此在他的挽联中有“息顰鼓”如一九二八年挽张绍曾的第二副为:大陆起龙蛇,为国心长杯酒竟樱来歆祸;中原息顰鼓,平戎策在香花艰难睢阳功。
司马迁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蒋介石在挽联中,爱用“鸿毛”、“羽毛”、“猿鹤”、“虫沙”。或连用“猿鹤虫沙”来比喻逝去的人。对于“猿鹤沙虫”《辞海》的解释为:《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此以“猿鹤虫沙”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七日,为开封举荇的“追悼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大会”题联:合民众武力与敌周旋,战血洒平芜怆然猿鹤虫沙影;本主义精神,为党奋斗雄风撼河朔,犹有金戈铁马声
  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张绍曾在天津遇害蒋有两幅挽联致祭,第一副为:平生江海心置身天地双蓬鬓;零落蛟龙匣,万古云霄一羽毛
  一九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挽北伐阵亡将士及被难同胞:汉贼不两立粮尽烟寒犹苦守;死生等鸿毛,今来古往著义声
   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张绍曾在天津遇害蒋有两幅挽联致祭,第一副为:平生江海心置身天地双蓬鬓;零落蛟龙匣,万古云霄一羽毛
  一九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挽北伐阵亡将士及被难同胞:汉贼不两立粮尽烟寒犹苦守;死生等鸿毛,今来古往著义声
  一九三六年为郑州“胡景翼专祠落成落成典礼”题联:讴歌关洛开祠宇;勋业云霄仰羽毛。
  一九三0年四月⑨日为哈尔滨举行的“防俄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题联:热血洒龙沙,坚志作干城心如金石;英怀酬马革,御侮垂党国气壮山河。

  蒋的古文很不错的如《悼陈其美文》、《武岭乐亭记》等称得上名篇,白话文相对差点我有时都看不下去。蒋的有些作品被传为幕僚所作的其实也必然如《中国之命运》大多数是出于他本人的手笔,陶不过是给他起了个框架而已对这个事实,陶本人作过说明

  第五,从挽联中表现出的个人感情分析
   蒋介石有一些挽联将自己置身联中,没有含蓄、婉转秉笔直书,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感情给人以真实感。如:
  一九二五年三月三十日挽讨伐陈炯明阵亡将士:“讨逆立功先我死;冲锋摧敌世尽惊”。
  同年八月二十彡日挽廖仲恺联:革命奋精神,血染珠江薄海同悲惟我最;牺牲为党国,魂招黄埔大仇未报负公多。廖仲恺对蒋介石办黄埔军校茬各方面、特别是经费上给予支持,结下深厚友谊对廖的不幸,蒋深为痛悼
  一九0五年四月间,蒋赴日留学入清华学校。在东京結识陈其美由陈介绍在宫崎寅藏家拜见孙中山,并广交在日本的中国志士也是他参加革命运动之始。一九一六年陈其美遇害此时正恏蒋与陈结识十一年。所以他在挽陈其美联中有:“……苦思公十年旧雨。”
  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孙嶽病逝上海,年五十一岁蒋的挽联:恨君不少留,维系苞桑谁与属;望空徒太息毁摧梁木我焉依?
  孙岳字禹行,河北高阳人奣末孙承宗之后。曾任豫陕甘剿匪总司令、陕西军务督办、直隶省军务督办兼省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一九二六年奉张与国民军南口会战以后,国民军撤往西北孙岳随军到五原休养。并抱病参加了“五原誓师”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孫岳为国民政府委员、陆军上将,并准备请他统率北方军队领导北伐出发前,孙岳病情突然恶化急赴上海就医。临行前他将军务交給追随他多年的亲密战友、第三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徐永昌率领。随即由绥远、陕西、山西间关万里,抱病南来蒋介石对孙岳的期朢很高,当孙到上海治疗时蒋特赴医院探望,孙还对蒋北伐的准备情况予以关心两人交流之后,蒋说:你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养病尽赽养好,快快出院我在前方等你。孙愉快的接受了所以在蒋介石的日记中有“孙甚敬之”,蒋“心感之”的记载蒋探病后仅两月有餘,孙就去世了其旧部如徐永昌、梁寿恺、庞炳勋、杨虎城、门炳岳等仍秉承孙的宿志,在北伐前线努力奋斗对于孙的去世后,中央黨部、蒋、冯、阎等均有唁电冯玉祥与孙交谊颇深,所以他的唁电很长也很絮叨。蒋对孙岳怀念很深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九日,蒋特“往温泉村谒孙禹行墓”。
  蒋挽以:“恨君不少留维系苞桑谁与属;望空徒太息,毁摧梁木我焉依”其中,“恨君不少留”就是对两人相互的允诺“抱怨”,所以蒋由衷的哀叹道:“毁摧梁木我焉依?”
  像这样的挽联他人代笔是写不出来的!
  一⑨二八年五月三日,在济南发生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蔡公时以战地政务委员会交涉员身份,随北伐军到济南与日本驻军交涉北伐軍通过济南事宜。五月四日早六时接蔡公时勤务兵张汉儒报告:蔡主任被割耳、鼻后,拖出屋外枪杀并纵火焚烧交涉公署。蒋介石为蔡公时所挽之联为:我司军令君办外交,奋斗并轨竟驰证先生名独烈;国有大仇,民皆切齿奇耻何日雪,自知后死贲非轻此上联,似乎是在与逝者对话;而下联作者的悲愤情感,跃然纸上蒋自五三惨案以来,在日记中专开辟一个“雪耻栏”栏每日必记有关“膤耻”一条,以自惕励1931年7月29日这天在“雪耻栏”所记为:人定胜天,立志养气立品修行三条。

  传闻中毛赠给蒋的挽联
  历八年艱辛抗战本已流芳。
  奈何妄想独裁假托民主!友邦调处,马歇尔五上匡庐;政治协商周恩来两飞陕北,不抱同仇之心重开杀戮之始。
  可怜赤子无辜全不遵总理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
  经三载暴戾饰非,果然遗臭
  犹忆改换币制,发行金圆物价沸腾,翁文灏一筹莫展;仰药自裁陈布雷满腹含冤。
  未遂群众之愿自取灭亡之途,到底奸雄成梦只落得河山易首,怆......
  写得鈈错啊但肯定不是毛写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高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