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共享显存显存跟GPU跟共享GPU求解

对于显卡共享显存,一般来说是GPU型號重大还是显存重大,同样的价格是配大显存低GPU好还是好GPU低显存好?

}

说到这里小诺不得不先为亲们理清一下它们的从属关系

内存是亲亲宝贝电脑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宝贝电脑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換的数据。

那么提到显存呢不得不提到显卡共享显存,一个完整的显卡共享显存包含了GPU和显存显卡共享显存处理图形数据是要存放到顯存里的,通过GPU来实现数据交换

这里小诺将显存比喻成显卡共享显存的内存,其实显卡共享显存的GPU完全是一个精简的CPU显存就是GPU的专用“内存”如果想提高显卡共享显存的性能,必然需要提高显卡共享显存的“内存”就是显存的容量,这个和加大内存提高整个机器的性能一样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处理数据等等等

btw内存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可以充当显存角色哦。

接着今天有人向小诺询问为什么被视为ddr3的加强版、最接近ddr4的gddr5显存在参数上比ddr4的内存好了很多呢?

其实最早用在显卡共享显存上的DDR颗粒与用在内存上的DDR颗粒仍然是一样的后来由于GPU特殊的需要,显存颗粒与内存颗粒开始分道扬镳了哦这其中包括了几方面的因素:

GPU不像CPU那样有大容量二三级缓存,GPU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交換远比CPU频繁而且大多都是突发性的数据流,因此GPU比CPU更加渴望得到更高的显存带宽支持

位宽×频率=带宽,因此提高带宽的方法就是增加位宽和提高频率但GPU对于位宽和频率的需求还有其它的因素

2. 显卡共享显存需要高位宽的显存,或者说显卡共享显存的位宽比显存更重要

顯存起到显示芯片的通道作用,决定显存在一个运算周期瞬间的吞吐量;位宽不足会引起高分辨率下画面不流畅或帧数不稳定现象,原洇是显卡共享显存芯片(GPU)没有充足的数据来计算

3. 显卡共享显存能让显存达到更高的频率

显卡共享显存频率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显存嘚数据传输速度

显存颗粒与GPU配套使用时,一般都经过专门的设计和优化而不像内存那样有太多顾忌。同时GPU的显存控制器比CPU或北桥内存控制器性能优异因此显存一般都能达到更高的频率哦。而内存受到内存PCB、主板走线、北桥CPU得诸多因素的限制很难冲击高频率(更快的数據传输速度)

其实GDDR5在提高了带宽的同时也带来了延迟(时序)的大幅度增加但因GPU的大规模并行结构,对延迟的容忍度较高所以造成的性能损失非常小。而CPU是对延迟(时序)高度敏感的在极限超频中可以看到对时序的稍微变化便会引起非常大的带宽损失。所以说其实GDDR对應GPUDDR对应CPU是互相合适的,一个适合在对延迟容忍度高带宽吞吐量大的环境一个适合对延迟容忍度第带宽吞吐量要求不高的环境。

}

  【PConline 杂谈】最近不断有传闻或爆料的关于Intel和AMD联合打造的终极产品——Kaby Lake-G这回真的要来了,基于Intel酷睿CPU和AMD Vega核显并且集成了HBM2显存的处理器,在今年的美国拉斯维加斯CES2018展馆上Intel正式揭开这款Kaby Lake-G的神秘面罩。

  已经记不清是多久前的事了从兽王还没干这行之前开始,就一直有人在期待着Intel&AMD联姻的终极产品毕竟在2017年之前AMD APU的核显GPU足够给力然而CPU部分却力不从心,而Intel的短板则正好在GPUCPU的绝对性能和能耗比又远强于AMD...所以大家期待这一产品并不是没有理甴的...

全篇干货,看完保证你是有收获的:

一、极大限度地节约了笔记本内宝贵的空间

  左侧的PCB模块就是Kaby Lake-G的本体了相信最近有关注DIY的玩镓早就看过这个图,但其中的技术细节就必须看这篇技术文了

  可以图中的芯片看到共封装了三个模块(银色外壳覆盖住的),从左往右分别是HBM2显存、AMD Vega M系列GPU以及8代酷睿CPU

  这芯片目前只会应用在笔记本以及迷你NUC主机上。

1、桥接方式及封装厚度:

  GPU和CPU之间通过PCIe 3.0×8通道連接虽然是×8,但对于移动版的Vega来说是绰绰有余的了至于为什么敢这样说,后面会有分析

  封装厚度只有1.7mm,针脚数量只有原有产品的一半好处是能一定程度降低笔记本的厚度,和OEM厂商的主板设计难度而这也正是这款芯片准确定位的范围。

  由于使用了HBM2显存堆疊技术只要不到一颗GDDR5显存的空间即可容纳下4GB HBM2显存,而且显存带宽更大速度更快。

  因此相比原来的方式其节省了1900mm?的空间,又进一步节约了笔记本宝贵的内部空间

  除此之外由于三者紧密相靠,所以只需要稍微大一点点的风扇即可一个风扇就能压住两个模塊,相比以前CPU+独立GPU的方式又为笔记本省下了一个风扇的空间...

  上面已经提到了这款Kaby Lake-G从三个方面节约了内部空间,加上Vega M和HBM2共同作用所鉯不难看出它的定位是超轻薄游戏本,没听错就是既兼顾了游戏性能又能轻薄的游戏本

  这里用到了一个Intel的新技术它能动态地分配GPU和CPU的负载与功耗,使得它们不会超过预设的总功耗而Kaby Lake-G系列将会有65W和100W的产品。

  举个例子处理视频的时候,其实主要调用的会是CPU的資源因此这种状态下芯片就会把功耗都分配给CPU,而让GPU进入极低负载的状态而当GPU需要高频率运行的时候,就会降低CPU的功耗从而使电池哽高效地分配。而在以往CPU+独立显卡共享显存的时候是无法实现这一动态功耗控制的这样的好处就是能提高笔记本的续航、提高电量的有效使用量。

  在使用了上述的Intel Dynamic Tuning技术之后能让笔记本的能耗比提高,效果就是能在节省17.5W功耗的前提下能耗比提升了18%,也就是电量能用茬更正确的地方了

三、CPU部分是原生的八代U系列,核显还在

  Kaby Lake-G中的CPU是直接套用原有的八代移动处理器如i7-8550U,加上Vega GPU之后就变成i7-8809G了因此原囿的核显UHD620是依旧存在的。

  保留HD630的好处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能直接调用UHD630核显来运算,既高效又省电例如Intel独家的HEVC、4K 60帧等等的视频解码与編码。

四、CPU和GPU的参数规模与组合

  参数解读:一看缓存、核心数量和原生GPU的核显都没变只是小幅度地提高了频率,就知道i7-8809G是基于i7-8550U打造嘚了由于总TDP提高到100W以及Intel Dynamic Tuning技术的加持,CPU部分的功耗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远高于15W的所以基础频率就能设计为3.1GHz了。

  另外还有基于i5-8350U以及其怹i7的改版看上图就知道。该系列总共涵括了四颗CPU和两颗GPU排列组合最多能组出4×2=8种组合,就取决于OEM笔记本品牌怎么选择怎么搭配了

  另外还能看到,Vega也有两种版本一个叫Radeon RX Vega M GH,一个叫做Radeon RX Vega M GL显然M字是表示移动版、G是表示属于Kaby Lake-G系列的产物,与以后将会上市的搭载Vega的APU相区分H與L分别代表高功耗与低功耗。

  所以GH后缀的会是100W TDP而GL后缀的版本会是65W。

五、某些测试项目跑分可战GTX1060

GH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人眼前一亮了需知道i7-7700HQ+GTX1060组合的功耗是远不止100W的

  但由于跑的游戏本身A卡就有一定优势所以打个折扣,所以说Vega M GH的性能强于GTX1050Ti是一点压力都没有的

  至於低配版Vega M GL对比的就是GTX1050,可以看到它比GTX1050强的幅度还是挺大的所以说高配版Vega M GH有超过GTX1050Ti的性能是有依据的。

  到了这里我们再回到上面PCIe 3.0×8通噵的问题,独显GTX1050Ti和GTX1050的金手指插槽本身的设计就是PCIe 3.0×8的(不信你随便打开个京东搜个GTX1050Ti看看图片上的金手指就明白了)所以说,i7和Vega之间的连接通道用PCIe 3.0就够用了

六、最终目的是打造足够轻薄但性能够强的轻薄游戏本

  上面提到的一切新技术,其实就是围绕着“轻”和“薄”這两个概念来展开的——

  更低的封装厚度、更节省面积但性能强大的HBM2显存、更智能的动态功耗技术、更高的能耗比称之为黑科技也鈈为过。

  回想一下那些搭配i7HQ+GTX1050Ti的游戏本都是多厚的存在,如果正好你们手上也有的话肯定很清楚。(惠普、戴尔、联想、神州、ACER等等等等的品牌都有这样的产品)

  但现在的Kaby Lake-G拥有超过GTX1050Ti的游戏性能,但厚度能控制在17mm还不鼓掌?

  产品线路图可以看到发布时间就昰...兽王发稿的这一瞬间美国时间2018年1月7日下午6点。

  上市时间取决于戴尔和惠普这些最高级的OEM客户反正兽王已经收到消息它们在CES2018上会發布相应的笔记本的。

  至于价格鉴于使用了HBM2显存,以及性能、能耗比远高于GTX1050Ti、厚度又更薄加上Intel一贯的定价策略,价钱一定会比i7+GTX1050Ti的遊戏本贵的至于贵多少,过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鉴于它如此优秀兽王估计会对目前GTX1050Ti级别的游戏本造成一定的影响,NVIDIA也许会小幅度降低GTX1060及以下的GPU芯片价格来提高这一级别游戏本的竞争力;而一些对性能和轻薄程度都有追求的用户就有了更适合自己的新选择了

  至于Kaby Lake-G嫃正能推得多成功,该要看HBM2显存的产能以及Kaby Lake-G游戏本最终的定价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卡共享显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