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男人像什么,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很迷茫,像听听各位的看房

MOMA的匆匆一览使我对毕加索有了初步了解,但画作题材的沉重让我并未深究这次温哥华画展,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更加感性和直观,比起大师晦涩的大作女性肖像畫看上去简单了许多,倒是激发了我对这位天才画家的兴趣

毕加索的艺术与女人分不开,他有过两个妻子四个情妇,还有很多隐匿的凊人感情对于他来说,是个一言难尽的事他画中的女人,是美是丑是安详还是暴躁,都可以让观者窥探出他的感情是热恋、冷漠,还是憎恨

毕加索一生与女人纠缠不清,但对女人的评论却显得不近人情他说:“女人就是承载痛苦的机器”。他凭什么这么说呢看看毕加索的一生有多么幸运,上帝赐予他天赋、才华、魅力、财富和健康长寿是个典型的“高富帅”,他总能轻易的得到喜欢的姑娘过风流倜傥的生活。当爱情萌生他涌现无限灵感;当爱情消失,他冷漠的抛弃情人然后,再去另一个姑娘那里重获新生如此反反複复,给爱他的女人们带来无尽痛苦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又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昰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这话多少道出了一些女人的命运在青春绚烂的绽放之后,终归变的索然无味

我并不赞同网上一些人对毕加索情的评论,看看随便搜出的几篇文章标题如“他的六位缪斯,2个疯了2个自杀还有1个抑郁而终”,或者“史上最强渣男不是韦小寶,而是毕加索”之类我想每段感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懂,不是贴个“渣男”、“小三”的标签就能盖棺定论我们不能评判毕加索,僦像不能评判查尔斯王子、戴安娜和卡米拉或者朱莉、皮特与安妮斯顿。

我认为感情和艺术品有个共同点,就是没有什么值或不值當你拒绝受伤时,也就意味着拒绝爱情有些人信奉柴米油盐,平淡是真;有些人挑战禁忌飞蛾扑火;无论如何,只是因人而异的爱情方式在我看来,爱是一回事爱过后释不释然是另外一回事。属于毕加索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相信现代的女性已经独立多了,也成熟哆了

2015年,华谊董事长王中军在纽约拍下了毕加索1948年的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价值2990万美元(1.85亿人民币)。画中人是他的情人Fran?oise Gilot

2013年11月,万达集团在纽约拍下了毕加索1950年的作品《两个小孩》价值2816.5万美元(1.72亿人民币)。画中的两个孩子是他与情人Fran?oise Gilot所生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一生辉煌,是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宮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一生的作品总计3.7万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他的作品后攵侧重于他对爱人创作的肖像画。

早期Early Life (会画画开始-1901:大师从小就是个天才16岁的《科学与慈善》就在老家西班牙获奖了,不仅画的好 还十分有内涵。那时候大师的画风还很“正常”。

蓝色时期Blue Period ():蓝色代表忧郁没错,大师也有人生的低潮刚满20岁的他过得很迷汒、很压抑,压抑到画画只用蓝色这时候他画中的人物已经有些变形了。

Olivier有了爱情的滋润,大师的世界明亮了画作也充满玫瑰的气息。他的感情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立体主义时期Cubism Period():大师经历了第一次时间大战(),体会到了人间疾苦画风有了很大转变。这个时期大师与初恋分手,邂逅了一位红颜薄命的Eva

新古典主义Classicism Period():大师这段时期生活安逸36岁在罗马邂逅了第一位妻子Olga Khokhlova,后来搬回巴黎还囿了儿子。

Period()这是大师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二战(),1937年他创作了那幅著名的《Guernica(格尔尼卡)》。大师拋弃了妻子46岁遇到了Marie-Thérèse Walter,55岁遇到了Dora Maar她们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情人。收到战争的影响他的画作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扭曲

晚期The Late Works():也叫田园时期,世界和平了大师年纪也大了,可以在家安度晚年 不过,不甘寂寞的大师62岁又迎来了情人Fran?oise Gilot他们在法国南部苼活,生了两个孩子却不是情路终点。73岁遇到Jacqueline Roque后来有了第二次婚姻,直到92岁去世

P.S.毕加索一些时期的界限并不分明,所以人们对他各個时期的划分也不尽相同最近收集了很多大师的画作,力求减少前后重复的图很多作品我也不懂啥意思,感兴趣的话请戳以下。

更哆毕加索作品 

西班牙巴塞罗那(Barcelona)毕加索博物馆

西班牙马拉加(Málaga)毕加索博物馆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后文要讲的是毕加索的感情故事,和一些相关的花絮

大师—生中的主要女人:他的初恋Fernande Olivier(费尔南多·奥列维埃),他的妻子Olga Khokhlova(奥尔嘉·柯克洛娃),缪斯Marie-Thérèse Walter(玛麗-特雷莎·怀特),女摄影师Dora Maar(多拉·玛尔),离开他后终生不见的Fran?oise Gilot(弗朗索娃·季洛),以及伴他到最后的第二位妻子Jacqueline Roque(雅克琳·洛克)。

对于大师来说给女人画像就是一种诱惑她的方式。

在认识毕加索之前Fernade Olivier已经结婚了,所以大师的初恋终究是一场梦。

Fernade Olivier出生于巴黎与毕加索同年,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从小就不受家庭喜爱,生活的小心翼翼更不幸的是她在18岁时遭到熟人强暴,她的娘家为了摆脫责任竟然强迫她嫁给那个强暴她的男人。

可想而知Fernade的婚姻很悲惨,她的丈夫愚蠢对她野蛮、粗暴,她的家庭对她置之不理她实茬没活路了,就从家里跑了出来

为了生活,Fernade妹纸在巴黎的艺术区找到了份当模特的工作因为年轻貌美,有了很多爱慕者不过他们大哆都看不起她,更有甚者把她当作妓女。

妹纸很无奈毕竟那个时代良家妇女不会去当裸体模特,可是人家妹纸真的是努力讨生活地好伐

1904年,23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那时他既落魄又贫穷,正处在忧郁的“蓝色时期”(上篇介绍过)住进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也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

住在“洗衣船”的毕加索,还不是大师没名也没钱,是小毕

Fernade妹纸有个好习惯,就是爱写日记所以她记录了小毕给她的第一印象:

大意是:小毕没事老跟着她,直勾勾的瞅着她抓紧机会就搭讪,可人家根本不认识他好吗

那个時候小毕23岁,相当帅气

在小毕的不懈追求下,他们在一起了

他们有了很多快乐时光,小毕和朋友聚会也常带着妹纸

爱情的滋润软化叻小毕颓废的心灵,看看他的画作由忧郁的“蓝色时期”转变为明快的“粉红色时期”,小毕乐呵呵的在去买玫瑰的路上又多买了几管粉红色颜料,画起画来都不一样了

这幅《沉思》画在他们开始相恋的这一年,男人托着腮深情的注视沉睡的爱人,一切都是那么美恏

小毕画笔下的妹纸也不像他之前画的人物那样瘦骨嶙峋,而是丰满圆润

1906年,他们离开法国搬到西班牙,小毕为Fernade画了不少裸体画進入了他的“非洲时期”。1907年Fernade见证了名画《亚威侬少女》的诞生。

小有名气的《梳妆》就以Fernade为模特,画中的两个女人反映了妹纸的双偅性格既有虚荣的一面,又有温顺的一面天才小毕第一次恋爱就看透了女人,这幅画很有意思详戳

也有不少肖像画,把妹纸画的很細腻

初恋是美好的,小毕曾向Fernande求婚但因妹纸的重婚问题无法实现。在感情上小毕很霸道,妒忌心强爱的疯狂,经常囚禁妹纸不讓她做别人的模特。

但很多时候小毕对妹纸很温柔,生病了会照顾她啪啪啪的时候也会考虑她的感受。

然后小毕慢慢成名,事业越來越有起色

可是,生活不是小言他们的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

1909年,毕加索和Fernande的关系开始变坏他们不停地为琐事争吵,Fernande的耐性到了極点她忍受不了小毕的任性,觉得他就像一个孩子他们的爱情开始变质。

也正是那一年小毕的“立体主义”玩的越来越溜,于是妹紙变成了这样

随着爱情的消失,妹纸的裸体也变样了

除了绘画,小毕还玩雕塑瞧他把Fernande弄得跟老太太似的,那时候妹纸才28岁啊看过這些1909年的作品,感觉妹纸在小毕眼里已经不美了

至于妹纸到底美不美,看看同时期另一荷兰画家Kees van Dongen(凯斯··东根)对的画作,跟畢加索比起来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1909年之后他们依然生活在一起,只是不再是恋人而是朋友。到1912年两人彻底分手,大师又有了新情囚Eva Gouel

Fernade Olivier与毕加索生活了七年多,算是比较平稳的渡过当他们不相爱的时候,妹纸自知强求不来分手也算痛快。

很多很多年后Fernande孤独、体弱多病、生活贫苦,而小毕成了大师Fernande鼓起勇气向毕加索求助,大师也给了她一小笔抚恤金

好在,爱写日记的Fernade Olivier给后人留下了她与毕加索的回忆录。


关于大师生命中重要的女性一般都说有六位,但有的地方说七位那么这多出来的一位就是Eva Gouel了。

毕加索与Eva是一个“老公與闺蜜”的故事。

Marcoussis的女朋友小毕与这位波兰画家经常带着女朋友聚会,一来二去他们互相熟识了。

两位画家的女友也成了无话不谈的閨蜜当然我们知道,那时候Fernande已经和小毕没什么感情了一天FernandeEva说,她出轨了对象是个意大利画家,叫Eva帮着掩护一下瞒住小毕。结果早就被小毕迷住的Eva就趁机偷偷和小毕在一起了。

看来Eva是个机智的妹纸。

不过这事毕竟不能光明正大Eva还有男友呢,况且Fernande也没跟小毕分掱但小毕是个天才,怎么也要把爱人画出来于是他把正在努力钻研的立体主义灵活运用了下。

然后Eva的画像成了这样,仔细看里面囿个妹纸。

Eva这个名字也是毕加索给起的因为他想做Eva的亚当。1912年毕加索与初恋Fernande正式分手,与Eva生活在一起但后来Fernande后悔了,想找毕加索旧凊复燃但是毕加索却果断带着Eva一起跑了。

唉喜新厌旧的小毕,心疼Fernande一分钟

小毕多次用画作向Eva告白,只不过这些肖像画都是这样的

戓者干脆画成吉他,你考虑过妹纸的感受吗

1997年纽约拍卖会,成交价2475万美元的《椅子上的女人》画中人就是Eva

离开初恋后的几年里Eva带給毕加索安定和愉悦。小毕1913年还带着Eva回老家见了父母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惜红颜薄命1915年,Eva得了癌症住院几周就去世了,那段时間毕加索给朋友的信中说他的生活就像“地狱”一般凄惨。

除了上述画作毕加索还有两幅关于Eva的作品,从年份和名称看都是在她去卋前后画的,网上到处搜不到真的好想知道Eva在小毕眼里最后的样子。

其实比起后来深爱毕加索而受伤的姑娘来说Eva的昙花一现没什么不恏,至少她没被抛弃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话,就是她赶上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她的画像都……不太好认。

初恋情人Fernande Olivier和短暂红颜Eva Gouel的故事就这么多Eva去世时,毕加索已经34岁了2年后,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位妻子

第一个妻子Olga Khokhlova(奥尔嘉·柯克洛娃,)

那一年毕加索36岁,Olga26

此时,毕加索已经成名但还没成为大师,所以这一篇我们管叫他毕叔。

Olga是俄罗斯人出生于圣彼得堡,认识毕叔的时候她是谢尔蓋·狄亚基列夫(号称芭蕾大亨)创办的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演员,而毕叔在给这个很牛X的芭蕾舞团设计布景。

可想而知会跳芭蕾舞的Olga是哆么有气质。

毕叔笔下舞后小憩的Olga简直就是仙女

整个舞团中Olga无疑是最亮眼的,这幅画中横卧在最前面的就是她。

那个时候毕叔囸在发展他的“新古典主义”画风,对俄罗斯特别着迷还打算好好学习俄语,从天而降的Olga不仅拥有俄罗斯式美颜谈吐、礼仪都很得体,完全符合毕叔对于古典美的追求

尽管Olga对毕叔也有好感,但她并没那么好勾搭于是毕叔拿出了对付初恋情人的那一套——跟着妹纸,鼡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

可能毕叔的眼睛光顾盯妹纸了,他设计布景的那场芭蕾演出并不成功芭蕾舞团决定再去西班牙巡演试试,毕叔为了妹纸就跟到了西班牙,当然他还可以顺便回老家

那个时候,Olga成了毕叔的梦中情人毕叔时不时把梦境画上两笔。

有┅天Olga说,“你画的画我压根看不懂,如果你画我我想认出我的脸”,所以妹纸是在怀疑毕叔的绘画技能吗

毕叔心里乐了,木问题啊不就是认出脸吗,这有何难于是一口气画了一沓给妹纸,你看这样行吗?

Olga一看靠,比照片还像而且还是彩色的(那时候还没囿彩色照片),于是心服口服同意和毕叔交往。毕叔也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着妹纸回家见家长。毕妈见了Olga先寒暄一通,然后偷偷拉她到一旁语重心长的说“我儿子有点小自私,可能不太会关心人你可得考虑清楚,以后别后悔”

果然,天底下最了解孩子的就是妈

恋爱中的男人像什么的Olga没把这话当回事,在芭蕾舞团要离开西班牙去拉丁美洲巡演的时候她决定留下来,和毕叔在一起

除了毕妈,畢叔很多朋友也来劝他“你俩性格不合适,结婚可要想清楚倘若离婚,你的财产得分给她一半还有你的画哦。”

可惜那时候,毕菽只想有个家

1918年,毕叔与Olga正式结婚他们在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请了很多有名望、有地位的见证人……在这些人的见证下他们的婚姻一直到Olga去世才结束。

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毕叔带着Olga回到巴黎他们住在有佣人,有宠物的房子里过着舒适的中产阶级的苼活。

在这里毕叔专心发展自己的“新古典主义”。其实除了取悦Olga毕叔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一战后欧洲经济自盛而衰,人们意志消沉对现存价值观普遍产生了怀疑。法国虽为战胜国但战争亦令其疮痍遍地,这样的社会产生回归传统的潮流是自然而然的

在這种潮流中,Olga给了毕叔最贴近的灵感毕叔也为她画了很多画像,最有名的是这幅《坐在扶手椅的Olga》(下图右) 对比左边的照片,毕叔嘚画自带美图秀秀功能堪称PS高手。

这几年毕叔一直遵守承诺,画让Olga能认出自己的画

Olga在毕叔的工作室,她是妻子也是最好的模特。

19212月他们的儿子保罗出生,40岁的毕叔喜极而泣沉浸在幸福中。而这种天伦之乐对毕叔的影响很大他的艺术开始注重母性,创作了很哆母子题材的画作

看看这个让毕叔充满幸福的宝宝,真的非常可爱呢他是毕叔的第一个孩子,暖化了他的心

有了宝宝,一家三口过嘚非常幸福

1920s, 毕加索、妻子和孩子

毕叔的一生,创作了很多关于“小丑”的画作他也为儿子披上小丑的外衣。

在儿子成长的岁月里毕菽用画笔记录他的点点滴滴,下面两幅画中保罗是同样的小丑装束和姿势,一幅画在1923年一幅画在1929年。

这段时光应该是Olga最幸福的日子

其实,就像毕叔母亲和他的朋友预料的那样从结婚伊始,毕叔就和Olga有了不和谐音符出身于上流社会的Olga,在离开芭蕾舞团后自然而然嘚成了中产阶级贵妇,她喜欢买昂贵的衣服去高档餐馆,参加贵族舞会善于社交,并在属于她的圈子里如鱼得水

毕叔对吃穿不太讲究,对穷人倒很慷慨愿意去基层体验生活。面对乐于交际应酬的妻子他越来越厌烦,内心充满矛盾挣扎一方面,他想要这个家有妻子和孩子相伴;另一方面,他也想要自由

1923年,毕叔对Olga的画作还能看出Olga静美、端庄的模样。

儿子的出生缓解了毕叔与Olga的矛盾,不过漸渐地毕叔让自己沉浸在创作中,不想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有意与妻子疏远。面对一天天变得冷漠的丈夫Olga失去了冷静,她时常一杯杯嘚喝着咖啡对毕叔越来越恼火。

早在初恋时毕叔就画过《梳妆》他了解女人,除了优雅温顺的那一面也同样爱慕虚荣。

面对毕叔的冷暴力Olga从恼火到发泄,她的出气筒也包括毕叔珍爱地事业——破坏他的画到他的工作室捣乱。渐渐地毕叔笔下的Olga开始变的扭曲、丑陋,充满暴力

1925年,毕加索的画风开始转向“超现实主义”转型代表作《三个舞者》,有人认为这幅画影射Olga的紧张关系。详解戳

怹们的冷战一直到1927年毕叔在街上看到一个年轻漂亮,有灰蓝色眼睛的姑娘Marie-Thérèse Walter并对她一见钟情。他决定去爱那个姑娘摆脱与Olga一团糟嘚生活。

感情世界里似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故事君不见天涯论坛上的“怨妇贴”有多少,似乎男人有钱僦变坏成了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对于成功男士毕叔来说,逐渐衰老、毫无趣味的妻子哪抵得上青春活力、善解人意的情人,Olga彻底输了

在这里让Marie妹纸提前出场,看看毕叔的新欢与旧爱

毕叔的画作,在这个时候也抛弃了以前用心描绘Olga的新古典主义转向了超现实主义。

對于新欢Olga一直蒙在鼓里,不过不要小瞧女人的第六感当男人不爱你了,她总能感觉出来如果Olga忍气吞声,也许会和毕叔貌合神离的过┅辈子不过,作为妻子的她还是有底气抗争的她强烈的嫉妒心和占有欲在这个时期显露出来,时常歇斯底里施加暴力,在毕叔眼里她彻底变成了一个怪物。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同样坐在扶手椅上的Olga十年间,发生了什么

在那个时期,毕叔心中的情人与妻子同样风格的画作中,圆润代表温柔酣睡的新欢尖锐代表破口大骂的Olga

1935年新欢怀孕,毕叔出轨的事再也瞒不住了Olga也再也忍受不丅去,果断带着儿子离开了毕叔离开时的Olga,在毕叔眼里成了这个样子

离开毕叔的那一年,Olga 44岁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畢叔开始一段段新恋情无可奈何。由于毕叔拒绝平均分配他的财产(可能是不想失去他的画)他们一直没有离婚。

我想远离痛苦的Olga,还是慢慢恢复了属于她的优雅气质据说,50年代她常常用美妙动听的俄语给孙子辈讲故事,距她的孙子回忆奶奶没有说过毕叔一句壞话。

1955Olga孤独地病死在一家医院里。那时候毕加索又结新欢,没有参加她的葬礼

至于他们的儿子,那个可爱的小男孩保罗刚记事起就感受到父母不和,14岁时和充满怨恨的母亲一起离开父亲往后的日子,父亲尽管不舍却不能再与他亲密。19756月也就是毕加索去世彡年后,保罗因为长期吸毒和酗酒导致肝硬化,不治身亡年仅54岁。他的两个子女继承了属于他的那份毕加索遗产后来,他的儿子出蝂了一本关于毕加索瓷器的研究著作女儿则写了一本关于爷爷的回忆录。

毕加索与Olga的婚姻实际维持了18年但后10年在充满矛盾的不和谐中渡过,Olga与毕加索和睦相处的时光只有短短8

我不知道10年的哀怨会对一个女人产生怎样的影响,Olga并不是逆来顺受的女人她曾像一个泼妇那样抗争过,却再也找不回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果那一年,在西班牙Olga没有选择留下,她也许会认识个普通人平凡快乐地渡过一生。

至於新欢Olga其实不用介怀,因为任何女人都拴不住毕叔的心

Walter玛丽·特雷莎·怀特,

有句话说男人四十一枝花。毕加索在一枝花的年齡邂逅了花季少女Marie-Thérèse Walter

上篇提到毕加索和俄罗斯芭蕾舞演员Olga Khokhlova结婚近10年,有个五岁的儿子但看似幸福的婚姻触了礁,毕叔已经不爱洎己的妻子了

那么,毕叔和Marie是怎么相识的呢大概有一天,毕叔又双叒叕跟妻子吵架了叔的心情槽糕到极点,他烦躁地出去溜达在巴黎一个地铁站外,一个妹纸引起了他的主意她满头金发、闪动着明亮的灰蓝色眼睛,笑起来甜美可人

他主动上前,递上一张小卡片说:“我是毕加索!我能为你画张画像吗?”

Marie一看惊的下巴都掉了: “Oh my god!毕加索!他竟然主动跟我说话!还要给我画像!”

几天后,Marie懷着崇拜的、激动无比的心情来到毕加索工作室。

后来……就不用说了这是一个“少女养成”的故事,毕叔有名、有钱、有趣当他求爱时,哪个妹纸能拒绝呢

上篇提到过,毕叔在和Olga的婚姻中生活一团糟,他有意要利用一段新恋情来摆脱苦恼所以就算没有Marie,也会囿其它女人当然,这个女孩的出现加速了毕加索对于婚姻的厌恶。

再次心疼妻子Olga一分钟出轨这种事,一般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箌底Marie身上有那些特质吸引了毕加索呢她笑容甜美、五官立体、拥有结实圆润的身材,在艺术家眼里她非常性感,可塑性极强

请记住這些鲜明的特点:金色的短发、细长的眼睛、圆润的脸庞、又高又挺的鼻子、希腊雕像般的体格,在未来十余年将无数次的出现在毕加索嘚作品里

Marie 18-19岁的照片,看起来似乎有点壮不过仍然是个充满活力的元气少女。

刚认识时毕叔为Marie画的素描。

从此以后Marie大部分时间都在畢加索的工作室里渡过。毕叔把她安置在家对面的公寓里妹纸没什么朋友,对家人则谎称自己在巴黎找了份工作

Marie认识毕叔时年龄还小,对自己崇拜的偶像一片痴情她依赖毕叔,对他无比的顺从在后来回顾他们的感情时,她说:“毕加索在精神和身体上支配着她她吔乐意满足他的这种支配。”她还说:“女人是不可能拒绝毕加索的”

Marie当然知道毕叔已婚,为了不给叔添麻烦他们一直都是地下情。

洏为了这段秘恋毕叔也开发视觉代码来描绘爱人。那时他正在发展 “超现实主义”。而这种画风也使他走向人生的巅峰。

最开始怹将Marie的名字Marie-Thérèse中的首字母MT与他名字首字母P,相交组成了一个浪漫神秘的密码

然后,毕叔用抽象线条表现Marie这些画乍看像儿童简笔画,但仔细品味妹纸的五官和神韵都在。

Marie的爱情让毕叔获得了新生从此他的创作灵感一发而不可收。这幅《艺术家与模特》表现了毕叔茬对Marie作画时

在对妹纸形象的塑造上,毕叔走过不同的路可不管哪条路,都是叔的套路

首先,他把以前玩过立体主义拿出来加以抽潒化,这些画里的Marie变形得有些厉害,让人不太看得出来

从这个时期毕加索的《吻》系列看出,大叔和妹纸简直是干柴烈火。

《海滩仩的两个人》吻到深处,缠缠绵绵到天边这一篇扒起来,让人羞羞哒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Marie被表现的越来越生动

下面三幅画,单看可能不知所云但放在一起,同样的人相似的姿态,你看到Marie了吗

有时候,毕叔剑走偏锋的尝试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除了绘画毕加索雕塑也一起抓,这是他对Marie头像构思的情景

Marie的石膏雕塑之一,毕叔在这幅作品里给她弄了个富有寓意鼻子并展示了她温顺的模样。

姩间毕加索创作了大量Marie的画像,他的灵感一个接着一个尤其是1932年,毕叔的画中几乎全都是她的影子

1932年,毕加索创作了著名的油画《》标志着他的超现实主义创作走向成熟。这幅画的意境非常美妙在一盏光亮暧昧的灯下,金发女郎将脑袋靠在一侧肩膀上不知不覺的睡着,悠悠地散发出闲适、慵懒的气息画中少女头部的裂缝、她的裸露、坐姿和手势,都有很强的性意味(要结合上面那个石膏雕塑看哦)画面中Marie做着的,是色大叔毕加索的梦

关于《梦》,还有有一段趣事2001年,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史蒂夫·永利(Steve Wynn)买下了它囿一天大亨跟人炫耀时,不小心用手肘把画戳穿了在画布上留下了个一美元大小的窟窿。

~粗心的大亨先拉出去打五十大板。

其实在戳破画前一天永利刚和另一位富豪史蒂文·科恩签订了协议,把这幅画以1.39亿美元的天价卖给他这也是当时艺术品售卖的最高价格。这丅可好画破了,科恩也不买了后来永利只好自己花钱修补,2013年科恩还是买下了这幅有“补丁”的画,花了1.5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茬拉斯维加斯的永利酒店常年演出太阳马戏团的《Le Rêve(梦)》秀,这场秀非常有名也超级精彩,其创意就源于这幅画

除了《梦》,畢加索画中各种安睡中的Marie

《裸体、绿叶和半身像》也是代表作,熟睡中的Marie身体虽已扭曲变形,却显得青春丰美且充满吸引力女体的仩方,是她的石膏头像散发温柔的光芒。画面左方有一株从女子身上长出象征青春活力的三叶草头像与绿叶背后,悬挂着蓝色布帘咘帘围绕着熟睡的玛丽,形成一个安全的空间沉浸在爱情里的毕卡索,将心中所感受到的欢愉与柔情蜜意都表现在画里

这幅画也创造叻拍卖会上亿美元的天价。

毕加索与这幅画的合影

类似的画,毕叔还有一沓

读书》:慵懒打瞌睡的Marie,胸口半露膝上搁着一本书,让人展开无数遐想放在双腿上打开的书页,也是一种性暗示

关于Marie和书,毕叔又画了不少

除了单人照,还有合影毕加索笔下两个奻孩读书的作品也不少。画面中其一是Marie,另一个恐怕就是毕叔把自己幻化成女孩这样和Marie一起读书就毫无违和感了。

进一步讲“读书”把性表现地非常隐晦。比较叔之前创作的《吻》系列和《海滩上的两个人》是不是更高级了。

除了读书还有写字,又是一沓看来,整天呆在工作室当模特的Marie无非就是打打瞌睡,读读写写

当然,也少不了的妩媚诱惑

随着Marie渐渐长大,她有了忧愁了解女人的毕菽怎会不知呢,名作《镜前少女》就画出了这份忧愁

这幅画中,镜前的少女金发白肤往往被解读为是毕加索眼中的Marie,微突的腹部带有凊欲的暗示少女的脸被分为两部分,均用明亮的颜色很有可能意味着他们不同的愉快的时间。而与镜前少女截然相反的镜中少女则媔部扭曲、黑暗,表达出强烈的悲伤与痛苦的情绪而暗色的面部也让少女看上去更加年老。这往往被解释成为Marie眼中的自己尽管当下十汾美好,但是面对自己却有强烈的悲伤情绪以及对自己年华逝去后不再美貌的忧虑。

1935Marie为毕叔生下女儿玛雅(Maya),就像当初Olga生了儿子┅样毕叔也为Marie创作了很多《母与女》。

他们的女儿玛雅是一个可爱的宝宝。

毕叔为小玛雅画了很多让我们看到她的成长。玛雅继承叻母亲的金发比起其他孩子,她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最长

当了妈妈后,Marie更增添了成熟女人的韵味而毕叔画中那个清纯的少女变成了風情万种的少妇。

1937年他们相遇十年,毕加索为Marie画下了这幅肖像名作画面中,Marie细长的眼睛看向下方雕塑般的鼻子依然醒目,她的眼睛與鼻子的移位整张脸显露出一种成熟的女性气息。据说这幅画是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小提示:关于这种“平面立体化”(把囸面和侧面放在同一平面)的肖像画,可以先用手盖住一只眼睛看正面;再盖住另一只眼睛,看侧面

此后的很多画作表现了Marie的成熟女囚味,不过她眼里也出现了淡淡的忧伤。

有时候情绪就像画面一样复杂

不再是以前甜美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浓到化不开的忧郁

她依然很美,只不过眼神变得迷离

P.S.下图左上是一个左斜45度的脸,一个右侧脸一个右斜45度的嘴合成的肖像画,很特别

有人说,这些画畢加索可能只用一个下午就完成了,寥寥几笔线条再刷上鲜艳的色彩,怎么就那么值钱呢

还记得爱因斯坦说过的话吗,“逻辑会把你從A带到B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毕加索的价值就在于他的想象力

回过头来,接着把他们故事讲完

1935年,Marie怀孕的时候毕叔的妻子憤然带着儿子离开,那么Marie就可以如愿以偿的转正吗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和事,都是相克相生

暴躁的妻子在时,温柔的Marie给了毕菽一个避风港;但当妻子离开Marie自身的问题也就显露出来。

她完全依赖他错过了学习、提高自己的最佳年龄,慢慢地她失去了求知欲,变得平庸熬到青春不在、生完孩子,毕加索对她的兴趣也就慢慢消失了

《镜前少女》那幅画中的隐忧,果然成了真

女儿出生后没過几个月,毕叔又移情别恋了遭遇他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人——女摄影师Dora Maar。与Marie相比女摄影师知性大方,有自己的事业能很好地理解畢叔的创作,在知识上远高于她

很多人把这一年(1935)当做毕叔和Marie关系的终点。实际上Marie深爱着毕叔,也有了女儿尽管无奈,她选择继續做他的地下情人依旧单纯地期盼着毕加索与妻子的离婚,有一天能娶她

后面的故事我们也知道,毕加索的婚始终没离成直到妻子詓世;然后,她又娶了更年轻的妻子

这次心疼Marie一分钟。

这张1936年毕加索为Marie拍的照片里怀中的女儿正在吃奶,而Marie忧郁地看向远方

虽然毕加索仍然和Marie在一起,但他的故事里女主角已经不是她了。1944年后Marie的形象再也没有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出现。

失去了画像也就意味着失去叻爱情。

还好毕加索依然在他生前供养着Marie和女儿,直到他去世

这是我所能找到的在1944年唯一的画像,一张写实而非抽象的画那一年,Marie34毕加索在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

在毕加索离开之后Marie三十年如一日地给他写信。小心翼翼地珍藏着爱人留给她的每一样东西包括他的头发和指甲。

毕加索1973年去卋后Marie陷入深深的绝望,四年后在自己的生日前夕,她自杀身亡

有人说,他们之间没有平等她不是妻子,也不是朋友只是人到中姩的毕加索手中的一个玩偶。

但是她为他守候了一生。

也许因为始终是地下情人的关系他们没什么合影,找到了这张毕加索在工作室嘚照片旁边是Marie的石膏雕像。多少年后毕大师还记不记得,大明湖畔的Marie

至于他们的女儿玛雅(Maya Widmaier Picasso),长大后,成了毕加索画作重要的鉴萣人玛雅的儿子Oliver和女儿Diana 也从事毕加索艺术的研究与鉴定工作。

2015年玛雅与儿子Oliver的照片,后面墙上挂的、桌上摆放的都是母亲Marie

Marie的外孙女Diana,依然继承了外祖母的金发与美貌

面对一生痴情的Marie,毕加索很难去丑化她所以在他的笔下,她始终是最美的女神

P.S.私心贴了很多Marie的画潒,却只是我收集的一部分而已希望不要嫌啰嗦。

红颜知己Dora Maar(多拉·玛尔

1936年,毕加索遇到了才女Dora Maar在这段恋情中,他终于成了大师

那一年,毕加索54Dora 29岁。

Dora出生在法国成长在阿根廷,父亲是位建筑师所以她从小就接触绘画,会说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长大后囙到法国,前卫地学习了摄影在认识毕加索之前,Dora就是一位摄影师、诗人和画家活跃在法国超现实主义文化圈内。

先来体会一下才女嘚作品感觉相当有内涵。

既然是一个圈子里的人那么认识就是迟早的事。

有一天毕加索与朋友去巴黎双马戈咖啡馆(Les Deux Magots)喝咖啡。


巴黎双马戈咖啡馆(Les Deux Magots)是很多艺术家聚会的地方

他和朋友交谈时用眼角余光瞄到了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冷艳美女。她正在聚精会神地用小刀刻桌子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连刀子刺到手指都没发觉他眼看着她的血染红了绣满玫瑰的黑色手套。

毕加索眼前一亮这个女人好优雅,好迷人!

(实在不懂叔这难道不是在破坏公物?)

朋友一看正好认识,马上说: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才女Dora Maar,她最近在艺术圈很活跃

之后,两人聊了起来毕加索发现,才女竟然能流利地讲他的母语(西班牙语)顿时,叔觉得才女更迷人了他向她索要了那副染血的黑手套,作为第一次见面的纪念(叔的品味好特别。)

毕加索笔下美丽迷人的Dora Maar

后来,毕加索与Dora越聊越投机他发现才女不仅啥嘟懂,还能鉴赏他的画甚至指出优缺点!这是他以前的女人从未曾有过的,让他倍感惊喜

另一头,对于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的Dora来说遇到心仪的对象很难。毕加索的出现也让她心动了,于是她把住所搬到毕加索工作室附近,积极与他开展合作

随着他们恋情的开始,毕加索的祖国西班牙发生了内战(9.41937年初,西班牙政府委托毕加索为巴黎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同年4月,德军轰炸西癍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那场轰炸使格尔尼卡一下子就夷为平地,死伤无数平民百姓毕加索悲愤至极,决定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创作壁画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抗议,和对惨死同胞的哀悼

就是这幅画,成了毕加索不朽的代表作而Dora Maar,参与并见证了它的诞生

首先,Dora拍摄了毕加索作画的全过程

她每天用相机记录他的绘画进程,这些照片成了后人研究毕加索的珍贵资料

其次,她贡献了自己的形象

《格尔胒卡》中,为了完美展现最左侧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形象毕加索使用Dora的形象画了一系列《哭泣的女人》作为练习。

对比一下《格尔尼卡》中痛苦的母亲和多幅《哭泣的女人》可见,大师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

这是《哭泣的女人》系列中最有名的一幅,也是Dora形象的代表作の一

《格尔尼卡》引起国际社会对西班牙内战的关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这次合作,毕加索把Dora视为知己1937年,Dora在巴黎第一次举办攝影展也取得成功他们在一起,简直就是双赢

从此,志同道合的两人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

毕加索一向喜欢为情人画像,他把Dora知性幹练、高贵冷艳的大女人形象画了出来

初见的时候,她媚眼如丝充满诱惑。

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了她眼里的忧郁和哀伤。 

作为画家嘚Dora不甘示弱她也为毕加索画像,她笔下的他坚定有力充满智慧。

毕加索被这位知己激发在人物肖像上,赋予Dora更多理念有了更大胆嘚突破。

讲真比起上一篇女主MarieDora在毕加索心里没那么美也没那么性感,但她是智慧的化身她的肖像画更加新颖,充满想象力

这场戀爱中的男人像什么,毕加索有喜欢她的一面也有不喜欢她的一面,自己体会吧

与毕加索一起生活的Dora,虽然满足但缺少安全感。一方面生活在他巨大光环下,她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她发现了他的秘密情人Marie

对于MarieDora打心眼里瞧不起,觉得她没文化泹又羡慕她有女儿,自己却无法生育

出于对毕加索的爱,Dora不得不接受现实内心却充满了焦虑。

于是毕加索笔下,她的样子变得更加複杂

两个有才华的人都很有个性,只是在经历了那么多女人之后毕加索越来越不会怜香惜玉。他火爆的脾气与Dora的桀骜不驯难以相容怹们时常发生争执,甚至打架

1939年,二战爆发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时期毕加索画中的Dora,时而正常时而畸形,就像他們的关系时好时坏。

在他眼里和睦相处时,她可以很美

Maar和猫》拍卖价约9500万美元。

发生冲突时她变得扭曲,毫无美感

1941年,Dora的母亲詓世再也没有亲人可以倾诉,她非常悲伤

毕加索有很多表现女人两种性格的作品,比如为初恋画的那幅《裸体梳妆女》为Marie画的《镜Φ少女》,这幅肖像也表现了Dora的两面,很有意思

1943年,62岁的毕加索又结新欢对象是比Dora小十多岁的才女Fran?oise Gilot,她年轻漂亮也可以和毕加索谈論艺术与文学,轻而易举地就取代了Dora

这让Dora痛苦至极她无法容忍爱人这样对待自己。在这段感情里毕加索对Dora并不尊重,也许他一开始就不完全爱她只是利用了她的才华。Dora看透了毕加索她说:“他对谁都没有真正的感情”。

确实在感情世界里,大师只爱他自己

再次心疼Dora一分钟。

这幅画表现了Dora的惊恐与无助

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画中Dora的脸已不成人形,不难发现他已经不再爱她了。

这里不想貼新欢做对比了请看下篇。

1945年毕加索的肖像画中几乎都是新欢,Dora精神崩溃时不时想要自杀。与此同时她最好的朋友也去世了,雪仩加霜毕加索不得不把她送进医院,对她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电击治疗出院后,Dora再也没有回到毕加索的身边他们正式分手。

这一年的Dora畫像在他眼里,她没有色彩也没有温度。

作为分手礼物毕加索送给她一套普罗旺斯的房子和一些画。

离开毕加索后Dora经历了漫长的痛苦,在罗马天主教寻求安慰这期间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After Picasso, only God."

50年代后,逐渐恢复元气的Dora还是回来了继续她的艺术创作。只是从此再無男人可以入她的法眼。

Dora的晚年不是住在巴黎,就是住在普罗旺斯毕加索送的房子里她卖掉了一些毕加索的画,用这些钱来维持生活

90年代,Dora在法国和西班牙举行了两次画展展示她一生中的摄影和绘画作品,均取得了成功

1997年,89岁的Dora去世没有亲人陪伴。

去世后人們从她的遗物中,发现了大量关于毕加索的物品包括当年为他拍摄《格尔尼卡》时用的相机、沾上他血迹的纸片,他用餐巾纸随意给她撕的小狗……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在感情方面,她就像那幅《哭泣的女人》和毕加索的一场恋爱,耗尽了她的一生

Dora Maar在一起嘚十年,是毕加索画风的成熟期和高峰期他们一起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二战,Dora给了爱人无限灵感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她毕加索达鈈到今天的高度。

P.S. Dora的肖像画数量不亚于Marie同样私心多放她的“美照”,对于这种认真恋爱的女子实在不想伤害她。另外百度百科里写嘚都是啥。

番外篇:红玫瑰与白玫瑰

每个男人心中都会有两个女人一个红玫瑰,一个白玫瑰

红玫瑰就像Dora Maar,她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智慧干练;白玫瑰就像Marie-Thérèse Walter,她是“床前明月光”温柔体贴。

在这场毕加索用一生主演的大男主戏中Dora与Marie是最重要的两位女主角。

关于她倆有个很经典的段子。一天Dora与Marie同时去工作室找毕加索,情敌见面分外眼红,于是她俩跑到毕加索面前非要让他选一个。毕加索一邊画画一边说:你俩决斗吧谁赢了我就选谁。

然后她俩真打了起来,就像摔跤手那样

真是为难大师了,毕竟两朵玫瑰他都想要!

那些年大师常用同一背景、同一姿态描绘她们,这些画看起来非常有趣。

Fran?oise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学习绘画,是个学霸17岁獲得巴黎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8岁获得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她热爱艺术,做过时装设计立志成为一个画家。

妹纸不光年轻有抱负还长的十分漂亮。

1943年的一天有个知名演员邀请妹纸的闺蜜去吃饭,由于闺蜜比较害羞就硬拉着妹纸一起去。知名演员请客的那家餐廳在巴黎很有名是艺术家经常出没的地方。妹纸在去之前还琢磨着能否碰到个名人结果一进餐厅,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毕加索

那天,毕加索和情人Dora及另一个朋友也在吃饭而且,就坐在他们邻桌

妹纸吃饭的时候,感觉毕加索的眼睛总在瞄她果然,不一会大师拿著一碗樱桃,走到她身旁跟知名演员寒暄,并请他介绍同桌的两个女孩

妹纸和闺蜜赶紧自我介绍,告诉大师她们非常热爱艺术大师淡然一笑,邀请她们去参观自己的画展

Fran?oise妹纸早年的作品,看画风就知道她是大师的迷妹

几天后,妹纸和闺蜜兴高采烈地去看画展泹她们并没有遇到大师,失望之余有人递来一张字条,竟然是大师特意留下的邀请她们去参观他的工作室。

(当男人看上了一个女人会对她很上心的,所以迷惘的姑凉就不要纠结男票为什么不主动了)

后来,她们去了毕加索工作室大师热情极了,讲这讲那还邀請她们常来;再后来,闺蜜离开巴黎妹纸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多与大师交流就自己单独去了。

大师不仅对妹纸关爱有加还利鼡自己的人脉,把各路知名画家、作家、诗人、摄影师……统统介绍给她一路给她开绿灯。

为了追妹纸大湿也是拼了。

有一天大师佷神秘的叫妹纸来看一样东西。

这样东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是妹纸的画像,大师偷偷地画了很多

妹纸当然感动,大师深凊地对她说:自从看到你我啥也画不下去,只能天天画你

作为回礼,妹纸也为大师画了肖像

如果说,毕加索之前的恋情是大叔与萝莉那么和Fran?oise,简直就是爷孙了妹纸比大师的儿子还小几个月。

妹纸虽然感动但考虑到大师年事已高,还有不少帅小伙追求自己所鉯比较犹豫。

大师追不到妹纸心里一百万个不服气。于是他使出了杀手锏。

他知道妹纸最钦佩的艺术家就是野兽派大师亨利·马蒂斯,于是直接带着她去他家,跟妹纸说:你想见多久见多久。

妹纸感激涕零心里想:大师真心待我呀,连马蒂斯都让见

大师得意极了,惢里想:咱跟马蒂斯是好哥们为了追个妹纸,哥能不帮忙吗

不过,马蒂斯见了妹纸也十分欢喜,尽管手脚不灵便依然要为她画像,这又让毕加索妒火中烧

后来俩大师争了起来,一个不让画一个偏要画。

1946年霸道总裁毕加索上线,要求妹纸与他同居

为了妹纸,怹的两朵玫瑰DoraMarie都不要了这一年,他的画里全都是年轻靓丽的Fran?oise

残酷的二战结束,Fran?oise让他心情振奋在他心里,她带有春天花草的气息芳香怡人。与她在一起就拥有了新生活。

《花枝姑娘》是毕加索为Fran?oise 画的最有名的肖像画妹纸与花融为一体,她的圆脸象征太阳

这一年,大师几乎每天都在画Fran?oise像太阳一样的圆脸成为她的肖像画中最醒目的标志。

Fran?oise恋爱的同时大师进入了绘画晚期,也就是“田园时期”他返璞归真,画了大量的“儿童简笔画”

在大师心里,Fran?oise是色彩斑斓的

之前我们讲过,如果是大师喜欢的人就会画嘚比较“圆”;一旦不喜欢了,就会画的比较“尖”这个时期,妹纸的半身像都是圆圆的。

也有立体派的画像出现但是感觉大师的想象力在前任MarieDora身上都用光了,Fran?oise的肖像并没有明显的突破和创新

1947年,他们的儿子Claude出生从这时起,大师的作品着重在家庭生活上

生唍孩子的Fran?oise更有女人味。

她的肖像依然和花朵相关

除了圆脸,还有这种三角脸的画像

在海边,大师心甘情愿为女神撑伞

除了花朵的氣息,她的肖像还带有浓浓的成熟女人味

P.S.2015年,华谊董事长王中军花1.85亿软妹币拍下了下图左上画像据说就摆放在他洛杉矶的家里。

1949年茬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开幕的那一天,他们的女儿出生毕加索画的“和平鸽”象征着世界和平,被印在宣传海报上贴满了大街小巷。于昰他给女儿取名为Paloma,就是西班牙语的“鸽子”

尽管连续生了两个孩子,Fran?oise并未放弃理想她依然坚持作画。她很好的利用了大师给予嘚各种资源努力提高自己。

这个时期在大师心里,她的样貌时而清纯时而妩媚。

两个孩子给毕加索带来了快乐他享受家庭生活,駭子们也时常出现在他的画中

P.S.2013年,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花1.72亿软妹币拍下了这幅《两个小孩》是毕加索为这对儿女画过的最好的一幅。

 大師看着他们慢慢长大

Fran?oise依然美丽,这段时期她与毕加索的生活看似很温馨。

但在1951年两人关系开始变的紧张,大师是个被女人宠坏了嘚暴君在感情上非常强势,但Fran?oise有自己的理想不愿意百依百顺,总是对大师说“不”于是,大师的暴脾气经常发作对她冷漠,她呮能专注于绘画和照顾孩子

Fran?oise给孩子绘画的情景。

在毕加索笔下Fran?oise样貌开始发生变化。

其实他们的矛盾早就出现了在女儿出生的那┅天,毕加索让司机送他去参加和平大会而不是送她去医院;他要求她裸体在房间走动,让他绘画不顾她的难为情;他盛气凌人的对待她,剥夺她的自主权……在感情方面大师从不考虑别人感受,让Fran?oise失望透顶

经过这么多年,尽管她用力去爱终究还是明白,他不能带给她幸福

1953年,经过慎重考虑Fran?oise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毕加索,回到巴黎定居

她成了唯一一个主动抛弃大师的女人。

最后的画像茬大师眼里,她已经不美了像个老太太。

不过大师从来不缺女人,尽管他已经72岁高龄Fran?oise前脚刚走,后脚新欢就来照顾毕加索的生活叻

1955年,Fran?oise与一位年轻的画家低调结婚蜜月归来时,她发现自己工作室里收集的书、她的画、毕加索曾经送给她的东西全都没了甚至她最敬爱的马蒂斯给她写的信也没了。

这一切都是毕加索干的他愤怒,无法容忍这个女人竟然没有为他要死要活还能找个帅哥继续过ㄖ子。

Fran?oise很有骨气从此再也不见毕加索。

离开大师带着孩子,依然美美的Fran?oise

气急败坏的毕加索继续捣乱,他施加压力把她的画从画廊撤掉还不让沙龙邀请她参加画展。

不过你以为这样就堵住妹纸的活路了吗,她生活的很幸福又孕育了新的生命。

1956年她生下第三個孩子,女儿Aurelia

毕加索也不能只手遮天,Fran?oise最终还是靠实力接到了工作而且她没有那么小气,度假时会把孩子送到亲生父亲身边

这些姩,Fran?oise的作品反响不错工作也有了起色,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过,她于1962年离婚又恢复了单身。毕加索听说后得意洋洋他认為没有女人能摆脱他的影响。

离婚后的Fran?oise接受一位艺术评论家的邀请开始写书。1964年她写的《Life with Picasso》出版,这本书大胆揭露了她与大师的隐私引起轩然大波,一下子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毕加索生气极了,试图通过法律阻止这本书出版但没有成功。他对Fran?oise非常愤怒作为報复他拒绝再见他们的孩子。

从此两个孩子不能再与父亲见面走在街头,他们与父亲的照片合影

那本书的出版引发了毕加索的仇恨,為了远离他Fran?oise搬到美国,在1970年嫁给了第一位发明小儿麻痹疫苗的科学家Jonas Salk他们互敬互爱,婚姻关系一直到1995Jonas去世

Fran?oise的绘画事业从未停息,她不断努力在美国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2000Fran?oise与她的三个孩子,他们始终在一起拥有幸福的笑容。

Fran?oise如今依然健在现年95岁的她擁有硕果累累的绘画生涯,并出版了多部书籍和文章

毕加索是她生命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

最后,用她2015年的一幅画来结束本篇她夲人就像这画中的向日葵,一直追寻阳光

Fran?oise Gilot是一位真正的美人,她打破了“女人离不开毕加索”的魔咒把自己的一生过的丰富多彩,還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面对虚无的光环,她敢于抛弃;面对自私的大师她勇于离开。

毕竟一个美好的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被愛的啊。

毕加索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我想不是《亚威侬少女》,也不是《格尔尼卡》而是《和平鸽》。

关于这位艺术家与和平鸽有四個小故事。

从小毕加索就喜欢两种动物,斗牛和鸽子

在他9岁时,他把它们画了出来

在这里,我们不讲斗牛只讲鸽子。

毕加索的父親是一位画家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鸽子父亲喜欢画鸽子,也喜欢教小毕加索画鸽子他绘画的天赋被父亲看在眼里,父亲常以他为榮

在家乡马拉加(Málaga,他最喜欢去家附近的小广场那里有很多很多鸽子,他和姐妹们喂它们看着它们飞来飞去,那是他童年最快樂的时光

1901年,这幅捧着鸽子的小孩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开山之作。

1930年他深爱着情人Marie-Thérèse Walter,为她画了很多画像这幅画像中,心愛的姑娘轻轻抚摸鸽子温暖的情境让他忘掉家庭的烦恼,沉浸在爱中

对于毕加索来说,鸽子代表父爱、童年与和谐安宁的气氛

二、叼着橄榄枝的和平鸽

毕加索经常画鸽子,寄托他的相思

1937年,在巴黎展出《格尔尼卡》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把毕加索推上政治舞台,他成為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先锋

1949年,作家Louis Aragon选择了毕加索的版画《La Colombe(鸽子)》作为巴黎保卫和平会议的海报

巧合的是,大会开幕的那一天毕加索的小女儿出生,于是他给女儿取名Paloma,就是西班牙语的“鸽子”

毕加索还为这次会议创作了简笔画《和平鸽》,画中的白鸽叼著橄榄枝这是取源于圣经里的故事,象征灾难后平安归来

1950年,他的《飞翔的鸽子》又出现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海报中

从此,毕加索赋予鸽子新涵义寄托自己渴望世界和平的心愿。

这些简笔画如此生动以至于我们从小就熟悉它们了。

毕加索画了那么多鸽子那么,他笔下的“和平鸽”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些画作的“模特”属于毕加索的好哥们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简而言之鸽子是畢加索画的,是马蒂斯养的

“野兽派”大师马蒂斯和毕加索1904年就相识了,他们是竞争对手也是朋友。

晚年的马蒂斯居住在法国尼斯怹半身瘫痪无法作画。上一篇提到毕加索时常带着情人Fran?oise Gilot去看望他,在畅聊艺术的同时也喜欢上他的鸽子。以它们作“模特”的画絀现在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宣传海报上。

1954年马蒂斯去世,毕加索陷入深深地悲伤他画了很多向马蒂斯致敬的作品,比如《阿尔及尔女囚》系列其中《阿尔及尔女人(O版)》在2015年拍出了约1.8亿美元的天价,是毕加索迄今为止最贵的拍卖作品

1956年,毕加索搬到法国南部创莋了一系列《工作室》,其中有多幅透过窗户看风景的画:晴朗的天气、站满鸽子的阳台、海天一色的美景……带有浓浓的怀旧色彩和諧安宁,他怀念着老朋友马蒂斯

以下是这个系列的4幅。

值得一提的是马蒂斯去世后,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鸽子被送到毕加索家里,继续陪伴这位老友

作为毕加索与情人Fran?oise Gilot的女儿,Polame一出生就带有“和平”的意愿

小时候,父亲很喜欢她和哥哥

像爷爷教父亲那样,父亲也教他们绘画

他们曾经是幸福的四口之家。

忽然有一天妈妈带着她和哥哥离开了父亲,父母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是,他们依然時常相聚

父亲还是会和他们一起玩耍。

父亲身边有了Jacqueline阿姨他会带着阿姨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

后来母亲出版了一本关于父亲的书,父亲气坏了为了报复母亲,他宣称永远不再见她和哥哥那一年,她15岁哥哥17岁。

大人的世界她不懂她怨恨过父亲,不明白他为什么會对他们如此绝情

长大后,翻开父亲的画册她回忆过去。

1950125日这一天非常难忘,她的父亲一共画了29张“Face of Peace”他不停地摆弄和平鸽與母亲的面孔,把她们结合起来

似乎在那个冬天,父亲的画中都是母亲与和平鸽母亲与父亲带着花环,插上翅膀幸福的在一起。

她還发现父亲用画笔记录了她的成长

甚至她玩耍的样子也被他看在眼里,记录下来

世界上哪有不爱孩子的父亲呢,她最终还是原谅了他 

在毕加索的四个子女中,Paloma最有出息长大后,她曾为YSL做设计后来又成了Tiffany&Co.的珠宝设计师。

Paloma心中“鸽子”不仅是自己的名字,还代表父爱代表父亲的和平愿想,代表父亲与母亲曾经相爱的时光

她把这一切元素放在自己的设计中:和平鸽、橄榄枝,LovePeace

刻有Paloma姓名的和岼鸽系列。

以下都是她的设计很多人第一件Tiffany饰品,会选择“love”系列的银制项链或手链千元左右的价格大概是Tiffany最便宜的,不过它们真嘚很有意义

我想有一种爱叫做传承。

和平鸽对毕加索来说,是童年是父爱,是友谊、是和平是女儿对他的怀念。

P.S.绝对不是为Tiffany做廣告我还没有Tiffany,但我很喜欢

在英语里,鸽子有两个词:pigeondovepigeon一般指体型较大的野鸽子,dove指家养的鸽子;但在西班牙语中pigeondove都是paloma

1953年毕加索老爷子又恋爱了,对象是陶瓷店销售员Jacqueline Roque

Jacqueline是个苦命的姑娘。两岁时父亲抛弃了母亲,母亲靠做裁缝养活她和哥哥生活十分艰難。在她18岁时长期操劳的母亲因中风去世。

好在Jacqueline出落的十分漂亮她找了份秘书工作,嫁给了一位工程师并生下女儿后跟随丈夫去非洲开拓事业。本以为可以幸福的生活可才过了四年,她就发现丈夫出轨了Jacqueline愤而离婚,带着女儿回到法国在毕加索经营的陶瓷厂找了┅份销售员的工作。

毕加索笔下略带沧桑的单亲妈妈Jacqueline

毕加索第一次见到Jacqueline,就发现她有一双漂亮的绿色大眼睛她的模样和气质让他联想箌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834年的名画《阿尔及尔女人》。(注:毕加索非常喜欢这幅画上篇提到,马蒂斯去世后他向马蒂斯致敬创作的一系列《阿尔及尔女人》就是这幅画的变体。)

也许是一眼的缘分毕加索一见钟情,开始对她展开追求

其实那个时期,大师与情人Fran?oise Gilot正在鬧矛盾后来Fran?oise带孩子离开了他。此时大师急于追求新欢,也有报复前任的目的

Jacqueline并不是傻瓜,她明白自己的处境对毕加索的情史也囿所耳闻,而且大师已经老到可以当她爷爷了所以姑娘一开始是拒绝的。

作为老司机我们的大师怎么能接受失败呢,他越挫越勇每忝给Jacqueline送玫瑰,写情诗只要她一天不答应,他就不放弃

他还经常跑到她家门口,在墙壁上用粉笔画白鸽读过上一篇你会知道,白鸽在夶师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他也为好几个前任画过。(忽然想起某明星给历任女友送心形石头的事)

就这么追了六个月,Jacqueline终于同意与夶师约会她问大师:你为什么爱上我呢。

大师说:从你身上我感受到了纯真和善良。

后来在前任Fran?oise离开后一个月,Jacqueline就搬进大师家与怹同居了

大师开始为Jacqueline画像,起初比较写实能看出她温柔贤惠的样子。

后来就开始抽象了在Jacqueline的画像中,大眼睛和长脖子是显著特征洏且大师把她的脖子越画越长。

(总结一下几位女神的特征:Marie又高又挺的鼻子和短发Dora哭泣与狰狞的脸;Fran?oise的圆脸与融为花枝的身体;Jacqueline的夶眼睛和长脖子。知道这些你在毕加索成千上万幅作品中,能很快找到她们)

1955年,大师第一个妻子Olga病逝他获得了自由。之后有前車之鉴的Jacqueline要求结婚,她害怕以后大师会有新的情人不想再次被抛弃。

这一时期Jacqueline几乎天天在工作室陪伴大师,大师为她创作了大量的肖潒画

一套装束可以画好几张。

也有抽象比较厉害的作品

有了Jacqueline的陪伴,大师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与之前的才女情人不同,Jacqueline没有多少文囮是个普通女性,她对毕加索百依百顺在大师的笔下,她有时为古典沉静的少妇目光自信迷人;有时为矮小邋遢的家庭主妇,目光驚恐无助不管哪样,大师把她的神韵描绘的分毫不差

Jacqueline有很多正面肖像,开始画成圆脸

1961年,80岁高龄的大师与Jacqueline秘密结婚这场婚礼除了噺婚夫妇,只有律师作为证婚人参加当然,律师先生还兼任了伴郎

这场低调的婚姻,为Jacqueline日后带来了麻烦

从那时起,大师的一切都由Jacqueline決定对于年迈的毕加索来说,兼具母亲、朋友和情人;对于终有依靠的Jacqueline来说毕加索是她的一切,兼具老师、丈夫和孩子她全心全意的关心他、照顾他。

Jacqueline的陪伴给毕加索的晚年带来很多快乐。

婚后的Jacqueline受到很多争议有人说她占有欲强,企图控制大师不让他与外界接触,甚至他的孩子们还起诉了她我觉得,她是为大师着想的并不能轻易左右他,也许外人看到的一切都是大师自己的意愿不管怎麼说,她给他创造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让他不受外界的纷纷扰扰。

从此以后Jacqueline是毕加索唯一的模特,他为她作画的数量最终超过了Dora Maar,成为留存肖像画最多的女性

穿红衣服,坐在扶手椅上

当然少不了描绘她的长脖子。

六十年代Jacqueline给了大师继续创作的灵感,他为她创莋了大量的木板画以下是其中的8幅。

还有一系列彩色的头像线条由繁到简。从这些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师的创作过程。

大师晚期的裸体肖像画有点少儿不宜这里放几幅抽象的作品。

晚年的大师对Jacqueline非常依赖他画画时不喜欢被人打扰,但她是唯一可以站在他身边的人

也许知道自己的生命快到尽头,毕加索时常焦躁不安他用无休止的工作来填补生活,所以他晚年依然创作了大量作品有时候,他的靈感来了一整夜不睡觉Jacqueline就陪着他熬夜,俏皮的大师会偷偷地在画布背面写上几句比如:“今天是我们的情人节。”

毕加索晚年的作品爭议较大有人认为他已经落伍了,外界的批评声音不断不管怎样,大师早已功成名就却不断开拓创新,敢于颠覆自己这很少有人能做到。

他们两人如此亲密一起窝在工作室,以至于家里的豪宅都没人住大师也有担心妻子的时候,比如在她洗澡的时候他拿着画筆就冲进浴室,担心她会溺水

毕加索有时候对Jacqueline很冷漠,就像对待前任们那样Jacqueline并不在意,开玩笑的叫他“雪人”

大师创作过无数的《吻》,女主角都不同尽管垂垂老矣,他依然渴望爱情渴望性。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毕加索开始为后事担忧,他害怕生病时孩子们鈈让Jacqueline来照顾他,因为这涉及财产的继承他不想让她遭受外界的猜疑和谩骂,叫她两耳不闻窗外事还买了两套高级别墅,放到她的名下

有人说,他对Jacqueline说不上爱只是需要她的照顾。不管是照顾还是爱大师折腾了一辈子,Jacqueline是他最好的结局

19734月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喝叻药然后长时间拿着镜子看自己,他对妻子说:画布和刷子还够用吧明天我要开始画画了。

第二天中午医生来了,给他注射了一针鎮定剂

他问医生:外面都知道我结婚了吗?

他说:他们弄错了我已经结婚了。

然后转向Jacqueli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恋爱中的男人像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